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
的 比较优势理论 对我国确 定发展路径有 重 ( 4 ) 比较优势 理论利 于提 高我 国工业 要而积极的影响 。 可持续发展 。一个 国家工业只有遵循 比较 比 较 优 势 理 论 的 形 成 及 动 态 化 ( 1 ) 比较优 势理 论强调 充分发 挥政 府 优势 , 才可 能 提 高该 国 工业 总体 竞 争 力 。 发 展 作用和社会 主义制 度契合 。二 战后 , 受 凯 中国劳动力丰 富、 资本相对稀缺 , 劳动密集 斯密认为 国与 国之间的贸易前提是两 恩斯的影响 , 政府和市场的结合有好处 , 被 型产 业 是 中 国工 业 比较 优 势 所 在 。改 革 外 个国家交易产 品存在 绝对优 势才 可进行 , 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认识 到。我 国由 放以来的 3 O余年中 , 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 两种产 品都具有优势的 国家和两种产 品都 于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 , 本来 就 比较重视 发 业的增长 率反 映 出 中国 有制 造 业 比较优 处在劣势 的国家 间不可 能发生 国际 贸易。 挥政府 的作用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政府的 势 。未来 较长一个 时期仍将继续保持这 一 李嘉 图继 承了斯密 经济学 理论 , 把 比较优 作用 以取得 比较 优势 , 容 易被政 府认 同和 比较 优 势 。 势理论建立 在劳 动价值论 基础 上 , 发展 了 支持 。 2 .比较 优势理 论在 我 国逐渐 出现 应 斯密 的国际贸易“ 地 域分工论 ” , 提 出 比较 ( 2 ) 比较 优势 理论利 于我 国产业 结构 用 瓶 颈 成本学说 。李嘉 图认为 只要两 国的两种产 优化 。建 国初期 , 我国经济 实力不济 , 生产 首先 , 国际 贸易方 面呈现 出 的福 利 恶 品间存在 相对优 势国 际贸易就 可能 发生 , 技术水平较低 , 但 拥有 丰富的劳动力 资源 。 化型经济增长 趋势 , 导致 出 口产 品价格 不 个 国家不论 其经济发展水 平高低都 可以 改革开放 以来 , 依 据李 嘉图 比较优势 理论 振 , 侵蚀 出 口利润 , 最终影响厂商的研 发投 按 照比较优 势理 论参 与国际分 工和 贸易 , 制定我 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的政策 入和产品质量优 化 , 影响 中国 的长期竞 争 获取 利润, 提 高消 费水平 和福利 水平 。这 符合 国情是实事求是之举 。确立遵循 比较 力, 引发西方 国家对 中国倾销 的担忧 。 理论证 明了世界各国都有机会参与国际 优 势 的 发展 战 略 , 国 民 经 济 从 资 本 密 集 型 其次 , 中国对外 贸易对外依存度高 ; 出 分工和国际贸易 , 虽 然 当时 是为英 国资 产 的、 以重工业为导 向的发展 战略转 向劳动 口大于进 口, 严重 依赖 国际市场 , 危机时, 阶级世界 自由贸易主 张提供论 据 , 但很快 密集 型 的 、 以 比较 优 势 为 导 向 的 发展 战 略 , 外 贸厂家容易受到冲击 , 倒闭破产 。 为世界众多 国家所接 受 , 位 居 自由贸 易理 这一转变使得中国能够更 好地利用 自身的 再次 , 比较优势 是会 随着本 国和 其他 论的核心 。 比较优势 , 并在过去 3 O多年 中极大地刺 激 国家 比较优势 的动态变化而变化 。 李嘉图的 比较优势理论 比亚当 ・ 斯密 了贸易和经济 的增 长 , 取得 了举世 瞩 目的 的绝对成本理论 有较 大的 进步 , 比较 优势 经济发展奇迹 。毋庸 讳言 , 即便是 当前 ,比 较 优 势 理 论 对 我 国 确 定 发 展 路 都可能危及 其生存 。因此 , 关键 词 : 比较 优 势 理 论 ; 适 用性 与 困 境 ; 经 必须把重心放 在减少农 村 劳动力上 , 使留 径 的影 响以及未来走 向 济 发 展 战略 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 1 .李嘉 图的 比较优 势 理论 对我 国确 源 , 中图分类号 : F 1 2 3 . 1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增加农村 劳动力的稀缺性 和价值 , 收入 定 发展 路 径 有 重 要 影 响 文章 编 号 : C N 4 3 一l o 2 7 / F ( 2 0 1 3 ) 0 4 —0 0 8 提高 。同时 , 为妥善 解决 流出劳 动力 在城 改革开 发初 期 , 因为李 嘉 图 比较 优势 市 的就业 问题 , 01 政 府应该 优先 发展具 有 比 理论与我国的国情有 重要 契合 点。李嘉 图 较优势 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 作 者: 安 阳工 学院经 济管理 学 院; 河 南,
浅谈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发展
浅谈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摘要】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起源出发,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揭示了新经济形势下比较优势理论陷阱以及比较优势理论运用误区,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要坚持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来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以形成长期优势,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并要积极依靠现有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竞争优势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比较优势有效性产业结构竞争优势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及发展1.比较优势理论的起源和形成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绝对优势学说开创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源头。
他认为按照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会使得各国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大卫•李嘉图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就是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异,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被认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并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据着主流地位。
20世纪30年代赫克歇尔-俄林进一步扩展了比较优势学说,他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即H-O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各国要素禀赋的不同。
发展至此,H-O理论与绝对优势学说、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被称之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之后萨缪尔森、斯托普尔等人对此的研究融入了要素价格、要素含量等因素,进一步完善了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之为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2.比较优势理论面临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也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国际经济和贸易格局的重大改变而产生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
