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案范文共四篇

合集下载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方法:观察、思考、提问、假设、实验、验证教学活动:1. 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对科学的了解。

2. 讲解:讲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介绍科学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我的身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身体部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人体基本部位:头、身体、四肢2. 主要身体器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心脏、肺、肝、胃等教学活动:1. 引入:让学生描述自己的身体。

2. 讲解:讲解人体的基本部位和主要器官。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身体部位的观察和描述。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描述身体部位的能力。

第三章:我周围的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天气、季节、植物、动物2. 生活环境:家庭、学校、公共场所教学活动:1. 引入:让学生描述自己周围的环境。

2. 讲解:讲解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内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描述。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描述周围环境的能力。

第四章:我喜欢的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食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主要食物: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类、豆类等2. 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教学活动:1. 引入: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食物。

2. 讲解:讲解主要食物和食物的营养成分。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食物的观察和描述。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描述食物的能力。

最新人教部编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根据最新人教部编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编写的全册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系统研究和掌握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理解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主题和内容。

- 掌握一年级上册各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能主动参与实践性的科学活动。

教学内容本教案按照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章节顺序,详细介绍了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内容涵盖以下单元:1. 生活与我们2. 科学知识与方法3. 科学实验与观察4. 科学与生活5. 生物和非生物6. 植物生长7. 动物的特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教师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检查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发言情况,评估他们的研究态度和理解能力。

教学资源为了辅助教学和提供学生研究的资源,教师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教材:提供每个学生一本最新人教部编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

- 多媒体资料: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本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最新人教部编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

通过启发式教学、实验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测验、实验报告和课堂参与度等评估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同时提供教材和多媒体资料等教学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希望本教案能为一年级科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样知道》教学设计

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样知道》教学设计

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样知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单元整体分析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样知道》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探索感知世界、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

本单元包括《用感官观察》《用工具观察》《用不同感官和工具观察》等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人类可以通过感官和工具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各课内容分析1.《用感官观察》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的五种感官——眼、耳、鼻、舌、手,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让学生体会到用感官可以获取很多信息。

例如,用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用耳朵可以听到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用鼻子可以闻到物体的气味;用舌头可以尝出物体的味道;用手可以触摸物体的软硬、冷热、光滑粗糙等。

2.《用工具观察》在认识了感官的基础上,本课引入工具的使用。

让学生了解放大镜、听诊器等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观察物体。

例如,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到物体更细微的部分,听诊器可以帮助我们听到人体内部的声音。

3.《用不同感官和工具观察》综合运用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在观察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观察一朵花时,可以用眼睛看它的颜色和形状,用鼻子闻它的香味,用放大镜观察它的花蕊等。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人的五种感官及其作用。

2.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用途,如放大镜、听诊器等。

3.知道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身边的物体,并描述观察结果。

2.能使用简单工具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3.能综合运用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并比较不同观察方法的结果。

(三)科学态度目标1.对观察周围的世界充满兴趣。

2.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观察活动。

3.认真观察、如实记录观察结果。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感官和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制青岛一年级科学上册二《我们怎么知道》全部教案

五制青岛一年级科学上册二《我们怎么知道》全部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全部教案《看一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看一看》是青岛版版一年级上册《我们怎么知道》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指导学生先观察眼睛的外部特征,再研究眼睛的本领,认识到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按不同的顺序观察能发现更多信息,最后意识到我们要保护眼睛。

教科书中也有一种结构决定功能的内蕴目标。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呈现镜子、七巧板等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提示学生在课前可以借助镜子观察人体的视觉器官——眼睛。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看一看我们的眼睛,了解眼睛的外部特征;通过用眼睛看七巧板的颜色、形状等,知道眼睛的本领;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松树和花生,了解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通过呈现做眼保健操、正确的读书姿势,让学生知道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指导学生寻找隐藏在“大象”中的动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本课通过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观察中发现眼睛的本领,在对比观察中了解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在亲身实践中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从整体上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观察”这一技能。

【学生分析】一年级是小学的初始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的心理、行为、思维方式,还有明显的幼儿特征:好奇、好问、好动手,喜欢东摸摸、西看看,喜欢探索,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对一些抽象的词汇不感兴趣,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实这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观念、体验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的重要时期。

但他们还没有建立观察的概念,对观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看”这一层面上。

他们的观察是随意的、无序的,描述也是杂乱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

2.了解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会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

