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感动”作文指导教学案例

“感动”作文指导教学案例

“感动”作文指导教学案例(案例背景)新课标在写作教学中提出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指导要精要有用,应抓选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基于此,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盘点生活,感知生活,使材料源源不断地从学生头脑中涌现。

进而激发学生说真话,吐真情。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从纷繁的事件中选出最璀璨的一颗璞玉,去捕捉细节,加工细节,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和表现角度,使学生做到下笔有言,下笔有法。

将新课表理念无痕地实现于课堂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案例描述)一,激情导入,提笔有题同学们,我们说,常常被感动充满激情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感动是一种养分。

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们灵魂中小小的斑点和污渍。

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们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感动,会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今天我们就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500---600)字的文章。

(板书:感动)二、激发说评,下笔有言提到写作,有的同学就开始发愁,觉得腹内空空,没有什么可写的,无从下笔。

今天老师要告诉同学们,其实啊,作文没有什么可怕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只要我们有话可说,那我们作文不愁没写的。

同学们,大家可以想一想,令我们感动的事有哪些呢?我们说,父母无微不至、无怨无悔的关爱令我们感动。

同学之间的真诚、友爱令我们感动。

老师的包容,孜孜不倦令我们感动。

那些善良,正直,勇敢,坚强,自立,守信……的人们令我们感动。

总之,令我们感动的事很多很多。

既然令我们感动的事很多,我们是不是随便选一件来写呢?那么该如何选材呢?(板书:选材)生:应选最能打动人的事。

生:应选虽不是惊天动地,但却能温暖我们的凡人小事,其间的真情会照亮我们的心房。

小学作文辅导教案

小学作文辅导教案

小学作文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能力;2.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通过写作,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2.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3.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小学生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对写作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写作技巧。

(1)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开头、主体和结尾;(2)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写作题材,如何展开想象,如何进行逻辑思维;(3)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进行写作,包括构思、写作、修改等步骤。

3.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1)教师提供几个写作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构思,帮助学生拓展想象,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3)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

4.展示作文。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5.评价和修改。

(1)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2)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提高作文的质量。

六、作业布置。

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写作技巧和要素,完成一篇作文,并在下节课上交。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和要素,培养了写作习惯和兴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学习写作技巧、引导写作、展示作文、评价修改等环节,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设计模板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设计模板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指导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作文指导课的教学方法和步骤;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文指导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2.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2.学生准备,学生应准备好笔、纸等写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作文指导课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作文指导课的基本概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的要点和技巧。

3.示范(15分钟)。

教师以一个简单的作文题目为例,进行写作示范,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4.练习(20分钟)。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水平。

5.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课堂作业。

布置作文练习题,要求学生按照课堂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七、教学反思。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九、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作文练习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十、教学反馈。

向学生及时反馈评价结果,鼓励优秀学生,帮助落后学生,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指导课。

十一、教学心得。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心得,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通过以上教学模板,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指导教学

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指导教学

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指导教学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指导教学_【部编新教材】2022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案-展示课配套资料——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部编新教材】2022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案-展示课配套资料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1/5课题笔尖流出的故事变课型习作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 1.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

目的 2.明确虚构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写虚构的故事。

教学重点根据给出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

教学难点想象一个完好并且吸引人的故事。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重温故事内容,理解特点1.回忆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指三名同学分别说说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老师总结:这三篇课文写的都是故事。

【出示课件2】《桥》新课教学〔〕分钟一名老党员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穷人》桑娜和渔夫在自己家生活贫穷的情况下,收养邻居家两个孩子。

《在柏林》一位后备役老兵把自己的妻子送往疯人院,然后去参战。

这三个故事都是虚构的,都非常感人。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因为作回忆三篇课文,讲出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要以虚构故事来引路,从而到达“读故事——写故事”的一个目的。

2/5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来写。

〔板书:虚构故事情节曲折吸引人〕二、根据提供材料,创编故事1.学生读一读课本上为我们提供的三组材料:环境和人物,然后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准备创编故事。

2.老师指导。

【出示课件3】写的时候注意:? 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 把故事写完好,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 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任务的心理学生选择环境和活动。

