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和答案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和答案一、单选题1.某初中生物老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在进行实验分组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组间同质,组内同质B.组间异质,组内同质C.组间同质,组内异质D.组间异质,组内异质答案::C解析::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的要求:①坚持实行异质分组,落实个人责任。
②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
③有准确的教师定位。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
故本题选C。
2.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群落水平结构而森林生态系统没有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水平结构D.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水平结构答案::B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均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群落水平结构是由于受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如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8正确;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垂直结构,C错误;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
3.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下列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B.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做出假设C.教学不必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而是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D.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但并不是完全舍弃对知识的传承和积累。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生物分类单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B.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C.生物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D.生物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分类的相关知识。
A选项,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这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体系,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信息等多个方面,这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所以B选项正确。
C选项,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如界、门,所包含的生物种类往往越多,因为它们是更广泛的分类单位,能够包含更多种类的生物。
而分类单位越小,如种,则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因为它们是更具体的分类单位,只包含具有共同特征的一小类生物。
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生物分类单位越小,如种或属,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因为它们被归类为同一小类单位,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更高。
所以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不正确的选项是C。
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C.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A选项,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会先进行复制,以确保每个新细胞都能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
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由于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进行了复制,并且这种复制是精确的,所以新细胞获得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这意味着新细胞在遗传上具有与原细胞相同的特性。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教师描述场景:夏季烈日当空,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
动画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明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关系。
教师: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称为什么?引出课题。
(二)新课展开1.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之前的场景总结食物链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展示草、兔、狐的图片,组织学生尝试正确书写食物链。
(草→兔→狐。
)3.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1)食物链由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组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2)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态系统中的哪种组成成分?(生产者。
)(3)通常怎样书写食物链?(甲→乙→丙→……)教师补充说明:食物链中的吃与被吃关系用箭头表示,不能用线段表示,并且箭头的指向是一定的,由被捕食者到捕食者。
(4)食物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什么生物呢?(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4.深化认识:有人说,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可有可无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不同意。
消费者是食物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补充说明:现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消费者已经成为这个统一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说是可有可无的。
提问:你能说一说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么?(许多植物要靠动物传粉或传播种子,如果没有动物,许多植物就不能繁殖;生产者又能给消费者提供食物及栖息场所等等。
)(三)小结作业小结:回顾概念,强调要点。
作业:搜集资料,以自己喜爱的生态系统为例,说明如果其中某种生物减少或灭绝,对整个生态系统有什么样的影响。
【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食物链可以无限延长吗?【参考答案】不可以。
2019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 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2 分)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1.A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2.C[解析]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范例教学理论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所以,答案选C 项。
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3.A[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 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4.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题干所述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5.C [解析]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裂间期包括一个合成期和两个间隙期B.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通常长于分裂间期C. 分裂间期包括一个DNA合成前期、一个DNA合成期和一个DNA合成后期D. 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答案:A解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
分裂间期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和DNA合成后期(G2期)。
其中G1期与G2期进行RNA(即核糖核酸)的复制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 的复制;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
A.分裂间期包括一个合成期(S期)和两个间隙期(G1期、G2期),A正确;B.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通常长于分裂期,B错误;C.分裂间期包括一个DNA合成前期(G1期)、一个DNA合成期(S期)和一个DNA合成后期(G2期),C错误;D.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D错误。
2、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的目的是( )A.溶解色素B.研磨充分C.防止色素被破坏D.使研磨液呈中性答案:B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酒精)等,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实验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加入少许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时色素被破坏。
3、以下关于基因和遗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任意片段B.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C.遗传信息就是指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D.生物的性状完全由基因决定,与环境无关答案:B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A错误;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B正确;遗传信息是指生物为复制与自己相同的东西、由亲代传递给子代、或各细胞每次分裂时由细胞传递给细胞的信息,即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或指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但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只是遗传信息的一部分,C错误;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但同时受环境影响,D错误。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会进行复制,而染色体数目不变B. 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无丝分裂不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C.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最终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D. 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都相同答案:C解析:A选项:在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确实会进行复制,导致DNA含量加倍,但此时由于DNA还未分配到子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数目并未发生变化。
