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合集下载

2022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碳的多样性学案

2022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碳的多样性学案

第1节碳的多样性备考要点素养要求1.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能从碳的多样性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有关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考点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必备知识自主预诊知识梳理1.同素异形体由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互称同素异形体。

2。

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用短线连接).3。

碳的化学性质自我诊断1。

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硬度都很大吗?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2C、13C、14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素异形体()(2)金刚石的硬度大,则C60的硬度也同样大()(3)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相同,化学性质相似()(4)碳常温下就能与浓硫酸剧烈反应()(5)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H4()(6)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无化学变化发生()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向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典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碳元素的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D.C60是新发现的一种碳的化合物归纳总结1.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比较表续用途钻具、装饰品电极、润滑剂、耐火材料超导材料、生物方面有优异的性能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等混合,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它们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

3。

非金属元素单质,一般熔、沸点较低,硬度小,但金刚石等含碳元素单质,熔、沸点高,硬度大。

4。

碳在高温下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还原出比它更强的还原剂,如FeO+C CO↑+Fe,C+H2O(g)CO+H 2等。

对点演练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客观事实是()A。

两者都有较高的熔点B。

两者化学性质都很稳定C.等质量的金刚石、石墨完全燃烧后只得到等质量的二氧化碳D.两者都易导电考点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必备知识自主预诊知识梳理1.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鲁科版: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题

鲁科版: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题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试题编辑人:吕荣海2012.10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原因是A.它们是由不同种元素构成的B.他们各自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它们具有不同的几何外形D.石墨能导电而金刚石不能2.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工业合成氨B.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C.用氨气与硝酸制成“硝铵”化肥D.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3.已知下列氧化还原反应:2BrO3-+Cl2==Br2+2ClO3-,5Cl2+I2+6H2O==2IO3-+10Cl-+12H+,ClO3-+5Cl-+6H+==3Cl2↑+3H2O。

上述条件下,各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BrO3->ClO3->Cl2>IO3-B.BrO3->Cl2>ClO3->IO3-C.ClO3->BrO3->IO3->Cl2D.Cl2>BrO3->ClO3->IO3-4.稀硝酸与某金属反应时,金属被氧化成+2价,被还原的硝酸占硝酸总量的1/4,则该反应中可能的还原产物是A.N2B.N2OC.NOD.NO25.氯化铵和氯化钠可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分离()A.加热法 B.加入AgNO3溶液C.加入氢氧化钠 D.加入一种合适的酸6.为了除去CO2中含有少量的SO2气体,可以使气体通过A .饱和Na2CO3溶液 B.H2SO4溶液C.饱和NaHCO3溶液 D.Ba(OH)2溶液7.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A、硫酸B、盐酸C、硝酸锌D、氯化铜8.向NaI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热残余物,最后剩下的物质是A.NaCl、I2、Cl2 B. NaCl、I2C.NaCl、NaBr D. NaCl9.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适量溴水和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可见到的现象是A、上层为紫色液体,下层为无色液体B、上层为无色液体,下层为紫色液体C、上层为橙色液体,下层为紫色液体D、不分层,均为紫色液体10.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不如NaHCO3易溶于水。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题 含答案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题 含答案

《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题一、选择题1. (09福建卷)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O2+H2O氧化物酸或碱盐A. 硅B. 硫C. 铜D. 铁2.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把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混合气体,通入少量的BaCl2溶液中的结果为()A.只有BaSO3沉淀生成,SO3从溶液中逸出B.只有BaSO4沉淀生成,SO2气体从溶液中逸出C.SO2和SO3全部被吸收,并有BaSO4沉淀生成D.SO2和SO3全部被吸收,但无沉淀生成4.某同学做完硫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壁上附着的硫很难除去,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他将试管清洗干净。

另一位同学利用如下原理清洗:3S+6NaOH(热)= 2Na2S+Na2SO3+3H2O在这一反应中,体现了硫的()A.氧化性B.还原性C.既有氧化性有又还原性D.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5.将下列物质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 )A.KCl晶体B.H2S气体C.CCl4D.Mg6.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

