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腧穴-中国医科大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腧穴与常用穴位》幻灯片

《腧穴与常用穴位》幻灯片

手太阴肺经
◆属络的脏腑:属肺,络大肠,环循胃口。
◆联络的器官:喉咙
常用穴位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 上1.5寸,即两手虎口穿插,食指尖下 所指筋稍凹陷处。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的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1分
手太阴肺经 —腧穴
腰脊引痛睾丸等
〔3〕配伍:配天枢、上巨虚、血海治 大便
脓血
〔4〕刺灸法:直刺1-2寸。
足阳明胃经—腧穴
【丰隆】
〔1〕定位:外踝高点上8寸,距胫骨前缘外 2横指。
〔2〕主治:是治痰要穴,既可治有形之痰, 如痰多
咳嗽、哮喘,又可治无形之痰,如癫
狂痫证、眩晕、中风等;下肢痹痛
〔3〕配伍:配太渊、肺俞、中脘治痰多咳嗽
手太阴肺经—腧穴
【太渊】 〔1〕定位:在腕掌侧横纹的桡侧,桡动脉搏
动处 〔2〕主治:咳嗽痰多,无脉症 〔3〕配伍:配列缺治风痰咳嗽;配内关、人
中治无 脉症
〔4〕刺灸法: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刺法要点:针尺泽、太渊要避开动脉,且不可
尺泽
列决 太渊
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
◆ 属络的脏腑:属大肠,络肺。
当鼻唇沟中。 〔2〕主治:一切鼻疾〔鼻塞流涕、鼻衄等〕 〔3〕配伍:配风池、外关治疗鼻塞流涕;
配孔最治鼻衄 〔4〕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
合谷 曲池
迎香
肩髃
常用穴位
解溪:足背踝关节横纹中点。
天枢: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 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常用腧穴PPT参考幻灯片

常用腧穴PPT参考幻灯片
10
解剖标志法
2.活动标志 指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标
志。如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听宫”; 握拳于手掌横纹头取“后溪”等。
11
骨 度 分 寸 法
12
骨度分寸法
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 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
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胸腹部--两乳头之间
8寸
胸剑联合至脐中 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5寸
13
肩胛骨下角相当于第七(胸)椎 髂嵴相当于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
突)。 两肩胛内缘 6寸
14
上肢部--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9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 12寸
上肢部-- 臀横纹至膝中
寸 膝中至外踝尖
14 16寸
15
3、手指同身寸法
中 指 同 身 寸
16







3.常用腧穴:尺泽、列缺
19
手 太 阴 肺 经 循 行
20
手 太 阴 肺 经 腧 穴
21
列缺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主治]头痛项强、咳喘、咽痛、手腕无力、
齿痛、口眼歪斜。 (《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
收”)
22
列缺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 指按在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5
(一)腧穴的分类
3、阿是穴
又叫“压痛点”、古代叫做“以痛 为腧”。它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 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 穴的。
6
(二)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远治作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 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 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 病症,有的甚至可影响全身的功能。

常用的腧穴课件

常用的腧穴课件
• 取穴:将上臂外展平举,
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
凹窝,前面一个凹窝
中即为本穴
PPT学习交流
31
PPT学习交流
32
• 主治:肩臂疼痛不遂、颈项拘挛等肩、颈项病 症;目疾;瘰luo疬
•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PPT学习交流
33
5、迎香: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约0.5寸,当 鼻唇沟中 。
• 主治:鼻塞,鼻出血,口歪, 面痒,胆道蛔虫症, 可预防H7N9禽流感
PPT学习交流
24
2、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 0.1寸。
• 主治:咽喉肿痛、鼻衄、 高热、昏迷、癫狂
• 操作:毫针浅刺, 或三棱针
点刺出血。不宜灸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不宜灸
PPT学习交流
25
3、列缺:在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 纹上1.5寸处
•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口眼歪斜,牙痛
PPT学习交流
36
2、地仓: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
• 主治:口歪,流涎,眼睑(目闰)动 • 操作:直刺0.2寸,或向颊车方向
斜刺或平刺0.5~0.8寸
PPT学习交流
37
3、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 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
隆起;正坐或仰卧,闭口取穴
PPT学习交流
38
• 两种:固定标志、活动标志
PPT学习交流
3
(一)固定标志
• 固定标志:指利用人体体表的五官、 毛发、爪甲、乳头、脐窝、横纹线以 及骨节、肌肉所形成的凸起和凹陷等 作为取穴标志。
PPT学习交流
4
(二)活动标志
• 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 肤、肌腱,随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凸 起和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

