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舆情监测预警应对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上舆情监测预警应对预案
(建议稿)
网上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论坛、博客、新闻跟帖、聊天室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的舆论。
目前,网上舆情已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实现科学决策、应对舆论危机的重要信息来源。做好网上舆情监测工作,对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及时化解网络舆论风暴、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及时准确把握网上舆情信息,有效应对和化解各种网上舆论危机,特制定《网上舆情监测预警应对预案》。
一、健全网上舆情监测体系,确保第一时间掌控网上舆情
有效应对和化解网上舆论风暴,争取工作的主动权,必须构筑覆盖面广、责任明确、渠道畅通、处理及时、研判准确的网上舆情监测体系。
1、明确网上舆情监测责任单位。构筑以市委外宣办为核心,以市委总值班室、市长开电话办公室、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信访局、市纪委,以各县市区、市直各职能部门为外延的网上舆情监测体系。网上舆情监测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切实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日常舆情监测和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确保及时发现舆情。
2、明确网上舆情监测重点区域。综合近年来各地发生的舆论危机事件,结合##实际,网上舆情监测应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舆情监测:一是涉官信息;二是涉腐信息;三是仇富信息;四是涉警信息;五是涉弱信息;六是涉政信息;七是涉死信息;八是移民信息,九是环保信息,十是突发事件信息。监控重点区域包括:本地主要网站论坛。如政府网上的市长信箱、“网络问政”,##论坛、车城网友论坛、东风论坛及县市网站论坛;省内主要论坛,省外的如强国论坛、搜孤博客、网易论坛、百度帖吧、新华论坛、天涯社区、凤凰论坛、红网论坛等;重点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腾讯网、网易、搜孤网、凤凰网、荆楚网、大楚网,重点媒体如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潇湘晨报、长江商报等。
3、明确网上舆情监测单位的职责。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具体的网上舆情监测网络。由市委外宣办负责整个网上舆情信息的汇总、收集和处理。市纪委主要负责涉官、涉腐方面的舆情信息收集,市公安局负责境内外涉及公安系统及有关的网上舆情信息,市国家安全局负责境内涉及方面的舆情信息,市委总值班室负责有关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负责市长信箱、市长热线有关涉及政府、民生等方面的舆情信息,市信访局主要负责信访维稳方面的舆情信息。县市区主要负责辖区内论坛及外地网站媒体涉及本地区的舆情信息,市直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收集涉及本单位的网上舆情信息。
二、建立网上舆情研判机构,及时发出网上舆情预警
网上舆情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必须完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对网上舆情信息进行汇集分析,甄别筛选、预测趋势、掌握规律,提出应对之策。
1、成立网上舆情研判信息中心。鉴于网上舆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应建立统一的网上舆情研判机构,对来自各的舆情信息进行处理、甄别、研判。专门成立网上舆情研判信息中心,作为处理舆情信息的中枢机构,放在市委外宣办,作为其内设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其职责是:对各方面汇集来的舆情进行汇总处理,甄别筛选;负责编发《网上舆情快报》;对各类舆情进行研判,提出某个舆情的基本走势判断;发出舆情预警,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与网上舆情监测单位协调沟通,提出网上舆论引导的应对措施;组织网上“意见领袖”针对网上热点问题发帖、回应;制定网上舆情分类级别等。
2、建立网上舆情联动机制。一是建立“网络舆情内部信息系统”,舆情信息研判中心处于该系统的核心地位,负责将每天监测和汇集到的信息分门别类的处理后传递到相关的领导和职能部门。二是建立定期分析会制度。舆情研判中心与各舆情监测重点单位,围绕一个时期网上热点话题,定期召开舆情分析会,对舆情动态做出阶段性的分析评估。三是建立重大危机事件舆情分析处理小组。在出现重大危机事件时,由市委宣传部、涉事部门与舆情信息研判中心会商,及时掌握准确真实、走势判断的舆情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参考。
3、设立不同层次的发言人制度。根据舆情信息的特点和舆情等级,建立不同层次的发言人制度。一是在市委、市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主要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敏感问题授权对外发布信息;二是设立突发事件新闻发言人。在遇到突发性网上舆论风暴时,由当地党委政府确定新闻发言人,授权及时对外发布权威信息,公布事件真相,接受媒体采访,防止多头接受采访而导致口径不一、相互矛盾的信息;三是设立“网络发言人”。在各职能部门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代表本地区、本单位及时回复网上的意见疑问,与网民在线沟通交流,疏通网民的情绪。“网络发言人”主要通过政府网和##网上的“网络问政”来回复网民的诉求,回复##论坛等本地论坛涉及本地区、本单位的帖子。
4、组建一支网上“意见领袖”。面对网上各种真假难辩的海量信息,“意见领袖”的言论更会受到青睐。充当“意见领袖”的往往是一些资深网友,他们具有很强的草根性、流动性和号召力。政府和宣传部门可将这些资深网民聘请为网络评论员,并建立激励机制。平时让这些网评员密切监测网络舆情,提供舆情信息,到大的论坛发有关##三个文明建设新成就、新经验的帖子。在出现网上舆论危机时,组织这些网评员设置议题,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宣传策划,到舆情发源地的论坛去发帖,以影响网上舆论,降低舆论风暴的破坏力。
三、把握网上舆情特点和规律,积极应对和化解网上舆论风暴
面对突发危机事件或敏感问题,要建立起一套预警机制,争取舆论的高地,发出有理有力的声音,从而化“危机”为“转机”。
1、明确原则、把握规律。从近来年诸多舆论危机发生的缘由来看,主要有以下特性:一是敏感话题牵动公众神经,二是处置不当引发公众质疑,三是关键时刻失语导致追问真相,四是维权人士介入推波助澜,五是网络推手成为意见领袖,六是同情弱者伸张正义成为主题。根据突发事件的这些特征,在处理时要注意把握特点、降低沸点、扫除盲点、突出重点、抢占高点、消除燃点、放大亮点、化解热点,处置过程中要遵循第一时间法则、连续法则和准确法则,做到第一坦诚,第二第一时间处理,第三依法行政,第四能疏不能堵。
网络风暴发生发展一般具有四个时期:潜伏期。事发12小时内,网络舆情的压力多数还处于潜伏期,一旦超过时限,压力将向事发地集聚。而在潜伏期,越早回应越主动,第一时间处理原则最为重要。爆发期:超过12小时,政府处于网络舆论的爆发期,每一个举动都至关重要,这时政府坦诚面对媒体的原则最重要。恢复期。政府应该通过充分的沟通,增强与网民的互信,而不是封掉相关的评论,因此开放互动的原则最重要。针对目前不少领导干部对媒体存在着“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的问题,应加强对领导干部处置网上危机的培训,以增强他们对网络传播的规律的认识,防止操作不当引发网上舆论危机。
2、快速反应、公开透明。根据“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