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实验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电子测量基本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模拟万用表与数字万用表的使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稳压电源的原理及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频率测量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示波器性能的研究与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扫频仪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电压测量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电子测量基本知识一、使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一般注意事项电子测量仪器的类型很多。
各种不同的使用特点。
但下列若干注意事项,对一般的实验用仪器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减少测量误差,防止损坏仪器或被测电路,也可防止发上人身事故。
使用前应阅读技术说明书或有关仪器使用方法的资料,即使对实验经验丰富的人,当使用不熟悉的仪器时,也应做到这一点,切记盲目乱用,如使用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即使报告实验室管理人员并记载于仪器履历卡中。
对精密仪器的实验,一般要求实验室提供所用仪器经周期鉴定后的修正值。
接通电源前,应先检查仪器的量程、功能、频段、衰减、增益、时基、极性等旋钮及开关,看是否有松脱及滑位、错位等现象,发现时应及时修复,然后把上述各旋钮置于所需位置。
当时被测对象不太了解时,一般情况下应将仪器的“增益”、“输出”、“灵敏度”、“调制”等旋钮置于最小部位,将“衰减”、“量程”等旋钮置于最高位。
要注意被测电路中是否喊有直流高压以及该直流高压是否超出了仪器的耐压能力。
必要时应加隔直电容。
有时,被测电路的直流成分会影响测量结果,这在选择及使用仪器时要特别小心。
1、接通电源前,应仔细检查实验装置的各连接线是否有接错和短路现象。
要特别注意地线的连接。
测量时,要先接地线在接高电位端。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电子测量实验室编写目录实验一示波器性能研究及使用实验二交流电压的测量实验三时间的测量实验四相位差和频率的测量实验五测量放大器参数测试实验六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实验七扫频仪的使用及有源滤波器性能测试实验八简易数显频率计的设计前言《电子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它主要介绍电学中常见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感、频谱、频率特性等)的测量方法、测量时使用的测量仪器以及基本的测量误差理论。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会使用相关的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课程实验开设目的:首先是加深理解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同时学习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加强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另外通过一些综合性实验达到对已学过的其它课程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
实验一示波器性能研究及使用一实验目的熟悉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种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我们可以把示波器简单地看成是具有图形显示的电压表。
普通的电压表是在其刻度盘移动的指针或数字显示来给出信号电压的测量度数。
而示波器则不同,示波器具有屏幕,它能在屏幕上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信号电压的随时间的变化,即波形。
示波器能把非常抽象的,眼睛看不到的电过程,变换成具体的看得见的图像。
因此,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和电流时,可在显示被测电压或电流幅值的同时,还可显示波形、频率、相位。
这是其它电压测量仪表,如电压表等无法做到的。
一般电压表的读数与被测电压波形有关,而用示波器测量时,其精度可不受被测电压和电流波形形状的影响。
另外,示波器的响应速度极快,也没有指针式仪表所具有的惯性。
但是,示波器作定量测试时,测试值是以屏面上波形幅值所占的垂直刻度值乘Y 轴偏转灵敏度得出的,而屏面上波形幅值所占的垂直刻度值将受到光迹宽度、视差及示波器固有误差和工作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精确读出测试值,这就决定了示波器的测试精度不可能太高。
电子测量课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课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等各种电子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准确的电子测量结果是设计和实施电子系统的基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实验,并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目的1. 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常用仪器和技巧;3. 验证电子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备与仪器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和仪器有:- 示波器;- 万用表;- DC电源;- 电阻箱;- 电流源;- 电压源。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1. 电流测量我们首先进行了电流测量实验。
将电流源连接到待测电路中,在电流源输出恒定电流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值。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和实际电流源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电压测量接下来进行了电压测量实验。
将电压源连接到待测电路中,在电压源输出恒定电压的情况下,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分别测量电压波形和电压值。
通过比较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的电压波形和电压值,验证不同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电阻测量最后进行了电阻测量实验。
通过使用电阻箱连接待测电阻,并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
将测得的电阻值与实际电阻箱设置的电阻值进行比较,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方法和技巧,并验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测量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电子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电子测量知识,准确地测量和分析各种电子参数,为电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持和指导。
电子测量实验-频率测量及其误差分析