人物后,先自己考虑3.分组指导,然后老师分组指导第一组要注意:【出示课件4】,为学生的习作铺路1.地点:校园搭桥,预防学生直接2.时间:丁香花盛开的季节离题或不符合要求、3.人物一:淘气包性格,学生角色;无从下笔等情况出现人物二:王寒冰“小辣椒”性格,班长角色;。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写出优秀的作文。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写作。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动手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找到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2.如何教会学生正确运用写作技巧,写出有条理、有表现力的作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图片引入写作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动手写作。

2.讲解写作方法和技巧。

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分析,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构思文章内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组织文章结构等。

3.激发写作灵感。

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写作题目或者素材,引导学生找到写作的灵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美好,写出有趣的作文。

4.指导学生动手写作。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动手写作,然后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5.展示和分享作文。

老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然后进行评价和分享,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也能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的经验和技巧。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也提高了写作的兴趣和水平。

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写作中,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七、作业布置。

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写一篇有表现力的作文。

并在下节课上进行集体展示和分享。

以上就是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朹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指导公开课教案

作文指导公开课教案

观察联想表达-------写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培养写作兴趣。

2、掌握观察、联想、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观察、联想、表达的方法,展开细致的描写,丰富文章的内容,提升语言的感染力。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做游戏:隔箱猜物游戏规则:1、负责摸箱子内的物体的同学只能用手摸,不能看。

2、即使自己猜到是什么物体,也不能直接说出来。

要把摸到的感受用语言传达给同学们,让同学们猜是什么。

3、限时两分钟。

二、口语表达结合刚刚摸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想到的,自己组织语言,以“砖”为话题,说一段话。

看到这块“砖”,你会想些什么呢?☐由砖的样子,我想到。

☐由砖的来历,我想到。

☐由砖的用途,我想到。

三、出示例文它是一个红色的长方体,用手摸上去感觉硬硬的,表面有些粗糙不平,有很多米粒大小的窟窿,放在手上掂一掂,还真有点沉呢,蜷上手指敲一敲,发出清脆的响声,手指都感觉到有些疼呢。

它的前身是泥土,在与水搅拌均匀后,先放在模具里塑形,再晾晒,然后放入窑中,经过烈火的焚烧才变成有棱有角、质地坚硬,历经风吹雨打都不会变形的砖。

它的用途极为广泛,适应很多楼房的各种需求。

造大厦,建厂房,砌剧院,它是最基本的原料。

在花园中,各种各样的花被砖围着,而它却默默地甘愿做护花使者;台阶上一块块砌上去的砖,静静地平卧着,甘愿做人们攀登的垫脚石;地下的砖砌成了下水道、粪池,而它却从未嫌弃过那被污水弄脏的红衣。

可谓是“用在高楼不骄傲,砌在厕所无怨言。

”说到这里,我真想赞美一下这外表朴实无华甚至有些丑陋的砖了。

我想赞你历经烈火的焚烧却不屈服的精神;我想赞你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品质。

这正应了那首诗“四平八稳话方砖,烈火焚烧若等闲。

直上青云身自正,无私心地解天宽。

”四、方法总结(一)细观察(二)巧联想(三)善表达五、具体技巧指导:(一)细观察1.调动多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2.注意细节描写(二)巧联想联想定义:由某人、某事、某物或某概念引发而想到相关的人、事、物或概念。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人物、捕捉人物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通过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 人物描写的原则:真实、生动、典型、细腻。

3. 人物描写练习:选取一个熟悉的人物,进行详细描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及其运用。

难点:如何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写作中遇到的人物描写问题,引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并通过举例进行分析。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性格、情感,引导学生思考。

4. 练习:让学生选取一个熟悉的人物进行详细描写,注意运用人物描写方法。

5. 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展示,大家共同评价、学习。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并结合自己以往的写作经验,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方法。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人物描写的原则。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练习,评价学生对人物描写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人物描写练习中表现出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人物性格、情感的把握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描写方法。

2. 运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人物描写案例:提供一些优秀的人物描写作品,供学生分析和借鉴。

2. 参考书籍:推荐一些有关写作、人物描写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作文辅导教案5篇

作文辅导教案5篇

作文辅导教案5篇作文辅导教案篇(1):学校作文指导课教案一、写自己参与过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学校中班级作文指导。

