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教师的语言,适当辅以其他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促进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
讲授法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物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
它既适用于传授新知识,也适用于巩固旧知识,它既可以描述物理现象、叙述物理事实,又可以解释物理概念、论证物理原理、阐明物理规律。
其他的教学方法一般都离不开讲授法的配合。
因此,无论过去当今还是将来,讲授法是中学物理教学中既适用又可靠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其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的讲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严谨的讲解还有利于创造一种严肃的学习氛围。
其缺点是学生相对被动,不能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如果以接受的形式学习知识,易于滋生学习的依赖性,产生学习上的惰性,教师容易偏重于教法,忽视对学生的学法引导,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容易得到锻炼。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必须符合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1)合乎科学,用语准确。
讲授法要符合科学性。
首先讲授的物理知识必须合乎科学原理,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物理知识水平,能够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既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不犯科学性错误。
例如,在讲“电场”概念时,不应当说“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叫电场”,而应当准确表述为“带电体的周围空间里存在电场”。
另外,教师应当尽可能使用科学、规范的专用术语,而不能使用那些违背科学的术语。
(2)合乎逻辑,严谨有序讲授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逻辑。
首先要把讲授的内容放到整个知识体系中来研究它的上下的逻辑联系,例如,在结束“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教学后,学生已经知道“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的结论,但还有“闭合电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感应电流的方向遵循什么规律”等疑问,顺着这些疑问就可以自然导入“楞次定律”的教学。
基本教学方法举例(一)讲授法1.什么是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向

基本教学方法举例(一)讲授法1(什么是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
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
2(讲授法的具体方式(1)讲述。
侧重在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
凡是叙述某一历史问题的具体情况,以及某一发明、发现的过程或人物传记材料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在低年级,由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也多采用讲述的方法。
(2)讲解。
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则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论证。
讲解在文理科教学中都广泛应用,在理科教学中应用尤多。
当演示和讲述不足以说明事物内部结构或联系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讲解。
在教学中,讲解和讲述经常是结合进行的。
(3)讲读。
通过师生双方诵读和讲解教材,借以传授和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
主要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也部分用于自然、历史等学科。
一般包括准备性谈话、全文范读与逐段讲解、编写段落大意、复习阅读、口头复述、总结归纳等步骤。
其目的在于培养儿童自觉、准确、流畅的阅读技能(包括表情朗读、朗诵和默读等技能)。
(4)讲演。
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中学的高年级和高等学校。
3(运用讲授法的要求(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
(2)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要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识序列,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3)讲授的语言要清晰、鲜明、洗炼、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快慢适度。
讲授法(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定义
一、讲授法定义
传授科学 文化知识
提高思想认识 发展智力和能力
二、讲授法作用
二、讲授法作用
(一)传授大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发挥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三、讲授法类型
三、讲授法类型
讲授本身的特点
讲述 讲读
讲授科目 讲授内容
你学会了吗?
三、讲授法类型
讲述 讲解 讲读
读
讲
写
综合运用 的方法
多运用于语文和外语
倾听
懂得生命
的可贵
感悟
三、讲授法类型
讲述
分析 教学内容 论证
科学结论
讲解
讲读 讲演
“爱国知识 培养爱国意识
四、讲授法应用
四、讲授法应用
(一)注意讲授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二)注意讲授时的启发性 (三)注意讲授的时间 (四)注意讲授时的语言艺术
四、讲授法应用 (一)注意讲授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1.讲授内容准确无误
2.充分挖掘内容中所 蕴藏的思想品德教 育的因素
久 经 战 场
历史事实
体现科学性
精 忠 报 国
爱国精神
体现思想性
四、讲授法应用 (二)注意讲授时的启发性
设置“最近发展 区”的问题情境
掌握知识
圆柱体积公式 引导 圆锥体积公式
发展智力、能力
教
学
论
第六章第二讲 讲授法
孔
子
夸
美
纽
斯
赫尔巴特
杜 威
泰 勒
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讲授法的口诛笔 伐时有所闻。究其根源,长期以来传统教 学方法的讲授法早已被人们贴上了“灌输” 的标签。讲授法真的是注入式教学的罪魁 祸首?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到底什么 是讲授法吧!
讲授法名词解释

