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机制及对我国的借鉴
日本学术机构技术转移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策体系的演变和成效、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过程、运营模式等,全处大力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科技中介机构的进程中,基于日本的实践经验,建议建立专
门的国家级科技中介机构,并在财政、人才、信息共享方面加强配套措施。同时,学术机构附属中介机
构应逐步采取市场化发展模式,依照科研实力,独立或联合运营。
_、日本技术转移系统
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的破灭及老龄化加 速致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日本政府认识到科技发 展是振兴国民经济的关键因素,从而开启了科技体 制改革。1996年,“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指出政府 将在科研支出、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和先进信息基 础设施四个领域采取措施,营造有利于产业界、学 术界、政府间的商业技术合作环境。当时日本尚未 建立起技术转移系统:一方面,企业为了寻求短期 经济回报而专注于新产品的应用研究开发,忽视了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许多大学和研究机 构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因学术界与 产业界联系薄弱,无法将研究成果商业化。因此, 创新体系的改革成为促进日本经济结构改革的解决 方案之一。在本章中,笔者将探讨日本技术转移系 统的政策演变,特别是引入科技中介机构对整个技 术转移系统的影响。
学术机构技术转移是指将学术机构的研究成果 转移至企业进行产业化的复杂过程。为了匹配技 术供需两方的需求,许多国家都在技术转移体系 中引入了科技中介机构,负责在创新过程中提供 全方位专业化服务。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年均增 长达20%,每年产出3万多项科研成果。闪然而, 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 40%的水平,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 术的问题十分突出。何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
(一)法律基础。1995年日本政府颁布“科学 技术基本法”(简称”基本法”),标志着科技体制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指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发展。
这种合作模式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动力。
对于我国,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首先,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加速技术转移和产业化过程。
国外许多成功的产学研合作案例表明,通过企业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科研成果能够更快地转化为实际应用和商业化产品。
例如,美国的硅谷地区就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建立更紧密的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产学研合作中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通过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能够吸引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研究人才,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产学研合作还能促进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人员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我国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加强企业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
再次,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在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通常会建立共享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机制,共同推动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这种开放的合作模式有助于促进科学研究的交叉和融合,加快科研进展和创新成果的应用。
我国可以借鉴这种模式,通过建立共享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机制,加强科学研究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快速应用和推广。
最后,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经济竞争力。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经济竞争力。
国外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经验及启示作者:刘国艳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30期科研成果只有转化成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形成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
为了提升本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主要发达国家都采取了诸如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政府为创新成果创造市场需求等多种措施推进,其中许多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一、国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一)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市场需求充足的市场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为了支持本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美国等国家每年都为其提供一定份额的市场需求,以此调动中小企业创新积极性,有效降低政府采购成本。
小企业凭借其灵活的经营、迅速的市场反映,能够对新威胁、新技术、新能力的出现和发展快速做出反应,从而更快速地向市场推出产品;并且,在当前财政紧张条件下,小企业的参与也有利于促进竞争、降低采办成本。
(二)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结成联盟共同研发科研成果要想实现转化前提是该项科技成果具有产业化的潜力,企业作为生产主体,相对科研机构更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与行业需求,但研发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借助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为其解决技术难题。
为此,部分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结成联盟共同研发。
如德国通过政策引导,推进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结成密切合作的“创新伙伴”,共同制定创新计划,承担相应的创新项目,从而使政界、科技界和经济界实现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搭建企业界和科技界之间的桥梁,推进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一方面促使科研单位积极为企业创新服务,使其保持旺盛的创新热情。
因此,科研机构选择科研项目,首先想到的是必须为将来的产业化服务。
