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笔记汇总演示教学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技巧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
对于初中生而言,掌握地理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还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本文将针对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的技巧进行详细阐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地理。
一、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特征地理概念是地理知识的基本单元,理解地理概念是掌握地理知识的关键。
初中地理涉及许多概念,如经纬度、半球、气候类型等。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掌握其内涵和外延。
同时,地理特征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了解地理特征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把握地理现象和规律。
二、梳理地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注重梳理地理线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气候知识时,可以从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入手,系统地掌握气候形成的因素和气候类型的特点。
又如在学习我国行政区划时,可以按照省、市、县、乡的顺序,了解各级行政单位的划分及特点。
三、图示法辅助记忆,提高学习效果地理学科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利用图示法辅助记忆,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可以借助地图、图表等直观工具,将地理知识形象化、立体化。
例如,在学习世界地理时,可以绘制世界地图,标注各国地理位置、首都、主要城市等;在学习我国地理时,可以绘制中国地图,标注各省区市的位置、轮廓、省会等。
通过图示法,同学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记忆效果。
四、注重实践与应用,培养地理素养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注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地理素养。
如在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时,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农业生产等方面,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又如在学习地图制作时,可以尝试绘制自己所在城市的旅游地图,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五、开展合作交流,拓宽知识视野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可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与同学交流地理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七年级下册PPT笔记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6.1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1.根据地图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掌握运用地图描述大洲(或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方法;▲★3.根据北美洲地图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4.了解世界地区的划分(13个地区)和亚洲的基本情况亚洲在世界的位置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临欧洲;西南隔红海与非洲相望;南临印度洋;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思考归纳:如何描述大洲的位置和范围?典型例题:描述图示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②亚洲主要位于26°E向东到170°W的之间,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主要位于11°S—81°N之间,地跨高中低纬度,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自南向北分别经过本大洲。
③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临欧洲,西南隔红海与非洲相望,南临印度洋,东南临大洋洲。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概况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和周边岛屿,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
亚洲地域辽阔,内部差异很大。
为了便于认识,我们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个地区。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亚洲各地理分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6.2 亚洲的自然环境亚洲的世界之最北美洲地形地势特征:北美洲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山脉平原南北纵列分布。
三、亚洲气候特点:样;②亚洲东西距离最长,使亚洲同纬度地带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形成了多样的气候;③亚洲地形起伏大地形复杂使亚洲气候更为多(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3)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整理(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整理亲爱的同学们,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自然地理知识,还包括人文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知识点广泛而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下面我们对初中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一、自然地理知识1.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等。
•地图的识别与使用:地图的种类、地图的读法、地图的绘制等。
1.2 地形与地貌•地形的分类与特点: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
•地貌的形成与变化:地质作用、地形变化、地表形态等。
1.3 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分类与特点: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天气的变化与影响:气温、降水、风向等。
1.4 水文与水资源•水体的类型与特点:河流、湖泊、海洋等。
•水资源的重要性与利用: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
1.5 生物与生态环境•生物的分类与特点: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保护措施等。
二、人文地理知识2.1 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分布:人口的增长原因、人口分布的特点等。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等。
2.2 经济与文化•经济的发展与差异:经济发展的因素、区域经济的差异等。
•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文化的特点、文化交流的影响等。
2.3 政治与国际关系•国家政治制度:君主制、共和制等。
•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国家利益等。
2.4 资源与环境•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等。
三、地理实践与应用3.1 地理观察与观测•地理观察的方法与技巧:地图观察、野外观察等。
•地理观测的技术与工具:卫星遥感、GPS定位等。
3.2 地理调查与研究•地理调查的方法与步骤: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
•地理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等。
3.3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应用:GIS、遥感技术等。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笔记汇总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2)最大周长4万千米(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麦哲伦环球航行P2(2)月食(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4)地球卫星照片(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经线和纬线: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圆半圆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相互关系相互平行相交于极点5.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划分起点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划分方法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0°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数值范围0°—180°0°—90°表达方式W或E N或S半球划分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0°-160°E)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180°-160°E)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6.判断东、西经,南、北纬:(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7. 判断半球位置:(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
