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克隆形成实验原理
克隆形成实验原理克隆形成实验原理是指通过将一个细胞或一个有机体的核转移到另一个细胞或有机体中,从而产生一个与原细胞或原有机体基因相同的克隆体。
克隆形成实验原理的关键在于细胞的核转移和细胞分裂过程。
在克隆形成实验中,首先需要从一个有机体或一个细胞中提取出其核。
这个核含有有机体或细胞的全部基因信息,是决定个体性状的重要部分。
然后,将这个核转移至另一个细胞中,使得该细胞中原有的核被取代。
这样,新的细胞就获得了与原细胞相同的基因信息。
最后,经过一系列培养和分裂的过程,这个新的细胞就能够发育成一个与原细胞基本相同的克隆体。
克隆形成实验的关键步骤是核转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探索和开发了多种方法来实现核转移。
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是细胞核移植。
这个方法通过使用细管将提取出的核注入到已去除核的受体细胞中。
通过使用电脉冲或其他方法,新的核可以与受体细胞的质膜融合,从而将其成功转移到受体细胞中。
这样,受体细胞就获得了与原有细胞相同的基因信息。
克隆形成实验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细胞分裂。
一旦完成核转移,新的细胞就会开始进行细胞分裂,从而产生更多的细胞。
这个过程称为体细胞克隆。
在体细胞克隆中,原有细胞的全部基因信息都被传递给了新的细胞,因此新的细胞与原有细胞基本相同。
除了体细胞克隆,还有一种更为著名和常见的克隆形成实验方法,称为胚胎干细胞克隆。
这个方法采用的是早期胚胎中的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它们可以分化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
在胚胎干细胞克隆中,科学家们将提取出的原细胞或原有机体的核注入到一个去除了自身核的受体胚胎干细胞中。
这样,这个受体胚胎干细胞就带有了原细胞或原有机体的基因信息。
经过一系列培养和分裂的过程,这个胚胎干细胞就可以发育成一个与原细胞或原有机体相同的克隆体。
克隆形成实验原理的核心是细胞核转移和细胞分裂过程。
通过将一个细胞或一个有机体的核转移到另一个细胞或有机体中,新的细胞就获得了与原始细胞或原有机体相同的基因信息。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服务
机密提醒:这份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所包含的机密或法律保护信息是只提供给这份文件上所指定的个人或机构。
如果您不是预定接受者,我们提醒您严禁以披露、拷贝、散发或任何形式利用这份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的内容。
如果您错误的接收到这份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请立即通知我们以便我们可以安排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返还并不会让您负担任何费用。
第 1 页 共 1 页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服务一、实验介绍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 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
各种理化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发生改变。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对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进行检测。
【晶莱生物】二、实验方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a) 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和正常培养的细胞(b) 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非锚着依赖性生长的细胞,如骨髓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株、转化细胞系。
三、注意事项(a) 琼脂对热和酸不稳定,若反复加热,容易降解而产生毒性,且硬度下降。
因此高压灭菌后应进行分装;(b) 细胞在进行克隆形成实验时要求有95%以上的分散度,否则结果的准确度会受到很大影响; (c) 软琼脂与细胞混合时温度不能超过40℃,否则将会烫伤/死细胞;(d) 接种时细胞密度适度,不可过高。
细胞在低密度、非贴壁状态条件下培养,生存率明显下降,永生细胞系/株克隆形成率可达到10%以上,但初代培养细胞和有限传代细胞系克隆形成率仅为0.5%-5%,甚至无法形成单个克隆。
因此,为了提高克隆形成率,有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胰岛素、地塞米松等促克隆形成物质。
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
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
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
(完整版)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
各种理化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发生改变。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对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进行检测。
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
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
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
由于细胞生物学性状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别也很大:一般初代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弱,传代细胞系强;二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转化细胞系强;正常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肿瘤细胞强。
