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城市发展优势及历史
烟台生活怎么样

烟台生活怎么样
烟台,一个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美丽城市,拥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这里有着壮丽的海岸线、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让人们享受着宜居的生活。
烟台的生活节奏并不像大城市那样匆忙,人们在这里可以尽情地享受悠闲的生活。
清晨,可以在海边散步,感受海风的清新和海浪的声音;白天,可以到公园里散步或者骑自行车,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傍晚,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去海边吹吹海风,欣赏美丽的夕阳。
这一切都让人们感受到了烟台的宁静和舒适。
除了宜人的自然环境,烟台的生活还有着丰富的文化氛围。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丰富的民俗文化等等,都展现出烟台的独特魅力。
人们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参观各种博物馆和艺术馆,感受现代文化的魅力。
这一切都让人们感受到了烟台的多彩和丰富。
当然,烟台的生活也有着便利的城市设施和丰富的生活资源。
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商场、餐馆、咖啡厅等等,可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
同时,城市交通也十分便利,可以方便地到达各个地方。
这一切都让人们感受到了烟台的便利和舒适。
总的来说,烟台的生活是宜居的、舒适的、丰富多彩的。
无论是自然环境、文化氛围还是城市设施,都让人们感受到了烟台的独特魅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烟台,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好生活。
介绍烟台

烟台的历史:烟台市情介绍各位可能有的已经来过烟台,有的可能是第一次来我们烟台,下面我把烟台市情给大家做一下介绍,希望此次烟台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在中国的版图上山东就像一只卧着饮水的骆驼,伸进大海的骆驼头便是我们山东班岛,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北端,濒临黄海和渤海,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是全国十一个沿海外开放城市之一,被称为“港城”烟台总面积为1.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45.8万人,共辖七个县级市,一个县,和五个区,其中七市为龙口、莱阳、莱州、招远、蓬莱、栖霞、海阳。
一个县为长岛县。
五区为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区总面积为2643.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68.5万人.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区是烟台的中心区――芝罘区。
烟台古称“转附”后改称“芝罘”为什么呢?这要缘于秦始皇,这个历史上功过是非最有争议的皇帝在他13岁就登上了皇位,任何政变暴乱也没有使他退位,40岁时便统一了全国正符合了他的名字嬴政——赢得政权,可是人的权利一大,胃口也就大了,现在全国的每一片草木、每一间宫殿、甚至每一个男男女女都属于他秦始皇一人,所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开始浩浩荡荡三次东巡。
山东半岛处于祖国的最东端,又与海上接壤,在古代太阳升起的地方总是充满灵气和神秘,东方是最早看见太阳,而泰山脚下、黄河流域又是自古以来古文化与人类的发源的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所以秦始皇每次东巡都来到山东,他就相信在我们山东半岛能够找到长生不老药,于是一次又一次的寻找,一次又一次的无功而返,当他第三次来到烟台的时候,就在烟台北面的一个小岛上,秦始皇仰天长叹:神灵啊,如果此次找不到长生不老药,我第四次就不再来了。
果真是金口玉言,在他这次返回咸阳的路上就病死在一个叫沙丘的地方了,所以他第四次想来也来不了了。
于是根据“始皇寻芝草,四次来不了”说便把当时的烟台命名为“芝罘”,芝罘的“罘”字是上面一个扁“四”,下面一个“不”字。
关于烟台的资料简介

关于烟台的资料简介烟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山东省,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之一。
自古以来,烟台就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资源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
以下是烟台的资料简介。
一、地理位置烟台地处黄海之滨,东临渤海,北濒渤海湾,南界胶州湾,西与临沂、青岛相连。
烟台地区面积13,000多平方公里,辖12个县区,总人口超过700万。
烟台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东海岸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二、经济发展烟台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渔业市场之一。
同时,烟台还以盐业、船舶制造、石材加工等行业而闻名。
尤其是烟台水产品品质优良,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烟台的经济发展迅速。
烟台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GDP稳居山东省第一。
烟台龙口、蓬莱、开发区等地区的开发区成为中国华东地区的工业重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三、旅游资源烟台以其美丽的海滩、秀丽的山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烟台有着长达数百公里的海岸线,形成了众多的海滨风景区。
如烟台蓬莱阁,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华第一奇观”,因此烟台也有“北有故宫,南有蓬莱”的美誉。
此外,烟台还有山东半岛的最高峰—蓬莱仙山,被誉为“五方高地”。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登山观景,体验仙山美景的神奇与壮丽。
四、文化底蕴烟台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烟台是孔子传播儒家思想的地方之一,被誉为“儒家圣城”。
烟台的文化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亭台楼阁、碑刻石刻等。
烟台的历史文化还体现在艺术、戏曲等方面。
烟台的民间文艺活跃,有着独特的山东地方戏曲文化,如烟台秧歌、吕剧、豫剧等。
五、教育和科技烟台是山东省教育和科技的重要中心之一。
烟台有多所高等院校,如烟台大学、烟台南山学院等,为烟台和山东省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烟台市简介

烟台市简介一、烟台简介烟台,山东省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南邻青岛,西接潍坊,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
