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与癌前期

合集下载

乳腺增生分类标准mr

乳腺增生分类标准mr

乳腺增生分类标准mr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指的是在女性乳腺组织中发生的一种非癌性的增生性疾病。

在乳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中,科学合理地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而乳腺增生分类标准MR(Mastopathy Classification System)便是一种常用的分类标准。

乳腺增生分类标准MR主要根据乳腺增生的病理学特点,将乳腺增生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及听诊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属于哪一类型,但最终的诊断还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来确定。

乳腺增生分类标准MR包括了以下几种类型:1. 弥漫性乳腺增生弥漫性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的普遍性增生,乳房变得较为坚硬,腺体细胞增生,导致乳房肿胀、胀痛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乳腺增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情绪压力、饮食不当等因素相关,常见于青春期女性。

治疗时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改变生活方式等方法缓解症状。

2. 结节性乳腺增生结节性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局部发生结节状增生,乳房中可触摸到明显的结节,有的结节疼痛,有的结节可以活动,这类增生容易在月经前后加重。

结节性乳腺增生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遗传因素等有关。

治疗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

3. 囊性乳腺增生囊性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中出现囊肿,乳房可触摸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囊肿可局部肿大、疼痛等。

囊性乳腺增生多见于更年期女性,可能与雌激素分泌失调、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治疗时可以通过穿刺抽液、调节激素水平等方法进行处理。

4. 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指乳腺组织出现非典型增生细胞,这种细胞在形态上不符合正常细胞的特征,但尚未发生癌变。

不典型增生常常被认为是乳腺癌的前期病变,需要加以重视。

治疗时通常采取手术切除等方式来防止恶变。

5. 具体病因性增生具体病因性增生是由于特定的病因引起的乳腺增生,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慢性感染引起的炎性增生等。

治疗时需要首先针对病因进行干预,才能有效缓解症状。

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

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

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文章目录*一、t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二、t乳腺增生如何防治*三、t乳腺增生食疗方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1、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一般来讲,乳腺增生发展到癌的机率非常低,绝大多数乳腺增生到一定阶段就不再发展了。

只有极少数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在内外因作用下,有可能发生癌变。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有相同的致病因素,都是因为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刺激而导致的局部细胞增殖,只是乳腺癌属于恶性增殖。

增生和癌的发展有时是并行的,在乳腺癌病人手术切除下来的标本里,经常会发现伴有乳腺增生。

但是,患有乳腺增生的朋友也要重视,因为有个别的不典型增生和癌容易混淆。

有资料显示,不典型乳腺癌的病人被误诊为增生的比例约为12%—16%。

所以会出现一些临床上,经常发生在非专业医院一直诊断为增生,但经过专业医院检查就是癌了。

对于乳腺增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它,不用太担心,但还应该定期进行临床检查。

2、乳腺增生的病因乳腺在内分泌激素,特别是雌/孕激素的作用下,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会有增生和复旧的改变。

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内分泌激素代谢失衡,雌激素水平增高,可以出现乳腺组织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增生的乳腺组织不能完全消退,就形成乳腺增生症。

3、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在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特点,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尚未哺乳的妇女,其主要症状为乳腺胀痛,可同时累及双侧,但多以一侧偏重。

月经前乳腺胀痛明显,月经过后即见减轻并逐渐停止,下次月经来前疼痛再度出现,整个乳房有弥漫性结节感,并伴有触痛。

35岁以后妇女主要症状是乳腺肿块,乳疼和触痛较轻,且与月经周期无关。

用手触摸乳房可摸到大小不等、扁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柔韧的结节,边界不清楚,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

乳腺增生如何防治1、心理上的治疗非常重要,乳腺增生对人体的危害莫过于心理的损害,因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不良的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有多远

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有多远

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有多远乳腺增生与乳腺癌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它们之间有些相似之处。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是指乳房内乳腺管或小叶增生,导致乳房组织的增厚、多结、结节等病变现象。

而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由于乳腺组织的异常增生和恶性细胞的形成,导致肿块的形成。

因为两病的病变发生在同一器官,所以人们常常将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看作是相互关联的两个疾病。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通常在女性青春期以后开始出现,到50岁之后更是发病率最高的乳腺疾病之一。

它的腺体增生通常是由于人体荷尔蒙分泌不平衡所导致的,而造成这种荷尔蒙波动的原因是多种的,如月经不规律、怀孕等。

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状是乳房内出现肿块、硬结,手摸乳房感觉有颗粒状异物,与乳腺癌不同的是它很少引起疼痛、乳头分泌物等症状。

乳腺增生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如果出现症状需要及时检查。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

乳腺癌是指乳腺内的恶性肿瘤,这种肿瘤的形成通常是由于某些细胞发生了基因变异,从而导致这些细胞异化成不正常的肿瘤细胞并持续增生。

乳腺癌的症状一般包括乳房肿块、硬结、侵袭性增长、皮肤增厚、乳头内陷、分泌物等症状,其中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占了所有乳腺癌病例的60%以上。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在病理和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病理特征和发展方向不同。

