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原理3版(张洪江,程金花主编)思维导图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6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教科版 (共24张PPT)

黄河水为什么这样黄?
• 因为黄河流过黄土高原发生严重的侵 蚀作用,河水携带了不少黄土和泥沙, 才呈现如此的黄色。黄土侵蚀产生大量 的泥沙,使流经这里的黄河变成世界上 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黄河平均每年向 下游输沙达16亿吨之多。平均每立方米 的河水中,含沙量竟达37.6千克。
侵蚀带来什么灾害?
25°—28.5°。
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
植被因素是防治土壤侵蚀最积极的因素,几乎 在任何条件下都有阻缓水蚀和风蚀的作用,具体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拦截雨滴
植被通过林冠截留和枯枝落叶截留,在减少雨量 的同时,能大大削减降雨的动能,减少溅蚀及集中 股流量。
2.调节地表径流
植被中的枯枝落叶层,保护地表,吸收地表径 流,增加地表粗糙度,分散、滞缓径流,过滤泥沙。 对到达地表的降雨进行再分配。
一、 气候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直接影响 大风、暴雨
气候因素
降雨强度
间接影响 温度、湿度、日照
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称为降雨强度。常用mm/h 表示,根据其强度的大小,降雨可分为小雨、中
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等,一般暴
雨以上就能造成严重的水力侵蚀,而且降雨强度 是降雨因素中对土壤侵蚀影响最大的因子。
• 山洪暴发时,水流的力量带走了许许 多多的石头,冲走了许多植物。这样的山 洪冲下来,冲毁农田,冲毁房屋,冲毁道 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人们的生命 财产造成损失。
水土流失1
雨水冲来泥土
水土流失2
泥土冲入公路
水土流失3
山体滑坡
水土流失4
山体滑坡
侵蚀带来的全是灾害吗?
当然侵蚀也不完全只有危害,比如 在河流的下游,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 会逐渐堆积成冲积平原,为人们增加 新的土地。
土壤侵蚀原理

近年来美国主要研究内容为研制评估、预测
和监测土地生产能力和土地资源变化的新技术。
日本
17世纪后期,学者河村瑞贤提出荒山恢复建议, 要把造林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被政府采纳。1897年 为防治山区灾害,制定了《森林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重又开始治山工作, 并于1953年设立水土保持对策协议会,制订基本对 策。 尽管日本防止土壤侵蚀的工程措施、工程施工 方法较为先进,但其理论研究相对来说较为滞后。
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 蚀、混合侵蚀、化学侵蚀和生 物侵蚀等类型。
生物侵蚀类型
按土壤侵蚀发生时间划分
以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为分界点,将土 壤侵蚀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 以前所发生的侵蚀,称之为古代侵蚀(ancient erosion);
另一类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后所发生的侵
本科生作为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土地利用、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 教学、管理和生产实践人员的参考书。
1.2 课程涉及范围及与其他课程关系
1.2.1 课程涉及范围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涉及到水力学、水文学、土 壤学、气象学、生态学和岩土力学等学科内容。
在理论教学中,以讲授土壤侵蚀侵蚀形式、土壤侵
雨滴击溅侵蚀
在雨滴击溅作用下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颗
粒产生位移的现象称为雨滴击溅侵蚀(rain drop
splash erosion),简称为溅蚀(splash erosion)。
1.3.2 土壤侵蚀危害
破坏土地吞食农田
西北黄土区、东北黄土区和南方化岗岩“崩岗”地区 土壤侵蚀最为严重。黄土高原的侵蚀沟头一般每年前进
1~3m。辽宁省12个市建国以来由于土壤侵蚀已损失土地
第二章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精品PPT课件

1、降雨量
降雨量是影响侵蚀的因子之一。一般来说,年降雨量大, 可能侵蚀总量也大,但是,年降雨量大的地区,自然 植被常常生长较好,自然侵蚀反而并不严重;降雨稀 少地区的植被较差,5、径前流期量降也雨少,水力侵蚀相对减弱。 因此,在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水力侵蚀强烈。
2、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最重要因子。
四)水流搬运作用 水流挟带泥沙及溶解质,并推动坡面物质移动的作用,
为水流搬运作用。 1、搬运方式 在上举力作用下起动的较细小泥沙,进入水流以与水流