克鲁格曼更改了传统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这两个重要假定,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认为产品数目的多样性是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内生决定的,杨小凯将外生的比较优势因素引入到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中,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相结合,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动态拓展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动态拓展研究自对外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要素禀赋论”为核心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对外贸易的战略指导思想,获得了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巨大收益。
但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该理论呈现出严重的局限性,其是否能继续指导我国的对外贸易,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
本文提出了将比较优势理论结合我国自身发展进行动态拓展的观点,认为静态地描述比较优势只是要素禀赋论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应成为动态地理解与应用该理论的障碍。
一、对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回顾比较优势理论是18到19世纪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自由贸易理论学说,是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导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两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先后提出了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认为各国应当立足本国占有绝对或相对优势的产品开展对外贸易,实现贸易互利。
在此基础上,20世纪30年代瑞典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又提出了要素禀赋论,认为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各国应当立足本国生产要素禀赋的优势进行进出口商品生产。
该理论探究了比较优势的来源,触及到国际贸易形成的根本原因,但其只进行了静态分析,不能和经济发展理论相衔接。
二战后西方经济学家开始大量运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重大进展,历史上称为新贸易理论。
但其产生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背景之下,未能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看问题,对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线索也没有进一步研究。
因此,以往的比较优势理论实质上是发达国家的理论武器,缺少动态的发展研究。
按照这些理论,后进国家就没有追赶和后来居上的可能,只能被动地服从于现有的世界分工格局。
我们必须立足自我,将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动态拓展研究。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拓展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比较优势的来源,将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动态拓展研究,首先要将比较优势的来源进行全面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的基石,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再到后来的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等,比较优势理论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回顾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和发展脉络,同时评估这些理论对国际贸易实践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试图揭示比较优势理论在学术界的争议和分歧,探讨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本文还将关注比较优势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实际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比较优势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比较优势理论如何适应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为国际贸易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本文将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旨在揭示其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在书中详细阐述了比较优势原理,即在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境中,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双方仍然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比较优势理论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l)进一步扩展了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该理论认为,各国在要素禀赋(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上的差异是导致比较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各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_一种新的模型解释
情况 。③如果满足 :
Ah3 Az3
(t1) (t1)
>
pz∫(t1) ph∫(t1)
>
Ah Az
(t1) (t1)
…………………………… (6)
(相对价格中以上标“ ∫”表示自由贸易状态)
两国在发生贸易后 ,本国的所有劳动力完全被用于生产
z 产品 ,而外国的所有劳动力都完全被用于生产 h 产品 。与
关键词 : 动态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 产业政策
一 、前言
发展中国家在面对贸易自由化的冲击中 ,往往处于不利 的地位 。一般而言 ,多数发展中国家在低技术产品部门 (资 源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具有比较优势 ,而在一些高技术部门 (资本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却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从李嘉图 的比较优势成本学说到现在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已经 有了近两百年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理论和新的思想 不断涌现 ,但比较优势的思想始终是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 同时 ,这个核心思想影响着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对于生产部 门的选择 。按照这个观点 ,一国试图利用任何产业政策进行 干预 ,进行逆向生产 ,都将有损于社会福利的提高 。然而 ,对 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李嘉图所揭示的只是静态的理论 ,忽略 了时间的因素 ,如果按照这样的分工原则进行生产部门的选 择并不容易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接受 。主要是因为 ,按照这个 原则进行的国际分工容易使得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逐步恶 化 ,并且在未来的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 ,延缓了发展中 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通过自身的工业 化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也即实现由低技术产业 (主要 指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向高技术产业 (主要指资本 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转化 。这就迫切需要从动态的角度重新 考虑贸易分工的问题 ,即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国外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