关于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C.第④步电解时阴极会产生氯气D.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H3·H2O + CO2== NH4+ + HCO3-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 + H2O + Ca2+ +2ClO-==CaSO3↓+2HClOC.用稀硝酸溶解FeS固体:FeS + 2H+== Fe2+ + H2S↑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 + OH- + H+ + SO42-==CaSO4 ↓+H2O8.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NH3、H2、O2等气体B.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C.硫酸钡可以用作钡餐D.铝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9.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

鲁科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三章第一节

鲁科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3.近年来科学家在氦的气氛中给石墨电极通 电,石墨挥发,在其挥发产生的黑烟中发现了 C60。C60 的金属渗入物具有可贵的超导性质。 北京大学首先将 C60 渗锡,获得超导转变温度 为 37 K 的好成果。 这种 C60 是________元素的 一种________,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若要 确证其元素的组成,可将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 烧,再用________试剂来检验生成的________ 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自主学习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如 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 O2 和 O3,碳元素的同 素异形体有石墨、金刚石和 C60 等。 2.碳的同素异形体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物 质 金刚石(C) 内容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要点2
的吗?
【提示】
CO2与碱反应产物的确定
CO2与碱反应的产物是唯一 不唯一,少量CO2与碱液反应生
探究导引3
成碳酸盐,过量CO2与碱反应生成碳酸氢盐.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探究导引4 的产物? 【提示】
如关键是熟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物质 内容
碳酸钠
碳酸氢钠
NaHCO3+ ________________ NaOH===Na2CO ________________ 3+H2O ________________ 发酵粉、治疗胃病
与NaOH 不反应 溶液反应 用途 制玻璃、造纸

2013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三章第2节

2013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三章第2节
+ + -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NH3+H2ONH3· 2ONH+ H
OH-;
H2OH++OH-。
(3)性质
①容易挥发,盛浓氨水的试剂瓶瓶口 常有白雾产生,久置溶液质量减轻, 浓度变小。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②氨水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越小,
因此如果将质量分数为x%的氨水与质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CaCl2+8NH3===CaCl2· 3 ,故不能用 8NH 无水 CaCl2 来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2)①虽然氨水和生石灰不反应, 但是生石 灰和水反应剧烈且放热, 使大量氨气逸出: NH3· 2O=====NH3↑+H2O。 H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NO有毒,是因为与血红蛋白易结
合,造成人体缺氧)。
②3NO2 +H2O===2HNO3 +NO(红棕
色气体被水吸收后气体体积减少了 2/3 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③2NO2
N2O4(无纯净的NO2气
体,盛有红棕色气体的玻璃球放入冰 变浅至 水中,发现气体颜色迅速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解析:(1)①A 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的反应 为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2H2O;为了防止氨气与空气对 流,确保收集满纯净的氨气,故用棉花团 堵住试管口; ②CaCl2 虽然是中性干燥剂, 但是 CaCl2 能与 NH3 发生反应: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 硫的转化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 硫的转化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学习目标】1、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究-2价,0价,+4价,+6价硫元素的转化2、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等以及用途。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学习重点】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学习难点】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课堂讨论区】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问题组一】1、根据上节课介绍的及你们生活中所认识的,硫元素主要的化合价有哪些?你们讲讲生活中的含硫化合物有哪些?2、-2价,0价,+4价,+6价硫元素在氧化还原中会表现出有什么样的性质?以二氧化硫为例,如何证明+4价硫可能具有的性质?【问题组二】以二氧化硫为例,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1、二氧化硫的硫元素要从从+4价转化成0价应加入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你能从下面提供的试剂中找到吗?2、二氧化硫的硫元素要从从+4价转化成+6价应加入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你能从下面提供的试剂中找到吗?试剂:H2S、酸性KMnO4溶液、氯水、硝酸、NaOH溶液。

【总结】预测二氧化硫的性质:(1) +4价→0价的硫在反应中应加入适当的(氧化剂还是还原剂)验证,可以用的还原剂有:;(2)+4价→+6价的硫在反应中应加入适当的(氧化剂还是还原剂)验证,可以用的的氧化剂有:。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硫的性质,完成硫元素从+4价→ 0价,+4价→+6价的转化。