乳腺增生通常是良性的疾病,通常表现为乳房内出现肿块、硬结等症状,而且较少引起疼痛、乳头分泌物等症状,一般不会向周围组织侵犯扩散。

而乳腺癌则是恶性肿瘤,乳腺内肿瘤细胞恶性增长、浸润和转移的特点,通过淋巴或血行转移进入其它器官。

乳腺癌的治疗必须尽早开始,通常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是两种不同的乳腺疾病,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但两者在疾病发生的位置和一些症状上有些相似之处。

因此,对于乳腺疾病患者,应该注重日常保健,及时地进行乳腺检查和筛查,确保及早发现和诊治乳腺疾病。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吗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吗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吗文章目录*一、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吗*二、乳腺增生的中医疗法*三、西药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吗1、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吗乳腺增生并不是有些女性朋友想象的那样恐怖,尽管它的发病率很高,但它是一种容易治疗,并且预后良好的良性增生性疾病,有些乳腺增生患者有自愈倾向。

在临床上有很多女性发现乳房有硬块就担心乳腺癌,或者一查出乳腺增生就担心癌。

其实乳腺增生症极少发生癌变,乳痛症和乳腺腺病早期(乳腺小叶增生)不会发生癌变,乳腺腺病晚期有少数女性可能发生癌变,发生率1%,乳腺囊性增生有3%-8%的癌变可能性,也就是说90%以上的乳腺增生是安全的,不会癌变,故患者只需定期自查或到医院复查就可以。

2、什么情况下乳腺增生会癌变乳腺增生症是否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和其增生是否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有关。

不典型增生又分为轻、中、重三级。

只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才有可能发展成癌。

值得一提的是:上皮不典型增生只是一个病理学概念,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乳腺增生不是一个回事,而且绝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并不伴有上皮的不典型增生,所以大部分人不必为此忧心忡忡。

如果乳腺增生患者伴有癌症家族史、未生育、未哺乳等,其患癌的几率要比普通人高3-10倍,故该类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以防万一。

在乳腺外科临床工作中,重视乳腺增生症的意义在于尽早发现可能同时存在的乳腺癌。

3、乳腺增需要手术治疗吗乳腺增生医生一般首先用一些中医、西医的药物,西医也用一些激素类的药物,但是激素用得过多了,可以引起人体激素的不平衡。

用中药这些方法和按摩手法治疗,通过保守治疗进行过了,效果不理想者我们可以手术,但不要轻易考虑手术。

乳腺增生患者手术的比例大概不足10%,绝大部分患者我们通过保守治疗、药物和手法治疗可以恢复健康,免予手术之苦。

因为手术之后影响美观,给病人带来痛苦,所以医生一般不提倡手术,主要用保守治疗,能把它控制住,能缓解过来,这样的话可以免去很多痛苦。

什么样的女人最容易得乳腺癌?

什么样的女人最容易得乳腺癌?

10种女人最容易得乳腺癌
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是一种慢病。

尽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会恶变,但两者之间的诸多联系,提示人们积极保健与治疗。

提示: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容易发生恶变。

鉴于乳腺增生有可能恶变,建议尽早调理改善,不可拖延大意。

2、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
很多女性在做人流前总是问医生:人流对身体有多大影响?而她们考虑的一般都是指对肉体的损伤及疼痛,而没有认识到不痛不痒的激素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3、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
研究证明:滥用含雌激素类保健品,可能导致乳腺癌。

4、有乳腺癌家族史除去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
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株庞大的FAMILYTREE上伸出的一个枝桠——主干的健康状况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未来。

5、未哺乳或哺乳过长
6、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
7、精神抑郁,经常生气,心情不好
8、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多次放射线、电脑、手机等)
9、独身未育或婚后不育
10、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
当今女性新的生理现象,如月经初潮提前、绝经推迟、不育晚育等大大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如今儿童营养丰富,滥用补品,月经普遍提前,一些女性为延长青春期人为延迟绝经
,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时间过长。

此外,独身、婚姻持续时间短、性伴侣多以及初产年龄大于30岁,女性乳腺增生患者增多,虽乳腺增生不是恶性肿瘤,但如长期不愈就有可能转变为乳腺癌。

因此,乳腺癌病学专家告诫:了解乳腺健康知识,调整生活方式,治愈乳腺增生,是阻断乳腺癌的癌前病变,预防乳腺癌的最佳措施。

认识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认识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认识乳腺癌的癌前病变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7年第12期乳腺癌的发展模式通常是由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到癌症。

但是只有少数女性会从增生发展到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而且一旦发展到不典型增生,进而发展到癌的风险急剧加大。

因此,临床上把不典型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定义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目前普遍认为,根据乳腺增生的变化形式,乳腺增生可以分为乳腺组织增生、乳腺腺病和乳腺囊性增生病等。

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病亦称乳腺病,也叫乳腺小叶增生症、乳腺结构不良症、纤维囊性病等,虽然也属于癌前病变,但仅有较低的癌变概率。