讲授法名词解释讲授法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称为授课法。
它是指教师通过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策略和方法,组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讲授法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起到主导和引导的作用,通过给予学生知识点、模型、示例等具体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
这种教学方法常用于知识的传授和基础理论的讲解,适用于知识结构相对稳定和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境。
讲授法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为学习做好准备。
2. 预告教学目标:明确告知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记忆。
3. 组织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点和概念。
教师可以借助讲解、演示、解释、插图等方式清晰地阐述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4. 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参与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布置小组讨论、组织实践操练、展示案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5. 总结与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测验、课堂活动等方式进行学习成果的检测和反馈,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能够高效地传播知识和信息,节省时间和成本,适用于大班授课。
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讲授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可能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可能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在实施讲授法时,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使教学过程更加活跃、互动和个性化。
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升学习效果。
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讲授法是一种传授型的教学手段;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讲授法是一种接受型的学习方式。
1、讲授法的具体方式有四种: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其中讲述侧重于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和概念,有从情绪上感染人的效果;讲演是教师就教材中的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活动,如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论、原理、公式和定理的时候多采用讲解的方式。
讲授法可以以让教师选择不同词语陈述相同的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讲授中有师生的情感交流,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在讲授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听课对象、设备和教材对讲授内容灵活处理。
由此看出,讲授法的明显优点是教师可以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
因此,大多数教师感到,讲授法比其他教学方法更容易掌握,而且安全可靠。
2、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讲授法具有两个特殊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
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而不是问题的形式或其它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
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两大优点,这也就是讲授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里,采用讲授法能有效地保证让绝大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人类花费漫长时间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
3、讲授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不仅汇集着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其它有价值的内容,如学科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以及情感因素。
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不仅知识本身不好读懂,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
讲授法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法①方法简介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特点是:①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讲授;②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思考;③讲授中,学生在倾听与反馈中建构知识;④口头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⑤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够把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发展智力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讲授法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几种形式很难截然分开,它们常常交织在一起,配合使用,同时,这些形式又各有自己的特点。
讲述: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
通常在叙述某一问题的历史情况、某一发明或发现的过程以及人物传记材料等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如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历程。
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等的方法。
一般当演示和讲述不足以说明事物内部结构或联系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讲解。
如在程序教学时就需要对程序的规则等进行细心的讲解。
讲读:其主要特点是讲与读交叉进行,有时还加入练习活动,既有教师的讲与读,也有学生的讲、读和练,是讲、读、练结合的活动。
讲演:是教师向学生不仅要描绘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事实做出科学的结论。
讲演所涉及的问题比较深广,所需时间比较长,它要求有分析、有概括、有理论、有实际,有据有理。
如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这就是讲演。
这种方法多用于高年级的教学活动中。
①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2003年9月第1版,第43-55页这几种形式都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
讲授法定义

讲授法定义讲授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传统教学方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
一、讲授法的基本原理1.1 知识传递讲授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等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因此,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清晰明了的表达能力。
1.2 学生接受讲授法依赖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听取和思考能力,并积极参与互动,提出问题和表达意见。
二、讲授法的优点2.1 效率高讲授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向大量学生传递知识。
在短时间内,教师可以覆盖大量内容,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地讲解。
2.2 重视基础讲授法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有利于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基础。
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便于组织讲授法可以便于教师组织课堂,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
同时,也方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取讲解和演示。
三、讲授法的缺点3.1 单调乏味讲授法容易使课堂变得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
3.2 重视表面讲授法容易重视表面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忽略了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这可能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3 忽略差异讲授法难以满足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学生的需求。
一些高水平或低水平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过于注重中等水平而受到忽视。
四、如何优化讲授法教学效果4.1 增加互动增加互动可以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并且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增加互动。
4.2 强化实践强化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并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方式强化实践。
4.3 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可以满足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次讲解、小组辅导等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
九种常用授课方法

