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学校
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13所教会大学和其它教会大学
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13所教会大学和其它教会大学(如:天主教辅仁大学、天主教耶稣会震旦大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中国共有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分别是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齐鲁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cheeloo)、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之江大学Hangchou Christian College、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金陵女子文理学院Ginling College、、沪江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华中大学Huachung University、福建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华南女子文理学院Hwa Nan College华西协和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等。
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点很高。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
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
由此可见,教会大学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们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中国教会大学还包括南京:金陵神学院,上海:震旦大学(Aurora University)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中国上海创办的著名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著名高校。
以及徐汇神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天主教辅仁大学,天津:天津工商学院,长沙:湘雅医学院等。
当年(新中国成立前)沪上七大私立名校(大学):圣约翰(教会大学)、震旦(教会大学)、复旦、光华(圣约翰分离的教会大学)、大夏、大同、沪江(教会大学)。
中国教会大学_震旦大学_石鸥
中国教会大学—震旦大学——震旦大学(Aurora University)是天主教耶稣会于1903年在中国上海创办的大学,地点在上海徐家汇旧天文台原址,初名震旦学院。
由爱国天主教徒马相伯创建并出任院长。
1905年,由于与耶稣会的办学思想产生冲突,马相伯愤然退出,另设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震旦遂由耶稣会全面接管,成为一所天主教耶稣会大学。
耶稣会传教士接管以后,为了扩大学校经费来源而组织了震旦学院董事会,聘请法租界公董局总办、法国主教等为校董。
但由于马相伯的离校,使震旦大学的组织和声誉受到冲击和影响,震旦大学也被迫作出调整,邀请张骞、李平书、姚子让等名士任董事会董事,并推举李问渔司铎任校长。
震旦大学在罗马注册,直接受天主教廷传信部领导,该校毕业生享有与法国毕业生同等地位。
1908年,震旦由徐家汇迁入法租界吕班路,增设医科,并以广慈医院为专门实习医院。
在此基础上,震旦日后成立了法学院、医学院和理工学院。
民国元年,孔明道神父(de Lapparent)任院长,按法国大学体制,改称震旦大学院,同年震旦首届文、理科学生毕业,民国教育部请马相伯代行监考,6月30日举行毕业典礼,授予十二名学生学士学位。
并在当年开始授文学和理学硕士学位,成为当时中国最早授予研究生学位的大学之一。
1914年,南道煌(G.Fournier)任院长,仅一年,死于任,他奠定了震旦大学医、法、理工三学院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
1932年震旦作为私立大学向南京国民政府登记注册,胡文耀任校长,设立以马相伯为首的董事会,常务校董才尔孟总揽一切。
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立案,设置法、文、理工、医四个学院。
1938年该校创办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1949年新中国建立,震旦女子文理学院脱离震旦大学独立。
1951年2月1日开始,所有传教士退出学校,天主教会停止拨给震旦大学经费。
同年8月,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与震旦大学合并。
1952年l0月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等合并组成上海第二医学院,其他法、文、理工各系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从此震旦大学撤销。
民国二十三所教会大学踪迹
民国二十三所教会大学踪迹1、燕京大学(Yanching University)燕京大学在1952年被分拆,文、理部分科系并入北京大学、工程科系并入清华大学。
其校址即今天的北京大学主校园--燕园。
2、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1952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齐鲁大学被解体撤销,其原有各个学院分别并入专业相同的专门学院——神学院和国学研究所撤销,文理学院所属系科,划归当时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今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和济南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经济系与山东会计专科学校组建山东财经学院(后并入上海财经学院,今山东经济学院与该山东财经学院无关),农业专科划归济南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保留其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学院(2000年7月22日,根据国务院调整部属院校管理体制意见,与原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正式合并,组成新的山东大学),校址由山医接收,今为山东大学西校区。
3、金陵女子大学(Jinling College)1951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即金陵女大)和金陵大学合并,1952年改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南京师范大学)校址。
1980年代,吴贻芳推动金陵女子学院复校;1987年3月,依托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金陵女子学院。
4、金陵大学(Jinling University)1951年9月,私立金陵大学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原金陵女子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和原南京大学一部组成新的南京大学,新南京大学位于金大鼓楼岗校址。
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入新南京大学。