当乳腺增生发展至不典型增生后,癌变的概率增大;如果是重度不典型增生,几乎都可以发展成乳腺癌。

乳腺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乳腺纤维腺瘤(纤维瘤),几乎不会癌变。

而乳腺原位癌已经是早期癌症了,只不过还不具备浸润性,但如果继续发展,就可以演变成恶性程度更高的浸润性癌。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这些概念都是病理学概念,仅凭肉眼观察、医生查体或仪器检查无法确认。

通常,需要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对乳腺病变进行观察,才能做出鉴别诊断。

很多女性在体检时常常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也有一些女性经常在月经前感觉到乳房胀痛和摸到乳房肿块。

这让她们感到困惑和害怕: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其实大可不必惊慌。

作为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乳腺增生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只不过是一种良性疾病而已。

乳腺增生的病因一般认为是卵巢内分泌失调导致性激素分泌不平衡,主要是黄体酮分泌减少而雌激素增多,刺激乳腺组织增生过多所致。

在女性的一生中,乳房就像一棵树,青春期开始旺盛生长,经过了妊娠期才算得上“枝繁叶茂”。

在此过程中,雌激素刺激乳房发育,孕激素则起到保护作用。

因此,每个女性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短暂的乳腺增生,如经期增生和孕期增生。

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周期性发作的乳房胀痛和肿块。

经期增生通常与月经明显相关,导致的症状通常在月经前比较厉害,周期结束后缓解或消失。

乳腺增生会不会演变为癌?

乳腺增生会不会演变为癌?

乳腺增生会不会演变为癌?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在30至50岁的女性。

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

其发生与内分泌功能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有关。

研究表明,从组织形态学看,不伴有乳腺导管上皮增生的单纯小叶增生,绝大部分不会变成乳腺癌。

但虽然仅有少数的乳腺增生会发生恶性病变,但仍不能大意,应每隔3个月去医院复查。

乳腺增生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妇科疾病,却不知道乳腺增生具体的症状是什么,只是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去医院检查那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有了乳腺增生,那个时候自己在去治疗就会难得多,那么乳腺增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如何饮食治疗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状体征1、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2、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4、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5、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治疗方法:专家点评:从中医角度看,乳腺增生是由于肝郁气滞,肝肾亏虚等导致乳房局部气滞血瘀痰凝,进而形成乳房肿块、疼痛,其中肝郁气滞、肝肾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凝为标,中医根据治病求其本的原则,予以三棱莪术乳腺贴疏肝理气、调补肝肾、活血散结,从而标本兼治,消除乳房肿块。

认识乳腺结节、乳腺增生与乳腺癌

认识乳腺结节、乳腺增生与乳腺癌

健康答人认识乳腺结节、乳腺增生与乳腺癌范艳 (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四川德阳 618500)有研究数据显示,近些年乳腺癌发病机率呈不断攀升趋势,已经成为了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

部分女性在体检过程中会查出不同程度的乳腺结节和乳腺增生,尤其是胸部B超检查,常常会看到“多发结节”这一报告结果,必然十分恐慌,害怕患上乳腺癌。

实际上,乳腺结节和乳腺增生以及乳腺癌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这三者之间又存在一些关联。

对此,本文简单概述了乳腺结节、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使女性朋友能够正确认识乳腺问题。

1乳腺结节乳腺结节是乳腺囊性增生,是乳腺导管和乳小叶结构上的退行性改变,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引起。

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可在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

乳腺结节是一种症状,常见于乳腺增生和乳腺良性肿瘤以及乳腺恶性肿瘤。

乳腺结节常见于育龄女性,绝经后可自行缓解。

2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既不是一种肿瘤疾病,也不是一种炎症。

乳腺增生又名乳腺增生症,在正常情况下,处于青春期女性,其乳房的腺管和腺泡以及纤维组织会在每个月经周期中,经历一个增生与复原的改变过程,而这个过程又被称作生理性乳腺增生。

而非正常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比如高龄未婚、产后未及时哺乳、情绪过于激动和工作紧张状态、患有某种慢性疾病等都会使机体原本应复原的增生组织,出现复原不全和得不到复原,这就容易形成病理性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又包括以下几个类型:(1)乳痛症。

又称为单纯性的乳腺增生症,即生理性乳腺增生。

常见于青春期女性及年轻女性,这一群体女性性腺激素分泌较为旺盛,且有着较大的波动,比如周期性乳房胀痛,这一症状会在月经之后自行消失,因此可不必过于担忧。

(2)乳腺腺病。

乳腺腺病的病变基础主要是乳房内乳腺管与乳腺小叶出现扩张,并且腺体周围组织出现增生。

(3)乳腺囊性增生病。

有部分人群将乳腺囊性增生病看做病理性增生症。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乳腺导管上皮出现增生病变,导致管腔出现扩大,进一步形成大小不一的囊肿,而囊肿内容多为淡黄色或者乳白色或者无色的浆液。

