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定稿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案模板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授课人:XXX授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授课地点:XXX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基本概念和操作。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基本操作和解决常见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信息素养观念,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2. 操作系统及常用办公软件介绍3. 文件管理及磁盘管理4. 互联网应用基础5. 常用软件及工具介绍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操作系统及常用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2. 重点:文件管理及磁盘管理、互联网应用基础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及PPT课件2. 计算机实验室3. 教学软件及工具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建立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认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操作经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导入,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认知情况。
2. 讲授新课(40分钟):讲解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
通过PPT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认识。
3. 实践练习(4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上机实践,练习文件管理、磁盘管理、互联网应用等操作技能。
教师现场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4. 归纳小结(1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5篇范文)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5篇范文)第一篇: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方面达到中级业务水平的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方面的中级技术工人,学生具备和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网页设计、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维修、维护等专业技术。
1.政治思想方面: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本职工作的计算机行业的劳动者。
2.文化知识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掌握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
3.专业理论方面:①使学生了解掌握电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的电子元件、逻辑元件、电子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以及电子、电气设备的基本维护。
②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常用的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4.专业技能方面:①熟练掌握计算机录入技巧、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办公软件操作能力,获得计算机系统操作员中级技能证书。
②掌握当前几种网页制作软件,能熟练进行网页的设计和制作。
③熟练掌握PH0TOSH0P应用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能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图像处理(静态)。
④了解和掌握多媒体编制软件、VB程序设计,能进行动画和声音的多媒体制作。
⑤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的结构、建立和使用方法,了解数据库与网络的结合及应用,掌握常用的数据库操作。
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并能进行局域网络的建立 1以及日常维护。
⑦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维修、维护。
5.身体方面:具有—定的生理卫生知识和健康的身体,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二、课程设置及要求1、政治政治课是帮助学生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尚的重要课程。
其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成为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法制观念,热心为人民服务的跨世纪人才。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五年高职)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五年高职)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学制:全日制五年制专科二、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具有一定软、硬件操作及程序设计和系统维护能力,掌握一定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能在企事业单位、科技、教育、金融、行政等各类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各相关领域及其网站建设、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四、人才培养规格(一)知识结构(1)具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外语和文化及其他科技文化知识。
(2)能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图形制作软件和图形处理软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相关的操作。
(4)掌握一般网站的基本概念和创建网站的基本方法以及维护使用方法,包括各种常用网页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
(5)掌握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信息获取、组织、分析、发布,管理信息资源建设、更新与维护。
(6)了解数据库应用开发环境,熟悉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程序设计(二)能力结构(1)一般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法律意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身体素质.(2)职业素质,包括:质量意识、工程意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3)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和信息资源建设能力。
(4)具有计算机系统的实施、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管理、软硬件更新能力。
(5)自我学习、知识技能的更新、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五、课程设置(一)岗位素质课程英语(含听力);初等数学;语文;体育;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形势与政策讲座。
(二)主要岗位专业课程1、课程编号:07325101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计算机应用教学计划_工作计划_模板

计算机应用教学计划_工作计划_模板计算机应用教学计划(一)一、培养目标与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高新技术发展要求,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计算机在企事业单位、电脑网络公司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等岗位的需要,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中等职业技能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1、思想品德要求:毕业生应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2、专业知识要求:毕业生应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文字录入、office办公自动化、excel图表处理、多媒体软件的基本应用和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及因特网基本操作,熟悉计算机软硬件应用与维护,能排除计算机常见故障,了解计算机局域网络的组建流程与方法。
二、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英文字录入,WINDOWS 基本操作,OFFICE中WORD、EXCEL的使用,多媒体素材的加工,INTERNET的利用等。
:三、修业年限2~3年四、毕业条件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2、所学课程成绩合格;3、通过相关计算机等级考试;五、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对学生技能的掌握、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促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转化,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校内实习实训(含课堂实习)、企业实习两种形式。
(一)校内实习实训通过本综合实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综合运用技能,提升文字录入与处理能力。
