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食文化

摘要:随着人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营养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人们逐渐对素食越来越偏爱。“三高”食品逐步远离人们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无疑对肉食主义者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关键词:素食历史、素食营养

素食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人类还在远古的时候,人们的饮食取之于大自然,那时候人类对于荤素没有实质性的界定意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物质的丰富,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自己的饮食开始反省,对蔬食和肉食开始有了不同的认识和选择。饮食早已不再只追求裹腹,美味而富营养是最基本的要求。

今天的人类越来越多地反思自己,反思其他生命。同时,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地球,甚至外层空间。人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保护环境,爱护生命。为此,回归自然、回归健康、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深深地影响着现代饮食的观念。于是,天然纯净素食成为21世纪饮食新潮流。素食者越来越受到尊重,能以素食款待宾朋被视为高雅的礼仪。虽然今天的素食不再有宗教的味道,但其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爱护生命的意识体现出现代人类的文明、进步和高雅。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了素食大军的队伍中去。

素食之说在中国最早并不是来源于佛教,而是来源于中国的古圣先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孟思想”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由于儒家“仁慈”与“孝道”思想的影响。如《孟子》梁惠王上日:“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是表示仁慈。根据儒家的孝道,当父亲或母亲去世后,子女要服丧。服丧期间断一切肉,蔬食布衣,以表孝道。

佛教从汉代初年传人中国时,所传来的经典大都是小乘经典,由於戒律里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僧人食肉,而且由於在印度的僧人就不以素食为主,来到中国弘法的印度高僧大德自然也是非素食者。所以起初,中国的僧人与他们来自印度的师父一样,也是非素食者。佛教传人我国,和我国文化相结合。我国儒家文化以仁爱为本,对於动物,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并且我国出家人不托钵乞食,在寺院中自炊自食,所以“戒杀素食、培养慈悲心”的佛教素食观念就逐渐在佛门中形成了。南朝梁武帝萧衍(464-549)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於502年四月初八佛诞日即位,於天监十八年(519)年四月八日从戒行精严的慧约法师(452-535)受在家菩萨戒,

并常自称菩萨戒弟子。於天监二十七年(618)在台城北建同泰寺,此是武帝私寺。他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後被大臣赎回。梁武帝有感於大乘佛教的菩萨慈悲思想,于是积极提倡素食,他於天监十年(511),颁布《断酒肉文》,令天下所有僧尼不得食肉。从此,素食就成了中国佛教的一种优良传统与美德。中国僧人不仅把它保存了下来,而且大力倡导和发扬光大。如道安、慧远等高僧都是素食者的代表。他们主要是出自个人的自愿,并且他们把蔬食看成是一种苦行。自此,最初在民间流行的素食逐渐带上了佛教色彩。通过经典教义对戒杀和素食的倡导,又加上一些高僧和帝王的推崇,佛教的素食理论也因此完全建立了起来。因此,素食就成为佛教徒的标志。

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将吃素纳入神圣庄严的场合:在重大的祭祀活动的前夕,一定要"茹素数日,以净其身,清其心"。上至皇帝、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莫不认同,莫不尊行。可见"茹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之"味"。所谓"净其身",意与"仁"同,圣人孟子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所谓"清其心",意为不纵欲,满足于恬淡之心境,《吕氏春秋》之《本生》篇说:"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食素者平日清早酱瓜、腌萝卜过粥,午餐吃黄米饭、大烩菜。在南朝南京建业寺有一僧厨,素菜烹调技艺精湛,“一瓜可做数十肴,一菜可变数十味”。唐代湖北梅山五祖寺的煎春卷、烫春芽、烧春菇和白莲汤(甜食),制作精美,是佛门子弟的美食。五祖寺的春卷是采用寺院山上的野菜,配上豆腐干,豆豉汁、面筋泡和各种调料,外用青菜叶或油皮包好煎成的。宋元至明清,素菜已能配成品位甚高的全素席。许多菜肴,以荤托素,如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等,不但与荤菜形似,而且味道也略有一点相近。斋厨可以用白萝卜或茄子加发面等原料制成“猪肉”,可以用豆制品、山药泥烹制出“油炸鱼”,可以用绿豆粉掺水仿制成“鸽蛋”,用胡萝卜加土豆仿制成“蟹粉”,厨师的巧思和手艺满足了人们饮食情趣上的需要。

素菜中的一种名菜“罗汉斋”,是用十八种原料做成的,喻意对十八罗汉的虔敬。上海玉佛寺的罗汉菜是用花菇、口蘑、香菇、鲜磨菇、草菇、发菜、银杏、素鸡、素肠、土豆、胡萝卜、川竹笋、冬笋、竹笋尖、油面筋、黑木耳、金针菜加调料做成的,外形丰肥,吃口清鲜,可以与鸡鸭鱼肉之味相媲美。此外,扬州大明寺的“笋炒鳝丝”(主料香菇)、重庆慈云寺的“回锅腊肉”(主料面筋)等均属素斋中的名菜,其形、色、味和质感都可乱真。

素菜在民间很受欢迎。明清时江苏人喜吃的什锦豆腐羹(又叫“文思豆腐”),原是天宁寺文思和尚先做的。清代美食家袁枚称赞的醋渍萝卜和腌大头菜,原是承恩寺僧人的过粥菜。素什锦早已成为江南人家的家常菜。

天宁寺素斋是有历史传统的,各地香客到此朝山进香,游客来瞻仰游览,每每喜欢在此用膳,一是趁做佛事之际,宴请亲朋好友、品尝佛门斋味,以表欢聚之情,也是虔诚祝愿之意;二来变换口味,或合家共餐,或亲朋相聚,不失为一种流行时尚。尤其是酷热暑天,人们厌烦荤腥油腻,而素斋多数是豆制品,鲜蔬瓜果和香菇、木耳、发菜等山珍海藻,佐以香

油烹制,入口清淡,香味可口,加上佛地清净庄严,环境雅致,一年光顾几次,调剂生活情趣,满足好奇心理,确是一件赏心乐事。。

对于素食,古今中外的名家学者都有他们各自的见解。明代医家李延认为,对中年人的精气亏损采取服药补阴阳的方法,一般都不能收到尽善尽美的效果。唯素食调养,能气阴两补,助胃益脾,最为平正,不仅适合于中年肾亏,也适合于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其它亏损病症。明代儿科学家万全,在其所著《养生四要》里也再三倡导学习古人"尚淡泊"的生活方式,他认为素食可以使人的体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西方人的科学理论对素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他们从营养学、医学的理论出发,对动物性食品、谷类及蔬果类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发现素食不仅可以充分地提供人类所需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而且去掉了动物性食品所带来的多余胆固醇等有害健康的因素。人们发现肉食和过量饮酒给自身带来心脑血管疾病、肝病以及糖尿病等诸多病症,而坚持素食几乎可以完全防止这类疾病的发生,并对这类疾病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调查还发现素食者比肉食者不仅在身体上更加健康,而且在生理上更能适应,素食还是提高智力,培养良好心境,有益美容的饮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素食,并希望素食在带来健康的同时,也能够让人们享受到美味。现代的素食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现代人讲究健康、环保,特别是女性,她们为保持苗条的身材,不少人以素菜水果为主,因此素食烹调日趋讲究。在未来素食发展的漫长道路上还需要广大的年轻朋友和素食爱好者一起推动它的发展。建立更科学合理的饮食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