乳腺增生结节和乳腺癌的区别

乳腺增生结节和乳腺癌的区别

乳腺增生结节和乳腺癌的区别作者:廖娟来源:《大众科学·上旬》2019年第02期乳房是女性的重要器官,保养好乳房对于女性而言至关重要,当前很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乳房胀痛、乳房有肿块等情形,进而会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

其实,乳房胀痛的症状发生于多种情形,如乳腺增生、乳腺癌等。

而乳腺结节是乳腺结节是一种总称,包括良性的和恶性的,良性的就是乳腺增生,其中恶性的就是指乳腺癌。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介绍乳腺增生结节与乳腺癌的具体区别。

一、乳腺增生结节和乳腺癌的具体区别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其主要是由于女性内分泌失调造成的,乳腺增生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

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或者说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从病理角度讲,乳腺增生是乳腺发育到一定程度以后,乳腺组织发生萎缩,伴随发生的增生现象,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即使女性不结婚,不生育,同样发生乳腺增生,所以说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或者说是相对正常的生理现象。

而乳腺增生结节则是由乳腺增生导致的一种表现。

乳腺结节指的是不明性质的肿块,但它并非具体某种疾病,而是乳腺影像学检查后的一种结果。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不仅仅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女性的自信和美丽。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

在女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发病率占17.07%(第一位),死亡率占6.92%(第六位),也就是说在中国大约20到30个女性中会有一个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已经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和工作,而乳腺结节是乳腺癌的主要表现形式,发病率非常之高。

当前很多人难以区分乳腺增生结节和乳腺癌其主要原因就是都伴随着结节的症状,但是其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也就是说,乳腺增生可以引发乳腺结节,乳腺结节在生成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是良性还是恶性。

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而多数的乳腺结节属于良性,只要经过有效的调理和治疗,是能够有效的消除结节的。

很多人在出现了乳腺增生结节后,就过于担心,担心结节会发生癌变,其实这是不必要,多数结节属于良性。

乳腺增生与癌前期

乳腺增生与癌前期
解 读 “乳腺增生与癌前期”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命名:乳腺增生症的“同义”名颇多 中文检索关键词为: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简称乳腺病
fibrocystic disease of breast (FC)
乳腺结构不良-dysplasia of breast 外科教科书:乳腺囊性增生症-简称乳腺增生症 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乳痛来命名:乳痛症 口语化的名称:乳腺小叶增生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Intra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s
发生于TDLU,多样性 病变可仅累及高倍视野下少数几个导管至整个切片中几乎所有导管 肌上皮和上皮细胞均增生 在导管内形成微乳头或有纤维血管中心柱的乳头,或飘带状和架桥结构 增生上皮可形成带状突起,凸入腔内或充塞于整个小管形成实性结节 局限于小叶导管系统
3-5层轻度不典型细胞
常有微小钙化
UDH与ADH之间
肿瘤性
癌前期
监控治疗(TAM)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DIN 1A (flat ductal atipia)
单层或3-5层轻度不典型增生 常用微钙化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DIN 1B ( ADH)
Tumours of the nipple
Malignant lymphoma and metastatic tumours
Tumours of male breast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Precursor lesions
Lobular neoplasia Intra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s Microinvasive carcinoma 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s

乳腺增生会得乳腺癌吗

乳腺增生会得乳腺癌吗

122乳腺增生会得乳腺癌吗廖佳蔷 女性在育龄期发生乳腺增生的概率比较高,主要临床症状为乳腺周期性疼痛及乳腺增生肿块等。

现阶段临床关于乳腺增生的具体发病原因尚处于研究中,大部分研究人员倾向于乳腺增生属于精神因素及内分泌失调引发的疾病,患者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为雌激素分泌量增加,黄体素分泌量减少。

乳腺增生引发的疼痛会对女性日常工作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但乳腺增生发生癌变的概率并不高,相关研究人员统计显示,乳腺增生发病区域与未发病区域在癌变发生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女性患有乳腺增生不需要刻意进行治疗。

如果乳腺增生疼痛对生活及个人情绪影响比较严重,则建议采用活血化瘀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此来缓解疼痛。

一、认识乳腺增生(一)乳腺增生有什么症状很多女性在得知自己患有乳腺增生后会表现出异常紧张,担心自己是否得了乳腺癌。

实际上乳腺增生与乳腺癌完全不同,乳腺增生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而是人体乳腺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及增生,其主要发病原因与内分泌系统紊乱有关。

中年女性是乳腺增生最主要的发患者群,绝经期的女性及青少年也存在乳腺增生发病的可能性。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城市中的职业女性群体乳腺增生的发病率约为50%,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可在触摸乳腺时发现结节,乳房疼痛明显。

实际上乳腺增生本身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危害,更多的是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患者会担心乳腺增生有癌变的可能性。

乳腺增生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单纯性小叶增生对患者身体健康无影响,大部分患者适当调整心态、疏解心理压力即可改善相关症状。

