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二 第14课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学案1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1.实验探究2.原电池的概念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理论上,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构成原电池。

具体条件是:(1)具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

(2)溶液:两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导线:两电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4.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分析下图并填空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

(2)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例1如图所示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不能构成原电池的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原电池工作原理题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与判断方法答案EFG A装置的两个电极的活泼性相同,电子不会流动形成电流;B装置为非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装置电解质溶液在两个分开的装置中,不成形成闭合回路;D装置无导线连接电极,不能形成闭合回路。

它们均不能构成原电池思维启迪原电池的判定方法:一看反应原理(能否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二看构成条件(两极一液成回路: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装置形成闭合回路)。

例2如图,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的质量减小,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A、B、C分别可以为Zn、Cu和稀盐酸C.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A极发生氧化反应答案 C解析原电池中,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解,质量减小,故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A、D项正确;A、B、C分别为Zn、Cu和稀盐酸时,可以构成原电池,且现象符合题意,B 项正确;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C项错误。

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钢铁的电化学腐蚀(1)电化学腐蚀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腐蚀。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说课稿-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说课稿-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说课稿-新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之前我们已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钠、镁、铝、铁等有关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都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准备。

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电解电镀知识打下基础。

故本节课在知识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同时为学生了解各类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教材。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初步认识原电池反应的原理。

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例——电解和电镀的教学活动,了解电解和电镀的重要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伏打电池发明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和发明创造的欲望。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本节内容是继前面学习有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后,过渡到电化学知识学习上的,因此需要一个引导过程,也需要一个思维转换过程。

所以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原电池的原理。

难点:原电池反应实质及组成条件;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展开分析】一、教法设计——探究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二 第三单元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课程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二 第三单元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苏教版)【教材分析】:本节是新课标苏教版《必修2》专题二第三单元的内容。

原电池原理是对前面所学的有关金属性质和用途的丰富与延伸;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拓展和深入;是对电解质溶液相关知识和能量转化方式的体现和运用;也为后面学习化学电源和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做好了铺垫,为后续金属腐蚀原因的分析及寻找金属防护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同时还为以后选修中的原电池改进装置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充分体现了本节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另外,原电池本质上是一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装置,使学生牢固树立能量不能创生,只能彼此转化的观点,也为后面的电解池装置池埋下伏笔。

这部分知识也是化学与能源相联系的很关键的内容,这些知识不但能让学生大开眼界,还能为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内涵,所以这部分知识是应该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在整个中学化学体系中,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是历年高考和会考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结合点之一,因此,学好原电池原理在整个中学化学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知识方面]通过前面有关对金属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等知识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原电池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因此,本节课从金属与酸反应的视频导入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能力方面]通过初中及高中的化学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探究与归纳能力,为本节课进行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法的教学提供了能力方面的保证。

[情感方面]作为高一的学生,由于还未明确高考报考方向,学生总的来说对各学科还算比较重视。

但是,这部分是抽象的理论知识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兴趣感和较强的求知欲,利用学生乐于实验,关注实验现象的心理特征,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化学 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B不易腐蚀。

将A、D在稀盐酸中构成原电池,电流由A通过导线流向D。

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CAB B.DABC C.DBAC D.BADC2.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酸性()A.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3.对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B.比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正极4.在下列各种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白铁(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的保护层D.铁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可使反应加速5.某金属A不溶于冷的浓硝酸,A与银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硫酸溶液,所组成的原电池中电流由银通过导线流回A极,则A可能是()A.Pt B.Cu C.A1 D.Fe6.干电池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下列中的()A.中和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分解反应D.电解反应7.钢铁表面镀有下列金属时,当镀层部分被破坏时,铁不易被腐蚀的()A.Sn B.ZnC.Cu D.Ag8.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组成的电极是______极,电池工作时这一极不断有电子流____,同时发生_____________反应,常常伴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不活泼的金属组成的电极是________极,电池工作时,这一极不断有电子流_________,同时发生________反应,常常伴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专题二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步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专题二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步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4-
-3-
课外作业——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姓名:
1.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 LiCl-KCl 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 总反应为:PbSO4+2LiCl+Ca =====CaCl2+Li2SO4+Pb。 硫酸铅电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无水 LiCl-KCl A.正极反应式:Ca+2Cl - 2e ===== CaCl2 钙电极 + B.放电过程中,Li 向负极移动 电池壳 C.设转移 0.1mol 电子,理论上生成 20.7gPb 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 指针不偏转 2.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 Ag2S 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 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 液中,一段时间 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 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 2Al + 3Ag2S = 6Ag + 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 Ag2S 转化为白色 AgCl 3.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 - + CH3CH2OH-4e + H2O = CH3COOH + 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H 向负极移动 B.若有 0.4mol 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 4.48L 氧气 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 O2 = CH3COOH + H2O - -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 + 4e + 2H2O = 4OH 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 NaCl 溶液或 NaOH 溶液为电解液, 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 NaCl 溶液或 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 =4OH - - B.以 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 -3e =Al(OH)3↓ C.以 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 pH 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5.Mg-H2O2 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 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 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 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 pH 增大 - D.溶液中 Cl 向正极移动 5.NOx 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通过 NOx 传感器 可监测 NOx 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右图。 ①Pt 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NiO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021-2021学年高中化学 2.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案 苏教版必修2(1)