实验方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a)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和正常培养的细胞(b)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非锚着依赖性生长的细胞,如骨髓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株、转化细胞系。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基本步骤:1、取对数生长期的各组细胞,分别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吹打成单个细胞,并把细胞悬浮在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备用。
2、将细胞悬液作梯度倍数稀释,每组细胞分别以每皿50、100、200个细胞的梯度密度分别接种含10mL 37℃预温培养液的皿中,并轻轻转动,使细胞分散均匀。
置37℃ 5% CO2及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3周。
3、经常观察,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的克隆时,终止培养。
弃去上清液,用PBS小心浸洗2次。
加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5mL固定15分钟。
然后去固定液,加适量GIMSA应用染色液染10~30分钟,然后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空气干燥。
4、将平皿倒置并叠加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用肉眼直接计数克隆,或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大于10个细胞的克隆数。
最后计算克隆形成率。
克隆形成率=(克隆数/接种细胞数)×100%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精心整理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
各种理化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发生改变。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对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进行检测。
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
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
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正常?(a)??(b)?1、10%210mL373、2次。
加4%10~30分钟,然后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空气干燥。
4、将平皿倒置并叠加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用肉眼直接计数克隆,或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大于10个细胞的克隆数。
最后计算克隆形成率。
克隆形成率=(克隆数/接种细胞数)×100%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
适宜底物为玻璃的、塑料瓶皿。
试验成功的关键是细胞悬液的制备和接种密度。
细胞一定要分散得好,不能有细胞团,接种密度不能过大。
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
适宜底物为玻璃的、塑料瓶皿。
试验成功的关键是细胞悬液的制备和接种密度。
细胞一定要分散得好,不能有细胞团,接种密度不能过大。
软琼脂培养克隆形成试验基本步骤:?(1)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轻轻吹打,使之成为单细胞,作活细胞计数,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调整细胞密度至1×106细胞/L。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作梯度倍数稀释。
?(2)用蒸馏水分别制备出1.2%和0.7%两个浓度的低溶点琼脂糖液,高压灭菌后,维持在40℃中不会凝固。
?(3)按3mL温箱中备用。
?(4)按0.2mL 置入37(5)不超过将1.21.4ml10000个/ml加1ml CO2的1.接种时细胞密度适度,不可过高。
2.软琼脂与细胞混合时温度不能超过40℃,否则将会烫伤/死细胞;3.琼脂对热和酸不稳定,若反复加热,容易降解而产生毒性,且硬度下降。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1.2.3克隆形成分析(1)药物处理T25培养瓶中细胞以基础培养基洗1遍,并在基础培养基中饥饿2d'时,然后换回条件培养基,以恩度(200ng/m1)、顺铂(8pM)以及两药联合使用,标准条件下孵育细胞6d,时。
其中,涉及到恩度处理时,在饥饿后半程即以相应浓度的恩度预处理细胞1小时。
实验设对照(contr01)。
(2)细胞接种吸弃培养基,胰酶工作液分别收集细胞,以条件培养基洗2遍后,将细胞悬浮于条件培养基中,计数3次,取均值,调整细胞悬液浓度至1 x103/ml。
6孔培养板中加入2.6ml条件培养/孔,在C02培养箱中平衡后,每孔加入0.4ml细胞悬液(400个细胞),终体积为3ml。
接种时十字方向摇晃培养板,振动培养板边,使细胞尽量均匀分布。
其中,涉及到恩度处理过的细胞,在接种过程中使用含有200ng/ml,恩,度的条件培养基。
(3)细胞培养细胞在标准条件下培养2~3周,每3天更换条件培养基,观察克隆形成情况。
其中,以恩度干预的细胞,换液时使用含有该浓度恩度的条件培养基。
(4)克隆染色当细胞形成肉眼可见的克隆(每个克隆细胞数在50'--'150个左右)时终止培养。
弃去培养基,用DPBS(O.01moUL,pH 7.4)小心浸洗细胞2次后,加入甲醇lml/孔,固定15min后,弃去固定液,以流水缓慢冲洗干净,每孔加入lml的姬姆萨使用液染色30min,以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通风橱中干燥。
(5)克隆计数将培养板放置在凝胶成像系统,使用可见光条件,以随机所带软件计数克隆数目,扫描并保存图像。
克隆形成率(%)=克隆数目/接种细胞数x100%。
调整后的克隆形成率(%)=克隆形成率(%)/对照组克隆形成率(%)。
每种药物处理的细胞样本接种3个复孔,独立重复3次实验。
