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二篇)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教育专家林格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认为“教育”一事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如同万事万物的发展“有其不可言喻的自身规律”,一个孩子到成人的历程究竟该如何去把握“就象电饭锅煮米饭,究竟是怎样熟的,我们并不知道……。
如果在过程中,我们是揭盖,最后打开时,米饭一定已经夹生了。
”林格先生在书中提倡的是一种“超然的评价方法”,既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
在孩子成长中,教育更应当采取模糊的评价方法,“模糊的评价,实质上是上升到教育文化意义上的评价,是人性的回归。
”反思自己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是否给予学生过多或者过于主观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信,或者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原本以为对学生的责任必然在于多提醒他们的过失,让他们时刻铭记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没想到,也许正是这样潜意识的压力,反而让他们更加摆脱不掉以往的坏习惯,反而给自己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
想想真觉得可怕。
在教学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学生兴趣培养与应试现实的矛盾。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我和学生都无法回避中考这件初中生的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件“头等大事”。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目前的教育工作进行了积极而深刻地思考,可谓受益非浅。
一.林格先生的“又好看、又好吃”的双效教育理论林格先生认为,“在新时期的养成教育理论实践体系指上下,成绩和分数应当是人学习成功之后顺带的结果而已。
”所谓“又好看、又好吃”就是说,“终端考试成功并且解放了教育者,学生主动学,素质全面提高”的双效教育。
初中生的年龄在12~15岁,这三年中一个孩子从童年进入了青春期,成为了青少年。
孩子在这三年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作为老师,不仅要思考学生的“中考大事”,更是肩负起孩子思想的引导与教育大任。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最大的变化,就是“叛逆”,如何让学生在这三年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是我最常思考的问题。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1从教到现在第一次听说教育是没有用的,这让我充满了好奇。
于是,我静下心来慢慢品读。
教育家林格的话让我对教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从另一种角度说就是: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
这不仅让我们会更加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在课堂当中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第一章《教育之困》,作者就指出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
林格说,教育需要"抛秧"。
传统的"教师苦教"就像是农民插秧,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越多。
可是,这样做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有给它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
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
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它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
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一直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的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因此提高。
然而,当我们把知识划分得十分细密、又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时,学生的思维就被局限住了。
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来是懒得想什么。
实际上这就是学生对违背自然的教育的报复。
他们对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领情。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呢?在学习上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让他们充满成就感。
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林格先生讲述的孩子仍石子的故事,我学会了如何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红兴趣。
孩子扔石子→叫警察,叫孩子父母等措施无效→每人一天一元钱→每人一天5角钱→每人一天一角钱,不扔了。
2024年《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
2024年《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当初是因为逛书城,偶然看到这本书。
拿到书后心中一直嘀咕:这本书可真奇怪,教育没有用那要我们教师干什么?当我拿起书,开始一页页往下看,这个疑问已然存在着。
但渐渐地,到了一小半的时候,我才发现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方法,我的思想才是与现在的教育背道而驰的。
这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教育之困;第二章回归教育的纯真;第三章全面依靠孩子;第四章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光辉;第五章教是为了不教;第六章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第七章教育的最低纲领--培养能力;第八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仔细看这本书的书名应该是《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
