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案

合集下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
为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
么 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
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
根本任务:

•6: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 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此,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 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 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 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 ②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 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 爱互助、见义勇为的(文明)社会风尚。 • ③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 形式。(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 •④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的伟大实践 中,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 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 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2)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的含义及关系
•1、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 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 确把握。 •2、文化自信则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 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 3、二者关系: •(1)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2)只有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具 有坚定的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遵循和把握 文化发展规律,坚定地推进文化发展及文化指导下的人 类社会能动的发展。 •(3)因此,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一、【教学目标】1、明确学习《文化生活》的意义。

2、了解阅读《文化生活》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必修一《经济生活》和必修二《政治生活》涉及经济、政治两大领域,必修三《文化生活》则涉及文化领域。

〈讲授新课〉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读书讲“校园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穿衣讲“服饰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出门讲“旅游文化”……时时在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然而“熟知非真知”,我们的生活虽与文化联系非常紧密,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深入研究过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发展经历怎样的过程?怎样看待中华文化的精髓?怎样进行文化建设?这是《文化生活》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生活的主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当然也包括文化建设。

1、文化的重要性(1)对个人(2)对民族和国家2、学习《文化生活》的意义(1)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创新的意义。

(2)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

(3)知道中特文化是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4)学会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5)认识到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
1.了解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历程。 2. 记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 理解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重点)
3. 理解文化强国目标的特点 , 深刻理解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 及其与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的关系。(重点) 4. 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来源、表现和要求 , 理 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难点)
特别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
三、全面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
(1)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 (2)坚持一个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3)把握一个主题:科学发展。 (4)围绕一个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的深厚实践基础。 (2)不正确。我们强调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 满信心,而不是认为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秀。 题中观点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所以是
错误的。
【配套练习】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与席 琳·迪翁合唱的中国名曲《茉莉花》,让观众感到东方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历程
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 的巨大冲击,曾经辉煌的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进行了 艰难的探索。探索历程的基本历史结论是: 1、奉行“全盘西化”或“文化复古主义”无法使 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 振的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历史地承担了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使中国走上复 兴之路。

高中政治必修3课件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高中政治必修3课件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八页,共25页。
【例 1】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
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
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
()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 会思潮
B.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各种意识形态长期共存 C.始终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D.坚持百花齐放,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种文化需求
第十九页,共25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①邓小平理论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毛泽东思
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B 项应选。
第二十页,共25页。
4.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有
第七页,共25页。
3.措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答案】 A
第十页,共25页。
二、全面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情境链接 “纵观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正
是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是这种自觉自信催生的优 秀作品,给了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穿越激流险滩、驾驭时代风云 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个没有文化 自觉的民族是迷茫而缺失方向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国家 是苍白而没有力量的国家。”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第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什么、为 点 什么、怎么办); 展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怎么办)
③树立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示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开 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 现实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③理论依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 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重要性: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 会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推 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公民政治素养。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 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 争力。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 文明程度的提高。
(6)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依靠人民群众 ,着眼于 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发扬民族文化的优 秀传统, 共同参与。
(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走中 国特 色社 会主 义文 化发 展道 路
是什么:先进文化,科学发展,强基固本,
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之路
为什么:
①决定因素 ②必然选择、唯一正确道路、 必由之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案

序号一:引言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案在当今世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引领着国家发展的方向。

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将着重探索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教案,以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序号二:教案的背景和概念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案我们需要了解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概念。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指以、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坚持我国特色、大众化、时代化、国际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充分彰显我国精神、我国价值、我国力量。

序号三:教案评估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案进行全面评估。

首先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领会文化自信、文化繁荣、文化自强,坚定文化自觉的意义和要求;然后要认真分析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案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文化工作的客观要求和现实基础;最后要深入研究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工作布局,全面提升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奋力书写中华文化新辉煌。

序号四:文章探讨在文章的探讨部分,我们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全面深入地探讨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教案。

我们将围绕文化自信、文化繁荣、文化自强等关键概念展开,深入阐述实践要求和内涵,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度分析,以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

序号五: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将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并对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案进行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

我将阐述我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案的看法和建议,以期能够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通过以上探讨和分析,相信读者能够对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案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重要任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What: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面相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民族的和马克思主义是强基固本的基础。

大众的体现以人为本。

三个创新体现着文化创新之路。

科学的体现着科学发展的道路
Why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有继承和创新中华名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②.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How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面相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
主义文化。

②.提高全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关键是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1.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最重要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③.1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立足实践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5.发展文化生产力
6.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树立社会
主义荣辱观
7.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络活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个人: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文化生活91走中国特色文化道路导学案

文化生活91走中国特色文化道路导学案

导学案: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整理人:龙港高级中学夏茂勤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表现和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辩证的、全面的看问题的能力。

3.价值观目标: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重难点1.重点: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2.难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表现。

三、知识体系梳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5-99,找出下列知识点的关键词:1.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①历史实践证实:奉行“_______________”论或“_________________”,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②______________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______________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我们要以________________为指导,建设面向________、面向 ______面向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文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党的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知识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原因、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文化发展道路与文化强国的关系。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坚定爱党、爱国信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重点、难点: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主探究:1、我们应如何理解我国近代文化的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和意义:3、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什么?4、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导入新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针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与部署: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2006年,新中国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五年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软实力”。

2009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2012年,党的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问:在当代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包含哪些内容?在当代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进行新课:(一) 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学生自主阅读书本的探究活动内容,然后回答问题探究一:观点1: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

