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的研究 课程概述共43页
护理研究教学大纲
护理研究教学大纲《护理研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护理研究2.英文名称:Fundamental Nursing二、学时总学时14学时,理论14学时。
三、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四、课程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查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考查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加权,期末考查占50%,平时成绩占50%。
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10%、课堂表现10%、作业完成30%,期末采用开卷考查。
五、课程概述《护理研究》一门关于护理科研方法学的课程,通过对护理科研方法学的讨论使学生能够对护理科研有初步的了解。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护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利学生今后在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具备开展护理科研的能力以及能运用护理科研的成果来指导护理工作。
六、适用专业护理学专科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一)《护理研究》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第一章护理研究总论(1)教学内容:第一节护理研究的概述一、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二、护理学和护理研究的基本概念三、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四、护理研究的发展历史五、护理研究的发展趋势第二节护理研究的基本过程一、提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目标,构建研究假设二、开展文献研究三、确定研究对象四、选择研究设计五、收集研究资料六、分析资料七、撰写研究报告八、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第三节护理研究中的伦理问题一、护理研究中遵循伦理原则的重要性二、护理研究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三、护理研究的伦理审查四、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问题(2)重点:①护理研究的基本过程②护理研究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3)难点:科学研究和护理研究的概念(4)要求①正确界定护理研究的概念②正确理解护理研究的意义③了解护理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④正确描述护理研究的基本步骤⑤比较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区别和联系⑥在护理研究的各个环节遵循研究的伦理原则第二章选题(1)教学内容:第一节选题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一、选题的概念二、选题的重要性三、选题的步骤第二节发现研究问题一、研究问题的来源二、科研选题的原则三、形成和修改一个研究问题四、研究问题的陈述(2)重点:①研究问题的来源②形成和修改一个研究问题③研究问题的陈述(3)难点:形成和修改一个研究问题(4)要求①陈述选题的概念、重要性和选题的原则②了解评价研究问题的标准③正确陈述护理研究问题的来源④陈述研究假设的概念及其陈述标准⑤采用PICO模式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问题⑥正确评价一个研究问题第三章文献检索(1)教学内容:第一节文献检索的概述一、文献的类型二、文献检索的概念和检索工具三、文献检索的方法、途径和步骤第二节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及数据库一、中文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及数据库二、英文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及数据库三、其他网络检索工具第三节科技查新咨询一、查新咨询的意义二、查新咨询的程序(2)重点:①文献检索工具②文献检索的方法、途径和步骤③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及数据库(3)难点:文献检索的方法、途径和步骤(4)要求①理解文献检索在护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②描述本章中介绍的主要文献分类方法③了解常见的检索工具④描述主要的检索方法、检索途径与检索步骤⑤叙述常用的医学文献检索工具盒数据库⑥理解科技查新的意义,重要步骤和查新报告的主要内容⑦能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第四章研究设计(1)教学内容:第一节研究设计概述一、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二、常见护理研究设计的类型第二节实验性研究一、实验性研究的要素二、实验性研究设计三、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第三节类实验性研究一、类实验性研究设计特点二、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三、类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第三节非实验性研究一、非实验性研究设计特点二、非实验性研究设计三、非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2)重点:①常见护理研究设计的类型②实验性研究③类实验性研究④非实验性研究(3)难点:①实验性研究②类实验性研究③非实验性研究(4)要求①正确解释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②正确陈述研究设计的常见类型③举例说明实验性研究的设计要素④比较各种实验性研究设计的设计要点及适用范围⑤正确描述类实验性研究设计特点⑥比较各种类实验性研究设计的设计要点及适用范围⑦正确描述非实验性研究设计特点⑧比较各种非实验性研究设计的设计要点及适用范围第五章总体和样本(1)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总体二、样本三、误差第二节抽样过程及方法一、抽样过程二、抽样原则三、抽样方法第三节样本含量估计一、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二、样本含量估计的注意事项(2)重点:①总体、样本、误差②抽样过程③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3)难点:①抽样方法②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4)要求①理解总体、样本、误差概念②描述抽样过程、抽样分类、抽样方法和抽样原则③理解常用的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④叙述样本含量估计的注意事项第六章收集资料的方法(1)教学内容:第一节收集资料前的准备一、资料的定义和种类二、资料的来源三、常用收集资料的方法四、设计收集资料方案前应考虑的问题第二节自陈法一、通过问卷发收集资料二、问卷的编制三、通过访谈收集资料四、问卷法与访谈法的比较第三节观察法一、概述二、观察法分类三、非结构式观察法收集资料步骤四、结构式观察法收集资料