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曼哈顿悬日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考点八:洋流(一)基础知识巩固请同学们对照教材、地图册和资料完成下面内容。

1.洋流按性质分为判断方法是:按形成原因分为2.洋流分布规律:①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或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或寒流)。

②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或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或寒流)。

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洋流名称),其性质是。

④北印度洋上的季风洋流,冬季,盛行风呈时针,夏季,盛行风呈时针。

其按成因属于。

3.由于盛行风形成的风海流有哪些?4.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请填出下列渔场所交汇的寒暖流: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这些渔场多分布在地区的大陆东岸。

与上升流有关的渔场是,这些渔场多分布在地区的大陆西岸。

5.简述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巩固练习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题。

1.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 )①本格拉寒流②千岛寒流③秘鲁寒流④西风漂流⑤南赤道暖流⑥东澳大利亚暖流⑦阿拉斯加暖流⑧巴西暖流⑨北太平洋暖流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右图,回答2~4题。

2.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3.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4.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右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模拟图”。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高三地理教材第三章《区域地理》的全部内容,重点学习第一节《区域的特征与划分》。

详细内容将包括区域的概念、特征、划分方法以及我国不同区域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划分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区域划分的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区域的概念、特征以及我国不同区域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2. 讲解新课:(1)讲解区域的概念、特征及划分方法。

(2)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家乡所在地区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区域的概念、特征及划分方法。

(2)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2. 答案:(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指在地理空间上具有一定范围、相对独立、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的地理单元。

区域特征: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范围、边界、内部结构和功能。

区域划分方法: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因素等综合指标进行划分。

(2)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河湖众多,植被覆盖率较高,农业以水稻为主,工业以轻工业和电子产业为主。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降水较少,河流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农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区域的概念、特征及划分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特点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困难。

重要地理现象与考点分析

重要地理现象与考点分析

重要地理现象与考点分析一些重要的地理现象是高考地理的考点,要么不考,要么一考就难道很多人,这是超越别人的地方。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重要地理现象与考点分析一、曼哈顿悬日由于曼哈顿街区大多呈棋盘式布局,在每年的5月28日前后和7月12日前后(或13日),此时曼哈顿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日落时阳光将洒满曼哈顿的所有的东西向街道(需和日落方向一致),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时间长达15分钟。

而在每年的12月5日和1月8日,这样的景观将伴随着日出而出现。

每年的5月30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西五区)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左图)。

右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月31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A.全球6月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B.伦敦街头挤满了上班的人群C.在北京的人们可以欣赏日出D.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2、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南—西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3、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A.7月12日前后B.9月10日前后C.12月5日前后D.1月8日前后二、厄尔尼诺现象某些年份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海区异常升温的现象。

对世界的影响:1、影响全球大气环流,使世界各地出现气候异常,太平洋沿岸国家遭受重大损失: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增加,造成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

2、西太平洋沿岸的东南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的干旱,粮食减产,经济作物破坏;印尼、澳大利亚森林火灾。

3、东亚许多国家出现冷夏,水稻严重减产。

4、使本来在寒流影响下气候较为干旱的东太平洋沿岸的秘鲁等地出现频繁的暴雨,造成水涝和泥石流灾害。

5、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水温升高,造成秘鲁渔场渔业减产。

对我国的影响: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削弱了西太平洋沿岸的季风环流,使我国冬夏季风势力减弱,造成南涝北旱的景象,南方防洪形势严峻。

高三一轮地理教案精选7篇

高三一轮地理教案精选7篇

高三一轮地理教案精选7篇高三一轮地理教案精选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一轮地理教案(精选篇1)一、学情、教情分析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高中地理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讲述的主要内容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本学期主要学习和教授必修一。

高中地理比之于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综合性、区域性,这既是有别于同时也是难于初中地理的地方,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高一学生虽然在初中接受了为时两年的地理教育,但由于地理不参加中考,使得学校不重视,师生不上心,导致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异常薄弱。

根据我的个人感受,我所带的学生几乎连最基础的地理概念和术语都茫然无知,可见他们基础之差。

另外学生还存在自觉学习意识差,独立思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这是我在教学中必须加以参照和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初出茅庐,在教学能力和技巧上存在很多欠缺,在管理学生、调控课堂上的经验几乎为零,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充分考虑以应对。