金陵大学教育系、农学院、农学院林学系、理学院电机系、化工系等系科分出,和南京大学等有关大学相关院系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学院(电机系在今东南大学,化工系在今南京工业大学)等校。
电影与广播专修科迁至北京组建电影学校(今北京电影学院)。
教会学校
11.成都
华西协和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五教会-华西坝
12.天津
天津工商学院(预科学校)-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et Commerciales-法国耶稣会(天主教)-天津英租界马场道现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26.永泰
同仁初中-公理会
27.同安
启悟初中-归正会
28.惠安
时代初中-伦敦会
29.建瓯
培汉初中-英国圣公会
30.永春
崇贤中学-英国长老会
31.龙岩
培德女子初中-归正会
32.长汀
中西初中-伦敦会
亚盛顿女子初中-伦敦会
33.广州
真光女中-True Light Middle School for Girls-美北长老会-白鹤洞
15.莆田
哲理中学-美国卫理公会
咸益女子初中-美国卫理公会
16.南平
剑津中学-美国卫理公会
17.邵武
汉美中学-美国公理会
18.泉州
培元中学-英国长老会
培英女中-Pui Ying Middle School for Girls-英国长老会
19.漳州
-寻源中学-Talmadge College-美国归正会-芝山
41.天津
汇文中学-美国卫理公会-南关
超古毓馨联合初中-美国卫理公会
新学中学-伦敦会-天津法租界海大道
究真中学-公理会
法汉中学-(天主教)
42.北京
贝满女中-Birdgman Girls' School-美国公理会-灯市口佟府夹道
育英中学-Yu Ying Boys' Schoo-美国公理会-灯市口
近代中国的教会学校
在教会女学的冲击下,国人也开始逐渐重视女子教育, 由国人开办的女子学校在少数大城市相继出现。深受传 教士影响的梁启超于十九世纪末率先在上海开办了一家 女子学校,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由国人主办的女 学。 女学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也与一个 国家的兴盛有关。诚如梁启超所说“女学愈盛,国家愈 强”,女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上可相夫,下可教子, 近可宜家,远可善种”,于个人,“皆可各执一业以自养”, 于国家,“保国保种”,使国富强。
而对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 文化,教会学校经历了从排斥到利 用的过程。早期来华的传教士企图 用“耶稣”来取代“孔子”,在思想文 化上控制中国。但他们渐渐意识到 儒家文化强大的内聚力及其对中国 人根深蒂固的影响,于是转变策略, 力图缓解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在 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孔子加耶稣” 的教育思想。由此,《诗经》、 《论语》等儒家经典也进入了教会 学校的课程表。例如,1881年在上 海创办中西书院的美国传教士林乐 知就强调“中西并重,毋稍偏枯”, 主张“半日教西学,半日读儒书”。
沪江大学
基督教大学的出现,也引发了中国官办及私立高等教育的产生 和发展。教会大学的建立促使中国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使中国 人自己举办的高等教育有章可循,教会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也为中国大学提供了师资力量。正是在教会大学的影响下,一 批中国的官办和私办大学开始建立,如北洋大学、京师大学堂 等。 教会大学的出现使中国高等教育与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一下子 缩短了几百年,这一事实是我们所不能也不应忽视的。教会大 学建立以前,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大约处于西方十六世纪宗教改 革时期的水平,即以古典文史学问为主的水平。早期在华基督 教大学的学术水平则与西方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水平相当,而到 二十世纪初时,在华最好的教会大学的水平则接近了同时代欧 美一般大学的程度。这种高等教育发展的飞跃同基督教在华开 办大学是分不开的。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及其现代意义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及其现代意义(上)近代中国的教会大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与西方现代教育制度相结合的产物。
它们在近代中国的教育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阐述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历史背景、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西方传教士开始涌入中国。
这些传教士将西方现代教育理念和体系引入中国,他们相信通过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中国的现状,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他们创办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会大学,为中国培养地道的基督教徒,同时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西方现代教育背景的人才。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在早期,教会大学主要是为传教士的子女和中国基督教徒培养人才的场所,这些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宗教教育为主,同时也涵盖了西方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教会大学的发展逐渐趋向多元化。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中国的教会大学逐渐扩大了招生规模,招收了更多的非基督教徒学生,课程设置也更加丰富多样。
这些大学不仅培养了大批的基督教人才,也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思想开明、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在中国的现代教育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首先,教会大学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教会大学采取了西方现代教育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尊重学术自由和学术独立。
这些理念和做法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其次,教会大学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平台。
教会大学的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既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注重引进和传播西方现代知识和科学。
这种文化的交融为中国的现代文化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土壤。
此外,教会大学还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在宗教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的教会学校
