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检测: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2章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则队伍在这段时间相对地面前进的距 离s为
l + l = 2v1v2l . s=v1t=v1 v -v v +v 2 2 2 1 1 2 v2-v1
法二:以地面为参考系时,则根据通讯 员与队伍前进距离间的关系得出, 从队 尾赶到队头: v2t1-v1t1=l ①
从队头赶到队尾:v1t2+v2t2=l ② l l 由①②解得 t1= ,t2= v2-v1 v1+v2 所以队伍前进的距离为 2v1v2l s=v1(t1+t2)= 2 2. v2-v1
【答案】
A
【规律总结】 (1)求平均速度的关键是明确所求的 是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或哪一段 位移的平均速度.
v0+vt t (2)要注意公式 v = 和 v =v 2 2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对一般 s 的变速运动,只能用 v = (定义式) t 来计算.
变式训练2 (创新题)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 点46分,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 生里氏9级特大地震.位于首都东京西 北的长野县12日凌晨再次发生两次较 强震感地震,造成山体滑坡.
的快慢,是Δv与Δt的比值,不能只由
Δv大小判断加速度大小,故B错;加
速度增大,说明速度变化加快,速度
可能增大加快,也可能减小加快,
或只是方向变化加快,故A、C错;加
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为零
说明速度不变,但速度可以很大,也
可以很小,故D正确.
题型探究讲练互动
参考系的灵活选取
例1 一列长为l的队伍,行进速度为v1,
通讯员运动的路程:
2 l l 2v2l L=v2t=v2 v -v +v +v = 2 2. v2-v1 2 1 1 2
2v1v2l 2v2l 2 答案: 2 2 v2-v1 v 2-v2 2 1
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分宝典 第1课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
第1课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普查讲1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a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3个基本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1)(2021改编题,10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 0和s 1(s 1<s 0)处分别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
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速度v 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
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
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冰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 1。
求:①冰球在冰面上滑行的加速度;②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答案:①v 21-v 22s 0(4分)②s 1(v 0+v 1)22s 20(6分)解析:①设冰球的加速度为a 1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知2a 1s 0=v 21-v 20 (2分)解得a 1=v 21-v 22s 0(2分)②设冰球运动时间为t ,则t =v 1-v 0a 1(2分)又s 1=12at 2(2分)解得a =s 1(v 0+v 1)22s 20(2分)(2)(经典题,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直线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
答案:5∶7(13分)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 0)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1,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2,由运动学公式得v =at 0(1分)s 1=12at 20(2分)s 2=v t 0+12(2a )t 20(2分) 设汽车乙在t 0时刻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 ′1、s ′2 同样有v ′=(2a )t 0(1分) s ′1=12(2a )t 20(2分) s ′2=v ′t 0+12at 20(2分)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 、s ′,则有 s =s 1+s 2(1分) s ′=s ′1+s ′2(1分)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s s ′=57(1分)b .应用3个基本关系式的3个推论巧解实际问题 (3)(2019四川模拟,10分)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每隔0.1 s 释放一颗,连续释放了好几颗后,对斜面上正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所示(所有小球均在斜面上)。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物理-作业手册(完美版)
课时作业(一) 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一、单选题1.“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发射升空,2013年12月14日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在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B.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C.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D.“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2.[2015·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最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 m.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 则()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2 m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5,5)运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3.[2015·黄山模拟]如图K11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沿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K11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52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4.[2015·深圳中学模拟]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5.[2015·洛阳一中质检]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3+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则该质点在t=2 s 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A.8 m/s,24 m/s B.24 m/s,8 m/sC .12 m/s ,24 m/sD .24 m/s ,12 m/s 二、多选题 6.[2015·安徽合肥模拟]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v 1、v 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t /s 0 1 2 3 4 v 1/(m ·s -1) 18.0 17.5 17.0 16.5 16.0 v 2/(m ·s -1)9.811.012.213.414.6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 B .汽车的加速度较小 C .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D .汽车的位移在增加7.图K12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图K12A .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 .0~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 内的加速度D .0~1 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8.如图K13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 盒接收,从B 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 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K13A .超声波的速度为v 声=2x 1t 1B .超声波的速度为v 声=2x 2t 2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2(x 2-x 1)t 2-t 1+2Δt 0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2(x 2-x 1)t 2-t 1+Δt 0三、计算题9.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时刻/s1.02.03.0 5.0 7.0 9.5 10.5速度/(m·s-1)36912129 3(1)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2)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10.如图K14所示,一艘海轮用船上天线D向海岸边的信号接收器A发送电磁波脉冲求救信号.信号接收器和船上天线的海拔高度分别为AB=H和CD=h.船上天线某时刻发出一个电磁波脉冲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一个较强和较弱的脉冲,前者是直接到达的信号,后者是经海平面反射后再到达的信号,两个脉冲信号到达的时间间隔为Δt,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c,求船上天线发出信号时海轮与海岸的距离L.图K14课时作业(二)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单选题1.[2015·济南高三检测]关于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比萨斜塔上同时由静止释放一大一小两个金属球,两球同时着地,说明两球运动的加速度相同,这个加速度就是当地的重力加速度B.地球上各处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都相同C.济南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2,说明在济南做下落运动的物体,每经过1 s速度增加9.8 m/sD.哈尔滨和广州的重力加速度都竖直向下,两者的方向相同2.[2015·河南驻马店期中]一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经过b 点时速度为v,经过c点时速度为3v,不计空气阻力,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 A.1∶3 B.1∶5C.1∶8 D.1∶93.[2014·浙江慈溪模拟]一个小石子从离地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K21所示.已知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11000s,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图K21A.6.5 mB.10 mC.20 mD.45 m4.[2015·山西四校联考]以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 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 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12.5 mB.2 mC.10 mD.0.5 m5.[2015·黑龙江绥化三校月考]某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经过位移为s时的速度是v, 那么经过位移为2s时的速度是()A.2vB.2vC.2 2vD.4v二、多选题6.[2015·河北石家庄重点中学模拟]如图K22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 =1 m,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滑块经过C时的速度为v C,则()图K22A .滑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 2B .vC =6 m/s C .DE =3 m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 s 7.[2015·浙江杭州重点中学期中]某物体以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4 s 内物体的( )A .位移大小为50 mB .路程为50 m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0 m/sD .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 8.如图K23所示,t =0时,质量为0.5 kg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每隔2 s 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23t /s 0 2 4 6 v /(m ·s -1)8128A.t =103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 点B .t =10 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 C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D .A 、B 间的距离大于B 、C 间的距离 三、计算题 9.[2015·湖北省重点中学联考]如图K24所示,木杆长5 m ,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 处圆筒AB ,圆筒AB 长为5 m.(1)木杆经过圆筒的上端A 所用的时间t 1是多少?(2)木杆通过圆筒AB 所用的时间t 2是多少?(g 取10 m/s 2)图K2410.[2015·济南一模]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 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K25所示.假设汽车以v1=15 m/s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 m处正好匀减速至v2=5 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 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2.求:(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2)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图K25专题(一)A专题1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一、单选题1.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v0=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t=0时刻,驾驶员采取某种措施,车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Z11所示.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Z11A.t=6 s时车速为5 m/sB.t=3 s时车速为零C.前9 s内的平均速度为30 m/sD.前6 s内车的位移为90 m2.图Z12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Z12A.A质点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C.B质点最初4 s做加速运动,后4 s做减速运动D.A、B两质点在4 s时相遇3.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Z13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图Z13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D.在t=6t0时刻,B在A前面4.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Z1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Z14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第2 s末和第6 s末B.t=4 s时甲在乙前面C.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第1 s末D.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 s,随后向后运动二、多选题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Z15所示,该质点()图Z15A.在第2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在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6.a、b两辆赛车在两条平行道上行驶,t=0时两车从同一位置开始比赛,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像如图Z16所示.下列各图中所对应的比赛,一辆赛车一定能追上另一辆赛车的是()图Z167.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Z17所示,由图可知()图Z17A.乙做加速度为1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4 s内甲的位移较大C.4 s内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D.4 s内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8.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0.4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B.A、B相遇时速度相同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不可能在运动中相遇两次三、计算题9.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Z18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图Z1810.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如图Z19所示,停车线AB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间的距离为23 m.质量8 t、车长7 m 的卡车以54 km/h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1)若此时前方C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的阻力为3×104 N.求卡车的制动距离;(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CD.为确保行人安全,D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图Z19专题(一)B专题1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一、单选题1.图Z110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Z110A.若y表示位移,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B.若y表示速度,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C.若y表示位移,则t=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若y表示速度,则t=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2.[2015·大连模拟]如图Z111所示是质量为1 kg的质点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Z111A. 在t=1 s时,质点的加速度为零B. 在3~7 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11 mC. 在t=5 s时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 在4~6 s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3 m/s3.图Z112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图Z112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4.如图Z113是某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从图像上可以判断和得到()图Z113A.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抛物线B.该物体做曲线运动C.该物体运动的时间t为2 sD.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5 m/s25.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如图Z114所示,则下列关于两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图Z114A.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 m/sC.在0~10 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D.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 m/s二、多选题6.[2015·江门调研]图Z115中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图像是(g取10 m/s2)()图Z115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Z116所示,由图可知()图Z116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t=20 s时,乙追上了甲C.在t=20 s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20 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D.由于乙在t=10 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 s时,甲在乙前面,t=20 s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8.如图Z117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图Z117A. 两球在t=2 s时速度大小相等B. 两球在t=8 s时相遇C. 两球在t=8 s时相距最远D. 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单向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三、计算题9.如图Z118所示,A、B两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B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运动,现在A持棒以最大速度向B奔来,B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B接棒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1)B在接力区需跑出的距离x1为多少?