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角计算详细方法共22页文档
方位角计算公式
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关系表象限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第一象限〈NE)=第二象限<SE)=-第三象限<SW)=+第四象限<NW)=-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1 / 26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5〉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1—17〉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2 / 26二、坐标推算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全站仪闭合导线方位角及距离计算方法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计算方法①.方位角计算(左角)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αAB = 30°,可求出其它方位角如下:αBC = αAB + ∠B ±180° = 30°+ 60° + 180° = 270°αCD = αBC + ∠C ±180° = 270°+ 70°- 180° = 160°αDE = αCD + ∠D ±180° =160°+ 100° - 180° = 80°αEB = αDE + ∠E ±180° = 80° + 130° - 180° = 30°②.方位角计算(右角)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αAB = 30°,可求出其它方位角如下:αBC = αAB + ∠B ±180° = 30°+ 60° + 180° = 270°αCD = αBC - ∠C ±180° = 270° - 290° + 180°= 160°αDE = αCD - ∠D ±180° =160°- 260° - 180° = 80°αEB = αDE - ∠E ±180° = 80° - 230° - 180° = 30°总结:角在左边用加法,角在右边用减法(左加右减);在求方位角时,两个角相加或相减得出来的得数大于180°则减去180°,若小于180°则加上180°(大减小加)。
方位角的计算
方位角的计算方位角是一个用于指定方向的角度,通常使用度数来衡量。
它常常用于天文学、导航、地图绘制等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方位角的计算通常需要使用数学知识和一些专业的工具,本文将介绍方位角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相关的概念。
一、方位角的定义方位角是从一个参照方向到目标方向所需旋转的角度,以参照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方向为正,逆时针方向为负。
参照方向通常是正北方向,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其他方向。
方位角的单位是度数,取值范围是0°到360°。
在天文学中,方位角通常用来描述星体的位置,以某个参考点为基准,分别测出某个星体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就可以确定该星体的位置。
在导航领域,方位角通常用于指引航向,例如在海上或空中航行时,需要根据指南针读数或经纬度来计算方位角,以指引前进方向。
在地图绘制中,方位角则用于确定地图上两点之间的方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识别地理位置及导航方向。
二、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方位角的计算需要使用三角函数和向量运算等数学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
1. 求位于正北方向以东θ度的方向的方位角公式为:Azimutha = 90 - θ其中,θ表示目标方向相对于正北方向的夹角,单位为度数,方位角Azimutha的取值范围为0°到90°。
2. 求位于正北方向以西θ度的方向的方位角公式为:Azimuthb = 270 + θ其中,θ表示目标方向相对于正北方向的夹角,单位为度数,方位角Azimuthb的取值范围为270°到360°。
3. 在一般情况下,若目标方向相对于正北方向的夹角为α,则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为:Azimuth = 90 - α (0 ≤ α < 180)Azimuth = 270 + α (180 ≤ α < 360)其中,α表示目标方向相对于正北方向的夹角,单位为度数,方位角Azimuth的取值范围为0°到360°。
方位角计算公式范文
方位角计算公式范文方位角是指从一个参考方向(通常是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测量到其中一方向线的角度。
方位角通常用度数表示,范围从0度到360度。
下面介绍常见的方位角计算公式:1.方位角计算公式(两点坐标):假设已知起点坐标A(x1,y1)和终点坐标B(x2,y2),方位角θ的计算公式如下:θ = atan2(y2 - y1, x2 - x1)其中,atan2函数是一个双变量反正切函数,返回值为[-π, π]之间的角度值。
注意: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θ是以正北方向为参考的方位角。
如果要将方位角转换为以其他方向为参考的角度(如正东方向为0度),可以将θ减去相应的修正值。