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地球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绕转中心地轴太阳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约365天)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产生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和自转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呈一定夹角2.公转地理意义(北半球):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期 3.21 6.22 9.23 12.22直射位置0°(赤道) 23.5°N 0°(赤道) 23.5°S 昼夜长短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3.五带的划分:温度带范围气候特点地理现象热带南北回归线间终年炎热太阳直射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间四季分明无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间四季分明无北寒带北极圈以内终年严寒极昼极夜南寒带南极圈以内终年严寒极昼极夜4.高中低纬的划分:(1)低纬:0°-30°(2)中纬:30°-60°(3)高纬:60°-90°三、地图1.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4)应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范围内容大小详细小大简略3.图例和注记世界自然地理一、世界海陆分布1.海陆分布概况:(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3)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陆地概况:(1)大陆:面积大于澳大利亚(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2)岛屿:面积小于澳大利亚(格陵兰岛)(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阿拉伯半岛)(4)大洲:大陆与它周围岛屿的总称(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5)大洲的分界:①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③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④亚—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⑤欧—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⑥南美南极分界线:德雷克海峡⑦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3.海洋情况:(1)海:海洋的边缘部分(2)洋:海洋的中心部分(3)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4)大洋:①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②大西洋:形状如同“S”③印度洋:④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5)相对位置: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二、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1)成因: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②人类活动(填海造陆)(2)实例:①青藏高原上的海洋生物化石②台湾海底的森林和古河道遗迹③东非大裂谷的扩张④地中海的面积缩小2.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3.板块构造学说:(1)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4.火山、地震带:(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的运动:(1)张裂运动:地表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2)挤压运动:地表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消失(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世界的地形四、世界的气候1.天气与气候:(1)天气: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2)气候: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4)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2.气温与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测量:①将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测量②温度计放置离地面1.5米处③日平均气温一般取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2)气温的变化:①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3)气温分布规律:①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②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③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摄氏度/100米(4)等温线:①定义: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②特点:(I)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II)等温线呈封闭形状(5)等温线判断:①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②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③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④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⑤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⑥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课堂笔记地图的阅读: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绘制了不同的地图。
不同的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种类的多少和同类地理事物的详略不同。
地图是运用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一:学会看比例尺、方向和图例1、地图上的比例尺多用线段表示,即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厘米,例如1:5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0厘米,即5千米。
2、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认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北),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
3、地图上有一些符号,他们都表示一些地理事物。
二:选用适合的地图1、找景点用导游图。
2、确定行程用交通图。
3、确定地点用国家地区图。
三、地图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
世界的气候不同地区的气候(降水和气温)大不相同,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人们把气候分为不同的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干湿两季,分布在热带雨林南北两侧。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雨旱两季,分布在亚洲。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分布在温带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在世界各地。
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温带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气候:东冷夏热,降水少,分布在温带大陆内部。
寒带气候:全年严寒干燥,降水少。
(南极圈又被称为白色沙漠)分布在两极附近。
高原山地气候:越高越冷越缺氧,分布在板块碰撞地区。
面积最大: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最广:地中海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纬度越高越冷越少雨),海陆因素(温带大陆西岸降水多东岸降水少),地形因素(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笔记
地理七年级上册笔记
- 知识点框架:
- 地球与地球仪
- 地图
- 世界的海陆分布
- 世界的地形
- 世界的气候
- 世界的居民
-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 世界的聚落
- 思维:
- 老师讲解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时的思路
- 推导等高线地形图相关原理的思路
- 分析气候成因的思路
- 重难点和易错点:
- 经纬网的判读(重难点、易错点)用红笔标注 - 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点(重难点)用蓝笔标注- 补充点:
- 关于一些特殊地理现象的例子
- 实际生活中地图的应用案例
- 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 总结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 思考如何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笔记
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笔记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 半球位置。
-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 海陆位置。
-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这一位置的优越性在于:东部广大地区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直接往来。
3. 纬度位置。
-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这种纬度位置使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1. 领土四至点。
-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53°N)。
-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约4°N)。
南北跨纬度近50°,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约135°E)。
-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约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距离约5000千米。
2. 陆地领土面积。
-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 海洋国土。
- 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 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 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
我国的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三、行政区划。
1. 三级行政区划。
- 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
2. 省级行政区。
-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 记忆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可以采用一些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口诀记忆等。
例如“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口诀来帮助记忆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地理全册笔记史上最全