济
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 。
学
关键词 | 动态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贸易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 | F113. 4
作者信息 | 韩民春 ,男 ,1968 年生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430074 。
徐 姗 ,女 ,1984 年生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430074 。
一 、引 言
因此由其决定的经济增长和比较优势变化实 化理论 ( Factor2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这
质上也是外生的 。基于此类的“动态”比较优 一模型说明了贸易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
势只是在原来基础水平上不断固化 ,发展中 认为如果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忽略不计 ,则
国家永远都是发达国家的依附 ,并且利益不 即使要素不能跨国流动 ,只能在国内各产业
杨小凯和博兰 (Borland) 在批评新古典 主流理论的基础上 ,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扩 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 ,核心观点是认 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 高 。通过参与分工 ,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 可以获得内生比较优势 。③
杨小凯等人建立了一个新 H - O 模型 , 其中不仅包括要素禀赋优势 ,还包括了技术 比较优势 ,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成本 ,方法上 运用了超边际分析 ,将生产模式内生化 。研 究结果表明 , H - O 理论中的多样化假设只 有在边界处才能成立 。此外 ,他们还提出了 一个机制 ,通过此机制 ,交易效率的改进能促 进国际贸易 ,从而刺激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 的分配 。他们认为“效率集中”调整的技术比
经 而得到的“技术革新”以及国外技术外溢 。
济 学
格 罗 斯 曼 ( Grossman ) 和 埃 尔 普 曼 ( Helpman) 在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课件
法国拥有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 件,因此在农业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然而,德国在农业科技和机械制造方 面投入较大,生产出高效、环保的农 业机械,使得德国农业在现代化方面 领先。
产业内比较优势案例
要点一
要点二
案例一: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
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在生产成本和规 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品牌和设 计方面相对较弱。
概念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比较生产成本,即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时相对于其他国家所拥有的成本优 势。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
发展历程与背景
起源
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 提出了这一理论。
要点三
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和完善的生产 设施,在纺织服装生产方面具有较低 的生产成本和较大的规模。然而,与 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品牌和设计方 面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创新和品牌建 设。
产业内比较优势案例
案例二: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
印度在信息技术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 势,但在硬件制造方面相对较弱。
印度拥有庞大的英语人才库和较低的 人力成本,在信息技术服务方面具有 比较优势。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 印度在硬件制造方面相对较弱,需要 加强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
比较优势理论课件
目录
• 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 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与内容 • 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 比较优势理论的挑战与争议 • 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沿动态与未来趋势 • 比较优势理论案例分析
01
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上的生产成本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较低,因 此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
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时期 , 国际贸易格局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 , 低碳经济 、 绿色出口的贸易理念已深入人心 , 服务贸易正好迎合了 这 一理念 , 同时我 国商务 部 发布 的 《 危 机 时 代 中 国外 贸 发展 战 略》 告 也 明确 , 2 2 后 报 到 0 0年 , 国 服务 进 我
出 口总额 要达 到 1 亿美 元 . 有这 些 都要 求 我们必 须 大力发 展 服务 贸易 . 文基 于我 国服务 动 态 比较 优 万 所 本 势 的演化 对我 国服 务贸 易 的发 展现 状进 行 了深 入分 析 , 提 出有 效 的发 展对 策 . 并
服 务贸易 也 和货物 贸 易一样 , 发挥 着经 济增 长 引擎 的 功能 . 国服 务 贸易 自改 革 开放 以 来 , 我 获得 了 长
足 的发展 , 务贸 易额从 1 8 服 9 2年 的 4 .6亿美 元 上升 到 2 0 53 0 9年 的 28 8亿美 元 , 9 年均 增长 2 . % . 77 尽管 如此 , 相对 于货 物 贸易 , 国服务 贸 易发 展 还是 比较缓 慢 , 务 贸 易 在 G P中 的 比重 比较 低 . 金 融危 机 我 服 D 后
素价 格 和商 品价 格 最终会 趋 同 , 易 也会 停 止 , 克鲁 格 曼 ( a 1R. rg n 17 ) 认 为 , 实 中普 遍 贸 而 P u. K u ma ,9 9 则 现
存在 的规 模经 济 和市场 不完 全竞 争 会 打破 这种 均衡 , 而提 出产 业 内贸易理 论 和动 态规模 经济 理论 , 为 从 认 即便 两 国 的要 素禀赋 相 同 , 贸易 依 然可 以发生 … .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发 展 , 统 静止 的 比较 优 势理 论 面 临 越 传
态 比较优 势发挥 作 用 的过程 .