烟台全市土地面积13745.9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09千米,濒临渤海、黄海,有岛屿63个。
辖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金山港区、昆嵛山自然保护区、长岛县,以及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7个县级市。
截止2014年底,烟台市人口702万,少数民族47个。
烟台是环渤海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海滨城市,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建设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烟台与威海同为中国著名的“雪窝”。
二、经济概况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1%,人均生产总值85795元,增长8.9%。
产业结构2014年,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41.3亿元、3212.4亿元和2348.5亿元,结构比例为7.4:53.5:39.1,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091.3亿元,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7%以上。
农业生产: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377.31亿元,增长4.6%。
其中,农业增加值186.94亿元,增长4.6%;林业增加值8.10亿元,增长9.3%;牧业增加值62.81亿元,增长6.8%;渔业增加值107.71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1.75亿元,增长6.0%。
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1、登海种业基本情况: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高科技上市企业,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2006年位居中国种业五十强第三位。
公司注册资本1.76亿元,总资产8.3亿元。
公司新产品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近三年净利润均为8000万元以上,“登海”牌玉米良种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登海”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烟台城市介绍PPT

ll
市烟 ,台
市 级, 大山 城东 市省 。辖
地 级
一二三四
历特当民 史色地俗 故景美文 事点食化
烟台古属莱国地,海洋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成为东方海上丝 绸之路起点,秦朝时徐福在此东渡扶桑。自唐初始为古登州所辖, 明朝为防倭寇侵扰设奇山守御所,并筑“狼烟台”,烟台由此得名。
第一章 历史故事
四 民俗文化
渔灯节
渔灯节,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渔民自己 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主要流传于坐落在45 公里海岸线上的山后初家、芦洋、八角等十几 个渔村。作为一种祭祀活动,每年的农历正月 十三、十四,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渔民都要 拜祭龙王、海神娘娘、祭船和送渔灯,祈求海 上的神灵保佑新的一年人船平安,出海渔船满 仓,日进斗金……。
三 当地美食
福山拉面
福山拉面是烟台市福山区的一道传统美食,属于 鲁菜系。它分为实心面、空心面、龙须面三种。 福山拉面可以搭配各种卤汤,吃着卤香味美的面 条,面条更有劲道。福山拉面的特点是工艺性强, 口感好,品种多,因此在国内颇有盛名,而且在 海外也有诸多赞誉。
第四章 民俗文化
四 民俗文化
蓝关戏
,山 东
级省
完 结
旅游
胜地
二 特色景点
蓬莱阁
蓬莱阁,以“人间仙境”著称,八仙过海的神 话传说和海市蜃楼的奇观便流传于此,临海而 立的蓬莱阁,在云雾缭绕之中,仿佛置身于仙 境中,景区内拥有众多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 的亭台楼阁,十分有韵味,俯瞰大海,赏绝美 海景,过几天神仙日子。
二 特色景点
三仙山
三仙山,据说曾是三位仙女居住的地方,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迷人的山海 风光。景区内的亭台楼阁气势雄伟,飞檐翘角的建筑,蓝天碧水环绕,夜景很美,流光溢彩, 上演着一场视觉盛宴,近距离可以感受唯美梦幻的绝美仙境。
烟台哪个区有发展前景

烟台哪个区有发展前景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是山东省较大的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经济资源。
烟台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区域:1.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烟台市中心区域,是烟台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区域,也是烟台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该区域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该区域还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交通情况和人才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 莱山区:莱山区是烟台市的城市发展中心,也是烟台市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区域。
该区域的交通便利,拥有多个港口和火车站,为商品的进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莱山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海滩、温泉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此外,莱山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也十分丰富,为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 开发区:烟台市的开发区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海经济开发区和烟台港产业集聚区等。
这些开发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交通条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烟台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区域,目前已经引进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
