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学教案
学校作文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作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评课议课等形式,提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各年级备课组进行了集体备课。
备课组老师们针对本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写作水平以及教材内容,共同研讨了作文教学的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1)低年级组: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老师们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趣味性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中年级组:针对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老师们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如句子结构、段落布局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高年级组: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老师们强调要提升学生的写作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
2. 课堂观摩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年级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了课堂观摩。
观摩课上,教师们充分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小组合作、游戏互动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1)低年级观摩课: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中年级观摩课: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思维能力。
(3)高年级观摩课:教师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提升写作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
3. 评课议课观摩课后,各年级组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观摩课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低年级组:老师们认为,低年级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2)中年级组:老师们认为,中年级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思维能力,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研究小学作文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为了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以“提升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思广益、交流分享,探讨小学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的平台。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明确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 交流作文教学经验,分享作文教学的成功案例。
3. 探讨作文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寻求解决策略。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我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以《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为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使在场的教师受益匪浅。
2. 课堂观摩为提高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本次活动安排了多节精彩的作文示范课。
授课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了富有创意的作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课后,听课教师们对示范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 经验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各年级组的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他们从作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4. 问题研讨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共同探讨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思维碰撞,灵感迸发,为作文教学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5. 写作实践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活动期间安排了写作实践环节。
教师们引导学生进行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等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并在课后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作文教学研讨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4月15日组织开展了作文教学研讨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作文教学的难点与对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作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2.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 交流分享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提高。
4. 探索创新作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兴趣。
三、活动流程1. 主题讲座邀请资深语文教师王老师进行主题讲座,内容围绕“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
王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的创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2. 案例分析教研组长组织教师们对几篇学生的优秀作文和问题作文进行讨论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3. 分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评价?4. 成果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在分享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
5. 总结发言语文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作文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期望。
四、活动成果1. 认识提升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2. 问题解决通过案例分析,教师们找到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3. 经验分享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作文教学经验,为彼此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4. 模式创新在讨论中,教师们探索出了一些创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如“写作导图法”、“小组合作写作法”等。
教研活动习作教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逐渐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组织开展了以“教研活动习作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习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习作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 探讨有效的习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习作教学理论研讨(1)主持人介绍习作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习作教学的定义、特点、目标、原则等。
(2)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习作教学的经验和心得。
(3)全体教师围绕习作教学理论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习作教学案例分析(1)主持人展示一节优秀的习作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2)教师们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代表分享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和感悟。
3. 习作教学策略探讨(1)主持人介绍几种常见的习作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
(2)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讨适合自己学生的习作教学策略。
(3)全体教师分享自己的习作教学策略,互相借鉴和学习。
4. 习作教学评价方法研究(1)主持人介绍几种常见的习作教学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2)教师们针对评价方法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全体教师共同制定一套适用于我校学生的习作教学评价标准。
四、活动过程1.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标,明确活动流程。
2. 教师们按照活动内容,分组进行研讨和交流。
3.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研讨成果。
