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丞相

中国古代的丞相
中国古代的丞相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

宰相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局势的稳定和天下的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事弱。围绕着如何发挥宰相的功能同时制约宰相的权力这一问题,历史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几废几兴。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统称为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国家出现,封建君主制形成,宰相的出现则紧随其后。关于宰相的职责,西汉名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宰相的出现和发展正是满足了最高统治者统治的需要。但统治者独裁统治又决定了宰相制度的复杂性。

一、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对宰相的称呼多种多样,名目繁多。商称巫史,西周春秋称公卿,战国以后就称宰相了。宰相一词最早出现于《韩非子?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先秦时期不同的诸侯国对相有不同的称呼。如楚称令尹,晋国称正卿,宋国称大尹,其它国家则称为相国或丞相。西周开国丞相姜太公,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都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宰相。另外,赵惠文王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也是人们所熟知的例子。

秦统一六国之后正式创立了宰相制度。秦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官位最高,尊称相国,通称宰相。秦朝的宰相制度基本可以看作是一相制。

汉沿袭秦制,但汉武帝以后相位虽尊,权力却逐渐变小。例如霍光以大将军大司马领录尚书事,辅理国政,其权力远在丞相之上。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号为三公,亦称三司,三者都是宰相。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宰相的权力大大削弱。到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属台阁”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的宰相府了。宰相权力的削减似乎是历史的必然。

三国时期魏文帝鉴于东汉尚书台权力过大,把它改为外围的机构,另设以中书监、中书令为首的中书省,参掌中枢机密。而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丞相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实际上,董卓、曹操是自立为相,他们的实权远远超过了当时的皇帝。南北朝时皇帝鉴于中书省权力日大,又射以侍中为首的门下省,对中书省加以限制。这样就形成了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首长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隋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侍中为纳言。在其下设六部。唐朝沿隋制,但因李世民曾任尚书令,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为宰相。高宗以后左右仆射不再参决大政。唐太宗又认为中书令和侍中的官位太高,不轻易授人,常用他官加“参议朝政”、“参议得失”、“残肢证书”之类的名义执掌朝政,行宰相之职,高宗以后执行宰相职务的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代宰相简称“同平章事”,副宰相称作“参知政事”。宰相一般加封为大学士,如资政殿大学士等,又通常加宰相太师衔,像王安石、蔡京都被称为太师,宋代又设枢秘院掌武事,其长官称枢密使。

元朝为中书令,明废丞相设内阁,其首辅与丞相相当,清沿明制,但无首辅制度,由辅臣或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但到雍正时设军机处,大学士就没有什么实权了

二、历史上三类宰相

一、遇到明主的贤相

这类宰相的代表人物是诸葛亮,而其主刘备也是少有的能礼贤下士,很好处理君臣关系的君王之一。杜甫的《蜀相》很好的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表现了诸葛亮作为蜀汉贤相的人生的三

个关键词:智慧、忠心、遗憾。首先,诸葛亮智慧超群。“三顾频烦天下计”,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并且心中早有“跨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蜀国建立计划。第二,诸葛亮忠心耿耿。“两朝开济老臣心”,刘备在势单力薄、连固定根据地都没有的情况下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诸葛亮没有嫌弃刘备势力的薄弱,一直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可以取而代之。在刘备去世之后,刘禅是个抚不起的刘阿斗,但诸葛亮从未想过取而代之。第三,诸葛亮至死都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的使命,其结局令人遗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最后诸葛亮六出祁山,旨在复兴汉室,完成刘备遗命。直至最后五十四岁病逝五丈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伴君如伴虎,最难做的宰相

萧何是这类宰相的代表之一。萧何的功劳可以从刘邦的评价中看出来:“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狗,而指示行踪,放狗追兽的是人。如今诸位只是能猎获野兽,相当于猎狗的功劳。至于萧何,他能放出猎狗,指示追逐目标,那相当于猎人的功劳”。萧何是汉朝的第一开国功臣,颇有政治家,治国者的风度。但萧何晚年为了消除刘邦的猜忌,不惜自污名节。刘邦对萧何的猜疑,及萧何所作的一系列消除刘邦疑虑的举动很好地反映了君相之间的矛盾,同时亦预示着汉朝及以后宰相的悲剧命运。