我总共带了五个班,其中的一班和二班基础相对较好,其余的班级基础较为薄弱。

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各个班级对地理显示出了较浓的兴趣,但是在基础方面的限制很难让他们快速准确的吸收所学知识。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宏观认识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改变传统的机械式的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

我会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优秀教学的标准,把有经验教师提供的建议落实到位,努力提高自身教学和研究能力,做到优秀教学。

2.“青蓝结对”,遇到问题虚心且及时的向老教师求教,充分听取他们对本人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做到精细化、合理化的安排教学。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范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1一、教学目的“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

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

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

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1)地球仪。

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

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

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

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

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

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一体化必修上(自然地理)一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一体化必修上(自然地理)一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一体化(自然地理)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 人类认识的宇宙【考点搜索】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给了一个发展的观念,即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地得到修正,不断地接近真理。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1)宇宙是物质的;(2)宇宙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并且是有规律的。

地球在宇宙中究竟是怎样的一颗行星?教材通过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了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正确认识宇宙的概念、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等,是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重要内容。

◆知识纲要天体:概念和类别所观测到的宇宙天体系统日地距离:1.496亿千米,即一个天文单位地球的普通性:质量、体积、平均密度、运动特征介于九大行星之间宇地球的特殊性:拥有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物宙稳定的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中地球上拥有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宇宙环境的生命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质量体积适中自身适当的条件球水的存在海洋的形成最初生命的出现◆重要图释1、图1.1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存在有许许多多的物质,我们把它们通称为天体。

它们分别是: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星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2、图1.3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九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另外还有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

太阳系的范围大小:冥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轨道直径约为120亿千米。

据图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①九大行星绕日公转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且公转方向一致,地球与太阳及八大行星、小行星、哈雷彗星之间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因此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②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对比思考:其它星球为何没有生命,最可能有生命的行星是哪颗?(水星金星太热,远日行星太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每日一题每日一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2017年地理高考模拟试卷)曼哈顿是美国纽约市的一个行政区,位于一个狭长的岛上,是世界上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地区。

每年12月5日7时多,绝大多数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都可以观赏到“悬日”景观(即太阳位于狭窄街道间的地平线上空,街道两侧高楼林立)。

下图为“曼哈顿街道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同一街道下次观赏到“悬日”景观需要等待约A.4个月B.6个月C.8个月D.12个月2.东北—西南向街道大多没有“悬日”景观的原因A.街道长度过大B.地面起伏较大C.街心植被较多D.道路近南北走向【参考答案】1.B 2.D解题必备有关昼夜长短时间计算的三个规律(1)对称规律: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当地时间12时为中心对称。

已知日出或日落时间,可据此推算出昼长。

若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时间不以12时为中心对称,说明观测点不位于所在时间的中央经线上。

以春分日为例,如果观测到的日出、日落的区时早于6时和18时,说明观测点在时区中央经线的东侧;反之,则在时区中央经线的西侧。

(2)反对称规律:纬度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在同一天,北半球一地的昼长等于南半球另一地的夜长。

例如,夏至日60°N纬线上各地昼长为18时29分,则当日60°S纬线上各地夜长为18小时29分。

如下图,在同一天中,θ°N的昼长等于θ°S的夜长;θ°N的夜长等于θ°S的昼长。

(3)等值规律: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一年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会出现两次等值。

①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夜分布是一样的。

因为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在同一条纬线上。

如下图:(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②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A、B两天,其昼夜分布关于赤道对称,即A昼长等于B夜长,A夜长等于B 昼长。

2014-2015学年度一轮复习预习学案

2014-2015学年度一轮复习预习学案

题 目: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 地球、时区、日界线 课 时:3课时授课班级:高三文1 2 3 预习要求及任务:1.带着以下问题熟读必修一教材p16-p17页,教辅资料p2-p3页。

(1)什么是地方时?(2)什么是区时?区时和时区的区别? (3)日界线有几条?如何区分新旧日期的范围? (4)什么是经纬网?有何地理意义? 2.回顾旧知识,梳理新知识完成《东方骄子》p1页《双基自主复习》,梳理知识点。

3.识记、背诵①识记︒0经线、︒180经线、︒20W 和︒160E 的地理意义。

②识记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的地理意义。

③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④识记确定距离的公式。

4.练习题①完成课本必修一p17读图思考(答案: 1. 2. 3. ) ②(试做资料p5页课内定时训练)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题目: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节地图基础知识与判读课时:3课时授课班级:高三文1 2 3预习要求及任务:1.带着以下问题熟读教辅资料p7-p9页高频考点透析。

