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辩证统一关系
改革开放前后对比董志豪一、改革开放的历史1、三十年前的小岗村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只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
小岗作为“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大多数村民都曾出门讨过饭。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了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大包干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最终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
2、从包产到户到土地流转小岗村探索农村致富新路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大包干”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包产到户实现了小岗村的温饱,但一直没有解决小岗村的致富问题。
近年来,小岗村开始进行以承包制为基础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集中经营,探索致富之路。
这种集中利用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新型合作经济给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
2007年,小岗村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而当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4140元,小岗村摆脱了自改革开放后20多年经济停滞不前的状况。
3、小岗村的民生变迁小岗村的民生变迁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一个中国农村的缩影,一个承载太多期望的村庄。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小岗村因率先实行“大包干”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中国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满身光环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小岗村重振改革创新的“大包干”精神,根据自身特点,开始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初步实现了从传统耕作向现代农业的多点突破,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农业——旅游产业——工农业协调发展”改革致富之路。
如今的小岗,葡萄园、养殖场、蘑菇种植大棚等土地集中经营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初步完善。
30年来,小岗走过了贫困,走过了温饱,走过了困惑,走出了希望。
小岗人敢想、敢干、敢闯的大包干创新精神,仍然具有时代的特征,融入中国农村改革的洪流之中,成为当代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建国以来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政策演变的特点, 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
首先是演进方式多样化;
第二是尊重农民选择;
第三是试验推广; 第四是产权明晰; 第五是政府在农村土地政策的变革和完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六是制定土地政策既要适时,又要谨慎。
(一)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流转机制不完善 大量农村土地弃耕;一些劳动力较多的农户却没有足够数量的土 地进行耕种;土地流转机制还缺乏一定的监督和管理,无法实现规范 化。 (二)土地细碎化导致规模化经营难以实现 平分土地导致农村土地细碎化经营,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 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使土地机械化等先进的作业方式无法实现,所 以对规模化经营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农村土地产权模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不确定,产权模糊;承 包权、经营权、使用权、转让权等产权都没有明确界定;抵押权、继 承权、转让权也没有明确规定;经营权也不能流转。
结语:
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政策的演化,进而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 客观评价,从中获得启迪和借鉴,在新形势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制定正确、合理和持续不断的完善的我国土地制度政策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 的土地制度,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建国后是把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土地所有权归农民私人所有 现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公有制,农民只有使用权 经营权。 农民不仅有土地使用权,集体还有土地所有权。如果集体土地被征用, 依法应对农民进行补偿安置。 我国土地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农民拥有土地为后一种,指全村 的农民共同拥有村里的土地,土地为集体所有,他并没有特指哪一块地 归哪个农民,而是集体拥有所有土地。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 有权。 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农民个人 私有。
2023年九年级下半期历史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思想教给我们处事的智慧。
与此相吻合的思想学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B【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草木凋敝之后可以长出新芽。
体现出辩证法的思想,符合道家的思想主张。
故B符合题意;儒家主张“仁”“礼”;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排除A、C和D。
故选B。
选择题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代进士,登第即释褐(褐:粗布短衣),待遇远较唐代为优……而登科名额,亦远较唐代为多”。
这反映出宋代A.重用文人B.重农抑商C.抑制武将D.守内虚外【答案】A【解析】材料中体现出宋代科举考试的名额比唐朝增多,进士的地位远远高于唐朝。
说明重视文人,这与北宋重文轻武的治国方针有关,故A符合题意;重农抑商属于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中体现出重视文人的措施,没有体现出抑制武将。
排除C;守内虚外是防范内部的叛乱,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选A。
选择题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史实结论A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对边疆进行有效管辖明太祖废丞相,设三司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D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清朝统治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A.AB.BC.CD.D【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清朝统治者担心西方的殖民者侵犯国家领土的主权,又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
D正确;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反映的是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流。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知识链接]1、土地改革。
(1)时间:1950年冬——1952年底。
(2)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三亿多人口强烈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3)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皆为私有)(5)历程: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食其力。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6)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务,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农业合作化运动。
(1)时间:1953年——1956年。
(2)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工人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现集体经营。
(5)历程:从1953年春,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穿凿列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955年,政府回忆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6)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1978年。
(2)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经验不足,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目的:建立人民公社是试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重大变革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重大变革作者:王丙銮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版》2009年第02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广大的新解放区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同年冬起,在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四千六百多万公顷土地和大量的生产资料。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已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但农业生产仍面临许多困难,发展受到限制,农民面临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1)贫困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
(2)一家一户的农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农民所掌握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落后。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1953年,党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全国普遍试办初级生产合作社。
1954年春,初级社发展到5.5万个,到1955年初发展到48万个,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民土地私有制度改造为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这是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央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农村政策,搞好农村发展一直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改革政策、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村经济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进入新时期,中国改革以农村为突破口,中央通过制定多项倾向性政策,顺应和主导了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时代内容的背景下,总结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政策的演变过程及经验,进一步完善农村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历程(一)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农村政策的制定及实施1.完成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标志着广大的中国人民历史上第一次翻了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根据建国初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决策,转变工作重心,集中力量解决当时的重大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完成农村特别是新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土改的完成,巩固了工农联盟,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
