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普通心理学教案修改b课件ppt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师课件(PPT) 33页PPT文档24页PPT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师课件(PPT) 33页PPT文档2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2b1a62c5f111f18582d05a90.png)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师 课件(PPT) 33页PPT文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普通心理学课件》课件
![《普通心理学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b5942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f.png)
《普通心理学课件》课件一、引言《普通心理学课件》是一份以普通心理学为主要内容的课件,旨在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学者和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资料。
本课件涵盖了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通过对心理现象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提高心理学素养。
二、课件内容1.普通心理学概述本部分简要介绍了普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历程。
通过了解普通心理学的学科背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本部分详细阐述了心理现象的概念、分类及其与心理实质的关系。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实质是心理活动的内在规律。
通过对心理现象和心理实质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
3.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本部分讨论了心理发展的概念、阶段和影响因素,以及个体差异的表现和成因。
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特征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个体差异则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了解心理发展和个体差异,有助于因材施教、促进个体心理健康。
4.认知过程本部分介绍了认知过程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
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
通过对认知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5.情绪情感与动机本部分阐述了情绪情感和动机的概念、分类、功能和调控方法。
情绪情感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力量。
了解情绪情感和动机,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情绪智力,促进心理健康。
6.人格心理本部分讨论了人格心理的概念、理论、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人格心理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体表现,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
了解人格心理,有助于提高个体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7.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本部分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影响因素和心理辅导的方法。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能够适应社会生活。
心理辅导是通过心理学方法,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024版普通心理学第五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1]
![2024版普通心理学第五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924d26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b.png)
人格的概念与理论
人格定义
持久而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决 定个体行为方式和独特性的内在
倾向。
人格理论
包括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 义和认知主义等多种流派,各流派 从不同角度解释人格形成和发展。
人格特质
描述个体间差异的稳定特征,如外 倾性、神经质、开放性等。
人格的测量与评估
01
02
03
动机的理论与实验
动机的理论
包括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和诱因理论等。这些理论 从生理、心理和行为的角度解释了动机的产生和作用机制。
动机的实验
通过实验方法可以研究动机的激发、维持和调节等过程。例如, 成就动机实验、归因实验和动机冲突实验等。这些实验有助于 揭示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04
工作动机与激励
研究工作动机的理论与 实践,探讨如何激发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
力。
团队建设与沟通
分析团队内部的心理现 象和沟通问题,提出改 善团队建设和沟通的有
效策略。
组织变革与发展
研究组织变革过程中的 员工心理反应和应对策 略,促进组织的可持续
发展。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及其应用
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心理障碍进行诊断 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
心理测量法是通过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来测量 被研究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方法。
02
认知过程
感觉与知觉
感觉的定义与分类
阐述感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视觉、 听觉、触觉等。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解释感受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探 讨感觉阈限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学中的 应用。
知觉的组织原则
详细介绍知觉组织原则,如接近性、 相似性、连续性等,以及这些原则在 知觉过程中的作用。
最新普通心理学教案ppt课件
![最新普通心理学教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c4e52c700abb68a882fb92.png)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
★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派
(冯特:W.Wundt,1823-1920,德)
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B.Watson,1878-1958,美)
格式塔心理学派
(魏特墨:M.Wertheimer,1880-1943,德)
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斯:W.James,1842-1910,美)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四、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第二节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的概念: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 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随着神 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 发展和不断完善,才有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
• 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心理; • 无脊椎动物只有感觉的心理现象; • 脊椎动物具有脊髓和大脑,产生知觉的心理现象 • 灵长类动物有了思维的萌芽,但并不能认识事
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
• 人类有思维、有意识,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 的最高阶段,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物质,是 神经系统的最高产物。 结论: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 果,神经系统和大脑是从是心理活动 的器官。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 ★ 心理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大脑中产生的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普通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 发展简史 ❖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 绪论 ❖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感觉和知觉 ❖ 记忆 ❖ 思维、言语及想象 ❖ 意识与注意 ❖ 需要与动机 ❖ 情绪、情感和意志 ❖ 人格
2024版年度《普通心理学》PPT课件
![2024版年度《普通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f8d9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8.png)
研究方法
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 法等,以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 规律。
研究技术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技术在教育、企业管 理、心理咨询等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心理问题。
2024/2/2
5
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古代心理学思想
古代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初步思考,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6
2024/2/2
02
认知过程
7
感觉和知觉
01
02
03
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如颜色、声音、 气味等。
2024/2/2