2.方位角计算公式(两点经纬度):假设已知起点的经度(lon1)、纬度(lat1)和终点的经度(lon2)、纬度(lat2),方位角θ的计算公式如下:θ = atan2(sin(Δlon) * cos(lat2), cos(lat1) * sin(lat2) -sin(lat1) * cos(lat2) * cos(Δlon))其中,Δlon = lon2 - lon1是两点经度差。
注意: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θ是以正北方向为参考的方位角。
如果要将方位角转换为以其他方向为参考的角度(如正东方向为0度),可以将θ减去相应的修正值。
3.方位角计算公式(方向余弦矩阵):方向余弦矩阵(Direction Cosine Matrix)是一种将方位角和俯仰角等转化为三维空间坐标旋转的方式。
方向余弦矩阵的计算公式如下:D=[ cos(θ) * cos(φ), sin(θ) * cos(φ), -sin(φ) ][ -sin(θ), cos(θ), 0 ][ cos(θ) * sin(φ), sin(θ) * sin(φ), cos(φ) ]其中,θ是方位角,φ是俯仰角。
D是一个3行3列的矩阵,表示坐标变换矩阵。
上述是常见的方位角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问题,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计算公式。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磁坐偏角)。
方位角是卫星接收天线,在水平面上转0°-360°。
设定方位角时,抛物面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
方位角(方位角,缩写为Az)是用于测量平面中物体之间的角度差的方法之一。
它是从点的北方向顺时针方向和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
一、计算方法1、按给定的坐标数据计算方位角αBA、αBPΔxBA=xA-xB=+123.461m;ΔyBA=yA-yB=+91.508m;由于ΔxBA>0,ΔyBA>0;可知αBA位于第Ⅰ象限,即αBA=arctg=36°32'43.64";ΔxBP=xP-xB=-37.819m;ΔyBP=yP-yB=+9.048m;由于ΔxBP<0,ΔyBP>0;公式计算出来的方位角,可知αBP位于第Ⅱ象限。
αBP=180o-α=180o-arctg=180o-13o27'17.33"=166°32'42.67";此外,当Δx<0,Δy<0;位于第Ⅲ象限,方位角=180°+arctg;当Δx>0,Δy<0;位于第Ⅳ象限,方位角=360°-arctg。
2、计算放样数据∠PBA、DBP∠PBA=αBP-αBA=129°59'59.03"。
3、测设时,把经纬仪安置在B点,瞄准A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PBA,得到BP方向,沿此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BP,就得到P点的平面位置。
当受地形限制不便于量距时,可采用角度交会法测设放样点平面位置上例中,当BP间量距受限时,通过计算测设∠PAB、∠PBA来定P点。
根据给定坐标计算∠PAB;ΔxAP=xP-xA=-161.28m;ΔyAP=yP-yA=-82.46m;αAP=180°+arctg=207°4'47.88";又αAB=180°+αBA=180°+36°32'43.64"=216°32'43.64";∠PAB=αAB-αAP=9°27'55.76"。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已知方位角+水平角大于540°-540°)已知方位角+水平角±180°=方位角坐标增量的计算方法:平距×COS方位角=△X坐标增量平距×Sin方位角=△Y坐标增量坐标的计算方法:已知X坐标±△X坐标增量=X坐标已知Y坐标±△Y坐标增量=Y坐标高差、平距的计算方法:斜距×Sin倾角=高差斜距×COS倾角=平距高差÷Sin倾角=斜距平距÷cos已知度分秒=斜距高程的计算方法:已知高程-仪器高+前视高±高差=该点的顶板高差原始记录计算方法:前视-后视相加÷2=水平角(前视不够-后视的+360°再减)后视 00°00′00″ 180°00′09″前视92°49′02″272°49′13″水平角= 92°49′03″实测倾角:正镜-270°倒镜-90°(正、倒镜相加-360°)实例: 110°30′38″-90°= 00°30′38″实例: 270°30′38″-270°= 00°30′38″激光的计算方法:两点的高程相减:比如:5点高程1479、479-4点高程1471、052 = 8、427 两点之间的平距:60、673×tan7°19′25″=7、7988、427-7、797=0、629(上山前面的点一定高于后面的点,所以前面的点减后面的点)测量:1、先测后视水平角:归零,倒镜180°不能误差15′2、前视:先测水平角并读数记录,然后倒镜测倾角,水平角、平距、斜距、高差、量出仪器高,前视量出前视高。
要求方位角-已知方位角±180°=拨角方位画两千的图:展点用0.6正好.倾角的计算方法:180°以下的-90°270°-超过180°的两点的高差除平距按tan=倾角比如:2点1500、026-6点1484、096=15、932点~6点平距=127、8315、93÷127、83=接按第二功能键、接按tan接按=接按度分秒键完事。
测量中的坐标方位角怎么求
测量中的坐标方位角怎么求在测量学中,坐标方位角是指一个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相对于原点的角度。
它在实际测量中被广泛应用于方位角测量、导航以及地图制作等领域。
求解坐标方位角的方法有很多,本文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
1. 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是根据一个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来确定其方位角的方法。
通过求解该点相对于原点的角度,可以得到坐标方位角。