人教版九年级地理全册笔记史上最全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 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构成2.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时间为24小时- 地球的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时间为365.25天3. 地图的使用和绘制- 地图是地球的缩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地球- 地图的绘制需要符号、比例尺和方位等要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 全国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2. 中国的气候特点- 中国地大物博,气候类型多样- 从南到北,气候逐渐由热带气候向温带气候过渡3.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有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和沿海地带等地貌类型- 多山地带约占国土面积的2/3第三章:人口与城市1. 人口问题- 人口是指一定地理区域范围内的人的总数- 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质量和分布等方面的问题2. 人口增长与控制- 人口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影响- 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3. 城市的特点和功能- 城市是人口集中居住、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地区- 城市功能包括居住、工作、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第四章:生产与消费1. 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受到气候、土壤、水资源等影响- 不同农作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2. 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选择考虑原材料、能源和交通等因素- 工业区位的合理选择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工业发展3. 交通运输与区位选择- 交通运输是地理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发达的交通运输可以缩短地理距离,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第五章: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1.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能源消耗增加- 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化进程加剧环境污染2. 环境问题的影响- 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水、大气和土壤污染是主要的环境问题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上是九年级地理全册的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堂笔记一、绪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地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气候、地形、水系、土壤、植被、城市等。
地理学不仅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还具有人文科学的属性。
二、地球的基本特征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圆形球体,被称为“球状”。
2.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组成。
3.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身也在自转。
公转和自转导致了四季的更替和昼夜的变化。
三、地形地貌1. 地形类型:包括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等。
2. 地貌形态:地貌形态是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如河流地貌、湖泊地貌、海岸地貌等。
四、气候与气象1. 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等要素。
2. 气象:气象是指短期内的天气变化,如晴天、雨天、雾天等。
五、水循环与水资源1.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水从海洋蒸发,形成云,再以降水形式回到地面,最终又流回海洋的过程。
2. 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等。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世界人口与城市1. 世界人口: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对地理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2. 城市:城市是人类聚居的重要场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人口数量和分布密切相关。
城市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着重要作用。
七、农业与工业的地理分布1. 农业:农业是人们获取食物的重要手段,其地理分布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和作物种植方式有所不同。
2. 工业:工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其地理分布受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工业类型和产业结构有所不同。
八、旅游地理1. 旅游资源的类型: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
2. 旅游活动的意义:旅游活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3.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堂笔记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堂笔记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 位置和范围。
-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范围: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2. 自然环境。
- 地形。
-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例如,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如长江、黄河向东流入太平洋,恒河向南流入印度洋,鄂毕河、叶尼塞河等向北流入北冰洋。
- 气候。
- 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 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
- 河流。
- 长江:亚洲最长、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
-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
-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
二、亚洲的人文环境。
1. 人口最多的大洲。
-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10年人口数量约为42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1%。
- 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西部和北部人口稀疏。
- 众多的人口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 多样的地域文化。
- 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族风俗。
例如,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
初中地理知识点系统串讲(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知识点系统串讲第一篇范文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认识•地球的形状:扁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运动:自转(一天一周),公转(一年一周)。
2. 地图的种类与使用•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地图的阅读: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
二、世界地理1. 亚洲•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北与北美洲相望。
•地形特点:中部高,四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
•气候特点:多样性强,季风气候显著。
2. 欧洲•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与非洲相连,东与亚洲相望。
•地形特点: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
•气候特点: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3. 北美洲•地理位置: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美洲相连。
•地形特点: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三、中国地理1. 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2. 地形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 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四、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城市分布:沿海、沿河、沿湖地区城市较多,内陆地区城市较少。
初一地理笔记整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经纬网辨认经纬网上的点1、 中间度数小,两边度数大的经度分布图 左手为西,右手为东140°160°180°160°140°2、 中间度数大,两边度数小的经度分布图 左手为东,右手为西3、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自传产生现象:昼夜更替 时差二、地球的公转1、周期:一年方向:西 东 轴心:太阳2、产生的现象:1、季节的变化 2、昼夜长短变化3、五带三、季节1、五条重要纬线:北回归线——23.5°N 赤道——0° 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2、季节的时间北半球:春季(3月、4月、5月) 夏季(6月、7月、8月) 秋季(9月、10月、11月) 冬季(12月、1月、2月)南半球:春季(9月、10月、11月) 夏季(12月、1月、2月) 秋季(3月、4月、5月)冬季(6月、7月、8月)3、五带北寒带:90°N~66.5°N 北温带:66.5°N~23.5°N 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 南寒带:66.5°S~90°S第三节 地图一、地图三要素 1、 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 三种比例尺① 数值比例尺 ②线段比例尺 ③文字比例尺二、方向1、八个基本方向: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方向≠方位2、三中地图方向确认 ①普通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带指向标地图——跟指向标而定 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3、确认事物间方向的方法:在“在”或“是”后面的事物上画十字三、图例和注记四、比例尺的换算,大小的比较,地图的运用1:40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0km五、地形图的判断1、海拔和相对高度2、等高线和等深线①一条等高线上的所有点海拔相同 ②等高线间的高差叫等高距(固定)③等高线疏,坡度缓,等高线密,坡度陡3、等高线的五种形态0 40km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一、陆地和海洋1、 陆地占地球表面29%,海洋占地球表面71%二、七大洲 四大洋1、基本概念岛+半岛+大陆=大洲 (海、海峡)<大洋2、 七大洲① 面积最大亚洲,最小大洋洲② 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③ 最多经线经过的大洲:南极洲④ 七大洲的界限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南美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一、海陆变动二、地壳的运动1、大陆漂移学说 创始人:魏格纳2、板块运动学说①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②板块的运动碰撞开裂3、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岛——日本岛……海洋缩小——地中海海洋扩大——大西洋扩大裂谷——东非大裂谷(红海)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二、天气预报1、常见的天气预报符号2、天气预报图3、风向——风来源的方向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生活1、气温2、气温的观测①单位:℃②测时间:2时、8时、14时、20时③日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④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3、气温的变化①日变化最高14时,最低日出前后②气温日变化曲线图③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7月,最低1月。