九种常用授课方法授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授课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九种常用的授课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案例法、实验法、多媒体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问题解决法和角色扮演法。
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见的授课方法之一。
教师通过讲述知识点、原理和概念来传授知识。
这种方法适用于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故事和实例等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示范法示范法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例如,在语言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正确的发音和用法,并要求学生模仿。
示范法能够直观地展示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能。
三、讨论法讨论法是一种互动式的授课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观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案例法案例法是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和案例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案例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五、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通过实验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结果来归纳总结知识。
实验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多媒体法多媒体法是一种利用多种媒体技术和工具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知识和示范操作。
多媒体法可以增强学习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讲授法的五种类型

讲授法的五种类型讲授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讲授法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五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直观型讲授法直观型讲授法通过图表、实物、模型等直观的展示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知识。
这种讲授法适用于需要展示物体形态、结构或过程的教学内容,如地理地貌、物理实验等。
二、演绎型讲授法演绎型讲授法是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例的逻辑推理过程。
教师通过先导入基本原理或规律,然后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解释,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际问题中认识和理解知识。
这种讲授法适用于需要逻辑推理和案例分析的教学内容,如数学证明、物理定律等。
三、归纳型讲授法归纳型讲授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实例到原理的逻辑归纳过程。
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讲授法适用于需要总结规律和归纳原理的教学内容,如化学反应、历史事件等。
四、启发型讲授法启发型讲授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激发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讲授法适用于需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内容,如文学作品分析、社会问题探讨等。
五、讲解型讲授法讲解型讲授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讲授方式,教师通过讲解和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使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和生动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这种讲授法适用于需要传授大量知识和概念的教学内容,如语文文学常识、历史人物事件等。
讲授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讲授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求。
教师在选择讲授方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实践设计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和练习法

教育实践设计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和练习法
讲授法和练习法是教育实践中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通过教师向学生讲解学科知识的过程。
讲授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教学技巧,因为有效的讲授需要讲师具备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释技巧。
下面是讲授法的一些特点:
- 适用性广:可以应用于各种知识的教学;
- 节省时间:讲授法可以快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节省教学时间;
- 理解程度不同:讲授法难免存在跟不上、听不懂等问题,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同。
2. 练习法
练习法是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
练习法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失败、总结,直到掌握所需的技能为止。
下面是练习法的一些特点:
- 对知识的理解深刻:练习法在不断的试错中探索问题和记住知识;
- 学习效果好:通过实践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知识;
- 需要教师引导:练习法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可以结合讲授法和练习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首先通过讲授法传授知识,然后在练习和实践中让学生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提高能力,这样既能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又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讲授法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讲授法的含义和基本要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而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讲授法?它又有哪些基本要求呢?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一下。
一、讲授法的含义讲授法是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述、解释、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讲授法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讲授法不仅适用于理论课程,也适用于实践课程。
它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二、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要准确、全面讲授法的核心是讲授内容,因此,讲授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非常重要。
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讲授内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讲授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讲授方法要灵活多样讲授法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讲授。
例如,可以采用讲解、演示、实验、讨论等多种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讲授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讲授语言要清晰简练讲授法的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讲授语言的清晰简练非常重要。
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4、讲授过程要生动有趣讲授法是一种比较枯燥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
例如,可以使用丰富的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设备,进行图像化、数字化、动画化的讲授,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趣事、引用典故等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5、讲授效果要及时反馈讲授法的效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
讲授法举例