如小叶增生伴有导管上皮增生,则需要考虑癌变前期的可能性,此类病理类型比例很小,发病后需要患者积极采取对症治疗 措施。

不同年龄的乳腺增生患者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未婚、未育、未哺乳的女性会存在单侧或双侧乳腺胀痛,月经前期尤其明显,月经后临床症状逐步改善,再次月经时再次出现相关症状,乳房伴有结节感,触痛十分明显。

35岁女性乳腺增生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乳房轻度触痛及乳腺组织肿块等,这种疼痛与月经周期无必然联系,患者乳房存在形状不规则的结节,且与正常皮肤组织无粘连。

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

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

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临床上经常遇到很多女性困惑于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当诊断为乳腺增生时就惶惶不可终日,害怕乳腺增生会演变为乳腺癌。

随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意识的增强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乳腺增生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为了避免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有多远?下面我们来谈谈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

1、什么是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凌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

是生育期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房病的75%,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

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也呈低龄化,真正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环境因素等有关,临床更倾向于是内分泌障碍性增生病,一是体内女性激素代谢障碍,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二是部分乳腺实质成分中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是乳房各部分的增生程度参差不齐。

2、乳腺增生有哪些表现?对于乳腺增生患者,通常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特点是部分病人具有周期性。

疼痛与月经期有关,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有时整个月经期都会有疼痛。

体检发现一侧或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也可分散于整个乳腺,肿块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增厚区与周围乳腺分界不明显。

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

本病病程较长,发展缓慢。

3、乳腺增生需要治疗吗?对于乳腺增生患者,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

部分病人发病后数月至1~2年后一般可自行缓解,多不需要治疗。

因为精神、情绪及人为因素引起的乳腺增生,通过自身的调整(如及时诊治与乳腺疾病发生相关的其他器官疾病,调节情绪、缓解精神压力,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等)也会消退或缓解。

病理性的乳腺增生,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

乳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乳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乳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1.症状和体征乳腺癌的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表现出局部及全身症状。

(1)肿块:是乳腺癌的首发症状。

国外报道,多数肿块位于外上象限,其次是内上及乳头乳晕区,下方较少。

肿块大小不一,以2~3cm大小比较常见,多为单发,偶可多发。

肿块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欠清,一般都为硬结,活动度都较差。

(2)疼痛:多数乳腺癌患者缺乏疼痛症状。

由于疼痛发生较少,乳腺癌不易被早期发现。

疼痛常表现为乳腺刺痛,胀痛或隐痛,如癌周伴有乳腺囊性增生也可出现周期性疼痛。

(3)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组织被位于皮下的浅筋膜所包绕,深浅筋膜之间由Cooper韧带相连。