作为老师,主观地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学生好,为了学生将来有更好的成绩,更好的生活。
从而就会有“你们不要这样,应该那样”。
我们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对孩子有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期望,“人为”地控制了孩子的生长,让他们失去了“魂”。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活”才是真正的教育。
体罚,眼里只有分数,班里优生和差生的区分,都让学生失去了自主选择,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
尤其是我们做班主任的,总是觉得孩子年龄小,所以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其它方面,都尽量要替孩子们想一个全面,恐怕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第八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里的一个事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说的是:一个老师在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了错别字,自己没发现。
一位同学就写了一张纸条,夹在作业本里交了上去。
第二天上课,老师允诺同学要跟他们一样把错字改过来抄写三遍。
但因老师工作忙忘了抄。
这个同学又交了张纸条,指出老师说到没做到。
于是老师在纸上抄了三遍那个字,并跟同学们道歉,还把这张纸贴在黑板上。
这位老师的言出必行,无形中给同学们上了一课。
没想到同样的事被我遇上了,有一次在上课时,为了加快写字速度,我随手就把“a”一笔写成。
我们班的学生立马就在底下嚷嚷:“骆老师,你写错了!a是分两笔写成的!”幸好书中的事我还记得,马上在黑板的角落里把“a”写了一排(7个),每一个a字都认认真真写,分两笔写成。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1这个暑假,学校发给老师们人手一本教育专家林格所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
一看书名,我就一楞,《教育是没有用的》,心里充满了疑惑,急切地想把书看完。
这本书的书题“教育是没有用的”,其实这里的“教育”所指的是“传统教育”,并不是指所有的教育。
他对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批评,继而提出了新的适合学生的好的教育。
文章第一章就提出当今教育的困惑,即学生的厌学。
接着指出导致当前中国学生厌学的三个非体制原因。
后面几章都是作者用大量教育教学案例阐明他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主要是教育者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怎样用心灵引导孩子的心灵,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让孩子主动学习。
对于“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这一点,我是有深切的感受。
中国传统教育有个特点就是“说教”,一提到这个词,大家脑袋里就浮现一个画面:长辈在训斥,晚辈唯唯诺诺地听,完全没有平等。
现在有一部分家长、老师有所觉悟,但整体上还是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没有平等话语权。
其实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就是要从改变他的内心开始。
比如有些人沉迷网络,那样连续上网真的很辛苦,但是他们自己不觉得。
如果单位要他多加班,他会觉得特别累,因为他心里不平衡。
所以如何让学生不是为了父母读书,而是自己要读,还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7月31日,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的科学家钱伟长逝世,又引发了去年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辞世后社会发出的感叹“为什么现在就培养不出上世纪那样的人才?”确实,不论社会、家庭的条件,还是各方面对教育的重视,应该说现在都是出人才的时代。
中国科学界的“三钱”(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和国学界的“两钱”(钱钟书、钱仲联)的成就,都是“一心评古今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读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的观后感
读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的观后感寒假就要结束了,在这个寒假里,主要看了两本书一本是《不跪着教书》,另一本就是《教育是没有用的》,前者是作者的教育随笔,更多的是真实的事例描述,让我从中借鉴了许多好老师的品德与言行,后者则更注重对现实教学的理性分析,引领我改变教育观念,朝不教而教努力。
两本书给我启发最大的还是后者,在看到题目的时候,我就在想:教育是没有用的?作者是要批判现行的教育吗?批判之后又有怎样新的有效的改进方法呢?封面上还有这样一句话:“你还在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吗?”那么,这本书中一定会指出一些错误的方式了,我是否也在运用其中一些呢?看其中某些章节,作者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断更新着我的观念,及至读完,我都意犹未尽,再次翻阅,理解了些许。
对以下两点特别有想法,书中有这样一段:“社会流行这样一个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点误导了很多人。
其实终点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道理很简单,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其实不重要,比如,没能在幼儿时期进行最有效的智力开发,难道孩子将来就一定没出息吗?小学升初中升不到好学校,就一定失败吗?”看看时下的孩子的课外补课情况,据我家访中了解的情况,就我们四年级的孩子,课余时间在老师那里补课的就不在少数。
有的是文化课,诸如作文、英语、数学等;有的是技能课器乐类、棋类、书画类。
有些孩子学得乐在其中倒也罢了,但是很多孩子还是心有抱怨,只是在父母的“人家都在学,你不学就跟不上了”的“激励”中勉为其难地学,这样真正能学到多少呢。
事实上,假期中,较多的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又不放心孩子一个在家,看看身边其他的孩子都在上这上那的课,就也将孩子放到各类补习班中。
其实这样的学习孩子是被动的,所以效果就可想而知。
盲目的跟风只会减灭孩子的主动性,得不偿失。