(2)B应在离A的距离x2为多少时起跑?图Z11810.春节放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前x0=9 m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0=6 m/s.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甲=20 m/s和v乙=34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a甲=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2)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 m处的速度恰好为6 m/s,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0.5 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a乙=4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 m区不超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课时作业(三) 第3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单选题1.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天上”绕地球飞行的“天宫一号”飞船不受重力作用B .竖直上抛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 .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所受的重力比落向地面时小D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2.如图K31所示,某一弹簧测力计外壳的质量为m ,弹簧及与弹簧相连的挂钩质量忽略不计.将其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用两水平拉力F 1、F 2分别作用在与弹簧相连的挂钩和与外壳相连的提环上,关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31A .只有F 1>F 2时,示数才为F 1B .只有F 1<F 2时,示数才为F 2C .不论F 1、F 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 1D .不论F 1、F 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 23.如图K32所示,轻杆与竖直墙壁成53°角,斜插入墙中并固定,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水平轻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大小为34mg (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轻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图K32A.53mgB.35mgC.45mgD.54mg 4.[2015·湖北黄冈质检]如图K33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物块位于水平面上.A 、B 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点,A 、B 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 1、x 2.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 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图K33A.F f mx1+x2B.2F f mx1+x2C.2F f mx2-x1D.F f mx2-x15.如图K34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与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受到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光滑导槽A、B的控制,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力F拉动物体(方向沿导槽方向)使物体以速度v2沿导槽匀速运动,则拉力F的大小为()图K34A.mgB.μmgC.μmgv1v21+v22D.μmgv2v21+v22二、多选题6.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以下四条“不一定”,其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共线C.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运动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7.如图K35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注满为止,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35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C.水平力F不必逐渐增大D.容器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8.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K36所示,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图K36A.撤去F1前,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 N,方向向左B.撤去F1前,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 N,方向向右C.撤去F1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 N,方向向左D.撤去F1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 N,方向向右三、计算题9.如图K37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 N的物体,受到F1=13 N和F2=6 N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2)当只将F1撤去,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撤去的力是F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又如何?图K3710.如图K38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 cm,一端固定于质量m=2 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g 取10 m/s2)(1)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拉长至12 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2)若将弹簧拉长至11 cm,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3)若将弹簧拉长至13 cm,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图K38课时作业(四) 第4讲 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单选题1.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 N 、6 N 、7 N ,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7 N 、3 NB .17 N 、0C .9 N 、0D .5 N 、3 N 2.[2015·深圳一模]如图K41所示,圆弧形货架摆着四个完全相同的光滑小球,O 为圆心.则对圆弧面的压力最小的是( )图K41A .a 球B .b 球C .c 球D .d 球3.如图K42所示,两楔形物块A 、B 部分靠在一起,接触面光滑,物块B 放置在地面上,物块A 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A 、B 两物块均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42A .绳子的拉力可能小于A 的重力B .地面受的压力大于物块B 的重力C .物块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 .物块B 与地面间不存在摩擦力4.如图K43所示,起重机将重为G 的重物匀速吊起,此时四条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60°,则每根钢索中弹力的大小为( )图K43A.G 4B.3G 6C.3G 4D.G 25.[2015·徐州模拟]如图K44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M 上,水平恒力F 1作用于物体,现要使物体沿着OO ′方向做直线运动(F 1和OO ′都在M 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 2,则F 2的最小值是( )图K44A .F 1cos θB .F 1sin θC .F 1tan θD.F 1tan θ6.如图K45所示,A 、B 都是重物,A 被绕过小滑轮P 的细线悬挂着,B 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滑轮P 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 点;O ′是三根线的结点,bO ′水平拉着重物B ,cO ′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悬挂小滑轮的斜线OP 的张力大小是20 3 N ,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K45A .弹簧的弹力为10 NB .重物A 的质量为2 kgC .桌面对重物B 的摩擦力为10 3 ND .O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二、多选题7.如图K46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体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 相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图K46A .B 受C 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B .C 受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C 受地面的摩擦力向右D .将细绳剪断若B 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地面对C 的摩擦力为零 8.[2015·湖南十校联考]如图K47所示,固定的半球面右侧是光滑的,左侧是粗糙的,O 点为球心,A 、B 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A 静止在球面的左侧,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1,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N 1;小物块B 在水平力F 2作用下静止在球面的右侧,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N 2,已知两小物块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则( )图K47A .F 1∶F 2=cos θ∶1B .F 1∶F 2=sin θ∶1C .N 1∶N 2=cos 2θ∶1D .N 1∶N 2=sin 2θ∶1 9.[2015·山东淄博质检]如图K48所示,光滑的夹角为θ=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 、B 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用一根轻绳相连,现在用力将小球B 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F =10 N ,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小球重力不计)( )图K48A .小球A 受到杆对A 的弹力、绳子的张力B .小球A 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 NC .此时绳子与穿有A 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20 33 ND .小球B 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20 33N三、计算题10.如图K49所示,两滑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一细线相连,轻杆OA 、OB 搁在滑块上,且可绕铰链O 自由转动,两杆长度相等,夹角为θ,当竖直向下的力F 作用在铰链上时,滑块间细线的张力为多大?图K4911.如图K410所示是一种研究劈的作用的装置,托盘A 固定在细杆上,细杆放在固定的圆孔中,下端有滚轮,细杆只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与托盘连接的滚轮正下面的底座上也固定一个滚轮,轻质劈放在两滚轮之间,劈背的宽度为a ,侧面的长度为l ,劈尖上固定的细线通过滑轮悬挂质量为m 的砝码,调整托盘上所放砝码的质量M ,可以使劈在任何位置时都不发生移动.忽略一切摩擦和劈、托盘、细杆与滚轮的重力,若a =35l ,则M 是m 的多少倍?图K410专题(二)A专题2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如图Z21所示,某同学斜挎书包,书包质量为4 kg,书包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3°,则书包带对人肩膀的作用力大小约是(不计书包与人身体间的摩擦,g取10 m/s,sin 53°=0.8,cos 53°=0.6)()图Z21A.50 NB.40 NC.32 ND.30 N2.如图Z22所示,自动卸货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θ角缓慢增大,在货物m相对车厢仍然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Z22A.货物对车厢压力变小B.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增大D.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3.[2015·河南南阳一中月考]如图Z23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杆AO,长为R,可绕A 端自由转动.用绳在O点悬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另一根绳一端系在O点,另一端系在圆弧形墙壁上的C点.当点C由图示位置逐渐向上沿圆弧CB移动的过程中(保持OA与地面夹角θ不变),OC绳所受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图Z23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4.[2014·河北唐山一模]如图Z24所示,A、B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内,∠AOB=120°,∠COD=6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在O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所受的拉力和杆OC所受的压力分别为()。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第一课时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 理想化模型,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并不是实际 存在的. (2)物体能视为质点的判断依据是:所研究的问题涉及 的尺度远远大于物体本身尺度,或者该问题着重研究 物体的平动而不是物体的转动.
例与练
4、在下列各物体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 A.研究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上各点的运动情况 C.表演精彩动作的芭蕾舞演员 D.乒乓球运动员接球时的弧旋球 5、在下列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 B.研究“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飞行 C.研究地球昼夜交替 D.研究月球圆缺 B )
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课时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参考系、坐标系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 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2)参考系: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也就是假设静止的物体. 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做参考系,观察结果 可能不同.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取地面或 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做参考系较为方便. (3)坐标系:一般说来,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 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定义 5.速度和速率 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速度 比值,称为速度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位置变 化的快慢
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 平均 粗略地描述物体 叫这段位移(或这段时间)内的平 速度 运动的快慢 均速度 瞬时 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 速度 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是标 速率 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标量,简称速率. 精确地描述物体 在某时刻或某位 置的运动快慢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教学案(含解析)
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教材知识梳理一、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________的点.质点是理想模型.二、参考系研究物体运动时,假定________、用作参考的物体.通常以________为参考系.三、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_______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瞬时速度、动能等状态量.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_______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功等过程量.四、路程和位移1.路程指物体________的长度,它是标量.2.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________,它是矢量.五、速度1.定义:物体运动________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v=________.2.方向:沿物体运动的方向,与________同向,是矢量.六、加速度1.定义:物体________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________.2.方向:与________一致,由F合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是矢量.,答案:一、有质量二、不动地面三、1.点 2.线段四、1 运动轨迹 2.有向线段五、1.位移Δx Δt2.位移六、1.速度的变化量ΔvΔt2.Δv的方向[思维辨析](1)参考系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2)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5)甲的加速度a甲=12 m/s2,乙的加速度a乙=-15 m/s2,a甲<a乙.( )(6)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答案:(1)(×)(2)(×)(3)(√)(4)(√)(5)(√)(6)(√)➢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一质点、参考系、位移1.(质点、参考系、位移)[2016·会昌中学模拟] 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某某〞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某某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假设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某某〞舰一定是运动的D.根据此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 船舰航行轨迹的长度为4500海里,指的是路程,A、C错误;由于舰的大小对航行的位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B正确;因为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C错误;由于不知道航行的位移和时间,所以无法求出平均速度,D错误.2.(质点与参考系)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那便是金星.图111为2012年6月6日上演的“金星凌日〞过程,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图111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图中9:30:41为凌甚时间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 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会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时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 错误;9:30:41为凌甚时刻,选项C 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 正确.3.(位移与路程)[2016·惠阳高三检测] 如图112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圆弧由A 到C ,那么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图112A.5π2R ,由A 指向C ;10R B.5π2R ,由A 指向C ;5π2R C.10R ,由A 指向C ;5π2RD.10R ,由C 指向A ;5π2R答案:C[解析] 从A 到C 的直线距离l =〔3R 〕2+R 2=10R ,所以位移为10R ,由A 指向C ;从A 到C 的路径长度为πR +34×2πR =52πR ,所以路程为52πR .■ 要点总结1.质点是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模型化处理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点、轻杆、轻绳、轻弹簧等;还有一些过程类理想化模型,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选用的参考系不同,其运动性质可能不同. 3.对位移和路程的辨析如下表比较项目 位移x路程l决定因素 由始、末位置决定由实际的运动轨迹决定运算规那么 矢量的三角形定那么或平行四边形定那么代数运算大小关系x≤l(路程是位移被无限分割后,所分的各小段位移的绝对值的和)考点二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定义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完成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定义式v =xt(x 为位移)v =ΔxΔt(Δt 趋于零)矢量性矢量,平均速度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矢量,瞬时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沿其运动轨迹切线方向实际 应用物理实验中通过光电门测速,把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视为瞬时速度1 如图113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 Δ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Δt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图113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A[解析] 遮光条的宽度越窄,对应的平均速度越接近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应选项A 正确.