(二)企业实习毕业实习的内容,可根据当时社会实际需要,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实习。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能力结构(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络的管理与维护、系统设计与维护,多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等能力,并能熟练掌握软件安装、操作、维护、开发和测试及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级计算机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能力结构:1﹒专业能力:(1)具备中级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
(2)具备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及广告设计与制作能力。
(3)具备计算机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操作能力。
2﹒方法能力:(1)具有严谨、细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具备本专业所从事行业的安全意识和方法。
(3)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3﹒社会能力:(1)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2)具有社会责任心和较强的社会交三、就业岗位1﹒能从事计算机软件调试及技术服务与软件销售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能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工作岗位。
3﹒能从事平面图形制作、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软件设计、影视资料编辑等工作。
4﹒能从事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等工作。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1、文化基础课(1)德育(128课时)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四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2)体育与健康(128课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功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3)语文(64课时)进一步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语文基础,为学生终身工作、生活、学习打好语文基础。
技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技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概述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网络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的装配、维修、调试和日常维护等工作。
二、专业课程设置
1. 计算机硬件基础
2. 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
3. 办公软件应用
4. 网络基础与应用
5. 计算机装机与维修实训
6. 计算机系统调试与维护实训
7. 计算机网络构建与维护实训
三、教学实施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实操训练。
2. 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3. 邀请行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了解行业动态。
4.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技能竞赛,提升专业技能。
四、实习实训
1. 校内实训室实习
2. 校外企业顶岗实习
五、职业发展方向
1. 计算机维修技术人员
2. 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
3. 计算机系统集成人员
4. 办公软件应用培训师
六、教学质量评价
1.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 定期开展教学评估
3. 聘请行业专家评审教学质量。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中职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为了提升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操作系统的使用、文件管理、文字录入等。
让学生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能够进行文档编辑、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
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包括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信息检索等。
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安全知识,掌握常见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和网络安全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正确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应用领域。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和软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操作系统(如 Windows)的操作。
2、文字处理软件(Word)Word 的基本操作,如文档创建、保存、打开、关闭等。
文字的录入、编辑和格式化,包括字体、字号、颜色、段落格式等。
页面设置、页眉页脚的编辑、表格的制作和编辑。
3、电子表格软件(Excel)Excel 的基本操作,如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保存、打开等。
数据的输入、编辑和格式化,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和图表的创建。
4、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PowerPoint 的基本操作,如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打开等。
幻灯片的编辑,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元素的插入和编辑。
幻灯片的布局和设计,演示文稿的放映和打印。
2023计算机专业教师工作计划10篇

2023计算机专业教师工作计划10篇2023计算机专业教师工作计划篇1一、培训概述1.培训内容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是从事办公室文员、文秘等办公室资料文档整理工作。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熟练掌握应用键盘输入中英文,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掌握Office 2003软件的操作技能。
2.培训等级:初级3.培训课时:35个小时(预计)4.培训对象:初步掌握计算机简单操作的职工二、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熟练掌握应用键盘输入中英文,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掌握Office 2003软件的操作技能,及计算机维修知识和网络应用能力。
并能从事办公室文员、仓库管理员等资料文档整理工作。
一、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培训目标具体如下:1.理论知识培训目标(l)掌握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的基本知识(2)掌握键盘、鼠标基本操作键的功能(3)掌握文件、文件夹的概念(4) Word窗口下工具栏、主要菜单的功能和使用(5)掌握搜索引擎的作用2.操作技能培训目标(1)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器的基本使用;相关属性的基本设置、文件及文件夹管理和控制面板中的常规操作;(3)熟练掌握文挡编辑,排版,表格与公式的制作;掌握图文混排技巧;(4)熟练掌握工作表的编辑;(5)熟练掌握创建和保存演示文稿,幻灯片的文本格式设置和编辑排版,熟练插入图片、艺术字、声音及图表和表格,进行幻灯片的打包和放映;(6)熟练掌握浏览Intemet的基本方法、网页的保存与收藏、Internet Explorer的设置、搜索引擎的使用。
二、WORD应用1.WORD排版、编辑。
2、WORD页面设置。
3、WORD打印设置。
三、EXCEL应用1.工作表的基本使用1)能够正确地分割窗口、冻结窗口,使用监视窗口。
2)深刻理解样式、模板概念,能新建、修改、应用样式,并从其他工作薄中合并样式,能创建并使用模板,并应用模板控制样式。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习教学计划.doc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管理能力和网络基本使用能力;(5)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能读懂基本电路,掌握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及应用技术;(6)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7)具备初步高级语言应用程序开发能力;(8)较广泛和较熟练的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初步多媒体制作能力,熟悉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常规外理,熟悉并能运用 Photoshop、3D、Flash 等软件进行多媒体制作;(9)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自学能力;(10)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定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创新能力;2、专业业务规格本专业按 2+1 模式组织教学(一、二年级以培养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主,开设必修课,三年级按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课),主要专业业务规格为:(1)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及组成原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维护和维修,能进行计算机的日常安装、调试、维修工作。
(2)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及组网技术,能进行小型局域网络的组建,具有网络建设、管理、维护及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
