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文言文句子加翻译
励志文言文短句加翻译
![励志文言文短句加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14a30a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7.png)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天道刚健,君子应当自强不息。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3. 志当存高远。
(志当存高远。
)翻译:志向应当追求高远。
4.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翻译:青色虽然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它的颜色却比蓝草更胜一筹。
5.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翻译:男子为了解自己的人而愿意献出生命,女子为了取悦自己的人而修饰容貌。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7. 欲速则不达,见利思义。
(欲速则不达,见利思义。
)翻译: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见到利益要想到道义。
8.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苦。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苦。
)翻译:知道满足的人常常快乐,不知道满足的人常常痛苦。
9.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因为自己身处最高层。
10.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翻译:只要心意真诚,就能感动金石,使之裂开。
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翻译:道路又窄又长,前方的路还很遥远,但我将不断努力去寻求真理。
12. 知难而进,百折不挠。
(知难而进,百折不挠。
)翻译:明白困难而勇往直前,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
1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翻译:活着要成为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14. 知时务者为俊杰,识时务者为英豪。
(知时务者为俊杰,识时务者为英豪。
)翻译:懂得时代潮流的人是杰出的人才,能够识别时代潮流的人是英雄。
1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关于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关于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b81b12e1eb91a37f0115c00.png)
关于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篇一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3、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4、好学而不贰。
——《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7、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8、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9、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1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译:历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篇二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5、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文言文励志短句加翻译
![文言文励志短句加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f040f6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2.png)
一、立志篇1. 立志欲坚,则天下无难事。
(立志若坚定,则世间无难事。
)2. 天地无私,生而有才;人不自弃,终成大器。
(天地无私,孕育英才;人若不自弃,终成大器。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皆有一死,唯有留得丹心,方可照耀历史。
)二、勤学篇1.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了解知识的人不如喜欢知识的人,喜欢知识的人不如享受知识的人。
)3.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深夜灯火五更鸡鸣,正是男儿勤奋读书的时刻。
)三、修身篇1. 谦受益,满招损。
(谦虚使人受益,骄傲使人受损。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养性,管理家庭,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3. 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仁者看到就思考,智者看到就行动。
)四、进取篇1. 壮志凌云,壮心不已。
(志向高远,壮志永不消沉。
)2.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
(天道酬劳,地道酬善。
)3. 不怕慢,只怕站;不怕小,只怕少。
(不怕走得慢,只怕停下来;不怕目标小,只怕没有。
)五、坚韧篇1.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器。
(不学习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无法成就事业。
)2. 逆水行舟,用力撑,莫回头。
(逆水行舟,用力撑船,不要回头。
)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青色出自蓝草却比蓝草更青,冰生于水却比水更冷。
)六、毅力篇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脚下。
)2. 坚持就是胜利,放弃则一事无成。
(坚持就是胜利,放弃则一事无成。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道路漫长而修远,我将不断努力去探索。
)七、自省篇1.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每天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没有错就更加努力。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
)3. 闻过则喜,知过则改。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知道自己的过错就改正。
文言文中经典励志的句子和翻译
![文言文中经典励志的句子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f3a0f17a26925c52cc5bff5.png)
文言文中经典励志的句子和翻译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寻缺点,寻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寻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3、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寻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4、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5、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6、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0、三思而后行。
——《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篇二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增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4、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汇总篇】