(1)如何判断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与坡度、风力的关系是什么?(2)地图上怎样判断方向?(3)归纳等高线的判断技巧。

(4)如何在等高线图上读出陡崖的海拔与相对高度。

2.回顾旧知识,梳理新知识①回顾上节所学经纬网的地理意义及判读。

②完成《东方骄子》p6 页《双基自主复习》,梳理知识点。

3.识记、背诵①识记比例尺的概念。

②识记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③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

④识记等值线的共性特征。

4.练习题(试做资料p11页课内定时训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题目:第二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及其圈层结构课时:3课时授课班级:高三文1 2 3预习要求及任务:1.带着以下问题熟读必修一教材p1-p7页(第一章第一节)和p21-p23页(第一章第四节)。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具体内容为2.3节《气压带和风带对天气的影响》。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其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2. 使学生能够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分布特征及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难点: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地图、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发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气候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征。

(3)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引导学生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知识解释现象。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2.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征。

3. 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分布特征。

(2)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 答案:(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征: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东风带、副热带形成西风带、赤道附近形成赤道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调节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全球降水的分布。

201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教案46

201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教案46

排查落实练2地球运动一、判断正误,回归基础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 )2.太阳之所以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因为它能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

( × )3.“嫦娥一号”卫星与月球相互绕转形成一个新的天体系统。

( × )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 )5.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而产生昼夜交替。

( × )6.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24小时。

( × )7.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都是15°/小时,地球上各地都相等。

( × )8.在赤道上,沿0°经线向正南发射炮弹,炮弹落点位于0°经线西侧。

( × )9.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日出时间相同。

( × )10.北京时间即是北京的地方时。

( × )11.在向东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后,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要减去一天。

( × )12.正午太阳高度是当地地方时12时时的太阳高度,为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最大值。

( √ ) 13.地表物影受太阳高度影响,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长,反之越短。

( × )14.晨昏圈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是一致的,都是自西向东。

( × )15.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

( √ )16.夏至日和冬至日,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都是23°26′。

( √ )17.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与太阳间距离不断改变,公转速度也在不断变化。

( √ ) 18.冬至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夏至日位于远日点。

( × )19.当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获取的太阳辐射量大,为北半球夏季。

( × )20.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造成了黄赤交角的产生。

( × )21.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节后将开始向南回归。

( × )22.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

高三地理复习第一轮复习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复习第一轮复习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复习第一轮复习教案范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三地理复习第一轮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三地理复习第一轮复习教案1教学思路现实生活中,每当国家出台大的决策,人们都会对之加以评论,网上论坛就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受其启发笔者在《西气东输》这节课的教法设计时,就想通过模拟一个论坛的场景,教师作为论坛的坛主,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则及时地对其做出评价,并适时地引导他们,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要通过报纸、网络等各种渠道搜集关于西气东输的资料,这样做既能保证在课堂上每位同学都有参与论坛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查找资料并从中提取观点的能力。

课堂上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加上有课时的限制,所以又培养了学生控制时间,精练自己观点的能力。

再者,通过模拟对西气东输这一交通线路的设计分析,培养了学生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参与意识,从而树立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主要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鼓励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积极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过程[引入] “十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先后制定实施了四大跨世纪工程:路—青藏铁路;水—南水北调;电—西电东送;气—西气东输。

其中西气东输工程于2004年12月30日全线贯通,实现商业化运营。

(展示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向东依次经过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最终到达上海。

打造了一条东西能源大动脉。

西气东输工程是继三峡工程之后又一过千亿元投资的大型工程项目。

请问同学们是否想过,这些工程项目是如何提出并被国家发改委采纳的呢?如果咱们在某个问题上想搞一个提案,要为之做什么工作呢?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西气东输的学习来探讨这一问题。

高三第一轮地理公开课教案模板5篇

高三第一轮地理公开课教案模板5篇

高三第一轮地理公开课教案模板5篇高三第一轮地理公开课教案模板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下面我们来聊一下地理教案吧。

