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展望_陈锋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展望_陈锋

10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1978年~1984年。

该阶段的城镇化以农村改革产生的“推力”为主要动力;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乡镇企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到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 245.4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3%,吸收非农产业的就业人数达5 208万人,占全国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30.1%;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农民自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诞生了一大批以浙江龙港镇等为代表的明星小城镇。

②1984年~1992年。

该时期的城镇化以城市改革产生的“拉力”为主要动力;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国家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了城市;对国有企业全面推行“拨改贷”,深化企业“承包制”,实施“利改税”,推动了以轻工业为代表的城市工业的全面发展;城市工业的恢复性增长,推动诞生了以福建晋江、湖北沙市、广东顺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明星城市,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1985年~1992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4.5%提高到了34.3%,第三产业实现就业人数由8 359万人增加至1.3亿人,所占就业比重由16.8%上升到19.8%;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

继1980年首批4个经济特区后,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将长三角、珠三角、厦漳泉划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将海南全省批准为经济特区,1990年又开发了浦东新区。

沿海开发开放区域的不断扩大,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推动了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各种层次的就业岗位;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还推动了大批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③1992年~2003年。

这一时期的城镇化以市场化改革和体制转轨为主要动力;房地产与土地制度的有机结合,成为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全国普遍设立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展望□ 陈 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书记)居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国土规划工作总结范文(3篇)

国土规划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国土规划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国土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本年度国土规划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回顾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划体系本年度,我单位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国土规划体系。

一是成立了国土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二是编制了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系列规划,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土规划体系。

2.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本地区国土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明确了产业、城镇、生态、农业等空间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推进土地利用综合整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措施,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本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范围内,土地供应结构得到优化。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1)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2)推进绿色发展。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本年度,重点推进了绿色矿山、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的发展。

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1)推进“放管服”改革。

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

本年度,行政审批事项减少30%,审批时限缩短50%。

(2)加强国土空间治理。

通过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治理,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本年度,国土空间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5.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参与度(1)加强政策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土规划政策,提高公众对国土规划工作的认识。

(2)开展公众参与。

组织开展了多场国土规划公众参与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对国土规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024年我国历史环境演变与经济发展思考

2024年我国历史环境演变与经济发展思考

2024年我国历史环境演变与经济发展思考一、历史环境演变概述中国,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

从北方的茫茫草原到南方的热带雨林,从东部的辽阔海洋到西部的巍峨山脉,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从古代的农业开发、城市建设,到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每一次社会经济的飞跃都伴随着环境的演变。

早期的人类社会,大多以农业为主,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恩赐。

人们顺应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森林砍伐、河流改道、土地开垦等活动频繁进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压力;另一方面,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和生态保障。

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三、环境演变的经济影响环境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环境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例如,水资源的短缺会限制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土地退化会影响粮食产量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居住环境,进而影响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其次,环境演变还会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方式等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将受到限制或淘汰,而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将得到发展。

四、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作用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持。

随着经济的增长,政府和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

其次,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展望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展望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展望作者:彭曼丽钟樱支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2年第23期摘要:新中国成立以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混乱到科学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进入新阶段,取得新成就,呈现出理念新、思维新、组织机构新、技术手段新等特点。

未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应以促进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为目标,着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确保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保证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保障生态安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历史发展;未来展望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23-0001-03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载体,国土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移动性特点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科学规划。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新成就,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认清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形势与特点,把握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着力点,对于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义重大。

一、从无到有,走向科学合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大致经历了起步与缓慢发展、基本格局形成、优化布局三个历史阶段。

(一)起步与缓慢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多年间几乎是空白,直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才起步,其总体状况是全国性国土规划缺位,地方性国土规划进展缓慢。

1987年国家计委印发了《国土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编制国土规划的重要性、原则、目标、要求及报批程序等。

但受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国土规划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方之间、各部门之间不能及时顺畅沟通与执行,无法适应当时经济社会状况。