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和开发的整个过程,深入了解这一成果形成过程的设计思路、工程结构和工艺方法等全部细节,也为它的产业化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更有信心发展这一创新产品。
(三)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为了调动科研人员参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提升科研与产业的合作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主要通过简化政府拨款程序、资金拨付向重在科研与产业合作的项目倾斜,出台鼓励科研人员与产业之间合作的新政,并为其提供总额1.27亿澳元资金支持。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的集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端人才对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服务业发展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发达国家或地区采取了各种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借鉴意义。
一、提供优越的人才环境1. 建设科研平台: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大学和实验室,提供完善的科研设施和优越的科研环境,吸引了大批国际高端人才。
借鉴意义:我国应该重点发展基础科学研究,提高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改善科研条件,提升科研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
2. 提供高品质教育资源:发达国家或地区不仅在教育质量上下足功夫,保障国际高端人才的子女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还通过制定各种扶持政策,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前来学习。
借鉴意义:我国应该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改革,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改善教育环境,提升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意识。
3. 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发达国家或地区设立了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为国际高端人才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并积极引进国际一流医疗资源。
借鉴意义:我国应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对医疗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力度。
1. 改善城市环境:发达国家或地区努力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在此定居。
借鉴意义:我国应该加大城市改善力度,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2. 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发达国家或地区努力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如交通、通信、娱乐等,为国际高端人才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借鉴意义:我国应该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条件,提升生活便利性。
三、提供优越的政策和待遇1. 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通过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免税政策等,为国际高端人才提供优质的税收待遇。
国外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机构的经验及启示
DOI:10.16660/ki.1674-098X.2005-5154-3826国外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机构的经验及启示①岳振欢 魏颖 喻凯(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 天津 300011)摘 要:技术转移机构是实现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设立了多种类型的技术转移机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章通过分析不同国家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模式、运行模式、管理模式等,总结其成功经验与启示:从科技成果供需两侧同时发力、设立合理规范的工作流程、重视技术经理人培训、加强不同机构的协同合作。
关键词:技术转移机构 运行模式 技术经理人 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c)-0240-04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Technology TransferOrganizationsYUE Zhenhuan WEI Ying YU Kai(Tianjin Institute of Science of Sciences ,Tianjin, 300011 China)Abstract: Technology transfer institutions are important organizations for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Germany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various typ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stitutions, and they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by analyzing the organizational model, operation mode and management mod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stitutio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both side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should be emphasized; a reasonable and standardized work f low should be established; training of technical managers should be emphasized;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institu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Key Words: Technology transfer organization; Operation mode; Technical managers;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①基金项目: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与对策研究》(合同编号:19ZLZXZF00120)作者简介:岳振欢(1987—),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及全流程服务,技术经理人培养。