由于浅筋膜与皮肤相连,当乳腺癌侵及乳腺间的Cooper韧带使之缩短时,会牵拉皮肤,使局部皮肤凹陷,如同酒窝,称之为“酒窝征"。

另外肿瘤直接与皮肤粘连也可能造成此种情况。

酒窝征在乳腺癌较早时即可出现,在患侧手臂上下活动时更为明显。

(图12)。

①发红及肿胀:生长较快,体积较大的肿瘤,可出现皮肤表浅静脉怒张,肿瘤局部皮温升高。

如肿瘤接近皮肤表面时皮肤可发红。

如癌细胞阻塞了皮下淋巴管,即可出现皮肤水肿,出现“桔皮样变” (图13)。

乳腺癌皮肤红肿以炎性乳腺癌最为典型,皮肤颜色浅红或深红,由局限的一块很快扩展到大部分乳腺,乃至全乳(图14)。

触诊时,整个乳腺增厚、变硬,皮温增高,且肿胀、粗糙,有明显的桔皮样变。

②皮肤破溃:肿瘤发展到晚期,肿块长大,可使皮肤隆起,如血供不足,随着皮肤发红,变薄,可发生破溃。

患者常伴疼痛,有时剧痛难忍。

由于创面有大量的坏死组织及血性分泌物渗出,患者常因此出现消瘦、贫血征象。

(图15)③皮肤结节:结节分布在病变周围的皮肤时,称卫星结节,它是癌细胞沿淋巴管、乳腺导管或皮下筋膜梁索直接浸润于皮肤所致。

卫星结节可单个或数个,后者多呈分散分布。

④铠甲癌:数个皮肤结节融合成片,覆盖整个患侧胸壁,并可延及腋窝至背部,甚至可超过胸骨中线,延伸到对侧胸壁。

从实验指标变化看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的关系

从实验指标变化看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的关系
K n s ,D )及 其 抑 制 物 (y ln e ed n K n s ia e CK C c i D p n e t i a e Ih b t r C I 对 细 胞 周期 G/ 起 调控 作 用 , C c D n i i o ,K ) 1s 当 y ln l i 和 CK / D 4 6结 合 后 , 通 过 扣 留 C I家 族 成 员 如 p 7 K p ) K 2 (i 1 ,
度较重 , 展到 重度乳腺增生、 进 非典型乳腺增生等癌 前病变 阶段 时尤 为重视 ] 。乳腺增 生与乳腺癌的发病机理有 同源 性, 都与雌激素 的比例失调, 以致靶器 官受雌激 素的长期持
等[ 1 研究血管生成在乳腺非典型增生病变过程中的作用, 2
认为乳腺 非典 型增生过程中 已有血管生成 ,并随非典 型增 生程度 的增加而增 多; 乳腺增 生一非典型增生一乳腺癌 的
级非典型增生一 I级非典型增生-H 级非典型增生逐渐增 I - I . . 高[ 。 因而将血管 生成及相关因子 V G 、F F可作为乳腺 E F bG 增生病恶变倾 向的评价指标。在 临床用药过程中控制血管 生成 , 对于逆转乳腺癌前病变及预 防乳腺癌 的发生具有重
甘肃中医学院, 甘肃 兰州 7 0 0 30 0 摘 要 通过参 阅文献, 进行 实验指 标 间的 比较 , 以说 明乳腺增 生与乳腺癌之 间的相 互作 用及发展 关 系, 寻找
乳腺增生 ; 乳腺 癌; 细胞 生长相 关因予; E F b a ;C A b 卜2 P3 V G ;F F P N ; c ;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6 5 (0 80 ~ 0 8 0 1 0- 8胞生长作用较 强, 特异性较 高的 2种 因
子, 是诱导血管生成 的主要调节因素 。V G EF与b G F F在促血

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有多远

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有多远

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有多远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在青春期、孕期、哺乳期和更年期,女性的乳腺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乳腺增生就是常见的一种现象。

据统计数据显示,女性朋友中有70%以上会患有乳腺增生,尤其是25岁以上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增生。

虽然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的疾病,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和引起恶变,就有可能演变为乳腺癌。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有多远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专家的观点并不一致。

一些医学专家认为,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并不一定每一位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都会患上乳腺癌。

而另一些医学专家则认为,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的疾病,虽然有一定概率恶变为乳腺癌,但并不是绝对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那么,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乳腺增生的病因和表现。

乳腺增生又称为乳腺囊性增生,是一种因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的乳腺组织增生,以及实质内小叶增生为主要特点。

乳腺增生的病因复杂,可能与荷尔蒙水平、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

乳腺增生的表现主要包括乳房胀痛、乳腺增大、乳房结节以及乳腺分泌物增多等。

这些表现在经期前、怀孕期、哺乳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身上尤为突出。

我们来看一下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乳腺癌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遗传、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乳房肿块、乳房变形、乳头溢液、皮肤红肿等。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侵及全身,危及患者的生命。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发生的生理性增生,而乳腺癌是乳腺组织发生的病理性增生。

在乳腺增生的过程中,乳腺组织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易使正常的细胞发生突变,从而导致了乳腺癌的发生。

乳腺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前期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演变为乳腺癌。

乳房疾病的起因及预防

乳房疾病的起因及预防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各种乳腺疾病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广大女性。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会新增200万患病人数,有50万人死于乳腺癌,而中国占到了20万,是世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在一些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平均每5个人里会有4个是乳腺增生,每5个增生就会有1个癌变。

可以这么说,每13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乳腺癌。

中国乳腺增生的发病率达80%以上,乳腺增生的转癌率为20%,乳腺癌是由乳腺增生发展成的,就像宫颈癌是由妇科炎症发展成的一样,所以说,乳腺癌不是一天长成的,乳腺增生是乳腺癌的前期,只要您没有增生就没有机会患乳腺癌。

增生就像一枚定时炸弹,根据体质的不同,有人三年变成乳腺癌,有人十年变成乳腺癌。

真正远离乳腺癌的方法就是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疾病与年龄20岁:当心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居多,一般疼痛感不明显,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通常增长速度比较慢,大部分是在检查中发现的。

30岁:当心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既非肿瘤,亦非炎症,而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主要特征,随月经周期而发作,一般以中年女性居多,乳腺增生占妇女总数的40%左右,乳腺增生癌变率为12.9-21.9%,比一般妇女患乳腺癌机会高3倍左右。

40岁:当心乳腺癌。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最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是40-60岁,乳腺癌患者有14万左右。

具有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

乳腺癌的发生与乳腺增生的癌变有直接关系,长期的吸烟、酗酒,不规律饮食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

乳腺病三大症状一、乳房疼痛疼痛发生在哺乳期,呈胀痛或搏动性痛,兼有红、肿、热现象,患处变硬,且先期出现乳头皲裂,这多是乳腺炎。

若一侧乳房呈间歇性弥漫性钝痛、串痛,或局限性隐痛、刺痛,且与月经周期和情绪变化有关联者,要考虑乳腺上皮增生病。

乳腺癌晚期因病灶侵击神经,也可出现乳房剧痛。

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有多远

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有多远

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有多远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的一种良性疾病,它是在女性乳腺组织发生的一种非癌变性疾病,一般主要表现为乳腺组织增生、增厚、结节或囊肿的形成。