细胞平板克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细胞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评价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并观察不同杀伤因素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或群体依赖性的敏感性。
二、实验原理克隆形成实验是测定单个细胞增殖能力的有效方法。
所谓克隆是指单个细胞在体外持续增殖6代以上其后所形成的细胞群,形成肉眼可见的克隆。
通过计数得出克隆形成率,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
三、实验材料1. 细胞:对数生长期的细胞2. 试剂耗材:胎牛血清、胰蛋白酶、PBS、青霉素-链霉素溶液(100X)、Giemsa 染液、细胞种板3. 仪器:细胞培养箱、显微镜、数码相机四、实验步骤1. 细胞处理: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并吹打成单个细胞,悬浮于含10%胎牛血清的基础培养基中备用。
2. 细胞接种:将细胞悬液作梯度倍数稀释,每组细胞每孔接种400-1000个细胞,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 细胞培养:继续培养至14天或绝大多数单个克隆中细胞数大于50为止,每隔3天进行换液并观察细胞状态。
4. 克隆形成: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的克隆时,终止培养。
弃去上清液,用PBS洗涤1次。
5. 细胞固定:加纯甲醇固定15分钟。
6. 细胞染色:去固定液,加适量Giemsa染色液染10~30分钟。
7. 染色液洗去: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
8. 干燥:晾干。
9. 克隆计数:将平皿倒置并叠加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用肉眼直接计数克隆,或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大于10个细胞的克隆数。
10. 数据分析:计算克隆形成率,即克隆形成数/接种细胞数。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观察到了细胞克隆的形成,并计算出了克隆形成率。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克隆形成率存在差异,其中杀伤因素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或群体依赖性的敏感性较高。
六、实验讨论1. 细胞平板克隆实验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观察细胞克隆的形成,可以了解细胞的增殖能力。
2. 克隆形成率反映了细胞的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可以用于评价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克隆形成实验原理
克隆形成实验原理克隆形成实验是一种通过复制一个已存在的生物体来产生新的生物体的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会遵循一系列的步骤,通过控制胚胎发育过程来达到克隆的目的。
克隆形成实验的原理可以概括为:核移植和体外培养。
核移植是克隆形成实验的核心原理之一。
它是指将一个成熟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一个去核的卵细胞中。
具体来说,科学家会从一个供体动物(通常是成年个体)中取得一种目标细胞(例如皮肤细胞、脂肪细胞等),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方法,将这种细胞的细胞核提取出来。
同时,科学家也会从一个受体动物中取得一个去核的卵细胞。
接下来,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直接注入到受体卵细胞中。
通过适当的刺激和处理,使得供体细胞的细胞核能够与受体细胞的质粒合并,并继续发育。
体外培养是克隆形成实验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它是指在培养皿或试管的人工环境中,维持供体细胞的生存和发育过程。
在进行克隆形成实验时,科学家需要将注入了供体细胞的受体卵细胞放在一定的营养液中,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环境。
同时,科学家也需要模拟一些体内的环境条件,例如维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等。
通过这样的体外培养环境,供体细胞的细胞核能够转变为胚胎,并继续发育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克隆形成实验所采用的核移植和体外培养的原理,使得科学家能够通过复制一个已存在的生物体,产生新的生物体。
这一实验原理的核心在于供体细胞的细胞核携带了全部的遗传信息和生物发育的潜能。
通过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卵细胞中,实际上将供体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了新的个体,从而使得新的个体能够与供体个体拥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遗传信息。
同时,通过体外培养的环境,这些遗传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并进一步发育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需要注意的是,克隆形成实验的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实际操作中,科学家需要选择合适的供体和受体细胞,掌握适当的操作方法,并提供合适的体外培养环境。
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供体细胞的选择不当、操作过程中的损伤以及体外培养环境的不适宜等。
克隆形成实验步骤
克隆形成实验步骤克隆形成是生物学中一种重要的现象,它指的是在自然界或实验室中,通过人工手段复制生物体的基因或细胞,使其形成与原始生物相同或相似的个体。
克隆形成实验是一项研究克隆技术的关键实验,下面将详细介绍克隆形成实验的步骤。
第一步:选取合适的供体细胞在进行克隆形成实验之前,需要选择一种适合的供体细胞。
供体细胞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实验目的来确定,可以选择动物或植物的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
在实验中,常用的供体细胞有皮肤细胞、肌肉细胞等。