国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相关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国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相关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国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相关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和参考□邵庆国/河南省开封市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475002 摘要: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国家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相关做法,提出了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值得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事业发展借鉴的若干方面。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经验借鉴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使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是,还应看到,在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尤其是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方面目前的确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既困扰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 左右。
正因为如此,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提升效益就将成为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重要任务之一。
国外一些国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做法,对我国是否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呢? 一、国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相关做法 1.美国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美国建立了隶属于美国商务部小企业管理局的小企业发展中心(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中小企业信息中心以及多建在大学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小企业发展中心得到政府和各方面高度重视和支持,它被明确为非营利性机构,运行经费来自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其他收入。
目前已形成庞大的全国性网络,成为促进美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社会力量。
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手段是通过小企业创新研究项目SBIR(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Program)支持企业的发展。
项目的具体实施由联邦政府各部委负责,各参与部委要拿出每年研发经费的2.5%作为SBIR 项目经费支持小企业创新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对我国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对我国借鉴摘要经济模式作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予以重视并加强研究。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确立适宜的发展道路和运行方式。
有必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利用后发优势,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中成功的运作方式。
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新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经济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模式一、经济模式概念辨析孔夫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使我们的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正名",即对于文章所探讨的概念的本质特点、范围和层面,进行明确的阐述和规范。
1.概念辨析为了清楚地认识和科学地把握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我们把与经济模式概念相近的几个概念加以分析。
(1)经济制度:又称"社会经济结构",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即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
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2)经济体制: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决策并执行有关生产、收入和消费决策的一组机制和制度,任何经济体制都是由决策结构、经营结构和动力结构组成的。
(3)经济模型: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关系进行抽象的、简化的表达。
表达方式可以是一张图、一个统计表或数学方程式。
因为所采用的基本上是数学方法,所以常称为"经济数学模型"。
(4)经济模式:各种经济成份的构成形式和调节经济运行机制的一定式样,是撇开经济活动中的次要因素和细节,对现实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框架和原则所作的抽象;也可以是对国民经济基本运行规则、增长类型以及主要经济政策在理论上的一种设计和构造。
前者属于实证研究范畴的经济模式,后者是规范研究范畴的经济模式。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经济制度决定一国的性质,是社会经济深层次的东西,与政治关系较为紧密,具有稳定性。
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往往把经济制度看作象太阳系、河流系统、第1页共7页生物系统、机器系统等等一样的自然物质系统。
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及启示
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第 10期·总第 280期
德 国 技 术 转 非盈
移中心
利型
科技基金、工 商协会企业 会费
基本的技术交易、信息查 询和咨询服务
弗 朗 霍 夫 非盈
协会
利型
科技基金、服
技术研发创新、成果推广 务费用
二、对我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的借鉴 (一)职能定位 联结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相关组织结构,建立“技术需 求挖掘、科技成果评估、技术及产权交易、专利技术储备” 的生产治理模式。技术转让服务机构为领头军,联合生 产企业,在特定行业内组建联盟,技术转移中介机构负责 联络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生产企业负责组织 生产,进行成果产业化。这种联合体既可以是实体的,也 可以是松散的。这种治理模式相对其他模式,优点在于 成员间形成的合作长远而稳定,技术转移服务更加规范 化和活跃化。关 联 企 业、大 学、研 究 机 构 和 公 司,以 及 风 险投资合作伙伴和项目合作伙伴可以来此寻找技术援 助、申请专利、申请技术转让评估和专利许可。只有打造 全面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提供 “一条龙”技术 转 让 模 式,以市场为导向,解决有关服务主体在关键信息、市场 运作、资金支持、法律咨询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
