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药和局部麻醉

合集下载

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原理

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原理

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原理
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原理是阻止神经传导,从而减少或消除局部区域的疼痛感觉。

局部麻醉药物一般分为两大类:局部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辅助药。

其中,局部麻醉药是主要起到麻醉作用的药物,而局部麻醉药辅助药则是增加麻醉效果或延长麻醉的作用。

局部麻醉药物通过作用于神经细胞的钠通道,阻断神经传导的过程,从而减少或阻止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它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发挥作用:
1. 阻断神经细胞的电位变化:局部麻醉药物能够阻断神经细胞的电位变化,从而阻止电信号传导。

它们通过与神经细胞中钠通道发生作用,抑制钠离子进入细胞内部,导致神经细胞的去极化发生障碍,细胞膜的电位无法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阈值,从而达到麻醉效果。

2. 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局部麻醉药物还可以阻断已经发生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中的传导,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感觉。

它们作用于神经纤维上的神经节,阻断神经冲动在纤维上的传导,使疼痛感觉无法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3. 显著抑制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局部麻醉药物还能够通过抑制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减少或阻止神经纤维中的疼痛信号的产生。

它们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减少炎性细胞的激活来达到这一目的。

总而言之,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从而减少或消除局部区域的疼痛感觉。

麻醉分级标准

麻醉分级标准

麻醉分级标准麻醉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它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让患者不感到疼痛,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麻醉分级标准是对麻醉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的作用强度和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一、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指通过给药途径使患者的全身进入无痛状态,包括静脉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静脉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输液给药,使患者迅速进入麻醉状态;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通过气管插管给药,使患者的气道得到有效保障。

二、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指将麻醉药物直接应用于手术部位或者局部神经,使局部区域进入无痛状态。

局部麻醉适用于一些小型手术或者表浅手术,如皮肤切割、皮下组织修补等。

三、腰麻。

腰麻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腰椎脊髓腔内,使腰部以下的身体部位进入无痛状态。

腰麻适用于下肢手术、盆腔手术等,可以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刺激,同时也可以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

四、表面麻醉。

表面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涂抹或者喷洒于皮肤表面,使局部皮肤进入无痛状态。

表面麻醉适用于皮肤穿刺、皮肤切割等小型手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五、监护麻醉。

监护麻醉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程监护,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手术情况调整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速度。

监护麻醉可以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避免麻醉过深或者麻醉不足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麻醉分级标准是对麻醉药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和药物特点进行划分,以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在使用麻醉药物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需要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麻醉方法5种分类

麻醉方法5种分类

麻醉方法5种分类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使人体丧失感觉、意识和记忆的方法,常用于手术和其他医疗操作中。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

下面将对麻醉方法进行分类介绍。

1.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和感觉的麻醉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将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的方式给患者,使其迅速陷入昏迷状态。

全身麻醉适用于大部分手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一种通过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神经,使局部区域失去感觉的麻醉方法。

常见的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

表面麻醉适用于皮肤和黏膜的手术,通过喷洒或涂抹麻醉药物使局部区域麻木。

而浸润麻醉则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局部组织中,使其失去感觉。

局部麻醉适用于不需要全身麻醉的小型手术,能够减少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和不适。

3. 脊髓麻醉。

脊髓麻醉是一种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脊髓腔内,使下半身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的麻醉方法。

脊髓麻醉适用于下肢、盆腔和腹部手术,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地控制疼痛感和减少术后恢复时间。

由于脊髓麻醉的作用范围较局部麻醉更广,因此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4. 静脉麻醉。

静脉麻醉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和感觉的麻醉方法。

与全身麻醉相比,静脉麻醉更加安全和精准,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节。

静脉麻醉适用于需要较长手术时间和对麻醉深度有要求的手术,如心脏手术和神经外科手术等。

5. 术中麻醉。

术中麻醉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持续给予麻醉药物,以维持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的麻醉方法。

术中麻醉通常由专业麻醉医生负责监控和调节,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安全和稳定的状态。

术中麻醉适用于需要较长手术时间和对麻醉深度有要求的手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感。

综上所述,不同的手术和患者需要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适用于大部分手术,能够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和感觉;局部麻醉适用于小型手术,能够减少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和不适;脊髓麻醉适用于下肢、盆腔和腹部手术,能够有效地控制疼痛感和减少术后恢复时间;静脉麻醉适用于需要较长手术时间和对麻醉深度有要求的手术;术中麻醉适用于需要较长手术时间和对麻醉深度有要求的手术。

麻醉科手术中的麻醉药物选择

麻醉科手术中的麻醉药物选择

麻醉科手术中的麻醉药物选择麻醉科手术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医疗工作,麻醉药物的选择对手术过程和患者的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麻醉药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手术类型、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药物的特性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麻醉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药物选择进行探讨。