黄海经济开发区则是烟台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重点区域,该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4. 山东大学(烟台):山东大学(烟台)位于烟台市莱山区,是山东大学在烟台的分校,也是烟台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山东大学(烟台)秉承山东大学百年办学优势和多学科特色,致力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该校与烟台当地企业合作紧密,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持。
总的来说,烟台的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经济、旅游业和教育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投资环境的改善,烟台将会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发展城市。
烟台简介

各位可能有的已经来过烟台,有的可能是第一次来我们烟台,下面我把烟台市情给大家做一下介绍,希望此次烟台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在中国的 版图上山东就像一只卧着饮水的骆驼,伸进大海的骆驼头便是我们山东班岛,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北端,濒临黄海和渤海,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是全国十一个沿海外开放城市之一,被称为“港城”
现在烟台被称为“港城”顾名思义是烟台的港非常的出名烟台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蓬莱、烟台港便非常繁忙,而冶铁和造纸技术就是从这里传到日本和朝鲜的,所以古代烟台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到了清朝末年,即1856年《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中国被迫将登州辟为通商口岸(就是现在的蓬莱)后来因为蓬莱港比较浅开不进大船,于是1861年将通商口岸改为烟台,在其后的数十年内,烟台成为山东唯一的开放口岸先于北邻的大连,南临的青岛30多年。到了现在烟台港更是出名,烟台港在全国排第九而青岛港排第四,相对来说烟台港更出名,全国有许多条海上航线,而客流量最大,创利润最大的便是烟台——大连的航线,这是为什么呢?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烟台、大连两个城市共同镇守着渤海湾的咽喉他们隔海相望,只有84海里,从烟台出发快船只需要3-4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即使是慢船7-8个小时也就到了,而坐火车呢则至少要20个小时,所以这里是出入东北的最佳路线。旧社会山东曾遭过三灾,很多山东人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他们很多一部分去了东北,称为“闯关东”所以很多东北人的祖籍都是山东的,而到了现在东北的重工业不景气效益不好于是很多东北人回到山东来做生意、打工等等,因此山东地区的东北人很多,烟台的开发区便有2/3是东北人!
开发区的创业思想是:以工业为龙头,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重点,大力引进外资,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外向型的工业城市。这边这个广场叫做天地广场,中间这个就是开发区的标志,这个区标有C.YT.ETDZ三组英文组成。YT代表烟台,ETDZ代表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英文字母与太阳和劲翅组成腾飞图案,意思是,中国烟台犹如一轮新日正在升腾,一只雄鹰正在飞翔。
烟台历史沿革

烟台历史沿革国土资源网(2005年3月16日16:57)烟台市因有烟台山而得名。
烟台山原无名,古为荒丘,三面环海,海拔53.5米,占地7.07公顷,因位置在北海岸,当地人称“北山”。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袭扰,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户所城的同时,在“北山”设熨斗墩,亦称狼烟墩台、烽火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为警报,简称烟台。
当地有人称“熨斗山”“烟台山”。
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今烟台山西部建成海关码头,东海关在熨斗墩上建灯楼和旗杆,指挥进出码头船只。
此后,又称烟台山为“拉旗山”。
1905年,烟台山建起灯塔,命名为“烟台山灯塔”。
此后其他名称逐渐消失。
到20世纪30年代,统称为烟台山,成了烟台市后来的标志。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芝罘岛、商埠区(东至今广东街,西至今海防营,南至所城,北达海岸)改为原福山县所辖的芝罘区、烟台区。
这是首次以烟台山命名的行政区。
1913年,烟台区改为原福山县烟台特别区,亦称烟台警察特别区。
1934年春,山东省政府建山东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山东省政府管辖。
1945年8月24日,烟台第一次解放,成立烟台市人民政府。
商代西周时称东夷。
春秋时,为**、牟、莱族移民区,属东莱地。
秦时地属齐郡 县。
汉时,先后属青州东莱郡 县地和牟平县地。
自三国后多为变化,至元、明、清、民国属福山县。
1934年,改为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山东省政府,始独立行政建置。
1938年为日本侵占。
1945年8月,烟台第一次解放,属胶东行政区。
1947年10月,烟台被国民党军队占据。
1948年10月,烟台第二次解放。
1950年5月,属文登专区;9月改为省辖市。
1958年6月,改为莱阳专区辖市。
10月18日,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为烟台专区辖市。
直至1983年11月,组建地级烟台市,原烟台市改为芝罘区。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
因胶州湾入口处北侧的小青岛得名,该岛对岸的原青岛村、青岛口、青岛山一带均沿用青岛之称。
烟台和威海哪个经济好

烟台和威海哪个经济好烟台和威海是山东省两个重要的沿海城市,两个城市都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但在经济发展方面却有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GDP、产业结构、外资吸引力以及人口流动等方面分析烟台和威海的经济状况,以期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答案,告诉读者究竟哪个城市的经济更好。
首先,我们可以从城市的GDP来看两个城市的经济优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烟台市的GDP总量在山东省内位居第二,仅次于青岛市,而威海市则居第四位。
这表明烟台市的经济总量较大,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仅仅通过GDP总量来衡量经济好坏还不够全面,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
其次,我们来看两地的产业结构差异。
烟台市以港口、船舶制造、化工等重工业为主导,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特别是在港口经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而威海市则以旅游、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导,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两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可以说各有所长。