设我们有一个点P(x, 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x表示点P相对于原点在x轴上的坐标,y表示点P相对于原点在y轴上的坐标。
步骤如下:1.计算点P与原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可以使用勾股定理计算:d =sqrt(x^2 + y2),其中表示指数运算,sqrt表示求平方根。
2.计算点P与原点之间的方位角θ,可以使用反三角函数arctan计算:θ = arctan(y / x),其中arctan表示反正切函数,y / x表示y除以x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得到的角度θ是弧度表示,如果需要转换为度数表示,可以使用以下公式:θ = θ * 180 / π,其中π表示圆周率。
3.根据计算结果,得到点P的坐标方位角为θ。
2. 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通过一个点在极坐标系中的坐标来确定其方位角的方法。
在极坐标系中,一个点由径向距离和角度两个参数来确定。
设我们有一个点P(r, θ),其中r表示点P与极点之间的距离,θ表示点P相对于参考方向的角度。
步骤如下:1.将点P的坐标由直角坐标系转换为极坐标系,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r = sqrt(x^2 + y^2),θ = arctan(y / x)。
2.根据计算结果,得到点P的坐标方位角为θ。
需要注意的是,在极坐标法中,角度θ的取值范围一般是[0, 2π]或[-π, π],具体取决于使用的角度单位制(弧度制或度数制)。
总结本文介绍了在测量中求解坐标方位角的两种常用方法: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是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求解方位角,而极坐标法是通过点在极坐标系中的距离和角度参数求解方位角。
方位角及坐标计算
方位角及坐标计算1.方位角的定义方位角是指从固定参考方向(通常为正北方向)开始,逆时针旋转到目标点所需的角度。
方位角通常用度数表示,范围从0度到360度。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系方位角及坐标计算通常使用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两种坐标系统。
极坐标系以起始点为极点,水平线为参考线,方位角为极角,距离为极径;直角坐标系以起始点为原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建立坐标轴,利用x、y坐标表示目标点的位置。
3.方位角的计算计算方位角的基本公式如下:方位角 = atan2(y2 - y1, x2 - x1)其中,(x1,y1)为起始点的坐标,(x2,y2)为目标点的坐标。
4.坐标的计算利用已知的方位角及距离,可以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
计算公式如下:x2 = x1 + D * cos(θ)y2 = y1 + D * sin(θ)其中,(x1,y1)为起始点的坐标,(x2,y2)为目标点的坐标,D为距离,θ为方位角。
5.示例假设起始点坐标为(0,0),距离为10,方位角为45度,计算目标点的坐标。
首先,将方位角转化为弧度,45度=45*π/180=0.7854弧度。
然后,代入公式计算:x2 = 0 + 10 * cos(0.7854) ≈ 7.07y2 = 0 + 10 * sin(0.7854) ≈ 7.07所以,目标点的坐标为(7.07,7.07)。
6.扩展应用总结:方位角及坐标计算是一种通过已知的方位角、距离和起始点的坐标来计算目标点的坐标的方法。
通过利用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系的转换,可以快速计算出目标点的位置。
方位角及坐标计算在航海、地理测量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两点坐标计算方位角
根据两点坐标计算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其中一固定点为起点,与水平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一般用度数或弧度来表示。
计算两点之间的方位角可以使用三角函数的方法。
以两点A(x1,y1)和B(x2,y2)为例,我们可以将这两个点连接,并连接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我们要计算的方位角。
步骤1:计算斜边的长度斜边的长度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公式为:AB = sqrt((x2 - x1)^2 + (y2 - y1)^2)步骤2:计算sin值sin值可以通过斜边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来计算,公式为:sinθ = (y2 - y1) / AB步骤3:计算cos值cos值可以通过斜边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来计算,公式为:cosθ = (x2 - x1) / AB使用反三角函数arcsin和arccos可以得到方位角的度数或弧度值:方位角= arcsin(sinθ) 或方位角= arccos(cosθ)需要注意的是,反三角函数的结果是一个范围在-π/2到π/2之间的角度,如果希望得到完整的方位角范围,还需考虑斜边所在的象限。
如果x2 > x1 且 y2 > y1,则得到的方位角为arcsin(sinθ);如果x2 < x1 且 y2 > y1,则得到的方位角为180° -arcsin(sinθ);如果x2 < x1 且 y2 < y1,则得到的方位角为180° +arccos(cosθ);如果x2 > x1 且 y2 < y1,则得到的方位角为360° -arccos(cosθ)。