1990年我国组织编制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就我国国土开发整治目标与任务、人口与城镇化格局、国土开发中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问题提出了战略性构想,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被批准实施。

新世纪以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回顾与未来形势展望

新世纪以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回顾与未来形势展望

新世纪以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回顾与未来形势展望陈健鹏;李佐军【摘要】本文回顾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增长的态势基本得到遏制;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但总体水平偏低;环保投资稳步提高,污染监管工作有所改进;部分领域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根据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综合相关研究,对未来10年主要污染形势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工业源废弃物产生量将持续增加,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生活源污染物排放持续上升,治理形势日益严峻;非常规污染物问题日益凸显,治理难度加大;城市进入复合型大气污染阶段,新的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治理形势不容乐观.【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3(038)002【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形势【作者】陈健鹏;李佐军【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北京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新世纪以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我国总体上仍处于污染增加的阶段,环境污染治理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相关数据(主要包括:《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污染源普查数据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文集)》)及近年来相关权威研究(包括《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卷)》(2011年版)、《2009-2020年中国节能减排重点行业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2020年非常规性控制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与预测研究报告》等),结合近年来对各地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的调研,本文对新世纪以来环境污染治理的情况进行了回顾。

同时,对未来10年及更长时间我国环境污染形势进行了展望。

1 新世纪以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情况1.1 主要污染物排放增长的态势基本得到遏制1.1.1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增长态势基本得到遏制2001-2011年,全国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总体呈下降态势,从2001年的1404.8万吨降低到2010年的1238.1万吨。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2023年,回首过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经济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以多样化的开放政策、技术革新和发展战略为基础,整个中国经济成功地转型为创新驱动型增长。

本文将着重探讨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和展望,从几个方面逐一分析。

一、回顾:2020至2022年的快速推进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经济一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据统计,中国经济在2020年和2021年的GDP增速均达到了6.1%,2022年的GDP增速预计在5.8%左右。

2020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包括减免企业社保缴费、减税降费、提供财政补贴等。

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增长。

同年,中国新的“双循环”发展模式初见成效,它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贯通起来,为加速技术创新和引导消费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和资源。

2021年,新冠疫情已经得到足够的控制,经济开始逐渐恢复。

中国继续采取了更多的措施,以便更好地支持经济增长。

比如,政府加大对基建领域的投资力度,继续推进扩大内需等工作,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产业集群的拓展与协同以及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2021年初,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框架下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指南(2021-2025年)》两份长期规划,以更好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在国际范围内,全球经济的增长形势并不理想,但中国经济却依然保持着整体的稳健运行。

虽然短期内面临的外部压力加大,但中国经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度已经降低,有足够的回旋和适应能力。

因此中国中央政府宣布将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加入重点领域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另外,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国企混改等方面,也让国内的投资者或者企业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机遇。

总的来说,2020至2022年是中国经济快速推进的重要阶段,在疫情短暂地阻碍经济发展后,中国国家在宏观政策的调整等方面的不断提升,为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土地规划事业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我国土地规划事业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我国土地规划事业的历史回顾与展望摘要: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我国土地规划事业历史,随之从面向国家需求、盯紧前沿科技、完善配置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四方面对我国土地规划事业未来的发展进行简单探析。

关键词:土地规划历史展望我国是一个土地开发历史悠久的国家,随着土地整治的萌芽奠基和探索发展,从体系初建到不断调整完善,力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走向成熟。

一、我国土地规划事业历史回顾1、萌芽奠基,奠定基础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对土地开发和整治进行了探索,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现代意义上的土地规划。

随着1954年底结合大型友谊农场的建立,意味着我国第一次土地规划工作开始有组织的进行。

其后逐渐对小农经济遗留下来的土地不合理等现象进行重点规划和解决,随着规划试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比如耕地面积增加、水利设施完善、土地利用率提高等等,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随后又通过开展“农业学大寨”、“土地平整”、“田水路林”等各项内容对山、水、田进行综合治理,这一时期我国土地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并形成雏形的过程,为今后的土地规划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2、探索发展,不断壮大我国土地规划在探索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浩劫时期,如从1966年开始由于不顾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而机械地搞“大寨式规划”,对土地资源和生产效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直到1986年国策规定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才开始为土地规划指明方向。