第二步:收集供体细胞样本在选定供体细胞后,需要收集供体细胞样本。
对于动物细胞,可以通过取样或活体取样的方式获取供体细胞样本;对于植物细胞,一般选择叶片或茎段等组织作为供体细胞样本。
第三步:处理供体细胞样本处理供体细胞样本的目的是为了提取出供体细胞的DNA或核酸物质。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机械分离、化学分离和酶解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供体细胞样本中的DNA或核酸物质分离出来,为下一步的克隆形成提供基础。
第四步:制备受体细胞制备受体细胞是进行克隆形成实验的重要步骤之一。
受体细胞是指接受供体细胞DNA或核酸物质的细胞。
在实验中,受体细胞可以是卵细胞、受精卵或干细胞等。
制备受体细胞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体外培养、体内提取等方式获取受体细胞。
第五步:将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结合将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进行结合是克隆形成实验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结合方式有细胞融合、细胞注射和细胞电穿孔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将供体细胞的基因或细胞注入到受体细胞中,使其形成克隆体。
第六步:培养克隆体将克隆体培养是克隆形成实验的最后一步。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培养基,以促进克隆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同时,还需要注意对克隆体进行细胞分化和体细胞重编程等处理,以确保克隆体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克隆形成实验可以顺利进行。
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可以获得与供体细胞相同或相似的克隆体,为研究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和研究对象。
如何做好细胞克隆形成
如何做好细胞克隆形成(⼀) 实验⽬的通过细胞在细胞培养板上的克隆形成能⼒来提⽰细胞的增殖能⼒。
(⼆) 实验原理克隆形成是测定细胞增殖能⼒的有效⽅法之⼀。
单个细胞在体外持续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称为克隆。
这时每个克隆含有50个以上的细胞,⼤⼩在0.3-1.0 mm之间,通过计数克隆形成率,可对单个细胞的增殖潜⼒做定量分析,了解细胞的增殖能⼒和独⽴⽣存能⼒。
(三) 实验流程(四) 实验材料⽣物安全柜、荧光显微镜、离⼼机、倒置显微镜、CO2培养箱;完全培养基、胰酶、PBS、结晶紫、4%多聚甲醛(五) 实验步骤1. 准备感染后细胞[如果是克隆形成预实验,直接⽤空细胞进⾏实验] :将处于对数⽣长期的各实验组细胞胰酶消化,完全培养基重悬,制成细胞悬液,计数。
吸弃培养基PBS清洗加⼊胰酶终⽌消化收集细胞离⼼获取沉淀细胞计数2. 细胞接种:于6孔板培养板中各实验组接种500-1000个细胞/孔[正常增殖速度为1:5-1:10传代,3天长满细胞,可以接种500个细胞,其余增殖缓慢细胞,可以接种800-1000;接种时注意梯度稀释细胞悬液,观察细胞密度,以免因计数不准确导致实验结果偏差] ,每个实验组设3个复孔,培养基为含30%FBS的完全培养基;铺板铺板后摇匀3. 将接种好的细胞摇匀后轻放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每隔3 天进⾏换液并观察细胞状态,显微镜下观察克隆⼤⼩[3复孔之间克隆⼤⼩应相似] ,待单个克隆⽣长到⼤⼩不超过图⽚视野时可以进⾏拍照;4. 拍完照之后的将6孔板放⼊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待孔中⼤多数单个克隆中细胞数⼤于50为⽌,弃上清,PBS洗涤细胞1次。
铺板后第三天铺板后第六天铺板后第九天5. 每孔加⼊1 mL 4%多聚甲醛[有毒,注意在安全柜中操作] ,4度冰箱固定细胞60min,PBS洗涤细胞1次。
6. 每孔加⼊洁净、⽆杂质结晶紫染液1000 µL,染细胞2min。
7. ddH2O洗涤细胞数次,晾⼲,数码相机拍照整,克隆计数。
克隆形成实验
克隆形成实验
在科学领域中,克隆技术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克隆形成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过程可以获取有关生物复制和发展的重要信息。
下面将介绍克隆形成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原理
克隆形成实验的原理主要基于生物复制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和遗传物质传递。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常会选择一个成熟的细胞,将其核移植到一个去除了细胞核的受体细胞中。
这个过程类似于自然界中的受精过程,新的细胞会继续遵循原细胞的遗传信息发展成为一个克隆体。
实施方法
1.细胞采集:首先需要从一个成熟的细胞中提取细胞核。
2.受体细胞准备:准备一个去除了细胞核的受体细胞,通常为卵母细
胞。
3.细胞核移植:将第一步中提取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细胞中。
4.培养:将形成的新细胞培养至一定阶段,确保其正常发育。
这种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却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精密的操作,因为任何一丝差错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应用与影响
克隆形成实验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克隆形成实验,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研究细胞分裂、遗传物质传递等生物基本过程,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此外,克隆技术还在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比如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或生成器官。
总的来说,克隆形成实验是一项挑战性的科学实验,它不仅推动了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也为医学领域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克隆形成实验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重要性和价值。