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只是提高测量速度的精度,应选项B 错误.改变滑块的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只是改变测量速度的大小,应选项C 错误.改变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只是改变测量速度的大小,应选项D 错误.式题 [2016·西城质检] 用如图114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 ,那么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图114A .0.10 m/sB .100 m/sC .4.0 m/sD .0.40 m/s 答案:A[解析]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 =d t =4.0×10-30.040m/s =0.10 m/s ,A 正确.■ 要点总结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应注意的问题(1)一般物体的运动,用极限法求出的瞬时速度只能粗略地表示物体在这一极短位移内某一位置或这一极短时间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并不精确;Δt 越小,ΔxΔt越接近瞬时速度.(2)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 考点三 加速度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比较项目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定义v =Δx ΔtΔv =v -v 0 a =Δv Δt =v -v 0Δt2.两个公式的说明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决定式是a =Fm ,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 和物体的质量m 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考向一 加速度的理解1.(多项选择)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在离地面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下落,下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运动员以5 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那么在运动员展开伞后匀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 )A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 m/sB .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15C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 m/s D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 m/s 答案:CD[解析] 这一秒末与前一秒初的时间间隔为2 s ,所以Δv =10 m/s ,选项A 错误,选项D 正确;这一秒末与前一秒末的时间间隔为1 s ,所以Δv 1=5 m/s ,选项C 正确,选项B 错误.考向二 加速度的计算2.[2016·江门模拟] 如图115所示,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墙壁,经Δ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图115 A.100 m/s2,方向向右B.100 m/s2,方向向左C.500 m/s2,方向向左D.500 m/s2,方向向右答案:C[解析] 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那么v1=-3 m/s,v2=2 m/s,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a=v2-v1Δt=2 m/s-〔-3 m/s〕0.01 s=500 m/s2,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确.考向三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3.(多项选择)[2016·某某质检] 我国新研制的隐形战机歼—20已经开始挂弹飞行.在某次试飞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飞机刚好起飞,那么此过程中飞机的( ) A.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C.速度增加越来越快,位移增加越来越慢D.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快答案:BD[解析] 根据题意,飞机的速度与加速度同向,飞机的速度和位移都在增大,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于加速度减小,所以速度增加越来越慢,而速度增大会使位移变化越来越快,选项C错误,选项D 正确.■ 要点总结(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由合力决定.(2)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时间决定.(3)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增加或减小)的快慢.考点四 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应用广泛.例如:声、光的传播都可以看成匀速直线运动,下面是涉及匀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应用实例.实例计算声音传播时间计算子弹速度或曝光时间 雷达测速由曝光位移求高度 图示说明声波通过云层反射,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子弹穿过苹果照片中,子弹模糊部分的长度即曝光时间内子弹的位移通过发射两次(并接收两次)超声波脉冲测定汽车的速度 曝光时间内下落石子的运动视为匀速运动2 [2016·某某卷] 如图116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M 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 0,输出电压为U 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 ,输出电压为U ,那么该同学的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图116A .v(t 0-t),M 0U 0UB.12v(t 0-t),M 0U 0U C .v(t 0-t),M 0U 0(U -U 0)D.12v(t 0-t),M 0U 0(U -U 0) 答案:D[解析] 当没有站人时,测量仪的空间高度为h 0=vt 02,U 0=kM 0,站人时,测量仪中可传播超声波的有效空间高度h =vt 2,U =kM ,故人的高度为H =h 0-h =v 〔t 0-t 〕2,人的质量为m =M -M 0=M 0U 0(U -U 0),选项D 正确.式题1 如图117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 ,那么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图117A .10-3s B .10-6s C .10-9s D .10-12s答案:B[解析]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 =vt 可得,曝光时间(数量级)等于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模型建立的关键点)除以子弹速度,所以,必须知道子弹影像前后错开距离和子弹速度的数量级.根据题意,子弹长度一般不超过10 cm ,所以弹头长度的数量级为10-2m ;根据“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可得,“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的数量级应该是10-4m ,而弹头速度500 m/s 的数量级为102m/s ,所以曝光时间最接近的数量级为10-6s.式题2 [2016·某某四校摸底] 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将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 s 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 s 司机第二次鸣笛,3 s 后听到回声.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 km/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答案:客车未超速[解析] 设客车行驶速度为v1,声速为v2,客车第一次鸣笛时距悬崖距离为L,那么2L-v1t1=v2t1当客车第二次鸣笛时,设客车距悬崖距离为L′,那么2L′-v1t3=v2t3又知L′=L-v1(t1+t2)将t1=5 s、t2=10 s、t3=3 s代入以上各式,联立解得v1=87.43 km/h<120 km/h故客车未超速.■ 建模点拨在涉及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中,无论是求解距离、时间、速度,其核心方程只有一个:x=vt,知道该方程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第三个量.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空间物理图景的建立;其二,匀速直线运动模型的建立.[教师备用习题]1.(多项选择)[2016·某某模拟]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B.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始终在直升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解析] AC 由于惯性,物体在释放后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水平方向上和直升机不发生相对运动,而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故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应选项A正确,B错误;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应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2.如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求出P点的瞬时速度.下面四个选项中最接近P点瞬时速度的是( )word11 /11 A .2 m/s B .2.2 m/s C .2.21 m/s D .无法判断[解析] C 根据公式v =Δx Δt,时间Δt 取得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A 项的时间段是1 s ,B 项的时间段是0.1 s ,C 项的时间段是0.01 s ,因此选项C 正确.3.用同一X 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下图,那么小球在图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 .0.25 m/sB .0.2 m/sC .0.17 m/sD .无法确定[解析] C 图示过程中,x =6 cm -1 cm =5 cm =0.05 m ,t =3×110 s ,故v =x t=0.17 m/s ,选项C 正确.4.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 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 m/s ,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2 m/s 、39 m/sB .8 m/s 、38 m/sC .12 m/s 、19.5 m/sD .8 m/s 、13 m/s[解析] B t =0时,x 0=5 m ;t =2 s 时,x 2=21 m ;t =3 s 时,x 3=59 m .平均速度v =Δx Δt ,故v 1=x 2-x 02 s=8 m/s ,v 2=x 3-x 21 s =38 m/s.。
高考复习专题一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知识网络单元切块: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即: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图象。
其中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应用。
难点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研究方法的把握。
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一、基本概念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
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
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3、位置:表示空间坐标的点。
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的条件:a 、v 0共线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典型的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s=v t,s-t 图,(a =0) 匀变速直线运动特例自由落体(a =g )竖直上抛(a =g ) v - t 图规律 at v v t +=0,2021at t v s +=as v v t 2202=-,t v v s t 20+=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 = s/t (方向为位移的方向)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例1】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v 1+v 2)/2B .21v v ⋅C .212221v v v v ++ D .21212v v v v + 5、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v /△t (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
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B.小英测算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1 min爬行的路程,蚂蚁可被看作质点
C.在跳水比赛中,裁判员给跳水运动员评分,跳水运动员可被看作质点
D.在跳高训练中,教练观察跳高运动员的过杆动作,跳高运动员可被看作
质点
解析 小敏观察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的肢体是如何分工的,蚂蚁的大小、
动的位移与时间的 (1)科学思维。经历匀变速直线 直线运动的规
变间
关系式,会应用速 运动的速度公式的推导过程、 律;生活中自由
速 的关系
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极限方法分析位移与时间的关 落体运动的判
直
系,通过推理,获得结论。利用公 断及相关计算;
线
了解伽利略对自由
式和图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打点计时
第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必备知识
质点、 了解质点,了解参考系
参考系 的概念
知道时间间隔与时刻的
时间、
区别,位移与路程的区
位移
别,标量与矢量的区别
运
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
动 速度
度的区别
的
描
述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会
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
加速度
度变化量;能用图像表
达物体的运动
能力素养
命题情境
1.关键能力:模型建构能力、利用数
探究、推理、论证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具体应用;加强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
文字表达、函数表达和图像表达的理解及应用,能够做到三种表达形式之
间的相互转换及合理选择。利用生产生活中与直线运动紧密联系的实践
活动,加强对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与探究。加强典型学科方法,如函数法、
高考物理运动学专题
精心整理课时作业(一)[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1.以下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 .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出发B .某人用15s 跑完100 mC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D .某场足球赛在开赛80分钟时,甲队才攻入一球2A B 指向BC .程D 3.A B C .D .运动4.速度(A B C 0.75sD .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60s5.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6.汽车刹车时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v 0=6 m/s ,加速度a =-1 m/s 2,它表示()A .再过1s ,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B .再过1s ,汽车的速度变为7 m/sC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D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 的速的速km/h 的甲乙10.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 1=180 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出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 2=36 km/h ,停车线至道口拦木的距离x 0=5 m ,道口宽度x =26 m ,汽车长l =15 m(如图K1-2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图K1-211.2011·杭州模拟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VS882型跑车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只需4.2s.(1)求VS882型跑车的平均加速度.(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12.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K1-3时间为13km/h1消息:8度v则()A.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v tB.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C.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2v tD.起飞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返回后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2.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该汽车在6s内的刹车距离为()A.30mB.40mC.50mD.60 m3.2011·镇江模拟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当滑块速度大小变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A.B.C.D.4.如图K2-2所示,传送带保持v=1 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在a点将一质量m=0.5 kg的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5 m,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g取10 m/s2)()图K2-2A.sB.(-1)sC.3sD.2.5s360v0射入()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图K2-4A.v b=m/sB.v c=3 m/sC.de=3 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9.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是x,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10.在一段限速为50 km/h的平直道路上,一辆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刹车后车轮在路面上滑动并留下9.0 m长的笔直的刹车痕.从监控录像中得知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s.请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车刹车前的速度,并判断该车有没有超速行驶.11.如图K2-5所示,一平板车以某一速度v0离为l=数为μ条件?面224伞兵以m/s(取g(1)(2)1的是()A.运动B.前1s、前2s、前3s竖直方向的位移之比为1∶4∶9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末的速度之比是1∶2∶32.从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3.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K3-1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图K3-1A.6.5mB.10 mC.20 mD.45 m4.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B之与7.用如图K3-4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的地方做捏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尺子.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尺子时,立即捏住尺子,乙同学发现捏住尺子刻度为b的位置.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b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t约等于()A.B.C.D.8.2011·天津模拟某中学生身高1.70 m,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越过2.10 m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g取10 m/s2)()A.7 m/sB.6 m/sC.5 m/sD.3 m/s9.2011·海安模拟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图K3-5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ABCD10速)cm.速)A.C.11.子10 m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她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 m/s2)图K3-612.在香港海洋公园的游乐场中,有一台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 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座椅沿轨道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开始受到压缩空气提供的恒定阻力而紧接着做匀减速运动,下落到离地面4 m高处速度刚好减小到零,这一下落全过程经历的时间是6s.(取g=10 m/s2)求:(1)座椅被释放后自由下落的高度有多高?(2)在匀减速运动阶段,座椅和游客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13.