这个叙述是正确的,但题目要求选择“正确且全面”的选项,而A选项没有提及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情况,因此不是最佳答案。
但在此情境下,我们仅根据A选项本身的内容判断其正确性,故A正确(但非最佳答案)。
B选项:无丝分裂过程中确实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无丝分裂不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这一结论并不准确。
在某些生物体(如蛙的红细胞)中,无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因此,B错误。
C选项: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其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但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导致最终生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这是减数分裂的基本特征,C正确。
D选项: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质分裂方式是不同的。
动物细胞通过细胞膜的内陷来分割细胞质,而植物细胞则是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进而发展成新的细胞壁来分割细胞质。
因此,D错误。
综上所述,最准确的答案是C。
2、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被光解产生的气体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它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在这个阶段,水被光解产生氧气和还原型辅酶II([H]),同时生成ATP。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B. 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C. 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进行,以mRNA为模板D. 所有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都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基因表达通常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
转录是DNA遗传信息转化为RN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翻译则是mRNA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选项A、B、C均正确描述了这些过程。
然而,并不是所有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都完全相同。
例如,原核生物(如细菌和蓝藻)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且它们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这与真核生物(如动植物和真菌)的情况有所不同。
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
2.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糖核苷酸链组成B.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且A与U配对C.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D. DNA分子中,嘌呤数总是等于嘧啶数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DNA分子的基本结构。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而非核糖核苷酸链,因此A选项错误。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但A(腺嘌呤)总是与T(胸腺嘧啶)配对,而非U(尿嘧啶),U是RNA中的碱基,所以B选项错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正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这是DNA分子结构的一个基本特征,C选项正确。
在双链DNA分子中,由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数(A+G)总是等于嘧啶数(T+C),但单独说嘌呤数等于嘧啶数是不准确的,因为A不一定等于C,G也不一定等于T,D选项错误。
3.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主要产物?A. 葡萄糖B. ATP和NADPHC. 丙酮酸和NADHD. 乙醇和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主要产物。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任意一条链B. 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遗传信息会丢失C. 转录和翻译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 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答案:D。
解析:A. 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但这条链是特定的,通常是编码链(也称为有义链或模板链),而非DNA的任意一条链。
因此,A选项错误。
B. 翻译过程是将mRNA上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mRNA的遗传信息被完整地读取并用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不会丢失。
所以,B选项错误。
C. 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
而翻译过程则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因此,C选项错误。
D. 转录和翻译都是细胞内的生物化学过程,它们都需要酶的催化才能进行。
例如,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而翻译过程则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包括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和释放因子等。
因此,D选项正确。
2、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类型主要是()。
A. 分解反应和放能反应B. 分解反应和吸能反应C. 合成反应和放能反应D. 合成反应和吸能反应答案:B。
解析: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代谢活动的重要场所。
细胞质基质中主要进行糖酵解等分解反应,这些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但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反应类型而非能量变化。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进行的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过程也是分解反应,它们将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并释放能量。
同时,细胞内的一些合成反应,如蛋白质的合成、脂肪的合成等,虽然也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但这些反应并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特有的或主要的反应类型。
此外,无论是分解反应还是合成反应,都可能是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但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主要进行的反应类型,即分解反应。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江南博哥)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电子显微镜下,在支原体、肺炎双球菌和骨骼肌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 核糖体B. 内质网C. 叶绿体D. 细胞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支原体、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无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
骨骼肌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三者都有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故本题选A。
2.【单项选择题】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
A.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 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 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水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行协助扩散,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不断进出细胞,但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从细胞中出去的水分子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A项错误。
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中的极性运输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下端,属于单向运输,B项正确。
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偏高时,机体通过调节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使机体血糖浓度升高。
所以,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是双向的,C项错误。
当细胞内有耗能反应发生时,会发生ATP水解产生ADP、Pi并释放能量的反应;当细胞内发生储能反应时,会发生将ADP、Pi与能量合成为ATP的反应。
所以,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是双向的,D项错误。
3.【单项选择题】异体器官移植时会发生组织器官的排斥,该排斥反应依靠细胞的识别功能。
与这种功能直接相关的物质是( )。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是()。
A. 竞争关系B. 合作关系C. 捕食关系D. 共生关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关系。
A. 竞争关系通常发生在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它们为了争夺相同的资源(如食物、空间或配偶)而发生的相互作用。
这与题目中描述的“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不符,故A选项错误。
B. 合作关系是生物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或利益而进行的协同作用。
虽然合作在生态系统中很常见,但它并不是由食物关系直接形成的,故B选项错误。
C. 捕食关系正是一种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生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在这种关系中,一种生物(捕食者)以另一种生物(被捕食者)为食。