烟台的制造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而威海则着重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了一批高科技企业。
第三,外资吸引力也是评比城市经济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烟台市是山东省吸引外资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中不乏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
烟台市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丰富的资源,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投资。
威海市虽然外资吸引力相对较弱,但也在近年来加大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度,特别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项目。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烟台市人口规模较大,且人口流动性较强,这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
而威海市人口规模相对较小,人口流动性也较低,这可能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在GDP、产业结构、外资吸引力和人口流动等方面考虑,我们可以认为烟台市的经济在综合指标上更好一些。
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两个城市在不同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都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前景。
烟台历史沿革

烟台历史沿革国土资源网(2005年3月16日16:57)烟台市因有烟台山而得名。
烟台山原无名,古为荒丘,三面环海,海拔53.5米,占地7.07公顷,因位置在北海岸,当地人称“北山”。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袭扰,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户所城的同时,在“北山”设熨斗墩,亦称狼烟墩台、烽火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为警报,简称烟台。
当地有人称“熨斗山”“烟台山”。
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今烟台山西部建成海关码头,东海关在熨斗墩上建灯楼和旗杆,指挥进出码头船只。
此后,又称烟台山为“拉旗山”。
1905年,烟台山建起灯塔,命名为“烟台山灯塔”。
此后其他名称逐渐消失。
到20世纪30年代,统称为烟台山,成了烟台市后来的标志。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芝罘岛、商埠区(东至今广东街,西至今海防营,南至所城,北达海岸)改为原福山县所辖的芝罘区、烟台区。
这是首次以烟台山命名的行政区。
1913年,烟台区改为原福山县烟台特别区,亦称烟台警察特别区。
1934年春,山东省政府建山东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山东省政府管辖。
1945年8月24日,烟台第一次解放,成立烟台市人民政府。
商代西周时称东夷。
春秋时,为**、牟、莱族移民区,属东莱地。
秦时地属齐郡 县。
汉时,先后属青州东莱郡 县地和牟平县地。
自三国后多为变化,至元、明、清、民国属福山县。
1934年,改为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山东省政府,始独立行政建置。
1938年为日本侵占。
1945年8月,烟台第一次解放,属胶东行政区。
1947年10月,烟台被国民党军队占据。
1948年10月,烟台第二次解放。
1950年5月,属文登专区;9月改为省辖市。
1958年6月,改为莱阳专区辖市。
10月18日,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为烟台专区辖市。
直至1983年11月,组建地级烟台市,原烟台市改为芝罘区。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
因胶州湾入口处北侧的小青岛得名,该岛对岸的原青岛村、青岛口、青岛山一带均沿用青岛之称。
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64 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刘玉颖 李 勇(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摘 要:县域经济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协调发展三大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新企业的发展;大力引进人才,加强人力资源储备;加强文化建设,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加快交通网建设,完善交通体系,以有效推动烟台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烟台;县域经济;SWOT分析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2-0064-03 [作者简介]刘玉颖(1995-),女,湖北荆门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李勇(1979-),男,山东菏泽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县域经济。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13WG22);烟台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0807)。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但目前关于烟台县域经济的研究文献仍然较少。
烟台市作为山东省最大的渔港和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之一,也是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著名港城、商城和旅游城,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但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经济竞争中,受诸多因素影响逐渐放慢了经济建设的脚步,未来要想实现新的腾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烟台县域经济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以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一)优势1 区位优势。