一、全身麻醉药物的选择全身麻醉是常见的麻醉方法,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有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常用的有氟烷、异氟醚等,它们具有快速诱导、迅速清醒等优点,但对呼吸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静脉麻醉药物常用的有丙泊酚、芬太尼等,它们具有诱导平稳、效果可控等特点,但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情况。

在选择全身麻醉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手术类型以及麻醉师的经验等因素。

二、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局部麻醉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要注意其效果持久性和麻醉深度,避免过度麻醉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

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还应考虑手术部位和手术范围,以确保麻醉效果的最佳并且不影响手术进行。

三、镇痛药物的选择镇痛是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镇痛药物选择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

在手术中,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吗啡、芬太尼和氯胺酮等。

选择镇痛药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疼痛程度和术前疼痛史等因素。

此外,还要注意不同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四、麻醉辅助药物的选择麻醉辅助药物的选择在手术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常用的麻醉辅助药物有肌松剂、抗生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肌松剂的选择要根据手术类型和肌松程度进行选用,以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抗生素的使用可以预防术后感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需要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耐药情况。

抗心律失常药物则可以维持患者的心脏稳定,但选择时要注意不同药物的心脏毒性和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麻醉科手术中的麻醉药物选择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需要综合考虑手术类型、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药物的特性等。

麻醉学知识点麻醉药物的分类与应用

麻醉学知识点麻醉药物的分类与应用

麻醉学知识点麻醉药物的分类与应用麻醉学知识点:麻醉药物的分类与应用一、引言麻醉是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术和疼痛管理等领域。

麻醉过程中使用的药物被称为麻醉药物,其分类及应用对于麻醉师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麻醉药物的分类与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麻醉学知识。

二、麻醉药物的分类麻醉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用于局部麻醉,作用于局部组织和神经末梢,阻断疼痛的传导。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这些药物常用于手术、产科等领域,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感。

2. 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用于实现全身麻醉状态,常用于大手术和复杂手术等情况下。

全身麻醉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a. 吸入性麻醉药物:如七氟醚、异氟烷等,通过吸入进入人体,产生麻醉效果。

b. 静脉麻醉药物:如芬太尼、丙泊酚等,直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产生麻醉效果。

c. 肌肉麻醉药物:如地西泮、罗库溴铵等,通过肌肉注射进入人体,产生麻醉效果。

3. 辅助用药物辅助用药物是指在麻醉过程中,为了提高麻醉效果或者减少不良反应而使用的药物。

常见的辅助用药物包括镇痛药、抗恶心药等。

这些药物在麻醉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忍受手术过程。

三、麻醉药物的应用麻醉药物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手术麻醉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根据手术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

局部麻醉药物可以用于局部麻醉,以减轻手术部位的疼痛感;全身麻醉药物则可以用于实现全身麻醉状态,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镇痛管理除了手术麻醉外,麻醉药物还广泛用于疼痛管理领域。

例如,在术后疼痛管理中,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3. 麻醉监测麻醉药物的应用也与麻醉监测密切相关。

麻醉师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监测,如血压、心率等,来评估麻醉深度和患者的生理状况。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是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一种技术,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同时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

麻醉可以使实验动物处于无痛觉和无意识状态,以便进行各种操作、实验和手术。

在实验过程中,麻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动物的种类、实验需求、实验所需时间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实验动物麻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主要针对某个具体的部位或区域进行麻醉。

例如,对于小鼠或大鼠的手术操作,可以通过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戊巴比妥钠等,将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使动物在手术过程中局部麻醉。

2.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使整个动物体表现出无痛觉和无意识状态的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适用于复杂手术或需要较长时间操作的实验,如内窥镜检查、器官移植、生物体刺激等。

目前,全身麻醉通常使用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两种方式。

3. 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是通过给动物静脉注射麻醉剂,使药物迅速进入动脉血液循环,通过血流输送到全身,产生全身麻醉效果。

动物通常会在注射后几秒钟内失去意识,并进入无痛无感觉状态。

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有戊巴比妥钠、异氟醚等。

4. 吸入麻醉:吸入麻醉是将麻醉剂以气态形式通过动物的呼吸道送入肺部,通过肺泡与血液交换,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吸入麻醉常用的药物有氟烷、异氟醚、氧化亚氮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吸入气体的方式进行给药,既可控制麻醉剂的剂量,还可根据需要调整麻醉深度。

除了以上主要的麻醉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的麻醉方法,如眼科手术中常用的硬膜外麻醉、特定场景下使用的局部麻醉等。

在使用麻醉方法时,科研人员还应遵循一些麻醉实践原则以保护实验动物。

首先,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应考虑动物种类的特殊需求,例如老鼠和大鼠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其次,根据实验操作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深度;另外,在麻醉后需要对动物进行有效的监测,定期检查动物的生命体征,确保其处于麻醉的状态下没有额外的不适。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障实验动物福利和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动物的使用数量以及对其造成的痛苦和不适。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麻醉是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用于使患者在手术或其他医疗过程中无痛或减轻疼痛。

