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及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硬肿症ppt课件

新生儿硬肿症ppt课件

快速复温。基层可用热水袋、热炕、电热毯等,也可贴近人体Leabharlann 抱中取暖。2223
24
25
使用温箱注意事项
• 先加水,再预热 • 嘱家属勿调节温度
• 使用中注意加水
• 注意电源
26
【西医治疗】
二、热量和液体供给 经静脉补充热量者应达到每日 210kJ/kg(50kcal/kg);可进乳者尽早哺乳,热量
新生儿硬肿症
儿科教研室 罗世杰
1
【概述】
(一)定义:硬肿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 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 综合征。其中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皮脂 硬化症;单纯由于受寒所致者亦称新生 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2
【概述】
(二)发病情况: • 发病季节:寒冷季节多见,我国北方冬季 发病率较高 • 发病年龄:多发于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 早产、体弱、伴有他病更易罹患 • 发病性质:虚寒证居多 • 预后:较差,男孩死亡率较高
19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参附注射液 每次5ml,加入10%葡萄糖 40ml中静滴,qd,用于阳气虚衰证。 (2)复方丹参注射液 每次2ml,加入10%葡萄糖 20~30ml中静滴,每日2~3次。各型均可用。 (3)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每日6~8mg/kg,最大 不超过每日20mg,加入10%葡萄糖80~100ml 中静滴, qd, 各型均可用。
阳气虚衰 寒邪 寒伤脾肾 寒凝血涩
肌肤失 于温煦
水湿内停
肢凉硬肿
(双胎、早产)
气血运行不畅 肤色紫暗
总之主要病机:阳气失于温煦, 气血运行不畅。病位:肝脾肾
6
【西医病因、发病机理】
• 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如受寒、早产、

新生儿硬肿症PPT模板

新生儿硬肿症PPT模板
恢复期
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抽搐缓解,痉挛减 轻和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
后遗症期
一般在生后2个月~6月出现,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活动,头躯干 扭转,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哭闹 不安,智力落后,最终发展为手足徐动型脑瘫。
• 2.合理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 ①轻者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用滴管、
早产儿尤甚;
• ③新生儿在受寒时主要靠棕色脂肪产热,而早产儿棕
色脂肪贮存量少,在感染、窒息和缺氧时棕色脂肪产 热不足,致体温过低;
• ④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含量大,其熔点高,寒 • 冷时易凝固。水肿与毛细血管壁在寒冷、缺氧下
通透性增高有关。
• 医学研究表明:胎儿在母体内的体温比妈妈
高0.5℃,出生后进入外环境,即使分娩室的 温度高达24℃,还是比新生儿体温低13℃, 这么大的温度差,再加上新生儿体表面积大、 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血管多等原因,新生 儿散热更加快,出生1小时内体温可降低 2.5℃。”
• 1.复温 • 测量体温:①如肛温在30~34oC,腋-肛温差为正值的
轻、中度患儿,足月儿一般用温暖的镪褓,包裹置于25~ 26oC室温环境中,并用热水袋保暖,早产儿置于30oC的 温箱中,体温往往较快升至正常,如体温低于正常,则调 高温箱温度。②如肛温<30C,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 患儿,先将患儿置于比体温高1~2oC的温箱中开始复温, 每小时
护理诊断:
• 1.体温过低 与早产、寒冷等因素有关。 •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无力、热
量摄入不足有关。
• 3.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 4.潜在并发症,肺出血 与严重微循环障碍有关。 • 5.知识缺乏(knowledge deficit) 与家长缺

新生儿硬肿症 PPT

新生儿硬肿症 PPT
▪ 血瘀:体质尚好,有受寒史,全 身冰冷,局部僵硬,肤色紫暗, 唇舌暗红。
二、治疗原则: 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三、分型论治 1、寒凝血涩 2、阳气虚衰
三、分型论治
1、寒凝血涩
▪ 证候 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 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 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 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指纹紫 暗。
新生儿硬肿症
(一)定义:硬肿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 的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 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 低下的综合征。其中只硬不肿者称新 生儿皮脂硬化症;单纯由于受寒所致 者亦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二)发病情况:
▪ 发病季节:寒冷季节多见,我国北方 冬季发病率较高
▪ 发病年龄:多发生在生后1周以内的 新生儿
二、新生儿皮下坏疽
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常有难产或产钳产史。在 身体受压部位(背和臀部)易于发生。患儿有发 热,哭闹,局部皮肤发硬、变红略肿、迅速蔓延, 病变中央先硬结后转为软化,暗红色,逐渐坏死, 形成溃疡,可融合成大片坏疽。
一、辨证要点
▪ 阳虚:早产、体弱,反应差,气 息微弱,全身冰冷,皮肤苍白肿 硬,唇舌淡白。
▪ 方药 参附汤加味。常用药:人参、附子、黄 芪、桂枝、巴戟天、当归、丹参。
1、中成药
(1)参附注射液 每次5ml,加入10%葡萄糖 40ml中静滴,1日1次。用于阳气虚衰证。
(2)复方丹参注射液 每次2ml,加入10%葡萄糖 注射液20~30ml中静滴,每日2~3次。各型均 可用。
(3)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每日6~8mg/kg,最大 不超过每日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80~ 100ml中静滴,每日1次。各型均可用。
▪ 加强母乳喂养,补充能量。