一、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运行模式 1.美国。依托美国政 府 的 技 术 转 移 机 构 主 要 有 “国 家技术转让中 心 ”和 “联 邦 实 验 室 技 术 转 移 联 合 体 ”,是 非盈利技术转移机构。除此以外,美国其他的技术转移 机构大部分都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且以非盈利形式存 在。运行最为出色的三种模式分别是斯坦福大学首创的 技术许可办公室模式、威斯康星大学的 WARE模式以及 麻省理工大学的第三方模式。 2.德国。对于德 国 企 业 而 言,技 术 创 新 是 经 营 战 略 中的重点,大型企业会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而中小型企 业在内部研发外,还会寻求外部技术转移服务,并长期同 技术转移机构进行合作。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中,除了 高校设立的技术转移中心外,主要有三个技术转移服务 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是德国最大的完全市场化运 作的技术转移机构,除了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它还成
论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企业 争取 资金 、 改进 管理 、 找 商 寻 业 合 作伙 伴和推 动 新科 技发 明尽 快进入 市场 ;第 三类 是 高科 技 企
一
业服 务 机构 ,圣荷 西市 软件 发展
中心 (C ) 于 这 样 一 种 专 业 服 SD属 务 机构 ;第 五类 是 大学 里 的技术 转移 办 公室 。 日本 。战后 的 日本通 过 实施 “ 学 技 术创 造 立 国 ” 略 , 速 科 战 迅
职 业 教育 三个 方面 。信 息 服务 是 行 业 协会 的一 项基 本职 能 ,行业 协 会 不仅搜 集 信息 ,而 且在 搜集 信 息 的基础 上 进行 分析 、 估 , 评 然
中介 机 构 由政 府 和 民 问 合 作 组 建 ,工作 重 点是帮 助新 兴 高科 技
完 整 的科技 中介 服 务体 系 。中介 机 构 整 体 结 构 上 分 为 三个 层 面 : 是政 府层 面 。英 国政府 在全 国
一
位 的事业 支援 ,并承 担政 府 专项 拨 款 的实施 和 组织 有 关 的资格 认 证 考试 ,实 际上是 行 使部 分政 府 职 能 。 是 民间 的科技 中介 机构 。 三 民问科 技 中介 机构包 括 独立 开业 的咨询 公 司和各 类 高校 、科研 单 位或 企业 创 办或 从 中分 离 出来 的 机构 ,主 要针 对 行业 内或 相关 领 域提 供多 层 次 的科 技 服务 。 德 国。行 业协 会和 技 术转 移 中 心 是 德 国 重 要 的 科 技 中 介 组 织 , 是科技 中介 服 务体 系主 要 的
维普资讯
知 识 经 济
论发达 国家科技 中介服务体系 的比较与借鉴
口 温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伍慧春
科 技 中介 服 务 业 起 源 于 西 方 , 国外有 一百年 的历史 , 我 在 而 国的科技 中介 服务 业 是在党 的十 届 三 中全会 之后 ,随着 改革 开 放 逐 步深 入 和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 特
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机制比较研究的启示
企业和市场相对 隔离 , 在技术研发方面缺乏市场 导向性 , 缺乏市场
竞争能力 。
3 技 术 转 移 法 律 机 制 、
、
我 国与 发 达 国 家 技 术 转 移 机 制 的 比较 研 究
1科 研 ( & 经 费 的 支 出 、 R D)
在科 技 活 动 中 , R&D 活 动处 于核 心地 位 。
用 科 技 的 手 段 为 高 校 、 研 院 所 和 企 业 之 间 搭 建 了一 个 沟 通 和 科
技术转 移的平 台。 目前 , 国 虽 然 也 依 靠 政 府 部 门 对 科 技 工 作 和 技 术 转 移 进 行 我
长 的 巨 大 需 求 。相 比 之 下 , 管 我 国 技 术 转 移 体 系 建 设 与 巨 大 的 尽
据 统 计 , 国 技 术 市场 的 技 术 合 同 交 易 额 已 从 开 放 技 术 市 场 初 期 我 的 7 元 增 长 到 了 20 亿 0 3年 的 1 8 0 5亿 元 , 0 7年 已 超 过 2 0 20 0 0亿 元 以 上 , 充 分 显 示 了我 国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进 程 中 对 科 学 技 术 不 断 增 这
德 国政 府 除 了在 高 校 和 科 研 院 所 以 外 , 据 各 地 区 和 经 济 的 需 根
求 设 立 技 术 转 移 机 构 以外 , 建 立 了 科 技 成 果 和 人 才 情 报 网 络 , 还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中 的 重 大 问 题 , 是 技 术 创 新 工程 的 主要 内 容 之 一 。 也
完善政策法律机制是顺利开展技术转移工作的保证 。 美 国是 法 律 机 制 比较 健 全 的 国 家 , 8 从 0年 代 初 , 国 出 台 了 美 包 括 《 蒂 文森 一 怀 特 技 术 创 新 法 案 》 《 一 杜 法 案 》 内 的 2 史 和 拜 在 0 多 部 技 术 转 移 方 面 的法 律 法 规 。美 国出 台 的 这 一 系 列 法 律 法 规 有 针对 性 , 可操 作 性 强 , 细 节 要 求 多 , 及 到 技 术 转 移 过 程 中 的 各 且 涉 个 部 门和 环 节 , 包括 规 定 了商 标 、 利 的 注 册 和 知 识 产 权 的保 护 , 专 设 立 了奖 励 政 策 , 励 科 研 人 员积 极 参 与技 术 转 移 工 作 , 进 技 术 激 推 成果转移 。 德 国也 是 最 早 建 立 技 术 转 移 法 律 制 度 的 国家 之 一 。德 国 是 欧
发达国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措施及启示
发达国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措施及启示摘要:发达国家通过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极大促进了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他们在专设政府领导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投入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和加大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比较;借鉴一、发达国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措施(一)设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比较各发达国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可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发达国家政府为依靠高新技术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纷纷加强对科技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协调能力,大幅度调整科技体系结构,纷纷建立专门的政府组织领导机构,专司科技发展职责,避免政出多门或身兼数职,造成政策混乱。
美国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总统、副总统分别担任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9个专业委员会,总统授权它们分管全国科研、技术开发、国际合作及教育培训事务,同时,还成立了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
日本设立了以首相为牵头人的高度信息化社会促进部,全面负责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英国在首相办公室内增设了科学技术办公室(OST),主管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及预测。
法国、韩国、新加坡、巴西等国家也相继设立了由国家领导挂帅的科技领导机构,且这些领导机构的人员组成也由过去的以政府科技官员为主,转变为官、产、学、研等多方高级权威人员组成。
(二)制定严密的科技发展计划,突出重点发展领域为使高新技术能更充分、更迅猛地发挥聚集效应,以美、日、欧盟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与规划,以此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与综合国力。
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全国信息基础设施方案”、“因特网Ⅱ计划”;日本的“产业政策构想计划”、“产业结构转向尖端技术计划”、“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先导计划”;法国的“电子技术计划”;德国的“材料发展十年规划”;英国的“阿维尔计划”;韩国的“头脑强国计划”、“技术立国计划”;新加坡的“国家科学技术计划”等。
我国技术转移现状及经验借鉴