土改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但当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
此时,党在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业能够由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变为合作社经济,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状况而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
1952年,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总目标,接着又作出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新阶段。
依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三个从低到高的步骤。
八年级下册历史专题复习一——三农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凤阳小岗村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 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 脱离实际;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
(2013·四川眉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 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 重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 社会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 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1952年 土地改革 2.1953--1956年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3.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改革(1950-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1952年)
(1953-1956年) (1958-1983年)
公有制
影 响
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为农业生产 的发展和国家工 业化开辟了道路。
提高了农村生产 力,推动了社会 主义工业化发展
超越了农村生产 力水平,挫伤了 农民生产积极性。
调动了农民积极 性,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推动了 农业发展。
请你看一看
农民拔除 地主立的 地界碑
农民申请 加入农业 合作社
向农民 宣传土 地改革 法
图③ 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的合同书
图④ 人民公社化时期毛泽东在河南视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014·随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农业 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其中较典型的有农村人民 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两种
八年级历史(下)全一册质量检测题
2014年八年级历史(下)全一册质量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2×15=30分)1.如果你在网上或者生活中与尚不理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的人交流,你会挑选下列哪一最为恰当的表述向他说明呢( ) A .美国侵略了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 B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 C .台湾乘朝鲜战争的机会反攻大陆 D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地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2.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 ) A .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 B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 .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 D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3.“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
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4.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
“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
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7.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祖国统一就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及全国人民从没忘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向台湾人民表达思念之情。
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四步曲
难点24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四步曲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党和政府在农村先后实行过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或变革,有的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的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进而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但除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外,大都促进了新中国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党和政府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难点磁场1.〔★★★★〕人民公社体制约存在A.10多年B.20多年C.30多年D.40多年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与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案例探究1.〔★★★★★〕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近代〔1840年~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什么?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命题意图:本题是20##的文科综合试题中跨学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的前两问,主要考查历史方面的知识.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农业收成的丰歉决定着国家的实力和民众的命运,因此历代王朝都以农为本,重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问题〔1〕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归纳能力,答案在教材中,但要做进一步的归纳概括.问题〔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点,同时也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份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历史概念的准确把握.知识依托:《天朝田亩制度》、三##义、中共##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经济体制改革.错解分析:第〔1〕问的错误答案主要是答不全,或者只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或者答出的是土地政策的内容.出现以上错误的原因,首先是审题不清,没有抓住题干中"代表性主张或纲领〞和"哪几种〞;其次是没有把握住答题的方法,要按不同的阶级主张去回答.第〔2〕问的错误答案主要是认识不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土地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出现以上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历史概念的准确把握,没有真正领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即改革的是生产经营体制和分配方式,实际上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第〔1〕问,首先要仔细审清题干中的要求,即"近代〞"代表性主张或纲领〞"哪几种〞;其次要从不同阶级对土地问题的主张或纲领去回答,即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解答第〔2〕问,关键是把握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即改革的是生产管理体制和分配方式,没有改变原有的公有制;同时,还要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去分析.答案:〔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如答《兴国土地法》、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等亦可〕〔2〕实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材料 2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质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结合材料回答:〔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与其危害.〔2〕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归纳、概括以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历史问题进行理论认识的能力.虽然阅读理解的难度不大,但是理论要求较高.同时,通过本题设计的问题,要求学生认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与其从中应该吸取的历史教训,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应该遵循的规律.知识依托:〔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局限性.〔2〕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以与影响.〔3〕三年经济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错解分析:〔1〕没有分清"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因而找不出它们的错误所在.〔2〕没有认识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是生产关系中的两个方面,因而回答不好"危害〞.〔3〕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学生难以答全教训.