相同的速度呈悬浮状态搬动,称为悬移,被搬运的物 质称悬移质。它的悬浮主要受紊流的旋涡流影响,悬 移质的数量与水流流速、流量及流域的组成物质有关。 起动泥沙颗粒较大,可在水流中回落到床面上,对床面 泥沙有一定冲击作用,使另一部分泥沙跃起进入水流, 或起动泥沙沿床面滚动、滑动,称为推移,其搬运物 质称推移质。 推移质与悬移质之间,以及与河床上泥沙(称床沙质) 之间存在着不断的交换现象,这一交换,使水流含水 量分布连续,泥沙颗粒较均一。
(3)冲沟侵蚀
切沟进一步发展,水流更加集中,下切深度越来越大, 沟壁向两侧扩展,横断面呈“U”形;沟底纵断面与原 坡面有明显差异,上部较陡,下部已日渐接近平衡剖 面,这种侵蚀称为冲沟侵蚀。冲沟是侵蚀沟发育的末 期,这时沟底下切虽已缓和,但沟头的溯源侵蚀和沟 坡沟岸的崩塌还在发生,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的程度。
第二章 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 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 的过程
现在人们研究的土壤侵蚀(或水土流失),均是指 加速侵蚀(或现代侵蚀)而言的。按侵蚀营力土 壤侵蚀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 冰川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生物侵蚀等。 据其危害程度的大小,本章主要讨论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混合侵蚀的一些主要问题。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整理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整理土壤侵蚀是指在自然条件或人类活动下,土壤表面遭到水流、风力、冲击以及人类行为等因素的破坏和移动的过程。
它是一个涉及地表和地下的复杂过程,对农田、水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损害。
下面是土壤侵蚀原理的资料整理。
一、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土壤侵蚀1.降雨因素:降雨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外因,它能增加水体的威力,使土壤颗粒与有机质被冲刷、卷走。
降雨的性质和强度对土壤侵蚀有着直接影响。
2.地形因素:地形是土壤侵蚀的基础,通过改变地势、影响降雨的径流过程,进而影响土壤侵蚀的强度。
山区的土壤侵蚀强度通常大于平原地区。
3.植被因素:植被能减缓雨滴的撞击力,降低降雨对土壤的冲击。
而且,植被的根系能牢固地固定土壤,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
如果植被受到破坏,就会加速土壤侵蚀的发生。
4.人类活动:人类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活动都会对土壤侵蚀产生影响。
例如,过度放牧导致植被减少,耕地管理不善导致耕层土壤被剥夺等。
二、土壤侵蚀的过程和类型1.风蚀:风蚀是指风力对土地表面的冲击和侵蚀。
在干旱和半干旱区,风蚀是主要的土壤侵蚀类型之一、风蚀造成的土壤流失通过飞沙和沙尘暴的方式进行。
2.水蚀:水蚀是指水流对土地表面的冲刷和移动。
水蚀可分为雨滴侵蚀、坡面侵蚀、河道侵蚀等几种类型。
雨滴侵蚀主要是由于降雨冲击力导致的初级侵蚀;坡面侵蚀是由于雨水形成的逐渐增大的流量冲击和土壤侵蚀加剧,导致坡面的侵蚀并带走土壤;河道侵蚀是由于河流流量引起的河床破坏和土壤侵蚀。
3.冻融作用:在寒冷地区,土壤冻结和解冻过程中形成的冻胀和冻结破坏会造成土壤颗粒离析,加速土壤侵蚀的发生。
4.地质侵蚀:地质侵蚀是指对土壤进行大范围的破坏和移动。
常见的地质侵蚀类型有地震引起的滑坡、崩塌等。
三、土壤侵蚀的影响和防治措施1.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降低农田的肥力。
预防措施:建立植被覆盖,养护农田水渠和排水系统,合理耕作和种植制度等。
2.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淤积,影响水体质量和河道的导航能力。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复试笔试科目汇总表

出版.2013.1
学院
招生专
代码 学院名称 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006 园林学院 081300 建筑学
006 园林学院 083300 城乡规划学
006 园林学院 083400 风景园林学(工学)
006 园林学院 097300 风景园林学(农学)
006 园林学院 095300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 学位)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方向:林产化工专业 制浆造纸:
综合/制浆造纸专业综合
陈嘉翔主编,《高效清洁制浆漂白新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周学飞编著《制浆漂白清洁新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詹怀宇主编.《制浆原理与工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陈克复,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第二版)(上册,下册). 轻工业出版社
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
001 林学院 090702 森林培育
森林培育学或果树栽培学总论
002 林学院 0907Z2 城市林学
园林树木栽培学或森林培育学