以下是一个用Python编写的示例代码,用于计算两点坐标之间的方位角:import mathdef calculate_bearing_angle(x1, y1, x2, y2):AB = math.sqrt((x2 - x1)**2 + (y2 - y1)**2)sin_theta = (y2 - y1) / ABcos_theta = (x2 - x1) / ABif x2 > x1 and y2 > y1:bearing = math.degrees(math.asin(sin_theta))elif x2 < x1 and y2 > y1:bearing = 180 - math.degrees(math.asin(sin_theta))elif x2 < x1 and y2 < y1:bearing = 180 + math.degrees(math.acos(cos_theta))elif x2 > x1 and y2 < y1:bearing = 360 - math.degrees(math.acos(cos_theta))return bearing#示例:x1=0y1=0x2=3y2=4bearing_angle = calculate_bearing_angle(x1, y1, x2, y2)print("方位角:", bearing_angle)方位角的计算方法可以应用于航海、航空、地理信息系统和导航等领域。
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
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测量方位角是指通过其中一种方法求得一些目标物体相对于指定基准方向的角度。
方位角通常使用度数表示,以正北方向为基准,沿顺时针方向递增,范围为0到360度。
测量方位角在地理导航、测量工程、天文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计算方位角的公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方位角 = atan((E - E0) / (N - N0))其中,E、N为目标物体的东北坐标,E0、N0为基准点的东北坐标。
该公式适用于平面坐标系。
2. 方位角 = atan2(E - E0, N - N0)其中,E、N为目标物体的东北坐标,E0、N0为基准点的东北坐标。
该公式适用于平面坐标系,可以通过atan2函数直接得到方位角,避免了先计算斜率再反求角度的过程。
3. 方位角= atan((sin(ΔL) * cos(L2)) / (cos(L1) * sin(L2) - sin(L1) * cos(L2) * cos(ΔL)))其中,ΔL为目标物体经度减去基准点经度的差值,L1、L2分别为目标物体和基准点的纬度。
该公式适用于地理坐标系。
4. 方位角= arc tan((sin(Δλ) * cos(φ2)) / (cos(φ1) *sin(φ2) - sin(φ1) * cos(φ2) * cos(Δλ)))其中,Δλ为目标物体经度减去基准点经度的差值,φ1、φ2分别为目标物体和基准点的纬度。
该公式适用于地理坐标系,常用于计算大地方位角。
这些公式的推导及原理比较复杂,涉及到三角学和二元一次方程等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使用现成的工具或软件来计算方位角,如地图软件、GPS定位设备等。
这些工具会自动计算目标物体相对于基准方向的角度,准确性高、方便快捷,可以满足大部分测量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方位角是基于特定坐标系的,不同坐标系的方位角计算公式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使用平面坐标系进行测量会引入一定的误差,尤其是在较长的距离范围内。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方位角是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特定点与正方向x轴之间逆时针方向的夹角。
它在数学、地理、航空航天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计算方位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于直角坐标系的计算:假设有两个点A(x1, y1)和B(x2, y2),首先需要计算出两点之间的直线斜率k = (y2 - y1) / (x2 - x1)。
然后利用反正切函数,通过求解arctan(k)得到弧度值θ。
最后利用单位换算,将弧度值θ转化为角度值α=θ * 180 / π,即为所求的方位角。
2.基于极坐标系的计算:在极坐标系中,一个点可以通过距离r和极角θ来表示。
假设有两个点A(r1,θ1)和B(r2,θ2),要计算两点之间的方位角,首先需要将两点的极角θ转化为弧度制,然后通过计算Δθ=θ2-θ1得到两点之间的相对角度。
最后利用单位换算,将相对角度Δθ转化为角度值α=Δθ*180/π,即得到方位角。
3.基于方向向量的计算:假设有两个点A(x1, y1)和B(x2, y2),可以将两点之间的连线看作一个方向向量。
首先需要计算出两点之间的方向向量V(x2 - x1, y2 - y1)。
然后利用反正切函数,通过求解arctan(Vy / Vx)得到弧度值θ。
最后利用单位换算,将弧度值θ转化为角度值α=θ * 180 / π,即为所求的方位角。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方位角时,可能会遇到特殊情况,例如:-当两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方位角为0或180度;-当两点重合时,方位角没有定义。
总结起来,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有基于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和方向向量三种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计算。
方位角解析及计算
增量。
1
Vxi
f