19世纪6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在中国开办的企事业增多,洋务运动也 需要新式人才,中国千百年来科举做官、轻商贱役的传统价值观受到 了冲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教士逐渐深入中国内地,教会学校 明显增多。19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教会学校的总数增加到800多, 学生近2万人,仍以小学为主,开始有少量中学。到19世纪末20世纪 初,教会学校增至2000所,学生4万人以上,中学数量有所增加,甚 至出现了一批规模不等的教会高等学校。这时的教会学校不必担心生 源问题了,因为它们是系统传播与资本主义企业相适应的西方近代科 学知识的地方,所以也成为买办士绅家庭所向往的地方。由此,教会 学校从慈善学校变成了贵族学校,不再免费招收贫苦孩子,而是尽力 吸收社会上层和商界人员子弟,收取高昂的学费。
在教会女学的冲击下,国人也开始逐渐重视女子教育, 由国人开办的女子学校在少数大城市相继出现。深受传 教士影响的梁启超于十九世纪末率先在上海开办了一家 女子学校,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由国人主办的女 学。 女学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也与一个 国家的兴盛有关。诚如梁启超所说“女学愈盛,国家愈 强”,女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上可相夫,下可教子, 近可宜家,远可善种”,于个人,“皆可各执一业以自养”, 于国家,“保国保种”,使国富强。
教会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的教育史远远长于西方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 如中央官学、国子监等早在近二千年前就出现了。然 而这种高等教育只是相对于当时的初级教育而言,真 正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学的出现则是在十九世 纪,并且最早的大学都是由传教士开办的,或与传教 士有关。
基督教在华的第一所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 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 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
那些消失在中国历史上的教会大学
那些消失在中国历史上的教会大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声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会大学相继建立。
清末,公立大学只有3所,而教会大学就有8所。
从民国初到抗日战争中的20年间,在华的教会大学又新建了18所。
到1949年,尚有教会大学21所。
见下图(部分教会大学):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教会大学遭致命打击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许多综合性大学被拆分,而中国也一夜之间冒出许多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受到重创。
这一按照"苏联模式"和工业化建设需求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改革,影响了几代知识人的命运,对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会大学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工具,这一论点由于毛泽东的反复重申而成为真理。
毛泽东在《"友谊",还是侵略?》一文中强调:"美帝国主义比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由宗教事业而推广到'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
"并一一点了这些教会大学的名。
颇有戏剧性的一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第一任部长马叙伦开始亲自将这些教会大学,包括他所喜爱和关心的之江大学"送走"。
1950年6月,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我们要在统一的方针下,按照必要和可能,初步调整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或其某些院系,以便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
"1951年1月,政府颁布《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关的指示》,各教会大学被迫与国外教会脱离关系。
燕京大学、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这些似曾听闻过的年代久远的学府,最终在1952年全国院校大调整中集体消失。
教会与大学:欧洲大学的源头在教会本部分资料来源: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博文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是没有大学的。
亚历山大里亚大学,并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
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而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
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则成立于1898年。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教会大学只在香港和国外才有,而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教会大学,则相当陌生。
当一些人听到东吴大学、金陵大学、之江大学这些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今天的一些民办的野鸡大学呢。
而实际上,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这十几所教会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中国融入现代文明,为教育和社会的现代化都居功至伟。
这些教会大学培养出的学术大师的人数,学生的成材率,今天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望其项背。
只是在1952年的那次全国院校大调整中,教会学校都集体消失了。
19世纪晚期,西方基督教会开始在中国创办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到了上世纪20年代之后已蔚为大观,包括新教创办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岭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13所和天主教创办的3 所。
教会大学已经遍布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各地。
近日,香港浸会大学公布了2010年的招生计划,今年将在中国大陆招收140名本科生,除了高考成绩要达到重点本科线以外,还要求严格的面试筛选,每年的学费和住宿费一起,也要86000港币。
而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的这些教会学校则要“优惠”太多。
很多学校招收贫困家庭的子弟甚至是无家可归的小乞丐,学校不仅免收学费,还提供膳宿生活甚至路费。