三、位高权重,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宰相

这类宰相在王朝没落,或者幼年皇帝上台的时候层出不群,代表人物有秦二世时的赵高。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胡亥为帝,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7年又设计害死李斯,成为秦国丞相。为了探大臣们的底,赵高指鹿为马,在朝堂让公然挑衅秦二世。之后,他逼迫二世自杀,另立子婴。

三、宰相制度演变的规律和认识

1、宰相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伴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始终。总的来说,在古代中国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到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宰相权力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多相制。秦朝大体为一相制,隋唐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甚至有七八个宰相共同议政的局面。到宋代,多人居宰相一职,最多达10人以上。多相共存较大程度制约了宰相的权力。

第二、频繁换相。汉武帝在位换相十余次,武则天共用过七十多个宰相。

第三、相权的分割。如唐宋三省制的建立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减弱了其对皇权的威胁。

第四、君臣关系日益森严。在宋以前有皇帝与大臣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大臣在皇帝面前都得站着,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做,站都不行,得跪着说话。

2、相权从始至终都是服务于君权的。宰相制度的兴废取决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体系、血缘宗族体制逐渐被官僚体制取代,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由于政务繁多,国君难以应付,宰相便应运而生。然而专制主义下君权是中心,位高权重的宰相必然对皇权构成威胁,君王制约宰相也就不可避免。在封建社会,皇帝拥有绝对权力,而宰相只对皇帝负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集中表现了在相对君主的义务。绝对服从于君主,绝对服务于皇权而非人民,正是宰相悲哀的所在。

3、宰相在历史中的作用有双重性。宰相既可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创造太平盛世,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甚至引发政治动乱。前面提到的诸葛亮和萧何都可以算作辅政功勋卓著的贤相。而奸相的代表有秦二世时的赵高,唐玄宗后期的李林莆。贤相、奸相的出现,一方面与皇帝的贤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像这本身品行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的本质决定。

四、现代民主制度下的“宰相”。

在古代政治体制中,皇帝是国家第一人,宰相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现代的总理相当于古代的宰相。但这仅是从身份相似的角度而言,是一种极不确切的说法。从权力大小而言,现在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也就没有古代皇权第一,相权第二的概念了;从服务对象而言,古代宰相服务于君王,而总理则服务与人民;从工作形式而言,古代宰相所作的所有工作就是辅佐君王,在想工作的场所主要是君王身边。而我们的总理更多的是深入人民群众中间,了解民情,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人民排忧解难。总的来说,古代专制主义下的集权制已经不复存在,现代民主体制下的“宰相”代表的是人民大众的利益。

民主代替专制,法治代替人治,是历史的必然。在民主与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法律赋予国家元首与行政首脑明确的权限和职责范围,他们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约束,他们必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古代君相相争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摘要: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经历了从原始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再唐以前,主要的传播方式分两种,即文字载体和非文字载体。在唐以后,新闻活动逐渐形成体系,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里,封建极权统治下的新闻传播活动呈现出多样化,快速及时的特点们这些朝代无不加大对新闻传播的管理制度,使之成为辅助统治的工具。在各自的特点之下,又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成年代久远,文字载体与非文字载体并行并长期存在。〔2〕生产力与推动新闻传播的发展传播手段不断提高。 〔3〕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掌握在封建政府手中,民办“小报”长期依附于官报,虽有民办之名,但无民办之实,既无评论,也很 少有来自民间的信息。 关键词:新闻传播口头传播实物传播新闻传播的制度特点. 特点一:形成年代久远,文字载体与非文字载体并行,长期存在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在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唐朝为分界线划分。在唐朝之前,新闻传播的方式主要是非文字载体,文字载体是次重点传播方式。在非文字载体中,拟态与手势在古代的社会里被广泛使用,大量存在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闻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古老的传播方式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社会信息需求,所以就出现了实物传播,特定借代物的广泛使用,说明新闻传播的方法途径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传播活动的频繁和传播技术的进