2.能用语言初步描述用眼睛观察到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对生活中常见的七巧板、松树、花生等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单元备课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单元备课
2.在校园里看一看花的颜色,闻一闻花的气味。
单元课时
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新授课
看一看
1
1.知道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了解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会不同。(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识记、理解、应用)
2.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3.能对生活中的七巧板、松树、花生等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摸一摸
1
1.科学知识:认识皮肤,能说出皮肤是感觉器官。(事实性知识;识记、理解)
2.科学探究:能通过摸的方法去辨别物体的薄与厚、粗糙与光滑、干与湿、冷与热等。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方法性知识;应用、分析、评价)
3.科学态度:通过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说出“摸”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价值观;应用、创新)
4.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注意卫生保健。(价值观;评价、创新)
听一听
1
1.知道耳朵使我们的听觉器官,耳朵可以辨别声音。(事实性知识;识记、理解)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观察认识耳朵的外部特征。(事实性知识;识记、理解)
3.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对生活中的多种声音表现出探究兴趣。(价值观;应用、创新)
2.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3.能对生活中的七巧板、松树、花生等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4.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注意卫生保健。(价值观;评价、创新)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教学重点: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知识:识别眼、耳、舌、鼻、皮肤等器官;知道物体有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知道眼睛可以分辨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知道皮肤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干与湿、冷与热、薄与厚、粗糙与光滑等。知道鼻子可以分辨多种气味。知道舌头可以尝出多种味道。了解观察方法不同,观察结果可能会不同。

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知道

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知道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由“怎样认识物体”、“给文具分类”、“哪杯水热”、“水温的变化”、“哪杯水热”、“有趣的不倒翁”六课组成,主要是利用科学学习中常用的科学方法,认识身边常见物体的特征。

本单元是继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之后的一个方法单元,主要学习感官观察、工具观察、分类等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借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初步规范的科学探究,是本册教科书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可以更好地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2、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科学探究证实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3、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4、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的工具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证据,并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解释。

5、意识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6、能够利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问题。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敢于大胆想象。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三)科学知识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如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等,并加以描述。

2、能根据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3、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温度及液体体积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量筒测量物体的温度和液体的体积。

4、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三、教学重点、难点1、由感官认识到利用工具测量再到对事物内部本质的探究,体现了科学探究循序渐进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并在其过程中掌握探究科学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措施本单元的科学探究活动是从利用感官认识物体入手的。

1、“怎样认识物体”一课用“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怎么辨认它们”为科学探究主题,让学生自主地经历一个“用感官辨认物体”的科学探究历程,意识到用感官认识事物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五四制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全部课件

五四制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全部课件

1.活动时不能往箱子里看。 2.摸物体要仔细。 3.要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 4.小组展示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我的发现:
我摸到了橡皮,因为橡皮小,是长方体,比较软。 我摸到了文具盒,文具盒比较大,摸起来比较软,还能 打开。 我摸到了彩笔,彩笔比较细、比较长,有笔帽。 皮肤可以帮助我们辨认很多物体。
2021五四制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谜语
上边毛, 下边毛, 中间一颗黑葡萄。
活动一:看一看我们的眼睛。
1.借助镜子仔细观察 自己眼睛的外部特征。
2.将自己观察的眼睛 画在《活动手册》中。
3.使用镜子时注意安 全。
活动一:看一看我们的眼睛。
我的眼睛……
活动一:看一看我们的眼睛。
不同人的眼睛有不同的特征: 双眼皮、单眼皮 睫毛长、睫毛短 眼睛大、眼睛小
用皮肤感知物体的冷热、干湿等,还是在观察。
2021五四制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猜一猜
左边一个洞, 右边一个洞, 是香红围墙, 里面住个红姑娘, 酸甜苦辣她都尝。
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我们的鼻子和舌头。
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我们的鼻子和舌头。
1.借助镜子仔细观察自己鼻子 和舌头的外部特征。 2.使用镜子时注意安全。
找一找,图中有哪几种动物?
2021五四制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小游戏: “辨声识人”
活动一:观察我们的耳朵
观察我们的耳朵
观察我们的耳朵
人耳结构
把你观察到的耳朵 画下来,展示给同学们 看。
活动二:敲一敲,听一听它们的声音是不是相同?
注意事项: 小组保持安静、敲击力度要适中、每次敲击力度要
活动三:尝一尝它们的味道。
怎样尝桔子的 味道?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第一篇: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青岛版一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看一看教学目标:1、知道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了解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会不同。

