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3表内乘法(一)3.1认识乘法教学反思素材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学反思认识乘法,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也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简单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设计上我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体验成功、主动发展和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使课堂有效性得以充分体现。
反思以上的教例,我觉得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二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现成学具袋中的教具,让学生在课堂中借助实践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数学算理等。
学习认识乘法,我让学生边摆小棒边数出几个几相加,这样的操作能帮助学生很快说出乘法的结果,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在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小棒代替小鸡、钢笔、花和圆片等等,让学生借助小棒先摆一摆,说一说几个几相加,再进行独立思考,并填写。
我发现学生通过摆小棒操作,能熟练说出乘法算式的答案,学生尝试到操作的快乐,他们乐于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数学练习活动。
在一些数学练习中,经常碰到一些带有操作图示的题目,而有些学生解答这些题目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教师多提供加强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机会,必要时进行学具方法的指导。
二、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首先组织学生按群数出鸡和兔的数量,列出连加算式,对几个相同数连加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圆片,将刚刚形成的感性认识加工成动态表象,在亲自操作中体验几个几;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片,分别列式求数量,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
教学中,学生通过看图数数操作体验比较感知,在鲜活的具体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几个几的表象。
三、在强烈反差中感知求几个几用乘法写比较简便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乘法,再加上未系统学习乘法口诀,学生暂时尚不能体验乘法计算的简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一课时认识乘法教学内容:课本第20—22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学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认识乘法)二、新授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板书:2+2+2=6(只)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是多少?(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个2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
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图。
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2)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3、教学例2(1)出示例2图(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板书:2+2+2+2=8)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答老师板书:2 + 2 + 2 + 2 = 8(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两节,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复习。
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计算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在学生学习加法之后,利用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
由学生在同数相加的计算活动中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1.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
2. 组织好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练习,是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地基本途径。
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促使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
3. 认真抓好“用数学”的教学。
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逐步发展应用意识。
1. 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由学生在同数相加的计算活动中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2. 注意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事物、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
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一次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5)第2课时1~4的乘法口诀 (8)第3课时5的乘法口诀 (11)第4课时乘加、乘减 (13)第5课时6的乘法口诀 (16)第6课时复习 (19)(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经历探索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1~6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乘数在6以内的乘法;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式题。
2.使学生在认识乘法和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经历根据乘法的含义解决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习惯,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
这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7~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基础。
同时,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学习从加、减法到乘法,是认知过程中一次重要的飞跃。
因此,必须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结合乘法口诀的教学,还分散编排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这对于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乘法的含义;(2)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应的口算;(3)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的难点是:(1)理解乘法的含义;(2)4和6的乘法口诀。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由于乘法的含义比较抽象,二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梳理巩固提升 第3讲 表内乘法(一)(苏教版含解析)
第3讲表内乘法(一)知识点一:认识乘法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成乘法的方法是:“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知识点二:1~4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的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知识点三: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知识点四:乘加、乘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计算乘加、乘减的方法: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知识点五:6的乘法口诀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考点一:认识乘法和1~6的乘法口诀【例1】6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多少个“星”?【分析】1只七星瓢虫一共有7个“星”,6只七星瓢虫一共有6个7个“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答。
【解答】解:7×6=42(个)答:6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42个“星”。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1.4个同学一共做了多少朵小红花?【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4个6是多少,用4乘6即可解答。