随着1987年第一次尝试编制《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开始贯彻落实耕地动态平衡的要求,本着“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原则,不断增加耕地数量,如此我国土地整治规划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壮大。

3、体系初建,应运而生1997年我国土地管理出现了较大转折,随着中发(1997)1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下发,明确规定了要积极推进土地整理以及搞好土地建设,2000年颁布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中叶对规划目标、内容、任务、成果、评审等作出了明确规划,这是第一轮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开始。

社区绿美村庄建设总结汇报

社区绿美村庄建设总结汇报

社区绿美村庄建设总结汇报社区绿美村庄建设总结汇报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作为我市的一个典型案例,社区绿美村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次总结汇报旨在回顾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教训,并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成果回顾1. 建设项目社区绿美村庄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融合社区的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通过以下项目的实施,使村庄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美化村容村貌:修建美丽乡村示范路,修复村庄的街道和房屋外墙,进行杂草清理和垃圾清运工作。

- 构建休闲设施:建设文化广场、图书馆、儿童游乐场等,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 建设农产品加工厂:为居民提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机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 修建环保公厕:鼓励居民使用环保公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环境改善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以下环境改善的成果:-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街道整洁有序,杂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 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提升,公共设施的修建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 农产品加工厂的建设,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 环保公厕的使用率较高,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二、经验总结1. 积极宣传倡导社区绿美村庄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宣传推广的工作,并通过举办座谈会、路演等活动,向居民介绍本次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在宣传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经验:- 引导居民积极参与:通过宣传,让居民了解到社区绿美村庄建设对他们生活的好处,从而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 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定期组织交流活动,为居民提供展示成果和交流心得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 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把社区绿美村庄建设的信息传播给更多人,引起更广泛的共鸣和支持。

2. 合理规划设计社区绿美村庄建设时,我们注重合理规划设计,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同时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在规划设计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探索适宜的文化创意:结合本地村庄的特色,发掘村庄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通过规划设计,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

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分析与展望

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分析与展望

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分析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工作更是肩负着重大责任。

本文旨在对我国环境保护规划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们将首先回顾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发展历程,分析现有规划的特点和不足;然后,结合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对未来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为推动全球环境保护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我国环境保护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多个方面。

空气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活动等都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高污染行业的发展、推广清洁能源等,但空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期,北方地区的空气质量尤为堪忧。

水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环境。

同时,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长期的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等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超标,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生态破坏问题也不容忽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自然生态空间被占用,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森林砍伐等行为也加剧了生态破坏问题。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我国环境保护规划分析我国环境保护规划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显著的演变和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

城市更新工作总结个人

城市更新工作总结个人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城市更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城市更新工作的参与者,我深感责任重大,现将个人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1. 深入调研,掌握实际情况自参与城市更新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各区域的城市更新需求和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我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参与制定城市更新规划根据调研情况,我参与了城市更新规划的制定工作。

在规划中,我充分考虑了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力求实现城市更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在规划过程中,我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协调推进项目实施在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协调作用。

针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我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同时,我密切关注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

4.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了提高城市更新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我积极参与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城市更新工作的意义和进展,激发群众参与城市更新的热情。

二、工作亮点1. 推动了一批城市更新项目落地实施,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

2. 城市更新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 在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不足与反思1.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部分项目进度较慢,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力度。

2. 在宣传推广工作中,对部分市民的宣传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3. 在工作中,有时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四、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城市更新工作贡献力量。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关于文明生态建设工作的总结6篇

2024年关于文明生态建设工作的总结6篇

2024年关于文明生态建设工作的总结6篇篇1一、背景与意义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迎来了充满挑战的XXXX年。

在这一年里,我区的文明生态建设工作紧扣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持续推进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文明生态建设更上一层楼,特此进行本年度的工作总结。