麻醉药物的使用和麻醉方法的选择对手术结果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常见的麻醉药及麻醉方法,以帮助读者对麻醉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麻醉药物麻醉药物是用于引起麻醉效果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目前常用的麻醉药物:1. 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表面手术或局部麻醉,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减轻疼痛。

这些药物可以分为酯类和酰胺类两大类。

常用的酯类局部麻醉药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而最常用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是利多卡因。

2. 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可以分为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包括巴比妥类药物(如硫喷妥钠)、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咪达唑仑)以及苯咪喹啉类药物(如异丙酚)。

静脉麻醉药的作用快速、效果可控,并且适用于较短时间的手术。

吸入麻醉药主要是指气体形式的麻醉药物,如氧气、一氧化氮和氯仿。

吸入麻醉药的优点是可以快速达到麻醉效果,并且适用于长时间手术。

二、麻醉方法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麻醉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手术的性质、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以下是常用的麻醉方法:1.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通过直接应用局部麻醉药物在手术区域产生麻木,从而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局部麻醉方法适用于小型手术,如皮肤修复、探查等。

2.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腰椎或硬膜外腔,以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这种麻醉方法常用于剖腹产、盆腔手术等。

3. 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是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处于麻醉状态。

这种麻醉方法应用广泛,适用于多种手术。

4.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将患者气管插管后,通过给予吸入麻醉药物维持麻醉的效果。

这种麻醉方法适用于复杂手术和长时间手术。

总结麻醉药及麻醉方法是现代医学手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麻醉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各种麻醉方法的适用范围,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案。

常用麻醉药大全

常用麻醉药大全

常用麻醉药大全引言麻醉是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使病人失去意识、消除疼痛、放松肌肉,以便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

在麻醉过程中,常用麻醉药物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其分类、作用机制以及适应症。

一、局部麻醉药1. 利多卡因•作用机制:利多卡因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神经细胞的电信号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适应症:利多卡因常用于局部麻醉,适用于手术或其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控制。

2. 普鲁卡因•作用机制: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类似,也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能够阻止痛觉信号的传导。

•适应症:普鲁卡因也常用于局部麻醉,在手术或其他非手术治疗中起到止痛作用。

二、全身麻醉药1. 巴比妥类药物•作用机制: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产生全身麻醉效果。

•适应症:巴比妥类药物常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适用于各种手术。

2. 高氟醚•作用机制:高氟醚是一种静脉麻醉药,通过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和通道,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全身麻醉效果。

•适应症:高氟醚常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可用于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

3. 芬太尼•作用机制: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产生镇痛和全身麻醉效果。

•适应症:芬太尼常用于全身麻醉过程中的镇痛,可用于各种手术。

三、神经肌肉阻断剂1. 苯海明•作用机制:苯海明是一种非脱枝剂,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阻断信号传导,达到肌肉松弛和麻醉效果。

•适应症:苯海明常用于手术过程中的肌肉松弛,便于操作。

2. 棉囊化气体•作用机制:棉囊化气体是一种通过阻止神经肌肉接头上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肌肉不能收缩,达到松弛作用的药物。

•适应症:棉囊化气体常用于手术过程中的肌肉松弛和操作。

结论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麻醉药物,涵盖了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以及神经肌肉阻断剂。

不同的麻醉药物有各自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医师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

在麻醉药物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药物副作用,以确保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

麻醉的概念及分期

麻醉的概念及分期

麻醉的概念及分期麻醉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手段,使患者进入一种无痛、无意识、不记忆状态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同时也可以减少手术期间的压力和焦虑程度。

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类型。

全身麻醉是通过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完全失去知觉和疼痛感,可以用于各种手术。

局部麻醉则是通过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手术部位,使其失去感觉,患者则保持清醒。

麻醉的分期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诱导阶段、维持阶段和恢复阶段。

在诱导阶段,医生通过给患者注射药物来诱导麻醉状态。

这些药物通常是静脉注射,可以快速产生作用。

在维持阶段,医生会继续给患者持续输注麻醉药物以维持麻醉状态。

这个阶段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最后是恢复阶段,在手术结束后,医生会逐渐停止输注麻醉药物,让患者逐渐恢复意识和清醒。

这个阶段需要患者在专业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度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麻醉药物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来分类。

其中最常用的是全身麻醉药物,如吸入麻醉药物和静脉麻醉药物。

吸入麻醉药物包括七氟醚、异氟醚等,这些药物通过呼吸道吸入后经过肺部进入到血液中产生麻醉效果。

静脉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硫喷妥钠等,这些药物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快速产生麻醉效果。

局部麻醉药物主要分为表面麻醉药物和浸润麻醉药物。

表面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体表的皮肤和黏膜,使其失去感觉。

常见的表面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

浸润麻醉药物则通过注射到手术部位周围组织中,起到局部麻醉效果。

常见的浸润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麻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医疗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同时也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在进行麻醉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总之,麻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技术,它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手段使患者进入无意识、无痛、不记忆的状态。