我国技术转移现状及经验借鉴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北京、上海、广东等国内发达地区技术转移的现状,总结出发达地区技术转移工作的经验,并对我省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技术转移经验借鉴1、国内发达地区技术转移现状1.1 北京市技术转移现状北京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深厚的经济基础,技术转移活动频繁。
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围绕企业的创新需求开展协同服务,推动北京技术转移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北京市已有13家技术转移机构成为国家认定的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北京科大恒兴高技术有限公司、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北京中农博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多个技术转移机构。
为更好的促进技术转移行业的发展,北京市打造了资源、信息和协作的三个平台。
首先,打造资源平台,优化技术转移环境。
培育了一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积极优化技术转移环境。
促进了一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发展并成长为品牌机构,使北京市的技术转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第二,打造信息平台,夯实联盟凝聚力。
不断加强网站等信息化平台建设,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网站和北京市知识产权创新服务平台网站,凝聚资源为企业创新各个环节提供服务;第三,打造协作平台,开掘深层次服务。
兼顾资源提供方、资源需求方、中介服务方三方资源,按照专业、领域、擅长等进行科学分类,形成技术转移服务产业链的上下游,深入挖掘企业需求创造合作点。
1.2 广东省技术转移现状广东省非常重视科技政策环境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
在政策环境方面,出台了有关投融资、税收优惠、科技中介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及相关管理办法,如《广东省技术市场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专利保护条例》等文件。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技术不断升级,技术转移已成为国际贸易和跨国企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也逐渐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探讨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首先,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技术壁垒。
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往往被视为顶尖创新,拥有更高的价格和专利保护,这使得发展中国家难以获取,并且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
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掌控,也使得发展中国家很难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获得准确和足够的技术支持。
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能够凭借其专业知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掌控市场规则,从而更好地控制技术转移的进程。
其次,受到人才流失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又面临重重挑战。
发达国家往往有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薪资,因此能够吸引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人才。
对于那些在发达国家工作和生活的技术人员来说,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本国组织和政府可能已不再具有重要意义。
此时,这些人才很可能会将他们的技术和知识带回到发达国家,这使得那些需要技术转移的发展中国家丧失了一个宝贵的人才储备。
第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还包括贸易策略。
发达国家常常将技术转移考虑为一种对他们自身产品、服务和经济保护的手段。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需要从技术转移中获得经济效益,而不是坚守传统行业和思维惯性。
同时,发达国家制定的贸易协定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带来影响。
例如,一些国际专利协议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保护措施,这扰乱了发展中国家开展技术转移的正常进程。
最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技术转移政策。
发达国家政府通常会采取某些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方向。
而发展中国家若没有相应领域的技术,可能会被迫采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发达国家也可以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技术转移协议等形式来建立技术转移关系。
技术转移流程:国内外行业实践梳理与经验借鉴(一)
技术转移流程:国内外行业实践梳理与经验借鉴(一)技术转移流程四个阶段的划分和解析技术转移是一个国际化概念,也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行业范畴,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专业化的领域。
技术转移内容包括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科技信息和科技能力等。
技术转移形式有转让、许可、合作等多种方式,其中许可和合作又可再细分为多种形式。
从法律角度看,技术转移的核心是以专利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的转移。
鉴于技术转移内容、形式的差异化和多样化,因此,从一般概念上研究和观察技术转移流程是有难度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转移基本流程就没有研究的必要,或无规律可循。
事实上,探究技术转移的基本流程,从全球视野探析国内外技术转移基本流程的普遍模式和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推动我国技术转移服务的科学化和有序化,有着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国内外关于技术转移流程的论述,总的来说相对零散,系统的、专题性的论述比较少。
国外涉及技术转移流程论述的资料,一方面偏宏观,一方面较多涉及国家级和大学技术转移机构,较少涉及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
国内有关技术转移流程的理论性论述很少,主要是国家和省区市技术转移标准规范,以及部分技术转移机构的经验介绍中有所涉及。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技术转移流程的总体观察和分析,梳理出技术转移流程的基本脉络,侧重观察中介服务机构的技术转移流程。
由于技术转移按不同地域和领域,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因而本文对技术转移流程只做一般机理性阐述,不做技术性细节描述。
技术转移中介服务,分为为技术对接需求和需求对接技术两个专业服务方向,本文侧重介绍前一个服务方向的技术转移内容。
综观国内外技术转移实践,技术转移服务流程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1.启动阶段;2.对接阶段;3.谈判阶段;4.履约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启动阶段,是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接受技术持有方的技术输出需求委托前后,有关诉求沟通、材料审核、资质审核、基础材料准备的阶段,也是在正式开始技术推广和转移对接前,做一系列扎实的基础工作的阶段。