而教会大学,除了一小部分学费收入,绝大多数开销都来自于海外教会和私人机构的捐赠。
教会大学还积极争取国外教育机构的资助。
如密苏里大学为燕京大学新闻系提供赞助;康奈尔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为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的农业科学提供赞助;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疗培训等。
1951年以前的中国教会大学
1951年以前的中国教会大学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是20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于北京开办的大学,校舍由北京大学接收,现在其建筑仍为古迹。
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或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是1904年至1952年在中国山东省办学的一所教会大学,由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的多个基督教差会联合开办。
金陵大学:*** University of Nanking金陵女子大学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是一所1900年由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创建于中国苏州的私立大学。
圣约翰大学:Saint John's University,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叶,美国圣公会在中国上海创办的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教育学府,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原校址位于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所在地。
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是20世纪上半叶一所位于上海的浸会背景的教会大学。
之江大学:Hangchow University,是基督教美北长老会和美南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也是中國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学之一。
福建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简称福建协大,也可直译作福建基督教大学,是20世纪上半叶位于中国福州的一所教会大学,也是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农学院的前身。
华南女子大学:又名华南女子文理学院(Hwa Nan College),是美以美会(1939年以后称卫理公会)在中国福州创办的一所教会女子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
岭南大学 (广州):在美國美北长老会海外差会同意下,于1888年创立的一所不隸屬於任何教派的基督教大學。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时,与原国立中山大学合并组成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主校區遷至原嶺南大學康樂園。
中国教会大学本土化的经验及启示_孙刚成_曲歌
2015年11月当代教育与文化Nov.2015 第7卷第6期Contemporary Education and Culture Vol.7No.6 [收稿日期]2015-10-21[基金项目]陕西省重大招标课题“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合理划定市、县、镇政府教育行政职能的政策研究”(GBPKT21)[作者简介]孙刚成(1969—),男,河南濮阳人,延安大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和农村教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本土化的经验及启示孙刚成,曲 歌(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摘 要]中国教会大学发展历程从登州文会馆算起历时约60年而终,虽然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影响深远,尤其是在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实现本土化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通过中国教会大学落户中国直接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到师夷长技引入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实现大学精神的融入,再到海纳百川用先进办学理念弘扬民族文化形成大学核心竞争力,为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教会大学的办学经验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同时证明: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国外办学模式的复制或移植,而在于通过开放和包容实现优秀民族文化发展的最大化;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再次实现腾飞。
[关键词]教会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本土化;民族文化[中图分类号]G 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79(2015)06-0104-05一、中国教会大学的缘起与发展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应该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或者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实际上我们可以循着中国教会大学的诞生追溯得更久远,比如始创于1864年,并于1881年开设大学预科,1882年更名为“TengchouCollege”的齐鲁大学前身登州文会馆;[1]创办于1879年,并于1882年正式开设大学课程的上海圣约翰学院等[2]。
80年代以来大陆中国教会大学史研完综述
登一西方传教士在华教育活动研究、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等3本专著)、《教会大 学在中国》丛书(包括江汉昙华林——华中大学、博习天赐庄——东吴大学、海上梵王渡——圣约翰大
近代中国教会学校的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近代中国教会学校的语文教学方法探析[复制链接]CCEA会员楼主solomon发表于|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打印◎王彩霞(长沙理工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近代中国教会学校是指西方各国天主教、基督教各派教会来华传教士开办的各类学校。
它是近代教育的一种特殊的组成部分,对中国教育、文化、医疗、科技、政治、经济等影响较深。
本文所说的语文教育是指集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经世济时教育、知识百科教育于一体的广义的语文教育。
纵观教会学校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大致相同。