是啊,正如林格所说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和孩子间保持亲密的关系,胜过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教育,作为家长我要谨记,作为老师,我要向家长宣传。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600字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600字《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的作者,是教育专家林格。
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亲自走过1200多所学校,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探究中国教育发展与突破之路,被誉为“坚持用脚做学问的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读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尤其是在全国推行的六大习惯,我更觉得非常全面。
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发向。
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门和把手,否则知其门不得而入。
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
养成教育课题组经过三年的论证最终确定以下六大习惯向全国推广: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认为: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一个人习惯的好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家长,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绩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试想一个人成绩再好,就算考上大学了,没有一个好习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能在以自学为主的大学校园里取得更大的收获吗?进入社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吗?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创出一番事业吗?有一句话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成绩只是“芝麻”,而好的习惯才是“西瓜”。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
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6篇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6篇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1) 知道窦老师的名字,大约七、八年前。
一次学校例会,校长提到向窦老师学习,我记住了她的名字——窦桂梅。
再之后,县教育现代化创建,我所在的教学点有了网络,在无缘亲历窦老师的讲座和课堂魅力时,我从网上搜寻了不少关于窦老师的资料,比如《葡萄沟》的教学视频,比如她博客中的“玫瑰寄语”。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的《葡萄沟》教学,信手而来的“一架葡萄”——出众的简笔画,画葡萄的颜色、尝葡萄干的味道,虽然愚钝看不出其中门道,但就是觉得新颖、生动。
区振兴阅读评选活动,激发了我再次读书的热情。
本校图书室的“小”而“闭”,使我想出到中心校图书馆借书来读,反正教研活动总要去的。
开学初,在书架中寻找,“窦桂梅”三字映入眼帘,《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此摆放案前。
断断续续的读,做摘抄笔记,计划六月前读完, 5 月 22 日晚,与灯下写此读后感。
一、读书——“不管怎样,总要读书”“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想必窦老师的这句话大家都熟记于心。
“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需的生活方式”,我也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我们语文老师教给孩子的是母语,内涵着的是母语文化、民族文化,我们肩上担负着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现实课堂中我们有没有对母语教学的简单甚至粗暴?答案是肯定的。
如何改变?惟有读书!知识成倍的更新,我们当初的哪一点老底早已落伍。
读书中,我们将从经典那里汲取根部的营养,读书中,我们将更加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并在理想之路上渐行渐远。
我庆幸,我还是一个爱读书的老师,我还是一个努力指导孩子读书的老师。
读书,让我对工作还抱有一份热情,让我对生活也体会更多。
无论如何,我还会读书。
二、阅读——主题教学的精华窦老师在“三个超越”的概念之上进一步提出“主题教学”的概念。
“立足于语文教材,并从文本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中,获取具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价值的核心词语即‘主题’,其体验、发现的词语称之为‘主题教学’”。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因为参加了我校一次教师研讨读书会,讨论的中心话题同样围绕一本书--教育是没有用的吗?这本《教育是没有用的》书是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老师阅读,在温州书城一度卖到脱销,而讨论会上也引发了我校老师们的激烈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教育更好的方式,去改变一个孩子的现在和未来。
带着研讨会上的激动和困惑,我回家坐下来重新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阅读着这本书,对书中林格先生提到的观点进行了深深地反思。
林格先生在开篇里提到:我走了很多学校,面对过数以万计的家长,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
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司、成名成家。
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的和家长、教师的身上。
有一位全国着名的女老师对我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都照顾不了,甚至性生活都不合谐。
”我听了很震惊。
很多人把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我不赞同。
我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扞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