讲授法举例一、什么是讲授法?讲授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它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
通过讲授法,教师可以将复杂的概念、原理和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并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和逻辑思维。
二、讲授法的特点讲授法有许多特点,以下是其中几个:1.信息传递效果好:讲授法能够将知识点直接传递给学生,快速、高效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或展示工具,将复杂的知识内容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
2.知识体系清晰:通过讲授法,教师可以将知识内容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并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框架。
这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3.适用范围广:讲授法适用于各个学科和领域的教学。
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艺术、体育等领域,讲授法都能够发挥作用。
4.面对大规模教学有效:对于大规模教学,讲授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讲述知识,可以同时向多名学生传递信息。
三、讲授法的实施步骤要实施一堂有效的讲授,教师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讲授法的一般步骤:1. 教师准备在进行讲授前,教师应对所教知识进行充分准备。
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编写教案、准备教学材料等。
2. 教学导入教学导入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或者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事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3. 知识讲解在知识讲解环节中,教师应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通过逻辑分析和具体案例讲解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幻灯片、实物展示等方式来辅助讲解。
4. 知识实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实例进行讲解。
实例可以是真实的案例、生活中的现象,也可以是教材中的例题等。
5. 学生练习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应进行相应的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合作完成。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总结和复习在讲授的最后,教师应对所教的知识进行总结,并进行复习。
教学方法之讲授法

教学方法之讲授法近年来,讲授法此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频频出现。
考试题型涉及客观题和主观题,主要为单选题,判断题,多选题,简答。
考查内容主要涉及讲授法的含义、基本表现形式、优缺点等。
一、讲授法的定义及基本表现形式讲授法的定义及基本表现形式在考试中主要以识记类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
讲授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评价现象和阐明规律的基本教学方法。
即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学生的口头表达不属于讲授,教师在与学生进行问答交流时的口头表达也不属于讲授,教师在课堂的导入、过渡与收束等教学环节所进行的口头表达同样不属于讲授,只有教师以讲述、讲解、讲评、讲演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所进行的口头表达才能够称为讲授。
讲述: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形象描绘的一种讲授方式。
包括介绍讲授纲要、详述内容、综述要点三阶段。
讲解: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
讲读:教师把讲述、讲解同阅读教材有机结合,讲、读、练、思相结合的一种讲授方式。
讲演:以教师的学说或报告的形式在较长的时间里系统地讲授教材内容,条分缕析,广征博引,科学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讲授方式。
易混点区分讲述 VS 讲解 VS 讲读 VS 讲演讲述是陈述知识,重说事讲解是分析知识,重说理讲读是读解知识,边讲边读讲演是发挥知识,是讲授的最高形式二、讲授法的特点课堂讲授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①教师是课堂讲授的主要活动者,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以听讲的方式进行学习;②教师主要以言语传授知识,口头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③教师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④面向全体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水平进行教学。
三、讲授法的优缺点讲授法的优缺点在考试中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考试为主。
讲授法的优点:第一,从信息传播的方向看,具有单向性。
名词解释讲授法

名词解释讲授法
名词解释讲授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特定概念、术语、对象或事件的详细解释,协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该概念。
该教学方法通常采用直接解释或使用例子、图表、演示等方式来阐述概念。
在此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会:
1. 定义并解释要学习的名词或术语的含义和特点。
2. 提供例子和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使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工具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4. 给予学生反馈,确认和纠正学生的理解。
该教学方法的优点包括:
1. 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和常识。
2. 便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进行评估和纠正。
3. 明确和清晰的讲解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学习体验。
不过,该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如果教师过于注重解释和概念的表达,可能会淹没学生的思考和自主探究。
因此,在使用该方法时,教师需要平衡对概念的解释和学生的思考探究。
讲授法的含义及要求

讲授法的含义及要求讲授法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
它涉及到教师的讲课技巧、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等方面,是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讲授法的含义和要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讲授法的含义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图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于讲解理论知识、解析问题、阐述观点等方面。
讲授法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意掌握好讲课技巧,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所传授的知识。
二、讲授法的要求1.要求语言简练明了讲授法的语言应该简练明了,易于理解。
教师在讲课时应该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通俗性,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晦涩难懂的词汇。
同时,应该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抑扬顿挫,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传授的知识。
2.要求教学内容的组织合理讲授法的教学内容应该组织合理,层次分明。
教师在讲课时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分步讲解,避免过于复杂或深奥的内容一下子讲解完毕。
同时,应该注意将教学内容分成小模块,逐步深入,使学生能够逐渐理解和掌握所传授的知识。
3.要求教师的讲课技巧娴熟讲授法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讲课技巧密切相关。
教师在讲课时应该注意讲解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教学内容的混乱和杂乱无章。
同时,应该注意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传授的知识。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讲授法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教师在讲课时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疑惑。
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传授的知识。
5.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讲授法的成功与否还与教师的知识储备密切相关。
教师在讲课时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对所传授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结语总之,讲授法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
对讲授法的理解