4. 全体教师共同总结活动内容,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总结1. 教师们对习作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习作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 教师们掌握了多种有效的习作教学策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作文教研活动策划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特举办本次作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专家讲座、经验分享、课堂观摩等形式,提升教师作文教学的专业素养,丰富作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对作文教学理念的理解,更新作文教学观念。
2. 深化教师对作文教学方法的掌握,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作文教学资源。
4.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四、活动地点XX市XX中学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全市小学、初中语文教师六、活动内容(一)开幕式(10月15日上午9:00-10:00)1. 领导致辞:由教育局领导发表讲话,强调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 活动介绍:主持人介绍活动流程、安排及注意事项。
3. 开幕式结束:全体参会教师合影留念。
(二)专家讲座(10月15日上午10:00-12:00)1. 主题:作文教学的现状与趋势2. 主讲人:知名作文教学专家3. 内容:分析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探讨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
(三)经验分享(10月15日下午14:00-16:00)1. 分享主题:优秀作文教学案例2. 分享者:各学校优秀教师代表3. 内容:分享他们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四)课堂观摩(10月16日上午8:30-11:30)1. 观摩课主题:小学/初中作文教学课2. 执教者:优秀青年教师3. 内容:展示优秀的作文教学课堂,让教师们直观地了解作文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五)互动研讨(10月16日下午14:00-16:00)1. 研讨主题:作文教学中的难题及对策2. 参与者:全体参会教师3. 内容: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小学作文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对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特举办本次作文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认识,明确作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 深入探讨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4.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2022年X月X日四、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五、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语文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作文教学的经验和心得。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优秀作文课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
3. 教学研讨针对观摩课进行研讨,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4. 互动交流教师之间就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5. 作文比赛组织学生参加作文比赛,检验作文教学成果。
六、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专家讲座(2022年X月X日)(1)主持人介绍专家及讲座主题。
(2)专家进行讲座。
(3)教师提问,专家解答。
2. 第二阶段:教学观摩(2022年X月X日)(1)主持人介绍观摩课教师及课程内容。
(2)教师进行作文课堂教学。
(3)观摩课结束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3. 第三阶段:教学研讨(2022年X月X日)(1)主持人介绍研讨主题。
(2)教师针对观摩课进行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3)总结研讨成果。
4. 第四阶段:互动交流(2022年X月X日)(1)主持人介绍交流主题。
(2)教师自由发言,交流作文教学经验。
(3)总结交流成果。
5. 第五阶段:作文比赛(2022年X月X日)(1)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
(2)学生参加作文比赛。
(3)评选优秀作文,颁发奖品。
七、活动要求1. 参会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以便在研讨环节进行交流。
2. 教师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聆听讲座,认真观摩课堂,认真进行研讨。
作文教研活动方案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理论理解和实践探索。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作文教学理念的理解和把握。
2. 增强教师对作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共四周。
四、活动内容第一周:理论研讨与集体备课1. 主题讲座:邀请资深语文教师或教研员进行“作文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掌握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2. 集体备课:以“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主题,分组进行集体备课。
各小组选取一篇典型作文,共同研讨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3.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备课成果,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讨论,共同完善教学设计。
第二周: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1. 案例分享: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作文教学中的成功案例或存在问题。
2. 专题研讨:围绕“作文教学中的评价策略”进行专题研讨,探讨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3. 实践探索:教师根据研讨成果,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的评价策略,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第三周:写作指导与示范教学1. 写作指导:邀请作家或资深编辑进行写作指导讲座,分享写作技巧和经验。
2. 示范教学:教师进行作文示范教学,展示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包括写作思路、语言表达、篇章结构等。
3. 互动交流:教师针对示范教学进行讨论,交流写作指导的经验和心得。
第四周:总结反思与成果展示1. 总结反思:教师总结四周以来的教研活动成果,反思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成果展示:教师展示在活动中形成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促进资源共享。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学教案范文

一、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学教案范文二、适用年级:八年级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研究式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升作文水平。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研究式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将观察、分析、表达相结合,提高作文质量。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素材(作文范文、相关文章等)3. 笔记本和文具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式作文?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研究式作文?2. 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讲解研究式作文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优秀的研究式作文范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和方法。
4. 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针对给定的话题进行讨论,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作文创作。
5. 作文展示与评价(15分钟)各小组选代表展示作品,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七、课后作业:1. 按照研究式作文的方法,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 收集相关素材,为下一节课的写作做好准备。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文质量3. 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十、板书设计: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学教案范文1. 基本概念2. 写作方法3. 案例分析4. 小组讨论5. 作文展示与评价六、教学延伸活动(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竞赛,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研究式作文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七、作文修改与升格(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和同学的建议,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升格。
八、优秀作文展示(15分钟)教师选取修改后的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和借鉴。
十、课后作业布置1. 继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2. 搜集相关素材,为下一节课的写作做好准备。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学教案范文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式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进行研究式作文的兴趣和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研究式作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研究式作文的定义和意义。
2. 研究式作文的类型和特点。
