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6《孔雀东南飞_并序》名师教学设计(2课时)
《孔雀东南飞并序》名师教学设计重庆育才中学段瑞芬一、核心素养(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1.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1.了解“汉乐府”的有关知识《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焦、刘爱情悲剧,就是在纲常名教动摇崩溃与人文精神潜在张扬中产生的。
其代表人物就是顽固维护纲常名教的焦母、刘兄与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爱情婚姻美满的仲卿夫妇。
作品以这种矛盾冲突为主线反映了汉末建安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一种动荡社会思想裂变的再现。
二、教学建议:1.注意落实文言基础,特别是几个重点实词“谢”“相”和偏义复词的使用。
2. 教师要避免课堂枯燥的文言知识讲授,要以生为本,从文本出发,多让学生自行学习,自查工具书,自行整理、总结。
3.本文文字比较多,但有明显的故事情节,在人物形象的理解上可以补充相应的资料、视频,也可充分调动学生,但也要回归教材。
4.文章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要和学生生活相结合,这些人物在当下的价值是什么,是学习古文需要思考的,把古文和现代生活相结合。
20XX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教学设计: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含答案(精选5篇)[修改版]
第一篇: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教学设计: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含答案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目标:1.感受·鉴赏:理清思路,赏析人物。
2.思考·领悟:理解刘兰芝、焦仲卿忠于爱情、反抗礼教的精神。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3.问题引导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孔雀东南飞》MTV,《孔雀东南飞》音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想:《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全诗很长,但阅读难度不大,且课文有很详细的注释,学生只要结合注释便可顺利地阅读全文。
考虑到诗歌篇幅长,若以老师讲授的方式来处理课文,耗用课时必在3课时以上,且学生很容易疲累,以致失去阅读兴趣,故笔者在本课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鼓励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过程与方法如下:提前几天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并让学生熟读课文。
利用两节阅读课让学生第一节归纳重点文言现象: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相、见、谢),第二节课通过个性化语言赏析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的形象,在书旁加上自己的点评。
我所录制的课是最后一节课:展示课和探究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电视剧《孔雀东南飞》片头,看视频、听主题曲,感受忧伤凄婉的基调,介绍长诗《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现存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断人心肠的爱情故事,它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忠于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不可磨灭的崇高地位,可以和莎翁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相媲美。
二、理清思路,概括内容1.学生复述:检查学生对内容的把握2.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内容情节兰芝请归(“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开端兰芝被遣(“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发展被逼改嫁(“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再发展双双殉情(“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高潮结局夫妻合葬(“两家求合葬……戒之慎勿忘”)尾声三、诵读体验:从以下两个情节中任选一个,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6课《孔雀东南飞 》 并序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一、学习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
2、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叙事诗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的特点。
3、评析人物,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摧毁青年男女的爱情的罪恶。
二、学习重、难点:1、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把握诗歌主题。
三、学法指导:自主、引导、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语播放MV《孔雀东南飞》屠洪刚一曲《孔雀东南飞》唱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
二、相关知识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结合小序简介本文故事情节1、简述故事内容。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
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
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
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
(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2、你认为全诗大体可分为几个情节。
简要概括情节内容。
引子——托物起兴(1自然段)开端——兰芝被遣(2-5自然段)发展——夫妻惜别(6-12自然段)再发展——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高潮——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尾声——告诫后人(32自然段)四、小序小序的内容及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第 2 页第 3 页二、基础积累《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196--219)。
后来宋朝郭茂倩收进《乐府诗集》,题作《焦仲卿妻》。
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
这首诗属于乐府歌辞。
乐府,原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这些采集得来的歌辞,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属于古体诗中的一种。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把前两者并称为“乐府双璧”。
)这是一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它长达353句,1785字,被清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称为“长诗之圣”,对后代的诗文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结合注释,给课文标注,疏通文意。
四、集体齐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在老师引导下理解文章大意。
一、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起兴:(第1节)托物起兴开端:(第2节)兰芝请归——铺陈发展(第3—13节)仲卿求情、兰芝自遣、兰芝辞别、夫妇盟誓、兰芝回家。