新生儿硬肿护理课件

新生儿硬肿护理课件
营养支持
保证宝宝充足的营养摄入,促 进生长发育。
并发症预防措施
加强产前检查
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新生儿硬肿的高危因素, 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宝宝的体温、体重、硬肿程度等指 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
出生后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加强皮肤护理, 预防皮肤破损和感染。
健康教育
向家长普及新生儿硬肿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提高家庭护理水平。
发生原因
早产
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中 枢发育不完全,容易发
生硬肿。
环境温度低
新生儿长时间处于低室 温环境中,散热过快, 导致体温下降,引发硬
肿。
感染
新生儿感染可能导致体 温调节障碍,引发硬肿

母体因素
母体在妊娠期患有高血 压、糖尿病等疾病,可 能导致胎儿出生后发生
硬肿。
硬肿的分类与分级
分类
根据硬肿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全身性硬肿和局部性硬肿。
受凉。
合理喂养
根据新生儿的需要,合理安排喂奶 量和时间,防止饥饿或过度饱食。
加强护理和观察
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体温、体 重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04
CATALOGUE
新生儿硬肿的并发症与处理
并发症类型
01
02
03
04
感染
新生儿硬肿可能导致皮肤破损 ,增加感染的风险。
器官功能损害
硬肿可能导致器官血液供应不 足,引起器官功能损害。
新生儿硬肿护理课 件
目 录
• 新生儿硬肿概述 • 新生儿硬肿的护理原则 • 新生儿硬肿的预防措施 • 新生儿硬肿的并发症与处理 • 新生儿硬肿护理案例分享
01
CATALOGUE

儿童保健之新生儿硬肿症1护理课件

儿童保健之新生儿硬肿症1护理课件

分娩期护理
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有利于新生儿的 健康,减少新生儿硬肿症 的发生。如需剖宫产,应 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保持新生儿体温
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擦干 身体,并给予适当的保暖 措施,以维持正常体温。
早期喂养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 喂养,以促进新陈代谢和 热量供给。
新生儿护理
定期检查
注意保暖
新生儿出生后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 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硬肿症等异常 情况。
时就医。
预防复发
02
注意保暖,避免宝宝再次受到寒冷刺激,预防硬肿症的复发。
增强免疫力
03
合理喂养,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儿童保健之新生儿硬 肿症1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新生儿硬肿症概述 •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 •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 新生儿硬肿症的康复
01 新生儿硬肿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由于新生儿体温 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肤和皮下组织 受到寒冷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变硬 和水肿的疾病。
定期复查
定期带宝宝去医院复查,评估康复效果,调整康 复计划。
家庭护理
家长需掌握正确的家庭护理技巧,如正确的抱姿、 喂养方法等,以促进宝宝的康复。
心理支持
关注宝宝的情感需求,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 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心。
康复后注意事 项
持续关注
01
即使宝宝康复后,仍需持续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
异常。
02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
孕期保健
01
02
03
定期产检
通过定期产检可以及时发 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降 低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风 险。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

早期识别DIC,给予抗凝、补充凝血因子等 治疗。
04
患儿护理及家庭管理建议
住院期间护理措施
保暖
将患儿置于适中温度的保暖箱内 ,根据患儿体温、胎龄和日龄调 节箱温,使患儿皮肤温度维持在
正常范围内。
喂养
尽早开奶,保证热量供给。对于吸 吮和吞咽能力弱的患儿,可用滴管 或鼻饲喂养。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皮肤 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和感染。
05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推广
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
1 2
建立健全的孕产妇保健制度
确保所有孕妇都能接受到规范的产前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新生儿硬肿症的高危因素。
加强孕期营养指导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营养补充,降低孕妇和胎 儿的营养缺乏风险,从而预防硬肿症的发生。
3
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产科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处理新 生儿硬肿症的能力,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可能实现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 化治疗方案制定,提高治疗效果。
新型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随着新型治疗方法如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的深入研究 ,未来可能实现这些方法的临床应用,为新生儿硬肿症的 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早期诊断与预防的普及
随着早期诊断方法和预防策略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未来可 能实现新生儿硬肿症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预防,降低发病率 和死亡率。
断和治疗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新生儿硬肿症定义和流行病学
详细阐述了新生儿硬肿症的概念、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点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生儿硬肿症》课件