001 林学院 090703 森林保护学
森林昆虫学 / 林木病理学
参考书目
备注
《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冯仲科等编写
李俊清,森林生态学(第3版),2017,高等教育出版社;牛翠娟,基础生 态学(第2版),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壤学》,孙向阳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植物营养学》 上下册,中国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土壤学》,孙向阳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植物营养学》 上下册,中国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森林培育学》(第三版),中国林业出版社,翟明普,沈国舫主编;《果 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郗荣庭主编 《园林树木栽培学》(吴泽民主编,2012年,中国农业出版社)或《森林 培育学》(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沈国舫,翟明普主编;。 李成德主编《森林昆虫学》,2004,中国林业出版社 叶建仁、贺伟主 编《林木病理学(第3版)》,2012,中国林业出版社
土壤侵蚀原理_张洪江_试卷8

02级水保B卷北京林业大学水保02级土壤侵蚀原理试卷(B卷) 2004.10一、简释下列名词(2分/个×8个=16分)。
1.土壤侵蚀:在水力、风力、温度作用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及其母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2.风力侵蚀:土壤颗粒或沙粒在气流冲击作用下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过程。
3.土壤侵蚀程度:土壤侵蚀程度是指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
4.侵蚀模数:单位面积上一定时间内被侵蚀带走的泥沙量,以t/km2·a 表示。
5.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6.重力侵蚀:坡面表层土石物质及中浅层基岩,由于本身所受的重力作用(很多情况还受下渗水分、地下潜水或地下径流的影响),失去平衡,发生位移和堆积的现象。
7.沟壑密度:沟壑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侵蚀沟道的总长度,常以 km/km2表示。
8.开析度:开析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文网的总长度,常以 km/km2表示。
二、试述土壤侵蚀类型区(包括一、二级)的划分依据及其大致范围(20分)。
土壤侵蚀类型一级区的划分依据是外营力种类,将全国划分为水力侵蚀类型区,其大致范围为内蒙的阴山以南、青藏高原的东缘线以东地区;风力侵蚀类型区,其大致范围为内蒙的阴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北部的东缘以东地区;洞融侵蚀类型区,主要指青藏高原(10分)。
土壤侵蚀类型的二级区划分依据主要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土壤侵蚀形式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当地的植被特征等。
目前二级区的划分主要针对水力侵蚀类型区内。
可分为六个水力侵蚀二级类型区:东北丘陵漫岗区、西北黄土高原区、北方土石山地区、南方丘陵山地区、四川盆地丘陵区和西南云贵高原高山峡谷区(10分)。
三、试述土壤侵蚀调查的主要目的及调查内容(14分)。
(完整版)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蚀原理1.名词解释2.挟沙力: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携运泥沙的数量。
3.雨滴的中数直径: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计体积百分曲线表示,其中累积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直径,用D50表示。
4.溅蚀量:击溅侵蚀引起土粒下移的数量。
5.侵蚀沟:是在水流不断下切、侧蚀,包括由切实引起的溯源侵蚀,以及侵蚀物质随水流悬疑推移搬运作用下形成的。
6.起沙风:一切大于使沙粒脱离静止状态开始运动的最小临界风速的风。
7.风沙流:风与其所搬运的固体颗粒共同组成复杂的二相流,称为风沙流。
8.风蚀作用: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和磨蚀作用。
9.风积作用:风沙流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力减缓地面障碍等原因,使风沙流中沙粒发生沉降堆积现象。
10.风沙流的饱和度:在一定风力条件下气流可能搬运的沙量称为容量,实际搬运的沙量称为强度,强度与容量之比。
11.重力侵蚀:重力侵蚀是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的一系列现象。
由于坡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也称为块体运动。
12.错落:是指陡崖、陡坎、陡坡沿一些近似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
13.蠕动:主要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