2021-2021学年高中化学 2.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案 苏教版必修2(1)

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通过实验探讨,熟悉化学能能够转化为电能,初步熟悉原电池反映的原理。

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及其应用。

[进程与方式]1.通过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例——电解和电镀的教学活动,了解电解和电镀的重要应用。

2.通过反映物之间电子的转移的探讨,明白得原电池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映的本质的拓展和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伏打电池发明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和发明制造的欲望。

2.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和化学电源可能会引发的环境问题,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提高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意识。

[重点难点]1.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2.通过实验探讨从电子转移角度明白得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组成条件。

[课时分派]3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创设问题情景]电能是现代社会最清洁、也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

而火力发电又在电能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电能最要紧的来源。

[播放录像或展现图片][提问]燃烧的本质是什么?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方式是如何的?火力发电又有哪些优势和缺点呢?[学生讨论、分析][激疑]针对火力发电的缺点,可否通过某些方式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呢?[分组实验探讨]锌铜原电池原理实验1: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实验2: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起来。

实验3: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

将实验中观看到的现象和自己的结论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讨论]1.实验1和实验2中的现象有何不同?是什么缘故造成的?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你以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锌片和铜片上可能别离发生什么反映?如何证明?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你如何说明这一现象?该装置的正负极别离是什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

[教师补充讲解]原电池的概念;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映式及电池总反映式的书写。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创新学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创新学案】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习目标】1. 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原理和一般构成条件;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抓住氧化还原反应是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本质。

通过实验不断体现出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

【知识梳理】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原电池原理探究【活动探究】分组进行下列实验并完成表格实验1、将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分别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将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再同时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4、在锌片和铜片之间连接一个电流计后,再同时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①电流表指针为何会发生偏转?②电子从何而来?③铜片上产生的气泡是如何形成的呢?1、原电池的定义:我们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为原电池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 以Zn 、Cu 原电池为例(三)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必须是_______________溶液;2、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相对较___________的金属为负极,另一个相对较__________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为正极。

两个电极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去。

3、能自发地发生_____________反应。

4、形成闭合回路。

说明:①构成原电池的四个基本条件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片面地理解,在四个基本条件当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核心;②判断某装置是否为原电池,要以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为判断标准,不能仅凭装置的外形下结论;③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是进行原电池设计的基本依据。

(四)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设计各种实用电池,使其具有节约能源、方便、环保等优点以满足人类需要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活动探究】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上一大滴含酚酞的食盐水后可以看到液滴逐渐呈现红色,并慢慢形成褐色的锈斑。

高中化学 2.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2.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化学:2.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案(苏教版必修2)[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和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2)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对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分析、讨论、思考、交流、归纳、小结。

[教具准备] 1.铁丝、铜丝、锌片、铜片、石墨棒、稀硫酸、CuSO4溶液、ZnSO4溶液,乙醇、西红柿(或其他水果),灵敏电流计、烧杯、导线 2.多媒体课件[引入新课]下面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来探究化学能与电能之间是如何转化的?火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分析思考与交流化学能要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才能转化为电能。

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通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把可产生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就要设计一种装置。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高效利用燃料、不浪费能源、开发出高能清洁燃料?[讲授新课]实验探究 [实验2-4]实验1: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实验2: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

实验3: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

交流与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1、锌和稀H 2SO 4直接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什么原因造成实验1和实验2中的现象的不同?3、铜片与稀硫酸不反应,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为什么在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你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锌片和铜片上可能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如何证明?4、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偏向何方?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分析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有电流产生→产生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分析 原电池的微观原理启发归纳 在原电池中,从不同角度判定电极名称 1.指针偏向哪一极,该极为正极,另外一极为负极。