3. 研究式作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
4. 研究式作文的评分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教学重点1. 研究式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研究式作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
3. 研究式作文的评分标准和评价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研究式作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的运用。
2. 研究式作文的评分标准和评价方法的掌握。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手册。
2. 教具:投影仪、幻灯片、黑板、粉笔。
3. 资料:研究式作文实例、评分标准、评价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研究式作文,引发学生对研究式作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式作文。
2. 讲解研究式作文的概念和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研究式作文的定义、类型和特点,让学生对研究式作文有全面的认识。
3. 讲解研究式作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研究式作文的写作步骤,教授研究式作文的写作方法,如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进行分析等。
七、课堂实践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给定的选题进行讨论,共同完成一篇研究式作文。
2. 学生写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选题和写作步骤,独立完成研究式作文的写作。
3. 互评互改:学生之间相互交换作文,进行互评互改,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八、课堂总结1. 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研究式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照研究式作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完成一篇作文。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思考本节课所教授的研究式作文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是否清晰易懂,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案(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研究式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研究式作文的概念与特点2. 研究式作文的选题与策划3. 研究式作文的调查与分析5. 研究式作文的展示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研究式作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3. 示范: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研究式作文,让学生了解其结构和写作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式作文的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研究式作文的数量和质量。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研究式作文的兴趣和写作自信心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研究式作文指导书籍、优秀作文选集。
2. 网络资源:研究式作文相关文章、案例、教程。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黑板、多媒体课件。
4. 实践活动材料:调查问卷、采访记录、观察笔记等。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研究式作文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反馈与修改: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质量。
4. 激励机制:设立作文竞赛、优秀作品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七、教学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讲解研究式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2. 第二阶段:教授选题与策划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式作文的初步构思。
3. 第三阶段:讲解调查与分析的技巧,培养学生独立搜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5. 第五阶段:组织作文展示与评价活动,让学生分享成果,提升自信心。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学教案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写作中各种人称的特点。
2. 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 是读者感到真实和亲切。
缺点是容易受到时空的局限, 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
为了突破这种局限, 作者用“他”、“他们”的口吻, 客观地把故事传达给读者, 这便是第三人称的写法。
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好处, 是能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展现生活, 便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以弥补直接观察的不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同一篇文章中, 两种人称不可混合使用, 但却可以交替使用。
课文《祝福》、《勇气》就是兼用两种人称的例证。
人称转换必须有过渡的句子或段落, 作出明确的交待, 否则会引起思路的混乱。
用这种写法, 既能突破用第一人称所受的限制, 又能使读者获得真实亲切的感受。
教学方法初中学生作文常有立足点摇摆不定、人称不统一的毛病, 这种毛病甚至带有很大的普遍性。
根除这种毛病的最好方法,还是“病例会诊”。
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说: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 他的作品, 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
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 也就不能领悟。
因为在学习者一方, 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 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
”学生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方可少走弯路。
据此, 本单元作文教学, 可充分利用人称错用的典型病例, 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具体方法可用提问、讨论、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把单纯的写作知识灌注变为自主探求和实践训练的过程。
为节约时间, 教师课前应把“会诊例文”制成投影软片, 上课时用投影机打出。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本第二单元写作知识《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 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它有什么优点和局限?试举例说明。
2. 什么是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它有什么优点?试举例说明。
3. 在一篇文章中交互使用两种人类应注意些什么?试举例说明。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案(教师中心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式作文的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质量;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习惯;5.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研究式作文的概念与特点2. 研究式作文的选题与策划3. 研究式作文的资料收集与分析4. 研究式作文的写作技巧5. 研究式作文的评价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研究式作文的概念、特点、选题、策划、资料收集与分析、写作技巧等基本知识;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作文实践,培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研究成果,培养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习惯;4. 评价法:对学生的研究式作文进行评价,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2. 参考资料、文献;3. 网络资源;4. 作文纸、评价表;5.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研究式作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2. 新课:讲解研究式作文的选题与策划,引导学生明确研究方向;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式作文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研究成果,引导学生相互借鉴、提高;6.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研究式作文;7. 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提高作文质量。
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 成果性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给出具体指导意见;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提高自我认知。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案(教师中心稿)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式作文的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进行研究式作文的兴趣和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研究式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1. 研究式作文的概念和特点;2. 研究式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研究式作文的实践操作;2. 学生独立完成研究式作文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研究式作文的相关理论知识;2. 研究式作文的实践案例;3. 研究式作文的评价标准。