常用腧穴二 ppt课件

常用腧穴二 ppt课件
3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 耳前,经过上关前,交 面颊,行至外眼角,接 足少阳
主治功用
头面五官疾病:偏头痛,耳鸣,耳聋, 目赤肿痛,咽喉痛。
热病:感冒发热,疟疾,便秘。 外经病:手背肿痛,肘臂痛,肩背痛,
颈项痛。
主要穴位
中渚〔输〕:手背部,当掌指关节的前方, 第4、5掌骨间凹陷处:耳鸣、耳聋、头 痛、目赤、咽喉肿痛、热病、消渴、疟 疾、手指屈伸不利、肘臂肩背痛

肺俞-肺背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 棘突下,旁开寸。
【成效】宣肺平喘,化痰止咳, 清热理气。
【主治】1. 咳嗽,气喘,胸满, 鼻塞。 2. 骨蒸,潮热,盗汗。 3. 喉痹,吐血,咯血。 4. 风疹,痤疮,腰背痛, 癫狂。
【操作】向内斜刺~寸;可灸。
心俞 -心背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五 胸椎棘突下,旁开寸。
3从掌中分出,沿无名 指出于末端,交接三 焦经
主要穴位
曲泽〔合〕:肘横纹,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心 病、热病、胃痛、呕吐、泄泻、局部疾病〔清 热除烦、调理心脉、调理肠胃〕
内关〔络、八脉交会〕: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 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掌长肌腱与桡侧 腕屈肌腱之间—胃心胸,调节气机,疏通三焦 〔心痛、心悸、胸闷、眩晕、癫痫、失眠、偏 头痛、胃痛、呕吐、呃逆〕
2. 遗尿,小便不利, 水肿。
3. 腰脊强痛。 【操作】直刺~1寸;可灸。
小腿部其他膀胱经穴 位
委阳:三焦经下合穴 承筋 飞扬〔络穴〕:昆仑穴直上
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
承山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 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 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 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成效】理肠疗痔,舒筋活络。 【主治】1.痔疾,便秘。

《中医学腧穴篇》PPT课件ppt课件

《中医学腧穴篇》PPT课件ppt课件

• 1、近治作用: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 点,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
• 例如:睛明、四白、承泣治疗眼病。 • 2、远治作用:十二经脉所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的腧穴,可治疗本经、表里经远隔部位的病症。
• 3、特殊作用 • (1)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起着双向的良性
调整作用。
十四经穴(经穴)
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两脉上的腧穴。 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
特点:
脉上 有固定的
归经——所有的腧穴都分布在十四经
名称 部位
主治本经病证:
数目:
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穴,一直延用至今
经外奇穴
• 经外奇穴,是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 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奇 穴。
• 经外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有的在十 四经循行路线上,有些不在经脉循行路线 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密切的联系。有些 奇经并不指某一部位,而由多穴位组合而 成,如十宣、八风、八邪、华佗夹脊等。
• 既是针灸治疗刺激点,又是疾病反应点。
腧穴与经络、脏腑
生理
脏腑化生气血,通过经络运行,输注气血到 腧 穴
病理
脏腑气血异常变化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腧穴部 位
治疗
刺激腧穴可通过经络调理气血对相应脏腑的功能 活 动进行调整
腧穴的发展、分类、命名
一、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
以痛为腧 归经
定位、命名
定位、命名、
腧穴可以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 器官病证的作用。 注: * 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为主。 *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经脉循行路 线决定主治范围。
(三) 特殊作用
①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机体功能低下时