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麻醉药物是用于手术、疼痛缓解和其他医疗操作中的药物。

它们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麻醉、镇痛和抑制意识的效果。

麻醉药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和使用方式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麻醉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一、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手术过程中,能够产生全身麻醉效果。

常见的全身麻醉药物有以下几种:1.静脉麻醉药物:静脉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迅速起效并具有短暂作用时间。

常见的静脉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异丙酚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镇静和麻醉效果。

2.气体麻醉药物:气体麻醉药物是通过患者呼吸这种气体来实现麻醉效果。

常见的气体麻醉药物有笑气、氟烷等。

这些药物进入肺部后,通过血液循环带到大脑,发挥麻醉作用。

3.插管麻醉药物:插管麻醉药物是指通过气管插管实现麻醉效果。

常见的插管麻醉药物有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这些药物影响神经递质的传递,从而达到麻醉效果。

二、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用于局部区域的疼痛缓解,通过阻断痛觉神经的传递来实现麻醉效果。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有以下几种:1.局部浸润麻醉药物:局部浸润麻醉药物是通过直接注射到手术区域周围组织中,达到麻醉效果。

常见的局部浸润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产生局部麻醉效果。

2.神经周围阻滞麻醉药物:神经周围阻滞麻醉药物是通过将药物注射到神经周围组织或神经束中,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来实现麻醉效果。

常见的神经周围阻滞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

这些药物能够局部麻醉神经束,使其对疼痛信号不敏感。

三、镇痛药物镇痛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并不具有麻醉效果。

常见的镇痛药物有以下几种:1.阿片类镇痛药物:阿片类镇痛药物是一类强效的镇痛药物,通过与脑中的阿片受体结合来缓解疼痛。

常见的阿片类镇痛药物有吗啡、哌替啶等。

这些药物可适用于严重疼痛的情况,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成瘾性。

2.非阿片类镇痛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COX-2抑制剂,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

手术麻醉知识点总结

手术麻醉知识点总结

手术麻醉知识点总结手术麻醉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失去疼痛感和意识,以便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

下面将从麻醉的分类、麻醉的步骤、麻醉的风险和麻醉后的恢复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麻醉的分类根据麻醉的方式,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

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药物或吸入麻醉气体来达到麻醉效果。

全身麻醉可以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和疼痛感,适用于大部分手术。

2.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通过给患者局部注射麻醉药物来使局部区域失去疼痛感。

局部麻醉可以使患者保持清醒,适用于一些小手术或疼痛较轻的手术。

二、麻醉的步骤1. 评估患者:在手术前,麻醉师会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以确定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2. 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是指给患者注射麻醉药物,使其进入麻醉状态。

全身麻醉通常使用静脉注射药物,而局部麻醉则是通过局部注射药物。

3. 麻醉维持:在手术期间,麻醉师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以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4. 麻醉解除:手术结束后,麻醉师会逐渐停止给予麻醉药物,使患者从麻醉状态中苏醒过来。

三、麻醉的风险1. 过敏反应:某些患者对麻醉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药物过敏性休克等,因此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过敏测试。

2. 呼吸抑制:麻醉药物可能抑制患者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3. 血压变化:麻醉药物可能引起患者的血压升高或降低,因此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4. 感染风险:在进行全身麻醉时,可能需要插管进行呼吸管理,这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

四、麻醉后的恢复1. 觉醒:手术结束后,患者会逐渐从麻醉状态中苏醒,恢复清醒和意识。

2. 疼痛管理:手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感,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3. 监测:在麻醉后恢复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恢复情况需要继续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麻醉药品有哪些

麻醉药品有哪些

麻醉药品有哪些概述麻醉药品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在医疗和外科手术中提供麻醉效果。

麻醉药品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产生麻醉效果,包括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和全身麻醉等。

在医疗行业中,麻醉药品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麻醉药品及其作用机制。

一、局部麻醉药品局部麻醉药品通过使特定部位失去痛觉来产生麻醉效果,常用于局部手术和疼痛治疗。

局部麻醉药品分为两类:局麻药和表面麻醉药。

局麻药是一种用于阻断某一个特定部位的疼痛感知的药物。

常见的局麻药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产生麻醉效果。

它们可以通过局麻注射或外用的方式给予。

表面麻醉药是一种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常用于皮肤手术和疼痛治疗。

表面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贴片、琥珀酸甲酯喷雾等。

这些药物通过在皮肤上形成局部麻醉效果来减轻痛觉刺激。

二、全身麻醉药品全身麻醉药品通过产生意识丧失和疼痛阻断来实现全身麻醉效果,常用于大手术和复杂手术中。

全身麻醉药品分为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包括异丙酚、芬太尼等。

这些药物通过临静脉注射或静脉输注的方式快速产生麻醉效果。

静脉麻醉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因为其作用迅速、维持时间可控。

吸入麻醉药物是一类通过吸入蒸汽或气体形式给药的麻醉药物。

常见的吸入麻醉药物包括七氟醚、笑气等。

这些药物通过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产生麻醉效果。

它们在手术中的使用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监控。

三、其他麻醉药品除了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药品,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麻醉药品。