无论学校生活还是家庭和社会生活都布满了很多好玩而又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春游,秋游活动。

学校里的各种体育活动,课间活动。

比如,砸沙包,丢手绢,一二三木头人,踢毽子,跳绳等等活动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好材料。

再如,家庭里的过生日,家庭联欢会,家庭卡啦ok竞赛,家庭故事会,家庭趣味活动等等都可以变成我们写作的好材料,写进文章里会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二、写自己的亲身经受。

习作是学校生真情实感的反映。

生活中同学会经受各种各样的事情。

比如,一次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判?学习中表现好被老师表扬?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事后感到懊悔;自己不经意间关心了别人而感到心里特殊拘束,那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动肯定会回味悠长。

再比如自己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登台演讲,第一次独自一人在家,第一次走亲戚等等,都可以写进作文里。

由于作文的选材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既真实,又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何乐而不为呢?三、写自己的熟识的动植物,学校生都喜爱去动物园看各种各样的动物。

动物的形状,毛色,神态,动作以及生活习性就会渐渐地为小伴侣们所熟识。

还有的常常去动物园看动物,对动物既有了了解和熟悉,还有的产生了感情。

因而,我们写这些动物应当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自己家或者邻居家养的动物,由于常常接触,有的甚至常常和动物在一起玩,因而,对这类动物比较熟识,也情愿写进作文中去。

植物也是这样,比如,家里养的花草,院子里种的树木,小区的树木,也可以是森林公园里的树木,都可以写进习作中来。

如,学校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我爱家乡的杨梅》一文,就是特别好的例子,值得借鉴。

四、写常吃的水果。

水果和我们的联系非常亲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比如,跟着家长去体验摘果子—买果子—吃果子的乐趣,就是一篇非常好的习作素材。

对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质地、口感等也很有写头。

作文指导课教案

作文指导课教案

作文指导课教案
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教案内容:
1. 引言:介绍作文指导课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在本课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3. 教学过程:
a. 导入活动: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使用图片、问题或小故事等方式引入话题。

b. 介绍作文结构:教授学生有关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尾。

c. 提供示范作文:给学生展示一篇优秀的范文,让学生理解一个好的作文应该具备的特点和要求。

d. 分析范文:与学生一起分析范文,让学生发现范文中引人入胜的开头、清晰的逻辑和有力的结尾等特点。

e. 讲解写作技巧:给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如使用扫描法进行思维导图、遵循逻辑顺序、运用合适的过渡词等。

f. 练习写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以指定的主题或
话题进行写作练习,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g. 学生互评与讨论: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讨论彼此的作文,互相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h.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具体的建议和肯定,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4. 总结归纳: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今后如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如完成未完成的作文、继续磨
练所学的写作技巧等。

6. 结束语:鼓励学生多加练习,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注意事项:
1. 文章开头无需加标题,直接从引言开始;
2. 在文章中避免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以确保文章内容的独特性;
3. 教案内容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一堂特殊的线上作文指导课

一堂特殊的线上作文指导课

一堂特殊的线上作文指导课网络教学模式下,课堂讨论和交流成了网络授课的一大难题和一道鸿沟,尤其是在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思维方面,网课效果略打折扣。

本文以班級开展的一次线上作文接龙为例,记录教师利用网络媒介,通过提前布置、细致要求、穿插指导、生生评价、接龙总结等方法,进行线上作文写作和指导的经过。

其实,网络教学改变的只是平时教学的地点和模式,教学的过程并不会因此就缺失,改变一种思路,换一种方法同样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标签:线上接龙别样互动思维火花一、案例背景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改变了大家的过年方式,更改变了教育方式。

随着寒假假期的无限期延长,线上教学在千呼万唤中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前期的空中拓展课堂教学,到3月初的新课网授,一场关乎教育的改革已然悄悄走向了寻常学生家。

正当我在为怎样进行网络教学困惑踌躇时,无意间看到了儿子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作文接龙。