腧穴(课件)PPT课件

腧穴(课件)PPT课件
b 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 声音嘶哑、肘臂疼痛、屈伸困难。
b 针灸:直刺5分~1寸。
b 解剖:有桡动、静脉,分布前臂 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
列缺
b 位置:在桡骨茎突的上方,腕 横纹上一寸五分,取穴时两手 虎口交叉,当食指尖达到的凹 陷中。
b 主治:头痛、咳嗽、气喘、咽喉肿 痛、口眼涡斜、牙关紧闭、手腕无 力。
b 解剖:在脐下腹白线中,有腹壁 上动、静脉,分布第七肋间神经 前皮支,深部为胃。
气海
b 位置:脐下一寸五分。 b 主治:同关元。可治腹痛、泄泻、虚脱
等。 b 针灸:直刺1~1.5寸,或向下斜刺2~3寸,
艾炷灸5~7壮,艾条灸10~15分钟。 b 解剖:在腹白线中,有腹壁浅动、静脉
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肝俞
b 位置:在第九胸椎棘突下, 旁开一寸五分。
b 主治:肝区痛、肋间神经痛、 胃痛、白内障、视神经萎缩、 夜盲症等。
b 针灸:斜刺5分~1寸,或向胸椎方各斜 剌1~1.5寸。艾炷灸5~7壮,艾条灸 10~20分钟。
b 解剖:第九胸椎下旁开,第九、十肋骨之 间。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 分布着第九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 为第九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上位二至三 个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脾俞
b 位置: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旁开一寸五分。
b 主治:胃炎、胃下垂、溃疡病、 肝炎、贫血、消化不良。
b 针灸:斜刺1~1.5寸。艾柱灸5~7壮,艾 条灸10~15分钟。
b 解剖: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第十一、 十二肋骨之间,有腰背筋膜,骶棘肌和背长 肌。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 分布着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 为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上位二至三 个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腧穴--PPT课件

腧穴--PPT课件

井 荥 输 经合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 1 )相对的特异性 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阑 尾穴治疗阑尾炎等。
.
18
( 2 )良性的双向调节
腧穴治病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机体在不同
状态下,同一腧穴会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治疗作用。。
足三里 天枢 内关
同一腧穴,双向主治
.
19
( 3 )特定腧穴,特定主治
特定穴不仅具有一般腧穴的主治特性,还有 独特的主治作用。
腧穴总论
.
1
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 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 治法的刺激点。
腧,又作“俞”,通“输”,有输注、 转输的意思;穴,原义为“土室”,引申 指孔隙、空窍、凹陷处。
.
2
《内经》节、会、气穴、气府、骨空 《针灸甲乙经》称“孔穴” 《太平圣惠方》称“穴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 《神灸经纶》则称“穴位”
《千金翼方》
349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54
《十四经发挥》 354
《针灸大成》
359
《针灸逢源》
361
.
8
奇穴(经外奇穴)
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 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 “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对某些病有特殊疗效,如四缝穴治 小儿疳积。

常用腧穴PPT课件

常用腧穴PPT课件

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
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
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
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
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
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
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
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本
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
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5
少商
定位 :拇指桡侧。指甲 角旁0.1寸处。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 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操作:向上斜刺0.1-0.2 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6
(二)手阳明大肠经
循行: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 穴),经过手背行于上 肢伸侧前缘,上肩,至 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 脉在大椎处相会,再向 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 盆),进入胸腔络肺, 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 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 上行,经颈部至面颊, 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 旁,左右交叉于人中, 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 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 相接。
35
(六)手太阳小肠经
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下颌肿、 耳聋、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失眠 、落枕、肩痛、腰扭伤,目黄和肩部、上肢 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起于少泽,止 于听宫,左右各19个腧穴。常用腧穴1个:少 泽。
36
少泽
定位 :小指尺侧端,距指 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热病、 乳腺炎、乳汁不足。
7
(二)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左右各20穴:与 手太阴肺经相表里。本 经起于商阳,止于迎香。本经腧穴主治:头 面五官疾患、咽喉病、热病、皮肤病、肠胃 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常用腧穴4个:合谷、曲池、肩髃、迎香。

