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1 邮票的张数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邮票的张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能和老师交流一下吗?(生自由说)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是集邮。瞧,晚饭后,姐弟俩正在与 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想不想听听他们在交流些什么?
1.师:从图上你们能够得出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 1: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 3 倍。 生 2:姐姐和弟弟一共有 180 3:姐姐有多少张邮票? 生 4:弟弟有多少张邮票? 师:谁能将这两个问题总结成一个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 生独立列方程并解答,师巡视并指名板书。
x+3x=180 4x=180 x=45
3x=3×45=135 答:弟弟有 45 张邮票,姐姐有 135 张邮票。 师课件出示解方程过程并质疑:为什么 x 加上 3x 等于 4x? 生:根据乘法分配律。 三、拓展延伸 师:如果把“我和姐姐一共有 180 张邮票”改为“姐姐比我多 90 张邮票”,可以怎样列 方程呢? 根据上面的分析方法试一试吧。 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汇报展示:等量关系是“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90 张”。
课后 提出一个要求: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测量一下老师的体积,再次激发学生对于数学 反思 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汇报各种测量方法时,要及时给学生进行在总结提升,让学生明白“不规 则物体的体积就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等于下降的水的体积,不 规则物体的体积就等于溢出的水的体积”,这样就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其中 的道理就更清楚了。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弟弟的邮票张数+姐姐的邮票张数=180 张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 3x 张邮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1《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1《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1《邮票的张数》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
在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概念,本节课将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除法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除法的实际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意义。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新课导入:介绍除法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概念。
3.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除法运算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除法运算的技巧。
4.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除法运算的流程图,让学生清晰地了解除法运算的步骤。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对于课堂表现,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认真听讲,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对于作业完成情况,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是否能够正确地完成作业。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七单元第一课时《邮票的张数》。
这一课主要让我们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练习,来深入理解除法的概念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够运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3. 培养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除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操作除法,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邮票、计算器、练习题等。
我们将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除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向大家展示一些邮票,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有12张邮票,想要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人会得到几张邮票呢?”让大家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
2. 讲解:然后我会向大家讲解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除法就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每个部分有多少。
我会通过实际的邮票分配例子来讲解除法的步骤和运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来进行板书设计,将除法的步骤和运算方法清晰地展示给大家。
我会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除法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大家巩固本节课的内容,我会布置一些作业题。
其中包括一些实际的邮票分配问题,让大家运用除法来解决。
例如:“如果有36张邮票,想要平均分给6个朋友,每个人会得到几张邮票?”大家需要通过计算和解答这些题目,来巩固对除法的理解和运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大家的学习情况如何。
如果发现有些同学对除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我会个别进行辅导和解释。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1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10)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通过邮票来调研同学们家庭的邮票数量,用数据统计方法求出平均数,并对平均数进行简单的解释和分析,让同学们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方式。
二、教学目标1.掌握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能够用数据统计方法求出邮票的平均数量,并进行简单的解释和分析;3.培养同学们对数据的敏感性,增强同学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1.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2.如何对平均数进行解释和分析。
五、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同学们需要填写的邮票调查表;2.笔、纸、计算器等教学用具。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识1.让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学到的数据统计方法和概念,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什么叫平均数。
(二)新知识讲解1.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同学们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然后让同学们填写邮票调查表,统计同学们家庭的邮票数量。
(三)教学实践1.统计邮票数量,并计算平均数;2.解释并分析所得数据,让同学们了解到平均数所代表的意义。
–如:平均每个家庭有30张邮票,说明同学们的家庭都比较喜欢收集邮票,而且收集的数量也比较多。
(四)课堂练习1.让同学们互相交换邮票调查表,互相计算平均数;2.比较一下各组的平均数,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1.要求同学们回家进行邮票的统计,并用班级的数据来计算平均数,并简单进行分析;2.下节课分享自己家庭的邮票数据,并分析各个家庭邮票数量的差异原因。
七、板书设计1.平均数的概念:样本内数据之和再除以样本大小;2.平均数的意义:代表了样本整体的中间状态;3.邮票调查表;4.统计数据。
八、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邮票调查来让同学们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运用数据统计方法来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2.通过互相交换邮票调查表和分析各组数据来增强了同学们的数据敏感性和数据分析能力;3.但是本节课还可以更深入地讲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且可以结合更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用方程解决问题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用方程解决问题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用方程解决问题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我们将通过一个关于邮票张数的问题来展开学习。