知觉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人脑 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 反映,如空间知觉、时间 知觉、运动知觉等。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 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动机功能
情感是激发人行为的重要驱动力。
14
动机的概念和种类
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 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 内部驱力。
动机的种类
根据动机的来源,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 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动 机可分为物质性动机和精神性动机等。
2024/2/2
15
动机的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2024/2/2
05
社会心理与行为
22
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
社会认知
社会影响
指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社会现象的认知和 理解过程,包括对他人的性格、情感、动机 和意图的推断。
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他人或群体的影响, 而改变自己的态度、行为或信念的过程,如 从众、服从、模仿等。
《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ppt
![《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26c2f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1.png)
实验法:通过操纵自变量,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实验程序:确定研究假设、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解释 实验设计: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实验方法:实验室实验、场地实验、模拟实验、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 在严格控制 的条件下观 察和测量自 变量和因变
量的关系
现场实验: 在自然环境 下对自变量 进行操纵以 观察和测量 因变量的变
19世纪末,实验 心理学的兴起为 普通心理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以来,普 通心理学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和发 展。
当前,普通心理 学的研究已经深 入到了神经元和 分子层面。
感觉是人脑对直 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的客观事物的 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 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映。
人际关系:普通心 理学可以帮助人们 更好地理解他人, 提高沟通能力和人 际交往能力
招聘和选拔:根据个体的心理特点选拔适合的人才
培训和发展:根据员工的心理特点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管理和领导:通过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和动机,制定有效的领导策略和管理措施
团队建设:通过团队成员的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团队建设方案,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创新 能力
研究心理现象的 一般规律和原理
探讨人类心理活 动和行为的本质 和规律
为其他心理学分 支提供理论基础 和支持
对象:正常人的心理现象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
学科性质:基础性、综合性、 实用性
与其他心理学的关系:认知心 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 学等
普通心理学的起 源可以追溯到古 希腊哲学家的思 考。
人格:是指个体在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心 理特征系统。
2024年度最全普通心理学PPT课件
![2024年度最全普通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d3f4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a.png)
想象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丰富人 的精神世界,使人超越现实的限制,还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潜 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19
创性思维的培养与激发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 和独特性的特点。流畅性是指思 维的敏捷性,变通性是指思维的 灵活性,独特性是指思维的新颖
沟通技巧
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包括倾听、表达、反馈等技巧 。
2024/2/3
34
群体心理与行为特点
2024/2/3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在心理上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群集合体。
群体心理的特点
包括从众心理、群体极化、群体思维等。
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遗忘的原因
包括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等。其中,消退说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 减弱;干扰说认为新旧信息之间相互干扰导致遗忘;压抑说则认为情绪或动机的 压抑导致记忆被抑制。
15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明确记忆目的
明确记忆目的和任务,提高记 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理解记忆内容
对记忆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加 工,有助于形成更牢固的记忆
2024/2/3
社会心理的定义
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 。
社会心理的特点
具有社会性、互动性、复杂性等特征。
社会心理的研究方法
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33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至关重要。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互动因素等。
2024版《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2298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0.png)
《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心理学概述•感知觉与意识•记忆与学习•思维与语言目•情感与动机•个性与心理发展录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旨在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机制与规律。
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等多个方面,涉及人类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观察法通过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言语、表情等进行系统观察,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以探究其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收集资料,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古代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的探索和思考,为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古代心理学思想19世纪末期,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科学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等流派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心理学的流派与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情感计算、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等成为当代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 2 3感知觉是感觉和知觉的统称,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感知觉的定义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也是人进行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它为人类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对有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感知觉的作用感知觉过程包括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三个阶段,其中信息加工是核心环节。
感知觉的过程感知觉概述03感知觉的特征包括感受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
01感觉的种类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等。
02知觉的种类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
感知觉的种类与特征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意识的定义注意的定义意识与注意的关系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最新普通心理学教案修改b2幻灯片课件
![最新普通心理学教案修改b2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8b96cd650e52ea5418989b.png)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脊髓(传导、简单反射) 脑干 (延脑、桥脑、中脑、网状结构) 间脑 (丘脑、下丘脑) 小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枢神经系统
情绪
自 主 神 经下 系丘 统脑
大脑 胼胝体 间脑 中脑
第二单元 知 觉
一、知觉的定义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三、知觉的种类
一、知觉的一般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 结构性(整合) ❖ 属性(指代性) ❖ 知觉过程:detection — discrimination
— identification ❖ 生理基础:感受野(分析与综合);皮层
第三单元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
基本概念 1、兴奋和抑制 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5、动力定型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 感觉 ❖ 知觉 ❖ 记忆