烟台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濒临渤海和黄海,同时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与日韩两国隔海相望,有着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烟台市社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烟台市社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各地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
烟台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自然资源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实力较强。
本文将对烟台市的社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社会发展现状1. 经济发展:烟台市经济发展迅速,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烟台市GDP稳步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市内国内生产总值大多来源于制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
烟台市积极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 城市规划:烟台市积极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注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市内有大量的城市公园和绿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绿化。
同时,配套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出行便利度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强化,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3. 教育事业:烟台市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质量。
市内拥有多所高校和中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同时,依托于研究院所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烟台市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4. 社会保障:烟台市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市内建立了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广大市民在面临风险时能够获得保障,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
二、未来趋势分析1. 经济结构优化:烟台市未来将继续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与价值链水平。
同时,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烟台市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通过拓宽绿色产业链,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建立生态保护和修复机制,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品质。
烟台所城里的历史典故

烟台所城里的历史典故烟台,这座美丽的城市,曾经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它不仅有着美丽的海滨风光,还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典故。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烟台所城里的一些历史典故吧。
一、“乘洲”碑烟台所城的南门,有一块古老的碑石,叫做“乘洲”碑。
相传这块碑石是北宋年间的人造海洲时所用的石材,碑文则记载了当时制造海洲的过程和纪念这个工程的人物。
碑文中有“百姓颇愤沙燕,召集浮梁,凿取石岛、石川之石,浚穴延海,挟石垒岸……”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造海洲的艰辛过程。
这块碑石不仅记录了人们的辛苦付出,也留下了北宋年间的珍贵历史记载。
二、烟台城楼烟台城楼始建于明朝,位于烟台市所城中心。
在历史上,烟台是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城楼是当时的防御工事之一。
据史料记载,烟台城楼原来是九层高,但在一次战争中被毁,后来重建时只建了三层。
今天,烟台城楼已经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三、“胶东大战”纪念馆“胶东大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所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场景正是烟台市所城。
1948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烟台,标志着“胶东大战”的胜利结束。
今天,烟台市所城里的“胶东大战”纪念馆,展示了当年战争的历史瞬间和人们的英勇事迹。
这个纪念馆是对那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和烈士的最好纪念。
四、“五凤楼”景区“五凤楼”景区位于烟台市所城北门,是一座古老的建筑群,始建于元朝,后来修建于清朝。
相传,“五凤楼”原来是五位宫女在烟台的旅居所,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一座富丽堂皇的楼阁。
这里是烟台市所城历史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今天,这里不仅是一座重要的历史遗迹,还是一个美丽的旅游景区。
总之,烟台所城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典故。
这些历史典故不仅记录了人们的历史记忆,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机会。
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和维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让它们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烟台

烟台一、基本概况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之滨,北面隔海与辽东半岛及日本、韩国、朝鲜相望,是京津海上门户,山东半岛中心城市之一,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度假胜地。
烟台是明清时期的海防重镇,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既是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199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被国务院批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烟台历史城区以烟台山、朝阳街、奇山所城为中心,向西至近代港口、大庙和毓璜顶,向东经海军航院到东炮台,是烟台市传统格局及历史风貌特色、名城核心价值集中体现的区域。
其范围北至海,南至毓璜顶南街、建昌南街、环山路、二马路,东至东炮台、归岱山、解放路,西至海港工人大道、海港路、毓璜顶西路,面积约7.6平方公里。