再发展:(第14—26节)兰芝拒婚、刘兄逼婚、生离死别。
高潮:(第27—31节)仲卿辞母、双双殉情。
结局:(第32节)化鸟双飞,琴瑟和鸣。
第 4 页二、阅读理解全文,掌握重点词语。
(1).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
如:“昼夜勤作息”(偏在“作”)“勤心养公姥”(偏在“姥”)“我有亲父兄”(偏在“兄”)“我有亲父母”(偏在“母”)“逼迫有弟兄”(偏在“兄”)“其日牛马嘶”(偏在“马”)“否泰如天地”(偏在“否”)(2).古今异义:新妇、守节、自由、可怜、教训、来信、处分、交通床:古,诗句中指“坐具”。
供人坐在上面。
今,睡具。
信:古,使者,诗句中指媒人。
今,书信。
(3).“相”字的用法及区别。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3.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4.通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二、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三、教学难点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族气息和抒情意味。
2.背诵课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找学生叙述)这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典型的爱情悲剧。
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社会不足为奇,早在此故事前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
二、知识积累(幻灯片)1.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3.检查预习。
(一)字音辨识自缢(yì) 箜篌(kōnɡ)(hóu) 槌床(chuí)伶俜(línɡ)(pīnɡ) 葳蕤(wēi)(ruí) 明月珰(dānɡ)玳瑁(dài)(mào) 纨素(wán) 拊掌(fǔ)窈窕(yǎo)(tiǎo) 龙子幡(fān) 蹑履(niè)赍钱(jī) 踯躅(zhí)(zhú) 鲑珍(xié)晻晻(yǎn) 鹄舫(hú)(fǎnɡ)(二)通假举要(1)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2)蒲苇纫如丝(“纫”通“韧”)(三)词类活用(1)孔雀东南飞(名词作状语,向东南)(2)昼夜勤作息(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3)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4)黄泉共为友(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5)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6)槌床便大怒(名词用作动词,拍,敲击)(7)何敢助妇语(名词用作动词,说话)(8)自名秦罗敷(名词用作动词,取名)(9)谢家事夫婿(名词用作动词,侍奉,服侍)(10)交广市鲑珍(名词用作动词,购买)(11)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12)千万不复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13)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四)古今异义(1)大人故嫌迟古义:老人家,指婆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并序【三维目标】1.了解“乐府”及“乐府诗”;2.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及一词多义;3. 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4.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
【教学难点】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女子赶回家。
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
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以得美丽的孔雀被活活拆散,美梦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
二、解题《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乐府” 是西汉初年出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它整理收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乐府”又分为两汉乐府和南北朝乐府。
汉乐府民歌:内容上注重写实;表现形式是杂言体和五言体,取代《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骚体;写作技巧上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语言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目的。
(一)听朗诵,总结古汉语知识1.请注意下面字的读音公姥伶俜腰襦葳蕤聘礼磐石拊掌否泰赍钱踯躅冥冥摧藏晻晻仕宦2.注意课文中重要的通假字终老不复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通“奁谓言无誓违应作“愆”,愆违,过府吏见丁宁写做“叮咛”,嘱咐恐此事非奇应为“宜”,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3.请注意加点字词的古今异义词语古义今义共事二三年一起生活一同工作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限制约可怜体无比可爱怜悯槌床便大怒坐具睡觉的器具再拜还入户两次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相信,信任;信件渠会永无缘他指人工开凿的水道处分适兄意处理违反法律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处罚任本自无教训教养失败的经验便可作婚姻结为亲家结为夫妻叶叶相交通交接与运输有关4.注偏义复词(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叫偏义复词。
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六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和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那完整的结构、曲折跌宕的情节、丰满的人物性格及个性化的语言等具有很强的震撼力,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走进那二千多年前的社会生活,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婚姻悲剧氛围之中,由衷产生对焦、刘二人的同情与哀怜,迸发出对封建礼教家长制罪恶的憎恨。
要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能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逐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复吟咏,读出诗歌的节奏;在诵读的基础上,以诗歌作品的具体内容为依据,对古诗的文字予以疏通,把握全诗的基本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对话、中心主题、思想感情;利用与音乐的对比阅读,教育学生深入感受文学艺术美,进一步理解本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是非感,努力去理解作品中蕴含的社会和历史的意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的学生普遍喜欢古诗词,但对古代长篇叙事诗和文言文阅读有畏难心理,学习较被动,一般等待老师的讲析。
《孔雀东南飞》成诗年代较久远,学生对那一时期的历史尤其是社会生活了解不多,这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但学生已学习过一些古典诗歌和文言文,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注释等疏通文本,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与人物性格。