乳腺癌则是一种恶性肿瘤,是由乳腺组织内的恶性细胞肆意生长形成的癌症。

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之间究竟有多远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

我们需要了解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区别。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它通常发生在女性的生殖期间,尤其是在更年期前后。

乳腺增生并不一定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但是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

据研究发现,乳腺增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特别是复杂性乳腺增生,它的恶变率比较高。

必须高度重视乳腺增生,及时进行治疗和观察,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之间存在哪些联系呢?据医学研究表明,乳腺增生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乳腺增生患者中乳腺癌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乳腺增生还可以通过细胞学改变来预示患者是否存在患乳腺癌的危险。

乳腺增生组织中细胞核大小和形态的改变、细胞核的增大和淋巴细胞浸润等都是预示乳腺癌的可能危险信号。

对于有乳腺增生病史的女性,需要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及时发现潜在的乳腺癌。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之间的联系还表现在临床治疗上。

某些乳腺增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接受切除手术、荷尔蒙治疗或放疗等方法来控制病情。

这些治疗手段与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类似性,乳腺增生与乳腺癌在治疗方法上也具有一定的联系。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之间的联系虽然存在,但并不是每个乳腺增生患者都会发展成乳腺癌。

据统计数据显示,大约80%的乳腺增生患者并不会发展成乳腺癌。

并不是每一个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都需要过分担心自己会得乳腺癌。

鉴于乳腺增生患者存在一定的患癌风险,建议她们必须积极进行乳腺保健,并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及时发现潜在的乳腺癌。

对于已经确诊为乳腺增生患者,她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少患乳腺癌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导管内增生性肿瘤/瘤变DIN
UDH 平坦型不典型性
ADH DCIS, 低级别 DCIS, 中级别 DCIS, 高级别
UDH DIN 1A DIN 1B DIN 1C DIN 2 DIN 3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UDH
与ADH、DCIS无相似点 罕有坏死
未将其作为前趋
良性导管内病变(非肿瘤性)
危险性轻微增加
RR1.5-2.0 2.6%,14年后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UDH
CK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头状瘤病- UDH
乳头状瘤病(papillomatosis) 上皮病(epitheliosis) 多发性乳头状瘤 UDH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DIN 1A
平坦型不典型性(DIN 1A):新类型
8500/3 8520/3
/0:良性 /1:交界或生物行为不明 /2:原位癌和DIN3 /3:恶性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1.20 小叶肿瘤 1.20.1 小叶原位癌
1.21 导管增生性病变 1.21.1 普通导管增生 1.21.2 平坦型上皮非典型 1.21.3 非典型导管增生 1.21.4 导管原位癌
法乐通 30mg qd 补充孕激素、雄激素-甲基睾丸素 5mg Bid
手术-严格掌握指征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手术问题
普通乳腺增生症属弥漫性增生性病变 并非肿瘤,不需手术 手术无法解决其临床症状和恐癌心里
部分医生或患者采取或接受了手术 “病灶”切除、双侧外上象限切除、皮下乳腺切除术 手术“指征”:局部增生“严重”经药物治疗“无效 ”
癌前病变的定义 Precursor lesions
形态学上有一定程度异常或增生活跃
经随访有一部分病例可发展成为癌的 乳腺增生性病变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传统
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ADH) 小叶非典型增生(ALH) 长期信奉乳腺癌的线性进展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WHO 2003 目录
Invasive breast cancinoma
LN的分级尚待认证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病理
早期小叶肿瘤 LN1 (E-LN )
E-cadherin(b复row旦n)&大CK学(p华urp山le) 医院外科
LN2 E-LCIS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LN3 LCIS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LCIS Tis,N0,M0
在人群中发病率不知晓 钼靶提示的活检占2.3%,占其中恶性的9.8% 双侧性、多中心性 与ALH相似 有时与DCIS也难以鉴别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痛:对称与非对称
周期与非周期性 整个乳房与某个象限 溢液:淡黄色、少见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乳腺囊性增生症)
结节: 对称与非对称 周期与非周期性 整个乳房与某个象限 质中、无明确边界
B超、钼靶摄片:除外肿瘤、检出癌前期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3-5层轻度不典型细胞
常有微小钙化
UDH与ADH之间