如图K3-7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 kg,管长为24 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16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同时在M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m/s2.欲使课时作业a、()1 C.15s~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D.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图K4-2图K4-33.2011·黄冈模拟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K4-3所示,在t=20s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 =5s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5s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B .t =20s 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C .在5~15s 的时间内,先是a 车在前,而后是b 车在前D .在10~15s 的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4.2011·苏州模拟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K4-4所示,在3s 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图K4-4A .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2 mB .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4 mCD .5地面的A B C D图图6.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K4-6所示,则()A .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 .4s 内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 .4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 .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小 7.2011·巢湖一模警车A 停在路口,一违章货车B 恰好经过A 车,A 车立即加速追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K4-7所示,则0~4s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4-7A .A 车的加速度为5 m/s 2B .3s 末A 车速度为7 m/s C.在2s 末A 车追上B 车 D .两车相距最远为5 m 8.2011·广西模拟汽车A 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0.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s 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 以8 m/s 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 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和△A 行驶则是前()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v 0=16 m/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 1=3 m/s 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 2=4 m/s 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Δt =0.5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开始刹车后0.5s 才开始刹车),求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12.2012·合肥模拟如图K4-9所示,一辆长为12 m 的客车沿平直公路以8.0 m/s 的速度匀速向北行驶,一辆长为10 m 的货车由静止开始以2.0 m/s2的加速度由北向南匀加速行驶,已知货车刚启动时两车相距180 m,求两车错车所用的时间.图K4-913.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平直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 m/s的速度匀速驶过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 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2)(3)课时作业(五)[第5讲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K5-2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K5-2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图K5-35.2011·增城模拟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间隔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K5-3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______m/s2.图K5-57.某同学用如图K5-6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图K5-6图K5-7①安装好实验器材.②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K5-7中0、1、2…6所示.③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x1、x2、x3……x6.④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⑤分别计算出x1、x2、x3……x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⑥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t图线.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的仪器______ABCE(2)与0如图(3)5(4)的速度a=8端与x(1)仔细研究图象,找出小车在相邻时间内位移存在的关系;(2)设Δt=0.1s,请画出该小车的v-t图象;(3)根据图象求其加速度.图K5-109.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K5-11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______m/s,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______.求解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图K5-11。
物理(新课标)高考总复习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第一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014·卷Ⅱ·T14 2014·卷Ⅱ·T24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命题规律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重点关注匀变速直线运动 公式的灵活应用,x-t 图象、v-t 图象的应用,追及 和相遇问题. 运动规律和运动图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 2018 年高考复习中应予以重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判断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两个关键 (1)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判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
(多选)第 31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2016 年 8 月 5 日~21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运动会包括射箭、 体操、田径、击剑等 39 个比赛项目.下列关于运动项目的描 述正确的是( AB ) A.研究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过程,评判比赛成绩时,可将 运动员视为质点 B.在双人同步跳水运动中,以其中一名运动员为参考系, 另一名运动员是相对静止的 C.在评判击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D.研究体操运动员的体操动作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2.在 2016 年 8 月里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 手博尔特以 9 秒 81、19 秒 78 连夺男子 100 m、200 m 两项 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100 m 和 200 m 均为位移大小 B.200 m 为路程 C.100 m 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10.31 m/s D.200 m 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10.23 m/s
提示: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气体的反 冲力,加速度可能较大,A 正确,B、D 错误;加速度的大 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故 C 错误.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知识提炼】 1.物体可被看做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 (1)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 (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可以 看做质点. (3)转动的物体一般不可看做质点,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 物体看做质点.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第1讲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课件新人教版
平均速度公式: =
2
= 。
2
(2)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差相等。
即 x2-x1=x3-x2=…=xn-xn-1=aT2。
(3)位移中点速度 =
2
0 2 + 2
2
。
7.1 (2019四川大邑模拟)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小球依次通过A、B、C三点,已
知AB=12 m,BC=20 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通过A、B、C三点的速度分
1
对质点的理解
1.1 (2018福州四中一模)下列几种情况下,可将被研究的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的是( c )。
A.研究正在吊起货物的起重机
B.研究坐在翻滚过山车中小孩的坐姿
答
案
C.测量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的周期时
D.研究房门的运动
1.2 (2019杭州桐庐中学月考)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在杭州举行,下列几种比赛项目
C.以张家齐为参考系,掌敏洁是静止的
D.以掌敏洁为参考系,跳台向下运动
答
案
2
对参考系的理解
2.2 (2018郑州质检)下列情景中,加点标示的物体的运动,不以地面为参考系
的是( D
)。
A.太阳东升西落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骏马在草原上奔驰
D.巍巍青山两岸走
答
案
3
时刻和时间、路程和位移
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时间用一段线段表示。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有时是指时刻,
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②统一性:在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时,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③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研究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可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
2021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解析)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主干梳理对点激活知识点° 参考系、质点I1 . 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01|参考的物体。
⑵参考系的选取①参考系的选取是[P2任意的,既可以是|03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04静止的物体,通常选[05地面为参考系。
②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06同一参考系。
③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可能C07不同,可能[08相同2. 质点⑴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09质量的点。
⑵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至大小和了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知识点2|| 位移、速度n1. 位移和路程2.速度和速率(1)速度:物体的L09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10时间的比值。
①定义式:v = 書,单位:m/s。
②矢量性:速度是迫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12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③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⑵平均速度: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v=舟, 只能J3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平均速度是[14矢量,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
(3)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15某一时刻或〔16某一位置的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矢量,方向即物体在这一位置或这一时刻的运动方向。
能够卫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4)速率:丄8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5)平均速率:指物体通过的19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知识点•目I加速度n1.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卫2时间的比值。
2. 定义式a= _03弓,单位:04 m/s2。
3. 方向加速度为矢量,方向与_05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_06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一堵点疏通1.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考系。
2022高考物理(浙江选考)总复习学案-第一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答案
[高考导航]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真题统计2017.4 2017.11 2018.4 2018.11 2019.42020.12020.7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b32.时间和位移b22、19 43.速度c2、194、112、10、191、194.加速度c2、6、1917191、19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 4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d1991919关系7.自由落体运c 4动8.伽利略对自由落体a运动的研究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础。
近几年来,单独考查本部分内容的题目较少,结合牛顿运动定律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几乎必考。
备考知识有:(1)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灵活应用;(2)运动图象如x-t图象、v-t图象等的应用;(3)结合图象考查追及相遇问题;(4)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5)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注:a—识记;b—理解;c—简单应用;d—综合应用。
第一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一、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答案:□1质量□2形状□3大小□4同一□5不同□6有向线段□7直线距离□8初位置□9末位置【基础练1】在评判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解析:选A。
马拉松比赛时,由于路程长,运动员的体积可以忽略,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A符合题意;击剑时,评委需要观察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B不符合题意;跳水时,评委要关注运动员的动作,所以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C不符合题意;体操比赛时,评委主要根据体操运动员的肢体动作进行评分,所以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D不符合题意。
【基础练2】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出租汽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B.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不同C.路程、位移、速度都是矢量D.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解析:选D。
出租汽车按路程收费,A错误;将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分别作参考系观察另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是相同的,B错误;路程是标量,C错误;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D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归纳复习专题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归纳专题01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目录第一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基本概念、规律】 (2)【重要考点归纳总结】 (2)考点一对质点模型的理解 (2)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3)考点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3)【思想方法与技巧】 (3)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4)【基本概念、规律】 (4)【重要考点归纳】 (5)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 (5)考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 (5)考点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5)【思想方法与技巧】 (6)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6)【基本概念、规律】 (6)【重要考点归纳】 (7)考点一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7)考点二追及与相遇问题 (7)【思想方法与技巧】 (8)方法技巧——用图象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 (8)巧解直线运动六法 (8)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9)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规律】一、质点、参考系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二、位移和速度 1.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xt,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3.速率和平均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1.定义式:a =ΔvΔt ;单位是m/s 2.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重要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一 对质点模型的理解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 (1)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可以看做质点. (3)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考点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考点三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2.物体加、减速的判定(1)当a 与v 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加速. (2)当a 与v 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 (3)当a 与v 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减速 【思想方法与技巧】物理思想——用极限法求瞬时物理量1.极限法:如果把一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且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那么,选取全过程的两个端点及中间的极限来进行分析,其结果必然包含了所要讨论的物理过程,从而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这就是极限思想方法.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 2.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1)公式v =ΔxΔt 中当Δt →0时v 是瞬时速度.(2)公式a =ΔvΔt中当Δt →0时a 是瞬时加速度.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本概念、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 0+at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 0t +12at 2.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 2-v 20=2ax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平均速度公式:v =v t 2=v 0+v2. 