国外高校的技术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通过建立科研创新体系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其不
仅包括科研开发工作, 而且包括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 增值过程、 科技成果及科技知识的传播和人才资源的教育培
训。 这个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政府、 企业和个人的统一, 科研 人员出成果、 企业出资本、 国家出政策, 并负责在企业界和科
的舆论、 政策和法制环境。 特别是要引导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风
效的内外部沟通机制。Isnoao L . s nvtn t是牛津大学全资拥 iI i d 有的专业性技术转移公司, 成立于 18 年 , 9 8 专门负责将牛津
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资源。其主要业务包括: 获 取专利权 、 知识产权许可, 创建新公司 , 研究用物资原料售
高校是我国技术创新和研发的重要力量, 而技术转移是 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 , 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
二、 德国高校技术转移模式
德国国内的科研能力 6%1上集中于企业 ,高校约 占 0 ) 2
2%, 0 科研机构所占不到 2%。自2 世纪 9 年代以来, 0 0 0 中小 企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政策, 积极资助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 推进科技制度创新和科
种方式。
2 8 2 Q 量
科技 果 耩 葳 似
费增加 , 而且英国政府出台了系列相关具体政策, 支持大学
开展具有企业性质的活动。此外, 英国大学有明师可以在企 业兼职, 大学的研究成果或直接卖给企业 、 或技术入股 、 或转
德国大学的教授一般要求有实际的企业或公司工作经
验, 因此 , 教授和工业界有很广泛的联系, 比较容易从工业界
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创新
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创新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的科技交流日益频繁,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已经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一环。
然而,这一过程涉及的问题与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并非单方面的技术输出,而是一种双向互动。
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来获取市场份额和利润,同时也通过开展技术转移合作项目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这种技术转移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加速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然而,也不能忽视的是,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不对称性问题。
发达国家往往拥有先进的科技基础和专利权,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的依赖性明显较大,难以真正实现自主创新。
因此,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需要着重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也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发达国家往往通过引进和转让技术来促进其自身的利益,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确保自己的权益。
一些发达国家将技术转让作为经济援助的一种手段,但同时也可能对其知识产权进行侵犯。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为技术转移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
另外,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也是一个需要克服的挑战。
发达国家的技术往往是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和人文背景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发展中国家在接受技术转移的同时,注重融合本土特色,进行必要的改良和创新,适应自身国情和市场需求。
此外,技术转移还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策支持。
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便利的市场准入条件和优惠税收政策,吸引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
同时,发达国家也应主动提供技术转让的支持和合作机会,共同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
浅谈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业 转 移 的 主要 承 担 者 。据 统 计 , 目前 跨 国 公司控制着 5%以上 的国际贸易额 ,9 % 0 0 以上 的海外直接 投资 ,8 % 以上 的新技 0 国际产业 转 移的特 点 术、新工艺 、专有权和 7%的国际技术转 0 国际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国家调整产 让 。跨 国公司的跨 国经营推 动了世界各国
级 的 重 要 契机 。
( ) 一 国际产业转 移规模扩大 。 结构高度化 从8 年代后期开始 , 随经济全球化 0 伴 和投资、生产国际化 加快 ,以及新的技术 革命浪潮的冲击 , 跨国直接 投资的总量不 断扩大 , 成为国际产业转移 的重要推动力 量。发达国家纷纷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 到全球 ,以产业海外转移为手段 ,进行大 范围的结构重组 和升级 ,引发了世界范围
浅谈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及
对我国的启示
罗晓琴 独娟 熊陈楚 四川大学经济学 院 6 0 4 1 6 0
企业由于 国际化生产而带有 明显全球化 的 特 点 。主 要 表 现为 国际 产业 转 移 突破 了原 来单一的直接投资和单一股权安排 , 逐步 形成了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 安排等多样化投资和产业转移方式并举 的 格局 ,并 曰益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 重要方式。
的产 业 转 移 浪 潮 。 在世界 经济增长中,发达 国家加快了 产业结构的知识化 、高度化 ,国际产业结
二 、我 国承 接 国际产 业 转移 面 临的
问 题 我国虽然具备承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
的条件 ,形成 了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集聚 点 ,但是仍存在不少消极 因素。 ( 一)研发资源 的欠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高质量的技术 和研发 人才 是持续取 得垄断 利润 的发动 机。仅就绝对 数量而言 ,中国人 中能够承 担技术创新重任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 员不在少数 。但研发经费支出不足是 目前 我国科技水平提高的一大瓶颈。除了总量 上的不足 ,在研究开 发投入 的结构方面 , 也存在 比较突出的问题 。研 发经费投入不 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我国 自主创新 能力的提高和承接更高层次产业结构转移 的 能力 。 ( 二)知识 产权 保护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
我国环境技术转化转移机制建设——国外经验借鉴
保障 ,促进技术商业化 ;并设立促进技术转化转移 的专
转移建立 了支持保 障的体制基础和运作机制 。 如 ,发 达 国家 现 已基本形 成 了技 术转 移 的法律 体