步骤五、观察法优缺点第四节生物医学测量法及其他方法一、生物医学测量法二、档案记录收集法三、Delphi法(2)重点:①问卷法与访谈法②非结构式观察法收集资料步骤③结构式观察法收集资料步骤(3)难点:①问卷的编制② Delphi法(4)要求①领会收集高质量的研究资料在护理科研中的意义②列举护理研究常用的收集资料放法③正确应用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④正确应用问卷法收集资料⑤理解结构式观察法内容和记录⑥理解Delphi法⑦了解生物医学测量法和档案记录收集法第七章研究工具性能的测定(1)教学内容:第一节信度一、信度的概念二、信度的计算方法第二节效度一、效度的概念二、效度的测量方法第三节国外量表翻译和应用过程中的性能测定一、翻译二、回译合文化调试三、测量源量表与中文版量表间的等同性(2)重点:①信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②效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3)难点:①信度的计算方法②效度的计算方法(4)要求①准确描述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的概念②正确区分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③准确列举常见的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的类型④正确判断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的高低⑤了解国外量表的翻译和应用的基本过程第八章科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教学内容:第一节科研资料的整理一、核对原始数据二、建立数据库第二节科研资料的统计学分析一、概述二、描述性统计三、推断性统计四、统计表和统计图(2)重点:常用统计分析方法(3)难点:常用统计分析方法(4)要求①了解使用计算机软件EpiData建立数据库的基本方法②准确描述统计学中的概率的含义③正确描述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④准确判断量性研究中常见的数据类型⑤根据数据类型和研究目的选用适宜的统计学方法⑥准确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第九章影响科研质量的相关因素(1)教学内容:第一节研究的效度一、概述二、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三、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第二节研究质量的控制一、适合的研究设计二、随机三、对照四、重复五、盲法六、改善不依从七、提高资料收集的质量八、统计学控制(2)重点:①偏倚和依从性的概念②研究质量的控制(3)难点:偏倚和依从性(4)要求①阐述科研质量控制的意义②正确陈述研究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概念③正确陈述偏倚的概念④正确陈述不依从的概念⑤阐述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关系⑥正确说出影响内部和外部效度的因素⑦能运用科研质量控制方法、保证科研质量第十章研究计划书的撰写(1)教学内容:第一节研究计划书的基本内容和格式一、研究计划书的概念二、研究计划书的目的和作用三、研究计划书的撰写思路四、研究计划书的撰写格式第二节开题报告的撰写一、前言二、文献回顾三、研究方法和步骤第三节研究基金申请书的撰写一、信息表格二、报告正文(2)重点:开题报告的撰写(3)难点:开题报告的撰写(4)要求①陈述书写研究计划书的目的和作用②正确陈述研究计划书中包含的主要项目、内容和撰写要求第十一章护理论文的撰写(1)教学内容:第一节护理论文概述一、撰写护理论文的基本原则二、护理论文的撰写程序三、护理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第二节科研论文的撰写一、题目二、作者署名和单位三、摘要和关键字四、论文正文的撰写五、参考文献六、论文实例分析第二节科研论文的撰写一、题目二、作者署名和单位三、摘要和关键字四、论文正文的撰写五、参考文献六、论文实例分析第三节综述的撰写一、综述的写作步骤二、综述写作格式和要求三、综述实例分析第四节案例报告的撰写一、案例报告写作格式和要求二、综述实例分析(2)重点:①科研论文的撰写②综述的撰写(3)难点:①科研论文的撰写②综述的撰写(4)要求①正确陈述撰写护理论文的基本原则②了解护理论文的撰写程序③举例说明护理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④正确描述并举例说明护理论文各部分的写作格式及要求⑤正确分析研究论文、综述、案例报告的论文实例第十二章科研论文的评价(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评价科研论文的意义二、评价科研论文的原则第二节科研论文的评价过程和方法一、对科研论文各部分的评价方法二、对科研论文其他方面的评价(2)重点:对科研论文各部分的评价方法(3)难点:对科研论文各部分的评价方法(4)要求①明确科研论文评价对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意义②准确理解科研论文评价的原则③正确评价科研论文的各部分内容及内外效度第十三章质性研究(1)教学内容:第一节质性研究的概述一、质性研究的概念二、质性研究的哲学基础三、质性研究的特征第二节质性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确立一、质性研究问题的确立二、质性研究对象的确立第三节质性资料的收集方法一、访谈法二、观察法第四节质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一、质性资料的整理方法二、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三、撰写分析笔记四、质性资料的管理方法第五节质性研究质量的控制一、质性研究的可信性二、质性研究的概况性第六节质性研究论文的撰写一、质性研究论文的格式和内容二、研究实例第七节质性研究评价(2)重点:①质性研究的特征、方法学分类②质性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③质性研究评价(3)难点:①质性研究方法学分类②质性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4)要求①准确理解质性研究的特征②根据方法学分类列举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③准确理解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中的意义④正确理解质性研究中研究问题对的特征⑤运用适合的选样方法确立研究对象⑥准确设计常用的方法收集质性资料⑦有效的整理和分析质性资料⑧准确描述提高质性研究质量的方法⑨正确描述质性研究的写作格式⑩正确分析质性研究论文实例第十四章循证护理(1)教学内容:第一节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一、循证护理的概念和产生背景二、循证护理模式三、循证护理的核心要素四、循证护理的意义第二节循证护理问题的提出一、循证问题的要素二、循证护理问题实例分析第三节系统的文献检索和文献质量的评价一、系统的文献检索二、文献质量评价的目的、意义和原则三、对不同类型论文质量的评价第四节证据综合一、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二、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第五节证据的传播二、证据传播的途径第六节证据的应用(2)重点:①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②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3)难点:①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② Meta-分析的方法(4)要求①分析循证护理对