而且本诗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故事性强,容易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可以抓住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较高,也很有音乐和文艺表演才能及欲望的实际,借助音乐的功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主动去学习鉴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设计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教材教”,并达到三维目标。
“师者,所以引路、开窍、促进也;学者,所以体验、探究、创新也。
”课堂是我们的,更是学生的。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6 孔雀东南飞 并序-人教版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3.通过诗作体察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二、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三、教学难点分析人物性格,揭示悲剧原因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今天的任务就是找到诗歌中人物身上有价值的地方,看看它是怎样毁灭的,进一步去感受诗歌的悲剧力量。
二、课堂设计让学生找出人物形象当中美的地方,看看它是怎样毁灭的,再做假设“二人除了殉情,有没有别的出路”,导出焦母和刘兄的性格特点,水到渠成的分析出了悲剧的原因---社会环境。
分析后总结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的性格特点。
明确:刘兰芝,作者是把她作为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优秀代表来刻画的。
她勤劳能干:“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她也很有教养,这不光表现在她会弹箜篌、诵诗书,而且也表现在她对焦母谦逊有礼、不卑不亢的态度上;她与小姑话别时,“泪落连珠子”,表现了她的善良和友爱;她对仲卿爱情专一,惜别时留下箱笼,分手时以蒲苇为喻直至发出“黄泉下相见”的铮铮誓约,表现了她的倔强、坚贞、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等可贵品格;她遇事有主见,不同意仲卿“复来还”的幻想,慨然允诺太守家的求婚,这都表明了她对封建势力的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焦仲卿的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但是却不敢直接反抗破坏他爱情和幸福的母亲,违心地送走兰芝,但他又深爱着兰芝,所以寄希望于“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当团圆之梦破灭之后,敢于违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挂东南枝”,跟兰芝一样,是充满了叛逆精神的。
做假设,如果二人不殉情,是否有别的办法办法一:哀求焦母,留下兰芝明确:从兰芝角度---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6 孔雀东南飞 并序 教学设计 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孔雀东南飞并序》。
(2)理解《孔雀东南飞并序》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孔雀东南飞并序》。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真挚感情。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孔雀东南飞并序》的背景知识及诗歌主题。
2. 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陆游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4. 讲解解析: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析。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真挚感情。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孔雀东南飞并序》。
3. 推荐阅读其他陆游的诗歌,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情境。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多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2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21.课文内容说明。
明确:《孔雀东南飞》这首叙事长诗所反映的是一幕哀婉动人的爱情悲剧。
全诗以X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及X兰芝被遣后与焦母、X兄等人的逼娶、逼嫁的周旋斗争为线索组织情节,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X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也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孔雀东南飞》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而且也是最长最优秀的一首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
它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明人胡应麟称之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对后世的诗文创作有深远影响。
2.诗前面有一“序〞,能否去掉?这个“序〞起了什么作用?明确:不能去掉,主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过程,也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这个故事,这个“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3.全诗除开头两句兴起外,可分为五个部分,依照情节的发展,给每一部分拟一个简短的标题〔如“兰芝被遣〞〕。
全诗是按照怎样的线索表达故事的?明确: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第一部分: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兰芝被遣。
第二部分: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
第三部分: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君门〞〕,兰芝抗婚。
第四部分: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尾声〔从“两家求合葬〞到结束〕,告诫后人。
本文是按照仲卿、兰芝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表达的。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很有特色,试分析一下其用意?明确:诗中的开头两句话,看似是游离于情节之外,但细加分析却又饱含着深一层次的含义,它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的想象,为全诗制造出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统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6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2)
孔雀东南飞并序【背景材料】一、《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唐弢)因为是叙事诗,不但有人物,作者还以白描的手法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从现在的内容看来,这首长诗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经过一个时期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过程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
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爱憎分明,而且显示了铢俩式称。
作者否定了一切应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而无论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的和具体的描写,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