高三第一轮地理公开课教案精选篇1【教材结构】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陆地上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运动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又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教材按照这样的思路,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述了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运动、相互转化的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运动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一、引言部分:【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引言以简短的文字,说明了陆地水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及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这部分应讲清水资源的概念、陆地水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从水资源的概念自然过渡到陆地水体类型。

【教法设计】我采用了“目标题目化导学”方式,用投影显示有关题目,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二、陆地水体类型【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介绍了陆地水的概念。

然后从陆地水的来源入手,简要说明了主要的陆地水体类型及其成因。

在此基础上从各种水体的静态储水量和动态储水量两方面,着重分析了各种水体特点及其对人类开采利用的价值。

讲“陆地水体类型”时,首先从陆地水体的空间分布,讲明陆地水体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又分为哪几种水体。

然后从空间补给而言,明确陆地水的补给来源,以及陆地各种水体的形成。

【教法设计】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的难度不大,我设计了几道题目投影出来,让学生自学,在书中找答案。

另一方面本节内容较多,这样处理可以节约时间。

然后从人类利用水资源的角度,从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两方面分析。

说明动态水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并着重指出,对动态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污染、不破坏和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为前提,否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高中地理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中地理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中地理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教学预备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分,初步熟悉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缘由二、力量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学问、提取重点和找出学问间内在联系的自学力量。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索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猎取学问的力量。

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留意识别和抵抗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一般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缘由教学工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xx或月貌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一般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连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讨论范围还只是地球外表,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对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学问。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究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头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展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觉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觉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全部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争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常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复】略【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耀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1此局部可以采纳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外形和特点;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01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教案84

201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教案84

第1讲 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一、宇宙1. 天体(1)概念:宇宙中不同形态的物质,统称为天体。

(2)类型⎩⎪⎨⎪⎧ 划分依据:天体的体积、质量、温度、成分、形态等 物理和化学性质基本天体:星云和恒星2. 天体系统(1)形成:邻近天体相互吸引,形成的以质量大的天体(公共质心)为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

(2)层次总星系⎩⎪⎪⎨⎪⎪⎧A 银河系⎩⎪⎨⎪⎧B 太阳系⎩⎪⎨⎪⎧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小行星、彗星等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 [方法指导] 天体系统的概念较多,记忆时易混淆,可按概念外延(概念所反映地理事物的范围)由小到大串联起来记忆: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总星系是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部分,但并不是整个宇宙。

二、太阳系 1.组成:由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2.八颗行星⎩⎪⎨⎪⎧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 三、地球1.普通性:大小和质量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并不显眼。

2.特殊性(1)表现: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别是存在着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

(2)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①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适宜,液态水得以存在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结构和运动特征等“巧妙的组合”,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理想条件②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沿各自椭圆形公转轨道和相同方向绕太阳运行,互不干扰,运行安全。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上海地理)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

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

2015年优化设计地理一轮复习

2015年优化设计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探究 图表技法 演练巩固
考点梳理
-14-
对应演练 1(2013 上海高考,1~2)荷兰某机构计划 2023
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这个计划可行吗?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据此完成下 列问题。 (1)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 轨道半径平均为 1.52 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A) A.0.52 天文单位 C.1.52 天文单位 B.1 天文单位 D.2.52 天文单位
能源 。
第一章 一 二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探究 图表技法 演练巩固
考点梳理
-8-
2.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A 光球 层,B 色球 层,C 日冕 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A 层的黑子 ,B 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 11 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 标志。
第一章 一 二
(2)天体系统 ①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各种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 系统。 ②主要的天体系统及层次
总星系
第一章 一 二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探究 图表技法 演练巩固
考点梳理
-5-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特征比较 地球的性质和水星 、金星、火星 有许多相似之处。
第一章 一 二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探究 图表技法 演练巩固
考点梳理
-3-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主要有恒星 、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

201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教案50

201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教案50

专项突破练2地球运动规律一、选择题北京时间2012年8月6日13时31分,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

据此回答1~3题。

1.当“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时,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28°30′N,80°42′W)区时是() A.8月5日13时31分B.8月6日0时31分C.8月7日2时31分D.8月7日13时31分2.下图是“好奇号”登陆火星时地球表面的昼半球侧视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北极B.b在赤道上C.c是太阳直射点D.d在南回归线上3.“好奇号”探测车用于探索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主要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 A.大气和云雾B.山脉和平原C.太阳辐射和火星引力D.液态水和有机物答案 1.B 2.C 3.D解析第1题,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经度是80°42′W,其所处的时区是西五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13小时,区时为8月6日13时31分-13小时=8月6日0时31分。