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课堂笔记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现代通过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地球仪的概念。
-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2. 经线和纬线。
- 纬线。
-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相互平行。
- 特殊纬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回归线(23.5°),包括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66.5°),包括北极圈和南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 经线。
-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经度之和为180°,例如20°W和160°E组成一个经线圈。
- 特殊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
3. 经度和纬度。
- 纬度。
- 定义:为了区别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的度数。
- 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纬(N),赤道以南是南纬(S),纬度的最大值是90°。
- 经度。
- 定义:为了区别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注的度数。
- 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E),以西是西经(W),经度的最大值是180°。
(三)地球的运动。
地理教案笔记初中
地理教案笔记初中教案概述: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不同气候类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气候对农业、交通、建筑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候的两大类——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认识它们的特点及分布;知道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适应和改变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气候的分类、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气候对不同行业的具体影响。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空调、衣物等,提问:这些物品与气候有什么关系?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候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气候的两大类——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分布。
2. 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农业、交通、建筑等方面。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我国南方和北方为例,对比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交通、建筑的影响,如冰雪天气对交通的影响,热带地区建筑特点等。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行业,如服装、饮食、旅游等,分析气候对该行业的影响。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强调关爱环境,适应和改变生活的意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绘制气候分布图,标注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的分布区域。
2. 选择一个行业,调查气候对该行业的影响,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思维,观察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爱环境,适应和改变生活。
走进初中地理笔记整理教案
走进初中地理笔记整理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整理笔记、概括总结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
2. 地理笔记的整理方法和技巧。
3. 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向学生介绍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对初中地理学科有初步的认识。
二、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广泛性。
2. 讲解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地图记忆、实例分析、联系实际等。
三、地理笔记的整理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整理地理笔记,包括梳理重点知识点、整理资料、归纳总结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整理笔记,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 学生分享自己整理笔记的方法和技巧,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预习、听课、复习、做题等。
2.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学习方法,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整理笔记的能力和技巧。
3.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解答疑惑,确保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初中地理课堂学习素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课堂学习素材第一篇范文在地球表面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编织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初中地理课堂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这幅画卷的基本色调和框架,进而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从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堂学习素材。
素材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认识: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构造以及地球仪和地图的种类。
通过地球仪模型和地图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宏伟和复杂性。
2.地图的使用技巧:教授如何阅读地图、使用地图工具、绘制简单地图。
强调地图在地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素材二:自然地理1.气候与天气: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水文与地貌:讲解河流的侵蚀、沉积作用以及地形地貌的形成,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力量在地球表面的塑造作用。
3.生物与土壤:探讨生物圈内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及土壤的形成和功能。
素材三: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分析人口分布、增长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农业与工业:介绍农业、工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交通与通信:讲解交通和通信网络的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素材四:中国地理1.地形与分区:概述中国地形的特点、主要山脉、河流及地形区划。
2.资源与环境:介绍中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及其环境保护问题。
3.区域发展差异:分析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差异及成因。
素材五:世界地理1.洲际地理特征:通过各大洲的地形、气候、经济等特征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全球地理概念。
2.主要国家概况: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从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介绍。
3.国际组织与全球问题:让学生了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以及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困等。
通过上述素材的深入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逐步形成对地球家园的整体认识,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和谐共处。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图文梳理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图文梳理地理是一门详细描述地球表面和其周围自然与人文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地理知识点广泛且复杂,需要我们逐一进行学习和掌握。
本文将结合图文方式,对七年级地理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梳理。
1. 世界的地理位置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了解世界地理位置是我们学习地理的第一步。
世界地理位置可以通过地球仪或世界地图来进行了解。