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意义②准确描述循证护理的核心要素③正确描述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④准确描述证据的分级系统⑤对研究论文的质量进行初步的评价⑥描述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⑦阐述临床实践指南在循证护理实践中的作用⑧正确分析循证实践相关论文第十五章护理科研项目管理(1)教学内容:第一节科研项目管理的概述一、基本概念二、课题的分类及管理第二节科研项目的管理二、中期检查三、结题审核四、科研经费管理第三节科研档案管理一、科研档案的收集二、科研档案的整理与归档三、科研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第四节科研成果管理一、科研成果奖励申报二、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2)重点:①科研项目管理②科研基金的申请渠道(3)难点:科研项目管理(4)要求①阐述科研项目管理队护理科研发展的意义②正确陈述科研项目管理的概念③说出科研申报管理、中期检查与结题审核的主要内容④列举科研基金的申请渠道⑤正确陈述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原则⑥说出科技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⑦说出科研成果奖励的申报流程2.教材、主要参考资料(1)教材:胡雁.护理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参考书:《护理研究》(第3版),肖顺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护理研究与应用》(第2版),李选主编,台湾: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医学统计学》(第3版),孙振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建议分配学时】八、教材主要参考资料《护理研究》(第3版),肖顺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护理研究与应用》(第2版),李选主编,台湾: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医学统计学》(第3版),孙振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护理研究 课程概述课件
科学:
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 知识体系。
科学研究:
用科学的方法,反复地探索未知的认识 活动,是通过系统地、有控制地收集资料, 客观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解 决问题的活动。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护理研究概述
一、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 定义 ➢ 特点
分析:应有具体的数据才能说明问题。同时,该文从 思想性上来看,违反了消毒物品再利用的有关规定。
护理研究的基本要求 —— 科学性
❖ 科研资料是否真实 ❖ 统计学处理是否准确 ❖ 实验要素是否科学
实验要素
➢ 受试对象 ➢ 实验因素 ➢ 效应指标
例:冷水实验:为将手指浸泡在1~10℃水中一 段时间后,观察手指温度恢复的情况。
科学研究的方法学 ❖ 信息的获取 ❖ 信息的处理 ❖ 科学的思维方法
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护理研究概述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二、护理和护理研究的概念 概念和特点
❖概念:
用科学的方法反复探索、回答和解决 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 实践的过程。
❖特点: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测量指标的不稳定性 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护理研究概述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二、护理和护理研究的概念 概念和特点 重要性
护理研究的重要性 ❖ 专业化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需要 ❖ 培养新一代科技人员队伍的需要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护理研究概述
➢ “用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记录行为”
研究方法:对近两年(使用计算机后)和前 两年(使用计算机前)各800份病历进行对 照调查,对检查发现的缺陷率、缺陷分布、 缺陷归因等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虽然计算机操作规范了各项制度,但仍有缺 陷存在,需加强法律意识。
护理课题概述课件
03
护理成本增加:随着 医疗费用的增加,护 理成本也在增加
04
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增 加:随着护理技术的 发展,护理人员需要 不断进行培训和提升
护理课题的创新方向
01
智能化护理:利用AI
技术提高护理效率和
质量
02
个性化护理:针对不
同患者需求提供定制
化护理方案
03
跨学科合作:与其他
学科合作,提高护理
研究水平
护理课题概述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护理课题背景 02. 护理课题内容 03. 护理课题实践 04. 护理课题展望
护理课题背景
1
护理课题的重要性
提高护理质量:通过 研究护理课题,可以 改进护理方法,提高
护理质量,保障患者 1
安全。
降低医疗成本:通过 研究护理课题,可以
4
优化护理流程,降低
医疗成本,提高医疗
03
02
研究方法:定性 研究、定量研究、 混合研究等
04
研究进展:护理 课题的研究成果 不断涌现,为护 理实践提供了有 力支持
护理课题的发展趋势
1
护理课题的研究方向将更加多元 化,包括临床护理、社区护理、 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多个领域。
2
护理课题的研究方法将更加科 学化,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
究、混合研究等多种方法。
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护理发展:护理
课题的研究可以推动
护理学科的发展,提
2
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
质和技能水平。
3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
过研究护理课题,可
以改善患者体验,提
高患者满意度,促进
医患和谐。
护理课题的研究现状
《护理研究》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护理研究》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1011536004总学时:16学时(讲课12学时,实训4学时)总学分: 1学分课程类别:选修适用专业:护理学预修要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护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是指从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的护理问题,通过科学方法有系统地研究或评价该护理问题,并直接或间接地用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通过研究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对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是具有很强科学性的专业,需要在充分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如注射需要有消毒的知识,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需要有疾病的知识,指导病人服药需要药理学的知识等。