关键词近代中国教会学校语文教学方法一、教会学校语文教育的状况在教会学校里,大部分中国教师按照传统的方法教授中文,即熟记课文、练习书法、解释字义、读经书集注、作文写诗。
19世纪的传教士还无法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任何重大的改革,他们没有足够的把握,又缺少课本。
1874年《中国通讯》杂志一位编辑曾详细描述了上海徐汇公学的经书教育情况:“学生们用震耳的声音朗诵经典作品,每个学生反复大声读唱从未有人给他讲解过的课文;这里是学生在老师面前背书,背书时学生的头摇来摇去,甚至全身都左右摇摆起来;……上讲解课时,老师讲解学生已背诵得滚瓜烂熟而几乎一句也不懂的渊博的古文;最后是作文课,学龄最高的学生学作奇特的八股文章。
”①明恩溥对此也有非常形象的描述,“中国的学生没有在心中理解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思想,他唯一关心的就是背诵,一旦他真正熟悉了要背诵的一段文字,立刻高声地哼起来,就像陀螺或圆锯发出的嗡嗡声。
不管听者对这段文字多么熟悉,要想从这种嗡嗡声中抽取出人的言语声,都是极为困难的,可以说,几乎不可能。
”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中学教育本身的陈腐性。
这些学校不仅在中国文化的课程方面与传统学校相差无几,就是教师也不得不依赖那些有功名的文人。
因为经书词章这类方法也没有什么新招,记忆和背诵就是三家村塾师们的不二法门。
狄考文曾经对学生大声的死记硬背中文经典表示了无可奈何。
民国时期的二十四所教会大学及其最终结局
民国时期的二十四所教会大学及其最终结局19世纪晚期以来,西方基督教会开始在中国创办一些高等教育机构,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教会大学是创办于1879年的圣约翰书院(1905年更名为圣约翰大学)。
到了上世纪20年代之后教会大学已具相当规模,分布华北、华南、华东、西南各地。
1919年10月,有十四所在华基督教教会大学在上海组建中国教会大学联合会。
它们是: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岭南大学、长沙雅礼大学、湖北文华书院、武昌博文书院、华西协和大学。
这十四所大学在当时已分别设有文科课程,多数设有理科或工科。
这些大学通常被称为“在华十四所”。
当时未加入教大联合会,但已开设大学课程(包括部分课程)的教会在华高等教育机构有沈阳文会书院、宁波三一书院、太谷铭贤学堂、岳阳湖滨学堂、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其中岳阳湖滨学堂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当时已开设文科大学的全部课程。
它们通常被称为“会外五所”。
协和医学院(北京)于教大联合会建立的当年才开设医学本科,1920年成为联合会成员;但是该校在课程设置和资金来源方面和上述十四所大学有区别。
华中大学是1920年代后期由长沙雅礼大学、岳阳湖滨书院大学部、文华书院、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加上英国伦敦会在汉口创办的博学书院合并重组的教会大学。
天主教教会大学三所:辅仁大学、震旦大学、天津工商学院。
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示范与导向作用。
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会大学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
这些高校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多被肢解,分散到现有的一些大学里面。
看自己的母校是否在其中,如果不在,多半就不是重点大学毕业的。
下面我把这些教会大学简要介绍给大家。
一、上海圣约翰大学St.John's University创建于1879年的上海,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成立圣约翰书院,是中国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府。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概况
7、齐鲁大学(济南,1911年)前身即是 前述的登州文会馆,该校由美、加、英 三国传教士合并山东原有的教会学校而 成的。先后叫过“山东新教大学”、 “山东基督教大学”, 1924 年在加拿大 注册。
8、华南女子大学(福州,1914年),由 美国卫理会开办,后在美国纽约注册。
9、金陵女子大学(南京,191பைடு நூலகம்年)是为 长江流域的第一所女子教会大学,由美 国基督教会组成董事会。
3 、在中国教育史上,教会学校是最早向中国 输入现代西方的教育制度、西学课程和教学方 法的。如班级授课制与实验方法,都是由教会 学校开设的。 4 、教会大学也是最早鼓吹男女平等思想和开 设女学,反对缠足,改良传统旧观念和习俗。 教会大学在引进西方现代新学科方面也作了许 多有益的工作,在英语教学、女子高等教育、 医科、农科、新闻、商业等领域起了先导作用。 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也作了贡献。
10 、沪江大学(上海, 1915 年),原名 浸会大学,后与浸会神学院合并。
11 、岭南大学(广州, 1916 年)是由美 国传教士创办的。他不同于其他教会大 学,不隶属于任何一个教派或教会联合 会组成。
12 、燕京大学(北京, 1916 年)是由美 国基督教美以协会所办的汇文大学和其 他教会联合会所办的华北协和大学全组 而成的。 1920 年又将华北女子大学并入 该校。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概况
一、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产生 1 、教会大学,是指欧美各类教会 团体在近代中国所设立的高等教育 机构。
2、中国近代教会学校产生于1840年鸦片 战争以后,著名有: 天主教在上海设立的徐汇公学( 1850 年) 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在山东登州设立的文 会馆(1864年) 林乐知在上海创办的中西书院( 1881 ) 年。
中国近代教会女校研究
Post-gradute of major in History Education:Ma Xia
Tutor:Associate professor Peng ze-ping
Abstract
After Opium War,western countries broke the door of China with great forces, and forced China sign a serial ofunequal treaties.By these treaties,they got pnodties on running schools in China,then the missionary school appeared.Missionary school for girls was one important part in missionary sch001.In essence,missionary school for girls was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which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ckground of semi-colonial society for Western countries’spreading of Christianity.It is the culture tool for imperiafists to invade China.In fact,it plays all active role in the developing of Chinese modern education.Its existence forms a special sight in modem china education.The paper evaluates its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h'la’s modernization practically and realistically.