浅论比较优势理论(一)
浅论比较优势理论(一)论文关键词:静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论文摘要: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强调依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变动的,强调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实践中要立足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较优势,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
一、引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包括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
而近现代的比较优势论强调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的重点是扶持新兴的幼稚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把比较优势看成是动态的、变动的,更贴近国际贸易的现实。
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依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一)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是与绝对优势对应的概念。
绝对优势建立在生产的绝对成本的比较上。
如果一国生产单位数量的某种商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较高,那么它在这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例如巴西能以较低成本生产咖啡和香蕉,美国则能以较低成本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
因而,巴西在咖啡和香蕉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美国则在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上具有绝对优势。
于是,各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他们很难生产的产品:加拿大需要进口咖啡,日本需要进口石油,科威特需要进口飞机等。
比较优势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基础上。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该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则缺乏比较优势。
作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比较优势原理的中心命题是:一个国家即便在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它仍然会在某些领域享有相对比较优势;不仅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可能通过交换增加福利,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样可以通过贸易增加福利。
(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第一个说明不仅绝对优势而且比较优势也能成为贸易源泉的人,是19世纪早期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关于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概况及当前不适应性的研究
关于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概况及当前不适应性的研究摘要:比较优势理论正是基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若干经验教训的观察,在比较成本论和要素禀赋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理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单纯地依靠原始的比较优势或者要素禀赋来定位一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已受到不少质疑,即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说。
关键词:比较优势;不适应性;新发展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概述及发展1.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 有分工必须有交换,国际分工使国际交换成为必需。
而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
2.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命题, 同时提出了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差异, 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 即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或者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 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利益。
3.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不同, 而且各国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不同, 所以各国的商品价格不同,由此国际贸易产生。
各国应分工生产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商品,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获得最大福利。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这样各国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提高国家福利。
二、比较优势陷阱的形成比较优势理论从理论上讲是比较完美的,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却出现了所谓“里昂惕夫”之迷此类的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更严重的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 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出现了比较优势陷阱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完全按照其以自然条件形成的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论文
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与发展比较优势理论摘要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又称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
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关键字: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理论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前提下:1.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2. 国家之家存在某种特征差异;3. 各国的比较利益的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4. 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5. 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6. 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然而,比较优势说许多假设过于苛刻,不符合经济现实。
由于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生产资料在国内自由流动和在国际间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资源充分利用和充分就业的假设都不符合经济现实。
特别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所以理论从产生到至今已有很大的发展与改变。
发展背景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面临一些挑战。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
“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
“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
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
国际贸易与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与比较优势理论在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日益重要。
而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分析和实践中。
本文将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介绍和实证案例的分析,探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应用的重要性。
一、比较优势理论简介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于19世纪初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国家或地区应该专注于生产自身拥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换,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相对成本,即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付出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比较两个国家各自的相对成本,可以确定每个国家更适合生产哪种产品。
这种相对成本的比较基于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技术水平、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差异。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性1. 资源优化配置: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指导国家在生产过程中选择最适合自身资源条件的产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 扩大市场规模:比较优势理论鼓励国家通过贸易扩大市场规模,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和收入。