对讲授法的理解
讲授法是一种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讲授法通常包括口头讲解、演示、练习和提问等环节,旨在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讲授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1. 准备:准备充分,包括准备好教学材料、设计好教学计划、准备好演示文稿等。
2. 讲解:开始向学生讲解知识点,用清晰、简洁、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并尝试让学生复述和理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提问、举例、演示等方式来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总结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整合起来,并帮助他们形成正
确的概念和技能。
除了以上基本步骤,讲授法还有许多其他优点,例如: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向学生讲授新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2. 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讲授法可以通过重复、强化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使他们更容易记住所学内容。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讲授法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讲授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可以促进他们
的学习和发展。
除了在课堂上使用,讲授法还可以应用于自学、辅导和培训等领域。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讲授法,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讲授法的类型

讲授法的类型
讲授法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通过讲述、演示、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
讲授法的类型有很多种,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讲授方法,它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传递大量的信息,适用于知识点较多、内容较复杂的课程。
2. 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实际操作、示范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某种技能或过程。
演示法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某种技能或过程的具体步骤,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 问答法
问答法是指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问答法的优点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
4. 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讨论法的优点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和
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实验法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某种现象或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6.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教师通过观察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某种现象或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7. 模拟法
模拟法是指教师通过模拟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模拟法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和探究某种现象或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不同的讲授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讲授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讲授法的名词解释