克隆形成实验
克隆形成实验
克隆形成实验(Clone Formation Assay)是一种常用的体外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单个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通常将单个细胞或极低密度的细胞接种到培养皿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例如几周)。
在此期间,能够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会逐渐形成一个由大量同源细胞组成的集落,这个集落就被称为“克隆”。
实验步骤主要包括:
1. 细胞准备:选择待测细胞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标记、药物处理等。
2. 稀释与接种:将细胞以极低浓度(通常是单细胞/孔)接种到平板上,确保每个孔内只有一个细胞或者极少数几个细胞。
3. 培养:在恒温、恒湿及无菌条件下培养细胞一段时间,让它们贴壁并开始增殖。
4. 观察与计数:经过足够长时间后(一般认为当克隆包含50个以上细胞时可视作有效克隆),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形成克隆的细胞数量。
5. 计算克隆形成率:根据形成克隆的孔数除以总的接种孔数,再乘以100%,得到的就是克隆形成率(Clone Formation Efficiency, CFE),它反映了细胞群体中具有独立生存与增殖能力的细胞比例。
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可以研究细胞增殖特性、检测细胞毒性、评价细胞转化状态(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差异)、鉴定干细胞活性等多种生物学问题。
此外,在药物筛选和辐射损伤修复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细胞克隆实验基本原理及方法
细胞克隆实验基本原理及方法
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
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两个重要性状:细胞群体依赖性、增殖能力。
由于细胞生物学性状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别也很大:
a).初代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弱,传代细胞系强;
b).二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转化细胞系强;
c).正常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肿瘤细胞强。
实验方法
1.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和正常培养的细胞。
注:适宜底物为玻璃的、塑料瓶皿。
试验成功的关键是细胞悬液的制备和接种密度。
细胞一定要分散得好,不能有细胞团,接种密度不能过大。
2.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非锚着依赖性生长的细胞,如骨髓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株、转化细胞系。
注:正常细胞在悬浮状态下不能增殖,不适用于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你做对了吗?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你做对了吗?“克隆”顾名思义,即体细胞无性繁殖,1个细胞分裂成2个细胞,进行种群繁殖并扩大的过程,通过克隆形成率可以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是体外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的一种常用技术。
这项实验虽然操作简单,却有很多同学在最终拍照时很难拿到好看的图片,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重复实验,今天我们就看看如何规范的做克隆形成实验。
克隆形成的目的1. 评价不同杀伤因素(药物、基因等)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或群体依赖性的敏感性;2. 评价细胞在体内成瘤性,癌细胞不一定都可以在体内成瘤,但若体外克隆能力越强,即表明体内成瘤性越强,算是一种模拟体内成瘤的体外实验。
克隆形成实验步骤a.接种:取对数期生长的细胞以500-1000个/孔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接种时注意梯度稀释细胞悬液,观察细胞密度,以免因计数不准确导致实验结果偏差),每个实验组设3个复孔,培养基为含30%FBS的完全培养基;b.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7-14天左右,每隔3天进行换液并观察细胞状态,显微镜下观察克隆大小(3复孔之间克隆大小应相似),待单个克隆生长到大小不超过图片视野时可以进行拍照(如下图左)c.固定染色:移除培养基,PBS洗涤细胞,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20 min;移除多聚甲醛,用0.2%结晶紫染色5min;用水洗涤细胞,晾干,扫描拍照;(如下图右)d.计数注意!注意!注意!高能预警细胞密度为多少合适?细胞接种密度与最终实验结果密切相关,若细胞太多,形成克隆数目太多,很难拍到单独的克隆团。
而细胞太少,可能无法形成克隆,从而影响对该细胞增殖能力的判断。
一般来说,正常增殖速度为1:5-1:10传代,3天长满细胞,可以接种500个细胞,其余增殖缓慢细胞,可以接种800-1000。
细胞接种后培养的时间,如何确定?通常情况下,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所组成的细胞群称为一个阳性克隆,时间约为一周;但具体时间因细胞增殖能力而已异,因此应密切关注细胞生长情况,隔天在显微镜下观察克隆情况,若单个克隆细胞数到达50个左右即可固定细胞。
细胞克隆实验过程及原理
细胞克隆实验过程及原理细胞克隆实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的样子?别担心,今天我就给大家扒一扒这个看似复杂的实验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细胞克隆实验其实就是在实验室里把细胞像复制粘贴一样,生生造出一大堆一模一样的细胞。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哎,细胞克隆可不是为了让我们在朋友圈里发“我有一模一样的姐妹”那种图啊,而是为了科学研究、医疗应用和一些生物技术的开发。