确实,现在我们对教育的期待,总是把与各种未来的名利之实捆绑起来了。
同样作为一名家长,我希望现在自己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孩子以后享有更多的自由。
这种自由度体现在:自由的选择去做喜欢的事情;自由地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自由地选择自己游走的空间。
而这一切自由的前提,是他要拥有足够的能量。
我们只要播下这棵种子,以爱的水与阳光去浇灌,它总会发芽生长,但至于它要朝哪个方向生长,或者在什么时候结果,结什么样的果,却是超出我们的预期与无法控制的。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1当一个新的生命诞生时,迎接这个幼小生命的第一个世界就是家,在家的呵护下,孩子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行走,生命成长的第一步从家开始了……家是教育的“第一土壤”。
不同的家教造就不同的孩子。
你们知道,家教好的孩子与家教不好的孩子区别在哪里吗?这一点,每个班的班主任最清楚。
那就是,不同在心灵。
孩子喜欢谴责别人,也许是家长平时对他批评过多;孩子凡事喜欢抱怨,也许是家长总是挑剔他;孩子喜欢对抗,也许是因为家长对他有敌意和强制;孩子不够善良,也许是因为家长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孩子胆小、羞怯,也许是他经常被嘲弄、辱骂;孩子不跟我们说心里话,也许是因为我们捉孩子的话柄,翻老账;孩子不辨是非,也许是因为我们的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孩子很自卑,也许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也许是因为他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孩子不喜欢自己,也许是因为我们对他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孩子不上进,不努力,也许是因为我们对他要求过高,他做不到;孩子很自私,也许是因为我们对他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孩子懒惰和依赖,也许是因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孩子撒谎、骗人,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够宽容,喜欢惩罚孩子;孩子有暴力行为,也许是因为我们常用暴力来处理孩子的问题;孩子意志不坚强,惧怕困难,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锻炼的机会。
那些家教好的孩子心是暖的,他们干什么事都有热情,也能干好。
而家教不好的许多孩子,我们能感觉到,他们的心是冷冰冰的。
读了《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让我明白了教育孩子不能短视,要对孩子要往后看30年。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一书有感
读《教育是没有⽤的——回归教育的本质》⼀书有感读《教育是没有⽤的——回归教育的本质》⼀书有感雷艳教育是没有⽤的?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我在⾃⼰的⼼⾥存在着很⼤的疑惑甚⾄是不屑。
带着这种⼼情我打开了这本书。
这确实是⼀本让⼈寻味的书,第⼀章⾸先写了现在教育之困:学历越⾼想象⼒越差、⽼师家长过分看重分数等问题。
接写来,作者从教育的本质、教育唯⼀要做的事情、教育的⽬标、教育的⽬的、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最低纲领、教育的最终成果等⽅⾯对真正的教育进⾏阐述。
展现在⾯前的是⼀个不同于传统教育者⽽是从孩⼦的天性出发,尊重⼈的个性和⼼理发展的教育者的形象。
改变过去教师过于注重作为的做法,⽽是通过引导、⿎励孩⼦⾃⼰去寻找,激发孩⼦的潜质和内在的精神品质,既达到了教育的⽬的也看到了教育的结果(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从⽽使教育者做到了“⽆为”。
林格⽼师那种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对孩⼦本性的释放。
对精神品质在⼈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的认同,深深地打动着我,感染着我。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权利评价现在的教育,因为我还未曾体验教师的感受,但从另⼀⽅⾯说,我⾃⼰经过了近⼆⼗年的教育,并热爱教育,曾试图找寻⼀种适合中国孩⼦的教育之路,我见过书中说的⽗母(失败的⽗母,成功的⽗母),也见过各种各样的孩⼦,在读本书时,我的脑海⾥时常浮现出与书中提到的相似或向左的孩⼦或⽗母的⾝影。
教师、家长、教育家在讨论中国教育之困,各持⼀词,但⽬标是⼀致的:培养好我们的孩⼦。
“教育的本质是⼼灵感应”。
这个词概括的⾮常棒,我记得⼀位在陪伴孩⼦玩耍的母亲告诉过我,当孩⼦刚刚开始咿呀学语时,其他⼈很难从孩⼦发出的单个⾳节中明⽩他想表达的意思,但是母亲却很容易就听明⽩,我想那也可以叫做“⼼灵感应”,在陪孩⼦玩耍的时候,母亲总是⽤爱的眼神注视着他,对他的每⼀个⼩⼩的举动表⽰认可和理解,母亲与孩⼦之间有着很深的⼼灵沟通。
当教育者⾯对孩⼦时,也⽤⼼灵与孩⼦沟通会更有效。
教育回归本质学习心得
教育回归本质学习心得教育回归本质学习心得1前一段时间读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书的封面上除了吸引眼球的标题,还有一个副题:化解全民教育焦虑,拯救孩子,解放家长和老师!《教育是没有用的》是作者林格若干年来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
本书指出大量的家长和教师在学生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但是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失效了。
颠覆教育理念、化解教育焦虑,对老师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和观念拨乱反正,本书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震撼性,同时也有诸多养成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支撑,有强烈的操作性。
1、时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走向了教育本质的反面。
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会背负这么多跟教育无关的内容:升学、就业、致富、成名成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结果导致中国的家长太累,教师太累,孩子也太累,而教育生产力却很低下。
感言:林格认为真正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他追求无言而教化万方,主张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这是强调教育的内化作用,受教育者的悟道。
他还说,真正的教育是大智慧,因为它无形,但胜有形;无用,但大器天成。