从作者所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论,不能不说,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试以焦仲卿、刘兰芝两人为例。
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自己又在太守府里作吏,虽然职阶卑微,但在严格的门阀社会里已经具有被“品”的资格,所以他母亲说:“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将来还要凭借靠山飞黄腾达。
很显然,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
作者基本上肯定他的斗争,但描写时却又紧紧地扣住了他的特点--人物经历和性格上的特点。
仲卿是深爱妻子的,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等到母亲“槌床便大怒”,他就“默无声”的退了出来,回到自己房里,对着兰芝“哽咽不能语”,说什么“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一面劝兰芝低声下气,暂回娘家,约定将来再去接她,但他其实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什么实际办法。
兰芝被逼将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甚至还把这个计划去告诉自己的母亲;兰芝死后,以他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作者写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活地画出了这个怯弱的书生的性格和面貌。
兰芝便和他不同。
尽管诗篇以古典作品特别是民间文学里惯用的夸张的笔法,描写了她的知书达理,描写了她的妆奁和打扮,但在门阀社会里,“生小出野里”就说明她的家世还不入“九品中正”之眼。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必修2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第2课时)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叙事诗通过完整的情节来刻划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学习托物起兴、排比铺陈的表现手法。
2、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表现人物特点的主要方法。
3、认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4、掌握“相”“自”“见”等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与到焦、刘命案的追踪调查中,结合案情分析让学生探索焦、刘二人的死亡原因,并了解刘兰芝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文本解读1、主题:故事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2、孔雀东南飞小序的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大致情节及作诗缘由。
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篇的作用:孔雀起兴,引出全篇故事。
首先借鸟起兴,这是我国古代民歌传统手法;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顾为全文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起着提纲挈领,暗示全篇的作用。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文本思路2、尾声化鸳鸯充满了什么色彩,结构上有何作用?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3、兰芝形象分析一个聪明美丽、勤劳能干善良、知书识礼、坚强忠贞、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
4、焦仲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开始——既孝又怨,不敢违抗。
后来——对爱情的忠贞战胜了对母亲的孝顺、屈从,不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作了最强有力的反抗。
一个忠厚善良,忠于爱情,由顺从到抗争的叛逆形象。
5、从诗歌中看,刘兰芝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有许多美好的品德。
那么这样一个优秀女子为什么却被“遣归”了呢?6、焦刘二人婚姻悲剧的原因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7、文章主旨本文通过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的婚变,深刻而又细致地描写了兰芝和焦母之间的矛盾,描写了兰芝和她哥哥之间的矛盾,从而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观念压迫下一个普通女子的地位,进一步对宗法社会传统伦理展开了有力的攻击,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幸福的合理愿望。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二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案
六、《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汪凯【教学目的】1.理清故事线索,把握人物性格。
2.加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3.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欣赏个性化的语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人物形象及其意义的把握。
【教学方法】讨论研习法【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
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如“白蛇传”、“梁祝化蝶”、“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孔雀东南飞》,这是“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就发生在我们的家乡。
二、背景:这是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故事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它的开头为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
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但刘兰芝却为婆婆所不容,受到她的百般刁难。
没有办法,刘兰芝只好回到娘家。
夫妻二人,双双“誓天不相负”。
刘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及太守分别替他们的儿子求婚。
焦仲卿听说了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别。
在刘兰芝与太守儿子成婚那天,刘兰芝毅然投水而死,焦仲卿也自缢身亡。
两人变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
三、解题:1.《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南朝徐陵编),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还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五言诗的杰出代表,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全诗共有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之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言志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4-语文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
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本课话题——尊严一、从课本中积累“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假设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这十二句话表现出X兰芝作为女性的强烈自尊,她不因被遣而失去美丽和尊严。
二、从历史中积累1.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曾任彭泽令,郡守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对陶渊明说,按官场礼节,要整齐冠冕,束紧衣带,以下属礼参见。