现在,咱们就一步一步地来看这个过程和原理。
1. 实验准备1.1 材料准备在做细胞克隆实验之前,得准备好一堆材料。
首先,咱们需要细胞源。
可能是小鼠的细胞,也可能是人类的细胞,当然,如果你能找到外星细胞,那也是可以的,哈哈!然后呢,还得准备培养基,简单来说就是细胞的“饭”。
没有好吃的,细胞可不乐意生长啊。
再来就是培养器皿,比如培养皿、试管啥的。
这些都是细胞的“家”,细胞在里头就像人在家里待着一样,舒服得很。
还有一些必要的工具,比如移液管、显微镜,这些就像是科学家的“武器”,帮助我们观察和操作。
1.2 实验环境别忘了实验环境也很重要哦!细胞对环境要求可高了,温度、湿度、pH值都得调得刚刚好,简直比我对房间的温度要求还要严格。
实验室要保持无菌,这就像是在大厨做菜时要保持厨房的干净,细胞才不会被细菌“袭击”。
2. 克隆过程2.1 细胞分离接下来,咱们就进入核心环节——细胞分离。
首先,用一些酶把细胞从组织里分离出来,想象一下就像是把苹果从果皮里挖出来。
分离好的细胞会被放到培养基里,像是在自家的小厨房里吃饭。
经过一段时间,它们就开始在这片“美食”中慢慢繁殖。
2.2 细胞传代等细胞长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得进行传代了。
这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把一部分细胞移到新的培养皿里,就像是把一些小草莓移植到新的土壤里继续生长。
这样一来,细胞就能在新的地方继续繁殖,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会不断分裂、复制,最终形成一个细胞克隆群体。
3. 观察与分析3.1 显微镜观察当克隆细胞繁殖到一定数量时,我们就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这些细胞。
细胞克隆形成率实验
目的
▪ 1.了解辐射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 ▪ 3.掌握辐照细胞的方法,细胞克隆技术
博学之,审问之,慎寺之,明辩之,
2
笃行之。精心整理,欢迎收藏
步骤
▪ 1.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PBS洗干净后 胰酶消化,离心。
▪ 2.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细胞
▪ 按一定细胞数量(照射0、0.5、1Gy组接 种300个/皿,照射2Gy接种600个/皿,照 射4Gy组接种2×103个/皿,照射8Gy组接 种1×104)接种于60 mm培养皿,每个剂 量组3个皿
▪ 计算出细胞存活率,实验重复3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寺之,明辩之,
4
笃行之。精心整理,欢迎收藏博学之,来自问之,慎寺之,明辩之,5
笃行之。精心整理,欢迎收藏
▪ 照射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
博学之,审问之,慎寺之,明辩之,
3
笃行之。精心整理,欢迎收藏
▪ 细胞贴壁后分别用60Co γ射线照射,置于 37℃ CO2孵箱培养10天;
▪ PBS洗2次,75%乙醇固定30~60min;
▪ 自然晾干后Giemsa染色1h左右,计数细 胞克隆数(计数≥50个细胞的单克隆);
原代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原理
原代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原理一、引言原代细胞克隆是指通过将原代细胞分离并培养,使其形成与原代细胞相同的克隆细胞群体。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工程和农业领域,对于细胞的功能研究、药物筛选和基因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原代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二、原代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原理原代细胞克隆形成实验主要基于细胞的增殖特性和分化能力。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细胞分裂可以产生两个或更多的细胞。
分化是指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转变为特定类型的细胞。
在细胞克隆实验中,我们利用细胞的增殖特性和分化能力,将原代细胞分离并培养,使其形成克隆细胞群体。
三、原代细胞分离原代细胞分离是实现细胞克隆的第一步。
通常,我们从动物或植物组织中取得原代细胞,例如从小鼠胚胎中获取胚胎成纤维细胞。
然后,利用消化酶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解成单个细胞。
分离后的细胞可通过显微镜观察验证。
四、原代细胞培养原代细胞分离后,需要将其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中,提供细胞所需的养分和环境条件。
培养基的选择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至关重要。
常见的培养基包括DMEM、RPMI-1640和MEM等。
此外,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血清和抗生素等物质,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防止细菌污染。
五、细胞增殖和分化原代细胞在培养基中经历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过程。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从而形成细胞群体。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根据特定的信号和环境条件转变为特定类型的细胞,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形态。
在培养过程中,细胞会不断增殖和分化,形成克隆细胞群体。
六、细胞筛选和传代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中,为了获取具有相同遗传特性的细胞群体,需要对细胞进行筛选。
常见的筛选方法包括荧光染色和细胞表面标记等。
筛选后的细胞可以进行传代,即将细胞分离并继续培养。
传代可以使细胞持续增殖和分化,保持克隆细胞的稳定性和纯度。
七、应用领域和前景原代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在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工程和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克隆形成实验原理及步骤