历史城区与西炮台、南部山体山脊线之间的区域划为环境协调区,面积约14.2平方公里。
二、历史沿革与价值特色烟台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
距今约有七千年历史的白石村遗址,文化遗存丰富,具有重要历史学术价值。
西周初年,芝罘岛就成为疆域的象征和游谒圣地。
春秋时期,芝罘湾成为我国五大港口之一,山东沿海交通的发祥地。
唐时,境内沿海诸港(登州、莱州、芝罘等),为我国同朝鲜、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起点。
金元时期,位于牟平区的昆嵛山,成为北方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
明清时期为海防重镇。
在中国近代史上更占有重要地位,既是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之一。
近代开埠通商后,烟台一度成为胶东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烟台是一个特色鲜明,自然与历史文化特色兼具的城市。
名城特色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具有山、海、城、岛互相交融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色;二是以烟台山为前哨、东西炮台为两翼、奇山所为中心、南山为屏障的沿海军事防卫城市的整体格局特色;三是奇山所城十字大街、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特色;四是以港口码头和领事馆为中心、沿海岸展开的近代商埠港口城市格局特色;五是传统民居、西洋建筑和中西合璧建筑交相辉映的建筑风貌特色。
美丽的海滨城市——介绍烟台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烟台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坐落于中国山东半岛的东南端,毗邻黄海和渤海。
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同时也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
在这个美丽城市中,你将可以享受到美不胜收的海边风景,品尝到独特的地方美食,还有多种时尚休闲娱乐体验。
烟台的海滨风光美丽壮观。
从南山功勋奇观,到海滨风景区,这里有着许多壮丽的山水美景。
著名的海滨金沙滩是一座无敌海景的一公里黄金海滩,让游客们在沙滩上尽情地游泳、晒太阳、放松心情。
在这里还可以尝试各种水上运动项目,如风帆、冲浪和帆船等。
在夜晚,金沙滩沙滩上的霓虹灯光和焰火将让你体验到更加浪漫的海边夜景。
烟台的美食文化丰富多彩。
海鲜是烟台餐桌上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如当地名品海鲜大闸蟹和海鲜饺子,还有各种口感鲜美、纯天然无添加的小龙虾和鲍鱼。
此外,烟台的中式灶火火锅是不容错过的地方特色美食之一。
它由无数材料和各种味道的食材混合而成,让你体验到正宗的中国火锅特色。
当然,如果你想体验当地的特色小吃,则一定要品尝烟台的馒头和烧饼。
烟台拥有多种时尚休闲娱乐方式。
在这里,你可以选择逛街购物,去文化街区感受文化气息,还可以到各类夜市体验夜生活。
如果你喜欢自然之,那么你可以选择到烟台著名的阳信、夏庄、龙口等山水画中去观赏田园之美。
在这里,你还可以选择去参观历史遗迹,如鸢都址和崂山道教文化,以及烟台海战等战争遗址。
此外,烟台还是举办知名城市赛事的主场,像“环烟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海滨城市篮球邀请赛”、“海洋大学排球赛”等。
总而言之,烟台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这里的自然美景和传统文化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同时也是这座城市得以发展起来的坚实基础。
在这里,你可以享受美食、体验文化和度过愉快的时光,去深入探索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吧!。
烟台近代开埠文化及其深远影响

烟台近代开埠文化及其深远影响作者:刘晓芳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8期摘要:烟台从古代的一个近海小城发展到如今依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全国二线城市,其中漫漫长征路,几多峥嵘岁月稠。
1861年,按照中英《天津条约》,烟台成为山东近代史上第一个开埠的城市,伴随着烟台港的兴衰,烟台在大庙—奇山所城为中心的中国民众聚居区和烟台山—朝阳街为中心的洋人聚居区的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下形成了开埠文化,留下了灿烂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对烟台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烟台;开埠;辛亥革命;城市发展一、开埠过程清代烟台隶属于登莱青道,但当时登莱青道的治所并不在烟台,而是在莱州。
清末的时候,烟台依靠南北货运周转而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道光咸丰年间,清政府将苏州的粮食运往京城,“南船北来,每因北洋风劲浪大,沙洲弯曲,时有搁浅触礁之患,非熟谙北路海线航手不敢轻进,往往驶至烟台收口,另雇熟悉北洋小船,将货物分装搭载,拨至天津”。
《南京条约》后,五口通商,南方的船队北上寻求发展,烟台往来船只、贸易增多,港口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1859年在烟台设厘金局,同年税收达12123两,占山东税收总额28.67%,位居山东首位,郭嵩焘在报告中称“烟台为南北之冲,海船经过收泊较多与他处,故以此一口(收税)为较盛”。
19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天津条约》,开辟登州府(即今蓬莱)为通商口岸,后来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对登州港进行一番考察后,发现登州府并不适合开辟为口岸。
但是烟台港由北面芝罘岛和东面崆峒岛包围而成,形成一个天然的优良的口袋状港口,另外烟台海防要塞的地理位置也成为殖民者觊觎的一大原因。
因此,1861年清政府直隶候补知府王启曾在芝罘湾畔烟台码头主持烟台开关征税仪式,筹建东海关,烟台成为近代山东省史上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城市。
1862年因开埠洋务事务渐增,移登莱青道于烟台兼管洋务及海关事务。
在西学东渐的大浪潮下,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烟台凭借地理优势建港开埠逐渐崛起是历史的必然。
烟台市调研报告

烟台市调研报告根据市场调研结果,以下是对烟台市的分析和评估:1. 经济概况烟台市位于山东省,是山东半岛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该市经济发达,产业结构较为完善,以海洋经济为特色。
2019年,烟台市的GDP总量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
烟台市的主要经济特色包括港口、航运、海洋、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石化、机械制造等行业。
2. 产业发展烟台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在海洋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该市的海洋经济已形成了以渔业、海洋旅游、海洋科技为主要支柱的产业链。