除了立法 和建立专 门的管理机构外 ,发达 国家还 通 管理 的实施 。如欧盟 的 “ 研究 与技 术开发 框架 计划 ” ( T rm w r r— rm e R D Fa e okPo ga m )。该计划重点支持跨 国
负责综 合性政策 的提 出和政府与产业界 的联 系。另外 ,
持技术转化转移活动本身 的资金来 源不 足 ,尤其 是在技
术转移体 系建设初期 ;二是技术 承接方融 资困难 ,大多
美 国政府还 出资设立 了联邦实验室 ,作为政府支持地方 数 中小企业在融 资体 系中处 于弱势 地位 ,而且技 术转化
定具 有针对 性 、可操作性 强的 、专 门的技术转移法律法
规 ,使现有的技术转移法律机制更健全 ,更可行 ,使技 术转移活动的管理 有法可依 。 技术转 化转移在完善政府 管理体制 ,发挥政府主导
作用上 ,应将技术转移作为政府创新 政策 的重点。1 将 )
促进技术转移视为政府重要 的公共科 技职能 ;2 将企业 ) 和研究机构的联合研究开发作为技术转移 的重要组织形 式 ,政府提 出多项促进技术转移 的资助计划 ,提 出创新 网络资助计划 ;3 将建立一批公益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
门管理机构 ,加强产学研结合 的宏 观管 理 ,为技术转 化 过政府 计划 、规 划这 种操作 形式 来推 动技 术转 化转 移
系 , 通过立 法确立 了技术转 移 的地 位 ,以法规 、政 策 合作 研究与技术转化转移 。英 国的联系计划 ,由政府 l 2 规范 技术交 易活动 ,以法律保障技术转移服务人员 的经 个部 门及各研究理事会参与和支持 ,以联合资助 的方式 济利 益 ,以法律维护技术知识产权 。美 、英 、 日、韩 四 重点支持大学 、科研 院所与企业在商业化方面 的合作研 国 5 02
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及启示
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及启示作者:刘海云赵珺楠严安来源:《对外经贸》2017年第10期[摘要]由于技术是一种具有隐性特征的商品,技术转移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因此,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对提高技术资源和信息的交流效率十分重要。
美、德、日、韩等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相较中国更为完备,可以提供借鉴经验。
中国应完善现有服务中介综合平台,创建一体化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明确机构职能,建立信任机制、经纪人制度,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机制创新[中图分类号]F74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0-0007-03[作者简介]刘海云(1962-),男,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投资。
[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局重点项目。
技术是一种具有隐性特征的商品,技术的转移更是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和复杂性。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技术转移网络中的重要性是无可取代的,比如技术交易的中介机构、技术的鉴定和评估机构、技术转让办公室、技术信息统计分析机构、技术人才培养活动等。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占据了技术转移网络供需双方的中间节点,加速了机构间相互之间的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的交流。
近几十年来国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势头迅猛,日趋成熟和完善,在沟通企业与科研机构,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商品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达国家政府也在大力开办公营型机构,同时为民间相关组织提供资金以及政策支持。
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技中介机构及其运行模式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运行模式1.美国。
依托美国政府的技术转移机构主要有“国家技术转让中心”和“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联合体”,是非盈利技术转移机构。
除此以外,美国其他的技术转移机构大部分都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且以非盈利形式存在。
运行最为出色的三种模式分别是斯坦福大学首创的技术许可办公室模式、威斯康星大学的WARE模式以及麻省理工大学的第三方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社会,技术创新和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 加快。是否具有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能否快速进 行创新技术产业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 会能否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指标。当前如何推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快速实现科学技术产业化,是 我国“十三五”期间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分析与借 鉴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体系与运行机制, 尽快完善我国技术转移机制,加快我国技术转移事 业发展步伐,成为当务之急。
ZHANG Yan-qing, LI L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Technology transfer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mplementing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It is the key link for enterprises to realize i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nhance its core competence. Management system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not identical, but they can offer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for China from the respects of comparative sound system of national policy, the variety of service, abundant resource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perfect technology transfer mechanism. Therefore,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government,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gencies to lead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industrialization consciousnes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thus to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of China. Key words:technology transfer; services organization; the system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dustrializ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第31卷第1期 2015年3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Vol.31,No.1 Mar.2015