三30个常用穴位ppt课件

三30个常用穴位ppt课件

四、上肢部常用穴位
曲池 [位置]曲肘成直角,在肘横纹 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处。 [效能]祛风解表,清热利湿, 通经活络。 [主治]上肢关节疼痛,瘫痪, 麻木,高血压,高烧,过敏 性疾病,肤病等。
合谷 [位置]第一、二掌骨之中点。 [效能]疏风,解表,镇痛,通络。
[主治]感冒,五官科,眼科疾病, 面神经麻痹,神经科疾病,各种 疼痛等。
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效能]调肺理气,退热。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肺 炎,自汗,盗汗,背痛等 症。
风门 [位置]背部,第二胸椎 棘突下旁开1.5寸。 [效能]宣肺,疏风,调 气。 [主治]感冒,呼吸道疾 病,肩背部疼痛。
脾俞 [位置]第十一胸椎棘突 华陀夹脊 肝俞 下旁开1.5寸。 [位置]第一胸椎起至第五 [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 [效能]调脾胃,助消化, 腰椎止,每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除水湿。 0.5寸。左右各17个穴。 [效能]利肝胆,清湿热,调 [主治]胃病,神经性呕 [效能]调理气机,调理内 气机,明目。 吐,肠炎,浮肿,贫 脏机能。 [主治]急、慢性肝炎,胆囊 血,背腰痛,慢性出 [主治]背腰部疼痛,神经 炎,胃痛,肋间神经痛,神 血性疾病等。 衰弱,五脏六腑机能失常 经衰弱,月经不调,背腰痛 等。 等症。
五、下肢部常用穴位
环跳 [位置]在股骨大转子最高 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1/3与内2/3交界处。 [效能]利腰腿,通经络。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 痛,下肢麻痹,瘫痪, 麻木等。
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 骨外侧约一横指。 [效能]平肝和胃,降逆和 中,通调经络。 [主治]肝胃不和,恶心呕 吐,胃痛,急性胃肠炎, 关节炎,下肢麻痹,半 身不遂等。
委中 [位置]腘窝横纹之中点。 [效能]泄热清肺,利腰 通络。 [主治]急性胃炎,呕吐, 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关节炎,偏瘫,腰痛, 牛皮癣等症。

常用腧穴定位及主治 ppt课件

常用腧穴定位及主治  ppt课件
【操作】 直刺0.5~0.8寸。
ppt课件
30
25、大椎 【定位】 在后正中线上,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操作】 斜刺0.5~1寸。 【主治】热病、恶寒发热、 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癫狂 痫、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 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ppt课件
31
26、百会
【归经】督脉经。 【定位】当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部正中线与两 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操作】 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 【主治】痴呆,中风,失语, 失眠,健忘,癫狂痫,癔病等 神志病证;头风,头痛,眩晕, 耳鸣等头面病证;脱肛,阴挺, 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 的下陷性病证。
ppt课件
24
19、涌泉 【归经】足少阴肾经。 【定位】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 1/3凹陷处。 【主治】昏厥,中暑,小儿惊风, 癫狂痫等急症及神志病证;头痛, 目眩,失眠;咯血、咽喉肿痛, 喉痹等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 不利;奔豚气;足心热。 【操作】直刺0.5~0.8寸。
ppt课件
25
20、内关 【归经】手厥阴心包经。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
【操作】 直刺2~3寸。
ppt课件
28
23、阳陵泉 【归经】足少阳胆经。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黄疸,胁痛,口苦, 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 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 膝关节疾患;小儿惊风。 【操作】 直刺1~1.5寸。
ppt课件
29
24、太冲
【归经】足厥阴肝经。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主治】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 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月 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 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癃闭,遗尿; 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常用腧穴定位及主治课件