克隆形成实验原理及步骤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
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
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
由于细胞生物学性状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别也很大,一般初代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弱,传代细胞系强;二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转化细胞系强;正常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肿瘤细胞强。
并且克隆形成率与接种密度有一定关系,做克隆形成率测定时,接种细胞一定要分散成单细胞悬液,直接接种在碟皿中,持续一周,随时检查,到细胞形成克隆时终止培养。
(1)、培养分选的两组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各组细胞,分别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吹打成单个细胞,并把细胞悬浮在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备用。
进行一代克隆形成率检测时,进入步骤(2);进行二/三代克隆形成率检测,须再经此方法再培养一/二代,再取对数期细胞,进入步骤(2)。
(2)、将细胞悬液作梯度倍数稀释,每组细胞分别以每皿50、100、200个细胞的梯度密度分别接种含10mL 37℃预温培养液的皿中,并轻轻转动,使细胞分散均匀。
置37℃ 5% CO2及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3周。
(3)、经常观察,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的克隆时,终止培养。
弃去上清液,用PBS小心浸洗2次。
加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5mL固定15分钟。
然后去固定液,加适量Giemsa应用染色液染10~30分钟,然后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空气干燥。
(4)、将平皿倒置并叠加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用肉眼直接计数克隆,或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大于10个细胞的克隆数。
最后计算克隆形成率。
克隆形成率 =(克隆数/接种细胞数)×100%。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之欧阳地创编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
各种理化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发生改变。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对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进行检测。
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
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
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
由于细胞生物学性状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别也很大:一般初代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弱,传代细胞系强;二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转化细胞系强;正常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肿瘤细胞强。
实验方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a) 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和正常培养的细胞(b) 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非锚着依赖性生长的细胞,如骨髓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株、转化细胞系。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基本步骤:1、取对数生长期的各组细胞,分别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吹打成单个细胞,并把细胞悬浮在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备用。
2、将细胞悬液作梯度倍数稀释,每组细胞分别以每皿50、100、200个细胞的梯度密度分别接种含10mL 37℃预温培养液的皿中,并轻轻转动,使细胞分散均匀。
置37℃ 5% CO2及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3周。
3、经常观察,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的克隆时,终止培养。
弃去上清液,用PBS小心浸洗2次。
加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5mL固定15分钟。
然后去固定液,加适量GIMSA应用染色液染10~30分钟,然后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空气干燥。
4、将平皿倒置并叠加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用肉眼直接计数克隆,或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大于10个细胞的克隆数。
最后计算克隆形成率。
克隆形成率 =(克隆数/接种细胞数)×100%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xx形成实验
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以上的细胞,大小在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
