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主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自主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吴雪宿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安徽省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性转变,是支撑和引领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对安徽省自主创新现状的解析,着重分析导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并就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措施,希望能对安徽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安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安徽省自主创新对策

近年来安徽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关于自主创新要有更大作为的指示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安徽的自主创新。从创奇瑞名牌开始,奇瑞在创新中的快速发展,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有力地带动安徽省从南到北形成一批企业自主创新的典型。以合肥做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引领,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基础,安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了全国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安徽省自主创新现状1.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近年来,为实现安徽自主创新有更大作为,省委、省政府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到“十一五”末,安徽省R&D经费内部投入是“十五”末的3.59倍,占财政支出比例达1.32%,从2010年全国各省R&D经费支出总量来看,安徽省位居全国第

十四位。按R&D研究机构分,包括自然科学、农业科学等五大门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涵盖三次产业;按机构类型分,既包括政府部门,也包括校地结合、与境外机构合办、企业合办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新体系。

2.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础研究代表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2010年,全省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达11.82亿元,是2004年的1.96倍,年均增长16.06%,占全部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为7.22%,居创新试点省之首,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企业主体地位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安徽自主创新呈现“5个70%以上”态势:70.6%的科研机构设在企业,73%的科技活动人员在企业,71.9%的研发经费来源于企业,75.3%的省级攻关项目由企业为主体承担,72%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企业。全省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行业和企业。目前,安徽省拥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7家,试点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190家,高新技术企业1125家。

二、安徽省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内先进省份仍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还没有成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创新投入仍然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2011》显示,2010年安徽省研发经费投入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3

2%,每万人中从事研发人员为13.86人,投入小,研发人员少,持续创新能力不强。2010年,全省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比例为6.94%,低于全国平均的10.77%,居全国各行政区第29位,创新能力仍待提高。

2.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发展不完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包括人才支撑体系、金融支撑体系、中介支撑体系和公共平台支撑体系等在内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仍不够健全。目前我省尚未形成推动自主创新的有效合力,资源整合有待加强,自主创新的组织、推动机制有待完善。另外,自主创新服务体系中的大多数中介服务机构功能单一,缺乏专业化技术经济代理人与市场化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中介机构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3.高端领军型创新人才的缺乏。目前我省缺乏高端领军型的科技人,对科技人才的激励不足,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地发挥,难以形成创新合力。2009年安徽省R&D人员为8766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仅2973人,分别居于大陆各行政区的13与17位。与京、沪、苏、浙等省市相比,__________我省科技人员在规模和层次上都相对落后,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三、加强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1.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主体的培育,提升企业竞争力。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水平的关键。一是

要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来源,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活跃、规模效益突出的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导向,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研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2.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一要健全以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服务体系,政府要提供全面的投资、金融、财税、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持体系,为企业创新快速成长提供竞争有序的良好环境,提供“一站式”服务。二要完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创新提供工艺流程设计,提供产品生产的共性技术装备的解决方案,提供必要的测试、试验的手段等。三要建立科技服务类的行业协会,组织协会会员开展行业经验交流、跨行业协作和市场开拓等活动,扩大科技中介服务行业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3.建立鼓励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创新需要人才,人才是创新中最重要的资源。一是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高校为社会培养企管后备人才,增加高校中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培养具有创新知识结构的优秀人才;建立完善的再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创新型人才的系统培训。二要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吸引出国留学人员、省外人才携带高新技术成果、资金和团队来中部创新创业。三是不断创新激励办法,建立良好的人才使用机制。除了增加岗位工资、奖金和提成等,鼓励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股份期权的形式,对有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者、骨干技术人员实施股

权激励。

4.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一是加强省内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推进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在研发组织体系当中,大学承担的是知识创造和人才的培养,切实建立起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组建专业性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的工作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优势共享。二要宣传创新的作用,应向社会大力宣传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特别是宣传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提倡和鼓励科技工作者潜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弘扬创新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术气氛浓郁的环境。

参考文献:[1]安徽省统计局.安徽:自主创新初见成效-转型发展任重道远[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011-02-16).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110128_402703186.htm.[2]安徽省统计局编.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4]安徽统计局,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R].2011.[5]安徽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J].安徽科技,2011(1).※注:宿州学院基金资助项目(2009ysk03).31实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