肿瘤性
癌前期
监控治疗(TAM)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DIN 1A (flat ductal atipia)
单层或3-5层轻度不典型增生 常用微钙化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DIN 1B ( ADH)
与低级别DCIS(DIN 1C)相似 量化指标未能形成共识 定义为肿瘤性导管内病变 强烈支持是前趋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WHO 乳腺肿瘤分类(2003)
• 1.上皮性肿瘤
1.1浸润性导管癌(非特异性) 1.2浸润性小叶癌 1.3小管癌 1.4浸润性筛孔癌 1.5髓样癌 1.6粘液癌 1.7神经内分泌肿瘤 1.8浸润性乳头状癌 1.9浸润性细乳头状癌 1.10大汗腺癌 1.11化生癌 1.12富脂癌 1.13分泌性癌 1.14嗜酸性细胞癌 1.15腺样囊腺癌 1.16腺泡细胞癌 1.17富糖元透明细胞癌 1.18皮脂腺癌 1.19炎性癌
某些局部增生明显而容易“癌变”
“就不如能背除着外两”枚已“经定癌时变炸复弹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似乎在个案上也得到“验证” 但仍缺乏大规模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 即使是在一些有限的研究中 也检出一定比例的癌前期乃至乳腺癌 但比例还是较低的 由此作为一种手术指征来推广尚不够充分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术前考虑
排序: 原来:第一、二位是: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
现在:
浸润癌、癌前期
癌前期: “小叶性肿瘤”、“导管内增生病变”
“微浸润导管癌”、“乳管内乳头状肿瘤”
线性发展:不能完全这样认为
编号“/2”
级联关系:更不能理解为像凝血过程,中间阶段可以停止
也不都是必经所有阶段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小叶肿瘤/瘤变 Lobular neoplasia,LN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治疗时限
3-6月为宜 不主张长期使用 所谓的“治愈”乳腺增生症
“防止”其发展 “预防”在此基础上发生良恶性肿瘤 没有基础理论和循证医学依据 症状明显而上述药物无效者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或雄激素制剂 短期应用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乳腺囊性增生症)
西医 抑制雌激素受体-三苯氧胺 5mg Bid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雌激素过高 外源性: 药物、“滋补品”
食品(添加剂)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卵泡期 雌激素水平不足: 不能很好刺激垂体分泌 LH、FSH
黄体期 黄体生成不足 孕激素过低 雌激素相对过高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雌激素过高:
小叶增生、上皮增生 间质水肿、复旧不全
5乳头肿瘤 5.1乳头腺瘤 5.2汗腺瘤样腺瘤 5.3乳头paget病
9010/0 9020/0 9020/1 9020/3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8540/3
6 恶性淋巴瘤和转移性肿瘤 7 转移性肿瘤 8 男性乳腺肿瘤 8.1男性乳腺发育 8.2男性乳腺癌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变迁
2003年9月-事隔22年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Intra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s
发生于TDLU,多样性 病变可仅累及高倍视野下少数几个导管至整个切片中几乎所有导管 肌上皮和上皮细胞均增生 在导管内形成微乳头或有纤维血管中心柱的乳头,或飘带状和架桥结构 增生上皮可形成带状突起,凸入腔内或充塞于整个小管形成实性结节 局限于小叶导管系统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治疗:
卫生宣教 合理饮食、解除恐惧 合适胸罩、调整形态 避免滥用滋补品化妆品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中医中药
疼痛、月经量少、怕热、烦燥、面赤且色素沉着:
疏肝理气-逍遥丸、平消胶囊
结节:
软坚散结-平消胶囊、小金丹
怕冷、腰酸、面色无华:调理冲任-金匮肾气丸
组合药物-乳癖消
中药外用、磁疗理疗
Precursor lesions
Benign epithelial lesion
Myoepithelial lesions
Mesenchymal tumours
Fibroepithelial tumours
Tumours of the nipple
Malignant lymphoma and metastatic tumours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LCIS自然病程
各家报道不一 16.3年 18% 5年 3.3% 15年 21%
双侧风险均等 长期随访表明患者乳癌危险性增大5.9-9倍 有家族史者13.8倍 NSABP P-1 12.99 : 1000
TAM 5.69 : 1000 年发病率 1% 高危因素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或小叶癌的危险因素
因而无法验证这些理论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肝气郁积 不通则痛 情绪-社会、家庭、工作 神经-内分泌系统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冲任失调 卵泡期功能不足 黄体期功能不足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其他因素 过紧胸罩等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病理:小叶增多、导管扩张或 囊性扩张、纤维增生、 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对乳腺纤维性囊肿病的认识和处理有两极分化的状况: 部分医生认为: 并非疾病,而是一种生理状态 反之 少部分医生认为: 是一种需要积极干预的疾病,给予长期治疗乃至手术治疗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病因 雌激素过高:
雌激素水平值过高 生理性 病理性
暂时性 持续性
小叶肿瘤lobular neoplasia /小叶原位癌LCIS
定义:病变发生局限于TDLU,75%病例有终末导管的 Paget 样侵犯,低倍镜下见小叶结构保存,1个或几个腺泡 有不同程度扩张,其内充填以单形性粘附松散的不典型上 皮增生细胞,细胞体积小,一致圆形核,核仁不明显,染 色质均匀分布,胞质少,境界欠清,基底膜完整。
并非必然
若发展为浸润癌组织学特点良好,预复后旦大相学对华好山医院外科
LCIS的治疗
首选观察 TAM(ER+:60%-90%) 双(单)侧单切(皮下)+重建 可治愈,比例在下降 用于有明确家族史、BRCA1/2突变 LN3即多形性LCIS虽然更易发展,但治疗无独立建议 局部广泛切除不推荐 放疗、化疗不适合
Tumours of male breast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Precursor les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