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大版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概念的发展:

1、日常用语的定义: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2、传播界定的两个传统:

(1)社会学传统:

库力:突出强调了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成人与人的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铁路交通:人和物的交流会伴随着人与人的交往或以物为中介的精神交流和社会互动关系

社会互动理论: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皮尔士: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像”或者符号:

(3)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意义:

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质载体和意义的统一体”?

意义离不开符号的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

信源、讯息、信宿: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与信息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1、信息的概念:具体P4

信息的分类:两类: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三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指的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2、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关注的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其他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P4—5

联系: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具有物质属性

区别: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课题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的贡献:具体见P5

一是将信息概念引入,二是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具体P5—6

(1)共享——传播的交流、交换和扩散性质;

(2)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3)双向的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传播者主动,传播对象通过反馈来影响;

(4)前提:传受双方拥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符号化: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符号解读:信息接受这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

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授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广义上还包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系统:

如何理解:具体P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1、系统的定义: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1)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

传播系统也称为信息系统

(2)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的系统性:具体见P8

(3)大众传播:

A特点:专业机构从事有组织的活动;对象广泛分散且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内容公开;有反馈机制

B 影响:巨大而广泛具体见P9

二、社会系统的特点:

1、社会的环境适应过程的五种要素(见P9)离开了社会信息系统是不能得到满足的,因此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系

统。

一般社会系统理论: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具体见P10

(1)开放性:内部、外部

(2)子系统的交织性:相互独立,互为环境;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拉扎斯菲尔德,大众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人际传播的影响:

(3)双重偶然性: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因此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1、与社会其他子系统重合、交织,受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对其他子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产生影响

2、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时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

传播障碍:

传播隔阂:

3、传播学的基本任务: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

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4、社会科学的性质:焦点始终是人以及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问题

应用科学的性质: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方法,价值在于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1、交往的概念:第一,它指的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第二,同时也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

系。交往时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型的概括性范畴。

2、交往和生产、分工的关系:同等重要的范畴

(1)密不可分:

分工产生于生产的需要,交往时实现生产和分工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