二、主要工作回顾(一)目标明确,规划先行今年年初,我们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文明生态建设工作规划。

明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细化目标,突出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

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二)深化环境治理,提升环境质量今年,我们围绕大气、水、土壤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

通过实施雨污分流、建设污水处理厂等措施,确保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加强绿化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宣传教育,提升公众意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各类环保主题活动、环保知识讲座等,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鼓励居民参与环保行动,形成人人关注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同时,借助新媒体力量加强网络宣传,扩大影响力。

(四)强化监管,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三、工作成效(一)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显著提升,水体质量稳步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二)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通过宣传教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显著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强化监管力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10 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10 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87[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对于成果应用的研究比较薄弱,其不足表现在研究成果多为总结性、描述性和一般性,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

寻求适宜于中国发展需要的城市空间结构增长模式及其规划调控机制,是将来城市空间研究的重点。

应积极探讨新的城市空间规划技术方法,从城市空间设计转向城市空间政策的制定,开展城市空间规划的比较研究,进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城市空间;空间规划;研究综述Progres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on Urban Spatial Planning in China/He Zizhang[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on urban spatial planning.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enough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achievements. That lack is shown by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more summing-up,descriptive and general researches than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es. The focus in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urban space is to look for a structural growth pattern of urban spac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ts planning regulating mechanism.It is necessary to look for new technical methods for urban spatial planning and star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urban spatial planning, shifting from the design of urban space to working out policies for urban space, so as to establish an urban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Urban space, Spatial planning, Research review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何子张[文章编号]1006-0022(2006)07-0087-04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城市空间研究是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城市研究的成果无法落实到城市空间上,则说明其已经超过了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范围。

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及2021年展望

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及2021年展望

宏观经济2020.06重虞轩吟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及2021年展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2.2%左右,成为世界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展望2021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在超大规模市场新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宏观调控政策有空间等支撑因素,以及低基数因素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速将前高后低,初步预计GDP增长7.0%左右,明显高于过去五年的水平,将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一、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冲击、世界经济衰退给我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

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控制疫情,推动复工复产,及时出台助企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宏观调控政策,二季度经济增长实现由负转正,三季度经济加快回暖,充分展现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回旋余地o在大流行、大动荡、大衰退、大博弈的国际政经环境中,我国成绩取得来之不易。

(一)生产端恢复性增长特征明显,二产引领作用增强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0.7%,较上年同期回落5.5个百分点。

其中,一季度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

我国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经济恢复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从结构看,第二产业恢复相对较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第三产业。

农业发展稳定向好。

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同比增长2.3%,较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在加强田间管理、保障农资调运、调增秋粮面积等因素的带动下,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

生猪生 产恢复好于预期。

截至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分别恢复至2017年末的84%和86%,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12个月环比增长。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回顾过去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对未来的工作进行规划和展望,是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我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结:一、加强环境监管环境监管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工作,必须加强监管能力和执法力度。

应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信息公开、违法行为处罚等制度,确保环境违法行为能被严肃查处。

同时,还要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和地区的监管,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二、推进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注重生态修复的长期性和系统性,科学制定生态修复方案,并加强对修复效果的评估与监测。

此外,还要加大对生态修复工程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方合作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污染治理污染治理是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

我们要加大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的治理力度,推动工业企业加强污染防治措施,加快清洁生产的推广应用。

同时,还要加强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

四、促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加以推进。

我们要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在社会层面,应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在生态层面,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五、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应对。

我们应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推动技术转让,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和合作机制,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六、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整个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加大对环保知识的普及力度,以多种形式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环保参与的积极性。

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环境现状及对策王德美2120141293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即由于过分开垦荒地,滥发林木、过度放牧、掠夺捕捞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生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等等。

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农业变速发展和城市化,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外,引起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的广度深度已经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

一、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当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发展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人类所面临的新的全球性和广域性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目前,发达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环境破坏,而在我国,则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