![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汇总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ddcf7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8.png)
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汇总篇】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篇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辞上》)【翻译】像天体不断刚健地运行一样,君子一直奋发图强,永不休止。
2.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周易·乾·文言》)【翻译】知道进却不知道退,知道存却不知道亡,知道得到而不知道丧失,能称得上圣人吗?(这种人不能称为圣人)知道前进和后退、生存和灭亡而又不失掉正确原则的人,能称得上圣人吗?(这种人可称作圣人)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象辞上》)就像大地敞开了宽广的胸怀,君子以深沉的德性吸收一切可以容忍的东西。
4.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周易·坤·文言》)【翻译】积善的人,一定会有很多善业;积恶务尽的人,必然有许多恶业。
5.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辞下》)君子一见好就学过去,发现错误就赶紧改正。
6.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周易·既济·象辞下》)君子考虑可能发生的灾难,提前做好防范。
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系辞上传》)【翻译】两个人一起干,像刀一样锋利,可以切割金属;两人的同心言论闻起来像兰草。
8.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传》)【翻译】《易》这门学问,走到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以后就能通达,通达以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久。
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周易·系辞下传》)不积累善行,就没有好名声;不积恶业,不丢性命。
10.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系辞下传》)【翻译】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
励志短句文言文加翻译
![励志短句文言文加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857e68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5.png)
一、原文:志当存高远,非为温饱谋。
翻译:志向应当追求高远,并非只是为了谋求温饱。
二、原文: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翻译:虽然处境艰难,但意志更加坚定,不会放弃追求高远的志向。
三、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天道刚健,君子应当自强不息。
四、原文: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翻译: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前进就会后退。
五、原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翻译:书山有路,勤奋就是通向成功的途径;学海无边,刻苦就是航行的舟楫。
六、原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翻译:事业因勤奋而精通,因嬉戏而荒废;行为因思考而成就,因随波逐流而毁灭。
七、原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翻译:不积累一小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流,就无法汇成江海。
八、原文: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翻译:岁寒时节才能看出松柏的坚韧,患难时刻才能看出真情的可贵。
九、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翻译:在贫穷时,应专注于提升自己;在显达时,应致力于造福天下。
十、原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自古以来,人谁不死,但应留下坚定的信念,照亮历史的长河。
十一、原文:磨砺以须,玉汝于成。
翻译:经过磨砺,才能使你成为美玉。
十二、原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翻译:宝剑的锋利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的芬芳是从严寒中绽放出来的。
十三、原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翻译:山势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没有道路可行时,忽然出现了一片柳暗花明的村庄。
十四、原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翻译:前方的道路虽然漫长而遥远,但我将不断努力,追求真理。
以上短句,既蕴含了古人的人生智慧,又具有很高的励志意义,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借鉴。
文言文励志名言加翻译
![文言文励志名言加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0fee1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a.png)
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敏于事而慎于言,则无过矣。
【翻译】君子应当不断地自我强化,提高自己的品德,使之能够承载重大的责任。
在处理事务时要敏捷,在言谈中要谨慎,如此便不会有过错。
【文言文励志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翻译】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永不停息地自我强化。
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以宽厚的德行来承载万物。
【文言文励志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翻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孔子)【文言文励志名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诸葛亮)【文言文励志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翻译】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得到好处。
(孟子)【文言文励志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翻译】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选择别人的优点来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孔子)【文言文励志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翻译】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只要留得这颗赤胆忠心,永远照亮史册。
(文天祥)【文言文励志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翻译】前方的道路虽然漫长而又遥远,但我将不断探索上下求索。
(屈原)【文言文励志名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翻译】有志向的人和仁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仁德。
(孔子)【文言文励志名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王安石)【翻译】勤奋学习就像春天生长的幼苗,虽然看不见它增长,但每天都在成长;停止学习就像磨刀的石头,虽然看不见它损耗,但每天都在减少。
文言文励志带翻译
![文言文励志带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ce94b3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0.png)