2、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3、能对生活中的七巧板、松树、花生等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4、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注意卫生保健。

教学重点: 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七巧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课件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板书:看一看讲授新课:一、看一看我们的眼睛。

1、学生自主观察,和同伴一起互相观察对方的眼睛。

2、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我们的眼睛有什么本领?三、引导学生先观察课本给出的图片,再观察自己的物体。

1、学生对七巧板颜色进行描述。

2、板的颜色有红色的,七巧板的有黄色,有蓝色等等。

3、生对七巧板形状和大小进行描述。

黄色的七巧板是正方形,绿色的七巧板是三角板,红色的七巧板是三角形,绿色的七巧板比红色的大……3、观察顺序指导: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等。

四、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有哪些发现?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讨论,指导学生真正的观察体验。

预设1、从远处看,松树像三角形;从近处看,我发现松针非常细。

预设2、花生仁的外皮是红色的,里面是白色的。

2、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并得出: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不同。

五、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1、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保护眼睛的办法。

2、师生一起总结保护眼睛的方法:例如:不玩手机,看电视不要距离太近、不在光线过强或者过暗的环境中读书等等。

六、拓展活动;找一找,图中有哪几种动物?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例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

图中共有15种动物,引导学生重点认识大象、海豚、鱼、乌龟、鸡、马、狗、猫、老鼠、蛇等10种易于辨别的动物。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案范文我们怎么知道?用眼看,用鼻闻,靠耳听声音。

用舌尝,用手摸,观看方法多。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你有关心!【篇一】学校一班级上册科学其次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案范文:看一看教学目标:熟悉眼睛,以及它们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预备材料:镜子、七巧板图片教学建议:同学戴眼罩的时间不宜过久,可能会造成感觉不适。

教学过程:1、导入一老师:(播放动画)蒙蒙诺诺是怎么找到自己照片的啊?小伴侣们闭上眼睛,你们还能看到自己的好伴侣吗?,往四周看一看能看到什么?(引导同学发觉眼睛的重要性)2、导入二活动导入老师:现在请小伴侣们宁静。

认真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晰吗?活动:小眼看世界(1)戴上眼罩,体验黑暗老师:(分发材料)你看得见吗?能走路吗?(引导体验黑暗带来的不便)老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小伴侣上前,戴着眼罩,穿过这些障碍物,看看会怎么样。

(在教室前面摆法一些椅子等障碍物,摆放2-3个即可,同时老师在旁边留意爱护,以免同学跌倒磕碰)(2)眼睛的作用老师:刚才戴上眼罩的小伴侣走的跌跌撞撞的,谁说一下这是为什么呢?(鼓舞幼儿乐观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让幼儿体验黑暗,明白眼睛的作用)老师:小伴侣们说的都很好,所以我们要爱惜我们的眼睛,还要关怀和关心眼睛看不到的人,对不对?(引导小伴侣爱惜眼睛,培育小伴侣助残意识,关怀关心残障人士)3、评估(1)是否知道眼睛的作用。

(2)是否参加了眼睛的嬉戏。

4、小结:师谈话说如何爱护自己眼睛和耳朵5、延长:图片有哪几种动物(9页大象图)【篇二】学校一班级上册科学其次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案范文:听一听教学目标熟悉眼睛和耳朵,以及它们的作用。

知道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

材料预备水杯、瓶子、沙、石子等。

教学建议:在进行声音的嬉戏的时候,尽量选择四周相对比较宁静的环境中进行。

教学过程一、现在请同学们宁静。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三篇)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

2、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

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

教学重点学会按照步骤观察身边的大树。

教学难点怎样观察大树。

教学准备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

(校园内)。

2、观察记录纸。

3、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

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引入: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2、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

(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3、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

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4、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5、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教学反思本节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会提问题。

2、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各种玩具;(老师)发明家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闻一闻尝一尝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闻一闻尝一尝教案

6 闻一闻尝一尝【学习内容】6 闻一闻尝一尝【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的第四课。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感觉器官及其作用,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事物的形态特征。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事物特征表现探究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嗅觉器官和味觉器官观察、辨别物体。

通过让学生亲自实验观察和游戏等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注意引导方式,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课标描述】知识目标: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知道常见的力。

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作出猜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眼睛、嘴巴来进行观察、辨别各种物体。

2.运用嗅觉辨别各种气味,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

探究目标:1.学习闻的正确方法,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2.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态度目标:1.愉快的参与活动,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事物特征表现探究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评价方案】1.创设情景,寻找教室的气味,引起幼儿闻的兴趣。