1、环境破坏问题(1)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使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目前总的状况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上游流失,下游淤积;灾害加剧,恶性循环,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水土流失是“自然侵蚀”与人类活动造成的“加速侵蚀”相互选加的结果,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

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越来越大,如果不加强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2)土地荒漠化加剧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温润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其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较少,甚至基本丧失。

2023年国内经济形势与展望:回顾与展望

2023年国内经济形势与展望:回顾与展望

2023年国内经济形势与展望:回顾与展望2023年国内经济形势与展望:回顾与展望2023年,中国将迎来建党一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这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首个年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将出现重大变化。

本文将从政策、产业、消费、外部环境等方面回顾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并对2023年国内经济形势进行展望。

一、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多项政策,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基建、数字经济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2023年国内GDP的增速预计将达到6%左右。

其中,从“十三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我国的发展战略逐渐从高速增长转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未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速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际合作,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质量和效益。

二、产业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行不懈努力。

未来,我国将继续推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科技领域的发展,同时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力争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高集成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由于新基建的加速推进,未来我国的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将进一步快速发展,这将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推动力。

三、消费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未来将不断完善和扩大消费体量。

2023年,我国消费市场会继续逐步扩张,其中经济实惠的快消品和互联网购物将成为市场的主要走向。

此外,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未来养老、医疗、家政等服务业领域的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四、外部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对于中国经济形势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推动实施一系列便利化政策,努力维护国际经济贸易自由化。

2023年,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出持续缓慢增长的态势,外部市场需求增长缓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

因此,推动新技术产业、新型基础设施以及打造更加便捷的外贸环境,对于我国外部市场连接至关重要。

回顾与展望——在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发言

回顾与展望——在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发言

区 、由 中 小 城 市 流 向 大 中城 市 的 规 律 。2 1年 前 0 5
人 口依 然 向 东部 沿海 地 区 聚集 。 同 时 我 们 也 清 楚 地 看 到 .我 国城 乡建 设 与 发 展 中还 存 在 些 问 题 。一 是 人 居 环 境 质 量 不高 。 居 民 出 行 不 便 捷 特 大 城 市 主 要 路 段 全 天 的道 路
个 ,城 镇 化 率 达4 % 。 预 计 未 来 2 年 仍 将 是 66 0 我 国城 镇 化 较 快 推 进 的 时 期 .城 镇 化 水 平 年 均 提
高 0 8 1 百 分 点 左 右 。2 2 年 全 国总 人 口约 为 — 个 00
1 亿 .城 镇 化 水 平 5 % ~5 % 城 镇 人 口达 到 5 4 6 8 8 1 ~8 4E 。 从 人 口的 流 向来 看 .仍 将 遵 循 亿 ", r人 由 农 村 流 向 城 市 、 由 落 后 地 区 流 向相 对 发 达 地
缺 乏 实 质 性 的 推 进 。五 是 当前 一 些 地 区 的发 展 决 策存 在盲 目性 。 我 国 人 口 多 .底 子 薄 ,发 展 是 第 要 务 。 面 对 资 源 紧 缺 、环 境 脆 弱 地 区发 展 差异 大 、城 乡
差距 加 大 等 诸 多 问题 ,我 们 必 须 转 变发 展 方 式 .
生 注 重 公 共 安 全 .提 高 城 镇 化 发 展 质 量 走集 约 紧 凑 型 的 、符 合 本 地 区实 际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城 镇 化 道 路 。 我 们 正 处 在 一 个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转 型 时 期 .城 乡规 划 要 不 要 转 型 7答 案 应 该 是 肯 定 的 。 怎 么 转 型 7 是 我 们 这 次 以 规 划 创 新 ”为 主 题 的 年会 将 要 讨 论 的 下 面 .我 通 过 回顾 与展 望 这 个 题 目讲 一 点 自己 的 意 见 。

年度回顾与展望:2023年成长与2024年规划

年度回顾与展望:2023年成长与2024年规划

年度回顾与展望:2023年成长与2024年规划2023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也正在向我们走来。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不禁思考过去的一年所带给我们的成长和经验,并对未来的一年进行规划和展望。