因此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科学研究来提高护理学科水平是每一位护士的职责。
护理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多横向联系,相互渗透,故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提高护理学专业的水平。
本课程是一门护生选修课程,选用胡雁主编的《护理研究》教材。
通过本课程的学生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的护理问题,通过科学方法有系统地研究或评价该护理问题,并直接或间接地用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通过研究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对病人的护理。
教学基本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可以可充分利用校图书馆已有的国内外各类数据库,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全天候的帮助。
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的内容是以胡雁主编的《护理研究》(第3版)教材的章节顺序编写,用于护理研究的授课和学习。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1、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2、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3、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大纲正文第一章护理研究总论学时: 1学时(讲课1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护理研究发展概况;熟悉护理研究的范畴和发展趋势;熟悉护理研究中伦理原则的重要性;熟悉有关人体试验的伦理规范及护理研究的监督机制;掌握科学、科学研究、护理研究的概念,科学本质,护理研究的特点;掌握护理研究的步骤和基本程序;掌握护理研究中的伦理原则。
护理研究 第一章 概论
学习目标
正确界定护理研究的基本概念 正确描述护理研究的基本步骤 掌握护理研究的伦理原则 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问题
第一节 护理研究的概述
科学
科学(science) 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出
发,通过目的明确、方法严密地观察、 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知识。 科学知识+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感染指标——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 与手术部位感染(SSI)两个最常见医院感染 (HAIs)
五、收集研究资料
资料收集需要进行周密地规划和设计 若多人进行收集,需要对资料收集者统一
进行培训,使资料收集的流程和对患者的 解释说明的内容标准化。 预实验(pilot study)
问卷调查法 病例资料分析
注:以上资料引自美国传染控制及流行病 专家协会(APIC)的官方刊物《美国感染 控制杂志》 2012年8月刊
八、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
第三节 护理研究中的伦理原则
基本伦理准则
尊重人的尊严 有益的原则 公正的原则
尊重人的尊严
自主决定权 受试对象是自主个体
隐私权 态度、信仰、行为、意见、记录
六、分析资料
资料分类: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 料
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 推论性分析
用图表归纳结果
将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发病 比例与护士患者负荷率相比较,研究人员
发现:分配给护士护理的患者每增加一名, 每1,000例患者中约有1例额外感染(或总 体人口调查计算,每年额外感染病例1,351 例)。
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 是一种有系统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
活动,并能从中获得客观规律和产生新 知识、进而阐明实践与理论间的关系。
护理研究总论课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数据采集方法
按照研究计划,及时准确地收集数据。
数据收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核对和分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整理
将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数据存储
结果解释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解释和讨论。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定量结果。
结论提炼
未来护理研究的趋势
02
CHAPTER
护理研究的核心概念
指在研究中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通常与护理实践中的某种现象或问题相关。
研究问题
是对研究问题的初步回答或推测,是基于一定的事实和证据而做出的假设。
假设
一种常用的研究设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和随机分组,以探讨干预措施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实验设计
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状况,以探讨不同因素对护理实践的影响。
详细描述
护理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因此,研究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广和应用研究成果。例如,通过学术会议、期刊发表等方式向护理专业人士推广研究成果,同时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实施。
05
CHAPTER
护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VS
护理学研究不应仅局限于护理领域,而是要加强与其他医学学科、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合作,实现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总结词
以量化研究方法为基础的护理研究案例分析,旨在探讨某一特定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详细描述