《生儿硬肿症》课件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 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炎药等。
手术治疗
护理与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的硬肿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如切开引流、坏死组织切除等。
提供良好的护理和支持治疗,包括定期监 测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充足的营 养等。
治疗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硬肿症症状,应立即就 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 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和护理,不要随意 更改治疗方案或停药。
注意保暖
在治疗期间,注意给新生儿保暖,保持适宜 的室内温度和穿着。
04
生儿硬肿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温暖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放入预热的保温箱或由 母亲怀抱,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心理支持
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帮助宝宝克服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康复。
05
生儿硬肿症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轻度生儿硬肿症的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及时治疗、细心护理
详细描述
轻度生儿硬肿症的宝宝通常症状较轻,皮肤稍微发硬,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对于这种情况,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如使用保温箱或包裹柔软的毯子,同时确保宝宝充足的喂养和水分摄入。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宝宝体 温、皮肤状况和吮吸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出现。
变化,并加强喂养和护理,确保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案例三:重度生儿硬肿症的治疗与护理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紧急治疗、全方位护理
重度生儿硬肿症的宝宝病情危重,皮肤发硬且伴有严重的 并发症,如器官功能衰竭或感染等。对于这种情况,需要 立即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如使用呼吸机、体外膜氧合等设 备进行生命支持。在护理过程中,要全方位关注宝宝的生 命体征、病情变化和并发症情况,同时加强营养和护理, 尽可能提高宝宝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新生儿硬肿症演示幻灯片

新生儿硬肿症演示幻灯片
17
护理措施
➢ 观察病情
✓ 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 血症状等
✓ 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
➢ 健康教育
18
8
临床表现
低体温
Ø 体核温度(肛门内5cm处温度)常降至35℃以下,重症< 30℃
Ø 腋温:肛温差值(TA-R)可作为判断棕色脂肪产热状态的 指标
9
临床表现
➢ 硬肿
✓ 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有水肿者压之有轻 度凹陷
✓ 硬肿发生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 →上肢→全身
➢ 多器官功能损害
13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低下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硬肿、水肿有关 ➢ 潜在并发症:肺出血、DIC ➢ 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正确保暖及育儿知识
14
护理措施
复温: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 度(减少散热或外加热),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
Ø 若肛温>30℃,TA-R≥0时: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于中性温度的暖箱 中,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Ø 当肛温<30℃时,多数患儿TA-R<0 :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 的暖箱中进行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1~1.5℃,不超过34℃,12~24 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 严重者出现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为主要病因
5
病因和发病机制
➢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
✓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 ✓ 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血流丰富,易于失热 ✓ 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

新生儿硬肿症PPT课件

新生儿硬肿症PPT课件
--serious one may appear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leredema(硬肿) --- hardening of the skin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Et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regulation and subcutaneous fatty composition in newborn ● immaturity of temperature regulation center ● relative large surface area and rich blood flow cause poor thermal insulation
capillary permeability ↑
edema circulating volume↓
DIC
shock
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usually occur in cold season ● during first 3 days or any time in
Anoxia, acidosis coagulation of subcutaneous fat
constriction of skin vessels hardening of skin
anoxia of tissue
Slowly blood flow
disturbance of microcirculation
Imbalance between heat production and loss

新生儿硬肿症ppt课件

新生儿硬肿症ppt课件

肾上腺周围
6
病理生理
低体温 -hypothermia
体温调节障碍
物质代谢改变
窦房结抑制 呼吸改变 凝血障碍 脏器血流减少
肾脏血流减少 脑血流减少
肠道血流减少
7
新生儿硬肿症
临床表现特征:
8
总结-5低
低体重 低胎龄 气温低 低摄入
低体温
9
新生儿硬肿症
“五低 ”
(1)低气温的季节或地区 以冬春季及我国北方发病者最多 (2)低出生体重儿 根据有关报道占本病半数以上。 (3)低日龄组的新生儿 本症多发生在生后1周以内,日龄在20天以上者发病例
新生儿硬肿症
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定义
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冷伤 (胎寒、五硬)
是由受寒和 /或多种疾病引起的 皮肤和皮下脂肪 变硬和水肿 的一种疾病。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 能受损。 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北方地区、寒冬季节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窒息、感染的患儿
2
病因
1. 内因
体温调节差
皮下脂肪少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低温
脂肪凝固
3
2. 外因
产热
寒冷刺激
散热
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收缩
肺血管收缩
酸中毒
肺动脉高压
无氧代谢
右 左短路
低氧血症 4
主要能量为葡萄糖
摄入不足
产热
疾病
感染 窒息 腹泻 心脏病
5
3. 棕色脂肪
Brown fat
部位
腋下/颈部/肩胛/ 中心动脉/肾脏/
10
“五大特点”
1.“冷” 轻者局部发冷,重者周身皮肤发冷,甚至冰凉,伴有明显的体温下

