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篇横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篇横绝

王闿运,号“湘绮老人”,清末湘潭著名学者,以精研帝王之学自负,对时政、人物、学问乃至诗文都有不少一针见血、切中肯綮的绝妙评论,对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王闿运情有独钟,誉之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学富文中子,形同武大郎”的王闿运是个尖刻而挑剔的批评家,很少有谁能入他的法眼,对《春江花月夜》却是不吝赞美之词。闻一多也称赞《春江花月夜》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唐代政治开明,军备强大,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堪称中华帝国的鼎盛时期。唐诗,更是名家辈出,雄视百代。在这样一个诗的王国里,想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点痕迹,哪怕是几行字的记载,都不是容易的事。一篇作品就奠定这位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那么这些作品在思想境界、艺术技巧的某个方面,必然有其超凡脱俗的特征,能够出其右者必定寥寥可数。固然,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刘禹锡、杜牧……可以居于高峰之首,然而或俊逸、或高妙、或优雅、或婉曲、或质朴、或灵动的奇峰异岭使唐诗的整个山岳更加伟岸超绝,令人仰之弥高。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湾《次北固山下》,张继《枫桥夜泊》,孟云卿《寒食》,僧皎然《移家虽带郭》,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严武《军城早秋》畅当《题鹳雀楼》,崔护《题城南庄》,朱庆馀《闺意呈张水部》,杜荀鹤《闽中秋思》,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齐己《早梅》,张泌《寄人》等等就是这些奇峰异岭,它们以自己的独特姿态矗立在唐诗的天地之间,闪闪的招摇,令后人顶礼膜拜。

初唐名臣虞世南有一首咏物诗《蝉》,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句句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独抒机杼。清朝施补华说:“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此言得之,虞世南的这首《蝉》以极富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等外力所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这里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虽被唐太宗称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他却不以鲲鹏自喻,而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有自知之明。

齐己的《早梅》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

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齐己,唐代诗僧,自号衡岳沙门。这首诗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气。“冻欲折”说法略带夸张。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第二联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雪掩孤村,苔枝缀玉,一支梅花幽幽开放,暗香飘动。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想象。“昨夜”二字,透露出诗

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第三联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此联对仗精致工稳。“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着眼梅花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

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咏物诗多有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这里“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热心功名,颇有雄心抱负。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赏识,故有怀才不遇之慨。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充满自信。这首诗,语言清润平淡,毫无秾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匿着自己的影子,含蕴十分丰富。《早梅》诗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不觉投拜曰:“乃我一字师也!”我们今天我所的“一字之师”即源于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中华民族“月亮”文化的经典名句,它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却自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第二句“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入“怀远”。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旨意大抵相同,但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

通宵的月色引得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对月相思久不能寐,只觉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竟夕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明月撩人心绪,使相思之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深天更凉,露水也沾湿了衣裳。不眠之际只有满手的月光相赠。诗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暗用晋代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诗意,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意到此只觉和《春江花月夜》遥遥相对,余韵袅袅,令人无限惆怅,回味不已。

晚唐诗人唐温如在历史上没有片言只语的记载。然而《题龙阳县青草湖》这唯一的传世之作,在唐诗的海洋里也激起了绚烂的浪花。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诗一开篇,呈现出洞庭湖渺渺茫茫的画面:飒飒秋风,强劲地吹拂在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纹便荡漾而来,又急遽而去。诗中的“老”字,极耐人寻味,“老”了的是秋风,还是洞庭湖水?引人无限遐思。“一夜湘君白发多”,诗人将虚幻的神话,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结合起来。传说,湘君“闻舜帝崩于苍梧”、“以涕挥竹,竹尽斑”。后来湘君便与那斑竹融为了一体,成为文学作品中特殊的悲怀意象。萧瑟的秋景,竟使美丽多情的湘君,一夜之间就银发满头。诗人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悲怀之情,全融合在了那传说与秋景中了。三四句渲染了一个奇妙的境界。小船悠悠,诗人的心也随之而摇摇,举杯对月,月在他乡。恍恍惚惚似觉已逃离了冷冷的洞庭,泊舟银河之上。船桨轻轻地划着银河之水,划出来的还有一片的星光灿烂。船在天上,天在水中;人在船里,梦在心头。一船清梦梦得如此清新绮丽而又含蓄丰富。全诗笔调轻灵,写景记梦,虚实相间。构思新颖独特,诗境飘渺奇幻充溢在字里行间的那极富浪漫的色彩,也在后人的诗文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

唐温如把梦寄到了银河,寄给了自己。而张泌的梦却无人可寄,虽曰“寄人”,可伊人何处?谢家小妹今在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