常用腧穴定位及主治课件
常用腧穴定位及主治课件
目录
• 基础知识 • 常用腧穴定位 • 常用腧穴主治
01
基础知识
经络系统简介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正经和奇经之分 。正经有12条,即手足三阳经、手足三阴经,是人体 气血的主要通道。奇经有8条,即督脉、任脉、冲脉 、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起到调 节和平衡作用。
01
02
03
04
云门
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 肩胛骨喙突处。
中府
位于胸前壁,平第一肋间隙, 距前正中线6寸。
尺泽
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 侧凹陷处。
孔最
位于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 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合谷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 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
的中点处。
曲池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 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
小肠经腧穴主治病症
总结词
主治小肠及心系病症
VS
详细描述
小肠经腧穴主要治疗小肠及心系病症,如 心烦、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等。通过对小 肠经腧穴的刺激,可以清心泻火、通淋止 痛,缓解小肠及心系不适的症状。
膀胱经腧穴主治病症
总结词
主治泌尿系统病症及腰背痛
详细描述
膀胱经腧穴主要治疗泌尿系统病症及腰背痛 ,如尿频、尿急、腰酸背痛等。通过对膀胱 经腧穴的刺激,可以通利小便、舒筋活络, 改善泌尿系统及腰背部的功能。
大肠经腧穴主治病症
总结词
主治消化系统病症
详细描述
大肠经腧穴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病症,如便秘、腹泻、腹痛等。通过对大肠经腧穴的刺激,可以调和肠胃、通便止 泻,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胃经腧穴主治病症
总结词

常用的腧穴课件

常用的腧穴课件

•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 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遗精,阳痿,阴茎 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 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 病
•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PPT学习交流
51
4、阴陵泉:膝下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与足三里相对
PPT学习交流
22
一、手太阴肺经腧穴
• 起于中府,止于 • 少商,左右各 • 11个穴位。 • 常用3穴。
PPT学习交流
23
1、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 处
•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 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变; 肘挛痛;急性吐泻、中暑、 小儿惊风等急症。
• 操作:直刺0.5-0.8寸, 或点刺出血,可灸。
操作:直刺0.2~0.5寸 ; 可灸
PPT学习交流
57
2、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 桡侧凹陷处
• 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 眠、痴呆、癫狂痫、晕车等心与神志病证 ②高 血压。
③胸胁痛 操作:直刺 0.3~0.4寸 可灸
PPT学习交流
58
六、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 泽穴,止于听宫穴,左右各19穴,常用4穴。
PPT学习交流
6
三种指寸法
中指同身寸 拇指同身寸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
PPT学习交流
7
中 指 同 身 寸 图
PPT学习交流
8
拇 指 同 身 寸
PPT学习交流
9
一 夫 法 图
PPT学习交流
10
三、骨度分寸法
• 骨度分寸法(acupoint –located method by bone proportional Cun),是指主 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 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 的方法。

最新常用腧穴定位PPT课件

最新常用腧穴定位PPT课件

❖ 四缝
❖ 定位: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 节横纹中点。
❖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 操作: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粘液。
思考题
❖ 1.十四经是指哪十四条经脉? ❖ 2.奇经八脉是指——,——,——,——
,——,——,——,——。 ❖ 3什么叫腧穴?
答案
❖ 1、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足太 阳、足少阳以及任脉、督脉。
❖ 环跳 ❖ 定位: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
界处。 ❖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 ❖ 操作:直刺1.5-3寸。可灸。 ❖ 阳陵泉 ❖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 主治:胁痛、口苦、呕吐、黄疸、下肢痿痹、小儿惊风。 ❖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十二)足厥阴肝经
❖ 太冲 ❖ 定位: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
陷中。 ❖ 主治:头痛、目疾。 ❖ 操作:直刺或向后斜刺0.3-0.5寸。禁灸。
❖ 落枕穴 ❖ 定位: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 ❖ 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 ❖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 十宣 ❖ 定位: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
10穴。 ❖ 主治:昏迷、高热、癫痫、咽喉肿痛。 ❖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热病、瘰疬、胁肋及上肢痹痛。 ❖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十一)足少阳胆经
❖ 风池 ❖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 ❖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耳聋、
热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风。 ❖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池穴,
深部为延髓,注意角度与深度,可灸。 ❖ 肩井 ❖ 定位: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 主治:项背强痛、肩背疼痛不举、上肢不遂、乳痈、乳汁少。 ❖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可灸。