2.位移差公式: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 可以推广到x m -x n =(m -n )aT 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 (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 1∶v 2∶v 3∶…∶v n =1∶2∶3∶…∶n .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为: x 1∶x 2∶x 3∶…∶x n =1∶22∶32∶…∶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x ∶∶x ∶∶x ∶∶…∶x n =1∶3∶5∶…∶(2n -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1∶(2-1)∶(3-2)∶…∶(n -n -1).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v =gt . (2)位移公式:h =12gt 2.(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2gh . 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v =v 0-gt . (2)位移公式:h =v 0t -12gt 2.(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2gh . (4)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202g .(5)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t =v 0g.【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1.速度时间公式v =v 0+at 、位移时间公式x =v 0t +12at 2、位移速度公式v 2-v 20=2ax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均是矢量式,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一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 0=0时,一般以a 的方向为正方向.3.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步骤画过程分析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讨论4.应注意的问题∶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 ∶对于刹车类问题,当车速度为零时,停止运动,其加速度也突变为零.求解此类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时间,再选择合适公式求解.∶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加速度不变,可以将全程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应用基本公式求解.考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1.推论公式主要是指:∶v =v t 2=v 0+v t 2,∶Δx =aT 2,∶∶式都是矢量式,在应用时要注意v 0与v t 、Δx与a 的方向关系.2.∶式常与x =v ·t 结合使用,而∶式中T 表示等时间隔,而不是运动时间. 考点三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 (1)对称性 ∶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 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t CA 相等,同理t AB =t BA .∶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点.3.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分段法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思想方法与技巧】物理思想——用转换法求解多个物体的运动在涉及多体问题和不能视为质点的研究对象问题时,应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转换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就会使问题清晰、简捷.通常主要涉及以下两种转化形式:(1)将多体转化为单体:研究多物体在时间或空间上重复同样运动问题时,可用一个物体的运动取代多个物体的运动.(2)将线状物体的运动转化为质点运动:长度较大的物体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中可转化为质点的运动问题.如求列车通过某个路标的时间,可转化为车尾(质点)通过与列车等长的位移所经历的时间.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基本概念、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1.直线运动的x-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直线运动的v-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面积”的意义∶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负方向.二、追及和相遇问题1.两类追及问题(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2.两类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对运动图象的理解(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2)x-t图象和v-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3)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2.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考点二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追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 A=v B时,x A+x0<x B,则能追上;若v A=v B时,x A+x0=x B,则恰好不相撞;若v A=v B时,x A+x0>x B,则不能追上.(2)数学判别式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3.注意三类追及相遇情况(1)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运动中被追上还是停止运动后被追上.(2)若追赶者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在加速过程中追上还是匀速过程中追上.(3)判断是否追尾,是比较后面减速运动的物体与前面物体的速度相等的位置关系,而不是比较减速到0时的位置关系.4.解题思路分析物体运动过程→画运动示意图→找两物体位移关系→列位移方程(2)解题技巧∶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思想方法与技巧】方法技巧——用图象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1)两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过程较为复杂.如果两物体的加速度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并且两个加速度的大小也不相同,如果用公式法,运算量比较大,且过程不够直观,若应用v -t 图象进行讨论,则会使问题简化.(2)根据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过程,利用图象的斜率、面积、交点等含义分别画出相应图象,以便直观地得到结论.巧解直线运动六法在解决直线运动的某些问题时,如果用常规解法——一般公式法,解答繁琐且易出错,如果从另外角度入手,能够使问题得到快速、简捷解答.下面便介绍几种处理直线运动的巧法.一、平均速度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v 0与末速度v 的平均值,也等于物体在t 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x t =v 0+v 2=v t 2.如果将这两个推论加以利用,可以使某些问题的求解更为简捷.二、逐差法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 =x n +1-x n =aT 2,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应优先考虑用Δx =aT 2求解.三、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比例关系求解.四、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 五、相对运动法以系统中的一个物体为参考系研究另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六、图象法应用v-t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找出答案.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2.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3.利用打点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求加速度.二、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三、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上图,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4.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确定好计数始点,并标明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并记录填入表中.位置编号012345t/sx/mv/(m·s-1)5.计算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1、x2、x3、….6.利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1、2、3、4、5的瞬时速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7.增减所挂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 四、注意事项1.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2.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3.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实验后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一、数据处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x 1、x 2、x 3、x 4、…,若Δx =x 2-x 1=x 3-x 2=x 4-x 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Δx =aT 2.(2)利用“平均速度法”确定多个点的瞬时速度,作出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若v -t 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说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n =x n +x n +12T .3.求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逐差法:即根据x 4-x 1=x 5-x 2=x 6-x 3=3aT 2(T 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再算出a 1、a 2、a 3的平均值 a =a 1+a 2+a 33=13×⎝⎛⎭⎫x 4-x 13T 2+x 5-x 23T 2+x 6-x 33T 2=x 4+x 5+x 6-x 1+x 2+x 39T 2,即为物体的加速度.(2)图象法: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利用v n =x n +x n +12T 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描点得v -t 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二、误差分析1.纸带上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故要多测几组数据,以尽量减小误差.2.纸带运动时摩擦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测量误差,所以安装时纸带、细绳要与长木板平行,同时选择符合要求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3.用作图法作出的v -t 图象并不是一条直线.为此在描点时最好用坐标纸,在纵、横轴上选取合适的单位,用细铅笔认真描点.4.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小车与滑轮碰撞. 5.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6.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避免所描点过密或过疏,而导致误差过大),仔细描点连线,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平滑曲线,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曲线上,落不到曲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归纳专题02 相互作用目录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 (2)【基本概念、规律】 (2)【重要考点归纳】 (3)考点一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3)考点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3)考点三摩擦力突变问题的分析 (4)【思想方法与技巧】 (4)物理模型——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 (4)第二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5)【基本概念、规律】 (5)【重要考点归纳】 (6)考点一共点力的合成 (6)考点二力的两种分解方法 (6)【思想方法与技巧】 (7)方法技巧——辅助图法巧解力的合成和分解问题 (7)第三节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7)【基本概念、规律】 (7)【重要考点归纳】 (8)考点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8)考点二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9)考点三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 (9)考点四隔离法和整体法在多体平衡中的应用 (9)【思想方法与技巧】 (10)求解平衡问题的四种特殊方法 (10)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0)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2)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基本概念、规律】一、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二、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2.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三、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2.表达式:F=kx.(1)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2)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四、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大小:滑动摩擦力F f=μF N,静摩擦力:0≤F f≤F f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考点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1.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方法(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F f=m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 f=μF N来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无关.方法技巧:(1)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3)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考点三摩擦力突变问题的分析1.当物体受力或运动发生变化时,摩擦力常发生突变,摩擦力的突变,又会导致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的突变,其突变点(时刻或位置)往往具有很深的隐蔽性.对其突变点的分析与判断是物理问题的切入点.2.常见类型(1)静摩擦力因其他外力的突变而突变.(2)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思想方法与技巧】物理模型——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柔软,只能发生微小形既可伸长,也可压缩,弹簧与橡皮筋的弹力特点:(1)弹簧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F=kx.(2)橡皮筋、弹簧的两端及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弹簧轴线),而橡皮筋只能受拉力作用.(4)弹簧和橡皮筋中的弹力均不能突变,但当将弹簧或橡皮筋剪断时,其弹力立即消失.第二节力的合成与分解【基本概念、规律】一、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3.力的运算法则(1)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连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所示)(2)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二、力的分解1.概念: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2.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分解的方法(1)按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2)正交分解.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求和时按算术法则相加.【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共点力的合成1.共点力合成的方法(1)作图法(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2.重要结论(1)二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 (2)合力一定,二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二分力越大.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 3.几种特殊情况下力的合成(1)两分力F 1、F 2互相垂直时(如图甲所示):F 合=F 21+F 22,tan θ=F 2F1.甲 乙(2)两分力大小相等时,即F 1=F 2=F 时(如图乙所示): F 合=2Fcos θ2.(3)两分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时,可得F 合=F.解答共点力的合成时应注意的问题(1)合成力时,要正确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要视情况而定,不能形成合力总大于分力的思维定势.(2)三个共点力合成时,其合力的最小值不一定等于两个较小力的和与第三个较大的力之差.考点二 力的两种分解方法1.力的效果分解法(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2)再根据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2.正交分解法(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3)方法: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F 1、F 2、F 3…,求合力F 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 轴、y 轴分解.x 轴上的合力:。
【精准解析】2021版新高考物理人教版测评 一 1.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核心素养测评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6题为单选题,7~9题为多选题)1.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陕西西安举行,下列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跳跃的姿势时B.研究男子3千米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置时C.研究投篮过程中篮球能否进入篮筐时D.100米终点裁判在分析运动员冲线过程时【解析】选B。
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跳跃的姿势,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选项A错误;研究男子3千米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置时,可以不考虑其体积,能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研究投篮过程中篮球能否进入篮筐时,篮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100米终点裁判在分析运动员冲线过程时,可以是身体的不同位置接触终点线,此时不能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2.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探测器在地球发射场发射阶段,通过运载火箭上的摄像头观察到地面正在向下运动,此时我们选取的参考系是() A.地面 B.运载火箭C.发射架D.发射场内的树木【解析】选B。
探测器在地球发射场发射阶段,通过运载火箭上的摄像头观察到地面正在向下运动,说明地面相对火箭在向下运动,故选择的参考系是运载火箭,选项B正确,A、C、D错误。
3.(2020·佛山模拟)近年来,登山步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健康习惯。
如图为某地生态公园的登山步行道线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丁家楼子村到目的地九仙山观景台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小王和小张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结果小王比小张先到达目的地。
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与小张的路程相同B.小王的位移小于小张的位移C.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张的平均速度D.在比较平均速度时,两人不能看成质点【解析】选C。
物体运动的轨迹的长度是路程,他们选择不同的路线,路程可能不同,选项A错误;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起点与终点是相同的,所以位移相等,选项B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小王与小张的位移相同,但由于小王用时较短,故小王的平均速度较大,选项C正确;在比较平均速度时,两人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能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章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4
高考复习· 物理
3.本章规律较多,同一试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得 到相同的结果.多练习一题多解,对熟练运用公式有很大帮 助,多总结多题一解(解法),对把握运动模型有益.