评价知识目标2和态度目标1.2.创设游戏“玩一玩”角色扮演的学习环节,通过教师扮演魔术师学生来闻水果气味,能大胆地讲出自己闻到的结果、能辨别l一2种水果的不同气味。

评价知识目标1和探究目标1、2。

3.创设师生共同实验环节,通过学生亲自尝试,关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小学一年级《我们怎么知道》教案

小学一年级《我们怎么知道》教案

教案:小学一年级《我们怎么知道》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人们是如何获取知识的,了解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知识的常见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人们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实验道具等。

2.教学环境:活泼、轻松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观察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动物,提示学生观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2.新课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讲解观察的定义和作用,告诉学生观察可以让我们了解世界,获取新的知识。

(2)教师再次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观察到了哪些东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3.实例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鲜红的苹果,并介绍苹果的外观、味道等特点,然后将苹果切开,让学生观察苹果内部的种子。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来了解苹果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4.实验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实验活动。

(1)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通过实验来了解水的沸点。

(2)教师将一小瓶水放在火上加热,让学生观察瓶中的水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可以看到水开始冒烟,然后沸腾并变成蒸汽。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并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水的沸点是在一定温度下,水会蒸发成为蒸汽。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和实验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5.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人们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

小学科学新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我们怎样知道》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4秋)

小学科学新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我们怎样知道》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4秋)

拓展提升
1. 如果感觉器官受到损伤(如眼睛看不见了),生活会 受到怎样 的影响?
2. 我们可以发明或者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物品来帮助盲人?
4 我们怎样知道(第 2 课时)
知识回顾
探究与实践
1. 看一看: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把它们描述出来。
1
3
2
4
感官
观察
记录单 物体
描述物体特征
我用( )( )到了
,它们

我用(眼睛)(看)到了
,它们

1
3
2
4
2. 听一听:走进大自然,我们能听到哪些声音?
3. 闻一:你有什么新发现?把你的发现记录在学习 任务单上吧!
回想一下,你平时接触过的东西,哪些摸起来和石头 相同?哪些不同?
5. 尝一尝:你尝到了什么味道?
课堂小结
颜色 大小 形状 粗细
听声音
闻气味 花香
柔软 粗糙 光滑
尝味道 酸甜 苦辣
探究与实践
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观察苹果,描述它的特征。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上第二单元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上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新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4.认识感官【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

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

学生在第一单元对科学本质有了一些了解后,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活力,有着异常丰富的想象与勇于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中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

2.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会发现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科学态度:1.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

2.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1.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每组闻香盒1个、食物(或水果)若干(每组最好不一样)、地毯1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用眼睛看1.(出示课本13页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图片,睁大眼睛看一看,你能找到几种小动物?2.学生寻找隐藏的动物。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爱科学1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教学重点: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 1 -谈话导入:1.今天研究什么课?2.什么是科学?菇岩、猪笼草、恐龙)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么用?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介绍小组活动的要求引见一些实验仪器讲解要求:1.悄悄完成组织展示作品组织评价作品小结:1.遵守纪律方面2.作品制作方面3.团结合作方面纸玩具- 2 -画有什么意思?观看并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出示图片:(彩虹、火山、蘑看图:图中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么?是什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设备?有什了解分组活动的研究方法掌握根蒂根基仪器名称,激发兴趣科学课的紧张内容,了解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研究评价方法2.动脑筋制作出不同的玩具纸玩具展示作品动手制作体会动手活动是作业:制作一个你认为最漂亮的评价作品板书设想:教学小结:教学方针:我们的生活与科技第二单元、学科学的好帮手第1课我的五个好帮手- 3 -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和技术1.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乐趣,调动介入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使学生晓得人体有五个紧张器官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使学生晓得人体有五个紧张器官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教学方法:操纵法课前准备:1.花坛图片、铃铛、闹钟、口琴等,水果糖、醋、酱油,各种质地玩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案范文
【篇一】看一看
教学目标:认识眼睛,以及它们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准备材料:镜子、七巧板图片
教学建议:
学生戴眼罩的时间不宜过久,可能会造成感觉不适。

教学过程:
1、导入一
教师:(播放动画)蒙蒙诺诺是怎么找到自己照片的啊?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你们还能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往四周看一看能看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眼睛的重要性)
2、导入二
活动导入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安静。