同时,烟台市还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
这些产业的高速发展为烟台市的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3. 市场潜力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烟台市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烟台市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旅游、教育、医疗、金融等服务行业以及快消品和电子产品等消费品市场非常活跃。
此外,烟台市还具备吸引外商投资的条件,外资企业在该市设立工厂或分公司的机会也很多。
4. 人口和就业烟台市的人口规模较大,2019年常住人口超过X万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还在持续增长。
这为该市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资源,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烟台市的就业形势较为稳定,尤其是在海洋产业和服务业方面的就业机会较多。
综上所述,烟台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和潜在的市场潜力。
随着发展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提升,烟台市的经济前景广阔,将有望在未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千年前形成的陆连沙洲,使芝罘岛由孤岛变成了连陆岛,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陆连岛。芝罘岛,状若灵芝,是“灵著之山”,芝罘的海市在古代也是很著名的,被方士们当做求仙寻药的所在,素以“仙山”、“仙岛”而著名。二千二百年前的秦始皇巡视天下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扬威天下,稳定政权,其二是寻仙求药,以期长生不老,这也是他三次登巡芝罘的主要目的。古齐国八神之一的阳主神,“恩覃寰海”,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阳主庙,历经千年,香烟缭绕,更给芝罘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烟台开埠后,共有包括英、美、法、俄在内的十六个国家在烟台设立领事馆,这在烟台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中国其它城市是不多见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烟台在我国近代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烟台条约》的签订,更把烟台与中国近代史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烟台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
烟台
朝阳街周围,是烟台开埠后,在外来势力的侵入、对内对外贸易空前繁荣及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艰难起步的背景下形成的商贸中心区。朝阳街商埠区,成为开埠后,烟台城市大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是继烟台市发源地---奇山所城外,又一个代表烟台市发展重要历史阶段的历史性街区,在烟台的发展史上,乃至我国近代史上都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纵横谈之四:开放城市与通商口岸
烟台背依青山,面向浩瀚的大海,吐纳百川,有着博大的胸怀。对于开放的当代世界而言,它是与世界联系的桥梁,认识中国的纽带,沿海开放成为烟台城市的明显特征。
烟台被辟为通商口岸,距今已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将登州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清政府批准通商口岸由登州改为烟台,自此烟台成为近代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市内的东、西炮台山上的古炮台,“巩若金汤”,是由炮台、指挥所、弹药库、围墙组成的封闭式军事设施。大门上的刻石“表海风雄”、“威振罘山”,表达了先辈们抗击倭寇和外来侵略的英勇气概,凝聚着先辈们不屈不挠、英勇抗击侵略的民族精神。这些遗址,已不仅仅是近代海防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现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纵横谈之三:海防要塞
烟台“俯临渤海,镇齐接燕”,地形复杂,是京津海上门户,战略要地。烟台是因海防而形成的城市,自古就是屯兵用兵之地,是名符其实的海防军事重镇。
烟台的发源地就是明朝为海防而建起的奇山守御千户所,烟台市的得名也是因在海边的山上设立的海防设施---狼烟墩台而来的。至今,许多地名都留下了作为明清海防重镇的痕迹,如海防营、奇山所城、烟台山、西炮台山、东炮台山、金沟寨、马山寨等。因此今日的烟台与昔日的海防重镇紧密相连,昔日的海防重镇是烟台发展史上的重要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烟台地方特色。
近日,从文物部门传来好消息,他们在马山寨山顶上新近踏勘出原来的烽火台和城墙遗址,正在申报省级文报单位,这为正在规划建设的马山寨国际园艺博览园增添了历史的风采。
昔日的奇山所城,原有坚固的城池,其建造模式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城市的特点。今日所城,虽四门已毁,但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边界和比较统一的区域风貌。作为老烟台的缩影,1987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区,具有重要保护价值。
本来,山顶是人们观景和看日出的所在,在山顶上修建景观建筑,成为城市景观点和观景点。如武汉蛇山上的黄鹤楼、北京景山公园的万春亭、颐和园的佛香阁,都是自然山体与景观建筑的很好结合。而我市的虎岩山、岱王山、岿岱山、毓璜顶等主要山峰,都被“钢筋铁骨”的铁架子占据着。如果说古代用砖石在山上建炮台,因为它的高度和规模对山体景观还不会产生破坏的话,那么今天的通讯转播塔却早已是“鹤立”山巅了。通讯转播塔是不可缺少的现代通讯设施,但是大家早已耳闻目睹的是上海的电视塔已经变成了“东方明珠”,其它城市的电视塔也在追求功能与建筑形式的完美统一,成为当地的重要景观和游览场所。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近年来在烟台成功地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贸易博览会及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经济贸易洽谈会,“亚太经贸城”的雏形已显现在我们面前。
近代的通商口岸与今天的开放城市,既是一种巧合,又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纵横谈之五:港口城市与近代特色
说起烟台,离不开港口。走进烟台,到处保留着近代城市的特色。
迈进新世纪,人们在憧憬着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在回顾过去,追溯历史,找寻城市的特色。鲁迅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凡是地方的,都是属于世界的。要使烟台走向世界,实现我市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的宏伟蓝图,必须挖掘烟台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烟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让我们走进烟台的历史,认识城市的特色,去面向城市的未来。