解题方法与技巧:在解答第〔1〕问时,应先分清哪些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错误,哪些是分配方式方面的错误,还要从理论认识的高度分析出错误在哪儿.对危害的考虑还要延伸到"三年经济困难〞.第〔2〕问要从两个方面总结历史教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答案:〔1〕错误: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重地违背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锦囊妙计〔1〕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或变革,应该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不能单纯地追求生产关系的变化而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建设的方针、路线、政策.〔3〕对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或变革措施的认识,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而分清哪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哪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4〕坚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新中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或变革的失误,是建设中的失误,是暂时的失误,党中央和政府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纠正错误,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歼灭难点训练一、选择题1.〔★★★〕建国初期,旨在完成##革命任务的是A."三反〞"五反〞运动B.农业合作化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2.〔★★★〕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3.〔★★★★〕1953年~1956年我国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B.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C.我国是按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D.一些领导人片面强调公有化的作用4.〔★★★★〕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初级和高级农业合作社最根本的区别是A.规模B.性质C.分布地区D.社会地位5.〔★★★〕下列史实严重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A.整风运动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明A.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农业的需要B.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C.这种责任制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途径D.只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革的主要方面是A.生产的经营管理和分配方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农村的基层组织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 这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是在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条件下进行的.党面临的最大课题已不是如何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而是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也在于此.……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和可能,在政策上,对富农,由过去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改为保存富农经济……对地主,限制了没收其财产的范围.对小土地出租者,提高了保留其土地数量的标准.实行这些政策,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农,有利于分化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还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摘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2 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下中农,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请回答:〔1〕据材料1和你的认识,联系历史背景,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和突出特点.〔2〕据材料2,分析土地改革以后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3〕你怎样看待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性质?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以与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人民公社建立的时间,学生可以依据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始时间来判断,即1958年.但是,人民公社废止的时间只能依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来判断、推理,事实上人民公社废止的时间是1982年,共存在20多年的时间.答案:B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准确理解和运用以与归纳、概括的能力.本题有三问,由浅入深,贴近教材.关键是要回答好第〔1〕问"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的步骤〞.生产关系的内涵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按照生产关系的内涵逐次分析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然后分析每次变革或调整的原因、内容、后果.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归纳应遵循的原则.答案: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歼灭难点训练]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主义革命内涵的理解.##主义革命仍属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三反〞是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是在私营企业中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因而A项不是反帝反封建,应排除.B项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也应排除.C项虽然是反帝,但它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是##革命遗留的任务,也应排除.土地改革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属于##革命的性质,故 D项正确.答案: D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后土地改革内容的理解.全面解放后,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直到"三大改造〞时期,才废除了土地的私有制,实行土地公有制.答案:A3.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实行农业合作化〞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因而 C项可以排除掉.封建土地制度早已经在土地改革时废除了,已经不存在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了,故A项可以排除掉."一些领导人片面强调公有化的作用〞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故D项也可以排除掉.答案:B4.解析:初级合作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合作社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答案:B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认识、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生产关系〞的内涵."整风运动〞是在党内进行的一次以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为目的的思想教育运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是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大跃进运动〞是一场盲目追求高速度、高产量的生产运动,它们都没有涉与到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C6.解析:本题是一道程度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历史现象以与理论认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地把握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它起到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的作用,说明这种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现代农业的发展,从经营管理方面来说,要实行集约化经营,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下的经营管理依然是粗放式的,因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不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途径,又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D项的内容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它背离了客观经济规律,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答案:B7.解析:本题是一道程度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以与分析、理解的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或调整,因而C项可以排除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既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又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因而D项也可以排除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的,并没有涉与到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因而B项可以排除.答案:A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第〔1〕问,主要是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解答第〔2〕问,除了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外,还要对其进行归纳、概括.解答第〔3〕问,首先要把握住这两次调整或变革的不同性质,然后紧扣住"根据形势变化,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来作答.答案:〔1〕土地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以摧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为目的.突出特点是保存了富农经济.〔2〕土地改革后,农村有重新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小农经济给发展公益事业和推广现代生产技术带来不便,并且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粮食的需求.〔3〕土地改革运动是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调整是立足实际、合理调整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历程与逻辑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历程与逻辑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农地制度一直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70年来,中国农地制度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从农业集体化到家庭承包责任制,再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每一步变革都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程和逻辑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规律,展现70年来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全貌。