(3)具有设计与制作动态、交互式网页的能力。
(4)熟练掌握市场上流行的常用软件的应用。
(5)具有使用专业软件设计二维及三维动画的能力。
(6)掌握面向对象的设计原理及应用知识,具有使用Java 语言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三年;修业年限:三至五年五、主要课程及基本要求1、C 语言:课程的主要内容:《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专业课,主要内容为C语言的数据类型、语句、流程设计、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与工用体、文件等。
使学员能正确地使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设计简单的程序,培养学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指令系统,控制器,存贮器组织,输入输出系统;汇编语言,汇编语言基本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举例(输入输出程序设计、中断程序设计、系统调用及程序设计)。
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五篇范例)

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五篇范例)第一篇: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一、指导思想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本专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生产习惯,提高就业能力。
二、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级技能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2.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专业概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应用与开发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工具、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等。
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及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及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等专业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将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2.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工具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件;3.具备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的能力;4.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5.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置1.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离散数学2.编程语言与开发技术-C语言- Java语言- Python语言-网络编程技术- Web开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3.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软件工程-软件测试与调试-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项目管理-用户界面设计4.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系统结构与配置-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数据备份与恢复-网络安全与防护-系统性能优化四、实践环节安排1.实习实训课程-实习实训1: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实训-实习实训2: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实训2.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1:基于一些编程语言的软件开发案例-课程设计2:基于数据库的系统开发案例-毕业设计:综合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项目实施和管理五、教学形式与方法1.课堂讲授2.实验探究3.讨论研讨4.课程设计5.实习实训6.课程项目实施和管理实践六、教学质量评估1.课堂表现与作业论文评分2.实验报告与课程设计评分3.实习实训项目成绩评定4.毕业设计及答辩评定七、教学资源与保障1.实验室设备与软件环境2.助教与教辅人员支持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资源合作4.系统管理与维护实践平台5.及时解决教学资源紧缺问题以上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该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且侧重于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培养。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根据当前就业市场实际对初中级专门人才需求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能够诊断与维护计算机软、硬件故障,能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教材分析本书以个人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主线,以项目为单元,结合当前主流的硬件和软件,介绍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在内容安排力求做到深浅适度,详略得当,用大量的案例讲解组装与维护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学情分析289班为一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男生为主,只有几个女生,据了解大部分学生对学电脑感兴趣,部分学生以前使用过电脑,但不太了解,对组装维护没有基础,个别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好。
自制力不强,英语水平低。
四、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系统组成,掌握计算机常用硬件知识及选购方法2.掌握组装计算机和设置BIOS3.掌握系统的安装及常用软件安装方法4.掌握系统的备份和恢复5.掌握上网及安全设置,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的配置选购和组装设置BIOS2、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3、系统备份与数据恢复ADSL宽带上网设置4、常见硬件软件故障诊断及排除5、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和技巧难点:选购计算机、组装计算机、设置BIOS系统备份恢复、常见硬件故障及排除等六、具体措施及教学方法1.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2.项目分组,4人一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4.鼓励学生互学互帮,分组讨论、竞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6.精心备课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7.认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和课后辅导七、考核方式1.形成性考核:平时学习情况、平时上机任务完成情况及平时表现等(40%)2.终结性考核:期中、期末操作考试(60%)最终对学生一个总体评价八、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总课时88、周课时4周次教学内容课时第一周初步了解计算机,认识计算机硬件软件第二周组装计算机的配件选购第三周主流配置方案分析第四周成品计算机选购第五周组装计算机第六周组装计算机检查调试第七周组装计算机检查调试第八周设置BIOS第九周设置BIOS配置软件环境第十周设置BIOS配置软件环境期中考试第十一周常用外设选购安装第十二周常用外设选购安装第十三周系统性能测试优化第十四周系统备份恢复第十五周计算机上网及安全设置第十六周常见硬件故障诊断及排除第十七周常见硬件故障诊断及排除第十八周常见硬件故障诊断及排除第十九周常见软件故障诊断及排除第二十周综合实训第二十一周综合实训第二十二周综合实训期末考试合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根据当前就业市场实际对初中级专门人才需求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能够诊断与维护计算机软、硬件故障,能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计算机教学计划(优秀3篇)

计算机教学计划(优秀3篇)日子好像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又将接触新的学问,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阅历,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略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教学计划(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共享一下给您最好的伙伴。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篇一一、引导思想1.依据计算机科学的特点:技能性和实践性强,专业学问广博,以及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2.依据大纲要求:重点培育同学把握计算机基础学问和一些基本技能,培育喜好。
3.依据学校工作要求和计算机课时间规划,一周只有一节计算机课。
4.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育人,还要提高自身。
二、计划的目标和任务第一,这学期同学要把握开关,自身进入键盘练习环境。
第二:这学期同学要把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学问,譬如计算机历史、进展过程、计算机基本原理、计算机安全学问等等。
第三,发觉和培育潜在的同学。
第四:确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
三、完成计划的措施和方法1、依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和学校的要求,准备好每一节课,透彻理解课内内容,将艰深的专业学问转化为口语,使学问清楚。