2.从电极材料,金属活泼性判断。

3.相对活泼金属为负极,相对不活泼金属为正极。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案(苏教版化学必修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案(苏教版化学必修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专题的第三单元的第一节。

本节课内容以生活中常见的电池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原电池的发电原理以及电极反应的书写。

原电池是高中化学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内容,但它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所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对生活有指导意义。

同时该节课的内容也涉及到了能量的转化和氧化还原反应,是一节比较综合的内容,也可以说是对前面的课程内容的复习。

本节课内容较多,故将其分成两个课时。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学生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

能够理解电极反应上的电子得失和氧化还原反应,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高一的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比较弱,故本节课将会注重模型的建构和实验的演示,让学生清晰地明白原电池的概念,明白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写出典型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b.能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找出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子得失。

c.能够说出溶液内部正负离子的流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明晰原电池的基本模型,在脑海中建构出典型的原电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化学对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形成勇于探究生活的科学态度和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概念,原电池电极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判断电极的正负。

2、教学难点原电池正负电极反应的书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原电池电极的正负。

五、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总结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教师给出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如:干电池、锂电池。

并提问:电池是如何工作的?【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引出新课,这样联系生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兴趣也更加浓厚。

环节二:实验演示,引发思考【教师活动】教师演示铜锌原电池,提示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注意电极上的气泡产生。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_《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名师教案1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_《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名师教案1

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化学能与电能。

化学反应与能量是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着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决定了本节学习的重要性。

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

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又是为学习“电化学基础”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标准关于化学能与电能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在本模块中只要求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认识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本节根据学生对“电”的感性认识及其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转化问题产生的兴趣,通过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研究之中,并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通过原电池和传统干电池(锌锰电池)初步认识化学电池的化学原理和结构,并不要求上升为规律性的知识;通过介绍新型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与创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

激发学生科学知识的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常见的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方式⑵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认识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

⑶理解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精神⑶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创新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创新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创新教案】第3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课时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方式。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3.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正确书写简单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

4.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及其应用。

认识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提高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三、设计思路学生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

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本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提出疑问:这些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学生根据物理对电流的认识,提出假设:有电子的流动,因此可能在电池里发生了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验证这一假设。

通过锌、铜与硫酸的简单组合,体验电流的产生。

引出原电池的概念。

再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

同时从电子转移的方向确定原电池正极、负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

认识到可以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设计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所用。

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电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展示图片: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电。

我们平时所用的手电筒、计算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表等都需要用到电池。

这些电池是怎样产生电流的呢?【板书】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电池是怎样工作的【活动与探究】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分析原因。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原理;能正确区分原电池和电解池,能从能量转化、装置、电极反应等方面区别电解反应和原电池反应。

2.了解电解池的形成条件,能正确书写简单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
3.初步了解电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电解原理,电极反应式。

难点: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分,电解池电极反应式。

三、教材知识全解
(一)、电解原理
1.电解:
2.电解池:
3.电解池的形成条件
(二)、电解反应的应用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两种装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电解池的阴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的电子由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转移到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D、电解池中移向阳极的是阳离子
2、溶液中存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离子电解时先在阴极放电的()
A、H+
B、Cu2+
C、Cl-
D、Na+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在阴有固体析出,在阳极有气泡产生的()
A、H2SO4
B、 CuSO4
C、NaCl
D、KOH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在阴阳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A、H2SO4
B、 HCl
C、AgNO3
D、NaOH
【我的困惑】
1 / 1。

高中化学2.3《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2.3《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课标内容:1.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和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作用会考考纲: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A)2.通过制作简易原电池的实验,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B)3.认识高能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作用(B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了解常见的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方式2.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正确书写简单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3.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认识化学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初步了解化学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研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三)情感与价值观认识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二、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教学难点: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三、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铜锌原电池入手,引出问题: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引导学生利用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提出:在电池里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

通过锌、铜与硫酸的简单组合,体验电流的产生,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并从电子转移的方向确定原电池正极、负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二)教学媒体和教具学案、练习题、图表……(三)课堂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如图所示:将一张滤纸剪成四等分,配合铜片、锌片、发光二极管、导线等,在玻璃板上组装成电池,这时二极管不发光,但当在四张滤纸上滴入饱和硝酸铵溶液直到全部滴湿时,二极管发光了。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13(苏教版必修2).doc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13(苏教版必修2).doc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2. 利用伏打电池发明的事例,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欲望。

[过程与方法]1. 利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原电池的原理。

2.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学习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伏打电池发明的事例,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欲望。