通过扩大市场规模,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 促进经济增长:比较优势理论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
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国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三、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 中国手机产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和出口国,具备了显著的比较优势。
中国的手机产业通过成本优势、规模经济和供应链的优势,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中国手机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快速发展。
2. 美国科技行业:美国在科技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优势,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具备了比较优势。
美国的科技行业通过专利、技术和高端人才的优势,成为全球科技产品的主要生产和供应地。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论文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向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
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新的理论视角对同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福利效果等进行阐述和分析,特别是从动态的角度或采用动态分析方法解释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格局变化。
他们放松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考虑多种因素和多种变量,特别是加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因素,住更宽的理论框架和更接近现实的条件下,探讨贸易的动态利益或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问题,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逐渐形成。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是沿着李嘉图的模型,仍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变量,但从动态角度分析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各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另一个则是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把技术变动引入研究领域,认为技术进步是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它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的变量,认为技术是无法控制的,是意外偶得的产物,并将技术进步的内涵定义为来源于产品及装备水平的提高、工艺的改进等。
这一理论用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差异来说明国际贸易的流向、国际贸易格局以及发达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与贸易。
(一)动态比较成本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激发了一些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和发展进程的研究兴趣。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1955)从动态的、长期的观点出发,把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政府政策、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引进、开放等因素综合到贸易理论中,从而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
他认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生产要素禀赋在内的一切经济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而生产要素变化的程度和速度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会有很大差异,由此引起一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发生变化。
动态比较优势研究新进展
动态比较优势研究新进展一、标题: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和新趋势2. 动态比较优势模型的构建与应用3. 全球化背景下动态比较优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 动态比较优势视角下的国际贸易问题研究5.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证研究进展及启示二、分析: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和新趋势动态比较优势(DCS)理论是一种基于不同地区或国家的资源禀赋和技术变迁状况,探究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优势取向和适应性的新型理论。
该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的静态比较优势到比如现代的动态比较优势、产业分工等更为具体和复杂的模型和实证研究方法。
新趋势包括:研究不同产业间的动态比较优势及其调整过程、加强生态因素的考虑和跨国公司的角色等。
2. 动态比较优势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动态比较优势模型是DCS理论应用的核心,也是相关实证研究的重要手段。
DCS模型的构建要基于实际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关注资源禀赋、技术变化、成本、品质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
常见的模型包括:基于单一因素、多种特质和趋势的模型。
应用方面,需要考虑数据和实际问题的局限性,以及决策干预的作用。
3. 全球化背景下动态比较优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全球化过程不断加速,其中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复杂度都逐渐增长。
DCS理论为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格局和经济发展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DCS强调了跨越国界限制、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提高技术能力以及扩大合作的重要性。
同时,应注意到潜在的不公平、环境负外部性等问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与合作的建立。
4. 动态比较优势视角下的国际贸易问题研究DCS我渐渐地成为国际贸易分析的重要参照依据。
从传统的贸易理论的角度观察,DCS强调了更全面、更动态的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作用。
在一些特殊的贸易问题中,DCS可能会出现适宜的解决方案,比如服贸谈判、汇率稳定等,同时,它也可以为贸易谈判提供支持。
5.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证研究进展及启示DCS的实证研究方法在近年来飞速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体而言,李嘉 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
其次,李嘉图为了论证他的比较成本说,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静 态的、凝固的状态,而忽略了动态分析。
最后,比较成本理论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
Back
June 7th
从微观个体层面分析
一人为多数之事,不如一人专心于一事。 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人 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葡萄牙生产酒。
June 7th
• 西方经济学家:从机会成本或相对价格的角度定义比较成 本。
英国 1单位呢绒=0.83单位酒 1单位酒=1.2单位呢绒 葡萄牙 1单位呢绒=1.125单位酒 1单位酒=0.9单位呢绒
•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所谓比较成本是一国两种产品成本 的比率与他国相应产品成本比率的比较,是两国间两种产 品成本的比率。
June 7th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 科学性
第一,不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若,都 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的国家也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 优势。 第二,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通过国际贸易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的范围 之内,因此,互利和等价是不同的概念。
4
比该 谷较法 物优令 价规格势定低理国于内每论产生的背景
夸特80先令时, 禁止从国外进口 ☆所处的时代谷内背物市景,场:以高英保价国持。工国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
☆现实需要:英国于1815年颁布的《谷物法》严重阻碍 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论证废 除《谷物法》的必要性以及实行自由贸易的优越性。
比较优势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基础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些特定的商品或服务时具有不同的相对成本优势。
比如,某个国家可能比其他国家更适合生产某种特定商品,因为它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或更好的资源、技术等条件。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擅长的商品或服务,然后通过贸易交换所需的其他商品或服务,这样才能最大化整个世界的福利。
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学界已经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但是近年来,学者们对它进行了一些新的研究,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该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首先,现代的比较优势理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越来越复杂的生产过程而不断演化和改进。