故B项正确。

第2题,该图为昼半球的侧视图,则a、e为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8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a不可能是北极,故A项错误。

c位于昼半球的中间,是直射点所在的位置,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b点也位于北半球,故B项错误,C项正确。

d不一定在南回归线上,故D项错误。

第3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首要条件是水的存在,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其次,生命是由有机物组成的,所以有机物的存在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火星探测的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水和有机物。

D项正确。

读图,完成4~5题。

4.假设地球为正球体,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A.K点在Q点的正西方B.MQK弧长小于MPK弧长C.弧MPK是MK之间的最短航线之一D.b点在M点的东北方5.当a、b两点同时见到日出的这一天,则()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B.北京天安门广场北京时间6时看到日出C.全球昼夜长短相同D.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答案 4.C 5.C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K、Q均在赤道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且K、Q之间为劣弧,故K点在Q点的正东方向,A项错误;若地球为正球体,则MQK弧长等于MPK弧长,B项错误;b点在M点的西北方向,D项错误。

高中太阳方位问题——日出日落方位

高中太阳方位问题——日出日落方位

例题:纽约曼哈顿街区,每年7月12日前后,在天气晴朗的日落时分,就会出现太阳悬在城市街道上空的现象,被称为“曼哈顿悬日”(见下图)。

据此回答下题。

1.日落时,出现“曼哈顿悬日”的街道走向及每年出现的次数分别为( )A.正东—正西走向两次B.东北—西南走向四次C.西北—东南走向两次D.西北—东南走向四次日出日落方位的解法1.一般情况下,日出日落方位只考察北温带或者南温带地区,我们以北温带为例2.在北温带任意地点O,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如下图所示O点为人站立位置,EW为纬线,指示正东正西方向;SN为经线,指示正南正北方向,蓝色半圆表示天顶,即太阳视运动所在弧面3.我们知道,在两个特殊时间——春秋二分时,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我们在北温带看到太阳在天空的日运动轨迹应该是从E点出发,到W点结束,轨迹向南方偏的弧线,如下图绿色弧线在此期间,日出正东,日落正西4.春分至秋分之间的夏半年,地轴向指向太阳的方向倾斜,在我们看来,则是太阳的日运行轨迹整体北移,所以,在夏半年,太阳的日运行轨迹逐渐向北移动,如下图红色弧线。

直到夏至日,地轴倾斜角度达到最大,太阳的日运行轨迹达到最北,开始向南返回初始位置。

如图,在此期间内,日出东北,日落西北5.同理,在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之间的冬半年,地轴向太阳相反方向倾斜,太阳日运动轨迹向南移动,如下图蓝色弧线所示如图,在此期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6.综上,对于北温带来说:二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温带与北温带日出日落太阳方位相同,只是太阳的日运动轨迹倾斜方向相反。

解例题:曼哈顿每年7月12日前后日落时出现悬日,说明是北温带夏半年的日落,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判断出当日日落西北,故该街道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

太阳的日运动轨迹往返各一次,所以每年两次,正确答案选C。

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教案2

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教案2

必修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2课时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题组一:天体系统和天体类型(2010·淄博期中)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2 题。

1.地球上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C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2.图示流星体属于( B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解析流星体是存在于太阳系中的微小颗粒,环绕太阳运动。

流星群是许许多多沿着相同的轨道绕转太阳的流星体,它们的共同轨道在一定的宇宙空间同地球轨道相交。

地球一年一度经过这一空间,并在同一天空区域形成流星雨。

地球上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题组二:天体系统的层次和地球的特殊性(2010·南京调研)读“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划分示意图”,回答3~4题。

3.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图所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同( B )A.A B.B C.C D.D解析与河外星系同级别的是银河系。

4.D系统中的中心天体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独特而优越的条件是( C )A.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C.具有适宜的温度D.具有水体存在解析 D系统的中心天体为地球,与其他行星相比位置适中,使其具有独特而优越的温度条件,保证了生命的产生和发展。

题组三:太阳能的分布和特点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央视网2009年3月27日消息:世界最大的塔式太阳能电站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沙漠中建成,成为沙漠的“宝藏”。