人的发展,遗传是基础,教育起决定作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这里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恢复高考以来,教育以应试为导向的突出问题越演越烈,目标上以分数为本,内容上强调知识为重和应试能力,方法上以知识点教学为体系,强调在群体教学中通过竞争促进学习,在教师、家长和全社会的功利性目标导向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渐渐远离育人的本质,沦落成为孩子未来谋职业的敲门砖。
从这个现实出发,林格提出“教育是没有用的”。
本真的教育应该是育人为先,重视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强调面向个体发展个性品质。
色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读书分享】给教育涂上爱的底色一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拿到这本《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心里想咋取了个这样的名字,思考着里面又会有怎样的教育方法呢?当自己慢慢地翻阅、品味、感悟后发现了教育专家林格所著的这本书是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教师都解放出来,使教育效果产生惊人的爆发力。
这本书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时也有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安全支撑,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
我更是佩服林格所提出的一些新观点,与我们当下的教学追求相一致的。
其中有许多现行教育观念值得我们品读,我选择了几点比较深刻的感受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李菲一、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
''林格认为,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响惊雷”,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
有这样一个孩子,我曾经尝试用各种方式来教育他。
我注意与孩子促膝长谈,给他平等;知道照顾他的面子,尽量回避其他的老师和同学;营造氛围,选择校园的角落来聊天。
可是,孩子除了辩解就是沉默,很不合作。
如果老师找他,他就回嘴:“知道老师叫我是为了什么,就是想跟我聊聊我的思想问题。
你说吧!”差点没把我给“气炸”!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教育中时常会出现。
我们要理解,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没办法,只好通过“训练、赏识、暗示”等不同的教育方式,顺应孩子,因势利导,启发和疏导成就了老师的心,也让孩子逐渐接受我的劝告,并让我帮助他改变现状。
即使中间的过程很困难,他也坚持下来了。
后来孩子曾告诉我,幸亏当时有我们老师的帮助、家长的配合,才让他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让他相信自己也有好的一面。
正是这样,孩子只有通过父母和教师给予“道''的提示与点拨,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策略,才能做至产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2篇)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在假期里面读,这本书是《教育是没有用的》。
本书是是作者若干年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
指出了中国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最大问题,我们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在孩子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失效了。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教师都解放出来,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能让教育提升的根本方法。
本书立意深远,说理清透,是一本可能会对中国教育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书中讲到我们的教育承担了许多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
有一位全国著名中学的女老师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___个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也照顾不了。
”当然,作者不认为培养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两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就是教育的成功,作者同时对美国教育也有过实地考察和研究,也并不认为他们的教育比起我们有多强。
但是无论这个故事是否属实,这个“黑色幽默”却给了我们一个问题需要反思:敢不敢彻底给孩子松绑?为什么孩子是可以依靠的,而且是可以彻底依靠的?人的短视是因为看不远,因此,我们需要站在高处,把目光投向远处。
教育,至少需要我们往后看三十年,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使命。
所谓“往后看三十年”,就是想象过了三十年后,孩子已经三四十岁了,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再回头来看当下的教育,心态可能就会中正平和了。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2)《教育是没有用的》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对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本书揭示了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有感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有感《教育是没有用》这本书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颇具争议和反常思维。
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禁开始思考,教育真的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观点:当前的教育体系过于功利化,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然而,当前的教育体系却过于功利化,强调的是应试能力而忽视了个体发展的多样性。