第一单元 感觉
一、感觉及其种类 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三、感觉现象 四、视觉 五、听觉 六、其它感觉
1、感受性、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简称 jnd )
E=1/R; 2、韦伯定律:
ΔI∕I=K。 3、费希纳定律:
心理量(S)、刺激的物理量(R)。 S=KlgR
表1. 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
视 觉
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
听 觉
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
听觉的特性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 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 大声音越响;音色是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的。
2024版《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2024版《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f154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2.png)
•心理学概述•认知过程•情感与动机•个性与心理特征目录•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健康与心理治疗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近代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中叶,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古代心理学思想古代哲学和医学著作中包含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如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等。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心理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形成了众多分支学科和流派,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感觉与知觉感觉的定义与分类知觉的特征与组织感觉与知觉的关系记忆与学习记忆的类型与过程01学习的理论与方法02记忆与学习的关系03思维与想象想象的特征与作用思维的概念与类型阐述想象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如创造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等,以及想象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思维与想象的关系应激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感状态。
一种猛烈、迅疾和短暂的情感状态,如狂喜、愤怒等。
心境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如忧郁、愉快等。
情感定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感分类动机定义动机分类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1 2 3情感对动机的影响动机对情感的影响情感与动机的相互作用情感与动机的关系个性的定义与结构个性定义个性结构心理特征的定义与分类心理特征定义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特征。
心理特征分类根据心理特征的不同方面,可以将其分为认知特征、情感特征和意志特征三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1/R; 2、韦伯定律:
ΔI∕I=K。 3、费希纳定律:
心理量(S)、刺激的物理量(R)。 S=KlgR
表1. 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
视 觉
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
听 觉
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
间神经元; 4、三种功能: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
(电传导、化学传导)和整合信息。
轴突末梢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接收器
突触后膜
树突末梢
突触的结构图
刺激
一一 一
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1、构成: (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 脑神经有12对 脊神经有31对 (8、12、5、5、1)
1、“单侧化”。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 有关。(“布洛卡区” Broca’s areas; “割裂脑实验” Sperry’s splitbrain)
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定位说、 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模块说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 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组成。它受 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 相支配的关系。(神经—体液调节)
❖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神经元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神经元及其功能
1、三个基本单位: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 养单位;
2、三个组成部分: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3、三种类型: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
五、听觉
听觉的适宜刺激 听觉器官 听觉的特性
听觉的适宜刺激
20~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 适宜刺激,我们把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 叫 声 波 。 比 20 赫 兹 小 的 次 声 , 以 及 比 20000赫兹大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听觉器官
听觉器官由 耳廓、外耳道和内 耳组成。内耳中的 科蒂氏器官是听觉 神经细胞集中的地 方。空气的振动传 到科蒂氏器官,刺 激了科蒂氏器官里 的纤毛,引起神经 冲动。神经冲动沿 听神经传至大脑皮 层颞叶的颞上回, 引起听觉。
味 觉
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
嗅 觉
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
触 觉
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翅膀
表2. 不同感觉的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 音高 亮度 重量 响度 皮肤压觉 咸味
K(韦伯分数) 0.003 0.017 0.020 0.100 0.140 0.200
图3. 费希纳定律在视觉上的应用
三、感觉现象
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 学派的纷争(WWWW) 1、构造心理学派 (对象:直接经验即意识;元素:感觉、
意象、激情;方法:内省) 2、行为主义学派(正常行为、实验;S—R、S—O—R) 3、格式塔心理学派 (整体意识) 4、机能主义心理学( “意识流”、适应环境的功能、
普通心理学教案修改b
基础心理学
❖ 主要内容
普通心理学学科概述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认识过程
意识和注意
需要和动机
情绪、情感和意志
人
格
第一节 绪论
❖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人的心理的本质 ❖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 ❖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1、心理是脑的功能(物质—运动过程—特殊结构的场物质)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镜子?) 3、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4、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一、感觉及其种类
1、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 和疼感觉)。
*感觉剥夺。 *人格社会化的认知基础
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2、功能: 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脊髓(传导、简单反射) 脑干 (延脑、桥脑、中脑、网状结构) 间脑 (丘脑、下丘脑) 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
情绪
自 主 神 经下 系丘 统脑
大脑 胼胝体 间脑 中脑
第三单元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
基本概念 1、兴奋和抑制 2、反射、反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5、动力定型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 感觉 ❖ 知觉 ❖ 记忆
第一单元 感觉
一、感觉及其种类 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三、感觉现象 四、视觉 五、听觉 六、其它感觉
1、感觉适应(“暗”、“痛”) 2、感觉后象 (正、负) 3、感觉对比 (同时、相继;马赫带现
象 “侧抑制”、 “放大镜” 4、联觉 (迁移:“认知情绪疗法”)
➢ 感觉后像
四、视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 视觉器官 颜色视觉 概念; 特征(色调、明度、饱和度); 混合; 异常;
视觉器官
眼球是一个 透明的球体,外 界光线从瞳孔通 过前房,再通过 玻璃体射到视网 膜上。视网膜是 一个由视觉神经 细胞组成的薄膜, 分为三层,最外 边一层是视细胞 层。视细胞层上 有两种视觉神经 细胞:锥体细胞 和杆体细胞。
实用性)
5、精神分析学派 (异常行为、无意识;释梦、自 由联想 —精神宣泄 )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 则和方法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客观性原则
观察法
辨证发展原则
调查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个案法
实验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丘 脑
小脑
瞳孔反射、眼动
桥脑
通道
网状结构
呼吸、心跳 传导、反射
延脑
脊 髓
觉醒、门户
平 衡 、 肌 肉 、 运 动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左右、内外); 2、大脑皮层
四个区域:额叶、顶叶、枕叶和颞 叶;
三个机能区:皮层感觉区、皮层运 动区和皮层联合区。
区域分布:倒置、灵活、对侧传导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