夫学,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也。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此言诚哉!夫学者,非一日之功,必积久而成。
故立志勤学,乃人生之要务也。
盖闻之,孔子尝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此言学者不可不深思矣。
思者,心之用也;学者,心之求也。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是以学者,必先立志,而后勤学;必先思虑,而后有所得。
古之圣贤,莫不勤学。
孔子二十有九而志于学,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之学,勤矣!孟子亦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之学,亦勤矣!夫学者,必先立其德,而后立其学。
德者,行之基也;学者,行之远也。
二者兼备,然后可以成大业。
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之忧,忧德学之不立也。
吾辈生逢盛世,更应勤学不辍。
盖国家之兴衰,民族之强弱,皆系于学者。
学者之才,国之栋梁;学者之德,国之基石。
故学者,必先修身,而后治家;必先齐家,而后治国;必先治国,而后平天下。
夫勤学之道,有三:一曰立志,二曰勤奋,三曰虚心。
立志者,志向远大,不畏艰难;勤奋者,持之以恒,不懈努力;虚心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三者兼备,学无不成。
吾辈青年,当以此为座右铭,勉励自己,勤学不辍。
纵使路途崎岖,亦当勇往直前。
须知,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勤学如掘井,不见其盈,日有所入。
持之以恒,终成大器。
译文:学习,是用来修养身心、管理家庭、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话说得确实啊!学习的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功的,一定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
听说孔子曾经说过:“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这句话说的是学习者不能不深思啊。
思考,是心的作用;学习,是心的追求。
两者相互辅助,不可偏废。
所以学习者,必须先立志,然后勤奋学习;必须先思考,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文言文中哲理的励志句子和翻译
![文言文中哲理的励志句子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9b1a3b4a8956bec0875e33a.png)
文言文中哲理的励志句子和翻译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的人。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假如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觉相差很远。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间啊!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许多,难以传播千古。
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
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9、位卑未敢忘国。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 在史册上吧! MV —篇二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欢乐时, 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3、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 恶它,远离它。
4、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 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励志名言文言文加翻译
![励志名言文言文加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94b545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1.png)
【原文】1.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论语·卫灵公》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论语·雍也》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7. 壮志凌云,志在四方。
——王勃《滕王阁序》8.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苦。
——《道德经》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晏殊《浣溪沙》10.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屈原《离骚》【翻译】1. 有志向的人和仁德之人,不会因为求生存而损害仁德,有时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仁德。
2. 天道刚健,君子应当自强不息。
3. 不积累一小步,就无法走到千里之外;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无法汇成江海。
4. 知道的人不如喜爱的人,喜爱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5. 不追求淡泊无欲,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保持内心的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6. 读书读到万卷,下笔就能如有神助。
7. 壮志凌云,志向远大,遍布四方。
8. 知足的人常常快乐,不知足的人常常痛苦。
9. 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眼界,只因为身处最高处。
10. 青色的东西从蓝草中提炼出来,却比蓝草更蓝;冰是从水中凝结出来,却比水更冷。
这些名言警句,不仅蕴含着古人的人生智慧,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不断自强不息,积累点滴,追求卓越,同时也要学会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
励志文言文及翻译
![励志文言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458f99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c.png)
世之君子,莫不欲学。
然或有志而未果,或有学而不进,或有进而不坚。
余观夫古人,其立志也,如饥渴之思饮食,如旱苗之望雨露。
是以能成大业,立不朽之功。
嗟乎!学之难也,非一日之功,非一蹴而就也。
夫学,修身之本,立事之基。
古之圣贤,无不以此为先务。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是以古之君子,不以富贵而骄人,不以贫贱而自弃,唯学是务。
夫学者,贵在持之以恒。
如行远者,必先积跬步;登高者,必先拾级。
故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者亦然,积小成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终成大器。
夫学之益也,不可胜言。
学可以广才,可以增识,可以立德,可以立功。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是以君子必学,不学则无以立身,无以处世,无以治国,无以平天下。
昔者颜渊,少而好学,不遗余力。
孔子称之曰:“颜渊,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夫颜渊之所以能立大德,成大业,皆由其好学也。
是以余尝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唯好学不倦,方能成大器。
”今之人,或因时局之变,或因身世之遇,而废学。
夫废学之患,莫大于无志。
志者,学之先导也。
无志则学无以成,无以济世。
故曰:“志之难也,不在山川之远,而在己之不欲。
”是以君子之学,不以一时之得失而动摇,不以一己之困顿而退志。
嗟乎!学之难也,非一日之功;学之益也,不可胜言。
愿世之君子,勉之勉之,勿以岁月之长而懈怠,勿以艰难之境而止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如此则成大器矣。
【翻译】世上的君子,没有人不想学习。
然而有的人有志向却未能实现,有的人学习却不进取,有的人进取却不能坚持。