学习重点:原电池的原理。

正极:O2 + 2H2O +4e「==4 0H[典型例题]1. 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

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 Ag2O+H2O+2e =2Ag+2OH',总反应式:Ag2O+Zn=ZnO+2Ag 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B、在使用过程中,电子山Ag2。

极流向Zn极;C、Zn是负极,Ag2。

是正极;D、Zn极发生还原反应,而Ag2。

极发生氧化反应。

2. 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z,电解质溶液为H2SO4,工作时的反应为Pb+PbO2+ 2H2SO4= = 2 PbSO4 + 2 H2O, T列结论正确的是(D)A. Pb为正极被氧化B.溶液的pH不断减小C. SO,只向PbO2处移动D.电解质溶液pH不断增大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镣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入乙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2CO32+12H2O 7H2O+7Z2O2+14e =140H\ 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B )A、通氧气的电极为负极;B、参加反应的氧气与。

2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 2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D、电解质溶液中,CC^-离了向正极移动。

4、我国首创的以铝一空气一海水电池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已研制成功.这种灯以取之不尽的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使铝不断氧化而源源产生电流.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后就会发出耀眼的闪光,其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试推测此种新型电池可能的基本结构及电极反应式:(1)A1 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4A1—12e「=4A13+(2)石墨 _____ 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3O2+12e +6H2O = 12OH-5、市场出售的“热敷袋”其中的成分主要是铁粉、碳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6《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6《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课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编制人李于顺审核人目标导学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原电池反应的原理;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自学质疑学案学案内容学生笔记一、阅读教材第19~20页,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教材P19“基础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

现象结论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2、在实验中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3、在实验中发生的能量转化形式是,我们把将能转变为能的装置称为。

4、根据上述现象与结论,你认为构成一个原电池装置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教材第20页,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电池装置是如何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请详细叙述其工作过程。

2、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回答:①电子、电流以及溶液中离子的流向;②根据电流方向,判断:锌片为极,铜片为极,活性:负极正极;③根据电子的得失情况,判断两极反应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④书写该原电池的两极反应式;⑤根据上述分析结论,你认为在原电池反应中正极材料会参与反应吗?3、如果将电解质溶液“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正、负极的电极各有何种现象,请写出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记录你的疑惑点或自学障碍4、根据分析结果,归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极活性得失e- 反应类型腐蚀与否常见现象三、阅读教材P21“拓展视野”,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在潮湿空气中为什么容易发生腐蚀?这个现象说明原电池装置能(填“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2、请写出钢铁在潮湿空气中形成铁锈的一系列反应方程式。

3、根据钢铁腐蚀的原理,思考: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防止钢铁腐蚀?四、阅读教材第21~23页,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电源有一次电池与二次电池之分,请说明两者的区别,并将表6-6中的常见化学电源进行分类。

2、仔细观察图6-28,你认为应如何判断燃料电池的正负极?3、根据所学知识,请判断表6-6中常见化学电源的正负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学习目标】了解钢铁电化学腐蚀的原理
【重点难点】金属腐蚀的原理
【复习巩固】
同步练习P45:变式跟踪1。

【自主预学】
(一)阅读书本第41-43页。

(二)知识梳理:
1. 金属腐蚀:金属(或合金)跟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金属腐蚀一般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2. 化学腐蚀的定义:金属与其他物质直接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如:化工厂中钢铁与氯气接触;石油管道被原油中物质腐蚀
3. 电化学腐蚀的定义:的金属跟接触,发生反应,比较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的腐蚀。

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分类
(1)钢铁在潮湿的空气里很快被腐蚀,主是由于潮湿的空气里,钢铁表面吸附的一层水膜,水膜里含有少量和,还溶解了,形成了一层溶液,这样钢铁里的铁和构成许多微小的__ ____。

铁是极,铁电子,碳是极,碳这一极氧气电子。

(2) 正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
总反应式:
该腐蚀中氧化剂是 ,过程中消耗了气(即:吸收了气),所以称为吸氧腐蚀;
(3)铁被氧化化后生成的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红色的铁锈(主要成分)
(三)预学检测
5. 钢铁表面的水膜的酸性较强(如发生酸雨时、某些化工厂释放的酸性气体时),水膜中C(H+)较大,此时H+在碳极电子,产生H2(即:析出氢气),所以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正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
总反应式:
6.下列装置中四块相同的Zn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腐蚀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7. 如右图,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 4Fe(OH)2+2H2O+O2===4Fe(OH)3
C.此过程中Cu并不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我的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