学生准备:1. 相关阅读材料;2. 笔记本和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式作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研究式作文的概念、特点、方法和技巧,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作文的实践操作,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 学生互评(5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作文,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四、作业布置1. 根据本次课程的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研究式作文。
2. 准备下一节课的相关材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3. 学生对研究式作文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1. 研究式作文的选题与策划;2. 研究式作文的资料收集与分析;3. 研究式作文的结构与写作技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研究式作文的选题与策划方法;2. 培养学生进行研究式作文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研究式作文的结构与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研究式作文的选题与策划方法;2. 研究式作文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3. 研究式作文的结构与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研究式作文的资料收集与分析;2. 学生独立完成研究式作文的能力。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案(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式作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进行研究式作文的兴趣和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研究式作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研究式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 研究式作文的步骤和方法3. 研究式作文的技巧和策略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实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研究式作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研究式作文的定义、特点、步骤和方法,并提供相关的例证和案例。
3.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作文的实践,包括选题、收集资料、分析和论证等步骤。
4.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式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的研究式作文的质量:内容是否丰富、论点是否明确、论证是否充分等。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等。
五、教学资源1. 相关的研究式作文实例和案例。
2. 研究式作文的参考资料和文献。
3. 研究式作文的评价标准和反馈表。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为小组,讨论研究式作文的主题和题目选择。
2. 资料搜集: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3. 论证练习:学生针对主题,进行论证练习,包括提出论点、寻找论据、进行反驳等。
七、教学要点1. 选题原则:引导学生了解选题的重要性,教授选题的原则和方法。
2. 资料筛选:教授学生如何筛选和评估资料的可信度和价值。
3. 论证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论证技巧,包括逻辑推理、举例论证等。
八、教学难点1. 研究式作文的结构和格式。
2. 论证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3. 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九、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研究式作文案例和实例。
2. 准备研究式作文的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
3. 准备教学所需的PPT、资料和参考书籍。
十、教学反思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作文指导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特举办本次作文指导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作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认识,明确作文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2. 增强教师作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三、活动内容(一)集体备课1. 备课内容:围绕作文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一篇课文或作文题目进行集体备课。
2. 备课形式:教师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备课内容,共同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等。
3. 备课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参与备课,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
(二)课堂观摩1. 观摩形式:由备课组推荐一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2. 观摩内容: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课堂展示,包括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总结等环节。
3. 观摩要求:观摩教师要认真记录课堂细节,课后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三)专题讲座1. 讲座主题:围绕作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 讲座内容:包括作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作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作文评价的标准与方法等。
3. 讲座要求:教师要认真聆听,做好笔记,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思考。
(四)交流研讨1. 研讨形式:教师分组进行研讨,围绕观摩课、专题讲座等内容进行交流。
2. 研讨内容:包括对观摩课的评价、对专题讲座的理解、对作文教学方法的探讨等。
3. 研讨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作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四、活动安排(一)活动时间1. 集体备课:一周内完成。
2. 课堂观摩:一周后进行。
3. 专题讲座:观摩课后一周内进行。
4. 交流研讨:专题讲座后一周内进行。
习作教学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尤其是习作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课后反思、专题讲座等形式,探讨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习作教学理念的认识,明确新课程背景下习作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2. 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3. 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通过课后反思,促进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改进。
5. 通过专题讲座,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丰富教学理论。
三、活动内容(一)集体备课1. 备课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2. 备课内容:- 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 研究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
- 制定教学评价方案。
3. 备课形式:- 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备课任务。
- 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课堂教学观摩1. 观摩时间:每月一次,每次半天。
2. 观摩内容:- 观摩优秀教师的习作课堂教学。
- 记录课堂亮点,分析教学策略。
3. 观摩形式:- 集体观摩,分组讨论。
- 观摩后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三)课后反思1. 反思时间:课后立即进行。
2. 反思内容:-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 反思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
-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合理。
3. 反思形式:- 教师个人反思,撰写反思日记。
- 集体交流,分享反思心得。
(四)专题讲座1. 讲座时间:每学期至少两次,每次1小时。
2. 讲座内容:- 习作教学理论讲座。
- 习作教学案例分享。
- 习作教学评价方法。
3. 讲座形式:-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 教师之间交流分享。
四、活动组织(一)组织机构1. 成立习作教学教研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设立组长一名,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
3. 设立记录员一名,负责活动记录和资料整理。
研学作文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研学旅行的意义,掌握研学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经历,撰写一篇研学作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 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历史、文化等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研学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 如何将研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生动的文字。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 如何帮助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研学旅行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研学旅行吗?有哪些难忘的经历?(二)研学作文写作指导1. 讲解研学作文的结构:开头、正文、结尾。