教材中提到了一个例子:小华买了若干张邮票,已知他买的邮票数量比40多,比50少。
我们可以通过设定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能够灵活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建立方程模型,难点在于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以及一些邮票作为教具,同学们需要准备好纸和笔来记录方程。
五、教学过程我会向同学们介绍这个问题:小华买了若干张邮票,已知他买的邮票数量比40多,比50少。
我会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用方程来表示这个问题。
然后,我会和大家一起列出方程,并解这个方程。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这个问题以及对应的方程,并标注出解题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小明买了若干张邮票,已知他买的邮票数量比30多,比40少。
请列出方程并解这个问题。
2. 小红买了若干张邮票,已知她买的邮票数量比20多,比30少。
请列出方程并解这个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能够灵活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对于那些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兴趣的同学,我可以引导他们去探索更多有关方程的问题,比如如何解决更复杂的方程,或者如何应用方程来解决其他数学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二、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部分,我明确指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让同学们掌握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这个目标的设定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更加专注和投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教学难点与重点部分,我指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如何建立方程模型,难点是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2019--2020--2)灞桥镇小学罗煊2020.5《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邮票的张数》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
教材呈现了一家人交流姐弟二人集邮情况的情境图,通过两个数学信息和四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形如ax±bx=c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数学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解形如ax±bx=c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的过程,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借助线段图来分析、理解和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解形如ax±bx=c的方程。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旧知导入。
二、新授课1、观察情境,获取信息a.观察情境图,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数学习惯。
b.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用方程解答))设计意图:由图生问,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c.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板书:邮票的张数2、根据信息,理清关系a.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到数量间等量关系;未知量)b.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到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呢?(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讨论。
预设: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c.同学们说得很好,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来表示这种数量关系,就是画线段图。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6篇含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依据】《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节内容。
一、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素质教育精神和《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并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讨论交流等方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合作探究的空间,寻着学生的思路去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计理念】根据课标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本节课我先引导学生找出情景图中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理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法。
让学生在观察、探索、交流中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节课是在“方程”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利用形如 ax±x=b的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为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方程的解法,积累分析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经验。
教材创设了“邮票的张数”的问题情境,情境中提供了两个数学信息,并设计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解读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分析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第三个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第四个是变换问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新的利用方程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其策略。
【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已经认识了方程并初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也学会了解最基本的方程的方法,初步尝试了运用方程解决最简单的实际问题。
2016-2017年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资料:教学反思(精品资料)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并没有掌握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方法,而且做题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设中x后面落写单位,在x等于几后面写了单位名称。
为什么会这样呢?课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回顾本课,我只是带着学生一起做题,并没有引导学生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再者,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刚刚接触,比较陌生,该强调的地方我也并没有强调到位,导致学生解决这类问题仍有一定难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应获得地探究问题的方法。
”如果课上,我能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3倍”并指导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就好了。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线段图表示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后,我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
适时指导学生板书,并及时追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让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同时,我应该启发学生再次认识线段图,并及时点拨:画线段图理解题意是解决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好方法。
今后,我将继续多思考,多实践,更好的投入到教学程序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实实在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终身受益。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邮票的张数》教案
(3)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培养学生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如果每组邮票有5张,那么可以用36张邮票组成几组?如何用乘法知识求解?