镇痛药是一种用于缓解疼痛的药物,常用于术后疼痛控制。

常见的镇痛药包括吗啉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这些药物通过改变神经传导或降低炎症反应来减轻疼痛感。

麻醉辅助药物是一种用于辅助麻醉药物的药物。

常见的麻醉辅助药物包括镇静剂、肌松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麻醉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麻醉药品是一类在医疗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药物,用于实现麻醉效果。

麻醉药物的种类与药理作用

麻醉药物的种类与药理作用

麻醉药物的种类与药理作用麻醉药物是在医疗术中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病人的感觉和意识,以达到无痛或减轻疼痛的效果。

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根据这些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麻醉药物种类及其药理作用。

一、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主要通过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产生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三大类全身麻醉药物包括静脉通用麻醉药、吸入性通用麻醉药和混合型通用麻醉药。

1. 静脉通用麻醉药静脉通用麻醉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和局部浸润剂。

巴比妥类主要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起作用,可以减少神经元活动并抑制意识;苯二氮䓬类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和抑制谷氨酰胺的释放来发挥作用;局部浸润剂则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以阻断痛觉传导产生麻醉效果。

2. 吸入性通用麻醉药吸入性通用麻醉药主要包括笑气、七氟醚、异氟醚等。

这些药物通过进入呼吸道被吸收,并迅速在大脑和其他组织中分布,从而产生全身性的麻醉效果。

3. 混合型通用麻醉药混合型通用麻醉药是指同时使用静脉注射药物和吸入性药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二、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以阻断疼痛的传导。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普罗卡因等。

局部麻醉药物可分为两大类:表面麻醉药和浸润麻醉药。

表面麻醉药主要适用于局部表皮或黏膜的手术操作,如利多卡因凝胶。

而浸润麻醉药则适用于局部注射,以阻断疼痛神经传导,如普罗卡因。

三、神经阻滞药物神经阻滞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传导或靶器官来达到止痛效果。

常见的神经阻滞药物包括布比卡因、琥珀巴洛缩血管素等。

四、镇痛药物除了以上提到的种类外,还有一些专门用于镇痛的药物。

常见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类、非甾体消炎药和局部清凉敷料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来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总结起来,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全身麻醉药物主要通过干扰中枢神经系统来产生作用,局部麻醉药物则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以达到止痛效果。

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使用方法麻醉药物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控制和患者镇静。

它们具有不同的分类和使用方法,并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状况和药物特性来选择。

本文将对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使用方法进行探讨。

一、麻醉药物的分类麻醉药物可以根据其药理作用和应用范围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 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进入无痛觉和无意识状态,分为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和吸入全身麻醉药物。

静脉全身麻醉药物是通过给药管道直接注射或持续输注的方式使用,常见的有丙泊酚、异丙酚等。

这些药物作用迅速,具有调节性,也可以用于麻醉的维持。

吸入全身麻醉药物是通过吸入麻醉气体或挥发性液体来实现全身麻醉的效果,常用的有七氟醚、异氟醚等。

这类药物具有快速达到麻醉效果、易于控制的优点。

2.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局部组织和神经末梢,可以麻痹该部分区域,阻断痛觉传导。

常见的局麻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3. 神经阻滞麻醉药物:神经阻滞麻醉药物可以通过阻断周围神经传导,使感知区域麻痹。

常用的神经阻滞药物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

二、麻醉药物的使用方法1. 麻醉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和术中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

2. 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是指通过给药方式使患者快速进入麻醉状态。

静脉全身麻醉常通过静脉注射药物实现,而吸入全身麻醉常用麻醉气体呼吸机进行诱导。

3. 麻醉维持:麻醉维持是指手术过程中持续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根据手术的需要,可以通过静脉给药、静脉持续输注或吸入麻醉气体进行维持。

4. 麻醉监测: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药物的浓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常见的监测内容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5. 麻醉苏醒:手术结束后,需要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中唤醒。

通常通过停止给药,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以及对麻醉药物进行解毒和代谢来实现麻醉的苏醒。