学生们被套入标准化的模式中,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我认为教育仍然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尽管当前的教育体系存在缺陷,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素质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我们需要回归教育的本质。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和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和特点。
教育的回归不是简单地颠覆现有的教育体系,而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教育回归元本需要教育机构、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努力。
教育机构应该改变评价标准和教育内容,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育者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伙伴。
家长应该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发展,提供支持和鼓励。
总结起来,教育的回归元本意味着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应该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教育是没有用的》的读后感
《教育是没有用的》的读后感《<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当我翻开《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说实话,心里是带着几分怀疑的。
教育怎么会没有用呢?从小到大,我们不都是在接受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吗?然而,随着深入阅读,我发现作者所表达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并非是我们常规理解的那种否定教育的价值,而是在反思当下一些教育方式的误区,倡导一种回归本真、顺应天性的教育理念。
书中提到,现在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和个性的发展。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观察到的一件小事。
那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阳光正好,我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
不远处的亭子里,坐着一对母女。
小女孩看起来也就七八岁的样子,一脸的不情愿,而她的妈妈则拿着一本练习册,不停地在说着什么。
我走近了一些,听到了这位妈妈严厉的声音:“这道题怎么又做错了?我都跟你讲了多少遍了!”小女孩低着头,小声嘟囔着:“妈妈,我已经很努力了。
”妈妈却不为所动:“努力?努力还做不对?今天不把这几页练习做完,不许出去玩!”小女孩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手里紧紧地握着笔,却迟迟没有落下。
那一刻,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我在想,这个小女孩也许原本对学习是有着一些兴趣和热情的,可是在妈妈这样的逼迫下,这份热情会不会渐渐消失殆尽呢?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我们设定的轨道前进,学好这个,掌握那个,却很少去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问问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就像书中说的,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我们不能一味地给孩子塞东西,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还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
可是每次我拿着画本涂鸦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会说:“画这些有什么用,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
”慢慢地,我放下了画笔,那份对画画的热爱也被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如今想来,如果当时他们能够多鼓励我一下,支持我的兴趣爱好,说不定我现在会在绘画方面有所成就呢。
其实,每个孩子都像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着自己的生长节奏和方式。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xingweimei|2011-2-21 16:55:00我们在以前学到的对老师的歌颂中经常听到这么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今天我却看到了格林老师这样的一个观点,他说:教师要做"火柴",不做"蜡烛"。
长期以来,我么教育者以蜡烛自喻,认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情操与美德。
实际上这个自喻表明了教育着内心的虚弱与执拗,最根本的原因教育是一种互动,教育的目标是对象的完善,当教育者满怀深情的歌咏自己的时候,他已经把教育的目标遗忘了。
所以教是为了不教,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做引导者,做"律师"不做"法官"。
做"农夫"不做"园丁",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
实现不教而教非教育家的专利,只要你愿意凝神静心,回归心灵的深处,品位教育的真味,普通人也可以实现,如果天下所有的教育者都能实现不教而教,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有福了。
实现不教而教,关键在于"自我概念"者四个字,孩子建立了自我概念,就可以自己教自己。
而协助孩子建立自我概念的前提是了解人的需求,关于需求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感情上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并满足孩子的层次需求,是建立孩子良好自我概念的基本线索。
在这里我认为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尊重每一个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渴望孩子不用我们一遍遍的唠叨就能很好的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表现优异。