2.计算机科学很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解和计算机实践要合理布置,计算机时间略多。
这学期的计算机内容重点培育对键盘的喜好和谙习程度。
3.在教学过程中,要发觉有特别潜力的同学,组织喜好小组,加添练习时间,培育喜好,加深对计算机的理解和认得。
4、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育同学,还要注意提高自身。
一方面要自学各种学问(自考本科,连续培训,政治学习);另一方面,要听课,评课,求老老师指点,学习。
5.另外,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二一同学情况分析经过上一学期的教学,我发觉在小学里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学占90%以上,因此,同学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确定的基础。
但同学对于为什么这么操作、什么情况下应当用这种操作、还有没有别的操作方法这些需要思考的内容比较生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技能,使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等基本操作,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办公自动化,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机基本概念。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文件管理和维护。
3. 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PowerPoint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
4.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的使用和安全。
常用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
5. 信息管理与检索。
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软件的基本操作。
网络信息检索和利用。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例演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通过理论讲授,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通过实例演示和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计算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将包括日常考勤、作业成绩、实验报告、课堂讨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
通过综合评价,评估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六、教学保障。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我们将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11、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MS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Expres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存储与处理。
3、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4、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分类与防治。
5、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6、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2课时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1、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2、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及分类。
3、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夹、库等。
4、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1)桌面外观的设置,基本的网络配置。
(2)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与应用。
(3)掌握文件、磁盘、显示属性的查看、设置等操作。
(4)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和选用。
(5)掌握检索文件、查询程序的方法。
(6)了解软、硬件的基本系统工具。
2课时三、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1、Word的基本概念,Word 的基本功能和运行环境,Word的启动和退出。
2、文档的创建、打开、输入、保存等基本操作。
3、文本的选定、插入与删除、复制与移动、查找与替换等基本编辑技术;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
4、字体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文档页面设置、文档背景设置和文档分栏等基本排版技术。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一、基础课程
1. 计算机组成原理
2. 数据结构与算法
3. 操作系统原理
4. 计算机网络原理
5. 数据库原理
6. 编程语言原理
二、核心课程
1. 软件工程
2. 网页设计与开发
3. 人工智能原理
4. 数据挖掘
5. 机器学习
6. 计算机图形学
三、选修课程
1. 移动应用开发
2. 云计算与大数据
3. 计算机安全与密码学
4. 区块链技术
5.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6.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四、实践课程
1. 实习实训
2. 毕业设计
该计划旨在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深入浅出,从基础课程到核心课程再到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实践课程部分包括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通过实践活动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研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English Response:Instructional Plan fo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mputer Applications Program.I. Introduction.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mputer Applications Program (PTCAP) at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level prepares students for entry-level positions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The program provides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necessary to use computer software and hardware to complete a variety of tasks related to business, education, and other fields.II. Program Goals.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foundat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computer applications software and hardware.To prepare students for entry-level positions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To develop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To enhanc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skills.III. Program Objectives.Upon completion of the PTCAP,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Demonstrate proficiency in the us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software, including word processing, spreadsheet, presentation, and database software.Troubleshoot and solve common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problems.Utilize various operating systems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s to complete tasks related to business andother fields.Design and develop simple websites and web applications.Communicate effectively using written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s.Work effectively in teams and collaborate with others.IV. Program Curriculum.The PTCAP curriculum is divided into four modules:Module 1: Computer Fundamentals This module introduces students to the basic concepts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cluding operating systems, file management, and networking.Module 2: Word Processing and Spreadsheet Applications This module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Microsoft Word and Excel, including advanced formatting,formula creation, and data analysis.Module 3: Presentation and Database