老师先给作文定了一个主题,然后又给了一个作文开头,所有的同学自行往下接龙写作,每人一句。

儿子的作业让我深受启发,网络上课改变的只是平时教学的地点和模式,教学的过程并不会因此就缺失,改变一种思路,换一种方法同样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案例描述线上教学第一课古诗中有一道选做题: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执教这一节网课的芜湖黄老师已经给大家做了一次教学指导,我正愁着不知如何检查学生是否已经学会改写,便决定用作文接龙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改写。

考虑到每一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我在微信群提前布置了本次作文接龙的时间和具体要求,给学生留足了时间进行准备。

第二天下午4:30一到,我正准备给作文开头,小陈同学一下把改写的作文发到了群里,我再仔细一瞧,她居然把全首古诗都改写出来了。

紧接着,又有一名同学将自己改写的短文发到了群里。

再细看二人改写的短文,基本上就是将四句古诗的意思串在一起,课堂上黄老师教的技法一点都没有用上。

作文讲评教学案例(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作文讲评教学案例(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作文讲评教学案例(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作文讲评教学案例(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随着时代的变迁,作文讲评教学也随之发展。

从最初的简单点评到现在的多角度审视,作文讲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润色作业,而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考察。

所以在教学设计上,需要多方面的考虑。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估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教学策略1. 以阅读为基础在作文讲评教学中,阅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好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积累语言、情感、知识方面的素材,这为后续的作文讲评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联系实际教师要将学生的生活与作文讲评整合在一起,将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自然地融入作文中。

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考能力。

3. 个性化教学在作文讲评时,针对不同层次和特长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方式1. 合作学习在作文讲评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 互动式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可以有效的强化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同时,在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创新过程中,通过分享、答辩等方式相互启示,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教学评估1. 教学成效评估在作文讲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及时评估,从而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2. 学生评价教师评估学生评价教师评估能够直接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及时纠正不足,并对教学准备、组织、教法、反馈等方面进行调整,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综上所述,作文讲评教学应该注重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估的有机结合。

通过以阅读为基础,联系实际和个性化教学等策略,采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评估,最终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总之,作文讲评教学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写写一件难忘的事》作文指导课教案

《写写一件难忘的事》作文指导课教案

《写写一件难忘的事》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领会写好一件难忘事情的要领,知道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要根据"习作要点讨论"提示,让学生知道写一件难忘的事一要按照顺序,二要抓住重点"难忘"。

3、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自己做过的一件事,并写下来,做到重点突出,文从字顺。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记叙有序难点:经过部分要写具体,突出难忘。

三、教学用具:相关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在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你难忘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回忆你最难忘的一件事。

(师板书:写写一件难忘的事)这次作文之后,我们将选取20篇以上的优秀作文编成作文集。

大家有信心吗?(二)、审题立意1、师:我们可以拟定一些什么样的作文题目呢?(一件难忘的事、难忘的一件事…)"文以意为金"、"意在文先"。

这道作文题的题眼是什么?(难忘)2、什么是"难忘"的事?3、生答师小结:生活中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给自己以教育、启发、感受的一件记忆深刻、难以从脑子中抹去的事。

可能是令人难过的、令人高兴的、让人想起来很内疚的、令人很受感动的,还可能是感到不解的、感到好笑的,…(三)、选材构思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记忆的海洋里,还储存着哪些难以抹去的事情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并选择其中的一件事用一两句话说说。

2、学生班上交流。

3、师适当提示:素材的取舍:舍旧取新、舍大取小、去粗取精。

4、学生独立口头作文。

(四)、谋篇布局1、"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要把这篇文章写成功,你来给大家提个醒,应注意些什么?2、生答师小结板书:(1)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其中经过应写具体。

(2)按一定的顺序写。

(3)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_1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_1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细节描写写出人物个性特征案例背景主题:我让学生写两篇作文,一篇以“亲情”为话题,一篇以《介绍我的同学》为题,发现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存在着人物呆板,千人一面的问题,所写人物缺乏个性,主要原因是写人物时缺乏细节描写。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作文指导课“用细节描写人物”,这是高中语文新教材中两个表达单元的写作要求,课程要求能从生活中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描写人物,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案例设计: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注重创设语言实践活动,努力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目的。

我通过认知、理解、运用、提高这样一个教学流程来训练学生学会选择、运用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进行细节描写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案例实施过程:1. 知识目标: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体验写作乐趣。