试剂:亚硫酸钠(Na2SO3)固体、H2SO4、H2S(提示:可用Na2S+H2SO4= Na2SO4+ H2S↑制的)、酸性KMnO4溶液、氯水、NaOH溶液,实验仪器任选。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填入下列表格中,并画出装置图。

思考:1、通过实验现象结合氧化还原的知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结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在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整理归纳】1、二氧化硫的性质,用方程式来表示。

2022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教案

2022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教案

第3节硫的转化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掌握O3和H2O2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掌握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

了解硫、氧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绿色氧化剂-—O3和H2O2知识梳理1.臭氧——氧元素的一种单质(1)组成与物理性质臭氧的分子式为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O3在空气中含量很少,使人们感到清爽,但超过一定浓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O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3===3O2。

②强氧化性a.能氧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KI、FeCl2等。

O3+2KI+H2O===I2+2KOH+O2b.漂白性:因O3有强氧化性,所以它能使有色物质退色,并被用来杀菌消毒.(3)用途①可用作漂白剂、脱色剂和消毒剂.②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4)生成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2可以转化为O3,3O2错误!2O3.2.过氧化氢--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1)结构:H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H,结构式为H—O—O—H,含有的共价键有极性键、非极性键,为共价化合物,为无色液体。

(2)化学性质及应用①不稳定性:加热、加催化剂都能使其分解速率加快.2H2O2错误!2H2O+O2↑(实验室制O2)。

常见H2O2的催化剂有MnO2、Fe3+和Cu2+等。

②弱酸性:相当于二元弱酸。

H2O2H++HO错误!,HO错误!H++O错误!。

③强氧化性a.用10%的双氧水漂白羽毛及丝织品(漂白剂)。

b.氧化Fe2+等还原性粒子,其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c.使湿润的淀粉。

KI试纸变蓝,其离子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

d.杀菌、消毒.④弱还原性:遇强氧化剂时作还原剂。

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自然界中的元素硫

自然界中的元素硫

*
C+2H2SO4 (浓) CO2↑+2SO2↑+2H2O
【综合实践】 1.合理组装实验仪器,分别检验产物的成分。 2.类比---《新课堂》109页 2题
6
【了解】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制硫酸
4FeS2 +11 O2 2Fe2O3 + 8SO2
高 温
SO3 + H2O H2SO4
SO2+H2O H2SO3
SO2+Na2O=Na2SO3
SO2+ Ca(OH)2=CaSO3↓+H2O CaSO3+SO2+H2O=Ca(HSO3)2
化学性质
*
⑵还原性 ①与O2:SO2+O2 2SO3 ②与氯水: SO2+Cl2+2H2O= H2SO4+2HCl ⑶氧化性 2H2S+SO2=3S↓+2H2O ⑷漂白性----课本89页 图3-3-7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红色。 原理:有机色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受热易分解,又恢复原色。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SO2的物理性质: 无色、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有毒。
H2S的制取:FeS、稀盐酸或稀硫酸
FeS+2H+=Fe2++H2S↑
H2S物理性质: 无色,臭鸡蛋味,气体;能溶于水;剧毒。
*
S S S S
+4
+6
S→S
化学性质
1)强酸:酸的通性—指示剂 金属
*
【概括整合】
H2S H2SO3 H2SO4 BaSO4 FeS S SO2 SO3 CuSO4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学案: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学案: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

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二. 教学目的1. 能简要说明氮循环的基本过程,知道固氮的本质以及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这两种固氮形式。

2. 了解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以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3. 能列举含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了解氮气、氨气、铵盐及硝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检验方法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能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道NH4三. 教学重点、难点氮气、氨、铵盐和硝酸的性质四. 知识分析空气中的主要物质?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元素?(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存在形式1.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氮元素存在的形式一种是游离态,如N2,一种是化合态,如铵盐、硝酸盐、氨、蛋白质等。

2.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的基本过程自然界里,空气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含氮化合物的两种主要形式,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N2转化为硝酸盐;闪电使少量N2与O2化合生成NO,随之变为硝酸随降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铵盐、硝酸盐,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了各种氨基酸,氨基酸最后变成蛋白质。

动物以植物为食而获得植物蛋白,并将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子分解成铵离子、硝酸根和氨,又回到了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