该塔式太阳能电站以集中太阳能发电(CSP)技术为基础,利用1 000多面硕大反射镜的镜面将阳光反射至中央塔,使塔内水温达到1 000℃以上。

电站功率可达20兆瓦,足以为11 000户西班牙家庭提供能量。

材料二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E、F、G、H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曼哈顿悬日专题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曼哈顿悬日专题

⾼三地理第⼀轮复习学案曼哈顿悬⽇专题2015届⾼三地理第⼀轮复习学案----曼哈顿悬⽇专题“曼哈顿悬⽇”是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0°W)出现的⼀种⾃然现象。

由于曼哈顿街道为严格的棋盘式布局,在每年的12⽉5⽇和1⽉8⽇前后,⽇出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所有特定朝向的街道,呈现出壮观的景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现“曼哈顿悬⽇”现象的街道⾛向⼤致是 CA. 正东—正西B. 东北—西南C. 西北—东南D. 正南—正北2、每年的某些⽇期,这些街道在⽇落时也会出现“悬⽇”景观。

当⽇落“悬⽇”景观出现时,下列图⽰正确的是分析:1、12⽉5⽇和1⽉8⽇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出在东南⽅,如⽇出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所有特定朝向的街道,那么该街道应是西北—东南⾛向。

故选C。

2、当⽇落“悬⽇”景观出现时,太阳的⽇落⽅位应是西北⽅,此时太阳应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其洋流为顺时针;北半球30°-40°的⼤陆西岸受副热带⾼⽓压带的影响;因昼长夜短,所以⽇出时间早于6时;因⽓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澳⼤利亚的西北部盛⾏东南风。

故选A。

每年的5⽉30⽇前后,⽇落时的⾦⾊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西五区)的所有某⾛向的街道,呈现⼀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现象(左图)。

右图表⽰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5⽉31⽇,曼哈顿的⼈们欣赏“悬⽇”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A.全球6⽉1⽇的范围约占⼀半B.伦敦街头挤满了上班的⼈群C.在北京的⼈们可以欣赏⽇出D.圣地亚哥(西五区)⼣阳西下4、曼哈顿出现“悬⽇”现象的街道⾛向是A.东西⾛向B.南北⾛向C.东南—西北⾛向D.东北—西南⾛向5、曼哈顿该⾛向街道⽇落时会出现同样“悬⽇”现象的另⼀⽇期可能是A.7⽉12⽇前后B.9⽉10⽇前后C.12⽉5⽇前后D.1⽉8⽇前后试题分析:3、5⽉31⽇太阳直射北半球,曼哈顿(西五区)昼长夜短,⽇落在当地下午6点之前,伦敦为半夜1点以前,街头没有多少上班的⼈群,全球6⽉1⽇的范围⾃零时区往东到东⼗⼆区约占⼀半;5⽉31⽇若纽约位于昏线附近(⽇落),北京应位于晨线以东(已经⽇出过了),太阳早已升起,因为纽约和北京的纬度相当,该⽇其纬线上昼弧⼤于1800,⽽北京往东到纽约(此范围是昼半球)⼩于1800;该⽇圣地亚哥(西五区)昼短夜长,与曼哈顿(西五区)经度相当,⽇落要早,已是⽇落黄昏后。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地理复习 小题大做(10)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地理复习 小题大做(10)

小题大做(10)纽约曼哈顿街区,每年7月12目前后,在天气晴朗的日落时分,就会出现太阳悬在城市街道上空的现象,被称为“曼哈顿悬日”(见右图)。

回答1~2题。

1.日落时,出现“曼哈顿悬日”的街道走向及每年出现的次数分别为A.正东正西走向两次B.东北西南走向四次C.西北东南走向两次D.西北东南走向四次2.“曼哈顿(西五区)悬日”出现在当地时问19时左右,此刻光照图与下列四图最接近的是《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从XXXX群岛出发,沿北纬30。