陶渊明感叹道:“岂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即日辞官归隐,再不出仕。
生活清贫的陶渊明知道,尊严比五斗米还重要,毅然抛官牌、脱官袍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博得人们的尊重。
2.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
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人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
吴玉章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那么,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
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吴玉章挺身而出,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三、从生活中积累1.在某某举行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聚集了500多名学界精英,可会议组织者竟然以国际惯例为由拒绝与会者使用汉语演讲和交流。
然而,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却没有理会组织者的“禁令〞,坚持用中文作报告,成为唯一一位“反潮流〞者。
丁教授的英语表达能力毋庸置疑,但他却冲破重重阻力发出母语的声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华夏儿女和中华民族的尊严。
2.1995年3月7日下午,连续加班的某某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人们,在规定的10分钟工休时间里,一名身体染病的女工实在不能支撑,伏在工作台上打起了盹。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韩国女老板金珍仙勃然大怒,大发雷霆,责令车间工人统统跪下。
结果有的工人跪下了,来自某某的23岁打工者孙天帅站出来,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女人。
女老板吼叫着:“你为什么不跪?〞孙天帅说:“我为什么要跪下?〞一边对工友说:“怕什么,不就是炒鱿鱼吗?〞他撕掉胸前的厂牌,昂然走出工厂。
2024年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言志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语文版必修4_1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歌意象和情感表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活动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分析《孔雀东南飞》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其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的开端,对后世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2. 品味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探讨诗人如何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孔雀飞翔图。
3. 解读诗中的情感内涵,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结构特点。这首诗是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的开端,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逐句分析,我们将探讨诗中的意象、象征和情感表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的结构特点和意象象征这两个重点。对于情感表达的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5. 请谈谈你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6. 请描述你在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中的沟通协作能力的表现。
八、内容逻辑关系
① 诗的结构特点: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② 意象和象征:如孔雀象征自由、美好等
③ 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慨
④ 语言艺术:韵律、节奏、对仗等
4. 鉴赏诗中的语言艺术,包括韵律、节奏、对仗等,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和韵律美。
5. 通过小组讨论、朗诵、写作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其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指代性副词”。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南宋时期,曾有一对令人羡慕的才子佳人,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情意相投。
常常在月夜花下,吟诗作对,琴瑟和鸣,起舞弄影,互诉衷肠。
这对幸福的恋人就是陆游和唐婉。
本来他们能够幸福地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可是因为婆媳不睦,陆母从中作梗,这对情深意切的鸳鸯刚刚结合不久就被活生生地分开了。
比较阅读陆游、唐婉夫妇的应和词《钗头凤》:《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传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从词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心如刀绞搬的悲痛与无奈。
今天,我们一同翻开课本,来读一读与其如出一辙的另一个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二、文学常识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全诗357句,1785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2.乐府和乐府诗:举例:《上邪》上邪,我欲与君长相思。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滚滚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本来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一个官署。
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
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
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
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
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
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
3.汉代乐府与南北朝乐府汉乐府民歌又称汉乐府,风格活泼自然;南朝乐府民歌风格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风格质朴刚健。
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这部分诗,与《诗经》中的国风性质相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最具有人民性,是乐府诗的精华。
文人创作多为民歌的仿制品,难与民歌相媲美。
宋元以后,乐府诗的外延进一步扩大,词、曲因配乐演唱的缘故,也被雅称为乐府。
4.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
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
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
少数继承四言,大多采用杂言。