- 开头:简要介绍研学旅行的背景和目的。
- 正文:详细描述研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 结尾:总结研学旅行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2. 介绍研学作文的写作方法:- 观察法:仔细观察研学过程中的细节,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 想象法:结合自身经历,发挥想象力,丰富作文内容。
- 表达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三)小组讨论与分享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次研学旅行的经历,进行讨论。
2.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研学旅行的见闻和感受。
(四)作文实践1. 学生根据研学旅行的经历,开始写作研学作文。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文修改与展示1. 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自我修改。
2. 教师挑选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并给予点评。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学生在研学作文写作过程中的表现,总结教学经验。
2. 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作文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 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写作技巧,如描写、叙述、议论等,丰富文章内容。
-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提高作文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写作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 学生能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提升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我的家乡2. 课时:2课时3. 教学重点:- 确定文章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
- 运用描写、叙述等手法,生动地展现家乡的风土人情。
4. 教学难点:- 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文章,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 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好记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作文要求:- 向学生讲解作文的主题和要求,明确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选择作文材料,如何运用写作技巧。
4. 写作指导:-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
5. 写作实践:-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开始写作。
6. 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展示优秀作文:- 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分析其优点,引导学生学习。
2. 小组互评:- 学生之间互相评改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3.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修改建议。
4. 修改作文:- 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的点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5.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 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反思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研究型作文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研究型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 学生能够掌握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论点的步骤。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研究型作文的写作技巧,独立完成一篇具有研究性的作文。
-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信息搜集、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研究型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研究型作文的定义及特点2. 研究型作文的写作步骤- 选题与确定研究方向- 搜集资料与整理资料- 分析问题与提出观点- 论证论点与组织文章结构- 修改与润色三、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研究型作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型作文的特点。
2. 讲解与示范- 教师详细讲解研究型作文的定义、特点、写作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示范。
3. 实践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研究型作文的选题和方向。
- 学生分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观点。
- 学生分组进行论证,组织文章结构,撰写初稿。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交流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型作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5. 修改与完善- 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的点评,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研究型作文教学过程,强调研究型作文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选题、资料搜集、分析问题、论证论点、文章结构等方面的能力。
-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 同学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评价标准:- 选题具有研究价值,符合实际。
- 资料搜集全面、准确,具有代表性。
- 分析问题深入,观点明确,论证有力。
- 文章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写作中各种人称的特点。
2.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是读者感到真实和亲切。
缺点是容易受到时空的局限,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
为了突破这种局限,作者用“他”、“他们”的口吻,客观地把故事传达给读者,这便是第三人称的写法。
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好处,是能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展现生活,便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弥补直接观察的不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同一篇文章中,两种人称不可混合使用,但却可以交替使用。
课文《祝福》、《勇气》就是兼用两种人称的例证。
人称转换必须有过渡的句子或段落,作出明确的交待,否则会引起思路的混乱。
用这种写法,既能突破用第一人称所受的限制,又能使读者获得真实亲切的感受。
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作文常有立足点摇摆不定、人称不统一的毛病,这种毛病甚至带有很大的普遍性。
根除这种毛病的最好方法,还是“病例会诊”。
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说: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
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
因为在学习者一方,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
”学生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方可少走弯路。
据此,本单元作文教学,可充分利用人称错用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具体方法可用提问、讨论、点拨相结合的方法,把单纯的写作知识灌注变为自主探求和实践训练的过程。
为节约时间,教师课前应把“会诊例文”制成投影软片,上课时用投影机打出。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本第二单元写作知识《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它有什么优点和局限?试举例说明。
2.什么是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它有什么优点?试举例说明。
3.在一篇文章中交互使用两种人类应注意些什么?试举例说明。
二、病例会诊与救治
(一)病例会诊之一
1.出示会诊例文(1):
“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太难了。
我苦苦地思索看,还是一道题
也不会做。
豆大的汗珠顺着面颊流下来。
我的头发胀,觉得天旋地转——咕咚一声我摔倒在地上,昏了过去。
监考老师急忙跑过来把我扶起来。
全班同学也都停住笔吃惊地朝我这里看。
一时间教室里乱了起来。
”
2.讨论:这段话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这段话先写我昏过去,接着又写昏过去之后的紧张场面。
这就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既然你昏倒了,怎么能看到这种紧张的场面?这样写会读者感到你在瞎编,不可信。
3.讨论:怎样改正这个毛病?
如果是事后别人告诉你的,则应在文中加以说明,添上“事后我才知道”这样的话,就情通理顺了。
(二)病例会诊之二
1.出示会诊例文(2):
“星期三下午放学,我忘记把作业本带回家。
吃完晚饭我到学校去取作业本,一进教室门,看到张华和刘明同学正在抄写黑板报。
他们抄完黑板报,便兴冲冲地回家,消失在溶溶的月光底下。
”
这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文章就这样结束了。
2.讨论:这段文章出了什么毛病?