【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表内乘法的计算及应用。
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平均每只小兔重6千克,平均每只猴子重几千克?【分析】用平均每只小兔的质量乘6,可以计算出6只小兔的质量之和,再用6只小兔的质量之和除以2,计算出平均每只猴子重几千克。
【解答】解:6×6÷2=36÷2=18(千克)答:平均每只猴子重18千克。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计算出6只小兔的质量之和,再用除法计算出平均每只猴子重几千克。
3.写算式。
3×5=15(个)【分析】先观察每个盘中的数量都是5个,用每个盘子中的数量5乘盘子的数量3即可求出桃子的总数。
【解答】解:3×5=15(个)故答案为:3;5;15。
【点评】本题考查了看图写算式,重点考查了识图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认识乘法》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认识乘法》教学反思《认识乘法》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3页。
我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难点定位为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在教学《认识乘法》之前,我查阅了不少相关教学案例。
其中大多数都是以有趣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写出相同数或者不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接下来进行比较分类,在分类中一步步引出乘法的意义。
我参照了江苏姜堰市行知实验小学王荣、于涛老师撰写的教案,依葫芦画瓢,在自己班里进行教学。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重难点的突破不到位,一方面是由于自己教学经验组织的缺乏(进入牌小的第一节数学课),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很不到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新课标》也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组织、展开学习活动。
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的任务是分析教材、吃透教材,不要盲目的依赖教材,同时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在以前学习的加法中,虽算过同数连加,但并不要求说出是几个几。
对于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几个几做的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学生课后作业中暴露出对于乘法意义的掌握并不是很深刻。
教后我想我应该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说说情境中或者算式中所蕴含的几个几。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3表内乘法一3.1认识乘法教学反思素材苏教版
认识乘法教学反思1.注意教学的各个层次要做到趣味化、情感化、活动化、自主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切实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明确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既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同时又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多项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维、主体、开放的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附文:怎样做好语文阅读理解我觉得阅读理解还是比较感性的。
光是上课认真听是无法满足的,说实话现在很多阅读方面的题目即使是你的语文老师仍然很难帮你解答的比较详细,所以语文阅读一般靠的是课外文章的阅读和比较感性的认知,课内可以通过课堂学习了解一些比较正规的答题技巧,因为语文考试的阅读答题方法还是有法可循的。
建议你平时多读一些散文,加深理解,并不一定要把一篇文章完完全全都理解,即使一篇文章理解一点,长时间下来也很有收获的哦。
比如青年文摘和读者这两本杂志,有时间多读读,不仅增加阅读水平和感性认识,和可以积累一些课外的资料,对你考试的作文材料很有帮助,岂不是一举两得。
当然考场作文也有一定的方法,首先文章要通读一遍,也就是速读一遍。
不需要对文章有很深层次的了解,但要知道文章在讲什么,同时找出文章的中心和论点,可以拿笔划线做标记。
而考场阅读题目一般的中心只会出现在第一二段或者文章结尾,出现在文章中间的很少,其他地方几乎没有。
而第一遍读文章要养成标出中心句的习惯,因为考场阅读题总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和文章中心有所关联。
接下来直接去看问题,带着问题读第二遍,可以写写画画,不要有爱惜纸张之类的想法。
因为正规考试基本都用答题纸的,而试卷即使你鬼画符也没人会管你,所以只要对你阅读有利,都可以去尝试。
不要抱有扫一眼的想法,因为这样只会浪费你更多的时间,尤其是你前几遍不会对文章有太深的理解的。
数学表内乘法教学反思范文(2篇)
数学表内乘法教学反思范文本节课是初次认识乘法,所以我们这节课的设计就要从加法入手。
先出示情境图,根据发现的信息来提问题,分别从开小火车的有多少人,做碰碰车的有多少人及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些问题入手,大部分孩子都能列出加法算式来,教师板书,继而同学们来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有无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式都有相同的加数。
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主要注重对孩子们语言表达上的培养和行为习惯上的养成。
另外,在总结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利用我们之前的发现使学生们意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换句话说,只有有着相同加数的算式才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在学习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中,使学生们认识到如:4+4+4+4+4这___个4相加既可以写成5_4也可以写成4_5,因为之前老师在暑假作业上有一项要求整理背诵99乘法口诀表,有的学生知识单纯的去记忆,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至于我让转换其他的加法算式为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滥用乘法口诀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首先向同学们解释了何为乘法口诀:为了方便人们记忆9以内的乘法整理编排出来的一个便于记忆的口诀,他并不能代替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会分不清加数和个数,比如3+3写成乘法算式,有个别同学会写成3_3,针对这一情况,我会重新让学生去回忆并理解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这一节课是认识乘法的起始课,使学生学习并运用乘法口诀的基础,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平时计算过程中经常见到几个几相加,却并未真正的运用过。
所以,这一节课就是培养学生认识到加法与乘法关系的一个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学生们的掌握总体不错。
数学表内乘法教学反思范文(2)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乘法作为数学的一部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尽相同。
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首先,在乘法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乘法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版本6)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版本6)第七单元观察物体第2课时在课堂上曾出现这么一段小插曲:让学生自学长方体各个面的名称后,汇报时,有的学生理解错误,他站在长方体的正面(正面红色),说正面是红色的,当他站在这个长方体的侧面(侧面黄色)时,还说正面是红色的。
这时,一个孩子很敏锐的发现他说的是错的,及时走上前纠正了刚才那位同学的错误,而且表述的非常清楚。
这个孩子多会学习呀,可惜的是我的评价没有跟上去,没有为他的勇于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无疑是我这堂课的遗憾。
都说现在的孩子倾听不好,如果我及时抓住了这一契机,对其他学生无疑是个最好的榜样,可惜我错过,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多么的重要。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1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的两个例题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感受“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
通过小男孩喂鸡这一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
再用课件动态展示小鸡吃饱后离开的情景,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像动画片一样娓娓道来,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新授环节处理的得心应手,学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就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今天我上了一节教研课《认识多边形》,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通过数边的条数判断多边形的方法。