三、麻醉药物的风险和副作用麻醉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应慎重选择和使用。

局部麻醉药和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药和局部麻醉
• 另外局麻药对任何神经都有阻断作用; 高
浓度时也可以抑制平滑肌和骨骼肌的 活动 • 具有使用依赖性(频率依赖性), 即处
精品课件
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精品课件
硬膜外麻醉
蛛网膜下腔麻醉 (腰麻)
传导麻醉
表面 麻醉
浸润 麻醉
精品课件
表面麻醉
• 概念: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涂敷于粘膜表 面,使其穿透粘膜而阻滞其浅表的神经未 稍以产生粘膜麻醉。
不具亲脂性,所以不易透过神经鞘膜,故 用于神经阻滞时的起效时间延长。
②弥散性能:PKa愈大,弥散性能愈差。
精品课件
理化性质和麻醉性能
离解常数PKa 普鲁卡因PKa=9.0 丁卡因 PKa=8.5 布比卡因PKa=8.1 利多卡因PKa=7.9
2.5% 7.4%
16.6% 24.0%
(在组织液中PH=7.4 它们的非离子部分所占百分值)
局部浸润麻醉
• 概念 – 将局部麻药注射于手术部位的各层组 织内,使神经末稍发生传导阻滞,称 为局部浸润麻醉。
• 适应证 – 体表手术、有创造性检查的麻醉。
精品课件
局部浸润麻醉
• 根据手术时间长短、部位,选择应用于局 部浸润麻醉的局麻药及浓度。
• 短时效: 普鲁卡因 为局部浸润最为常用 的局部麻醉药,浓度0.25%~1%,作用时间 45~60分钟,成人一次限量1g。
• 1886年,Bier施以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成功。
精品课件
发展史
精品课件
化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
局麻药均属于芳香基—中间链—氨基结构的化 合物,由三部分组成:
芳香环
中间链
000000
氨基
叔胺 (R)
N

麻药工作的原理

麻药工作的原理

麻药工作的原理
麻药的作用原理主要与其化学结构和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机制有关。

以下是几种常见麻药的作用原理:
1.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区域的神经末梢失去对痛觉的感知。

一种常见的机制是通过阻断钠通道的开放,抑制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从而减少痛觉传导。

2. 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患者昏迷、缺乏意识感,并抑制痛觉传导。

这些药物可以作用于多个神经途径,包括促进众多神经递质的抑制(如γ-氨基丁酸)或减少谷氨酸的释放、阻断神经冲动传导(如钠通道阻滞剂)、增加神经内传递的抑制性信号等。

3. 麻醉辅助药物:麻醉辅助药物主要用于增加和维持全身麻醉的效果,并提供血管扩张、镇静和肌肉松弛等效应。

这些药物通常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等的水平,调整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总之,麻药的作用原理包括阻断痛觉传导、抑制神经信号传导和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等,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麻醉分级标准

麻醉分级标准

麻醉分级标准简介麻醉分级标准是医学界对麻醉药物的分类与分级的系统标准,旨在为医生提供指导,在手术或疼痛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

这些标准不仅涵盖了麻醉药物的强度和效果,还考虑了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麻醉分级标准的意义麻醉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临床麻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麻醉药物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确保手术或疼痛治疗的成功进行。

此外,麻醉分级标准还可以为临床麻醉研究提供统一的参考依据,促进麻醉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麻醉分级标准的分类根据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效果,麻醉分级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静脉麻醉药物静脉麻醉药物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的麻醉药物,其作用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从而产生镇静、催眠和抗焦虑的效果。

静脉麻醉药物的分级标准根据其效应的强弱和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等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级别:1.一级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较强的镇静和催眠效果,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常用于手术麻醉。

2.二级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较轻的镇静效果,作用时间较短,常用于疼痛治疗和术前镇静。

3.三级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较轻微的镇静效果,作用时间较短,常用于术中镇痛和镇静。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是指通过局部应用的方式产生麻醉效果的药物,其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区域失去感觉。

局部麻醉药物的分级标准根据其药理作用和作用范围来划分等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级别:1.一级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较强的麻醉效果,可用于手术和较大范围的局部麻醉。

2.二级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较轻的麻醉效果,适用于较小范围的手术和局部麻醉。

3.三级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较轻微的麻醉效果,主要用于术前和术后疼痛管理。

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是指通过全身给药的方式产生麻醉效果的药物,其作用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

全身麻醉药物的分级标准主要根据其强度和药理特性来划分等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级别:1.一级全身麻醉药物:具有较强的麻醉效果,常用于大型手术和复杂手术。

麻醉药品使用规范

麻醉药品使用规范

麻醉药品使用规范介绍麻醉药品是用于手术等医疗操作时用来减轻或消除疼痛的一种药物。

麻醉药品具有较强的作用,如果不按照规范使用,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本文将介绍麻醉药品的使用规范,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分类麻醉药品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和镇痛药等。

全身麻醉药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吸入等方式使用,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达到无痛苦的效果。

局部麻醉药则是针对局部部位进行麻醉,通过局部注射、喷雾等方式使用。

镇痛药则是用于减轻疼痛的药物,常用的有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使用规范麻醉药品的使用需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师的资质和许可证使用麻醉药品的医师需要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许可证。