教会学校对华影响资料
教会学校对华影响资料第一篇:教会学校对华影响资料传教士对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影响摘要: 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了传播福音而创办教会学校,这些教会学校的发展状况如何?它们对于中国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又具有哪些客观功能?文章就从开创留学先河、对于印刷、翻译及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试作具体的分析。
从19世纪初期开始,西方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福音,为了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他们在做出了种种尝试后,终于找到了兴办学校这一传教的最好途径。
传教士们并未完全达到他们的目的,但这些教会学校的创立,却在客观上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中国早期的教会学校都是由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
最早的有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于1818年创办的“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1818~1856年)和为纪念马礼逊对促进中国教育及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而于1836创办的马礼逊学院(1836~1850年)。
教会学校的创办目的不外有二:一是“交互教育中西文学”,即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语言上的相互学习,从而最终达到中西文化交流之目的;二是“传播基督教要理”,促进基督教思想及东亚文明的和平传播,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
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就语言来说分为英文和中文两种课程。
英文科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数学、作文等;中文则有《四书》、《易经》、《诗经》、《书经》等科目。
就其教学内容划分一般说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课程。
如《圣经》、《新约》、《旧约》等宗教教义的宣讲;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书。
一般包括《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等。
目的是为了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满足中国当时科举考试的需要,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与士大夫以及地方官绅“对话”;三是有关现代西方科学知识的课程,如数学、天文、地理、几何、机械、伦理等。
中国近代教会女校创办的原因分析
中国近代教会女校创办的原因分析【摘要】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军事侵略翻开了中国的大门,封建教育的腐朽为中国近代教会女校的创办提供了契机,西方列强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创办了教会女校,通过教会女校培养更多的女基督教徒。
【关键词】教会女校;创办;原因分析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将中国女子牢牢束缚在家庭中,女子只有在社会和家庭中通过日常生活和女教书籍接受教育,而无法进入学校进行系统的文化的学习,这种情况严重地阻碍了女子教育的开展。
鸦片战争以后,大批西方传教士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涌入中国,他们在传教的同时创办各种各样的教会学校,教会女校也应运而生。
教会女校的创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封建教育的腐朽为中国近代教会女校的开办提供了契机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也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内容不切实际晚清时期的学校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学生只是沉浸在对义理、词章、考据等学问的学习中,对社会开展所必须的自然科学知识全然不知,严重脱离实际。
统治者为了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控制,在对士人进行笼络的同时,也采取高压政策,对不利于统治的知识分子进行残酷的镇压。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曾大兴文字狱,对那些散播不利于统治的、文字的知识分子进行处分,甚至采取株连的方式,使得清朝知识分子避开政治,埋头专心致力于考证、校勘。