2023年对我们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我们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回顾过去的同时,我们不妨先来看看2023年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成长与收获。

首先,经济增长是2023年的一个亮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为国家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互联网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不断涌现,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我国也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不断扩大进出口规模。

这些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和科技领域在2023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长。

我国在教育改革方面持续加强,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推动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

高等教育领域,一批高水平大学在国际排名中崭露头角,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优质的平台。

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加大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

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这种持续的发展势头为我国科技强国的目标铺平了道路。

2023年也是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的一年。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了政策的力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大气、水资源、土地等方面的治理,改善了环境质量,为人民提供了更健康、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事务,发挥了应有的贡献。

这显示了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并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2023年的成长和进步,我们自然希望将这股势头延续到2024年。

作为新的一年,我们需要对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展望。

首先,我们应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加强和发展新兴产业。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将继续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点。

2023年十四五规划思想汇报

2023年十四五规划思想汇报

2023年十四五规划思想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在此向大家汇报我对于2023年“十四五”规划的思考和建议。

1. 回顾过去:五年发展成就概述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就。

在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同时,我们持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脱贫目标,让亿万国民受益。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分析现状:当前面临的挑战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的良好态势背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需要我们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其次,虚拟经济和数字化转型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加强创新驱动迫在眉睫。

此外,我们还要面对不断增长的环境保护压力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等。

3. 主要目标:基于过去五年的经验教训在制定2023年“十四五”规划时,我们应该总结过去五年的经验教训,确保我们的目标更为明确和可操作。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提高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我们要致力于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增强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4. 具体路径: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认为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

首先,加强创新驱动,提高科技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更多的科技人才。

其次,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5. 总结展望: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4年安全环保工作总结范文(2篇)

2024年安全环保工作总结范文(2篇)

2024年安全环保工作总结范文2024年是我国安全环保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紧密团结、高效协作,取得了一系列的安全环保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此,现对2024年的安全环保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成绩回顾1. 加强工业安全管理:在2024年,我国进一步完善并执行了一系列工业安全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了对企业和项目的安全监管。

全面排查隐患,加大对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监管力度,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2. 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2024年,我国环保执法力度更加强大,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加大了惩处力度。

同时,加强企业环境监管和责任追究,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境整治水平。

3. 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在2024年,我国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影响的评估和管控,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4. 提高环境意识:在2024年,我国加大了环境教育宣传力度,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

同时,注重培养绿色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社会中的深入推广。

二、存在问题尽管在2024年的安全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一些企业和地方仍存在工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安全生产标准不高,隐患排查和整改不力,对工业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不够到位。

这需要加强对企业和地方的监管力度,督促其落实工业安全相关政策和法规。

2. 环境违法行为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在环保投入上不足,环保效果不尽如人意。

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企业环保投入的监督和检查,强化环境整治措施。

3. 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存在土地乱象、非法占地等现象。

这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好土地资源。

4. 公众的环境意识提高仍有待加强,有些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环境友好行为比例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线性特征, 充分考虑可能影响环境系统未来发 划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 并使其运作规范化、程序
展情况的诸多因素, 不断提高环境规划的可操作 化。环境规划的法制建设不仅要对环境规划从编制
性是环境规划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的实施的各个环节中规划管理部门及相关行政机
3.4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工作亟待加强。 构的职权内容和范围进行设定, 还要制定各个环节
但是环境规划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而传统的 环境规划法规体系刚成雏形, 地方性的环境规划法
环境规划忽略了环境系统有关的非线性特征, 在 制建设也还未全面开展, 因此在环境规划的编制实
实际环境规划中, 很少考虑到非线性特征对环境 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依据和约束。未来的社会是法
投人的效益影响。因此, 如何正确把握环境系统的 制社会, 一切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我们应将环境规
划的基础条件, 以功能区划分和总量控制的方法 大, 难以为决策机构制定相应的年度执行计划和
为技术路线, 以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条例, 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计划的紧密结合为实施的根本保证, 以环境规划
4 我国环境规划发展展望
与环境政策协调统一为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等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造和政府职能的转换以
生态与环境
我国环境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张秀丽 (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 回顾了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指出在我国环境规划 35 年来经历了孕育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在发展 过程中, 我国的环境规划存在一定的不足, 发生了一定的问题。在分析了不足后指出了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
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等等, 明显滞后于规划的实践, 是目前环境规划体系中
对规划系统性的研究较少, 在规划的理论基础研 的薄弱环节, 亟待加强。
究、规划方法和规划内容的有机结合等方面研究