只要稍稍具有中国历史和地理知识的人,都会看出,典型的中国城市,都是背靠青山,面南而坐,而烟台正相反,南靠青山,脸朝北。城市沿港湾发展,港口决定着城市的形态演变,说明了港口在我市的地位和作用,这也成为我市独特的城市风貌。
的开埠,促进了烟台的发展和繁荣。在烟台山下,朝阳街周围相继建成了邮局、银行、海关、商行和娱乐场所,形成了当时烟台的商贸、娱乐繁华区。这些建筑有我国最早的邮电局之一的烟台邮电局,1921年孙中山先生下榻的克利顿饭店,有最有权威的外国银行---汇丰银行,有烟台外国总会---芝罘俱乐部,还有我国钟表工业的发源地---宝时造钟公司,管辖山东半岛整个海域的东海关税务司公署,……。
近年来,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加上城市建设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建筑多数是行列式,方盒子,灰色多,绿色少,使城市面貌从南到北,从东至西“千孔一面”,失去特色。城市特色作为一座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是人们认识城市的载体,是城市的精华,是城市鲜明的标志。
这还没有说塔山上的太平庵、南山的魁星楼、岱王山下的竹林寺,以及昆嵛山上的
烟霞洞、岳姑殿古庙群遗址。
烟台,山的资源真是太富有了,且与城市的历史密切相连。现在大部分已被人们忽视和遗忘,甚至叫不上名字,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市区的山如果以机场路为界,东侧的是南山,而路西侧的群山,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按我们“带状”城市的格局及其相对于市中心区的位置,我们就称做“西山”。西山,也许是历史的原因,以前是城市的郊区吧,而没有受到今人足够的重视。其实,从距今有七千年历史的白石村遗址看,西山下的白石村是我们祖先的活动中心,如今的西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南山”。西山和南山,总面积相同,都是三十平方公里,用城市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它们都是城市的“绿肺”,城市的绿色屏障;用城市环境学的观点来看,它们是城市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西山和南山都有相同的作用,让我们把西山也建成城市的公园和风景名胜区。
纵横谈之二:城市 历史 山
说起烟台的历史,不能没有山。烟台的山已经和烟台的历史融在一起,山已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山了,已被赋予了历史文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涵。
历史上,烟台的山分为两大类,一类与军事、战争有关,象烟台山,东、西炮台山,我们称为“军事山”。另一类则与城市的宗教、民俗有关,在山上建筑庙宇,称之为“民俗山”,毓璜顶就属于这一类。
在市中心的毓璜顶上,始建于元代的玉皇庙,是著名的道教庙宇,经明、清两代重修和扩建,形成具有古代寺院和园林特点的建筑群。到了近代,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郭显德在毓璜顶建筑了基督教长老会教堂。每年正月初九的毓璜顶庙会成为烟台特有的民间习俗,沿习至今。毓璜顶集烟台的古代、近代历史于一体,目睹了芝罘湾的世事沧桑,是烟台历史的缩影,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1998年,在奇山所城迎来建城六百周年的时候,奇山所城的保护和开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奇山所城,虽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它又不同于单栋建筑的保护,它保护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居民区。目前奇山所城的基础设施还不配套、居住环境还有待改善,奇山所城的保护和改造应同时并举。对奇山所城的保护,既要挖掘和保护其历史文化内涵和传统街区风貌,不要割断历史文脉;又要注意把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有机地结合,不要与现代文明割裂,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科学合理地加以利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纵横谈之一:历史的风采
追寻烟台的历史,让我们先从城市的名称说起。历史上,烟台曾三易其名。烟台,春秋时期称“转附”,秦时谓“芝罘”,明时为防倭寇侵扰,在城北海边的山上筑狼烟墩台,得名烟台至今。
每一个名字,都记叙着一段历史。2500年前的《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问晏子:“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修,则夫先王之游”。这里所说的转附就是芝罘,是烟台见诸史籍的最早记载。从此,我们的城市就和中国历史联系起来,开始了它的历史文化旅程。
通商口岸是在外国殖民侵略的背景下形成的,但却促进了烟台的发展和繁荣,它的经济、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是相悖的。如果说一百四十年前的清政府,腐败无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埠是被迫的。那么,今天的改革开放,则是我们主动敞开大门,张开双臂,迎接四海宾朋。
1984年,烟台市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全国十四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后,烟台城市发展又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迅猛发展,被确定为山东省规划的二十一世纪“二带五群”发展战略中烟台区域的中心城市。今年通过的“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把烟台确定为山东半岛和环渤海中心城市之一。
在昔日的海防重镇,留下了众多的海防军事设施。象烟台山烽火台、宫家岛烽火台、岗嵛山烽火台,东、西炮台山上的古炮台。当年战斗在烽火台上的士兵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在烟台山烽火台旧址上新建起一座高
达40余米的“墩台灯塔”,已成为和平时期夜航船的指路明灯,成为烟台市的标志和象征。
如今,芝罘岛上留下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遗
址、康王坟的传说以及秦皇汉武的足迹……,芝罘岛的历史足以和任何一个沿海岛屿相媲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确实,虽然芝罘岛的主峰海拨不足300米,芝罘岛却早已闻名遐迩,令人神往!
而最能体现烟台悠久历史风采的,还要归功于两千年前中国早期最伟大的文人之一---司马迁,他将芝罘载入了记述中华历史的巨著《史记》当中。
在秦汉时期,芝罘岛的名胜和知名度,几乎是和全国其它名山、名胜齐名的。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五次巡幸天下,其中三次抵芝罘。汉武帝刘彻亦曾多次东巡,登芝罘,浮大海。一国之君,在当时交通条件很落后的条件下,不顾车马劳顿,千里迢迢,从千里之外的古长安来到天之尽头的海边渔村,可以想见,芝罘岛在当时的地位和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