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机制及对我国的借鉴
○ 张艳青,李立
(青岛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摘 要]技术转移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世界发 达国家技术转移的管理体系各不相同,但其国家政策支持环境相对完备,服务机构类型多样,研发体系资源丰富,可以 在技术转移机制构建及运行方面为我国提供相应的借鉴。为此,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技术转移服务 机构的功能定位,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产业化意识,以尽快完善我国技术转移机制,加快我 国技术转移事业发展步伐。
·100·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1卷
政府为促进经济和就业增长,提出了构建“创造经 济”的规划,并将技术转移及产业化列入创造经济 实现的核心课题。
(二)分散管理体系 采取技术转移分散管理体系的国家,中央政府 一般只负责制定有关技术转移政策和法律环境建 设,技术转移的具体工作由地方科研机构和大学设 立的技术转移中介来执行[1]。例如,日本政府在宏 观科技管理方面成立了两个机构,一个是内阁府下 设 的“日本 综 合 科 学 技 术会 议”,以抓 宏观 政 策为 工作重点;另一个是文部科学省,其职责是根据政 府 确定的 科 技 综 合战略和 方针 制定各 省厅 统一实 施的科技政策,制定和推进调整研究开发计划,确 保学术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协调和综合性[2]。日本的 一 些大学 和 科 研机 构 设 立有专门的 技 术 转移 办 公 室(TLO)来负责具体的技术转移工作。虽然在日本 的整个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中,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政 府、大学以及民间力量,但是,日本政府的引导作用 十分重大。 (三)混合管理体系 实施混合管理体系的国家,一般既有专门负责 管理技术转移工作的政府部门,也依赖由地方科研 机构和大学设立的技术转移中介来实施具体的技术 转移工作。例如,美国国会明确界定了联邦实验室、 大 学 等 非营 利 组 织的 技 术 转 移职 责;美 国 联 邦 政 府则设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促进政府资助的科研 成果向产业界转移,并在商务部里建立技术管理机 构,负责对技术转移工作的指导[3]。又如,德国联邦 教育研究部(简称“联邦教研部”)是德国政府的科 技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科技政策,进行宏 观管理。同时,除高校和研究所外,德国政府根据各 个地区和经济的需求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并且建立 科技成果和人才情报网络,为高校、研究所和企业 搭建一个沟通和技术转移的平台。 二、技术转移的国家政策环境 (一)技术转移法律机制 合理健全的技术转移政策法规是建设创新型国 家的基石,更是技术转移的制度环境基础。美国、德 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技术转 移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将其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 重要战略组成部分。 1980年以来,为提升国家竞争力,促使技术成果 转化,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包括《史机制及对我国的借鉴
·101·
德、法、英五国的相应比值。2005年以后,中国研发 (R&D)总经费的绝对值开始超过德、法、英三国, 在前述六国中已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居于第三位, 但在GDP中的占比仍处落后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年我国 科 研 经费支出为10 2 4 0 亿 元。而德国R& D 经费支出 为6683亿元,虽然总量少于中国,但德国R&D经费 在GDP中占的比重远远高于中国。以2010年数据为 例,各个国家R&D占GDP的比重为:美国2.9%,日本 3.26%,韩国3.74%,德国2.82%,中国1.84%。德国的 R&D经费中,企业内部科技研发部门总支出为538亿 欧元(4494亿元人民币)。德国的汽车制造、电子、机 械制造等企业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占了大部分,3/4的 科研经费支出产生于员工数超过1000人的大企业。
[基金项目]青岛市软科学研究计划(13-1-3-139-1-<6>-zhc) [收稿日期]2014-10-15 [作者简介]张艳青(1983-),女,山东滨州人,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李立(1955-),男,山东青岛人,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术创新法案》和《拜-杜法案》在内的20多部与技术 转移有关的政策与法案,目的就是要规范国内技术 转移行为,鼓励技术转移的实施。美国出台的一系列 法律法规不仅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强,且细节要求多, 涉及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各个部门和环节[4]。
日本大力效仿美国确立技术转移法律法规的做 法,通过20多年的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鼓励开 发创新,且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日本的 技术转移法律体系完整细致,并与制度、计划、政策 等辅助系统相结合,执行力刚硬,效果显著。
2.激励机制的类型和内容 激励机制对研究人员投身技术转移活动起着重 要的鼓励作用。目前,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激励机 制涉及两方面: (1)经济激励,主要是合理分配知识产权许可 证和转让的经济收益。如,为保障研究人员拥有“专 利收益”,法国规定发明人可获得50%的收益。德国 规定对发明者实行“发明者许可最低收益率保障”, 获得不少于30%的许可证收益;另外,对有意成立公 司的创 业者,可申请获得最高5 0万欧 元 投资种子资 金。美国为调动联邦实验室人员参与技术转移的积 极性,规定可以向有关人员发放奖金,技术发明人个 人所得不少于技术转移收入的15%[1]。 (2)非经济激励,主要包括将技术转移作为研 究人员晋升的指标、为创建及派生新企业提供支持 等。如,英国大学2014年开始实施“研究卓越框架” 评估体系,明确将技术转移作为晋升的一项指标。 爱丁堡大学允许教师离职两年创建和派生新企业, 从而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从事技术转移活动。 (三)政府政策支持 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很多发达国 家通过营造健全的政策环境,直接支持技术转移服 务机构,为技术转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极大地促进 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学研的结合。各国对技术创 新的政策支持主要有: 1.财政政策 采用财税政策支持技术转移活动是各国普 遍采用的一种手段。如,美国设 立小企业管理 局 (SBA),实施各种担保和贷款计划,建立中小企业
韩国政府为鼓励和实施技术转移也制定了一系 列法律法规,并从2000年起,每3年制定技术转移中 期推进目标和计划。韩国已经实施5个技术转移与 产业化推进计划,其背景、任务各不相同,但在政府 引导和 扶 持、保 障方面的基 本做 法 是 一贯的。韩国 的“第1次技术转移与产业化促进计划(2001—2005 年)”,旨在制定技术转移促进法,设立技术交易所 并构建技术情报网等基础设施;“第2次技术转移与 产业化促进计划(2006—2008年)”,将技术转移促 进法更名为技术转移及产业化促进法;“第3次技术 转移与产业化促进计划(2009—2011年)”,引入新 发展推动基金和创新资本、技术信托制度,强化了 技术开发后的产业化资金资助问题;“第4次技术转 移与产业化促进计划(2012—2014年)”,强化公共 研究机构技术转移及产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TLO) 的专业性,并通过技术金融等手段,强化了对中小企 业的支持;2014年4月,韩国政府出台“第5次技术转 移与产业化促进计划(2014—2016年)”,该计划提 出了保障技术交易市场顺利运行,保证中介利益等 未来两年的技术转移及产业化促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