x
D
Di
Vyi
f
y
D
Di
xˆi x Vxi yˆi x Vyi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
6、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
-2 +2
545.62 490.05
2
-97.04
-2
-48.13
+1
-97.06
-48.11
448.56 441.94
3
+23.80 -91.33
-1 +1
+23.78 -91.32 472.34 350.62
4
+63.94 -21.89 +63.93 -21.88 536.27 328.74
A
1
ˆi i V
1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closing error in coordination increment)计算与调整 1
48 43 18
方位角计算详细方法
方位角计算详细方法方位角是指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方向。
在地理学和航海学中,方位角通常用于描述一点相对于北方的方向。
在天文学中,方位角通常用于描述一个天体相对于天球上的其他天体或地平线的方向。
在航海学中,方位角通常使用360度制表示,其中0度表示北方,90度表示东方,180度表示南方,270度表示西方。
在天文学中,方位角通常使用360度制或24小时制,其中0度或0小时表示地平线上的点,90度或6小时表示东方的点,180度或12小时表示南方的点,270度或18小时表示西方的点。
方位角的计算通常涉及到三个参数:观察者的位置、目标物体的位置和参考方向。
下面是方位角计算的详细方法:1.确定观察者的位置:方位角的计算需要知道观察者的经度和纬度坐标。
这可以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地图上的经纬度线来确定。
2.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类似地,需要知道目标物体的经度和纬度坐标。
这可以通过使用GPS或地图来确定。
3.确定参考方向:方位角的计算需要一个参考方向作为起点。
这可以是北方、南方、东方或西方。
通常情况下,北方被选为参考方向,其中北方的方位角为0度(360度制)或0小时(24小时制)。
4.计算目标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经度差和纬度差:将目标物体的经度减去观察者的经度,得到经度差。
将目标物体的纬度减去观察者的纬度,得到纬度差。
5.计算方位角:使用三角函数(如正切函数)计算经度差和纬度差的比值。
根据参考方向的选择,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如果参考方向是北方,则方位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方位角 = arctan(经度差/纬度差)。
- 如果参考方向是南方,则方位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方位角 = 180度 - arctan(经度差/纬度差)。
- 如果参考方向是东方,则方位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方位角 = 90度 - arctan(纬度差/经度差)。
- 如果参考方向是西方,则方位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方位角 = 270度 + arctan(纬度差/经度差)。
方位角计算详细方法
K=
1 = 4000 D
<
1 2000
例题:
用EXCEL程序进行闭合导线计算
(四)附合导线平差计算
说明: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以下是两者的不同点:
1、角度闭合差的分配与调整
方法1:
(1)计算方位角闭合差: f α = α 终计算
α 终已知
(2)满足精度要求,若观测角为左角,则将fα反符号 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若观测角为右角,则将fα同 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
由A、B两点坐标来计算αAB、DAB
D AB = tgα AB = Δx
2 AB
X
YAB XAB AB DAB
B
+ Δy
2 AB
A
Δy AB Δx AB
0
y
αAB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 Δy
Δx
AB AB
= xB = yB
xA yA
(2)计算:
α AB 锐 = arctg
Δy Δx
∑D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K<1/2000(图根级),则将fx、fy以相反符号,按 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
增量。
V Δxi = fx
1
∑D
fy
Di
A1 484318 A
1
970300 1051706 2
V Δyi =
∑D
Di
A
2
XA=536.27m YA=328.74m
图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转折角 改正后 方位角 边 长 坐 标 增量(米) 号 (右) D 转折角 (米) X Y 改 正 后 坐标(米) 点 增量(米) 号 X Y X Y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方位角是指从其中一点出发,顺时针方向到另一个点的位置角度。
它通常用度数来表示,以正北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使用正弦和余弦函数,另一种使用向量运算。
1.使用正弦和余弦函数的计算公式:假设点A的坐标为(Ax, Ay),点B的坐标为(Bx, By)。