例如,全身麻醉需要由麻醉科医生或有麻醉科专业知识的医生进行,局部麻醉则需要有相应的培训和经验。

麻醉团队麻醉团队是指参与麻醉手术的医生、护士等人员。

麻醉团队需要密切配合,确保麻醉手术顺利进行。

麻醉团队需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麻醉技术和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

患者的评估使用麻醉药品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手术类型等因素。

评估结果能够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和剂量,减少风险。

麻醉药品的选择和剂量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和剂量是十分关键的。

麻醉药品需要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来选择,剂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使用麻醉药品前,医生需要对药品的属性、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信息进行了解,遵循药品说明书的正确使用方式。

麻醉药品的储存和管理麻醉药品是一种特殊的药物,需要储存在安全的地方,避免被孩子或其他人误食。

麻醉药品的管理也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例如需要记录药品的来源、使用日期和剂量等信息,以确保药品的安全。

结论麻醉药品的正确使用对于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

医生和麻醉团队需要密切合作,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麻醉药品的正确使用。

麻醉药品五专 (2)

麻醉药品五专 (2)

麻醉药品五专一、引言麻醉药品是医疗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药物之一,它可以用于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缓解和意识控制。

根据功能和作用机理的不同,麻醉药品可以分为五大专类: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镇痛药、肌松药和辅助药物。

本文将对这五类麻醉药品进行详细介绍,让读者对麻醉药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是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使病人保持无意识状态,以抑制病人产生疼痛和记忆。

全身麻醉药的主要成分包括麻醉酮、丙泊酚、异氟醚等。

这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麻醉效果。

全身麻醉药品的使用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三、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局部的麻醉作用,可以使局部区域的神经丧失感觉功能,以达到疼痛缓解的目的,常用于牙科手术、皮肤切割等局部的手术操作中。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区域丧失感觉。

局部麻醉药使用时需要小心剂量和注射方式,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镇痛药镇痛药是用于缓解疼痛的药物,主要分为阿片类镇痛药和非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包括吗啡、哌替啶等,它们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产生镇痛效果。

非阿片类镇痛药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痛觉传导,达到镇痛效果。

镇痛药的使用需要根据疼痛程度和病人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用量管理。

五、肌松药肌松药是用于松弛患者肌肉的药物,主要用于手术操作时的肌肉松弛和麻醉机械通气时的配合使用。

肌松药分为去极化肌松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

去极化肌松药包括琥珀胆碱、氨溴索等,它们通过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神经肌肉传导阻断,达到肌肉松弛效果。

非去极化肌松药包括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等,它们通过竞争性地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干扰神经肌肉传导,从而实现肌肉松弛的效果。

六、辅助药物辅助药物是在麻醉过程中用于辅助麻醉药物效果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药、抗组胺药、解镇静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机制
• 另外局麻药对任何神经都有阻断作用;高 浓度时也可以抑制平滑肌和骨骼肌的活
动 • 具有使用依赖性(频率依赖性), 即处于
兴奋状态的神经比静息状态的神经对局
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 (腰麻)传导麻醉表面 麻醉
浸润 麻醉
表面麻醉
• 概念: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涂敷于粘膜表 面,使其穿透粘膜而阻滞其浅表的神经未 稍以产生粘膜麻醉。
分类
1. 酯类局麻药 药物: 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可卡因 特点: (1)在血浆内被水解或被胆碱酯酶分解; (2)可形成半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分类
2. 酰胺类局麻药 药物: 利多卡因,甲哌卡因,布比卡因,丙胺 卡因,依替卡因 特点: (1)在肝内被酰胺酶水解; (2)不形成半抗原,引起过敏反应罕见。
正 常
受到刺激