这段文字的毛病,是把第一人称“我”给丢了。
文章结束了,但是“我”到哪里去了呢?读者无法理解。
所以,用第一人
称所写内容一定是耳闻目睹的,而且“我”要始终在场,做
到前后照应。
3.讨论:怎样修改这段文字?
可作这样修改:等他们写完黑板报,我和他们一块走出校门,看他俩消失在溶溶的月色中,我也快步迈向回家的路。
(三)病例会诊之三
1.出示会诊例文(3):
“我到浙江湖州老家去过暑假。
一天,表弟李伟要我和他一块到水塘摸螺蛳。
我们来到水塘边,表弟对我说,我自个先试试看。
我摸了好大一会,一个也没摸到。
他笑着说,我来摸给你看。
他一伸手就摸一大把。
我问:‘你怎么如此顺手?’他说:‘熟能生巧,我开始也摸不着,时间长了,就摸到一些窍门,原来螺蛳一般都附在沿岸的石块下或枯木腐草上。
’我就专门往这些地方摸,一摸就摸好多。
我望着满盆的螺蛳,心里高兴极了。
”
2.讨论:这段文字令人费解,毛病出在什地方?
这段文字的病根,是人称混乱。
该用“你”而用了“我”,该用“我”而用了“他”,该做必要的过渡交待而没有做。
因而造成语意混乱。
3.讨论:如何理顺本文的人称关系?
“我自个儿先试试看”,改为“你自个儿先试试看,“他就摸到一些窍门”,改为“我就摸到一些窍门”。
在表弟的话说完之后,加上一句过渡的话:“听表弟这么一说”。
小结:初学写作,宜多练习第一人称写法,直叙自己的见闻和经历。
在用第一人称时,“我”要一贯到底,防止人物关系错位;用第一人称只能写自己所闻所见,不能写自己见闻之外的事情。
在练好写第一人称的基础上再练习第三人称的写法。
在同一篇文章中,人称可以更换,但在一般叙述中人称不宜更换。
在一篇文章中,有时由于叙述事情的时间地点发生了变化,需要变换人称,就一定要注意交待清楚,最好另起一段,并要有恰当过渡的句子(例如《祝福》、《勇气》)。
参考题目
1.我的课余生活(用第一人称)
2.一次难忘的经历(用第一人称)
3.成长的感觉(用第一人称)
4.一场精彩的球赛(用第三人称)
5.《千尺幢救险》是第四军医大学一位同学讲述自己在华山抢险救人的情况,用的是第一人称。
请你用第三人称改写这个故事。
千尺幢救险
五月一日这天,我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游览西岳华山。
大约早晨七点,来到了“太华咽喉”的千尺幢。
这里的奇险名不虚传,仰面一条裂缝,从上到下镶嵌在陡壁上,上面开凿了一级一级的台阶,很像悬挂在云彩里的天梯。
游人手抓索链,艰难地向上攀登。
我们爬到千尺幢中段,突然听到一声惨叫,
霎时,数不清的帽子、鞋子、提包、照相机漫天飞舞。
我脑子里“嗡”地一声,意识到出事了。
周围的一些游人,趴下身子,低下脑袋,双手紧紧地抓住索链,躲避这场突然袭来的灾难。
突然有人大声呼喊:“快把人截住!快把人截住!”我什么也来不及想,放开手中的锁链,挺身站出来,伸出手臂挡住向下跌落的人。
这时,一个中年人砸到我的头上,我只感到一阵疼痛,但我顾不得这些,急忙和另一个同学一起,把这位中年人紧紧抱住,沾了我俩一身鲜血。
接着又传来一声惨叫,只见一个女青年又头朝下跌落下来,眼看就要撞下山崖。
我失声大喊:“快抓住!”一边顺势抓她的脚,另一位同学抓她的头,总算把这位同志拉住了。
(这些文字把出事原因没交待清楚,改写时允许通过想象加以补充)
写作知识
所谓人称,实质就是叙述的观察点和立足点。
对于事件的经过或人物活动,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观察点,是无法把它叙述清楚的。
作者把自己当作故事的见证人以至主人公写进文章中,通过“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把故事传达给读者,这就是第一人称的写法。
自传、日记、游记、书信等形式,大凡写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就经常用到这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