常用穴位PPT课件

常用穴位PPT课件

最新课件
31
▪ 快速取穴法
▪ 拇指食指并拢,当第 1.、2掌骨间背侧肌肉 最高处的中央。
最新课件
32
4 阳溪
▪ 阳溪—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腕背 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 腱与拇掌长肌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 痛,齿痛,腕痛。
最新课件
33
▪ 快速取穴:
最新课件
41
快速取穴:抬臂俯掌,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3橫 指,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
最新课件
42
10 颊车
▪ 足阳明胃经 ▪ 颊车—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面颊部,下
颌角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 按 之凹陷处。 ▪ 主治:口眼呙斜,颊肿,齿痛,牙关紧闭。
最新课件
43
快速取穴:使劲咬牙,面部会有一块地方凸出来一个 包,那是咬肌,咬肌上的窝即是。
手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 二横纹上取劳宫穴。
最新课件
18
任脉
本经腧穴:起于会阴,止于承浆,共二十四穴。
最新课件
19
任脉
最新课件
20
督脉 体表路线:
起于尾骨尖下长强穴→腰背项部正 中→巅顶→前额正中→鼻柱→人中 沟→止于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的 龈交穴
最新课件
21
最新课件
22
带脉
▪ 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其 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 状如束带,故称带脉。带脉的主要功能, 总的说来是“约束诸经”。它从第二腰椎 发出,围腰一周。因此,足部的阴阳经脉 都受带脉的约束。由于带脉出自督脉、行 于腰腹,腰腹部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 发之处(冲、任、督皆起于胞中),所以 带脉与冲、任、督三脉的关系极为密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简便取穴法 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 方法。如垂手中指端所指处取风市穴;两虎口 自然垂直交叉,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穴。
什么是特定穴 ? 是指十四经中若干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 穴。它们的主治功能各不相同。各有特定的 名称和含义。
特定穴的名称
1. 五输穴
6.八会穴
2. 原穴
7.郄穴
3. 络穴
2.自然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自然标志而定取 穴位的方法。人体的自然标志有两种,一种是 不受人体活动影响的、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 官、指甲、乳头等,称为固定标志;另一种是 需要采取相应的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包 括皮肤的皱襞、肌肉部的凹陷,肌腱的显露以 及某些关节间隙等,称作“活动标志”。
3.手指同身寸法 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定 取穴位的方法。因各人指的长度和宽度与其它 部位有着一定的比例,所以可用患者本人的手 指来测量定穴. 包括:中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横指同身 寸法,又名“一夫法”。
腧穴与脏腑的关系
1.腧穴归属于经络 2.经络归属于脏腑
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2.奇穴 3.阿是穴
什么是十四经穴 ? 简称“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 脉循行线上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 置和归经,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作用,是腧穴 的主要部分,共计361个。
什么是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有一定的名称,又 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 经系统的腧穴(包括近代发现认可的腧穴) 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 病证有特殊疗效,如四缝主治小儿疳积、定 喘穴主治哮喘等。
络穴 多分布在四肢腕踝关节附近,络脉从经 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穴位,称之为络穴。大 多位于表里两经相接近之处,具有联络表里两 经的作用。十四经各有一个络穴,加上脾之大 络,共十五络穴。原穴、络穴可单独应用,亦 可配合应用,称为主客配穴法,又叫原络配穴 法。也叫“主客原络配穴法”。即络穴可以和 与其相表里的原穴相配合使用。
8.下合穴
4. 俞穴
9.八脉交会穴
5. 募穴
10.交会穴
五输穴 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四肢肘、膝关 节以下的冠以“井、荥、输、经、合”的五 个重要穴。
原穴 是脏腑经络中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大 部分原穴分布在四肢腕踝关节附近。主治五脏六 腑的病证,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个原穴,又名 “十二原”六阴经的原穴即五腧穴中的“输穴” 六阳经的原穴则在五腧穴之外另有原穴。