地球被赤道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除此之外,还有五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2. 地球表面的物理地理特征地球表面有不同的地形和地貌,不同的地形与地貌对人们的生存和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地球的表面主要包括海洋和陆地。
陆地主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沙漠和盆地等。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具有破坏性的事件,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
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灾害后果可以帮助人们采取防范措施,也有助于人们应对灾害。
4. 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指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保护则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措施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了解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是保护我们地球的重要途径。
5. 人类活动与地理人类活动与地理是密不可分的,人类行为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同样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6. 地球的经纬度和地图地球的经度和纬度是定位地球表面位置的基本方法。
地图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地球表面各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分布情况,是学习地理的重要辅助工具。
本文所提及的地理知识点仅是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的冰山一角,只有深入学习和了解,才能真正掌握地理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2)最大周长4万千米(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麦哲伦环球航行P2(2)月食(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4)地球卫星照片(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经线和纬线:(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7. 判断半球位置:(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
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二、地球的运动(1)低纬:0°-30°(2)中纬:30°-60°(3)高纬:60°-90°三、地图1.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4)应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3.图例和注记世界自然地理一、世界海陆分布1.海陆分布概况:(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3)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陆地概况:(1)大陆:面积大于澳大利亚(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2)岛屿:面积小于澳大利亚(格陵兰岛)(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阿拉伯半岛)(4)大洲:大陆与它周围岛屿的总称(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5)大洲的分界:①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③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④亚—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⑤欧—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⑥南美南极分界线:德雷克海峡⑦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3.海洋情况:(1)海:海洋的边缘部分(2)洋:海洋的中心部分(3)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4)大洋:①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②大西洋:形状如同“S”③印度洋:④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5)相对位置: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二、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1)成因: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②人类活动(填海造陆)(2)实例:①青藏高原上的海洋生物化石②台湾海底的森林和古河道遗迹③东非大裂谷的扩张④地中海的面积缩小2.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3.板块构造学说:(1)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4.火山、地震带:(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的运动:(1)张裂运动:地表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2)挤压运动:地表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消失(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世界的地形四、世界的气候1.天气与气候:(1)天气: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2)气候: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4)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2.气温与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测量:①将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测量②温度计放置离地面1.5米处③日平均气温一般取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2)气温的变化:①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3)气温分布规律:①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②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③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摄氏度/100米(4)等温线:①定义: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②特点:(I)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II)等温线呈封闭形状(5)等温线判断:①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②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③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④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⑤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⑥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
(3)降水分布规律:赤道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中纬地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4.气候:(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①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②海陆: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③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减温减湿⑤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则风调雨顺旱涝灾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害气候也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2)气候类型及其特征:(3)能通过气温降水图判断气候:①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②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5℃——寒带气候③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冬雨型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200mm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mm亚洲一、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1.地理位置:①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厂的大洲。
③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大小: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 6 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4.地形:①地形特点: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②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5.河流:亚洲大河受地势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二、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
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推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手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③大陆性气候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
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
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
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
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精讲:( l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 。
①世界各大洲或地区按人口数的多少排序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
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排序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②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有10 个,其中有6 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