步,逐渐就形成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传播。媒介形态的丰富,使人们的新闻传播活动在更宽泛的地域内进行,传播更为丰富的思想文化。 两汉时期已经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邮驿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封建政府内部的信息传播体系更加完善。在汉朝时候出现了“邸”这一机构,但还不具备发布官报的职能。在此后的三国魏晋时代,由于战乱频繁,政府对邮驿制度十分重视,广设驿站就是其表现之一。在这期间,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但为了及时获取军事信息,及早作出战略准备,烽燧这种传统的报警手段,被继续沿用,并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唐朝以后,开始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出现政府官报—进奏院状。此后,有出现了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报纸作为一种辅助统治的工具开始被使用在政治军事方面。除此之外,还有烽燧,露布,檄文,榜文和告示,刊登的内容,都是人们政治社会生活中关注的焦点。时间推进到宋代,就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随之还出现了新闻检查的制度。与唐的进奏院状相比,它的制度更成熟,具有更多报纸的特征和封建政府官报的色彩。在宋代逐渐形成的城市经济中,商品活动活跃,由于对商品信息的需求,在民间出现了小报,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合法的信息传播。但它在很大的程度上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的局面,满足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治信息的需要,也得到了一部分的支持,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的。但实传播也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随着印刷术的改进,书记被大量的印制,这就是的新闻传播的规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诗缘情 2.发愤著书 3.词别是一家 4.尚巧贵妍 5.文笔 6.文以载道 7.意、趣、神、色 8.义理、考据、词章 9.兴观群怨 10.不平则鸣 11.风骨 12.《南词叙录》 13.诗言志 14.六观 15.以禅喻诗 16.幽情单绪 17.诗大序 18.“文气”说 19.性灵说 20.小说评点 21.以意逆志 22.吟咏情性 23.别裁伪体 24.《花部农谭》 二、简答题: 1.简述先秦儒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2.简述《文心雕龙》中论“通变”的主要内容。 3.简述明代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论。 4.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 5.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理论。 6.简述桐城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7.试列举汉代批评家的主要赋论观点,要求至少举出三家。 8.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9.试述孟子文艺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10.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 11.简述明代小说批评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12.试述《文心雕龙》在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13.简述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14.简述先秦道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15.简述清代浙西派和常州派的词论主张。 16.简述汤沈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 1.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2.叶燮《原诗·内篇》(节选)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人物并称大全

人物 二圣:(1)周文王、周武王。(2)周公、孔子。 二王: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二乔:三国时期一对姐妹花,以美貌出名。大乔为孙策妻子,小乔为周瑜妻子。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三圣:(1)尧、舜、禹。(2)禹、周公、孔子。(3)文王、武王、周公。 三杰:西汉张良、萧何、韩信。 三曹:三国曹操、曹丕、曹植父子。 三李:唐朝李白,李贺,李煜称为“诗家三李” 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 三苏: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被称为“三苏”三绝:唐文宗时,诏以李白之歌诗,裴旻之剑舞,张旭之草书为三绝 四君:春秋孟尝君(齐)、平原君(赵)、春申君(楚)、信陵君(魏)。 四杰:唐代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四家:北宋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 四才子:明朝祝枝山、唐寅、文征明、周文彬被称为江南四才子。 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称为“苏门四学士” 四圣:草圣张旭,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为唐朝四圣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五圣:孔子及其弟子(含再传弟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颜子,即颜渊,孔子弟子,被后世尊为“复圣”;曾子,孔子弟子,被后世尊为“宗圣”;子思,孔子之孙,被后世尊为“述圣”;孟子,孔子再传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 五霸: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五子: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六君子: (1)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害死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