目前,一些新的理论分支正在兴起,例如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理论、基于价值链的比较优势分析等。
这些新理论不仅考虑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变革,还关注了其他因素如金融、政策、社会和文化等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这些方法的引入使经济学家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和预测贸易模式的演变,以及未来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变化。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跨国投资和技术转移已经愈来愈频繁。
这给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践运用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
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聚集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构建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例如中国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参与者。
最后,比较优势理论的绿色适用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比较优势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解释传统产业的贸易模式,还可以应用于绿色产业的贸易研究中。
绿色产业是指通过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等来保护环境的产业,比如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等。
绿色产业之间的贸易也遵循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寻找符合自身条件的产业链环节进行全球资源整合。
研究该领域的比较优势理论,有助于制定能够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战略,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摘要:自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来已有200多年的时间,随着时代的变化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这一些不足,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赋予了比较优势理论新的内涵。
我国自建国以来根据自己的国情也充分发挥自己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发展自己的工业。
我国也适时根据我们国际比较优势的变化来积极培育和形成对外贸易中的资本和技术优势,调整我们的经济政策,既要发挥自己的传统贸易优势, 又要发挥自己新的贸易优势,从而保持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词: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相互需求劳动力转移技术优势一、引言随着通讯、网络和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的加快, 世界经济逐渐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国际间的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进行, 而目前的国际分工是由旧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和各国资源的禀赋差异决定的。
人民币升值后, 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环境的挑战, 我国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避开比较优势陷阱, 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带来的有利条件, 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在贸易中更好地利用贸易的创造效应, 避免其贸易转移效应。
二、比较优势的相关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简介什么是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它是指是指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何为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可以表述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
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从各国间劳动生产率差异或资源禀赋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一国在现存资源和供求力量作用下的最优贸易模式,符合当时自由贸易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环境发生了变化,其种种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
特别是它忽略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忽视比较优势转化和潜在优势培育的静态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该理论的广泛性和适用性,使其无法对当代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向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
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新的理论视角对同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福利效果等进行阐述和分析,特别是从动态的角度或采用动态分析方法解释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格局变化。
他们放松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考虑多种因素和多种变量,特别是加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因素,住更宽的理论框架和更接近现实的条件下,探讨贸易的动态利益或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问题,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逐渐形成。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是沿着李嘉图的模型,仍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变量,但从动态角度分析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各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另一个则是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把技术变动引入研究领域,认为技术进步是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它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的变量,认为技术是无法控制的,是意外偶得的产物,并将技术进步的内涵定义为来源于产品及装备水平的提高、工艺的改进等。
这一理论用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差异来说明国际贸易的流向、国际贸易格局以及发达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与贸易。
(一)动态比较成本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激发了一些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和发展进程的研究兴趣。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1955)从动态的、长期的观点出发,把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政府政策、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引进、开放等因素综合到贸易理论中,从而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
他认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生产要素禀赋在内的一切经济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而生产要素变化的程度和速度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会有很大差异,由此引起一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发生变化。
对后进国家来说,如果某些产业的产品在生产要素禀赋变化的基础上由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将极大地改变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从而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
因此,他强调一国应借助各种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转换。
其主要观点如下:(1)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或劣势是可以变化的,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的丰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政府的支持;(2)一国的国际贸易优势应与合理的产业结构保持一致;(3)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要借助国家的干预力量,政府应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的,扶植和促进国内重点产业的发展。
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可以由劣势转化为优势,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
该理论成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为日本的“贸易立国”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雁行理论”与“雁行发展模式”“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简称“雁行理论”)最早由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 Akamatsu)1932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提出。