当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时,这些知识分子手足无措,无能为力。
再加上外来军事和文化的入侵,中国传统的教育已走入死胡同,不能承担起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的重担,如当时社会所需要的翻译人才、机械制造人才等,这就为教会女校的建立和开展提供了契机。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教会学校包括教会女校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局部中国自然科学教育的职能。
2.科举制度弊病丛生科举制度开展到晚清时期弊病丛生,各级各类学校都成了科举制度的附庸,有名无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会学校列表一、大学01.上海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美南浸信会、美北浸礼会-杨树浦军工路圣约翰大学-St. John's-美国圣公会-沪西极司非而路震旦大学-Universitè Aurore-法国耶稣会(天主教)-法租界吕班路02.苏州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美国卫理公会-苏州天赐庄03.南京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美国卫理公会、长老会、基督会等-鼓楼金陵女子大学-Ginling College-美国卫理公会等-宁海路04.杭州之江大学-Hangchow University-美南长老会、美北长老会-月轮山麓到二龙头山麓05.北京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卫理公会、美国公理会等-海淀辅仁大学-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美国本笃会(天主教)-定阜大街06.广州广州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美北长老会-河南康乐村07.长沙湘雅医学院-Hsiang-ya Medical College-美国雅礼会-麻园岭08.武昌华中大学-Central China University-美国圣公会、雅礼会、复初会,英国循道会、伦敦会-昙华林09.济南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美北长老会、英国浸礼会等-南关10.福州福建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美国美以美会、公理会、归正会,英国圣公会-鼓山麓闽江畔魁岐村华南女子大学-Hwa Nan College-美国卫理公会-仓前山11.成都华西协和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五教会-华西坝12.天津天津工商学院(预科学校)-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et Commerciales-法国耶稣会(天主教)-天津英租界马场道二、中学01.上海中西女中-Methodist Girls' High School(Shanghai)-美国卫理公会-忆定盘路11号圣玛利亚女中-St. Mary Girl's School-美国圣公会-白利南路65号晏摩氏女中-Eliza Yates Academy for Girls-美南浸信会-闸北西宝兴路底浸会庄沪江大学附中-美南浸信会-闸北西宝兴路底浸会庄崇德女中-Tsung The Girls' Middle School-美南浸信会-西摩路清心中学-Mary Farnham Middle School-美北长老会-大南门清心女中-Mary Farnham Girl's Middle School-美北长老会-大南门裨文女中-The Bridgman Memorial School of the Grils-美国女公会-老西门方斜路麦伦中学-Medurst College-英国伦敦会-虹口兆丰路690号惠中中学-Grace School-安息浸礼会-徐家汇路徐汇公学-College of St. Ignace-法国耶稣会(天主教)-徐家汇圣芳济中学-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虹口金科中学(后更名公撒格书院(Conzaga College))-美国耶稣会(天主教)-胶州路启明女中-法国耶稣会(天主教)-徐家汇善导女中达义初中02.苏州东吴大学附中-美国卫理公会-天赐庄景海女师-Laura Haygood Memorial School for women-美国卫理公会-天赐庄晏成中学-Yates Academy-美南浸信会-谢衙前惠灵女中-Weiling Girl's School-美南浸信会-谢衙前桃坞中学-美国圣公会-桃花坞萃英中学-Vincent Miller Academy-美北长老会-阊门外义慈巷有原中学-法国耶稣会(天主教)-东北街03.南京金陵大学附属中学-Nanking University Middle School-美国卫理公会、美北长老会、基督会-干河沿基督中学(后更名育群中学)-美国基督会-中华路汇文女中-Wei Wen Girls' School-美国卫理公会-中山路明德女中-Mindeh Girls' School-美北长老会-莫愁路弘光中学-美国耶稣会(天主教)04.镇江崇实女中-Olivet Memorial Girls' School-美国卫理公会-风车山05.扬州美汉中学-美国圣公会-便宜门震旦中学-法国耶稣会(天主教)06.