4.2 加强环境规划的管理和实施。环境规划是
尤其不足。
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担负着从战略上、整体上和
3.2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研究多于理论研究。 统筹规划上来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但环境
当前, 环境规划技术方法研究是环境规划研究领 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依靠环境规划管理, 依靠环境
域最活跃的部分, 涉及到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开 规划的具体实施。实施规划, 让规划在社会生活中
发等等方面, 但对于理论体系的研究较少。目前虽 变成现实是规划工作的真正重点。因此我们必须加
虽然我国的环境规划在其方法及理论体系方面的 化问题更为适宜, 是环境规划的一种现代化工具。
规范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我国采用的 环境规划决策有不确定性、风险性等特性, 所以政
环境规划理论大都是欧美发展的环境目标规划 府在宏观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完善以科研
法, 因此得出的污染物削减量及投资费用都比较 为基础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可 ( 下转 27 页)
境规划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究比较枯燥, 因此对其研究相对较少, 在我国更是
3.1 环境规划局部研究多于整体。一个完整的 如此。我国目前的环境规划编制模式基本上都是
规划应包括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现在环境规 延用以前的模式, 对一些新出现的环境问题考虑
划的研究范围, 只局限在规划的制定上, 至于怎样 不够, 例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结合部的规划、
关键词: Orlicz 空间理论; 发展概要; 国内; 国外
1 发展概况 泛函分析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初步形 成的一个数学分支, 它是应用广泛、生气勃勃的 新兴学科。目前, 在近代数学的许多分支以及物 理、化学的某些分支的研究中, 它已成为重要的 工具。泛函分析不仅吸取了古典数学分析的许 多重要方法, 而且综合了几何和代数的观点和 方法, 又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许多新的分析方 法。 Banach 空 间 集 合 理 论 乃 是 泛 函 分 析 最 基 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起, 它就以对一些问题的巧妙处理而吸引着许 多 学 者 。这 个 理 论 的 奠 基 人 、杰 出 的 波 兰 数 学 家 S.Banach 曾说: 就是在此理论中, 我们看到古典 数学的方法统一成为近代的方法, 而这种统一 的方式是十分协调而且非常有效的。目前, 就 Banach 空 间 理 论 而 言 也 已 经 派 生 出 不 少 新 方 向, 内容十分丰富。例如, 对 Banach 空间太阳集 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 Banach 空间的理论, 同时 也可以解决许多非线性问题。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931 年 波 兰 数 学 家 W.Orlicz 联 系 积 分 方 程的需要, 也是鉴于 Reisz 空间类 L(P 1≤p≤∞) 在解决非线形问题中的局限, 首先引进了以他 的 名 字 命 名 的 Orlicz 空 间 , Orlicz 空 间 是 Lp 空 间 的 推 广 , 作 为 一 类 具 体 的 Banach 空 间 , 它 几 乎涵盖所有的 Banach 空间类, 为其研究准备了 巨大丰富的模型库, 使一般的 Banach 空间研究 得以启迪和借鉴, 而且也成功地应用到积分方 程 、偏 微 分 方 程 、控 制 理 论 、非 线 性 问 题 、算 子 理 论等众多领域, 为应用学科展示出了广阔的前 景。 自 1932 年 波 兰 著 名 数 学 家 S.Banach 的 著 作《Theorie of operation lineaires》出 版 以 后 , 人 们 开 始 了 Banach 空 间 理 论 的 系 统 研 究 。1936 年 J.A. Clarkson 首先引 入 了 一 致 凸 Banach 空 间的概念, 开创了从 Banach 空间单位球的几何 结构出发来研究 Banach 空间性质的方法。 1932 年 和 1936 年 , Orlicz 给 出 了 L0M 空 间 及 Orlicz 范数的定义, 日本数学家 Nakanozai 在 1950 年引进了模范数, 并对模空 间 的 一 般 理 论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发展了以 Orlicz 空间为特 例的模半序空间理论, 其成果集中收集在他写 的 《模半序线性空间》 一 书 中 。1955 年 , W.A. Luxemburg 在他的 博 士 论 文 中 为 Orlicz 空 间 引 入等 价 的 Luxemburg 范 数 , 并 对 Orlicz 空 间 性 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极大地推进了空间理论 的 研 究 。 与 此 同 时 , M.A.Krasnoselskii 和 Y.B. Rutickii 为了求解非线性分析若干问题, 系统地 研 究 了 由 不 满 足 !2 条 件 的 Orlicz 函 数 生 成 的 Orlicz 空 间 , 并 于 1958 年 出 版 了 第 一 本 关 于 Orlicz 空间理论的专著《凸函数与 Orlicz 空间》,