2. 能力目标:立足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学习如何提高写人物特征写作技巧。

3. 情感目标:学习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解读。

利用网页,视频,幻灯片等信息技术解读细节描写,达到直观理解目的。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实践。

体验写作乐趣,展示学生习作。

教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幻灯片1)用肖像描写导入课程,使同学们进入情境。

展示学生习作找出存在问题: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由于没有个性特征很难说这写的是谁)幻灯片引导直观可感。

用网页形式展示容,。

二.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细节描写,学习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板书)细节描写分类及作用。

细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认知)细节描写外貌语言人行为动作突出人物个性特征心理神态作用: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

“真情流露”作文指导课教案

“真情流露”作文指导课教案

“真情流露”作文指导课教案蒋娟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真情流露在文章中的作用.2激发学生倾吐内心情感的欲望.3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的技巧和方法,使文章能够达到真情流露的效果. 教学重点:了解和学习写作的方法,引导训练,从而掌握技巧.教学难点:体会方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课前准备:一些感人的文章和片段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东西莫过于真实的情感,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情打动人.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真”的涵义的呢?学生说1真人真事,2亲身经历3符合客观实际的事等二感受真情,师生互谈。

师: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的作文也就是他的生活”可见在现生活,流露真情的重要。

下面给大家发几篇文章,;请大家仔细阅读,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我们为之动容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秋天的怀念》片段,《背影》的片段,两篇学生作文)学生说教师总结精描细绘见真情(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等)万事求实见真情直抒胸臆见真情(大胆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巧妙地安排结构(设置悬念线索安排欲扬先抑等手法)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师:大家说的棒极了,确实任何好的文章都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那么真情也需要我们用语言渲染和包装,才能达到感动人的效果。

下面给大家放映几段影片的片段,大家觉得是那些语言,那些动作,那些情节波动了你的心弦?(放录象1表现亲情的一则广告2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片段3歌曲《天亮》片段师旁白:大家即将听到的这首歌是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曾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可是谁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那是1999年10月,在贵州的一个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

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

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

儿子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展开论述、如何提出观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 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内容。

1. 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作文是由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组成的。

开头要引出话题,引起读者兴趣;中间要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事例或论据加以支持;结尾要得出结论,或者提出建议,或者引起共鸣。

2. 作文的写作技巧。

(1)如何展开论述。

在中间部分,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不同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如何提出观点。

在中间部分,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对比、举例、引用名言等方式来提出观点,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3)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在整篇文章中,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以及作文的写作技巧,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3. 操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个人写作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进行互相点评和改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文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作文指导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作文指导教案(精彩5篇)

作文指导教案(精彩5篇)

作文指导教案(精彩5篇)七年级作文指导教案篇一七年级作文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人物语言描写方法指导。

2、语言描写的个性化、生活化,能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道德品质。

3、语言描写要精炼、灵动、鲜活,以形传神,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人物语言要求精炼、传神、个性化和生活化。

特别是个性化,是语言描写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

教学方法:指导与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圣诞节,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度过,幸福就这样温馨地环绕在我们身边。

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祝大家圣诞平安吉祥。

今天来到班上的,还有一位我特邀的嘉宾,作文竞赛一等奖获得者,57班的唐童童。

请大家回忆一下《咏雪》这篇课文,文中有位才情并茂的女子是谁呀?——谢道韫(板书)。

她不仅是谢无奕的女儿,也不仅是王凝之的妻子,她还是东晋著名的女诗人。

课文中最能体现出她才情的一句话是——未若柳絮因风起(板书)。

知道吗,从这开始,后世就把女子的文学才能称为“咏絮才”。

作者对她的直接刻画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法?——语言描写(板书)。

二、授新:什么是语言呢?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这样说:“语言也就是说话。

”那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先听听这样一番话吧。

秀才、县官和财主在大雪天不期而遇。

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吟咏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

”这位戴乌纱帽的县官听后马上接了一句:“皇家瑞气降人间。

”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正好走过来一位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信你个鬼”。

你知道这段经典的语言描写好在哪里吗?(自由发言)明确:秀才是读书人,讲究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因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就不同。