无锡辅仁中学-美国圣公会07.徐州培义中学-美南长老会08.杭州之江大学附中弘道女中-Hangchow Union Girls' School-美北长老会、美南长老会-学士路冯氏女中-英国圣公会蕙兰中学-Hangchow Wayland Academy-美北浸礼会-东街路惠中中学庭筠中学09.宁波浙东中学-Ningpo Middle School for Boys-循道公会、美北长老会、美北浸礼会-江北岸泗洲塘甬江女中-Riverside Girls' Academy-美北长老会、美北浸礼会-舰船街三一中学-Trinity College-英国圣公会-广仁街10.湖州东吴大学吴兴附中湖郡女中11.嘉兴秀州中学-Kashing High School-美南长老会-城内项家漾12.绍兴越光中学13.福州鹤龄英华中学-美国卫理公会-仓前山华南女大附中-美国卫理公会-仓前山毓英女子初中-美国卫理公会格致中学-美国公理会文山女中-美国公理会-铺前顶小桥路陶淑女中-Doweuk Girls' School-英国圣公会-仓前山岭后三一中学-Trinity College-英国圣公会-仓前山公园路寻珍女子初中-英国圣公会-仓前山扬光中学-(天主教)14.厦门英华中学-英国长老会怀仁女子初中-Hoaijin Girls' School-英国长老会-鼓浪屿毓德女中-Loktek Girls' School-美国归正会-鼓浪屿东山顶15.莆田哲理中学-美国卫理公会咸益女子初中-美国卫理公会16.南平剑津中学-美国卫理公会17.邵武汉美中学-美国公理会18.泉州培元中学-英国长老会培英女中-Pui Ying Middle School for Girls-英国长老会19.漳州- 寻源中学-Talmadge College-美国归正会-芝山- 进德女中-英国伦敦会- 崇正初中-(天主教)20.福清融美初中-美国卫理公会明义毓贞联合初中-美国卫理公会21.古田中西女中-美国卫理公会史萦伯初中-英国圣公会22.闽清天儒初中-美国卫理公会毓真初中-美国卫理公会23.仙游慕范陶德联合中学-美国卫理公会24.平潭岚华初中-美国卫理公会25.长乐培青初中-公理会26.永泰同仁初中-公理会27.同安启悟初中-归正会28.惠安时代初中-伦敦会29.建瓯培汉初中-英国圣公会30.永春崇贤中学-英国长老会31.龙岩培德女子初中-归正会32.长汀中西初中-伦敦会亚盛顿女子初中-伦敦会33.广州真光女中-True Light Middle School for Girls-美北长老会-白鹤洞培英中学-美北长老会-白鹤洞培正中学-Pui Ching Middle School-美南浸信会-东山培道女中-Pui To Middle School-美南浸信会-东山庙前直街美华中学-美国公理会协和女师-Union Normal School for Women-美国公理会-西村华英中学-Wa Wing Middle School-循道公会35.济南齐鲁中学(济美中学、翰美女中合并)-美北长老会-东关华美街黎明中学36.潍坊广文中学-Hwanghsien Boys' Middle School-美北长老会-东关乐道院37.淄博周村光被中学38.青岛礼贤中学圣功中学39.即墨信义中学40.烟台益文商专-Yih Wen Commercial College-美北长老会-毓璜顶41.天津汇文中学-美国卫理公会-南关超古毓馨联合初中-美国卫理公会新学中学-伦敦会-天津法租界海大道究真中学-公理会法汉中学-(天主教)42.北京贝满女中-Birdgman Girls' School-美国公理会-灯市口佟府夹道育英中学-Yu Ying Boys' Schoo-美国公理会-灯市口汇文中学-Mary Porter Gamewell School-美国卫理公会-崇文门内船板胡同慕贞女中-Muchen Methodist Middle School for Girls-美国卫理公会-崇文门内孝顺胡同崇慈女中-美北长老会-交道口崇实中学-美北长老会-交道口笃志女中-圣公会崇德中学-圣公会-绒线胡同潞河中学-美国公理会-通州辅仁大学附中辅仁大学女中43.芜湖广益中学-St. Lioba's School-美国圣公会-狮子山[男中部]培德女中-美国圣公会-石桥港萃文中学-来复会、基督会-凤凰山内思中学-(天主教)44.安庆圣保罗中学-St. Paul's Middle School-美国圣公会-二郎巷启秀中学-美北长老会46.九江同文中学-William Nast School-美国卫理公会儒励女中-Rulsion High School-美国卫理公会-庾亮南路15号47.南昌豫章中学-美国卫理公会葆灵女中-Baldwin Girls' School-美国卫理公会-阳明路48.武汉文华中学-美国圣公会-武昌博文中学-英国循道会-武昌博学中学-Griffith John Middle School-伦敦会-汉口49.长沙雅礼中学-Yali Middle School-雅礼会,Yale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y-北门外福湘女中-Fu Siang Girls' School-北门外长春巷50.成都华美女中-Amen Girls' High School-美国卫理公会-陕西街协合女师-Union Normal School for Women-加拿大美道会、美浸礼会-乾槐树街华英女中-加拿大美道会-方正街51.重庆求精中学-美国卫理公会-曾家岩淑德女中-Methodist Girls' School-美国卫理公会-曾家岩广益中学-英国公谊会-南岸文峰塔下52.山西太谷铭贤中学-Oberlin Shansi Memorial School-美国公理会-城东杨家庄三、小学(初等学堂)上海萨坡赛小学-Ecole Primaire Chapsal-重庆南路喇格纳小学-Ecole Primaire de Lagrené-济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