(3)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难以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关键信息,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4)准确计算和解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克服计算错误和解答不准确的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解题能力。
其次,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课堂讲授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际问题中无法灵活运用。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例,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设置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讨论主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概念。这种计算方法是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时使用的。它是解决生活中许多分组和计数问题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华有3个同样的信封,每个信封里装了12张邮票,我们如何计算总共有多少张邮票。这个案例展示了两位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重视,导致实验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实验操作的要求,提醒学生认真对待,确保实践活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教学关键:把未知数中的1倍量设为X,正确地列出等量关系式。
教学思考:教材的主题情境图列出了三个条件,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刚接触用方程解决问题,为简化难度,我将情境图中的条件呈现后再分开来分析。
一个一个的分析,由易到难,让学生逐层列等量关系式后,学生就能够自主尝试找等量关系式了,并且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就能迁移到第二个情境的解决问题了,这样目的也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练习设计为应用方程解决简单问题和拓展类型的思考题,体现梯度。
教学优点:一、循循善诱,做好解题思路的引导工作人人都应获得地探究问题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经历了阅读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寻找数量关系——尝试用线段图表示情境图信息——思考设哪个未知量为x最合适——列方程、解方程、口头验证、作答的解题过程。
解题策略力求做到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线段图表示关系式);引领学生解方程,要求学生对每一步做解释,学生通过口头的表达,理解3X +X=180是根据前面寻找的数量关系“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列出的方程,并且突破3X +X表示3个X加上一个X等于4个X即4X,这样4X=180就是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了。
如果课上,我能指导学生抓住关键条件“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3倍”先让学生思考:怎样用线段图表示这句话的意思?当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后,我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学生汇报时能及时追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让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及时点拨:画线段图理解题意是解决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好方法。
这样学生对于等下理解为什么用X表示一倍量的弟弟的张数,3X就是几倍量的姐姐的张数就会简单多了,达到数形紧密配合。
二、积极调动,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整节课,我能够做到及时评价,并且评价语多样,针对性强。
当学生主动地获得信息和发现问题,这时正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最佳时机,因此我评价到:老师发现同学们从一家人的对话中获得非常有价值观的信息,也提出了很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当学生画出不同的线段图时,我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提出了要注意标明线段图表示的是什么;当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就鼓励他们可以同桌交流,还不确定时可以前后桌讨论,给他们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邮票的张数”及课本P70“练一练”。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学会解形如ax+x=b或ax-x=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快速地分析,找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和学习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出示邮票)介绍集邮的好处。
二、问题切入,合作探索(出示情境图)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2)提出问题: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这道题如果尝试着用方程来解决,我们应该先做什么?2.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1)引导学生从信息当中找等量关系,根据以往的经验,要求学生从信息当中找等量关系,并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弟弟邮票张数×3=姐姐邮票张数弟弟邮票张数+姐姐邮票张数=180(2)介绍用画图的方式也能找出两条等量关系。
(3)把两条等量关系记录下来。
3.引导学生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未知量,并依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怎样设两个未知量,依据哪条等量关系来设计的?(2)怎样列方程,又是依据哪条等量关系来列的?4.解方程,并检验作答(1)解方程,理解X+3X的算法。
(2)为了判断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应进行检验后再作答。
5.小结这道题的解决过程,概括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六个步骤(找、设、列、解、检、答)6.改编数学信息,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交流(1)把原题中的“我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
数学《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
数学《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1《邮票的张数》是北师版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我在教学《邮票的张数》时,重点让学生理解每个信息所表示的等量关系。
并应用了多种方式来表达所理解的信息的意思。
重点指导学生用线段图来理解“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3倍”这句话的意思。
先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
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我搜集到了几个学生画完的线段图进行展示。
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画的:先画一段线段表示弟弟的,然后竖着排列和弟弟一样长的3段表示3倍的关系。
学生这样画是对的,因为我们不是为了画线段图而画线段图,画图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在教学解方程时,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x+3x=180的方程,重点让学生理解:1个x和3个x合起来是几个x?4个x也就是4x。
我就顺势继续引导学生解方程。
然而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个别学生在计算3x+6x=18这样的方程时出现了错误,不知道3x+6x等于多少,还有的出现了书写上的错误。
回顾课堂教学过程,看来问题还是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
自己细细的反思后,发现在教学x+3x=180时,我自己应该出示相应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3x+6x的深刻认识。
如可以出示ax+bx或ax—bx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口答。
对于书写上的错误,我想老师在指导时应该着重强调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课时 邮票的张数教案与反思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1课时邮票的张数教学内容:邮票的张数(教材第69~70页)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的方程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难点:正确列方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分组讨论:小组汇报: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4x=60是4个xx=453x=45×3=135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试一试:选两题进行板演试一试:第二题: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邮票的张数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4x=180x=45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