作用机制
局麻药阻滞神经的程度与局麻药的剂量、 浓度、神经纤维的类别等因素有关。 (1)浓度从低到高:
痛觉最先消失;依次为温觉、触觉 和深部感觉,最后运动功能消失。
作用机制
(2)细的神经纤维局麻作用快, 粗的神经纤维局麻作用慢, 感觉神经纤维比运动神经纤维细,所
以感觉神经纤维先受局麻药的影响。 (3)神经纤维鞘膜的有无:
发展史
• 18世纪中叶,人们咀嚼古柯叶,用以感受 舒适感和增加耐力。
• 1860年,阿尔伯特·尼曼(Albert Niemann) 从古柯叶中提取出了结晶的可卡因。
• 1884年,Koller将可卡因用于眼部局麻手术。
发展史
• 1885年,Halstead用于颌神经阻滞;同 年,Corning在狗身上进行了脊髓麻醉, 施以硬膜外麻醉成功。
• 适应证: – 适用于眼、耳鼻喉、气管、尿道等部位 的浅表手术或检查。
表面麻醉
• 常用药0.5~1%丁卡因,一次限量为40 毫克;2%利多卡因,一次限量为100毫克。
• 因粘膜供血丰富,药物可被迅速吸收而易 中毒,故表面麻醉药的剂量应减至相当于 浸润麻醉药最大剂量的1/4~1/2。
局部浸润麻醉
神经干及神经丛阻滞
•适应证 1.手术范围、时间,病人精神状态、合 作程度; 2.单一神经或神经丛支配区域,一次阻 滞能够满足手术需要; 3.其它麻醉方法的补充。
脂溶性决定局麻药效能,脂溶性越高 麻醉效能越强 。
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 >普鲁卡因
理化性质和麻醉性能
蛋白结合率与作用时间有密切关系,结合 率越高作用时间越长
布比卡因 95.6% 罗哌卡因 94%
丁卡因 75.6% 利多卡因 64.3% 普鲁卡因 5.8% • 低蛋白血症病人易发生局麻药中毒!
局部麻醉药和局部麻醉
宁夏人民医院麻醉科 王江涛
概述
• 局麻药的发展史 • 局麻药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能 •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 • 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药
定义
•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局部应用
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能暂时、完全、 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 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 消失,而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的药物。
• 1886年,Bier施以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成功。
发展史
化学结构
局麻药均属于芳香基—中间链—氨基结构的化 合物,由三部分组成:
芳香环
中间链
000000
氨基
叔胺 (R)
N
亲脂性
亲水基(R) 亲水性
局麻药的分子结构决定其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
化学结构
芳香基团
中间链
氨基团
亲脂疏水性 酯键或酰胺键 亲水疏脂性
②弥散性能:PKa愈大,弥散性能愈差。
理化性质和麻醉性能
离解常数PKa 普鲁卡因PKa=9.0 丁卡因 PKa=8.5 布比卡因PKa=8.1 利多卡因PKa=7.9
2.5% 7.4% 16.6% 24.0%
(在组织液中PH=7.4 它们的非离子部分所占百分值)
利多卡因起效快、弥散性能强
理化性质和麻醉性能
• 概念 – 将局部麻药注射于手术部位的各层组 织内,使神经末稍发生传导阻滞,称 为局部浸润麻醉。
• 适应证 – 体表手术、有创造性检查的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 根据手术时间长短、部位,选择应用于局 部浸润麻醉的局麻药及浓度。
• 短时效: 普鲁卡因 为局部浸润最为常用 的局部麻醉药,浓度0.25%~1%,作用时间 45~60分钟,成人一次限量1g。
无神经纤维鞘膜的易受局麻药的影响; 有神经纤维鞘膜的不易受局麻药的影响。
作用机制
局麻药产生阻滞应具备三个条件 1. 足够的浓度。 2. 充分的时间,局麻药物应达到神经膜 上的受体。 3. 有足够的神经长轴与局麻药直接接触。 至少接触 1cm 神经(因为有鞘神经纤 维的冲动能跳越 2~3个兰氏结)。
作用机制
正常神经冲动传导功能关键是动作电位 的产生和传递,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神经细胞 传递信息的基础。
局部麻醉时局麻药上的阳离子与神经细 胞膜上钠离子通道的特定部位结合,从而阻 止钠离子穿过通道。
作用机制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稳定细胞膜, 降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阻断Na+通道, 阻止Na+内流,进而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 的产生且抑制冲动的传导,产生麻醉作用。
• 中等时效: 利多卡因 浓度0.25%~0.5%,
局部浸润麻醉
• 作用时间90~120分钟,成人一次限量400mg • 长时效: 布比卡因浓度0.2% ~ 0.25% ,作
用时间300~420分钟,成人一次限量150mg。 • 长时效: 罗哌卡因浓度0.2% ~ 0.25% ,作
用时间240~480分钟,成人一次限量200mg。
分类
根据离解常数、 脂溶性、 蛋白结合率 ① 麻醉效能弱,作用时间短:普鲁卡因 ② 麻醉效能中,作用时间中:利多卡因 ③ 麻醉作用强,作用时间长: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丁卡因
分类
根据中间链的不同,局麻药可分为两类: 酯类和酰胺类 ● 酯类毒性相对较大,治疗指数低,变态
反应多 。 ● 酰胺类治疗指数较大,不良反应发生少。
脂溶性与阻 滞效能正相 关
决定代谢途径 与作用强度
药物分子的 解离度
理化性质和麻醉性能
对局麻药理化性能较重要的是 ● 离解常数 ● 脂溶性 ● 血浆蛋白结合率
理化性质和麻醉性能
理化性能和麻醉性 离解常数PKa PKa决定局麻药起效作用时间和弥散性能
① PKa愈大、离子部分愈多,由于它不 具亲脂性,所以不易透过神经鞘膜,故用 于神经阻滞时的起效时间延长。
区域阻滞麻醉
• 概念:围绕手术区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 以阻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 称为区域阻滞麻醉。
• 适应证 – 适用于短小手术及避免穿刺病理组织的 手术。操作方法同局部浸润麻醉。
神经干及神经丛阻滞
• 概念 – 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干(丛、节)旁,暂 时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受该神经 支配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神经阻 滞麻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