我看那些古人,他们的立志,就像饥饿渴望食物,就像干旱的苗子渴望雨露。
因此能够成就大业,立下不朽的功勋。
唉!学习之难,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学习,是修身的基础,是立事的根基。
古代的圣贤,无不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文言文励志句翻译
![文言文励志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ab9307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1.png)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此句出自《增广贤文》,意谓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往往出自少年时期,若少年时不奋发图强,到老时只会徒然感到悲伤与遗憾。
原文: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Since ancient times, heroes and geniuses have emerged from their youth. If young people do not strive hard, they will only feel regretand sorrow in their old age.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此句亦出自《增广贤文》,比喻人的一生如同百川归海,东流而去,何时才能返回?若在年轻时不努力,到老时只会留下遗憾。
原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The hundred rivers all flow east to the sea, when will they return west? If young people do not strive hard, they will only feel regret and sorrow in their old age.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此句出自《增广贤文》,意谓学习如登山,有路可行;学问如大海,无边无际,唯有勤奋才能攀登高峰,以苦作舟才能航行无阻。
原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翻译:There is a path to the mountain of books, and diligence is the way; the sea of knowledge has no bound, and hard work is the boat.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意谓若想看得更远,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古代文言文翻译励志句子
![古代文言文翻译励志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8d93df4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06.png)
翻译:昔日孔子周游列国,曾在匡地遭受困境,被困于陈蔡两国之间,断粮七天,面容憔悴,然而其志气并未屈服。
他的弟子们都为此担忧,孔子却说道:“君子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而小人一旦陷入困境便会胡作非为。
”这番话道出了志向之坚定,不会因困境而动摇。
《荀子·劝学》有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此句勉人励志,教人不可小觑积累之重要性。
翻译:《荀子·劝学》中说道:“因此,不积累小小的步伐,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水流,就无法汇成江河大海。
”这句话勉励人们,不可轻视积累的力量,只有积累点滴,才能成就大事。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太史公言:“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句表达了人生之真谛,教人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
翻译:《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太史公说道:“人生在世,无论富贵贫贱,都不能沉溺于享乐,不能因贫贱而改变志向,也不能因威武而屈服。
”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导人们坚守本心,不随世俗变迁。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人生如梦,富贵如浮云。
”此句警示世人,人生短暂,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应以淡泊明志。
翻译:《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人生犹如梦境,富贵荣华如浮云。
”这句话告诫世人,人生短暂,富贵荣华如同过眼云烟,应以淡泊的心态明辨志向。
《诗经·大雅·文王》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句表达了君子应如天行健,自强不息的精神。
翻译:《诗经·大雅·文王》中有言:“天的运行刚健,君子应以此为榜样,自强不息。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应效法天的刚健,不断自强,永不言弃。
《后汉书·范晔传》中范晔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此句强调了志士仁人应舍生取义,坚守仁道。
翻译:《后汉书·范晔传》中范晔说道:“有志向的仁人,不会为了求生而损害仁义,而是愿意为了成就仁义而牺牲生命。
语文励志句子文言文翻译
![语文励志句子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e0fcb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8.png)
原文: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句意谓:古人常说:“天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应当自强不息。
”出自《易经》。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应当效仿天的运行,永远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
翻译:古人之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句之意:古人常说:“天地运行刚健不息,君子应当效法此道,永不停息地自我努力。
”出自《易经》。
此言告诫我们,君子应效仿天地之坚韧,不断自我砥砺,永不懈怠。
原文:《论语》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此句意谓:《论语》中说道:“士人不可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翻译:《论语》中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此句之意:《论语》中提到:“士人不可不胸怀广阔,意志坚强,因为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几于禽兽者,几希也。
”此句意谓:《孟子》中说:“人与禽兽的区别甚微,若与禽兽无异,那么这种区别也就微乎其微了。
”翻译:《孟子》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几于禽兽者,几希也。
”此句之意:《孟子》中提到:“人与禽兽之间的差异极为微小,如果与禽兽相差无几,那么这种差异也就微不足道了。
”原文:《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句意谓:《大学》中说道:“从天子到平民,都应该以修养自身为本。
”翻译:《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句之意:《大学》中提到:“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应该把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原文:《中庸》曰:“君子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此句意谓:《中庸》中说:“君子的道德修养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定天下。
”翻译:《中庸》言:“君子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此句之意:《中庸》中提到:“君子的道德修养应当包括修养自身、管理家庭、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原文:《诗经》有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教科书励志文言文翻译