中国中国古代文论答案1

《中国古代文论》思考题 第一编思考题 1.试申述“诗言志”。 “诗言志”被视为中国文论的“开山的纲领”,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文论的基本主张。对“志”的解释主要有两条路线:其一,将“志”理解为观念、观点,特别是与“礼”相结合的道德观念。这种“志”具有规范人的自然情感的作用。故刘勰《明诗》:“诗者,持也,持人情性”;孔子“思无邪”和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汉《诗大序》“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均由此“开山”开出。其二,将“志”理解为怀抱、情感,与“情”、“意”相等同。《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请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司马迁的“发愤抒情”说是其延伸,《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对“志”的两种解释,一个突出诗歌的“应然”之用,一个则关注诗歌的“本然”之性,实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使是前者,也并不否认诗歌的抒情本质。(补充:来源课件—1、“言”的内涵:最初的宗教情感→世俗情感:在儒家诗学里,表现为“仁”的思想;其后进一步引申为涵括佛道在内人生体验或个人志向情感。2、作为接受理论如“赋诗言志”提出来的。3、影响:理论方面,“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等均为其发展,被朱自清《诗言志辨》赞为中国诗学“开山纲领”;创作方面,古代文人作品均以发抒个人理想为中心,把国家、个人、社会负责融汇于个人人生经验之中。) 2.简要分析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主要是指文学的审美功能。观:文学的认识功能。“群”指文学的社会交际功能。人们借 助诗歌交流思想感情,彼此互相团结、亲近,实现团结合群。怨:主要指文学的社会批判功 能。 3.如何理解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孟子认为,“以意逆志”是正确解读原文本的方法。此外还有以下四种,一为:“以说诗者意 逆作诗人之志。”二为:以古人之“意”逆古人之“志”。三为:“意”为作品之意,“志” 乃“作者”思想。四为:“以诗艺本体特点为意”去逆“诗之志”。 知人论世意义:1、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观点。2、“知人论世”可与“以意逆志”这种文学阐释法相联系。3、“知人论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传记”式批评方法。 4.简要评述荀子的文艺功能观和情志论。 ⑴对人生修养方面的作用: ①礼乐(诗)是人生修养的必须项目。儒家注重礼乐修养,其目的是达于“仁”,只有具有这样的人格境界,才能称之为君子人格。 ②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明:在人生境界修养中,具有由幼儿到成人、由外部的行为世界到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这样一个渐进原则。 ⑵外交方面的作用: “赋《诗》以言志”,断章取义的特征。 ⑶认识方面的作用: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⑷社会政治伦理方面的作用: ①兴、观、群、怨。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 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 一、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 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用批评和理论来解释。 刘若愚说:“所有文学和艺术试图表现不可表现者,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可解释者。”(《中国文学理论》5页) 文学先于文论产生和发展。 文学产生并且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要整理,于是出现了文论,就是对于文学的评论、批评。整理,一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非文学)的不同,一面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批评就得有眼光,有标准。于是为批评的批评——批评的理论产生了。批评的理论可以指导批评,同时对作家也有借鉴。于是,批评变得有力量、有价值、有意义。 二、文论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 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 一是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上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 中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 后一时期,是批评家试图建立一种完善的批评理论,使得批评言之有据,所以谓之完成期。这是一个大概的轮廓。可以再说详细一些。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先秦为一期, 两汉为一期, 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学”,是广义的文学观念,也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当时的“文学”是和学术不分的,文学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含义。 孔子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莫(大约)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1-6、7-33)文,文献。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人们把属于词章一类的作品(讲究形式与修辞)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为“学”或“文学”。 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以离(罹,遭受)谗贼”,但“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汉书艺文志》)虽说“文学”一词与今天的含义不同,但毕竟汉人对“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对“文学”认识得更清了。 他们把学术分为“经学”、“史学”、“玄学”和“文学”数种。文学的含义与今相同。 更进一步,他们把文学再细分为“文”与“笔”两类; “文”是指情感的、美感的文学, “笔”是指理智的、应用的文学。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部分试题