本案例选取了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100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工作压力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工作压力对护理工作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且工作压力越大,护理工作质量越低。因此,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优化排班制度、加强心理疏导、提供培训机会等。
护理学研究方法医学课件
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涉及的护理实践场景 、参与者及样本量,确保研究 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数据收集与分析
设计合理的数据收集工具,采 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确保
研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护理实践研究评价
评价标准
01
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确保研究的
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价过程
02
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数
ABCD
临床实践应用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通过实践验证成果 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政策制定与完善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推动政策制定与完 善,为护理实践提供政策支持。
科研成果转化的挑战与对策
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
建立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合作机制等,促进科 研成果的转化。
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单个案例法是对一个特定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多个案例法 则涉及多个相似或相关案例的分析和比较。
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
文献法: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现 状和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是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文献计量 学分析则是通过统计和分析文献数据,了解某一领域的 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提升患者护理效果
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为患 者带来更好的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途径,分享研究成果,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成果转化。
培训与教育
将研究成果纳入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体系,提 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定义
护理实践研究是以护理实践为研究对 象,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究护理实践 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的研究。
《护理研究》课程学习大
《护理研究》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1011536004总学时:16学时(讲课12学时,实训4学时)总学分: 1学分课程类别:选修适用专业:护理学预修要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护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是指从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的护理问题,通过科学方法有系统地研究或评价该护理问题,并直接或间接地用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通过研究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对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是具有很强科学性的专业,需要在充分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如注射需要有消毒的知识,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需要有疾病的知识,指导病人服药需要药理学的知识等。
因此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科学研究来提高护理学科水平是每一位护士的职责。
护理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多横向联系,相互渗透,故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提高护理学专业的水平。
本课程是一门护生选修课程,选用胡雁主编的《护理研究》教材。
通过本课程的学生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的护理问题,通过科学方法有系统地研究或评价该护理问题,并直接或间接地用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通过研究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对病人的护理。
教学基本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可以可充分利用校图书馆已有的国内外各类数据库,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全天候的帮助。
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的内容是以胡雁主编的《护理研究》(第3版)教材的章节顺序编写,用于护理研究的授课和学习。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1、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2、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3、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大纲正文第一章护理研究总论学时: 1学时(讲课1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护理研究发展概况;熟悉护理研究的范畴和发展趋势;熟悉护理研究中伦理原则的重要性;熟悉有关人体试验的伦理规范及护理研究的监督机制;掌握科学、科学研究、护理研究的概念,科学本质,护理研究的特点;掌握护理研究的步骤和基本程序;掌握护理研究中的伦理原则。
护理研究概述ppt课件
科学研究的本质
•合乎逻辑 •可验证和可被重复 •着重共性问题,而非个别现象 •探讨事物的因果关系
.