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
活动:小眼看世界
(1)戴上眼罩,体验黑暗
教师:(分发材料)你看得见吗?能走路吗?(引导体验黑暗带来的不便)教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前,戴着眼罩,穿过这些障碍物,看看会怎么样。

(在教室前面摆法一些椅子等障碍物,摆放2-3个即可,同时老师在旁边注意保护,以免学生跌倒磕碰)
(2)眼睛的作用
教师:刚才戴上眼罩的小朋友走的跌跌撞撞的,谁说一下这是为什么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让幼儿体验黑暗,明白眼睛的作用)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还要关心和帮助眼睛看不到的人,对不对?(引导小朋友爱护眼睛,培养小朋友助残意识,关心帮助残障人士)
3、评估
(1)是否知道眼睛的作用。

(2)是否参与了眼睛的游戏。

4、小结:师谈话说如何保护自己眼睛和耳朵
5、延伸:
图片有哪几种动物(9页大象图)
【篇二】听一听
教学目标
认识眼睛和耳朵,以及它们的作用。

知道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

材料准备
水杯、瓶子、沙、石子等。

教学建议:
在进行声音的游戏的时候,尽量选择周围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教学过程
一、现在请同学们安静。

现在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
二、听声辩音比赛
(1)请学生聆听几种乐器的声音,并尝试记住这些声音的特点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配合幼儿回答演奏乐器,引导幼儿回忆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在戴着眼罩的情况下,辨别几种乐器的声音
教师:这边的小朋友戴上眼罩,老师演示乐器,这边的学生当评委。

(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二轮轮换进行,让学生辨认乐器的声音)
教师:老师请出一个小朋友来演奏乐器,让戴着眼罩的小朋友猜测是哪种乐器的声音,好不好?(引导幼儿探究声音的兴趣,体验耳朵的重要性。


三、评估
1.是否知道耳朵的作用。

2.是否参与了耳朵的游戏。

四、延伸
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个“盲人摸物”的游戏。

小朋友和爸爸妈妈轮流
来体验闭着眼睛摸东西的感觉。

【篇三】摸一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特征,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3.培养幼儿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用手感知物体的特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学准备:
每人一套材料:三支彩笔,复印纸、纸板、砂纸
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动手触摸的兴趣。

师:请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皮肤,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引导说一说摸过的什么感觉,引导说完整句。

)学生自由操作,并各自发表意见。

二、引导幼儿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

1.师:你准备的东西摸上去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捏捏毛巾和纸板有什么不一样?摸摸砂纸的正面和反面又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说出软硬、光滑、粗糙等词汇。

师:我们能用手摸出软、硬、光滑、粗糙,你们的小手真能干!
2.教师继续提问:现在请你用手摸摸自己身上,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3.再摸摸其他物品从箱子中任意摸出一种物品,说说它的特征。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物品,说一说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用几个词表达自己的感觉,帮助学生从物体的多方面感知特征与表达。

三、引导学生讨论,扩展经验。

1.准备1—2个学生没有触摸过的东西。

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些东西是冷的、热的、软的、硬的、光滑的还是粗糙
的?那么谁来试试?
引导幼儿回答用手摸摸捏捏并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捏一捏,摸一摸。

2.教师继续提问:你还摸过什么东西?他们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说出来告诉大家。

四、活动延伸:
回家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妈妈。

【篇四】闻一闻,尝一尝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眼睛、嘴巴来辨别各种液体。

2、愉快的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教学准备:
1、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

2、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

3、气味较为浓烈的水果(苹果、柠檬、石榴)
4、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带盖塑料杯若干。

教学过程:
1、老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一个问答比赛,你们想参加吗?”
请学生尽快举手回答问题:
(1)什么动物的鼻子最长?(大象)
(2)什么动物的鼻子像圆形?(小猪)
(3)什么动物的鼻子最灵敏?(小狗)
2、把实验材料(苹果、柠檬、石榴)放在桌上,让学生蒙住眼睛,闻闻气味。

3、请学生说一说刚才闻的是什么,然后摘下眼罩验证。

4、将三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放在桌子上,先请学生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请幼儿闻一闻,区分开水、酒精、白醋。

引导学生发现鼻子对认知物体的作用。

5、将三种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放在桌上,提问:“我们除了通过视觉、嗅觉来辨别各液体,还有什么方法呢?”引导学生通过尝一尝来辨别各
种液体。

6、小结辨别物品的方法:闻、尝都是在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