这完全符合题目描述,故C 选项正确。
D. 共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之间形成的紧密而持久的相互作用关系,它们相互依赖,共同生活。
虽然共生也是一种生物关系,但它并不直接由食物关系形成,故D选项错误。
2、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进化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 物种的进化只取决于基因突变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进化过程中新物种的形成一定需要隔离答案: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概念、原理和过程。
A. 进化是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它是定向的,通常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
而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它是不定向的变异在定向的环境选择下逐渐积累成定向的进化。
因此,A选项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B. 物种的进化不仅仅取决于基因突变,还包括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多种因素。
其中,自然选择是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关键因素。
因此,B选项中的说法过于片面,是错误的。
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生物种群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生物类型。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江南博哥)未选均无分。
电子显微镜下,在大肠杆菌和小肠上皮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 核糖体B. 内质网C. 叶绿体D. 细胞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无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
小肠上皮细胞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
二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故本题选A。
2.【单选题】严重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1所示。
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ARS病毒属于原核生物B. SARS病毒的变异率较高C. SARS病毒能在MSN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 SARS病毒颗粒内仅有A、T、C、G四种碱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故A、C 两项错误。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如图所示,SARS病毒是RNA病毒,其颗粒内存在的遗传物质为RNA,不含DNA,故存在的碱基是A、U、C、G,D项错误。
RNA为单链结构,复制时易出错,故RNA病毒的变异率较DNA病毒高,B 项正确。
3.【单选题】图2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此类水解反应的是( )。
A. 胰岛素B. 纤维素C. 核糖核酸D. 脱氧核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细胞中的水解反应是生物大分子与水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其结果是生物大分子分解成单体。
胰岛素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其单体为氨基酸;纤维素是多聚糖,其单体为葡萄糖;核糖核酸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三者都是生物大分子,都能发生图示中的水解反应。
脱氧核糖是一种五碳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此类水解反应。
2019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参考答案
2019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2.C【解析】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范例教学理论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所以,答案选C项。
3.A【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4.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题干所述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5.C 【解析】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6.C【解析】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种学制。
这种学制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另一轨是职业教育。
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
7.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8.A【解析】略。
9.B【解析】我国新课改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10.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11.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12.A 【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这种注意方式属于有意注意。
13.C 【解析】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答案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型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答案::C解析::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变异不同,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故它们是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A 正确;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其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a、a,B正确;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而不是染色体多复制一次,C错误;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2.现有一名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下列针对该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他父亲也有B.他儿子也会有C.他母亲一定有D.他妻子正常,他女儿不会有答案::C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
该男子的致病基因来源于其母亲,故其母亲一定患病,不能确定其父亲的患病情况。
该男子的致病基因将来只能传给他的女儿,不论其妻子患病与否,其女儿一定患病,但不能确定其儿子的患病情况。
故本题选C。
3.叶肉细胞的下列生理过程中,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B.H2O的生成C.[H]的消耗D.ATP的合成答案::A解析::O2产生于光反应中,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A项正确。
2019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试题答案完整版
2019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试题答案完整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与评分。
第二部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1.参考答案:(1)模型使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
原子结构本在是肉眼无法观察的,容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阻碍。
引入一个模型,学生就能直观地对其观察、分析,使其形象化、具体化,减轻了学生的思维负担。
(2)模型能揭示微观现象。
利用原子结构模型能揭示微观的现象。
学生会就抛去表象,而抓住学科的本质了。
12.参考答案:首先,科学的观察是获得并积累感性材料的重要渠道。
观察所直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是理性方法所赖以进行的基础与依据。
在“经纬网”这一课例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才能使学生获得对经纬网的感性认识,才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到的信息归纳分析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得出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
其次,观察是及时获取反馈信息、验证结论的必要手段。
教师借助观察法能及时获得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有效地验证结论。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才能够及时引导学生、调整教学。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验证结论,如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是半圆等。
所以,观察法是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三、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30分,共50分)13.参考答案:(1)C。
A项,只能证明金属活动性顺序铜>银,无法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和铜、银的关系;B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要有氧气、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而红磷的着火点是240℃,所以题目中的实验装置无法验证磷的燃烧是否需要氧气;C项,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题目所给实验装置能证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项,如果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比例,就需要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毕,右瓶中使用的液体不能和生成物反应。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照答案及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分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讲堂中心。
【分析】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教课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典范教课理论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所以,答案选 C 项。
【分析】个人本位论以为,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人的天性,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天性,发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公司或阶级服务。
卢梭以为“小孩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表现。