讲授法的名词解释
讲授法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专注于讲授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技能。
它强调重视学生研究的过程,并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讲授法的核心是让学生明白他们的研究内容,以及掌握研究知识的方法。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会通过提问、讨论、示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他们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讲授法中,教师既可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使用现代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工具,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以便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也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评估,来帮助学生检测自己的研究成果。
讲授法也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培养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如举例、提问、讨论等,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并培养他们思考能力。
讲授法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策略,它可以帮助学生研究更多的课程内容,提高研究成果,并为他们的未来制定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计划。
总之,讲授法是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它强调重视学生的研究过程,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通过多媒体工具和各种形式的评估,来帮助学生研究知识、检测研究成果,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受教育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教师的语言,适当辅以其他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促进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
讲授法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物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
它既适用于传授新知识,也适用于巩固旧知识,它既可以描述物理现象、叙述物理事实,又可以解释物理概念、论证物理原理、阐明物理规律。
其他的教学方法一般都离不开讲授法的配合。
因此,无论过去当今还是将来,讲授法是中学物理教学中既适用又可靠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其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的讲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严谨的讲解还有利于创造一种严肃的学习氛围。
其缺点是学生相对被动,不能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如果以接受的形式学习知识,易于滋生学习的依赖性,产生学习上的惰性,教师容易偏重于教法,忽视对学生的学法引导,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容易得到锻炼。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必须符合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1)合乎科学,用语准确。
讲授法要符合科学性。
首先讲授的物理知识必须合乎科学原理,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物理知识水平,能够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既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不犯科学性错误。
例如,在讲“电场”概念时,不应当说“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叫电场”,而应当准确表述为“带电体的周围空间里存在电场”。
另外,教师应当尽可能使用科学、规范的专用术语,而不能使用那些违背科学的术语。
(2)合乎逻辑,严谨有序讲授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逻辑。
首先要把讲授的内容放到整个知识体系中来研究它的上下的逻辑联系,例如,在结束“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教学后,学生已经知道“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的结论,但还有“闭合电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感应电流的方向遵循什么规律”等疑问,顺着这些疑问就可以自然导入“楞次定律”的教学。
在学生知道了“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的楞次定律内容后,还存在“如果电路不闭合的情形又会怎样呢”的问题,顺着这个问题又可以自然进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
另外,还可以顺着“这些电磁感应规律有什么用”的问题,进入“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互感和自感”“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学习。
其次,讲授物理知识要遵循科学探究的思路,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活动。
再次物理规律的叙述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不应任意颠倒。
从数学上看,A=B即B=A,C∞D即D∞C,但物理学规律一般不能颠倒表述。
例如,不允许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不能把“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说成“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不能把“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运动”说成是“速度均匀变化的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这些物理规律或关系的叙述蕴含着物理学中的因果关系,而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等量关系。
(3)启发思维,培养能力讲授不仅是简单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而且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因此,在运用讲授方法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绪,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运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其次,教师可以用问题性的讲解方式来进行讲授,注意用问题来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的讲授不能够平铺直叙、强行灌输,而应该以饱满的精神,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
学生在积极的思考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能学到一些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能。
最后,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做到“不喷不起,不悱不发”。
讲授的语速要适中,要留有合适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4)简明生动,形象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表象,促进学生的想象,而且有助于对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物理概念时,应该能够结合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生产实例,或物理学史上典型物理事例,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物理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讲解。
这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图景,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从情感上接近学生与物理学的距离。
另外,物理教学中的讲授法,不是教师只用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按照物理课本中的叙述“照本宣科”,二是要求物理教师能够恰当地利用观察、演示、挂图、板书、版画、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等各种辅助手段,创设物理情境,让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动手与动脑协同作用。
这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知,唤起他们原有的认识,又有利于学生以各种方式理解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课程的内涵:综合国内外对课程的各种界说,我们可以把课程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综合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指学生在学校一家广告学习的一门学科与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广义的课程观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体现人们对课程理解的深入。
二、课程内容及其具体表现形式中小学课程内容应该由哪几部分来组成,不是品自己的主观臆测来拼凑的,它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影响。
其一是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成长的客观要求;其二是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其三是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
依据这三大因素,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这些构成了学校课程中的科学知识体系部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智力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学生才具有继承社会文化的能力。
各门学科中都具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这部分经验构成了课程中的道德、审美、情感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以上三大内容是学生发展的基本需要。
不能把课程内容简单地看作为知识和技能。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无知必无能,要培养能力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又必须通过道德、情感修养来吸取发展的动力。
所以三大课程内容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一)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由四部分组成:1、课程设置:它是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主要包括学校要开设的学科和所要进行的各种活动。
2、课程开设顺序:依据科学规定的年限、各门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法的要求,确立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同时依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性和相互联系,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接受能力确立学科的学习顺序。
3、教学时数:依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和各门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分量和难以程度以及教学法上的要求来确定每门学科授课的总时数,各门学科在一学年的授课时数、每周的授课时数和各年级的周学时数等。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指每个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假期和节假日的规定等。
(二)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制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课程的类型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对课程进行明确的分类有助于我们认清课程的本质与特征。
对于课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教育家,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代表性的分类有以下几种:(一)隐性课程1、涵义:隐形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对于其涵义至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定义。
一般认为它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
它不在于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2、特点:①潜在性。
即它不是直接或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隐蔽在学习活动中,寓教于无声无息中。
②整体性。
其范围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一种整体性的经验,包括道德、认知、情感、审美等多方面的经验。
③易接受性。
隐性课程使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影响,而不带任何逆反性。
④持久性。
学生长期在隐性课程渗透下,往往会形成某些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能够持久伴随人的一生。
⑤差异性。
由于学生们从事的学习活动不同,所处的课程环境不同,个人的学识、兴趣、爱好等不同,因而受到的潜在影响表现出差异性。
⑥开放性。
隐性课程具有开发人脑潜能的积极意义,它常常利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机制摄取有关的教育性经验,从而大大激发学生蕴藏的心理潜能,把无意识和有意识心理活动有机统一起来。
3、教育功能:①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
美观别致的校舍建筑,优雅整洁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新鲜、优雅宁静的学习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提高智力活动效率。
③有助于促进学生是健康成长。
④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显性课程课程的意义:1、课程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2、课程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3、课程是学生全发展的主要源泉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