我一开始定的目标有4条:1能回忆起已经认识的图形,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认识边。
2.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四边形,能作出正确判断。
3.通过自主分类,认识五边形、六边形,知道多边形的命名方法。
4.参与图形的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针对4个目标我设计了3个板块,因为觉得目标1和目标2在教学时比较难分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教学反思我上了《连加连减》这一课,《连加、连减》一课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
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而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绝大部分学生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
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为他们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我都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本组的计算方法,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创造,寻求更加简便的计算方法。
在展示交流中互相质疑,补充回答,完全是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
作为老师的我,只是学生在出现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给予引导或补充,让学生自己完善自己的想法。
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加减混合》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如下启发:1、通过创设情景学生自主探讨竖式的写法,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通过交流探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计算能力。
2、发展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5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从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初步感受这类问题里的大小不同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学会多的去掉,少的添上或移多补少的方法把这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表内乘法(一)教案苏教版
三表内乘法(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计算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相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在学生学习加法之后,利用相同数相加的问题引出乘法运算。
由学生在相同数相加的计算活动中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第1课时几个几相加教材第20页例1及相关练习。
1.让学生学会用“几个几相加”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算式。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把相同数连加的算式表述为“几个几相加”。
难点: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课件、小棒。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园看一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主题图。
)师: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排列的?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鸡和免。
鸡3只一组,有4组;兔2只一组,有3组。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免一共有多少只?鸡一共有多少只?师: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1.列出算式,说明依据。
师:怎样列式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呢?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免的只数:2+2+2=6(只);鸡的只数:3+3+3+3=12(只)。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图中免子是2只一组,有3组;鸡是3只一组,有4组。
)2.观察算式,发现特点。
师:观察上面的两道算式,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每道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三 表内乘法(一)_教案1
表内乘法(一)【教材分析】表内乘法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重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同时,表内乘法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因此,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的口诀两节,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6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数学。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是相同数相加法。
3使学生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各部分称。
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形如:4+4+4+4+4+3, 4+4+4+4-4算式如何式。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
说明:此部分创设情境即可创设现实情境,也可以创设数学情境,如写好多3+3+3+3+3+3=(),能不能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表达这个算式2在多种活动中得出相同加数相加的等式引出乘法。
理解乘法与同加数加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首先用小棒拼摆图形的活动,再由计算“每个小朋友用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列出各连加算式,进而选择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喜欢的拼图活动之中,并通过实物图、相同数相加的算式与乘法算式对照,以及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完成对乘法的初步认识。
这样,使概念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共17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分析«表内乘法(一)»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教学1~6的乘法口诀。
这些口诀分三段教学。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编排特点:1.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科书不是把编好的乘法口诀教给学生,也不是想学生展示口诀是怎样编的,而是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
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是有计划地进行的。
2.把记忆乘法口诀和应用乘法口诀紧密结合。
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数学教科书中“记忆口诀→用口诀算乘法→用乘法解答应用题”的编写模式,在编出乘法口诀后,就把记口诀和用口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用”中“记”,在“记”中“用”。
在用口诀时,又把用口诀算乘法和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了大量机械重复训练,使学生能充满情趣地练习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几个几”和乘法的含义,6以内的乘法口诀及乘法实际问题。
难点:乘法的含义,6以内的乘法口诀规律及乘法实际问题。
四、课时划分:共18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1课时练习四 2课时1-4的乘法口诀 1课时练习五 1课时5的乘法口诀 1课时乘加、乘减 1课时练习六 1课时6的乘法口诀 1课时练习七 2课时复习2课时机动5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认识乘法》课后反思-word文档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认识乘法》课后反思《认识乘法》,它是在掌握几个数连加的知识基础上引入的,本课需要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
1、眼、口、手多种感官并用,加深学生体会几个几代表的含义。
由课本的情景图,观察图,提出问题:兔有多少只?如何列式计算,这是个重点,再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兔排列的特点,小兔是两只两只排列,适时问:看到了几个两只?那么要求兔一共有多少只怎么列式?列出连加的算式2+2+2=6(只)。