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是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2)为什么: ①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 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3)怎么做: 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②必须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 民提供精神指引。 ③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调发展。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 相互促进 的结果。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 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 的创作 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
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该材料中蕴含的道理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 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 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时代性;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①正确;题中观点 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④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②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错误。

22013新教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导学案

22013新教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导学案

第九课第一框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在近代中国,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记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明确并背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4.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说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二[基础知识梳理,自主探究导学]【自学指导1】第一目: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要求:用6分钟时间阅读第一目,完成下列问题,并把问题在课本上标明。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奉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国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________________为指导思想,始终代表中国_____的前进方向。

3在当代中国,要以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继承和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

【自学指导2】第二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要求:用7分钟时间阅读第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并把问题在课本上标明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强国的必由之路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的关系。

2(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和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9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案.doc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9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案.doc

【重难点“精讲”】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探寻中华文化复兴的曲折的道路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知识拓展: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①全盘西化论:该思潮最早出现于戊戌变法时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人物是胡适、陈序经等人。

它认为百事不如人,物质不如人,制度不如人,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②文化复古主义: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

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放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

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知识拓展:准确理解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坚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社会主义”的要求是核心的、本质的要求;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体现,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应具有的时代品格。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1年10月18日)胡锦涛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全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共同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为实现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第一,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和一大政治优势。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坚持不懈推进文化建设,有力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

从国际看,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第九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新授课)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1、课程标准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教材分析主要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目标:1、结合近代历史及二、三单元所学,能归纳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坚定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阅读课本及前三单元知识,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课本中的四个视角,能说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注重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树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念3、分析导学案中的材料,分析出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性,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评价设计1、通过导学案的检查,90%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导学案-课前导学部分,以检查学生对所预习知识的掌握情况;2、结合师生、生生提问为什么建设文化强国,90%的学生能够背熟,以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2的达成情况。

3结合导学案中的学以致用的习题,90%的学生能够完成选择题上的题目,以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3的达成情况。

3、通过自评和互评相结合,90%的学生能够掌握本框题的重点知识。

四、教学方法:1、情景唤起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经验出发,通过设置情景,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探究法:以辨析题的方式驱动学生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充分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3、合作探究法:分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潜能得到发挥。

同时培养合作的精神,感受合作的快乐。

五、教学流程设计这节课,注重突出重点,理清思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重难点探究问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重难点探究问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重难点探究问题【重难点探究】探究点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也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十分丰富,围绕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回答了我国文化建设中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这条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

问题探究(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有什么特征?(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什么?(3)为什么要坚持这一道路?探究点二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材料一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上的崛起。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巨大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陆贵山提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欲在世界竞争中去弊兴利,需要一个新的文化自觉运动。

“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文化的自觉,首先是人的自觉。

”材料二“纵观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正是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是这种自觉自信催生的优秀作品,给了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穿越激流险滩、驾驭时代风云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民族是迷茫而缺失方向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国家是苍白而没有力量的国家。

”问题探究(1)上述观点说明了什么道理?(2)材料中提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在哪些方面?(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要求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学案
第九课第一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预习提示,自主探究】
1、学习目标
识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结合史实,理解近代中国关于先进文化求索的历史结论。

理解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学习重难点
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自主探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重要论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和谐文化的建设必须由先进文化引领和主导,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和把握繁荣先进文化与建设和谐文化的关系,紧紧地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紧紧地抓住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龙头。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2)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在和谐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点拨拓展,课内探究】
1.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三、【课内练习,诊断效果】
1.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是()
A.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B.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C.中国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 D.“五四”运动的爆发
2.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是()
①面向世界②面向未来③面向现代化④面向社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②必须坚决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
③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④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指导思想,从来是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我们所要建设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那么,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由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
A.基本国情 B.社会主义性质 C.生产力水平 D.人们的思想觉悟
5.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①是立党立国之本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③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需要主心骨,也需要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化。

我们在对待多样化的文化形式时,采取的方针是()
A.任其自由发展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尽量限制,保证主旋律的权威性
D.不允许多样化的文化形式,有利于保证文化的社会主性质
7.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用____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
A.毛泽东思想 B.马列主义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四、【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 B.①② C.①②
③D.①②③④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③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④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出发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四川省十分重视用形式多样和健康的文化活动丰富农牧民的业余生活,积极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在广大农牧民中倡导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向上精神。

近年来,通过“文化列车”等送文化、送科普知识下乡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通过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

健康的、科学的思想占了主流,那些封建迷信等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自然被削弱了。

可以说是“先进文化进了村,封建迷信关了门”。

据此回答3~6题。

3、四川省通过“文化列车”等送文化、送科普知识下乡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通过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

这说明发展先进文化必须。

①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②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③要继承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成果④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广大农牧民欢迎形式多样和健康的文化活动表明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B.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是统一的
C.先进文化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D.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
5、“先进文化进了村,封建迷信关了门”表明
A.落后文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B.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并没有多大影响
C.封建文化残余以及其他落后文化已被彻底清除
D.封建迷信在农村没有市场
6、四川省十分重视健康的、科学的思想积极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④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③④ D.①②④
7、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内上网用户已超过1亿,居世界第二位。

网络给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
①提高辨别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能力②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进行文化选择
③远离网络,拒绝虚幻世界的诱惑④合理利用网络,不做网络的奴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8、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有视觉的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2008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

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国家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③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武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无论是“5.12”汶川特大地震,还是北京奥运会,我们都能看到志愿者传递爱心、奉献社会的身影,他们用真情和行动感动着中国和世界。

志愿者们的行动
①彻底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②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为中华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选择题答案1-5 6-10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2.(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①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③在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课内练习]BCBBD BC
[课后作业]CADBA ADAC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