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不少作品有丰富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5.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应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芬芳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
与《诗经》和《楚辞》可鼎足而三。
另一方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继承、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扬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6.五言诗:中国古代诗歌体裁。
全篇以五字句构成。
最早产生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
到了东汉时期的乐府民歌,其五言形式已臻于成熟,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
文人五言诗是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出现的。
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达到最高成就的,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建安以后,五言诗创作日趋繁盛。
唐代以后,五言诗更为发展,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
由于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唐以前的五言诗遂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了。
三、简述故事情节,分析诗歌结构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提示要点:刘兰芝的美德,两情相依的重要情节,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的愿望。
基本情节:兰芝请归——仲卿求情——焦母不允——仲卿慰妻——兰芝意决——严装拜别——焦刘盟誓——兰芝还家——县令遣媒——兰芝拒婚——太守遣媒——刘兄逼嫁——太守筹婚——兰芝备嫁——仲卿闻变——生人死别——仲卿别母——兰芝投水——仲卿自缢——化鸟齐飞2.诗歌结构:起兴(第1节)营造悲剧氛围开端(第2节)兰芝被遣发展(第3—12节)夫妻誓别再发展(第13—21节)兰芝抗婚高潮(第22—31节)双双殉情尾声(第32节)告诫后人四、了解文章的文言知识1.古今异义(1)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
(2)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3)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
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和经验(4)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安排。
今义:对犯错误的人的处罚决定。
(5)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
今义:方便。
(6)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
(7)叶叶相交通。
古义: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8)多谢后世人。
古义:劝告。
今义:常用来表示感激。
(9)既欲结大义。
古义:婚姻。
今义:大道理。
(10)共事二三年。
古义:一同生活。
今义:一起工作。
2.通假字(1)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娶妻。
我一辈子也不再娶妻。
(2)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lián)”,梳妆匣(xiá)子。
衣箱和梳妆用的匣子有六七十个。
(3)虽与府吏要。
“要”通“邀”,约。
虽然同府吏已有誓约。
(4)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坚韧。
蒲苇像丝一样柔韧。
(5)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叮嘱,嘱咐。
仲卿再三嘱咐我。
(6)催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
人伤心,马也悲鸣。
(7)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旁边。
于是合葬在华山的旁边。
3.偏义复词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复”指“多”,也就是说这类词一定是多个语素组成的。
“偏义”是说意义只偏向多个语素的某一个,即只有一个语素表达意义,其他的都是陪衬。
例如现代汉语的名词“国家”“人物”“质量”“舟楫”“窗户”“妻子”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质量”偏指“质”,“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窗”,“户”义消失;“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
文中的偏义复词如下:(1)便可白公姥。
你可以去禀告婆婆。
公姥,公公婆婆,这里是偏指婆婆。
(2)昼夜勤作息。
白天黑夜辛勤劳作。
作息,劳作和休息,“息”无意义,偏指“作”。
(3)我有亲父兄。
我娘家有个同胞的哥哥。
父兄,父亲兄长,“父”无意义,偏指“兄”。
(4)我有亲父母。
我有亲生母亲。
父母,父亲母亲,“父”无意义,偏指“母”。
(5)逼迫兼弟兄。
还有个哥哥一起逼迫我。
弟兄,弟弟哥哥,“弟”无意义,偏指“兄”。
五、品读课文1.一位打印员看见《孔雀东南飞》的题目说道:“《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呀,唉!”这句话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确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打印员的话为我们提示了三个关键词: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悲剧、叹惋。
明确:这就是悲剧的力量。
人们记不太多喜剧和正剧,但悲剧往往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
(板书:刘兰芝、焦仲卿)2. 刘兰芝、焦仲卿,两人名字的先后顺序可以互换吗?为什么?明确:不能,刘兰芝为一号主角。
有三点依据:一、序言中“焦仲卿妻刘氏”,中心语是“刘氏”。
二、注释①指出,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三、文章中写刘兰芝的内容最多。
另外,故事悲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
3.来看有关刘兰芝的内容,比较刘与焦的四次对话,你觉得四次对话的内容和语气有什么不同?明确:第一次,第2自然段。
陈述自己将被驱遣,有些抱怨。
第二次,第7、8自然段。
遗物留念,恐难相见,口气坚决。
第三次,第11、12自然段。
盟誓,提示自己的处境。
语气着急。
第四次,第24、25、26自然段。
生人作死别,哀伤而坚定。
4.第二次对话中,刘兰芝的心理是怎样的?明确:第二次对话有看清问题的冷静,有明白自己处境后维护人格尊严的执拗。
有在冷酷的现实前面还抱有的一丝幻想。
有被仲卿真挚情义所感动的对仲卿的体贴谅解。
有对爱情的忠诚。
5.第四次对话中有一些细节描写,你有怎样的感受?明确:第四次对话有几句细节描写,先借用马的悲鸣声衬托出焦仲卿内心的痛苦情感。
然后写刘兰芝闻声之后的行动“蹑履相逢迎”同样是急切的。
但是却又“怅然遥相望”,不知如何向焦表白内心的真实情感。
这样描写,读后不禁让人们替两人着急,为他们痛苦。
6.在诗歌中,刘兰芝一共有五次落泪,说说落泪的情景,并分析兰芝在五次落泪中的心理活动。
明确:①“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真情的眼泪。
舍不得这个家,和曾经的家人。
为什么在焦母面前不落泪?坚强。
②“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悲苦的眼泪。
被遣回娘家的屈辱感。
③“阿女含泪答。
”伤感的眼泪。
有一些委屈,也有一些自责。
④“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彻痛的眼泪。
不愿意接受现实,无奈。
⑤“晻晻日欲暝,秋思出门啼。
”绝命的眼泪。
绝望。
7.这篇文章是婚姻悲剧还是爱情悲剧?明确:爱情悲剧,开篇没多久婚姻就已经结束了,而爱情没有结束。
不同于《诗经·氓》,爱情已经消磨殆尽,婚姻随即便结束,是婚姻悲剧。
8.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
”在这篇课文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明确:家庭、爱情,还有生命。
被毁灭的东西价值越大,悲剧就越悲。
9.那么这场悲剧的缔造者是谁呢?很多人会指向焦母和刘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