基于 GIS 的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对于环境规划资料 中所必须遵守的程序规定。为此, 我们应尽快出台
库的建立, 各类数据的分析、表征和管理在环境规 《环境规划法》, 同时制定各种地方性法规条例, 把
划领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 我国已建立了省 规划申请、授权许可、公众参与、规划上诉等各个过
级环境决策支持系统, 但其实用程度有待加强, 环 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化, 形成全面的环境规划法规
关键词: 环境规划; 回顾; 不足; 展望
1 环境规划概述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 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 合理安排。其目的是指导人们进行各项环境保护 活动, 按既定的目标和措施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 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改善生态环境, 防止资源破 坏,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促进环 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担负着从 整体上、战略上和统筹规划上来研究和解决环境 问题的任务, 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回顾 我国的环境规划工作是伴随着整个环境保护 事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5 年来, 环境规划工作经 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进行到全面 开展的发展历程, 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2.1 孕育阶段( 1973 ̄1980) 。在 1973 年召开的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 提出了环境保护工作 的 32 字方针, 提出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要实行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从此, 我国的环境规划开始 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 由于环境保护事业刚刚起 步,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足够的经验, 因此环境 规划也处于零散、局部、不系统的状态。除了一些地 区开展了环境状况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等工作外, 大规模和较深入的环境规划工作尚未开展起来。 2.2 探索阶段( 1981 ̄1985) 。在这一阶段, 环境 规划的显著特征是, 环境保护计划开始纳入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并提出了计划要求达到的 具体指标。在一些地区和部门, 把环境规划的理论 和方法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 取得了一些有价 值的成果。此外, 作为环境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容量研究在全国普遍开展起 来。与前一阶段相比, 环境规划的理论和方法都有 了很大的进步。 2.3 发展阶段( 1986 ̄1991) 。在这一阶段, 环境 规划工作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 划,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发展“。七五”环境保护 计划规模较大, 普及较广, 对我们的环境保护计划 工作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从 1989 年起, 编制环境 保护“八五”计划的准备工作全面开展。从国情分析 为出发点, 以总量控制为技术路线, 以纳入国民经 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为支持保证手段。“八五”环境保 护计划无论在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上都有较大发展。 2.4 成熟阶段( 1992 至今) 。1992 年, 联合国在 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 世界环 保事业进入一个新纪元, 我国的环境规划也进入 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一阶段, 我国的环境规划在可 持续发展的指导下, 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 体系。在理论基础、规划程序、编制内容、规划模式 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形成了以环境 质量评价、环境信息统计等基础工作作为环境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