(2)氮循环的重要意义由于存在着氮元素的循环,其他生命元素的循环,以及水的循环,地球的生命才生生不息,生机勃勃。

(二)氮循环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1. 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78%,占其它质量的75%。

(2)分子结构两个氮原子之间的强烈作用,要破坏这种牢固的结合,需要很高的能量。

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条件下能与O2、Mg、H2等反应。

(3)化学性质①与O2反应:N2+O2=2NO ②与H2反应:N2+3H2=2NH3③与Mg的反应:N2+3Mg=Mg3N2温馨提示:●由于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N2与其它物质的反应,需特别注意标明条件。

专题9 C、N、S、Mg、Br、I

专题9 C、N、S、Mg、Br、I

专题9 C、N、S、Mg、Br、I知识点姓名学号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1.2. 含碳无机化合物:CO2 、CO、H2CO3、碳酸盐、碳酸氢盐。

有机化合物:除上述以外的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3. 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白色固体,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NaHCO3:俗称小苏打,白色固体,用于焙制糕点。

(碳酸氢盐全部可溶)溶解度:NaHCO3<Na2CO3。

为什么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出现混浊?Na2CO3+ +H2O+ CO2=2 NaHCO3化学性质比较:相互转化:Na2CO3 NaHCO3 NaHCO3Na2CO3 4. 练习:(1)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CaCl2(加盐不加碱)(2)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 ?(3)如何除去Na2CO3 溶液中少量的NaHCO3 ?NaOH(4)如何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CO25. 溶洞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CaCO3 Ca(HCO3)2 Ca(HCO3)2CaCO3CaCO3+H2O+CO2= Ca(HCO3)2 Ca(HCO3)23+H2O+CO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现象是什么?写出其中的方程式。

6. C、CO、CO2之间的转化7. 高炉炼铁的原料:焦炭和铁矿石,起还原作用的是CO。

第二节氮的循环N2NO NO2HNO3NH3铵盐一、氮气(N2)N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固氮: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NO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遇空气中的氧气能迅速转化为红棕色的NO2 2NO+O2== 2 NO2★NO2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3 NO2+H2O==2HNO3+NO思考1:俗话说“一场雷雨一场肥”,为什么?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个方程思考2:将收集满NO2的试管倒扣在足量的水中,试管内水面将上升到试管的几分之几?2/3二、氮的氢化物——氨气(NH3)1、物理性质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易液化,通常用作致冷剂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可逆反应)NH3.H2O NH4++OH-(可逆反应)2)、与酸反应:NH3+HCl=NH4Cl (与挥发性的酸接触产生大量的白烟)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3)、氨的催化氧化:4 NH3+5O24NO+6H2O思考1、喷泉实验的现象及形成原因?巨大压强差加热或光照思考2、氨水中含有哪些微粒?3分子3离子思考3、浓H 2SO 4能通常用作干燥剂,能否用其干燥NH 3?为什么?不能,会吸收氨气。

2022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2022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第2节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备考要点素养要求1.掌握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

了解氮的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含氮化合物的多样性,并对其进行分类。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法,进行实验探究.考点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必备知识自主预诊知识梳理1。

氮的固定2.氮气(1)物理性质:色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溶于水。

(2)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

3。

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氮元素从+1~+5价都有对应的氧化物,如N2O、、N2O3、NO2(或)、N2O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2O3、。

(2)NO和NO2的性质比较。

2NO+O2—2NO23NO2+H2O2HNO3+NO微点拨(1)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其中NO2与N2O4存在平衡:2NO2N2O4,因此实验测得NO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是大于46。

(2)验证某无色气体为NO的方法是向无色气体中通入O2(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3)NO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NO2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4)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①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②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形成酸雨。

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④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自我诊断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2分子的结构稳定,因而氮气不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

()(2)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属于氮的固定,是化学变化。

()(3)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自然界中的元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总结第一节碳的多样性1.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 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片状固体。

其中,每个碳原子均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相连,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不导电。