1.隋唐以来,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 A.建立军功B.科举考试C.弃农经商D.门第出身 2.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堀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诗赋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④ 3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这里“全新的创造”是指 A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强调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以此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新儒学 D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4、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在的美德”。下列各项对两人思想相似之处理解准确的是() A、都推崇中正平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B、都出现于各自文明的创新转型期 C、都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 D、都主张采用以德治国的政治纲领 5.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A.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B.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C.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D.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 6.“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引文的出处应为 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春秋繁露》 7.古代某时期,《孟子》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孟子被朝廷追封为邹国公,学者们纷纷重新编注“四书”。该时期是 A.战国B.汉朝C.宋朝D.明朝 8.“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此言出自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9.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传史第一章(一)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其他国家没有的特殊媒介是 C A旗鼓B烽烟C木铎D结绳 2、商周时的金器多用于 D A、纪事 B、占卜和祭祀 C、歌功和颂德 D记录帝王诏书和国家常法 3、汉代邮驿制度中中央政府部门所设主官是 A A大鸿胪B郡邸长丞C、御史D、公车司马令 4、对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影响较小的是 C A造纸术B、印刷术C、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5、《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A A戈公振B孙樵C焦中栋D周麟之 6、下列哪一个不是唐代官报发行机构的曾用名 D A上都留后院B上都邸务留后院C上都知进奏院D京塘 7、唐代的士人传播活动有 D A书信、邮驿B著述和烽烟C赋诗和说唱D 题壁和著述 8、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以后负责“邸报”的发报工作的是

A A进奏院和进奏管B中枢部门C枢密院D中书 门下 9、宋代“邸报”的读者不包括 D A少数藩镇长官B京朝官C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 D普通民众 10、宋代“邸报”内容与明代不同的是 D A皇帝起居和诏旨B官吏任免C军事情报D社会新闻和刑罚 二、填空题 1、中国开始有“逐日调报朝廷事”的官报时间(早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2、现存唐官报是(1900)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僖宗)年间( 进奏院状)被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 3、宋“邸报”发行机构(都进奏院)由(门下省给事中)领导,职责是(收受和传递官文书) 4、宋代的驿递分(步递、马递、急脚递、水运递)等 5、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是(“小报”)始见于(宋代) 6、明“邸报"的别称有(邸钞、朝报、京报、除目) 7、明《天变邸钞》里有关(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道 8、清民间报名的大量出现和盛行,很可能是(乾隆中叶)以后的事 9、清民间报房最早的是(公慎堂)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选题:直寻——魏晋风骨雅量沉香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联系方式: 学号:

直寻——魏晋风骨雅量沉香 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风清骨峻,雅量沉香。 汉末大乱,军阀割据,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连年混战的结果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晋时期,风云际会;易代之交,人事繁杂。离开了?三曹?为代表的建安风骨,魏晋风骨所处的时期政治纷争,战乱频仍,经济凋敝,人心乱离。但是该时期文学却异常活跃,甚至沛然成势,蓬勃发展,且在历史的长河中沉积下来,成为茶余饭后谈笑佳话。 清峻通脱是建安风骨的真实写照。所谓清峻,就是把道理讲通畅;所谓通脱,就是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这与西汉铺张扬厉、内容空洞的贵族气特浓的大赋形成了明显的区别,也与东汉的注重抒写个人哀怨悲喜的题材狭窄的抒情小赋迥然不同。但是在建安风骨之后的魏晋风骨却常常被我们忽略,房间茶话语焉不详,正史文轩避而不谈,可是我们应当正视魏晋风骨,只有了解魏晋风骨,才能看透魏晋时期人们的真实面貌,感受那一段传奇历史。 史书中的他们,或而行散冷食,衣服宽大,不鞋而履,扪虱而谈,居丧无礼,以何晏、王弼、夏侯玄等为代表,号称?名士派?;或而愤世嫉俗,我行我素,任性放达,识运知命,以竹林七贤、陶渊明等为代表。 第一、魏晋风骨承接乐府余脉,但又独有新意。一方面是乐府风格的文人化,使五言由民歌向文人诗转变。另一方面,文人诗由于吸收了民歌的精华,也开始摆脱汉赋的浮华气,形成了一种自然天成,