02 PART TWO
护理研究
A
B
C
内
分
范
涵
类
畴
.
(一)护理研究的内涵
发现护理问题 研究或评价问题
指导护理实践
.
(二)护理研究的分类
内容
观察和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资料分析研究
质性研究 量性研究
.
(二)护理研究的分类
性质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
(三)护理研究的范畴
护理学历史研究
1
护理管理
5 护理理论研究
2
护理
研究
护理教育 3
4 临床护理
.
三 发展趋势
01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02 研究规模不断扩大 03 研究方法不断改进
.
四 护理研究的步骤和基本程序
提出研究问题
选
实
题
查阅文献
施
立
护理研究的概述
汇报人:2014级护理研究生 闫子璇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1
科学研究的内涵和本质
护理研究的含义、分类及范畴 2
3
护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护理研究的步骤及基本程序 4
5
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
.
一 科学研究
• 认识过程——未研究过的问题 未深入探讨的问题
• 思维过程——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总
题
结
阶
假设形成
段
问题的陈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阶 段
护理研究的概述
(二 ) 护理学和护理研究概念
护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
通过系统的科学探究,解释护理现象本质,探索护 理活动规律,产生新的护理思想和护理知识,解决护理 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中的问题,为护理决策提供 可靠的、有价值的证据,以提升护理学科重要性的系统 过程。
研究报告:前言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研究目的)、研 究对象、研究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
第三节 护理研究中的伦理原则
(二)护理研究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尊重人的尊严 公正的原则
伦理原则
有益的原则
知情同意
(二)护理研究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1.尊重人的尊严原则
自主决定权 研究者应告知受试对象整个研究的所有事宜, 受试对象有权决定是否参加研究,并有权决定 在任何时候终止参与,且不会受到治献检索
了解研究背景──历史、现状、水平、动态; 避免完全重复和减少盲目性; 拓展研究思路、丰富研究方法; 获得相关的理论依据
(三)确定研究对象
描述研究对象的属性
来源 样本量 特征 排除、 纳入标准 分组标准
2002—06/2004—02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和住院 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2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② 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如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手足袜套感 及其他感觉异常;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③肌电图检查显示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障碍。④年龄:39~78 岁。⑤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岁;2型糖尿病病程 1.5~25.0年,平均13.4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个月~平 均6.4年。
护理教育的课程护理教育学
编制护理学课程计划的原则★
Principles of Formulating Nursing Instructional Program
第23页/共53页
(一)必须符合教育方针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二)必须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三)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 (四)合理分配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 (五)课程计划必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第28页/共53页
学分统计方法 • 学分(credit)计算方法 • 学分表示学生学习的劳动量数。以每门课程的学时数为依据,以每周上课1学时
学满一学期,通过考试,记1学分
第29页/共53页
学分统计方法 • 绩点(grade point)计算方法
绩点表示学生学习的质量数。一般按百分制分为 5个等级,并折合成相应的绩点 我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估体制—— 平均学分绩点 (grade point average, GPA)
1、按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护理学专业课程
公共必修
包括政治、德育 、数学、化学、 计算机、外语、 劳动教育和体育 训练等课程
பைடு நூலகம்专业必修
包括人体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生理学、生物化 学、病理学、病 理生理学、免疫 学、微生物学、 寄生虫学和药理 学等
第9页/共53页
专业核心
包括护理学导论 、基础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外 科护理学、妇产 科护理学、儿科 护理学、传染科 护理学和精神病 护理学等
第30页/共53页
GPA的计算方法 • 标准算法:
GPA=大学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4/100 • 常用算法: ✓ 某门课程的学分绩点=该课程的学分*该课程的绩点 ✓ 平均学分绩点=∑(课程学分*课程绩点)/ ∑课程学分
第一章 护理研究绪论
安全理论框架构建的研究实例
近年来,WH0先后启动诸多促进病人安全研究和实践的举措,其中“病人参与病人安
全”项目强调、倡导、鼓励病人主动参与病人安全维护。
叶旭春、刘朝杰、刘晓虹团队采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研究的方法,以患方视
角,探究我国病人参与安全的过程和策略,并据此构建相应理论框架。研究通过目的选样
第十二页,共43页。
护理研究的特点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测量指标的不究
范式(Paradigm)是一种世界观,是对基本的哲学问题
的看法,范式影响了专业研究的方法(方法论)
实证主义范式(positivist paradigm) 建构主义范式(constructivist paradigm)
理念
哲学观、真理 、和现实观
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哲 学观/真理的相对观: 现实是变化的
实证主义哲学观/真理 的绝对观:现实是客观 的,可观察的
Qualitative research
质性研究
例如:年轻乳腺癌生存者治疗和康复体验 的现象学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
定量研究
例如:不同吸痰法对老年呼吸衰竭病人 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研究
该研究表明,给氧负压封闭伤口治疗有利于控制骨科慢性伤口感染,提高伤口治愈率 并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效果优于单纯负压伤口疗法.