14.崩岗:指的是发育于红土丘陵地区冲沟沟头因不断地崩塌和陷落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围椅状侵蚀。
15.陷穴: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产生溶蚀和侵蚀,并把可溶性盐类带走,致使下边掏空,当上边的土体失去顶托时,引起黄土的陷落。
16.冻土:是指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含有冰的土层。
17.石海:在平坦而排水较好的山顶或山坡上,经冰冻风化形成的大小石块,直接覆盖在基岩面上的地形。
18.石川:在不太陡的山坡或凹地中,大量的风化产物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下伏的湿润细粒土层表面整体地或部分地向下滑动的石块群体。
19.热融作用:热融作用是冻土中的冰融化后土体发生收缩、沉陷的过程。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

土壤侵蚀原理⒈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⒉土壤侵蚀量: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
⒊土壤侵蚀速率(速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土壤侵蚀量。
⒋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
⒌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工资源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事业。
⒍土壤侵蚀基本营力:1> 营力:营力作用是由地球部能量所引起的,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
2>外营力:外营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太阳,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第二章土壤侵蚀类型(1)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劳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3)土壤侵蚀量: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the amount of soil erosion)。
(4)土壤侵蚀速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土壤侵蚀量成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the rate of soil erosi on)。
(5)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2.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关系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存在着共同点,即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的剥蚀、运搬和沉积的全过程;但是也有明显差别,即水土流失中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
3. 水保持与土壤侵蚀关系显然土壤侵蚀是水土保持的工作对象,水土保持就是在合理利用水土地资源基础上,组织运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管理措施等构成水土保持综合措施体系,以达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山丘区和风沙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土壤侵蚀原理》教学大纲

《土壤侵蚀原理》Principle of Soil Erosion课程代码:T1023-1024学时数:32(理论:24 实验:8 实习:0.5周)学分数:2.5课程类别:必修开课学期:5主讲教师:程金花张洪江编写日期:2007年10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土壤侵蚀原理》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绪论(讲课2学时)(1)课程涉及范围及与其他课程关系(2)土壤侵蚀及其危害(3)土壤侵蚀原理研究历史与现状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土壤侵蚀与其他课程关系、我国土壤侵蚀状况、世界土壤侵蚀状况、土壤侵蚀及其危害等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土壤侵蚀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事业中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土壤侵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土壤侵蚀类型(讲课10学时)(1)土壤侵蚀及其与水土流失关系,导致土壤侵蚀的营力,土壤侵蚀类型及类型划分(2)土壤侵蚀形式,水力侵蚀形式,雨滴击溅侵蚀,面蚀,沟蚀,山洪侵蚀,海岸浪蚀及库岸浪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化学侵蚀。