首先需要计算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即dx = Bx - Ax和dy = By - Ay。
然后可以计算方位角θ = arctan(dy/dx)。
但是由于arctan函数的值域是(-π/2, π/2),只能表示-90°到90°之间的角度,为了得到完整的方位角计算结果,还需要根据点的位置进行调整。
- 如果dx > 0且dy > 0,即点B位于点A的右上方,此时方位角为θ。
- 如果dx > 0且dy < 0,即点B位于点A的右下方,此时方位角为360° + θ。
- 如果dx < 0,即点B位于点A的左侧,此时方位角为180° + θ。
- 如果dx = 0且dy > 0,即点B位于点A的正北方向,此时方位角为90°。
- 如果dx = 0且dy < 0,即点B位于点A的正南方向,此时方位角为270°。
这样就可以得到点A到点B的方位角。
2.使用向量运算的计算公式:向量的加减可以表示方向的改变,因此方位角的计算也可以通过向量运算来实现。
假设点A的坐标为(Ax,Ay),点B的坐标为(Bx,By)。
首先构造向量AB,即将点B的坐标减去点A的坐标得到(ABx,ABy)。
然后可以计算该向量的方位角θ = arctan(ABy/ABx),同样需要根据点的位置进行调整。
-如果ABx>0且ABy>0,即点B位于点A的右上方,此时方位角为θ。
-如果ABx>0且ABy<0,即点B位于点A的右下方,此时方位角为360°+θ。
方位角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 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
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5>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 (1-17>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二、坐标推算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方位角计算公式
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
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关系表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5)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 (1-17)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二、坐标推算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如图1所示,设直线AB的边长DAB和一个端点A的坐标XA、YA为已知,则直线另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XB=XA+ΔXABYB=YA+ΔYAB式中,ΔXAB、ΔYAB称为坐标增量,也就是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之差。
测量中坐标方位角怎么算
测量中坐标方位角怎么算在测量中,方位角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参数,用于描述目标(或观测点)相对于测量起点的方向。
方位角通常用度数表示,从北方向为基准,按顺时针方向计算。
方位角计算方法计算方位角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种:磁方位角和真方位角。
磁方位角是以磁北(即地球磁场的北极)为基准进行计算,真方位角则是以地理北极为基准进行计算。
磁方位角计算方法计算磁方位角需要考虑磁偏角,即磁北与真北之间的夹角。
磁偏角的数值在不同地区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计算磁方位角时需要先确定磁偏角的数值。
假设测量的起点为点A,目标点为点B,首先需要获取两点的经纬度信息。
然后使用三角函数计算两点之间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水平位移为点B的经度减去点A的经度,垂直位移为点B的纬度减去点A的纬度。
接下来,使用反正切函数计算方位角。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方位角= atan((sin(Δ经度) * cos(纬度B)) / (cos(纬度A) * sin(纬度B) - sin(纬度A) * cos(纬度B) * cos(Δ经度)))其中,Δ经度为点B的经度减去点A的经度。
真方位角计算方法真方位角的计算方法与磁方位角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考虑磁偏角。
同样假设测量的起点为点A,目标点为点B,获取两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真方位角的计算公式如下:方位角= atan((sin(Δ经度) * cos(纬度B)) / (cos(纬度A) * sin(纬度B) - sin(纬度A) * cos(纬度B) * cos(Δ经度)))这与计算磁方位角的公式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不需要考虑磁偏角。
使用方位角进行测量测量中的方位角通常用于确定目标点的方向,可以通过方位角和距离信息计算目标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
假设测量起点的坐标为(x1, y1),已知方位角α和距离d,则目标点的坐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x2 = x1 + d * cos(α)y2 = y1 + d * sin(α)其中,x2和y2为目标点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