学生会对对几个相同数连加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通过观察有了初步的认识,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画片,将刚刚形成的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在亲自操作中体验几个几,我的要求是用画片摆一摆,一堆摆2个,摆3堆;然后我又加上一个条件,将画片排排好,变成一排3个,共两排,引导学生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片,发现是2个3,列式求数量,这样在对比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在学习中,通过眼睛看,用嘴巴说,用手写,等多种感官并用,可以充分集中注意力,加深对几个几含义的体验和感知。
2、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对于学习知识,当知道为什么要学,人们会主动去学。
这样学习效率便会提高。
为什么要学习乘法?我觉得一定要使学生明白。
首先,在例二的教学中学生需要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书写简便。
因而,教学时我创设对比情境,让学生写出3个2相加到5个2,再到100个2,一开始学生觉得很简单,3个2,5个2,都没有问题,但到了100个2,问题便出现了。
太烦了!太多了!写到什么时候!学生纷纷疑问。
此时我恰到好处的引入乘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和写的过程中体会到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写算式比较简便。
其次,通过思考用加法算和乘法算的结果是一样的,它们求的都是总数,让学生明白乘法和加法的联系。
3、注重应用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_苏版新课标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_苏版新课标由于同年级老师十一过后要讲公布课用我们班学生试讲,我将此部分内容进行前置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差不多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那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形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明白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学生实际操作,第一通过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十分喜爱的游乐园引起学生的爱好,为认识乘法作预备。
接着让学生用小棒摆各种各样的图案,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
从中我们能够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
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明白得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运算的基础。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明白得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本课。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明白得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而我在教学中只轻轻地点了一下,致使有专门多中下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阻碍了教学成效。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
本节课是初次认识乘法,因此我们这节课的设计就要从加法入手。
先出示情境图,依照发觉的信息来提问题,分别从开小火车的有多少人,做碰碰车的有多少人及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些问题入手,大部分小孩都能列出加法算式来,教师板书,继而同学们来观看这几个加法算式有无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觉这些算式都有相同的加数。
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要紧注重对小孩们语言表达上的培养和行为适应上的养成。
另外,在总结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利用我们之前的发觉使学生们意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够用加法算式,也能够用乘法运算。
换句话说,只有有着相同加数的算式才能够写成乘法算式。
在学习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中,使学生们认识到如:4+4+4+4+4这5个4相加既能够写成5×4也能够写成4×5,因为之前老师在暑假作业上有一项要求整理背诵99乘法口诀表,有的学生知识单纯的去经历,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至于我让转换其他的加法算式为乘法算式的过程中显现了滥用乘法口诀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第一向同学们说明了何为乘法口诀:为了方便人们经历9以内的乘法整理编排出来的一个便于经历的口诀,他并不能代替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
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教科书第20-24页)(备课素材)-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教科书第20-24页)备课素材乘法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0~22页)【教材说明】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因为是初次认识乘法,教材十分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有层次地组织学生认识乘法的活动。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先认识“几个几相加”,再认识乘法的含义以及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例1主要引导学生联系问题情境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为进一步抽象出乘法的含义作好准备。
例题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免有几个2只”“鸡有几个3只”,进而把学生已有的对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认识转换到用“几个几相加”来表达。
这种看似简单的转换,恰恰是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也是新知生长的关键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免有多少只,鸡有多少只”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的含义算出结果,并通过交流明确:3个2相加得6,4个3相加得12。
随后的“试一试”,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进一步丰富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
例2在学生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认识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在提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的问题后,教材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算一算,并通过交流明确: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求4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
然后告诉学生: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列式为4x2,也可以列式为2x4。
接着介绍乘号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随后的“试一试”要求学生看图先列出加法算式,弄清是几个几相加,再列出乘法算式。
在例1和例2教学的基础上,教材再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概括乘法的含义,并告诉学生“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这样,组织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循序渐进地认识乘法的含义,有利于学生更充分地感知乘法的含义,感受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初步建立乘法的概念。
“想想做做”继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和操作活动,进一步强化对乘法含义的认识,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3教学反思:
认识乘法
教学反思
1.注意教学的各个层次要做到趣味化、情感化、活动化、自主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切实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明确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既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同时又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多项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维、主体、开放的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