(3)土壤侵蚀程度及强度,土壤侵蚀量与土壤流失量,土壤侵蚀程度,土壤侵蚀强度,允许土壤流失量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等基本概念;理解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关系;掌握土壤侵蚀应力、土壤侵蚀类型,土壤侵蚀形式(水力侵蚀形式、风力侵蚀形式、重力侵蚀形式等)、土壤侵蚀程度及强度,以及允许土壤流失量及其计算方法。
3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讲课8学时)(1)水流作用机理。
(2)溅蚀,雨滴特性,溅蚀过程及溅蚀量,影响溅蚀因素。
(3)面蚀,坡面径流形成,坡面径流能量分析,坡面侵蚀过程,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提纲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包括这些名词的英文名称,要会翻译水土流失:(water and soil loss)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化学侵蚀: (chemical erosion)土壤中的多种营养物质在下渗水分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和溶解损失,导致土壤肥力降低的过程称为化学侵蚀侵蚀沟:(erosion gully)由沟蚀形成的沟壑称作侵蚀沟土壤侵蚀模数:(soil erosion modulus)土壤、母质及地表散松物质在外营力的破坏、剥蚀作用下产生分离和位移的物质量土壤侵蚀程度: (intensity of soil erosion)所指的是某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其所处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壤侵蚀形式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常用单位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土壤及土壤母质被侵蚀的重量来表示。
土壤侵蚀强度:(soil erosion intensity)所指的是某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其所处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壤侵蚀形式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水力侵蚀:(water erosion)是指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沟壑密度: (Gully density)是指每平方公里内侵蚀沟(或水文网)的总长度,以km/km2表示,或称切割裂度开析度:开析度指单位面积(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所有水文网的长度允许土壤流失量:(tolerance of soil loss)是指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流失量。
也就是说允许土壤流失量是不至于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而允许的年最大土壤流失量。
沙尘暴:(sandstorm)大风扬起地面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恶劣天气现象。
在气象学中规定,凡水平方向有效能见度小于1000m 的风沙现象,称为沙尘暴。
第二章-土壤侵蚀原理-1

参考指标 草甸沼泽;草甸草原;盐盆滩地 吹扬为主,沙坡出现 地面有沙暴、沙滩、沙垄 有活动沙丘、风蚀残丘 广泛分布沙丘、沙垄,活动性大 光板地、戈壁滩
第一节 土壤侵蚀概况
六、允许土壤流失量
1、定义:
不至于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而允许的年最大土壤 流失量。 也称为土壤允许流失量或容许侵蚀强度
2、理论基础
风蚀:同面蚀划分标准
区域的平均侵蚀程度:
各侵蚀程度(n)和对应面积(p)加权平均
SE
P12P2nPn P1P2Pn
第一节 土壤侵蚀概况
五、土壤侵蚀的程度与强度
3、土壤侵蚀强度
某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作用和其所处环 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壤侵蚀形式发生发 展可能性的大小,也称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性。
冻拔、劈裂
泥流、泥石流、水石流 条形、瓢形、弧形
第一节 土壤侵蚀概况
五、土壤侵蚀的程度与强度
1、土壤侵蚀量
土壤、母质及地表散松物质在外营力的破坏、剥 蚀作用下产生分离和位移的物质量。
土壤侵蚀模数: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产生 的土壤侵蚀量,称为土壤侵蚀速率(或速 度),或称为土壤侵蚀模数,单位: t/km2•a、 mm/a 、m3/km2•a 。
第一节 土壤侵蚀概况
五、土壤侵蚀的程度与强度
2、土壤侵蚀程度
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作用和一定 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至到目前为 止的发展状况。
土壤侵蚀程度划分方法
面蚀:以土壤发生层被侵蚀的厚度(或残留厚度) 作为划分标准
侵蚀厚度小于A层的1/3——轻度 A层的1/3~1/2——中度 大于A层的1/2——强度 B层出露——极强度 C层出露——剧烈 沟蚀:以单位面积内的沟道长度为划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