个性飞张的风格。 第二、魏晋在形式上的发展也不容忽视。五言诗的形式扩大了诗的容量,使得诗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同时,五言诗也为诗的音乐化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尽管这在当时还并不成熟,但却给后世提供了思路。五言诗的形式,使平仄音韵的变化更为丰富,也更具规律性。从更深层意义讲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后世七言、律诗的产生,进而影响到词、曲。 第三、魏晋风骨,乃魏晋之际名士风度之谓也,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无拘无束,潇洒风流,不偶流俗,高峻自赏,亦称魏晋风流。它作为门阀士族意识形态的人格表已成为魏晋时期的审美理想。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他们的价值在于其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放浪形骸中蕴含的人的自知自觉,在中国文化史长期压抑人性的黑暗背景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1、他们提倡?雅量?,喜怒哀乐不行于色。《世说新语》中有记载,顾雍及僚属下围棋,得儿死讯,他?以爪掐掌,血流沾褥?,而神色不变;《资治通鉴》记载阮籍母亲去世之时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手请求停止,阮籍却请求决出胜负,然后痛饮两斗酒,一声哀嚎,口中吐出几升鲜血,后因哀痛过度,瘦骨嶙峋,身体极度衰竭,在服丧期间,与往常一样尽情痛饮。失子丧母,悲痛至极,他们却一反常态,留人下棋,基本义是想表现自己的?雅量?。谢安策划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以八万的兵力击溃了号称投鞭可断流的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 1新闻事业:一种有规模的、有系统的社会活动。由专业人士通过新闻机构与媒介,运用新闻手段(如报刊、图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及时、真实、公开地反映自然和社会的变动。 2新闻事业史,就是新闻事业基于社会需要,历史演变的事实。 3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是指从中国古代报刊出现到近代报刊产生之前的新闻事业。 4中国古代报纸通称邸报,也有“邸钞”、“朝报”、“阁钞”、“杂报”、“条报”、“除目”、“状”、“报状”、“京报”等别称。 第一节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古代早期传播方式 口头传播;符号传播;烽烟和旗鼓;木铎;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以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是殷墟甲骨卜辞;情报信和“悬书” 二、古代早期传播载体 竹子劈成片称为简,简以绳相穿,称为策;帛即绢绸;露布 1、先秦时依赖口头形式 2、汉代开始以书面形式传播新闻(汉武帝晋封萧庆是中国历史上以诏书形式向 民众发布官方新闻的最早记录。) 3、汉代没有专用于新闻传播的媒介 第二节我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 1、新闻一词最早出现于初唐“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新闻多说战争功) 2、唐人的著作中,至今还没有发现“邸报”字样。“邸报”是宋人对当时的“进 奏院状报”等古代报纸的称呼。 3、唐代报纸的特点: 不具备中央统一官报的性质;唐代报纸一开始就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传播工具;唐代报纸均为手抄形式 4、我国早期报纸的形态 内容: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等等朝廷的政事活动。发行:这些报状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的,它的主要读者是各地的藩镇长官。 版式:这些报状无报头、无固定名称,有的称为“进奏院状”,有的称为“邸吏状”,有的称为“报状”或“状报”等等。不分栏,只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纪录。新闻来源: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的则是他们所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一、宋代邸报的改革 (一)加强中央集权 1、加强对官报的控制 2、取消各路、州、郡在京设的进奏院,设立钤辖诸道都进奏院。(由中书、门下、尚书中的门下省领导) 3、加强编审,凡朝廷需要向全国发布的消息和文件,均由门下省给事中负责编审。 4、中央政府中枢部门统一发报。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课后习题(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圣才出品】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课后习题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 答:(1)中国古代报纸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到唐代才确证出现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刊载的材料主要来自官方,有官文书色彩,通称为“邸报”。它有多种名称,如“状”、“报”、“邸吏状”、“朝报”、“邸抄”等等,这些名称都不是专指某一家报纸,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一家冠以“邸报”或“朝报”之类名称的报纸,其早期形态是唐人孙樵《经纬集》中记叙的“开元杂报”一类的传抄材料。中国古代报纸同现代报纸的基本功能相似。 (2)中国古代报纸的特征 ①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不仅没有专文、专讯,甚至连专门采写的新闻也没有。 ②形式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只是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也没有标题,更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文字体裁的分野。它也没有四开或对开的版面,而是或抄在帛上,或写在纸上,或印成单张,并无定型。当然,也没有广告。 ③发行与传递不同于现代报纸。它是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的,而不是由报馆出版、发行的。那时还没有作为独立行业的报业。 总的看来,它刊载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官文书色彩,但毕竟不是作为具有行政效力的文件下达,而是作为满足人们(主要是官员)了解朝廷动向的需求而抄传(或印刷传播)的。因此,它是一种新闻传播媒介,这种性质在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日趋明显。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答:(1)“开元杂报” 《开元杂报》:中国古代报纸。发行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唐人孙樵在其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中,说它的外观是零散的“数十幅书”,内容“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所记载的大都是开元所间的朝廷政事,包括“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惊天动地安福楼南”,“某日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等等。我国新闻史学家确认开元杂报是一种由驻在首都的官员们向地方传发的封建官报。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开元杂报”只是后人对它的一种称呼。它不是印刷制品。孙樵所看到的,也只是流传于当时社会的它的零散抄件。有关“开元杂报”的记载,说明中国封建官报起始的时间,不会晚于唐朝。鉴于前此的古代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有关报纸的记载,“开元杂报”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2)“归义军进奏院状” 20世纪80年代,先后发现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各藏又一份唐代归义军的进奏院状(因当时归义军的节度使驻所在敦煌,因此也称“敦煌进奏院状”)。 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所藏的进奏院状是唐僖宗光启三年前后,驻京城的归义军进奏院发回给归义军节度使的,其主要内容为报告归义军派往京城的专使晋见皇帝及与大臣们交涉的情况。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所藏的进奏院状是唐僖宗乾符五年左右,驻京城的归义军进奏院发回给归义军节度使的,其内容为报告归义军专使在京的活动情况。两者都是用毛笔写在纸上的。 从进奏院的角度看,这两份“状”都是发给其主官的文书。但两者的内容并不是朝廷公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试题(1-5)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一)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儒家六经,即、、、、、,四书即、、、。 2、神话传说凝结着民族精神,据《史记》记载、、、、,是我国传说中的五帝。他们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文化注重伦理的核心特征。 3、中国古代学术与政治关系密切,不同时代各有其最为发达的学术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学发达,两汉盛行。魏晋风靡士林,隋唐独步一时,宋明理学精致高妙,清代达到极盛。 二.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 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 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以上答案都正确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的发展 A.儒学 B.道学 C.玄学 D.经学 6.宋明理学改变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集大成者是() A.程颐 B.程颢 C.朱熹 D.王重阳 7.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A.日本 B.朝鲜 C.越南 D.上述三国 8.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 A.韩非 B.商鞅 C.申不害 D.李悝 9.华夏族最终形成于() A.夏 B.商 C.汉 D.春秋战国 10.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和科技最发达的朝代是() A.汉 B.唐 C.宋 D.清 11.佛教“四谛”是指() A.生老病死 B.四大皆空 C.脱苦 D.苦集灭道 12.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文献通考》 13.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校是() A.汉太学 B.唐国子监 C.宋书院 D.明宗学 14.下列农作物中除()外都是华夏大地古已有之的。 A.水稻 B.大豆 C.粟 D.西瓜 15.中国古代科学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是() A.天文学 B.数学 C.农学 D.中医学 16.把中国古代各行艺术加以综合并使之精致化的艺术形式是()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 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 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 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 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 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 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 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 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 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 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 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 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家”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清空”和“意趣”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最新《中国历史文化》试卷及答案