新生儿硬肿症PPT资料

新生儿硬肿症PPT资料

4、病情分度:
分度 肛温 TA-R
硬肿 全身情况及器 范围 官功能改变
轻度 ≥35℃ >0℃ < 20% 无明显改变
中度 <35℃ ≤0℃ 25% ~ 反应差、功能 50% 明显低下
重度 <30℃ <0℃ >50 % 休克、DIC、 肺出血、急 性肾衰
1、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原则 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热很难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 ▪病情加重时发生硬肿和多器官损害体征。
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 ▪病情加重时发生硬肿和多器官损害体征。
▪(4)以棕色脂肪产热为主,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
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和 ▪(4)以棕色脂肪产热为主,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
▪硬肿症初期,棕色脂肪代偿增加, TA-R >0℃。 ▪(3)如无上述条件者,可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电热毯或母亲怀抱等方式复温,但要防止烫伤。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皮肤粘膜屏障功 能低下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硬肿、水肿有关。 5、潜在并发症:肺出血、DIC。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保暖和育儿知识。
▪1、复温
目的是在体内产 热不足的情况下, 通过提高环境温度 以恢复和保持正常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皮肤护理,经常更换体位,防止体位性水肿和坠积性肺炎,尽量减少肌肉注射,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4)以棕色脂肪产热为主,缺乏寒战等 物理产热方式;
(5)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比不饱 和脂肪酸多,熔点高,受寒时易硬化, 出现硬肿症。
2、寒冷损伤:寒冷和保温不当使新生儿 失热增加,体温下降,继而引起外周 小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出现 肢端发冷和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引起 心功能低下表现。低体温和低温导致 缺氧、能量代谢紊乱和代酸,严重时 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15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护理措施
• 2、合理喂养 • 3、保证液体供给,控制速度,防心衰、肺出
血 • 4、预防感染 •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6、严格消毒隔离,加强皮肤护理 • 7、健康教育
13
思考题
• 对于一位29周的早产儿,你如何护理? • 如果他出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你如
何复温及护理?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寒冷损伤: • a、低体温引起外周小血管收缩,皮肤
血流量减少,出现肢端变冷和微循环障碍, 引起心功能低下 • b、导致缺氧、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 毒,严重者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
5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感染、早产、颅内出血、红细胞增多症
7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临床表现
• 2、硬肿症 • 皮脂硬化和水肿形成
硬肿发生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硬肿范围:头颈部20%,双上肢18%, 背及腰骶部14%,前胸及腹部14%,臀部 8%,双伤综合症 临床表现
3、多器官功能损伤
新生儿寒冷损失综合 征
1
重点及难点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
表现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复温及护理
2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 定义: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寒冷引起
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害,严重者皮肤、 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 肿症。
3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护理措施
• 1、复温:指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以提
高环境温度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消除硬肿 • a、肛温>30 ℃ ,腋-肛温差≥0℃,予患儿置 中性温度的暖箱中,6-12h可恢复正常体温 • b、肛温<30 ℃ ,腋-肛温差<0℃,与患儿置 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提高温度1-1.5 ℃/h,箱温不超过34℃,12-24h恢复正常体 温 • c、肛温>30 ℃ ,腋-肛温差<0℃,也需放入 暖箱内复温 • d、无暖箱者,用热水袋、电热毯、母亲怀抱 12 内复温,注意防烫伤。
4、病情分度:轻、中、重度
9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治疗要点
• 复温:治疗的关键,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步
复温 • 支持疗法:与足够热量 • 合理用药:及时处理各器官功能损害
10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护理诊断 • 1、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低下、寒冷、 早产、感染、窒息有关 •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拒乳、热 量摄入不足有关 •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硬肿、水 肿有关 • 4、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皮肤粘膜屏障功 能差有关 • 5、潜在并发症:DIC、肺出血 • 6、焦虑(家长):与缺乏正确保暖及育儿知 识有关
• 病因:寒冷、早产、感染、窒息 • 发病机制: • 1、低体温: • a、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 • b 体表面积大,易散热。 • c 棕色脂肪及能量储备少,产热不足。 • d 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多,寒冷易凝
固。 • e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高,血液粘稠,血流 慢,易引起微循环障碍而损伤毛细血管,渗透 性增加致水肿 4
可发生体温调节和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 和硬肿。
6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临床表现 • 1、低体温 • 以腋温-肛温差作为判断产热状态的指标 • a 正常状态,棕色脂肪不产热,腋-肛温差<0 • b 重症硬肿症,棕色脂肪耗尽,腋-肛温差<0 • c 硬肿症初期,棕色脂肪产热增加,腋-肛温差 >0 ℃ 肛温 即体核温度,肛门内5cm处温度,重度低 体温时<3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