线,自东向西一路行进采访,北纬30°中国段东起:XXXX市,西至XXXX地区,拍摄纬度带行程超过20000公里,是中国最美的一条风景走廊。

读图,回答3~5题。

3. 世界X围看,北纬3°线及其附近A.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生存带B.穿越亚、非、欧、美洲大陆,横跨北太平洋、北大西洋C.分布有珠穆朗玛峰、撒哈拉沙漠、潘帕斯草原等D.均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4. 我国X围看,北纬30°线A.横跨XX、XX、XX、XX、XX、XX、XX、XX、XX等九个省级行政区B.沿途见到的自然植被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高山草原C.跨越三大阶梯,沿线地区的地形、气候类型多样D.沿线物产丰富,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XX盆地、青藏高原等是著名的稻米产区5. 《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经过的地形区中,种植甘蔗条件最好的是A.青藏高原 B.XX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江汉平原下图表示某国人口自然状态下的增长轨迹示意图,M表示增长初期,N表示末期。

读图,回答6~7题。

6.人口自然增长从M到N转变的轨迹一般是A.④ 8.② C.③ D.④7.在该国人口增长过程的中期阶段,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特征 (如乙图所示),与之无关的地理现象是A.农产品的商品率降低 B.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数量增多C.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D.国内交通运输的压力增大读XX省罗平县著名旅游景观“金鸡峰丛与油菜花海”照片,回答8~9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曼哈顿悬日专题
“曼哈顿悬日”是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0°W)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曼哈顿街道为严格的棋盘式布局,在每年的12月5日和1月8日前后,日出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所有特定朝向的街道,呈现出壮观的景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现“曼哈顿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大致是 C
A. 正东—正西
B. 东北—西南
C. 西北—东南
D. 正南—正北
2、每年的某些日期,这些街道在日落时也会出现“悬日”景观。

当日落“悬日”景观出现时,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分析:
1、12月5日和1月8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日出在东南方,如日出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所有特定朝向的街道,那么该街道应是西北—东南走向。

故选C。

2、当日落“悬日”景观出现时,太阳的日落方位应是西北方,此时太阳应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其洋流为顺时针;北半球30°-40°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因昼长夜短,所以日出时间早于6时;因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澳大利亚的西北部盛行东南风。

故选A。

每年的5月30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西五区)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左图)。

右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5月31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全球6月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B.伦敦街头挤满了上班的人群
C.在北京的人们可以欣赏日出D.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4、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
5、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
A.7月12日前后B.9月10日前后
C.12月5日前后D.1月8日前后
试题分析:
3、5月3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曼哈顿(西五区)昼长夜短,日落在当地下午6点之前,伦敦为半夜1点以前,街头没有多少上班的人群,全球6月1日的范围自零时区往东到东十二区约占一半;5月31日若纽约位于昏线附近(日落),北京应位于晨线以东(已经日出过了),太阳早已升起,因为纽约和北京的纬度相当,该日其纬线上昼弧大于1800,而北京往东到纽约(此范围是昼半球)小于1800;该日圣地亚哥(西五区)昼短夜长,与曼哈顿(西五区)经度相当,日落要早,已是日落黄昏后。

故选A。

4、5月3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日落方位应在西北方向,阳光与街道平行,所以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东南—西北走向。

故选C。

5、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应是一年中太阳直射同一条纬线的那一天。

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5.31-6.22-7.14,5月31日和7月14日太阳基本直射同一条经线,与之最接近的是7月12日前后。

故选A。

每年的5月30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西五区)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

下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

据此回答题。

6、5月30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全球5月3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B.伦敦街头挤满了上班的人群
C.在北京的人们正在欣赏日出D.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7、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南—西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
8、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
A.7月12日前后B.9月10日前后C.12月5日前后D.1月8日前后
6、5月30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即日落时,当地时间略晚于18:00,则东十二区的区时约为11—12时,故全球处于5月31日的时间约占一半。

A正确;伦敦位于0时区,区时较西五区早5个小时,故当地时间约为23时,在半夜,B错误;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较西五区早13个小时,故当地时间为7:00,而5月30日,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故北京日出时间应早于6:00,C错误;此时南半球昼短夜长,故日落时间应早于18:00,故D错误。

7、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是东北升西北落;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太阳是正东升正西落;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次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是东南升西南落。

2010年5月30日,图示街道沐浴在落日余晖之下——即太阳从西北落下,日影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日影朝东南),所以街道走向大致是西北-东南走向。

8、当昼长时间与5月30相似时,即日出、日落方向相似,故也会出现日落悬日景观,结合该地6月22日达到最长最长,故判断约7月12日前后的昼长与5月30日相似。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计算和太阳视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高,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日出日落的时间早晚;②掌握区时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

③结合图示判断北半球中纬度全年的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