![教科书励志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76b05a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2.png)
《劝学》夫学,须立志。
志者,学之始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器。
故学业荒废,必先养志;志向高远,必先求师。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若欲速成,必先精思;欲求深知,必先博学。
精思者,细心研读也;博学者,广览群书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到,则志凝;眼到,则视明;口到,则言顺。
三者缺一,则学无所得。
学贵有恒,不恒则退。
恒者,久也;久者,不懈也。
故学者必先立志,然后持之以恒。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器。
盖士之能立功名者,必先有志,然后有学,有学然后有才,有才然后有功,有功然后有名。
夫学,固无止境。
才之大小,视其志之高下。
志者,学之标也;才者,学之器也。
志不可无,才不可少。
无志则学无主,无才则学无成。
《劝学》译为现代汉语:学习,必须立下志向。
志向,是学习的起点。
没有学习就无法拓宽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大器。
因此,学业荒废,首先要培养志向;志向远大,首先要寻求良师。
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前进就会后退。
如果想要迅速成功,必须先深思熟虑;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必须先广泛阅读。
深思熟虑,就是细心研读;广泛阅读,就是博览群书。
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
心到,则志向坚定;眼到,则视力清晰;口到,则言语流畅。
这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学习将一无所获。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持之以恒就会退步。
恒,就是长久;长久,就是不放弃。
所以,学者必须先立下志向,然后才能持之以恒。
君子的行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
不淡泊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才能培养才能;没有学习就无法拓宽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大器。
那些能够建立功名的人,一定先有志向,然后才有学习,有了学习才有才能,有了才能才有功绩,有了功绩才有名声。
学习,本来就没有终点。
才能的大小,取决于志向的高低。
志向,是学习的目标;才能,是学习的工具。
志向不能没有,才能不能缺少。
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4027fb8be1e650e52ea99fc.png)
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篇一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一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 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白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4、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5、善恶随人作,祸福白己招。
一一〈〈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白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白己的言行招来的。
6、不以一青掩大德。
——〈〈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赶忙离开,避得远远的。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一王之涣译:想看到更远更宽敞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一一〈〈增广贤文》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一〈〈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白由遨游。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一一〈〈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文言文励志翻译
![文言文励志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ee3e3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8.png)
嗟乎!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然天下之事,莫不有志者事竟成。
是故,立志者,人生之舟也;持志者,人生之舵也。
夫志者,心之所向,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是以,有志者,天地可覆;无志者,万事皆休。
夫立志,非一日之功,须臾之间,心志如铁,坚不可摧。
盖闻古之圣贤,皆由立志而成。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夫孔子之志,天下莫能及也。
是以,孔子乃能游说诸侯,匡扶天下,为万世师表。
孟子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夫孟子之志,在于推行仁政,以救斯民于水火。
是以,孟子虽困于梁惠王,仍不屈不挠,终成一代儒宗。
汉之诸葛亮,卧龙也,隐居隆中,抱膝长啸,志在天下。
后辅佐刘备,赤壁之战,力挽狂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之志,可谓忠臣之典范。
唐之李白,诗仙也,放荡不羁,志在山水。
其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夫李白之志,欲以豪放之才,抒怀壮志,游历天下,留名后世。
宋之文天祥,忠烈之臣也,抗元不屈,誓死如归。
其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夫文天祥之志,忠贞不渝,以身殉国,名垂千古。
盖闻志者,志也,志在必得,志在必成。
是以,志士仁人,无论身处何地,无论遭遇何事,皆能坚守志向,奋发向前。
如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夫此道也,即立志之道也。
嗟乎!立志者,人生之基,事业之本。
人无志,则如无舵之舟,随波逐流;人无志,则如无翼之鸟,空负天资。
是以,吾辈当立志高远,志存高远,方能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
夫立志,须先立志于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圣人之道。
人能修身,则能齐家;人能齐家,则能治国;人能治国,则能平天下。
是以,修身乃立志之基。
立志,须立志于学问。
学问乃立身之本,修身之基。
人无学问,则如盲人骑虎,不知东西。
是以,吾辈当立志苦学,博览群书,以求真知。
立志,须立志于事业。
事业乃人生之途,成就之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志的文言文句子加翻译【篇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励志的文言文句子加翻译【篇二】
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的人。
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1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1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1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1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励志的文言文句子加翻译【篇三】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1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1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14、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5、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