2013-11-27
有志者事竟成
5
高考复习· 物理
第一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回扣教材
题型归类
误区反思
双基限时练
2013-11-27
2013-11-27
有志者事竟成
9
高考复习· 物理
4.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2)质点是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化而引入的一个理想化的物 理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 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013-11-27
有志者事竟成
10
高考复习· 物理
二、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的数轴上,用点表示. 2.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时间的数轴 上用线段表示.
高考复习· 物理
高考复习· 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013-考复习· 物理
考 纲 展 示
1. 参考系、质点(Ⅰ)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3.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和图象(Ⅱ) 4.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013-11-27
有志者事竟成
2
高考复习· 物理
命 题 规 律
备 考 建 议
1.在复习过程中不要死记硬背概念、公式和规律,要领会概念 的实质,把握公式、规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 系. 2.注意本章内容与生活实例的结合,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 析,认识物理情境、理清物理过程、构建物理模型,再选择合适 的规律、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②都是过程量 联系
③一般情况下,物体(质点)的位移大小小于其路程,只有在物体(质点)
做 06 __单__向__直__线____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1.[教材母题] (人教版必修 1 P14·T1、T2)(1)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 时间?哪些指时刻?
A.列车员说:“火车 8 点 42 分到站,停车 8 分。” B.“您这么早就来啦,等了很久吧!” C.“前 3 秒”“最后 3 秒”“第 3 秒末”“第 3 秒内”。 (2)某市出租汽车的收费标准有 1.20 元/公里、1.60 元/公里、2.00 元/公 里……其中的“公里”说的是路程还是位移?
6.P19~21 打点计时器使用什么电源?从纸带上如何确定物体的运动速 度?实验时,接通电源和拉动纸带的顺序是怎样的?
提示:交流电源;用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纸带上打这一点 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
7.P24[科学漫步]测出的速度是不是瞬时速度? 提示:是瞬时速度。 8.P25[思考与讨论]加速度描述什么?加速度大说明什么? 提示: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 快。 9.P26~27 课本底图,你能根据飞机间距的关系做出什么判断? 提示:飞机正在加速前进。
1.(多选)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研究奥运游泳冠军叶诗文的游泳技术时,叶诗文不能看成质点 B.研究飞行中直升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时,直升飞机可以看做质 点 C.观察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起飞时,可以把航空母舰看做质点 D.在作战地图上确定航空母舰的准确位置时,可以把航空母舰看做质 点
14.P38~39 阅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段,体会“微元法”。 提示:时间分得非常细。 15.P40[思考与讨论]初速度为 0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x-t2 图象斜率的物 理意义是什么? 提示:斜率表示加速度的一半。 16.P41[问题与练习]T5,你还能作出 T5 的 v-t 图象吗? 提示:能,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学案:直线运动
一、几个基本概念t(s)0 1 2 3 4 5末x(m) 0 5 -4 -1 -7 1(1)A.前1s;B.前2s;C.前3s;D.前4s;E.前5s.(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A.第1s;B.第2s;C.第3s;D.第4s;E.第5s.(3)前几秒内的路程最大?A.前1s;B.前2s;C.前3s;D.前4s;E.前5s.(4)第几秒内的路程最大?A.第1s;B.第2s;C.第3s;D.第4s;E.第5s.【分析与解答】根据位移与路程的定义进行判断.由上表可以看出:(1)前4秒内的位移最大,为-7m,D选项正确.(2)前5s中第2s的位移最大,为一9m,故B选项正确.(3)由于物体一直是运动的,故运动时间越长,其轨迹线越长,前5秒内的路程最长,所以E选项正确.(4)第2秒内的位移最大,第二秒内的路程也是最大,路程为9m,所以B选项正确.●课堂针对训练●(1)当人坐船行驶在河中观看两岸青山时,常有“看山恰似走来迎”的感觉,这是以________为参考系的.而变换一下目光,又感到“仔细看山山不动”,这是以________为参考系.(2)第n秒内表示的是________s的时间,是从第________秒末到第________秒末的间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是静止的;C.两辆汽车在公路上同一直线行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若观察结果是两辆车都静止,则选用的参考系,必定是其中的一辆汽车;D.两人在公路上行走,且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则选择其中任一人为参考系,两人都是静止的.(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小于路程.(5)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h35min从天津发车; B.某人用15s跑完100m;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h开播; D.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E.某场足球赛开赛15min甲队攻入一球.(6)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7)如图2-1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孤由A经B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8)一幢六层楼房,相邻两层楼窗台之间的距离都是3m.现从第三层楼窗台把一物体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抛出,它最高可达到第六层楼窗台,求这时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和路程.当它又继续下落经过第一层楼窗台时,求这时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和路程.(9)在运动场地的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m远放置一个空瓶.运动员在进行折返跑训练时,从中间某一瓶子处出发,跑向最近的空瓶将其扳倒后返回再扳倒出发点处的瓶子,之后再折返扳倒前面的最近处的瓶子,依次下去.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时,他跑过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滚动训练★(10)如图2-2所示,人向右水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则:A.木板露出桌面后,推力将逐渐减小; B.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C.木板露出桌面后,桌面对木板摩擦力将减小; D.推力、压力、摩擦力均不变.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1课时)【例题】如图2-3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象,图象表示:A.A、B两人同向而行; B.A、B两人在第1s末后相遇;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在5s内,A走的位移比B走的位移大.【分析与解答】正确的选项为BD.从图中看出,A的位移减小,而B的位移先增大,再不变,后减小,所以开始AB是相向运动的.两图象相交于第1s末与第2s末之间的一个时刻,即此时A、B相遇.5s内A的位移为60m,路程也是60m;B有往返,在5s内位移为30m,而路程是90m.●课堂针对训练●(1)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后在平直轨道上行驶,头5s通过的路程是50m,头10s通过的路程是100m,头20s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这列火车: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均不正确.(2)如图2-4所示为某质点的________图象.该质点在时间为零的时刻已处在离原点________km的地方,它在前2h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2h~4h处于________状态,4h~6h 作________运动.(3)图2-5中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4)如图2-6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在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甲、乙运动方向相反.(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象见图2-7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起点,则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s0处;D.甲、乙同一地点出发;E.甲在中途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6)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10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其s-t图象见图2-8所示,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7)如图2-9是两辆汽车由同一地点到达同一目的地的s -t 图象.试回答下列问题:①两辆车是否同时出发,同时到达?②哪辆车在中途停了一段时间?③两辆车各做什么样的运动?(8)为了研究一辆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情况,可以在公路旁每隔100m 站一名拿着秒时间t/s0 4.9 10.0 15.1 19.9 …… 位移s/m 100 200 300 400 500 ……②汽车每秒内发生的位移多大?③汽车从10s 到30s 的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是多长?★滚动训练★(9)有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14N 、10N 、5N .其合力的最小值为:A .0N ;B .3N ;C .5N ;D .1N .(10)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正确的是:A .只有唯一组解;B .一定有两组解; B .可能有无数解; D .可能有两组解.三、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例1】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4m/s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8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和解答】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v =s/t ,设全程位移为2s ,则前一半位移的时间是t 1=s/v 1,后一半位移的时间t 2=s/v 2,则整段的时间是t 总=t 1+t 2=s(v 1+v 2)/v 1v 2,故全程的平均速度v =2s/t 总=8484222121+⨯⨯=+v v v v ·=5.33(m/s). 可见,处理此类问题要注意找出位移和时间,不能草率代入v =(v 1+v 2)/2而求平均速度.【例2】如图2-10所示是A 、B 两物体的s -t 图象,试判定:(1)A 、B 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2)3s 末A 、B 的位移各是多少?(3)A 、B 的速度各是多大?【分析和解答】研究图象应先看纵、横轴各表示什么,采用什么单位.此题中是s -t 图象.(1)因为A 、B 的s -t 图象均为倾斜直线,说明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故A 、B 出均是匀速直线运动.(A 为反向匀速,B 为正向匀速)(2)由图象可知3s 末对应s A =0,s B =3m .(3)A 、B 的速度大小可通过求A 、B 直线斜率而得.v A =k A =tan αA =-t s ΔΔ=-0303--=-1(m/s),速度为负值,说明A 的运动方向和正方向相反.v B =k B =tan αB =0303--=1.5(m/s). 注意: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分清纵、横轴意义,熟记各种运动的图象及意义,切不要把图象当成物体运动的轨迹. ●课堂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 .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算术平均值;C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2)对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如下几句话:A .物体在第1s 内的速度是4m/s ;B .物体在第2s 末的速度是4m/s ;C .物体在通过其路径上某一点的速度是4m/s ;D .物体在通过某一段位移s 时的速度是4m/s .则以上叙述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__,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3)如图2-11所示,Ⅰ和Ⅱ分别是甲乙两物体的s -t 图象,则甲物体速度v 1=________m/s ,乙物体速度v 2=________m/s ,t =15s 时,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_m ,在位移300m 处,Ⅰ物体超前Ⅱ物体________s .(4)短跑运动员在100m 竞赛中,测得7s 末的速度是9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9m/s;B.9.6m/s;C.10m/s;D.10.2m/s.(5)对各种速率和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相等.(6)如图2-12所示,小球沿光滑的轨道MN运动.从过A点开始计时,每隔0.5s记录一次小球的位置(用图中的黑点表示).由图可以看出,小球在AB段做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是________cm/s.小球在经过3cm的坐标处时的速度为________cm/s.小球在BC段做________运动,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在整个AC段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7)某同学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图2-13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示他的运动状态?(8)某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4m/s,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9)某运动物体,第1秒内平均速度是3m/s,第2、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6m/s,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骑车人从A沿直线运动到B,先以15km/h的速度通过了一半位移.剩下的时间内,一半时间以12km/h的速度运动,另一半时间以6km/h的速度运动.求他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滚动训练★(11)如图2-14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增大),另一端不动,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图2-15中的哪一个(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四、速度和时间的关系(1课时)【例题】一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16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速度v与时间t 的图像是图2-17中的哪一个?【分析与解答】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来进行判断.在图2-16所示的图象中,质点开始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一段时间后,又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回到出发点后又静止,且两次运动的速率相同,时间相同.所以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开始时负方向的速度不变,然后静止,速度为零,接着以正方向的速度运动相同的时间,以后的速度为零.所以只有A 图中的图像是正确的.●课堂针对训练●(1)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A.如果在某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便可断定它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如果在任意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都相等,便可断定它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如果在某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不相等,便可断定它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如果在某两段不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不相等,便可断定它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如图2-18所示,以下几个运动图象中不属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如图2-19所示,表示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则A.