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
❖ 常用腧穴
尺泽(LU5) 孔最(LU6) 列缺(LU7) 太渊(LU9) 少商(LUll)
尺泽(LU5)
定位:微曲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桡 侧缘。
主治:1.咳嗽,咯血、潮热,咽喉肿痛,胸部 胀满,气喘. 2. 小儿惊风3.肘臂挛痛 4.急性 吐泻。
操作:向上斜刺0.2-0.3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俞穴 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叫 “背俞穴”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疗其相应的内脏 病证,也可以治疗与内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 肉筋脉等组织器官的疾病,俞穴既可以单独使 用,也可以与相应的募穴配合使用。
募穴 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募穴的 主治性能和俞穴有共同之处。俞穴、募穴是脏腑 之气通达体表的部位,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 脏腑有密切的关系。募穴和俞穴相配合使用称为 “俞募配穴”。是临床上很常用的一种治疗配穴 方法。
2.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十四经腧穴 腧穴,尤其是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不仅 能治疗局部病证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过之处 远端的的组织器官的病证。
3.特殊作用 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有着双向的 良性调节作用。如合谷穴、天枢穴等都具 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腧穴的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法 将人体不同部位的骨骼尺寸用作定取腧穴的 折算长度,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 可按这一标准测量,这种腧穴定位方法,称 为骨度分寸法。详见常用骨度分寸表。
孔最 (LU6)
定位:前臂掌侧,当太渊穴与尺泽穴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七寸处。 主治:1.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2.肘 臂挛痛.3.痔疾。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列缺(LU5)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侧 掌取穴。 主治: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2.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3.牙痛,偏正头痛 4.惊痫,项强。 操作:向肘部斜刺0.2-0.3寸。可灸。
八会穴 是指人体全身脏、腑、气、血、筋、 脉、骨、髓的精气聚会之处的八个腧穴,分布 于躯干部和四肢部。八会穴与所属的八个脏器 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方面 凡是与这八者有关的病变,均可取相关的八会 穴来治疗。
郄穴 是经脉之气血汇集深入的部位。十 二经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各有一 个郄穴,共十六郄穴。多分布于四肢的肘 膝关节以下。郄穴多治疗本经循行及所属 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治疗血证, 阳经郄穴多治疗急性疼痛。
下合穴 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 六个腧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下合穴 是治疗六腑病症的主要穴位。
八脉交会穴 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 会的八个腧穴,分布于腕踝关节的上下,因八脉 与八穴有会通关系,所以八脉交会穴既能治疗正 经病,又能治疗奇经病。
交会穴 是指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或会合处的腧 穴,多分布于躯干部。交会穴既可以治疗本经的 病,又可以治疗所交会经脉的病症。
什么是阿是穴 ?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 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 “阿是”之称,始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 方》。
腧穴的命名
自然类 物象类 人体类
பைடு நூலகம்
腧穴的治疗作用
1.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一切腧 穴均可治疗所在部位局部及临近组织、器 官的病证,如眼区的睛明穴可以治疗眼部 的疾患。
针灸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刘悦
一、 针灸 (一)针灸基础知识
针灸基础知识
腧穴 刺法 灸法
什么是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 部位。俗称穴位。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 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
1.腧穴与脏腑的关系 2.腧穴的分类 3.腧穴的命名 4.腧穴的治疗作用 5.腧穴的定位方法 6.特定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