俗话说,什么树上开什么花;我们说,什么人说什么话——个性(板书)。

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案例

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案例

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案例---------------------------------------“好读书,读好书”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范文,学生课前收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教学目标:1、以激发学生习作的情趣,引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感情。

2、丰富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语言积淀,提高写作能力。

3、学习借鉴别人的习作方法、提高作文技能。

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1、交流体验你平时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为什么喜欢读这样的书?你又有什么体会?2、抛砖引玉看看下面那些成语是自己喜欢的,说说理由。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借光韦编三绝目不窥园焚膏继晷鸡鸣而起磨穿铁砚勤学苦练学而不厌圆木警枕幼学不厌幼学壮行朝乾夕惕只争朝夕坐以待旦手不释卷苦心孤诣囊茧照读悬梁刺股仰屋著书映月读书凿壁偷光熟读深思徒读父书映雪读书3、名人读书:根据自己的了解,谈名人的读书故事。

二、运动要领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句话一百人有一百人的看法,一个故事一百人有一百人的感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故事,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读书的故事,也是件乐事啊!1、开启思路师: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来介绍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开头:喜欢什么书,中间:怎样喜欢的;结尾:为什么喜欢。

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如果让你介绍你的读书故事,您应该怎样来写。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起因(为什么喜欢读书)→经过(读书的趣事)→结果(感悟)。

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如果让你介绍你的读书故事,您应该怎样来写。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起因(为什么喜欢读书)→经过(读书的趣事)→结果(感悟)2、他山之石读一读下面的佳作,说一说你的理解和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启示,在我痛苦的时候给我欢乐;在我空虚的时候给我陪伴。

又有什么比它对我帮助更大呢?读书也要会读,读书不是拿眼睛读,而是要拿脑袋读。

我最喜欢读的书就是《鲁宾孙漂流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读书,读好书”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范文,学生课前收集名人读书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激发学生习作的情趣,引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感情。

2、丰富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语言积淀,提高写作能力。

3、学习借鉴别人的习作方法、提高作文技能。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1、交流体验
你平时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为什么喜欢读这样的书?你又有什么体会?
2、抛砖引玉
看看下面那些成语是自己喜欢的,说说理由。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借光韦编三绝目不窥园
焚膏继晷鸡鸣而起磨穿铁砚勤学苦练学而不厌圆木警枕幼学不厌
幼学壮行朝乾夕惕只争朝夕坐以待旦手不释卷苦心孤诣囊茧照读
悬梁刺股仰屋著书映月读书凿壁偷光熟读深思徒读父书映雪读书
3、名人读书:根据自己的了解,谈名人的读书故事。

二、运动要领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句话一百人有一百人的看法,一个故事一百人有一百人的感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故事,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读书的故事,也是件乐事啊!
1、开启思路
师: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来介绍你最喜欢的一本书?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开头:喜欢什么书,中间:怎样喜欢的;结尾:为什么喜欢。

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如果让你介绍你的读书故事,您应该怎样来写。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起因(为什么喜欢读书)→经过(读书的趣事)→结果(感悟)。

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如果让你介绍你的读书故事,您应该怎样来写。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起因(为什么喜欢读书)→经过(读书的趣事)→结果(感悟)
2、他山之石
读一读下面的佳作,说一说你的理解和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书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启示,在我痛苦的时候给我欢乐;在我空虚的时候给我陪伴。

又有什么比它对我帮助更大呢?读书也要会读,读书不是拿眼睛读,而是要拿脑袋读。

我最喜欢读的书就是《鲁宾孙漂流记》。

《鲁宾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以自传形式写的长篇小说,鲁宾孙是书中的主人公。

他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上,战胜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

鲁宾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在岛上没有人居住,到处是乱石野草。

鲁宾孙孤独无助,面临的是严酷的生存问题。

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
造力!鲁宾孙是一个坚强、有毅力的人。

虽然他初到荒岛时,感到很悲观,但是他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能找到安慰自己的事物,燃起了奋力一战的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

鲁宾孙在荒岛上选择了合适的容身地方:有水源、有树阴、能防野兽,盖起简陋的住所,解决了生存的重要条件居所。

在荒岛上生活,还要面对被野人屠宰的危险,当他发现野人的脚印时,“恐惧万分”和“不安的心情”并不是说鲁宾孙胆小,而是突出遭受野人宰割的恐怖。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鲁宾孙在荒岛为生存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外乎解决食物、住所、安全和孤独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