Applications This module introduces students to the use of Microsoft PowerPoint and Access, including slide design, data visualization, and database management.Module 4: Web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his module provides students with the basics of web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ncluding HTML, CSS, and JavaScript.V. Assessment.Students' progress in the PTCAP will be assessed through a variety of methods, including:Quizzes and exams.Projects and assignments.Class participation.Skills demonstrations.VI. Resources.The PTCAP has access to a variety of resources, including:Computer labs with up-to-date software and hardware.Technical support staff.Industry partnerships.VII. Conclusion.The PTCAP is a valuable program that prepares students for success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The program provides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necessary to enter the workforce and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of their organizations.中文回答: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定稿

张北县职教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一、制定依据1、国家、省级有关文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河北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河北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级部分)等文件。
2、参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育部《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成果——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3 年。
三、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知识结构与要求1. 掌握与办学层次相适应的人文基本知识;2.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3. 掌握计算机及其外设的软硬件安装、调试、维修、销售的基本常识;4. 掌握计算机网络建设及管理和维护的知识;5. 掌握计算机辅助制图、平面效果图、二三维动画、多媒体制作。
(二)能力结构及要求1. 具有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设计与制作能力;具有动画制作能力,具有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2. 具有计算机系统安装和维修、计算机外设使用与维修能力;3. 具有计算机局域网组建和维护、网页设计制作、网站维护及管理能力,具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的能力;4. 具有持续学习和团队合作、交流沟通及协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北县职教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专业:计算机及应用学制:三年适用对象:职业高中中专一、制定依据1、国家、省级有关文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河北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河北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级部分)等文件。
2、参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成果——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知识结构与要求1.掌握与办学层次相适应的人文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3.掌握计算机及其外设的软硬件安装、调试、维修、销售的基本常识;4.掌握计算机网络建设及管理和维护的知识;5.掌握计算机辅助制图、平面效果图、二三维动画、多媒体制作。
(二)能力结构及要求1.具有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设计与制作能力;具有动画制作能力,具有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2.具有计算机系统安装和维修、计算机外设使用与维修能力;3.具有计算机局域网组建和维护、网页设计制作、网站维护及管理能力,具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的能力;4.具有持续学习和团队合作、交流沟通及协调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前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证书(或其他同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办公软件应用”中级工或“计算机维修工”中级工证书;“多媒体制作员”中级工作为选修考证; 其他可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四)就业岗位与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及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文化基础课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社会的生活与消费、收入与支出、生产与营销、投资保险的生活观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把握生活中的经济规律,正确选择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和创富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懂得诚信、合作和维权,学会理财,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追求正确的生活世界、劳动世界的共同价值,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的生活,成就理想,享有幸福的人生。
2.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与人生(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体育与健康(14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
其任务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语文(19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7.数学(16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英语(182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计算机应用基础(14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0.物理(80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必要的基础。
10.化学(78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指导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协作互助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11.综合文科(72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科学、技术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成就,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世界的主要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基础上,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二)专业技能课1. ★文字录入(学时:54,学分3)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中英文输入法,要求学生掌握五笔或者拼音输入法,并能达到一分钟60字左右的要求。
2. ★微机组装与维修(含实训考证)(学时:132,学分:10)课程简介: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核心部件的性能和选购、各种部件的组装,以及维修和保养方面的知识。
硬件部分主要涉及计算机主板、CPU、内存、硬盘、各种接口卡、显示器、键盘、鼠标、机箱、电源、光驱、调制解调器、打印机、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等。
软件部分介绍了BIOS、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操作系统、驱动程序,以及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等。
此外,还介绍了使用软件测试硬件性能、辨识硬件真伪、处理常见故障和防治病毒等方面的内容。
3. ★图形图像处理(学时72:,学分:4)课程简介:本课程着重讲解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技术、方法及应用。
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色彩和色调调整、选区制作、绘画与修饰、绘图与编辑、文本处理、图层、通道、滤镜、动作应用和图像输出等。
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学时:90,学分5)课程简介:本课程以Visual Basic 6.0为语言背景,以程序结构为主线,介绍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方法。
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的初步概念,程序设计基础,数据输入输出、选择结构设计、循环结构设计、数组、过程、数据文件、程序调试,常用控件的使用,数据库编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