〔来源:徐娟,蒋琦霞*,刘颖,等. 给氧负压封闭伤口治疗在骨科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16,51(6):650-654.〕
第十七页,共43页。
护理研究对护理实践的意义
第四页,共43页。
为什么要开展研究?--临床情景
护理研究--概述
科学的本质
符合逻辑:一个铜板落地,不能同时看到两面的 图案,所有生命有生老病死,并无例外;
可验证:可被重复,如向空中抛苹果,因地球吸 引而落地是可被重复的;
一般共性:不搞个别现象,如研究胸部术后如何 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咳嗽有助于病人康复的理论, 可用于所有术后患者;
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由此可见科学是按有系统的研究方法来探索和了
解事物的现象为目的。
其结果可表现三方面内容: 〔a〕描述性; 〔b〕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 〔c〕引出定律或理论。
天津医学院护理系,共29名,其中女生26名,男 生3名,全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1989年6月6~7日首届国际护理大会在北京召开。 1992年两所医科大学招生硕士研究生。 这一时的护理研究涉及护理理论、护理教育、护 理管理、专科护理、护理器具革新等方面,研究 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表达如下:
由回忆性经验总结向前瞻性研究开展,使研究成 果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增加,如手套微机检漏 器的研制和应用。
1960年后护理教育研究已进一步比较不同学制的护 理教育。护理研究与护理概念、模式和护理理论结
合起来,重点是临床护理问题和改进护理方法等,
并认识到要想提高护理研究水平,必须加强护理教
育工作,70年代成果最多,同时出现了更多的护理 杂志,如“护理科学进展〞〔Advance in Nursing Science〕,“西部护理研究杂志〞〔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等。到1980年美国 已有100多所护理学院培养护理硕士生,20多所学 院培养护理博士生。
护理研究第一章
四、护理研究的发展历史
(一)国外护理研究的发展概况
1、早期的护理研究(1900-1949)
主要关于护理教育,40年代研究内容和水平有大发展
2、20世纪50年代(1950-1959)护理研究发展迅速
1952年美国《护理研究》,研究重点护士的角色、护理的功 能、护士的特性等概念性问题。
《护士进修杂志》等
2、护理人才培养方面
1983年护理本科教育、1992年护理学硕士教育、2004年护理 博士教育。2009年注册护士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不足5%。 3、研究方法上 20世纪80、90年代护理研究局限于生物医学领域传统的量性 研究。2000年后,研究方法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
四、课程学习的方法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知行统一) (研究问题) (读写相承)
五、课程的考核
1、平时成绩40%+期末考核60% 2、期末提交1篇论文
第一章 护理研究总论
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
护理研究的发展历史 护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临床情景
作为ICU的专科护士,你发现病房 里难治性梭状芽胞杆菌感染(CDI) 是导致院内感染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你希望找到评估该类感染危险性的 可靠筛查工具,以尽早针对性地采 取预防措施,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你该怎么办?
一、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研究结果
第 九 章 影 响 科 研 质 量 的 相 关 因 素 第 十 章 研 究 计 划 的 撰 写 第 十 一 章 护 理 论 文 的 撰 写
研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