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若在同一直线,则一定会相遇;C.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甲、乙即使在一条直线上也一定不会相遇.(4)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s-t,v-t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有:A.s-t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轨迹,v-t图象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B.由s-t图象不能求出物体速度大小;C.由v-t图象可求出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某段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D.s-t图象可以不经过坐标原点.(5)如图2-20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根据图线作出的以下几个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物体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前4s内,当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6)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2-21所示,则:①甲和乙的初速度方向怎样?其大小之比为多少?②什么时刻,两者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③在前6s内,甲的速度改变了多少?乙的速度改变了多少?(7)图2-22为质点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画出在该时间内它的速度-时间图象.(8)如图2-23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图象,试根据图象说明A→B→C→D的各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甲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多少?★滚动训练★(9)如图2-24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五、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改变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分析和解答】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Δv与所用时间Δt的比值,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反映速度的大小,故加速度大时速度可以很小,反之加速度小时,速度可以很大,故D正确;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a的方向与v的方向是同向或反向,故A错;尽管Δv很大,若Δt也很大,由a=Δv/Δt可知a不一定大,故B错;物体有a时只是表明其速度变化,速度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或只有方向改变大小不变,故C错.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只有D.【例2】如图2-25所示,是某质点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1)质点在AB 、BC 、CD 段的过程各做什么运动?(2)AB 、CD 段的加速度各是多少?(3)质点在2秒末速度多大?【分析和解答】(1)AB 、CD 段的v -t 图是倾斜直线,说明这两段时间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故质点在这两段作匀变速直线运动(AB 匀加、CD 匀减);BC 段是平行于x 轴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2)因为v -t 图线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大小,故a AB =tan αAB =0224--=1(m/s 2). a CD =tan θCD =-4504--=-4(m/s 2). (3)由图象知2s 末速度是4m/s . ●课堂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把正确的选出来;A .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 .没有加速度的物体速度一定不变;C .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必有加速度;D .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也为零.(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加速度大,则速度也大;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 .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4)下列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正确的说法是:A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还是增大的;B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还是减小的;C .不管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D .因为物体作匀变速运动,故其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5)由a =Δv /Δt 可知:A .a 与Δv 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D .Δv /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6)图2-26是某质点的v -t 图象,则:A .前2s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3s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B .2-5s 内物体静止;C .前2s 的加速度是1.5m/s 2,后3s 加速度是-35m/s 2; D .3s 末物体的速度是5m/s . (7)飞机由静止开始运动,50s 内速度达到200m/s ,则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8)以10m/s 前进的汽车,制动后经4s 停止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9)一小车正以6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小车获得2m/s 2的加速度而加速运动,当速度增加到10m/s 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10)一子弹用0.02s 的时间穿过一木板,穿入木板的速度是800m/s ,穿出木块的速度是300m/s ,则加速度为多少? ★滚动训练★(11)如图2-27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被水平推力F 压着,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当推力F 的大小增加到2F 时,则:A .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B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C .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不变;D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 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一课时【例1】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 钟后作匀速运动,最后2s 钟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分析和解答】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如图2-29所示,AB 为加速阶段,BC 为匀速阶段,CD 为减速阶段,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加速阶段的末速度v B , 故 v B =v 0+at =0+1×5=5(m/s)而质点作减速运动的初速即为匀速运动的速度,即v B =v C =5(m/s)在CD 的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末速v D =0,由v t =v 0+at 得a =(v t -v 0)/t =(0-5)/2=-2.5(m/s 2).负号表示a 方向与v 0方向相反.【例2】以12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加速度大小是5m/s 2,求刹车后2s 末、6s末的速度.想一想答案是否合理,为什么?【分析与解答】据已知条件,如果用公式v t =v 0+at 来求速度,则v 2=12-5×2=2(m/s)v 6=12-5×6=-18(m/s).v 6为负值表示汽车倒退,这是不合理的.原因是汽车从刹车开始经过时间t =512a v 00--=-=2.4(s)后就停下来了,即在6s 的时间内,汽车只在前2.4s 内做减速运动,以后就处于静止状态了.∴ v 6=v 2.4=0【总结提高】解物理题不同于解数学题.对所得的结果要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合理.●课堂针对训练●(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v 0=2m/s ,加速度a =0.1m/s 2,则第3s 末的速度是________m/s ,5s 末的速度是________m/s .(2)质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3m/s 2,若初速度大小是20m/s ,则经4s 质点的速度为________m/s .(3)质点在直线上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为3m/s 2,则质点第3s 的初速度是________m/s 、末速度是________m/s .(4)图2-30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5)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t 图如图2-31所示,则:A .6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2-4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3s 末物体的速度为零,且开始改变运动方向;D .2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是4m/s .(6)如图2-32所示,直线①和②分别表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初速度各是多少?它们的加速度各是多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7)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 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 2,则:①汽车经3s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②经5s 的速度是多少?③经10s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8)质点在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2-33所示,若在A 点时的速度是5m/s ,经3s 到达B 点速度是14m/s ,若再经4s 到达C 点,则在C 点的速度是多少?(9)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 后速度达到10m/s ,然后匀速运动了20s ,接着经2s 匀减速运动到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在第26s 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10)卡车原来用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 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即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起的全过程用了12s .求: ①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②开始刹车后2s 末及10s 末的瞬时速度. ★滚动训练★(11)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分别受到如图2-34所示的外力作用后,均在水平面运动,若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A .F f 甲>F f 乙>F f 丙;B .F f 甲<F f 乙<F f 丙;C .F f 甲=F f 乙=F f 丙;D .F f 乙>F f 甲>F f 丙. 第二课时【例1】汽车刹车前速度为5m/s ,刹车获得加速度大小为0.4m/s 2.(1)求汽车刹车开始后20s 内滑行的距离s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m 时所经历的时间t ;(3)静止前2.5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s ′.【分析和解答】(1)判断汽车刹车所经历运动时间由0=v 0+at 及加速度a =-0.4m/s 2得:t =-s405a v 0. s =12.5s <20s .汽车刹车经过12.5s 后停下来,因此20s 内汽车的位移只是12.5s 内的位移.根据v t 2-v 02=2as 得:s =)40(250a 2v v 2202t .-⨯-=-=31.25(m). 或用 s =v 0t +21at 2=5×12.5-21×0.4×12.52=31.25(m) (2)根据s =v 0t +21at 2得: t =40)30()40(255a )s (a 214v v 2200..--⨯-⨯-±-=-⨯⨯-±- 解得:t 1=10(s),t 2=15(s)(t 2是质点经t 1后继续前进到达最远点后反方向加速运动重新达到位移为s 时所经历的时间,很显然,t 2不合题意,必须舍去)(3)把汽车的减速过程看成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求出汽车以0.4m/2的加速度经过2.5s的位移,即:s ′=21at 2=21×0.4×2.52=1.25(m).也可以用下面方法求解: ∵ 静止前2.5s 末即是开始减速后的10s 末,10s 末速度v 10=v 0+at =5-0.4×10=1(m/s),∴ s ′=v 10t ′+21at ′2=1×2.5-21×0.4×2.52=1.25(m) 【例2】(教学建议:此题难度较大,高一阶段不宜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仅供有能力学生选学)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 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 ,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 ,以后只能维持这速度4.0s .设猎豹距离羚羊x 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s 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1)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 值应在什么范围?(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x 值应在什么范围?【分析与解答】解:设猎豹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奔跑60m 达到最大速度用时间t 1,则s 1=1v t 1=2v m 1t 1,t 1=3060v s 2m 11=4(s). 羚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奔跑50m 速度达到最大,用时间为t 2,则s 2=2v t 2=2v m 2t 2,t 2=m 22S v 2=25502⨯=4(s). (1)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则猎豹减速前的匀速运动时间最多4.0s ,而羚羊最多匀速3.0s 而被追上,此x 值为最大,即x =s 豹-s 羊=(60+30×4)-(50+25×3)=55(m).∴ 应取x <55m .(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即最多奔跑60m ,用4s 时间;而羚羊只奔跑3s 的时间,故对羚羊:s 4=21a42 50=21a ×42 a =425(m/s 2) s 3=21a32=21×425×32=8225(m) x 最大值为:x =s 豹4s -s 羊3s =60-8225=31.87(m) ●课堂针对训练●(12)汽车从静止开始以1m/s 2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则汽车前5s 内通过的位移是________m .第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位移是________m .(13)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式为s =4t +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是米与秒.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 .4m/s 与2m/s 2;B .0与4m/s 2;C .4m/s 与4m/s 2;D .4m/s 与0.(14)A 、B 两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运动总位移相同.A 行驶的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1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2做匀加速运动;而B 则是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2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1做匀加速运动.