《中国历史文化》期末卷 1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________ 2 一、单项选择(4×15) 3 1. “北京人遗址”在北京的( )。 4 A .西南的卢沟桥 B .元大都遗址公园 C .昌平的白浮泉 D. 北京西南 5 周口店 6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 )。 7 A.唐诗 B.诗经 C.乐府诗 D.楚辞 8 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这话的人是( )。 9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庄子 10 4. 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家是( )。 11 A .道家和墨家 B. 兵家和农家 C .道家和墨家 D. 儒家和道12 家 13 5. 创立儒家的人是( )。 14 A .朱熹 B. 孟子 C .韩愈 D .孔丘 15 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 )。 16 A .汉朝 B. 秦国 C .齐国 D .秦朝 17 7. 开创中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新纪元的丝绸之路打通的时间是( )。 18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19 8.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 )。 20 A .西汉末年 B. 唐代初年 C .南宋末年 D . 东汉时期 21 9. 民间喝腊八粥的习俗源于( )。 22 A .儒家 B. 道教 C .佛教 D.伊斯兰教 23 10. 东汉改进造纸术的著名人物是( )。 24 A .张衡 B. 郭守敬 C .蔡伦 D .祖冲之 25 11. 旗袍式样来自( )。 26 A .汉族 B. 满族 C .蒙古族 D .白族 27 12. 现在全国佛教寺院大多数都属于( )。 28 A. 法相宗 B. 律宗 C. 禅宗 D. 天台宗 29 13.科举制度创立于( )。 30 A. 隋 B. 唐 C. 明 D. 清 31