各种理化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发生改变。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对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进行检测。
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
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
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
由于细胞生物学性状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别也很大:
一般初代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弱,传代细胞系强;二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转化细胞系强;正常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肿瘤细胞强。
实验方法:
平板集落形成实验、软xx集落形成实验
(a)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和正常培养的细胞(b)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非锚着依赖性生长的细胞,如骨髓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株、转化细胞系。
平板xx形成实验基本步骤:
1、取对数生长期的各组细胞,分别用%胰蛋白酶消化并吹打成单个细胞,并把细胞悬浮在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备用。
2、将细胞悬液作梯度倍数稀释,每组细胞分别以每皿50、100、200个细胞的梯度密度分别接种含10mL37℃预温培养液的皿中,并轻轻转动,使细胞分散均匀。
置37℃ 5% CO2及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3周。
3、经常观察,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的克隆时,终止培养。
弃去上清液,用PBS小心浸洗2次。
加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5mL固定15分钟。
然后去固定液,加适量GIMSA应用染色液染10~30分钟,然后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空气干燥。
4、将平皿倒置并叠加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用肉眼直接计数克隆,或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大于10个细胞的克隆数。
最后计算克隆形成率。
克隆形成率=(克隆数/接种细胞数)×100%
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
适宜底物为玻璃的、塑料瓶皿。
试验成功的关键是细胞悬液的制备和接种密度。
细胞一定要分散得好,不能有细胞团,接种密度不能过大。
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
适宜底物为玻璃的、塑料瓶皿。
试验成功的关键是细胞悬液的制备和接种密度。
细胞一定要分散得好,不能有细胞团,接种密度不能过大。
软xx培养xx形成试验基本步骤:
(1)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并轻轻吹打,使之成为单细胞,作活细胞计数,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调整细胞密度至1×106细胞/L。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作梯度倍数稀释。
(2)用蒸馏水分别制备出%和%两个浓度的低溶点琼脂糖液,高压灭菌后,维持在40℃中不会凝固。
(3)按1:1比例使%的琼脂糖和2×DMEM培养基(含有2×抗生素和20%的小牛血清)混合后,取3mL混合液注入直径6cm平皿中(10cm平皿加7~10mL),冷却凝固,可作底层琼脂置CO2温箱中备用。
(4)按1:1比例让%的琼脂糖和2×DMEM培养基在无菌试管中相混以后,再向管中加入的细胞悬液,充分混匀,注入铺有%琼脂糖底层平皿中,逐形成双琼脂层。
待上层琼脂凝固后,置入37℃ 5%CO2温箱中培养10~14天。
(5)把平皿放置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克隆数。
计算形成率。
软琼脂培养法常用检测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系。
试验中琼脂与细胞相混时,琼脂温度不宜超过40℃。
接种细胞的密度每平方厘米不超过35个,一般6cm的平皿接种1000个细胞。
正常细胞在悬浮状态下不能增殖,不适用于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
软xx集落形成率实验(软xxxx)
将%低熔点琼脂糖与2×细胞培养基以1:1的体积比混合制备%的底层琼脂,6孔板中每个孔温室凝固,取对数期细胞,胰酶消化后吹散成单个细胞悬液,计数,并调细胞浓度为10000个/ml,将%低熔点琼脂糖与2×细胞培养基以1:1的体积比混合,制备%的上层琼脂,每孔加1ml上层琼脂和100ul单细胞悬液(约1000cell/well),混匀,室温凝固。
置于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3周,计数含50个细胞以上得克隆,计算细胞集落形成率,SpotII采集图像。
注意事项
1.接种时细胞密度适度,不可过高。
2.软琼脂与细胞混合时温度不能超过40℃,否则将会烫伤/死细胞;
3.琼脂对热和酸不稳定,若反复加热,容易降解而产生毒性,且硬度下降。
因此高压灭菌后应进行分装;
4.细胞在进行克隆形成实验时要求有95%以上的分散度,否则结果的准确度会受到很大影响;
5.细胞在低密度、非贴壁状态条件下培养,生存率明显下降,永生细胞系/株克隆形成率可达到10%以上,但初代培养细胞和有限传代细胞系克隆形成率仅为%-5%,甚至无法形成单个克隆。
因此,为了提高克隆形成率,有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胰岛素、地塞米松等促克隆形成物质。
6.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
做克隆形成率测定时,接种细胞一定要分散成单细胞悬液,直接接种在碟皿中,持续一周,随时检查,到细胞形成克隆时终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