已知a 1>a 2,则两车相比:A .A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B .B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C .A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D .B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15)图2-35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线,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t ,则物体在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 .v =(v 0+v t )/2;B .v >(v 0+v t )/2;C .v <(v 0+v t )/2;D .无法确定. (1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大小是v 0,经过时间t 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A .v 0t -21at 2;B .a2v 20; C .2t v 0; D .21at 2. (17)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同2-36所示,则:A .乙比甲运动得快;B .在2s 末乙追上甲;C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 远.(18)汽车以10m/s 的速度行驶,刹车后获得2m/s 2的加速度,则刹车后4s 通过的路程是多大?刹车后8s 通过的路程是多大?(19)汽车刹车时获得6m/s2的加速度,如果要在刹车后1.5s停下来,汽车行驶的最大允许速度是多大?刹车后还能滑行多远?(2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s,则它的速度从2v增加到4v时发生的位移是多少?(2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已知在A点时速度为v A,在B点时速度是v B,则物体在A、B中点时速度是多少?在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多少?★滚动训练★(22)用轻绳AC和BC悬挂一重物,绳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如图2-37所示,绳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绳BC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00N,为了使绳不被拉断,所悬挂的重物的重力的范围为________.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例1】列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同一平直铁路上前方500m处,一货车以36km/h的速度同向行驶,为避免撞车,列车司机立即刹车.求列车刹车时加速度的最小值.【分析和解答】货车速度记为v1,列车速度记为v2,则v2>v1,列车与货车距离越来越小,v2<v1,列车与货车距离越来越大.可见,列车刹车后,开始列车距货车越来越近.若列车速度减小到与货车速度相等时,列车还没有追上货车(或刚好追上货车),此后列车距货车越来越远,不会相撞.方法一:设列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刹车后经时间t,列车速度与货车速度相等,这段时间内货车、列车位移分别为s1、s2,则不撞车的条件是:Δs=(s1+500)-s2≥0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有:s1=v1t s2=v2t-at2/2 v2-at=v1解得:a≥0.1m/s2即最小加速度为:0.1m/s2方法二:以货车为参考系,列车做初速度为v0=(v2-v1)的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要列车不撞货车,即当列车追上货车前(或刚好追上时)速度减为零(对货车),即:(v2-v1)2/2a≤500解得:a≥0.1m/s2即最小加速度为:0.1m/s2【总结提高】本题解法很多,上述两种方法是能较好地反映物理过程和物理意义的方法.方法一的关键是分析不撞车的临界条件,方法二在方法一的基础上转换了参考系,因而更筒捷,但是,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例2】(此题难度较大,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请视实际情况而定)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以16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以4m/s的初速度、1m/s2的加速度和甲同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和再次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分析和解答】解法一:两车同时同向出发,开始一段由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将使两车距离拉开.由于甲车作减速运动,乙车作加速运动,总有一时刻两车速度相同,此时两车相距最远.随着甲车进一步减速,乙车进一步加速,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使两车距离变小.当乙车追上甲车时,两车运动位移相同.当两车速度相同时,两车相距最远,此时两车运动时间为t1,速度为v1,a甲=-2m/s2,a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用时:40分钟)【A级基础题练熟快】1.(多选)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 地区胜利建成.在南极考察这个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科学考察船从中国出发到南极大陆的行进路线问题上,科学考察船可以看做质点B.以祖国大陆为参考系,昆仑站是在不断运动的C.要对南极大陆在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平面坐标系D.要对南极大陆在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三维坐标系解析:选AD.祖国大陆和昆仑站都是在地球这一个物体上,是相对静止的;由于要研究空间结构,所以要建立三维坐标系,选项A、D正确.2.(2019·温州十校联考)对于下列体育比赛的论述,说法正确的是( )A.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10 min,指的是时刻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铅球位移的大小为4.50 mC.运动员跑完 1 5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 1 500 mD.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做质点解析:选C.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10 min,指的是时间,选项A错误;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铅球位移在水平方向投影的大小为4.50 m,选项B错误;运动员跑完1 5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1 500 m,选项C正确;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3.(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百度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0分钟,5.4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B .10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C .5.4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D .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解析:选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选项A 正确;10分钟表示的是时间,选项B 错误;5.4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路程,选项C 错误;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率,选项D 错误.4.(2019·资阳检测)一种应用传感器检测车辆运行的实验装置,在轨道某处设置监测点,当车头达到传感器瞬间和车尾离开传感器瞬间,信号发生器各发出一个脉冲信号,由记录仪记录.假如轨道车长度为22 cm,记录仪记录的信号如图所示,则轨道车经过该监测点的速度为( )A .0.20 cm/sB .2.0 cm/sC .22 cm/sD .220 cm/s解析:选C.由记录仪记录的信号可知,车头到达传感器瞬间和车尾离开传感器瞬间经历时间为t =1.0 s,由速度定义式,轨道车经过该监测点的速度为v =Lt=22 cm/s,C 项正确.5. (2019·浦东新区模拟)物体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若在任意相等的位移内速度的变化量均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Δv =0,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若Δv >0,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若Δv >0,则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D .若Δv <0,则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直线运动解析:选C.若Δv =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若Δv >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通过相等的位移时间减小,根据a =ΔvΔt可知,加速度增大,B 错误,C 正确;同理可知D 错误.6.(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2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8 m/s.在这2 s 内该物体的(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8 m/sB .速度变化的大小为4 m/s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4 m/s 2D .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解析:选AC.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可能相同,此时速度变化量为4 m/s,相反时,取初速度方向为正,则Δv =(-8-4) m/s =-12 m/s,A 正确,B 错误;初、末速度同向时,加速度为a =v -v 0t =8-42 m/s 2=2 m/s 2,相反时加速度为a′=v -v 0t =-8-42m/s 2=-6 m/s 2,故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4 m/s 2,C 正确,D 错误.7.(多选)(2019·江南十校联考)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也为正B .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C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 .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解析:选AD.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正,选项A 正确;物体做减速运动时,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选项B 错误;若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选项C 错误;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可以与速度方向垂直,选项D 正确.8.(多选)(2019·南师附中测试)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 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A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 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 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sC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 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sD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 处的瞬时速度是2 m/s解析:选AD.照相机每隔0.1 s 拍照一次,所以图中0~8 cm 所用的时间t =0.4 s ;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所以图中8 cm 对应的实际位移x =80 cm =0.8 m,则小球在通过图中8 cm 距离内的平均速度v =x t =0.80.4 m/s =2 m/s,A 正确,B 错误;由图中数据可知,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相同,小球做匀减速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图中对应小球通过6 cm 处的瞬时速度可用图中3.5 cm 到7.5 cm 这一段的平均速度表示.图中3.5 cm 到7.5 cm 这一段对应的实际位移x′=40 cm =0.4 m,所用的时间t′=0.2 s,所以图中6 cm 处的瞬时速度v′=0.40.2m/s =2 m/s,C 错误,D 正确.【B 级 能力题练稳准】9.(2019·江苏模拟)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子弹射过扑克牌的照片,已知子弹穿过扑克牌的时间大约为6.25×10-5s,试估算子弹穿过扑克牌的平均速度约为( )A .8 m/sB .80 m/sC .800 m/sD .8 000 m/s解析:选C.由于扑克牌的宽度约为5 cm,子弹的长度约为1.5 cm,子弹穿过扑克牌所通过的位移x =5 cm +1.5 cm =6.5 cm,所以子弹穿过扑克牌的平均速度约为v -=x t =6.5×10-26.25×10-5 m/s ≈1.0×103m/s,故C 正确.10.(2019·广西南宁模拟)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都装有测汽车速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为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测速仪A 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是以测速仪所在位置为参考点,测速仪连续发出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x(位移)-t(时间)图象,则( )A .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近B .在测速仪发出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 2-x 1C .汽车在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x 2-x 1t 2-t 1D .超声波信号的速度是x 2t 2解析:选C.t 1和t 2分别为两个超声波信号碰到汽车的两个时刻,x 1和x 2分别为这两个时刻汽车离参考点的距离.从x -t 图象可知超声波信号从发出到接收所用的时间变长,所以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远,A 错误;在t 1~t 2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x 2-x 1,从图象上不能看出测速仪发出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B 错误;汽车在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x 2-x 1t 2-t 1,C 正确;超声波信号的速度为x 1t 1,D 错误.11.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L =3.0 cm 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Δt =3.0 s .试估算:滑块的加速度多大(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 1=L Δt 1=3.0×10-20.30 m/s =0.10 m/s,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 2=L Δt 2=3.0×10-20.10 m/s =0.30 m/s,故滑块的加速度a =v 2-v 1Δt ≈0.067 m/s 2.答案:0.067 m/s 212.如图(a)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的物体的速度;图(b)中p 1、p 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分别是p 1、p 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p 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 =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根据图(b)求:(1)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解析:(1)从题中的(b)图可以看出,发出超声波信号p 1到接收到反射信号n 1的时间为t 1=12× 130 s=0.4 s,此时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为s 1=12×v ·t 1=12×340×0.4 m =68 m,同样可求得发出信号p 2到接收到信号n 2的时间为 t 2=9×130 s =0.3 s,s 2=12vt 2=51 m,所以汽车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x =s 1-s 2=68 m -51 m =17 m. (2)设汽车运行x =17 m 的时间为t,汽车接收到p 1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p 1的反射信号n 1的时间为t′1=12t 1=0.2 s,测速仪接收到汽车信号又经t′2=1 s -0.4 s =0.6 s 发射p 2,后又经t′3=12×t 2=0.15 s 汽车接收到p 2,所以汽车行驶17 m 距离所用时间 t =t′1+t′2+t′3=0.95 s,汽车的速度v′=x t =170.95 m/s ≈17.9 m/s.答案:(1)17 m (2)17.9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