【分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此刻教育自己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与其余社会心识形式的平行性。
题干所述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分析】人的发展既表现出量的累积,又表现出质的飞腾。
当某些代表新质因素的量累积到必定程度时,就会致使质的飞腾,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分析】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类学制。
这类学制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另一轨是职业教育。
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连接。
【分析】题干的描绘表现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分析】略。
【分析】我国新课改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联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分析】题干的描绘表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分析】道德评论法是经过对学生道德进行必定或否认的评论而予以激励或克制,促进其道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
它包含奖赏、处罚、评选和操行评定等。
【分析】存心注意也称任意注意,是有早先目的、必需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必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这类注意方式属于存心注意。
【分析】忘记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其趋向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快,且到必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忘记了。
【分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脑筋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进而增添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初级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采用动画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
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巩固性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理解。
选项A,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题干中教师采用动画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属于直观性教学原则中的模象直观,故A选项正确。
选项B,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排除。
选项C,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排除。
选项D,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排除。
2、在生物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概念,首先通过展示“DNA”的分子结构模型,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 讲授法B. 演示法C. 实验法D. 讨论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的识别。
选项A,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题干中教师并未直接通过口头语言传授知识,故A选项错误。
选项B,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题干中教师首先通过展示“DNA”的分子结构模型,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属于演示法,故B选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参考答案
(1)Ⅰ、Ⅲ
(2)49 42
(3)黑自然选择
27.参考答案
(1)血浆
(2)尿素
(3)加强
(4)水通道蛋白的合成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8.参考答案
(1)绘制概念图的步骤
①从绘制者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始绘制概念图。
该教师围绕微生物相关领域,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及本节教材,确定了概念结构图中所要用到的重要概念。
材料中A、B、C均为《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主题八、主题九)所对应的重要概念。
②确定在这个领域中所要用到的概念。
该教师从本节中的加黑字体及教材内容,提炼出了概念1~4及概念①~⑧;进而根据这些概念的概括性进行了排列。
③画出概念图的草图,并对草图进行修正。
④寻找交叉连接。
该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将概念①~⑧按照逻辑关系与概念1~4建立了联系,反映出了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⑤对概念图进行修正和装饰,最终优化概念关系。
(2)①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
教师需向学生提供常见、有代表性的病毒、真菌、细菌,帮助学生提供概念支撑。
②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零散的生物学事实的层面上,而是要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以材料中的概念结构图为例,教师需要对微生物的相关事实进行抽象和概括,如形态特征、生活方式、分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微生物相关概念,进而理解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前概念,特别是那些与科学概念相抵触的错误概念。
课堂教学活动要帮助学生消除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
以材料中的重要概念为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消除“细菌都是有害的”“微生物就是细菌”等错误观念。
通过上述方式,帮助学生利用概念结构图形成重要概念,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
29.参考答案
(1)a、c属于探索性提问。
探索性问题,通常要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一变量的影响,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
影响鼠妇缩成球的原因可以从阳光、温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同样问题c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可从取食及分布多方面进行探索。
所以属于探索性问题;
b、d、e属于事实性提问。
事实性问题可以通过基本的观察、测量得到问题的答案。
b、d、e提出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出答案,所以属于事实性提问;
f属于相关性提问。
相关性问题,通常要研究两个相关性的问题。
问题f是通过研究昆虫和鼠妇的“足”的相关性从而提出问题,所以属于相关性问题。
(2)提出问题是开展科学探究的前提,应注重提问的有效性。
生3提出的问题为“鼠妇会游泳吗?”不适合在本节课进行探究,原因如下:
材料中的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进行探究,而“游泳”不属于环境因素,学生提出问题时应围绕水分、光照以及温度等外界环境是否会对鼠妇的生活造成影响展开。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30.参考答案
(1)1.能阐述潮湿环境对鼠妇生活习性的影响;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并能用此方法指导实验方案的实施。
2.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尝试提出相关性研究问题,掌握分析问题的视角,从多角度探究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动手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3.培养热爱观察生活的习惯,关注大自然。
(2)(一)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展示鼠妇的图片,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是一种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虫子。
师:其实这就是鼠妇,俗称潮虫。
大家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鼠妇吗?
生:翻动湿润土壤的时候会发现。
师:这些小动物喜欢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其实大家在翻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时会很容易看到。
大家能够根据鼠妇的这一生活习性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为什么鼠妇喜欢潮湿的地方?
讲解鼠妇的特点,提问:潮湿条件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呢?引出课题。
(二)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
潮湿条件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水分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作出假设的依据:在比较潮湿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干燥和水分较多的地方没有看到。
3.制定计划
小组讨论实验基本思路,教师巡视,小组代表发言,全班讨论找出最优的设计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设计实验。
实验思路:设计水分较多、潮湿和干燥三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
4.实施计划
出示相应的实验用具。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在三种条件下各放入5只鼠妇。
静置2分钟。
(2)统计各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记录表格。
5.得出结论
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吗?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三)交流讨论
1.表达和交流
各组分别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
计算出全班各组10次数据的平均值。
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讨论
①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水分。
)
②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严格控制其它因素一致,最好在同一实验装置中进行。
)
③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不能,实验的随机性大,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要做多次,避免偶然性。
)
④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个别操作、计算时可能会出现失误,从而产生较大误差,取全班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结果更准确。
)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一起回顾探究实验的原理及步骤。
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其它因素。
(条件允许独立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以上为完整教学设计参考,作答时答出导入新课部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