他在考察日本棉纺工业发展进程时发现,随着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的开放,西方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促使近代技术和低工资成本相结合的日本纺织工业迅速成长,并经历了进口浪潮——国内工业形成——出口浪潮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推移进程在图形上酷似三只大雁依次展飞,由此赤松要认为,一国主导产业的发展要依次经历从发达国家进口新产品和新技术、建立和形成与先进国相同的本国产业、向国际市场出口三个阶段。
这一理论阐释了国际贸易对后进国的影响,揭示了后进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模式以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赤松要与其小岛清及其他学者进一步将“雁行理论”扩展于形容20世纪60-80年代东亚各国、各地区产业分工与梯度转移以及经济依次起飞的动态过程,并形象地称之为“雁行发展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
该模式认为,按照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日本居于东亚经济发展的雁头地位,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并进行产业转移,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积累的“四小龙”,可以积极利用日本的资金、技术和市场,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又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因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身。
作为雁尾的东盟和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中国,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利用日本和“四小龙”产业结构转移的机会,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奋力追赶、努力在产业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转换的阶梯上攀升。
由此,东亚国家按照“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的产业转移顺序,呈现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地区)多层次赶超的格局。
(三)周期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战后工业品贸易时,根据国际间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以及产品更新和仿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出了技术周期说(亦称技术差距理论或模仿时滞说)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从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市场的周期运动以及由此引起的要素变化和在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扩散、转移的角度,论述比较优势的转换。
这一理论不仅阐释了技术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而且认为比技术差异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变化,即技术差异的动态因素。
基于这一认识,该理论试图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过程。
1.技术周期说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Posner)。
他于1961年10月在《牛津经济论丛》上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的。
波斯纳放松了赫-俄模型关于贸易国之间具有相同技术的假定,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强调技术在比较优势形成中的决定作用。
他认为各个国家技术进步的程度是不同的,技术创新国在一定时期内(技术尚未扩散的情况下),由于拥有新技术而在某种商品生产上处于世界垄断地位,而其他国家则与创新国之间存在着一个技术差距(Technology gap)或称模仿滞后(Imitation lag),这种差距引起了该产品的国际贸易。
虽然技术处于领先的国家具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但由于这种技术会通过专利转让、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示范效应等逐步传播和扩散到其他国家,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终将被其他国家所掌握。
于是,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将逐步减少,直至其他国家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全部需要的该种产品时而终止。
在这里波斯纳提出模仿“时滞”或称“滞后”的概念。
他认为,一项技术从一个国家传人或扩散到另一个国家有一个时滞。
即从技术创新国新产品问世到进口国仿制生产、进口变为零的时间差距。
他将这种两国之间从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消失的过程称之为一个技术周期,即模仿时滞。
这一过程的长短取决于进口国的收入因素、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厂商的反应、进口国获得技术的渠道、消化吸收能力等。
技术周期说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论述了技术同比较优势产生和转移的关系,隐含着技术水平、摹仿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得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的思想,从而把比较优势产生和变化的根源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使我们认识到从动态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随着技术的传播而转移。
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和由此产生的贸易优势就会逐渐消失。
2.产品生命周期论技术的生命周期使市场上的产品竞争优势发生变化,引起产品的生命周期。
它是由美国哈佛教授弗农(Ray-mond Vernon)创立。
弗农在1966年5月《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第一次提出产品如同生物一样,有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命周期,并将这一周期划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产品3个阶段。
之后,美国学者威尔斯(Wells)进一步发展了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更详细地把产品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具体划分方法和称谓不同,但实质内涵是一样的,都是指产品所经历的从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的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的不同阶段与研究开发、技术投入、资本投入以及劳动等要素流动结合起来,认为当一种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中运动时,生产要素的比例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由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再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也随之从技术力量雄厚的创新国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最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比较优势不断转化的过程。
(四)比较优势阶梯论巴拉萨(Balassa,1977)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要素比例变化的角度完善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提出比较优势阶梯论(也称比较优势阶段论)。
他认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中,不同国家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比较优势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生产要素禀赋在内的一切经济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密集使用程度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中。
巴拉萨认为,在国际分工的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排列着许多阶梯,并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划分为不同类型:处在第一阶梯的是发达国家;第二阶梯是亚洲“四小龙”和拉美的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阶梯的为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东盟(除新加坡)、中国和印度等国;最低一层是其他发展中同家和地区。
在这一阶梯式发展格局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分别发展各自的新兴产业,同时将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给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
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落后国家通过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进入更高的经济和贸易发展阶梯,从而呈现出阶梯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过程。
虽然上述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已经认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禀赋比例变化、特别是技术变化的重要性,承认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与转移,部分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崛起的现象,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二、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贸易理论在把技术因素引入贸易发展及贸易格局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了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