教学反思:学生接触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不就,还比较陌生,该强调的地方我也并没有强调到位,导致学生解决这类问题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邮票的张数》这一课,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家人谈话—集邮情况出发,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获得必要的信息,然后根据问题选择能解决这个问题所必须的条件。
然后针对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让他们自主选择,然后再让学生来决定哪些题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将“问题情境”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新知是做好了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在本节课,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的交流、研讨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对学生列方程的方法的选择,不是强求一致,而是通过列不同的等量关系式,然后进行交流、比较等,让学生经历、体会、感悟,再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列方程的方法。
这样设计有利于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从而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并没有为了一味体现新理念而开展合作学习,而是对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倡导自主探究,只有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或在产生想法需要与他人探讨时,才倡导合作与交流。
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是放手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列方程来解,在这个尝试过程中,学生就会碰到不知是设弟弟的邮票张数还是设姐姐邮票张数为x张好,还有找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等问题,他们就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他们就会自觉地进行合作交流。
先有对立思考,合作与交流才显得更有价值。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建新路小学芮雪玲《相遇问题》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难点是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我是这样设计的:一、直入主题,感知重点相遇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是对于题中关键字眼的理解,本节课上,我直接从情境题目导入,让生自主探究,获取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从情境中感知相遇问题的重点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生的思考之后,我引导生进一步探究,从而了解相遇问题的重点是在考察两个运动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最终相遇的数学问题。
从探索中更加强化了学生对相遇问题的重点把握,从而为下文的探索奠定了根基。
二、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我安排同桌小朋友一起演示相遇的过程,对很多学生来讲“合作是一种乐趣”。
学生在进行合作演示相遇过程的时候,思维的火化不断地被点燃。
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的争论是多么的有价值。
“应该离我近点,我的速度比你快。
”“ 不应该在正中间相遇的,他们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正中间相遇肯定是不对的。
”“我还没有说开始呢,你自己怎么就先开走了” 。
学们在体验该过程的时候引发的思考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比教师强加给他要生动许多、有趣许多,更真实而有效的过程为他们理解相遇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正由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合作学习,能够积极地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当然合作学习不仅仅只是为了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合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者。
三、以图为导,学会方法我们都知道生活是具体的,数学是抽象的。
我们应该把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情境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
因此当我们进行了演示后,我把重点放在了如何用线段图表示刚才的题意。
我们知道线段图使题意更加形象直观,数量关系更清楚,是我们理解和简化行程问题的好办法。
多用这样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对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与反思-7.1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与反思7.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7.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教案,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7单元的第1课时,主要讲述邮票的张数。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邮票的分类、邮票张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邮票的分类和张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邮票的分类和张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邮票的分类和张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解答相关应用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邮票模型、计数器、教学课件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套邮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邮票的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一套邮票一共有多少张,应该如何计算呢?”2. 讲解邮票的分类:解释邮票的分类,包括单枚邮票、邮票小型张、邮票版张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分类的邮票,并知道如何计算它们的张数。
3. 讲解邮票张数的计算方法:讲解如何根据邮票的分类来计算它们的张数。
例如,单枚邮票就是一张,邮票小型张通常有5张,邮票版张则根据版式不同,张数也不同。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例如:“一套邮票小型张有5张,现在有3套这样的邮票,一共有多少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有关邮票张数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6. 板书设计:板书主要包括邮票的分类和计算张数的方法,以及例题的解答过程。
7.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套邮票小型张有5张,现在有4套这样的邮票,一共有多少张?答案:20张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邮票的分类和张数的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节的内容之《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情境图,通过解决姐、弟二人邮票的张数问题,学会解决形如ax±bx=c的方程。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方块图或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作图能力、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结合情境图,通过解决姐、弟二人邮票的张数问题,学会解决形如ax±bx=c的方程。
教学难点:能借助方块图或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作图能力、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1、明星双休日。
(打一字)谜底:胜2、月亮跟着月亮走。
(打一字)谜底:朋师:在猜第一个谜语时很难猜出,而第二个谜语却很快就猜出来了。
原来是知道了第一个谜语的思路,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
学也是一种思路,有了这种思路,许多数学难题都会迎难而解。
【设计意图】:课前游戏,不但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能和老师交流一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是集邮,瞧,姐弟俩正在与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出示情境图,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动动因是——良好的情景。
”课的开始,通过交流爱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唤起学生对姐弟俩集邮张数的多少产生求知欲望和探究的热情。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一)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1、认真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这里既要解决弟弟邮票的张数,也要解决姐姐邮票的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