可事实并非这样,往往就有些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于是作为教师,我们就一遍遍的苦口婆心的劝导,从好好学习对自己的.好处、家长老师的期望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他应该努力地去付出,可效果怎么样?我相信对一些学生是管用的,对一些学生在一段时间也是有效果的,反而有一些成了我们教师叮咛的常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因为参加了我校一次教师研讨读书会,讨论的中心话题同样围绕一本书--教育是没有用的吗?这本《教育是没有用的》书是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老师阅读,在温州书城一度卖到脱销,而讨论会上也引发了我校老师们的激烈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教育更好的方式,去改变一个孩子的现在和未来。
带着研讨会上的激动和困惑,我回家坐下来重新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阅读着这本书,对书中林格先生提到的观点进行了深深地反思。
林格先生在开篇里提到:我走了很多学校,面对过数以万计的家长,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
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司、成名成家。
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的和家长、教师的身上。
有一位全国着名的女老师对我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都照顾不了,甚至性生活都不合谐。
”我听了很震惊。
很多人把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我不赞同。
我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扞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
确实,现在我们对教育的期待,总是把与各种未来的名利之实捆绑起来了。
同样作为一名家长,我希望现在自己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孩子以后享有更多的自由。
这种自由度体现在:自由的选择去做喜欢的事情;自由地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自由地选择自己游走的空间。
而这一切自由的前提,是他要拥有足够的能量。
我们只要播下这棵种子,以爱的水与阳光去浇灌,它总会发芽生长,但至于它要朝哪个方向生长,或者在什么时候结果,结什么样的果,却是超出我们的预期与无法控制的。
林格先生提到:教育,应当回归到心灵深处。
历史止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词阐述基本的心性。
基督教徒称之为上帝,印度教徒称之为婆罗门,佛教徒称之为佛性,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基本的核心,并要求它的教徒用一生深化和体悟这个会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心性。
我们的日常生活被种种的情绪、思想和欲望所主宰,但有些时候,我们依然能其间清晰、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可能是在欣赏一支美好的曲子时,可能是在宁静的大自然中流连时,可能是在品尝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时。
当我们看到雪花翩翩飘下,看到太阳缓缓升起,看到一束光线射进屋里,都可能让我们瞥见自己内心深处那无比宁静和美好的地方。
这些光明、安详、喜悦的感觉,都曾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
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的过程。
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
长,指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宽,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
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
高,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这个器的容量,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林格先生说:正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人性中的另外一个需要彰显的美是正直之美。
树不直,难以长大成材,因为在生长过程中难以舒展,也无法抵抗更多的风雨雷电。
人的成长也一样,不正直则不能顺利地接受成长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一棵树要健康正直地生长,主要依靠的是:树根的扎实深刻(才能充分吸收养分);树干的力度(才能保持正直生长的方向);树枝的正直向上(才能潇洒自主)。
求知也是如此,“树根的扎实深刻”就是稳健踏实的作风,这样才能不断深,从而具备钻研的底气和实力;“树干的力度”就是战胜怠惰克服干扰因素的力量,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求知欲;“树枝的正直向上”就是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只有爱憎分明,勇于选择,才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生的影响,在全美国选出50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在收到的回信中,有两封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着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着:“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相同。
我一眼就看中一个又大又红的,十分喜欢。
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瞪了他一眼,责备地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留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口,并把那个最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
从此我学会了说谎,学会了不择手段,学会了打架,学会了偷抢。
反正我可以使用一切投入手段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直到现在被送到了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成功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了几个苹果,我和哥哥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的苹果拿在手上高高举起,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