3. 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片状固体。

质软、有滑腻感。

碳原子呈层状排列,每一层的碳原子形成平面正六边形。

4. C6o是灰黑色固体,形成球状结构,表面呈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

5. Na t CG和NaHCO的性质比较6. Na t CG和NaHCO如何鉴别?(1)加热比较:分解产生气体并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碳酸氢钠,无现象的是碳酸钠(2)加酸反应比较:比较剧烈是碳酸氢钠(3)滴加CaCl2、E 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无现象的是碳酸氢钠。

7. 温室效应:由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生产和生活中化石燃料大幅度增加,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猛增,破坏了自然界中原有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7. 高炉炼铁中碳的转化:过程是将 铁矿石还原成金属铁的过程,原料是 焦炭和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 e 2Q )。

但起还原作用的主要是一氧化碳。

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两个作用: ①燃烧提供热量;②用于制还原剂 CO8. 在生活中,水壶中常常有水垢,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自来水中存在 Ca(HCO) 2,受热分解生成CaCO,积聚在壶底,便形成水垢。

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氮的循环1. 氮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在空气中约占其体积的78%2. 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但在一定 条件下,氮气能与 氧气、氢气 等物质发生反应。

反应方程式:啟电° (?)3. 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氮的固定,简称固氮。

2022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学案

2022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学案

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备考要点素养要求1。

了解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

掌握镁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

了解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4.了解卤素单质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道从镁的化合物中冶炼镁的方法。

2。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有关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将化学知识和技术创新融为一体,充分认识海水资源的重要性.考点一镁与海水提取镁必备知识自主预诊知识梳理1。

镁的原子结构和存在镁位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镁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的镁全部以态存在。

2.镁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镁是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硬度均较小,熔点较低,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如与N2、Cl2、O2的反应:、、.②与CO2反应:.③与H2O反应:Mg+2H2O Mg(OH)2+H2↑.④与强酸反应:。

3。

镁的重要化合物难溶Mg2++2OH-Mg(OH)2↓于水溶解度小于碳酸镁MgCO3+H2O Mg(OH)2+CO2↑4。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及用途(1)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2)镁应用于生产合金,冶金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

MgO熔点很高,可作材料.5.从海水中提取镁(1)工艺流程。

(2)基本步骤及主要反应。

制熟,CaO+H2O Ca(OH)2石灰沉Mg2++2OH-Mg(OH)2淀续表Array微点拨(1)由MgCl2·6H2O到无水MgCl2,必须在HCl气流中加热,以抑制MgCl2水解。

(2)因镁在高温下能与O2、N2、CO2等气体发生反应,故工业电解MgCl2得到的镁应在H2氛围中冷却。

自我诊断1。

工业冶炼镁为什么电解熔融氯化镁而不是电解熔融氧化镁?2。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镁表面能形成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因此实验室对镁条不需要特殊保护.()(2)镁失火可用CO2灭火器灭火。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二课时3)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二课时3)