而在与世隔绝、荒芜人烟的海岛上,一个人要解决这四大难题,无疑是一种极其严酷的挑战。

鲁宾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不仅将船上的一切可利用的东西都搬上了荒岛,而且还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

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鲁宾孙之所以能成为荒岛之王,是因为他并不屈服于命运,努力去主宰命运。

其实,在真实的社会里,面对大大小小的挑战,我们都应该勇于面对,敢于拼搏,这样我们就能成为主宰命运的“鲁宾孙”,才不被命运左右,不受命运摆布,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

原来,只要有自信、有毅力,不怕艰难困苦,通过顽强的拼搏,通过锲而不舍的劳动,就可以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出人间奇迹。

经过五天的阅读,我终于读完了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写的《鲁宾孙漂流记》这本书。

鲁宾孙那勇敢无畏的精神使我感到了人对生活的热爱、人对大自然的挑战。

我深深地佩服鲁宾孙那顽强的意志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他凭着自己的意志在岛上生存下来;凭着劳动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凭着努力,回到了英国。

这就像我们学习一样:只有付出了、努力了、劳动了,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要以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这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读的书越来越多,我也有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感受:与书相伴,人生会精彩许多。

(特别建议: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精彩句子、精彩词语。

说一说为什么出彩。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从修辞手法、细节描述,揭示主题、开头、结尾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使学生由感性和理性,学会写作方法。


3、学以致用
⑴一起高声朗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⑵快速作文: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30分钟内完成500字作文。

教师提示:要提笔便写,有话直说。

(播放音乐,创设轻松的气氛)
三、运动结果
师:大家都写出了自己的读书故事。

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产品,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不足。

1、自评互评
⑴学生自评,用笔批注,写出自己最得意的地方,并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注明。

⑵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选择佳作,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2、集体会诊
⑴请佳作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它同学认真听,注意找出精彩的词语、句子,加以评点。

选择新颖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加以评说。

⑵学生各抒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修改建议。

⑶请佳作作者自己谈谈体会。

⑷教师小结,要先肯定学生的看法,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3、成果展览
⑴初评:小组评选出最佳的开头、最佳的结尾、最佳段落、妙句、妙文、妙字等
⑵二评:评选班级最佳。

⑶将“最佳”整理编辑,张贴在班级相应的栏目上。

四、加强锻炼
作业:请以“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教学反思:
“好读书,读好书”是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本次作文指导,我注重通过情境的创设、语言的描述、心灵的交流,激发习作兴趣,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发学生情感倾吐与交流的欲望,在学生谈兴最浓时,让他们写下来,做到“情动而辞发。

”引导学生以文化为精神食粮,多读书,广积粮,丰富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语言积淀,为自由习作磨制生花妙笔。

引导学生多读多温习收集的资料,让学生熟读精思,多读课外读物,强化记忆,以达到巩固积累,记忆犹新,最后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真正获得“积累”。

激励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这次作文指导课一开始,我提出了问题,让学生先小组交流,可以让学生找到话题,为下面的写作做好准备。

由于引导得当,学生讨论还是相当激烈,课堂气氛活跃。

由于学生准备充分,“抛砖引玉”和“名人读书”,学生很快地把兴趣转移到读书的话题上来,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文字信息,便于学生在习作中加以使用。

第二环节,提供例文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读中学写,通过范文的引路,使学生学会开头、结尾的方法,学会描述生活细节的方法。

然后引导学生回味生活,找出关于读书的生活细节,拟定写作的思路,为快速作文做好铺垫。

学生表现还算强烈,学生能够很快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也从中得到了阅读和写作的启示。

第三环节中学生通过快速作文,自评、互评、集体评,一方面能看到自己文章的不足,并能收集意见建议,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学生学习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活化了自已的写作思路,在作业中进一步使到学生的习作技能够变成技巧。

这次作文指导课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在学生集体评作文的时候,学生意见繁多,对所评作文学作者来说,有点不知所措,我由于缺乏经验引导不够也是一大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