一、历程1.农业集体化时期(1949-1978)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实行公有制经济,农民的土地被收归集体所有,农业生产也实行集体化管理。
在这一时期,农村实行“一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二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农民按劳分配,集体经济达到了全盛时期。
由于经济体制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粮食产量不足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2.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1978-2003)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开始对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
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改革举措之一就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即让农民承包土地,属地管理和家庭负责,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逐渐步入了正轨。
在这一时期内,农业产量快速增长,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期(2003至今)2003年,中国开始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为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问题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
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将零散的土地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的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为农村吸纳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成为农地制度发展的新方向。
二、逻辑1.农地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中国农地制度变革70年来的轨迹显示,农地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是顺应农业生产发展规律,逐步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地制度变迁逐渐从集体化向家庭承包责任制,再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向演进,以期更好地适应农村生产发展需要。
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联系新论
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联系新论
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里
程碑,两者有着紧密的历史联系。
首先,农业合作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身。
1955年,中国农
村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把土地集体化,并实行集体经济制度。
但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抑制,生产效率不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78年,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农
村经济制度,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
其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的改革方向,为农村经济持续
发展提供了动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成为了土地的真正
主人,土地有了私有化的属性。
农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劳,获得更
多的收益,并且可以自由选择经营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农村经济活动。
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也为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供了
保障。
最后,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合作化的实行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实行则是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深入改革。
两者都是出于对中国农村经济
现状的深切理解和对农村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都是在不断发展中的农村经
济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语法知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完成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2.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C.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3.1956年,在遭受了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
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
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B.贯彻落实了中国八大的路线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从1953年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5.1956年底,全国已有75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人社农户达1.2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其中高级社的户数达1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88%。
这种情况表明A.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巨大C.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②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三座大山!”的被推翻⑤我国正式步人社会主义改革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④⑤7.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轨迹。
下列词语能够记录“三大改造”时期特征的是①“社会主义”“合作化”②“公私合营”“过渡时期”③“开国大典”“站起来”④“一化三改”“共产国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从1953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
的历史沿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此前的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土地使用和收益分配上进行了改革。
这一制度的出现使农民能够承包土地并经营自己的农田,实现了土地的流转和稳定的农业生产。
1982年,中国农村成立了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通过合作社形式参与土地的经营,提高了生产力和农民的收入。
随着改革的深入,1992年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得到法律保护,确保了农民的承包权益。
2008年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得到鼓励和推动。
政府提出了“三权分置”政策,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分离。
这一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并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014年,中国农民家庭经营土地所有权改革试点正式推行,农民从原来的土地承包权转变为土地所有权。
这一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农民对土地的权益保护,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经历了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的演进,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和合理的收益保障。
这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促进了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2、选择题专练《中国现代史》(含答案)
第12课时《中国现代史》选择题专练班级:姓名:1产量粮食(百万吨)棉花(百万吨)煤(亿吨)钢(百万吨)年份1952 163.42 1.30 0.66 1.351957 195.05 1.64 1.31 5.35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2、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而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已经为西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青藏公路建成于A.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3、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
”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实行“包产到户”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2011年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5、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召开了中共八大C.完成了三大改造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三大改造的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7、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8、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A.生产合作社B.赎买C.集体化D.大包干9、右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10、2012年CCTV—1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上,对道德模范郭明义的颁奖词是:“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
中国历史上三次土地改革