+氧化剂
SO2
+还原剂
H2SO4
+6
+强氧化剂
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 整理
2.根据实验,总结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SO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SO2+2H2S = 3S↓+ 2H2O 2 SO2+O2
催化剂
2 SO3
归纳· 整理 3. 你还能实现其他含有不
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间的转
H2SO4的转化呢?
2. 如何证明反应后有SO2生成?如何证明 产物中有SO42-?
3. 反应中产生的SO2能否直接排放到 大气中?应如何处理?
H2SO4
+Cu
SO2 SO2
+碘水
H2SO4
模拟实验演示
铜与浓 硫酸的 混合物
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
碘水
NaOH溶液
实验报告1
预期 转化 H2SO4 所选 物质 实验 现象 结论
SO2 SO2 H2SO4
铜片 碘水
滴有酚酞 的NaOH 溶液退色
碘水退色;取 反应后溶液 加BaCl2溶 液,有白色沉 淀生成
产物中有 SO2生成
2 生 有 SO4 成,体现了 SO2的还原性
实验探究2
实验室常用FeS和 硫酸来制备。 实验室常用1、要实现SO2 到硫单质的
Na2SO 转化,应选择什么物质? 3和硫 酸来制备。
硫黄 或黄 铁矿 矿石
用98%的硫酸吸收三氧化硫 :
SO3+H2O
H2SO4
根据 需要 稀释 浓硫 酸
知识小结:
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 原性。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3.2.2 氨气与铵盐课件 鲁科版必修1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3.2.2 氨气与铵盐课件 鲁科版必修1
21
K12课件
从能否电离的角度分析下列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氨 气是_非__电__解__质__,NH3·H2O是_电__解__质__,氨水是_混__合__物__,__既__不_ _是__电__解__质__也__不__是__非__电__解__质__; NH3·H2O为可溶性一元弱碱(具有碱的通性),写出AlCl3 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A_l_3+_+_3_N_H_3_·__H_2O_______3_N_H__4__+_A_l_(_O_H_)_3_↓__。
取少量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然后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试纸变蓝说明样品中含有也可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管口若有白烟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对点训练2判断正误
K12课件
第2课时 氨气与铵盐
1
K12课件
一、氨气 (一)物理性质 _无__色__ _有__刺__激__性__气味_气__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_小__,_易__ 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_7_0_0_体积氨气,易 液化。
29
K12课件
检验氨气的方法:_①__用__湿__润__的__红__色__石__蕊__试__纸__靠__近__瓶__口__,__若__试__ _纸__变__蓝__,__证__明__是__氨__气__;__②__用__玻__璃__棒__一__端__蘸__取__浓__盐__酸__靠__近__瓶__ _口__,__若__产__生__白__烟__,__证__明__是__氨__气__。
22
K12课件
【对点训练1-1】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
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了水) C.氨水显弱碱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属容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3、熔点和沸点都不高 4、很脆,易研成粉末
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如:斜方硫、弹性硫等
单斜硫
探究二:硫的化学性质
交流 研讨
1、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硫单质可能 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2、从物质类别的角度,预测硫单质可能 与哪几类物质反应?
观察·思考1 探究硫与氧气的反应
取少量的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 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硫粉呈熔化状态后,迅 速伸入底部有少量水的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交流 1、通过什么现象说明铁粉与硫粉反 研讨 应了?
2、移开玻璃棒后仍能剧烈反应说明 什么?
3、如何检验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为+2价,还是+3价?
(知识支持:铁的硫化物易溶与强酸中)
稀盐酸
KSCN
产物
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讨论]硫和氯气都能分别与铜、
铁反应,试比较反应有何异同。
点燃 +2
Cu + Cl2 = CuCl2
1、“硫磺”温泉可以医治皮肤病
长白山温泉
广东从化温泉
2、制造火药,烟花爆竹
点燃
S + 2KNO3 + 3C == K2S + 3CO2↑+ N2↑
3.轮胎、胶管等橡胶制品
4、制造硫酸、化肥、火柴、杀虫剂等
迁移·应用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D ) A、硫是一种淡黄色能溶解于水的固体
B、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
催化剂
2SO2+O2 △ 2SO3
SO3 + H2O===H2SO4
2021/1/15
两种重要硫酸盐
名 称
俗名和成分
颜 色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
石膏
硫 酸 钙
CaSO4·2H2O 熟石膏
白 2(CaSO4·2H2O)=△== 色 2CaSO4·H2O+3H2O
2CaSO4·H2O
制粉笔、绷 带、塑像、 豆腐凝固剂
又具有__还__原__性__。
使硫元素由高价态向低价态转化需要加入 _还_原__剂____,而硫元素低价态向高价态转化需要加入 __氧__化__剂__。
含有相同价态的硫元素的物质间通过
非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转化,而含有不同价
态的硫元素的物质间则通过氧化还原反应
2021/1/15
实现转化。
Cl2、O2、
酸雨成因
随着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气体排放物 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氧气 和水的共同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2021/1/15
煤、石油等含硫元素
SO2
2SO2+O2
2SO3
SO3+H2O=H2SO4
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1、控制酸性物质的排放; 2、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2021/1/15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flv
知识总结 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
气体,易溶于水(约1:40)
➢2、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②与水反应: H2O+ SO2
H2SO3
③氧化性:2H2S + SO2 = 3S↓ + 2H2O
催化剂
④还原性:
酸雨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
腐 蚀 文 物
2021/1/15
腐蚀雕塑
2021/1/15
导致植物死亡
2021/1/15
防治措施
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量,是 防止酸沉降的主要途径。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 风能、地热能等不产生酸雨污染的能源。
• 积极开发利用煤炭的新技术,推广煤炭的净 化技术、转化技术,采取烟气脱硫、脱氮技 术等重大措施。
2H2SO3 + O2 === 2H2SO4
2Na2SO3 + O2 === 2Na2SO4
酸雨过后……
2021/1/15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
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
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
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等。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
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全人类大声疾
呼:
“Save Our Sou15
酸雨及其防治
什么是酸雨 酸雨成因 酸雨危害 • 酸雨防治措施
2021/1/15
什么是酸雨
pH小于5.6的雨叫酸雨; pH小于5.6的雪叫酸雪; • pH小于5.6时的雾叫酸雾。
2021/1/15
B.CuS D.FeCl2
2021/1/15
[活动·探究]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2
0
+4
+6
S S S S 2 e
2 e
4 e
4 e
2 e
2 e
硫元素最高价(+6)只有_氧_化__性__,最低价(-2) 只具有_还__原__性__ ;中间价(0、+4)既具有_氧__化__性__,
C、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 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
迁移.应用
2、若你在实验室不慎撒落Hg ,可在上面撒 硫粉处理,并打开较低处的通风口通风。写 出S与H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Hg = Hg S
3.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生成的化合物是( )
A.SO2 C.H2S