中国新闻史人物篇

1.中国新闻史人物篇 第一章报业开端 马礼逊 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1807年由伦敦布道会派出。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但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印书,1813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两人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 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于是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第二章戊戌时期 王韬 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 1874 年创办《循环日报》。 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著名的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如:《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了基础。 唐才常P95 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报人,与谭嗣同合称“浏阳二杰”。 1897年到长沙,成为南学会的骨干,并主编《湘学新报》,发表大量文章,宣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资产阶级民权思想,鼓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后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事前暴露,被张之洞逮捕并立即杀害。 严复 不仅是报刊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 幼年受到严格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曾在英国海军大学留学,回国后受聘于天津水师学堂任教,后升至改校总办。 甲午海战失败后,他痛心疾首,连续发表文章猛烈抨击列强的侵略行径,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主张,在思想界有较大反响。 后在维新派办报热潮下,创办《国闻报》,大力鼓吹变法维新。提出报纸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而后者尤为重要。 后来思想渐趋保守,潜心于翻译工作。他反对辛亥革命,拥护复辟帝制,也反对五四新文化

中国古代文论——翻译版

翻译 文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尔。 翻译:我每次阅读那些有才气作家的作品,自以为对他们创作时所有的心思自己都有体会。作家行文遣词,的确变化无穷,但文章的美丑好坏还是可以用语言来评述的。每当自己写作时,尤其能体会到别人写作的甘苦。作者经常感到苦恼的是,意念有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语言不能完全表达立意。大概这个问题不是认识道理的困难,而是实践操作的困难。因此我作《文赋》借以介绍古代作家的美文,论述作文成败的缘由,将来或者可以穷尽文章写作的奥妙。至于借鉴(前人的写作决窍),则如同比着斧子做斧柄,虽然样式经验就在眼前,但那得心应手的熟练技巧,却难以用语言表达详尽,大凡我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都在这篇《文赋》里了。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翻译:(在创作准备阶段)要伫立天地之间,深入观察万物,

博览三坟五典,以此陶冶性灵。随四季变化感叹光阴易逝,目睹万物盛衰引起思绪纷纷。临深秋因树叶凋零而伤悲,处芳春由枝条柔嫩而欢欣。有时,心意肃然如胸怀霜雪,有时,情志高远似上青云。歌颂前贤德行的伟大显赫,赞咏古圣道德的芳香芬馨。遨游在前人书林中,欣赏文质并茂的佳作,于是慨然有感投书提笔,敷陈成这篇诗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翻译:开始创作时,视听都要收拢,聚精会神,潜心思索,旁搜博寻,精神驰骋于远方,思想游逸在九霄。当(文思酝酿)到了极致的时候,朦胧的情思如初生的太阳逐渐鲜明,外界物象也愈加清晰地不断奔涌显现。(创作时)吸取群书中的精华,《诗》、《书》等经典就像芳菲的雨露滋润笔端。艺术的想像,有时浮上天渊平静地流动,有时深入九泉尽受浸润;于是艰涩的辞语像衔钩之鱼从深潭中艰难而出;联翩的辞藻像中箭的飞鸟不断地从层云之端坠落。(于是就会)吸收历代古籍中缺失的文字,采摘到千百年来(作者)亡失的诗篇;抛弃那些前人用过的陈词滥调像抛弃已陨落的朝花那样,采用前人还没用过的清辞秀句像拾取还未开放的花朵那样,(灵感奔涌时)能在片刻间观察古今,能在眨眼间尽览天下。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导语:常识,即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作技能、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