中国历史上三次土地改革1.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2.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3.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4.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5.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新中国政权;三次土改的区别三次之间的区别:第一次是民族主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一致反抗日本侵略。
第二次是阶级斗争时期,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实行有阶级区分的土地政策,联合贫下中农对抗资产阶级。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所以保留了富农经济,减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为经济恢复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新中国土地制度的变革观点
新中国土地制度的变革观点新中国土地制度的变革观点随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旨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幸福。
1. 集体化观点:这一观点主张将农民的土地集体化,实现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支持者认为,通过集体化可以解决土地分散、低效率的问题,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观点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支持,1956年,土地改革法颁布,农村实行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化。
2. 家庭联产承包观点: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观点认为,农民的土地应该由个体或家庭承包,实行家庭经营,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家庭承包能够提高农民的产出,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加灵活,也能够保护农民的权益。
3.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观点:随着农村工商业发展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增加,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成为一种新的观点。
这一观点主张,允许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其他人经营,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
支持者认为,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4. 生态农业观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生态农业观点也逐渐兴起。
这一观点主张,通过科学的农业种植方式和土地管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支持者认为,生态农业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并且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总体而言,新中国土地制度的变革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有所不同。
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旨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对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也将不断涌现。
北师大中考历史复习 八下第1单元复习
2. 中国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图片内容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 而开展了哪两大运动? 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 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条文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依据材料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在 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 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 反映建国初期的是( ) A.新四军拼命抗日 老百姓安心过年 B.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 C.宁要社会主义草 不要资本主义苗 D.世博亚运扬国威 改革发展创奇迹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 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请结合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历史事件? 历史意义是什么?
1949.10.1
开国大典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过去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 国关系的准则。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 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 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新中国史简介 新中国史简介
新中国史简介新中国史简介新中国史简介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经历了70多年的风雨历程。
这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在这段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
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国民经济破败,社会秩序紊乱,政治斗争尖锐,外部压力巨大。
为了稳定局势,发展经济,新中国领导人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他们实行了土地改革、价格统制、国有化、计划经济、对外贸易积极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使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并逐渐走上了正轨。
然而,在这个时期,新中国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政治上,中国与苏联经常发生意见分歧,导致了两国之间的关系疏远,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经济上,计划经济实行的成效并不理想,粮食和农产品的产量增长缓慢,导致物价上涨,人们的生活变得艰难。
文化上,出现了一些路线错误和思想上的缺陷,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是解开了农村人口的缚着,在1980年进行了初步的土地承包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这一举措在全国意外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顺着这一思路,全国进行土地承包,拨买、种产分结合等一系列措施,稳定了农村人口,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使农村逐渐走向繁荣。
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
对外开放使中国能够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和资金。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的成就不断地激发了中国民众的热情和激情,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关心国家的发展。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社会上的问题,如工人和职工中的失业、贫困、犯罪等,但这些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并不是很严重。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种新的传统主张讲求真理、实事求是和向前进取的精神,这种文化传统不断地推动着中国的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国家和民族。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在伟大领导者的带领下,中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并逐渐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
语法知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A.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D.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C.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3.邓小平所指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不但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形势。
”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邓小平的观点表明社会主义改造①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②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③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④将资本主义工商业收归国有,壮大了国家实力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在于①调动了群众建设的积极性,生产力迅速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②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实现了中华民族由富到强的伟大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②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三座大山!”的被推翻⑤我国正式步人社会主义改革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④⑤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和强国富民之路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科学真理,也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代表人民执掌政权过程中树立的坚定信念。
某班同学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后的中国” 的主题班会,下列材料可以佐证该主题的是()A.1956年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B.1956年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取得了民主政治建设新成就C.1956年后,我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D.1956年后,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7.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和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 )①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④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共同
难度: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2012-06-01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教Net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
土地改革没有实行土地公有制,是把地主的私有制变成了农民的私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②③④都是两者共同之处,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