Fe + S = FeS

2Cu + S = Cu2S ②与非金属O2的反应 (表现还原性):
点燃
S + O2 = SO2
2021/1/15
知识·整合
还原剂
-2
0
低价
S


H2S FeS等
价 态
氧化剂
+4 +6
高价
SO2、SO3 H2SO3、H2SO4 Na2SO4 等
畅所 欲言
你能说出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吗?
硫 酸 钡
重晶石BaSO4
白 不溶于水和酸,不易 色 被X射线穿透
医疗上作 “钡餐”
2021/1/15
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2
0
+4
FeS
Na2SO3
H2S HgS
S
SO2
H2SO3
+6
Na2SO4
SO3
H2SO4
BaSO4
+4 +6
S→S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 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HCl
石膏(CaSO4·2H2O) 煤和石油中 蛋白质中
探究一:硫的物理性质
实验啦
3性1质03.f硫lv的物理1、观察试管中硫粉的颜色和状态
2、向一支装有少量硫粉的试管中加 水,了解硫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将另一支装有少量硫粉的试管放 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观察发 生的现象
总结:硫的物理性质
1、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 2、不溶于水 微溶于酒
2SO2 + O2 △
2SO3
⑤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用于检验
SO )
二氧化硫性质综合实验.flv
知识总结 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干燥剂 ➢2、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Ⅰ.常温时铁、铝遇浓硫酸钝化 Ⅱ.与铜的反应(生成SO2)
②与部分非金属的反应:
2021/1/15
综合练习
运用不同价态硫元素间转化的知识, 以硫单质、O2和H2O为原料, 设计合理的路线制取硫酸, 分析化合价变化,尝试写出涉及到的 方程式。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3节 硫的转化
雄黄 (As4S4)
2021/1/15
雌黄(As2S3)
辰砂(HgS)
2021/1/15
黄铁矿(FeS2)
石膏(CaSO4·2H2O) 芒硝(Na2SO4·10H2O)
火山喷口

游离态

地壳岩层


化合态
硫化物:硫铁矿(FeS2)等 硫酸盐:芒硝(Na2SO4·10H2O)
2021/1/15
-2
H2S
KMnO4(H+) H2
0
S
O2 H2S
溴水、HNO3、Fe3+
+4 KMnO4(H+)、H2O2、
SO2
H+26SO4
Cu、C、H2S
-2
0
+4
S→S←S
SO2




H2S


SO2 + 2 H2S = 3 S ↓ + 2 H2O
浓硫酸 Cu片
品红试液
品红是一种红色的有机物质 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原因:SO2与品红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硫在氧气中燃烧.flv
实验现象:
1、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观察·思考2 探究硫粉和铁粉的反应
把研细的硫粉和铁粉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 合,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一端。请同学们仔细 观察现象并作记录。 铁与硫的反应.flv
实验现象:
1、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有火星产生
2、移开玻璃棒后反应仍然在进行
△ +1
2Cu + S = Cu2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