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
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最大的苹果。
’我们三人比赛锄草,结果我赢了它。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付出配得上它的努力。
”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正直”的定义,所谓正直,就是通过正当的手段,遵循公平的原则,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也要扞卫和尊重他人正当的收益,帮助弱小,保障他们的利益。
而不仅仅是我们经常说的口号--坦荡无私,作风正派。
对于孩子来说,主要的就是学会遵循所有的游戏规则。
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充分使用正当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人不愿意从内心承认规则,就极容易选择投机取巧的方式,而选择了投机取巧并且达到目的之后,人的精神气质以及深层心理结构就会发生改变,或者阴暗,或者低靡,或者消极。
这样,不仅会陷井学习的困境之中,人格最终也会受到挑战我们传统的教育文化中,经常会说到一个美德--“悌”,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看似感人,实际上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类似“谦让”这样的传统教育文化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性质没有变,但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应当进一步抽象其性质,上升到从公平的角度来强调规则意识,来建立新的道德观。
一味要求孩子无条件谦逊,实际上缺乏说服力,让孩子放弃真实的欲望而获得奖励,既违子暗示“言不由衷”的合理性。
这往往是病态人格发育的先兆。
分苹果,可以分出人生的重大分水岭。
前者的妈妈一定没有想到。
但后者的妈妈,绝对是个生活的智慧家。
我相信这两个故事,一定颠覆我们很多人传统中对美德标准的要求。
对我触动最深的是:父母的自我更新--学习是必须,悟道是目标(104页)很多父母学习了以后,总想把学到的东西立即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所谓“活学活用”、“现学现用”。
其实真正的学习是学而不用,悟而不用,学的目的是悟,而不是用。
悟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悟得多了,就能积累一种境界和高度,有了高度以后,自然流露出来的心态,就是最好的教育。
一学就用,或者学的目的是直接使用,属于浅层次的学习。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任何一种教育经验都未必适合他,只有活化的,个性化的流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做到极致就是文化。
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识字的母亲教育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她们没知识,但有文化。
不能准确地给文化下一个定义,但基本上可以确认的是:文化就是一种状态,一种情怀,一种意识,一种耕耘,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与交流,最后融会贯通之后,就是一种力量,对心灵产生影响与感召的力量。
教育之所以是大智慧,就是因为它无形,但胜有形;无用,但大器天成。
教育之道是指导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之道。
我很固执地认为,改变中国教育,要从改变家庭教育开始。
因为家庭是孩子生长的土壤,因此,改变家庭教育土质,是一切教育改革的起点。
而很多家长认为,做父母是天彺的义务,不需要专门学习怎样教育孩子,再说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
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
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
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
一直都认为教育孩子的父母要学习至于学什么,怎么学。
我们国家好像没有专门的父母大学,也没有专门的指导书籍所以我现在的状态是什么都看,什么都学,当然是自己看,自己学,然后选择什么应该教给孩子,思考应该怎么教思考这样做的意义。
但是,这样很辛苦,也很迷茫毕竟只是自己在慢慢探索没人帮助,也不能预测后果所以,我是一个早教的忠实拥护者,觉得早教应不应该,这已经不是个问题。
问题是应该怎样教,教什么。
更因为做教师,看到过形形色色的无数学生,也会从他们的成败得失中推究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
抛开中国教育体制的优劣评论,发现会有这样一些规律:父母重视家庭教育的孩子,成绩相对要好,表现也好;成绩越好的学生,父母越重视。
当然不是绝对,但上北大,上清华的学生,绝大多数的父母是非常重视孩子学习的;成绩好,是因为她们习惯好,基础好,方法好,效率高,而这其中,习惯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还在父母。
教育就是提供给孩子一个合脚的鞋。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是鞋子去适用脚,还是脚去适用鞋子?还是相互去适用?脚去适用鞋子,难免重踏“郑人削履”覆辙,肯定不可取。
那么,用鞋子去适用脚呢?不同的学生智力、控制力、自觉程度、理解能力等等肯定不同,用鞋子去适用脚,意味着教育者要根据所教育学生的数量做不同的鞋子,一个班按照50人计算,老师就得做50双不同尺寸的“鞋子”,即采取50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可能吗?显然是当今为师者难以或无法做到。
是因为人多吗?还是采取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对于升学率没有把握,影响了学校的声誉还是自己的利益?其实,我们在打造“鞋”时候,并没有尊重过孩子们的意见。
我们总在以是否听老师的话为标准来评判学生,总认为学生的作业不合我们的要求,总觉得他们上课没认真听我们的讲解……这种一切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不就是在拿我们自己看来适合的“鞋”往孩子的脚上硬套吗?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孩子当成上帝的礼物来爱,珍视孩子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细心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了解每个孩子发展中的需求,帮助每个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立发展方向,建立自信,这样才能打造一双真正合孩子“脚”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