实验三频率测量及其误差分析一、实验目的1 掌握数字式频率计的工作原理;2 熟悉并掌握各种频率测量方法;3 理解频率测量误差的成因和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测量信号频率,分析测量误差;2用虚拟频率计测量频率。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1信号发生器 1台2 虚拟频率计 1台3 示波器 1台4 UT39E型数字万用表 1块四、实验要求1 查阅有关频率测量的方法及其原理;2 理解示波器测量频率的方法,了解示波器各旋钮的作用;3 了解虚拟频率计测量的原理;4 比较示波器测频和虚拟频率计测频的区别。
五.实验步骤1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频率用信号发生器输出Vp-p=1V、频率为100Hz—1MHz的正弦波加到示波器,适当调节示波器各旋钮,读取波形周期,填表3-1,并以信号源指示的频率为准,计算频率测量的相对误差。
表3-1“周期法”测量信号频率信号Vp-p 1V 采集方式峰值检测显示方式YT输入通道CH1 输入藕合方式直流垂直刻度系数(粗)200 mV垂直刻度系数(细)40mV触发源CH1 触发极性上升触发耦合直流信号频率水平刻度系数周期读数(格或cm)细测得频率频率测量相对误差100Hz 2.50 ms 20.0 100.000 Hz 01kHz 250 us 20.2 990.100 Hz 0.99% 10kHz 25.0us 20.2 9.901 KHz 0.99%100kHz 2.50 us 20.2 99.010 KHz 0.99% 1MHz 250 ns 20.0 1.000 MHz 0 5MHz 50.0 ns 20.2 4.950 MHz 1.00%2 用虚拟频率计测量频率用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信号作为被测信号,送到DSO2902的CH-A1通道,按表3-2进行实验。
并以信号发生器指示的频率为准,计算测频误差。
表3-2虚拟计数器测频实验序号被测信号频率(Vp-p=1V)读数测得值相对误差单位(细) 数值(格)1 100Hz 0.2ms/div 50.1 99.800Hz 0.2%2 1000Hz 25us/div 40.0 1000.000Hz 03 10kHz 2us/div 50.3 9.940KHz 0.6%4 100kHz 0.25us/div 40.0 100.000KHz 05 1MHz 50ns/div 20.0 1.000MHz 06 5MHz 10ns/div 19.8 4.975MHz 0.5%3 用UT39E型数字万用表测量频率用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信号作为被测信号,用UT39E型数字万用表测量频率,按表3-3进行实验。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三 波形测试及信号相位差测量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三 波形测试及信号相位差测量一. 实验目的1.巩固通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3.学会测量矩形波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方法4.了解示波器的X —Y 法应用5.掌握测量相位差的二种方法6.了解示波器的校正方法二. 实验仪器和器材1.双踪示波器2.函数信号发生器3. 50V-104、50V-103电容器;1K Ω、 10K Ω电阻各一只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1.用示波器测量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1)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20KHz 的矩形波脉冲信号。
2)按图5-1 连接电阻和电容,组成一个低通网络。
图1 低通滤波电路3)调节示波器X 轴的偏转因素选择开关,尽量使屏幕上突出显示脉冲的上升沿部分或下降沿部分。
并配合使用X 轴位移旋钮,使对应上升沿10% (或下降沿90%)高度处的测量点对齐X 轴的某个刻度线,然后读出对应上升沿90% (或下降沿10%)高度处另一测量点到上一测量点的相对时间值。
该相对时间值便是所测脉冲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
读数等于刻度个数乘上X 轴偏转因数。
2.用双踪法测量两个信号的相位差1)先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20KHz 的幅度为1V的正弦信号。
2)再按图5-2连接电阻和电容,组成一个阻容延迟网络。
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一路直接作为信号1送入示波器CH1通道,另一路通过阻容延迟网络后作为信号2 送入示波器CH2通道。
由于信号2 通过延迟网络,所以信号2比信号1在时间上要延迟,两个信号之间存在着相位差。
图2 阻容延迟网络3)用示波器测量频率相同的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示波器置交替工作状态,调节X轴偏转因数选择开关(也称X 轴扫描速度选择开关),对20KHz的信号频率,可置于10µS/Div档,调节触发电平(Trigger)旋钮,使显示的两个波形稳定。
分别调节CH1和CH2两个Y轴位移旋钮,使两个波形的扫描时基线重合,在屏幕上可看到一前一后两个正弦波。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多种电子仪器,对不同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进行测量。
下面是本实验的实验流程、实验仪器和实验结果的详细说明。
一、实验流程
本实验的实验流程如下:
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电路。
2. 连接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短路和开路。
3. 通过万用表或数字万能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4. 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出电阻、电功率等参数。
5. 分析数据,检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仪器
本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如下:
1. 万用表/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量参数,如电压、电流等。
2. 示波器:用于显示电路中的变化趋势,如电流、电信号等。
3. 电源:提供电路所需的电能。
4. 电阻箱:用于产生不同的电阻值以调整电路。
三、实验结果
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量参数,得出以下结果:
1. 测量直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2. 测量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容等参数。
3. 测量滤波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容等参数。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每个电路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的比较,从而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使用多种电子仪器,对不同电路的电量参数进行测量,加深了对电子学原理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电路的连接方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注意力。
最终,我们得到了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为我们的学习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1.1 实验目的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1.2 实验要求熟悉实验设备和工作环境。
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和技巧。
1.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触电、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 测量误差的概念介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定义和特点。
2.2 误差分析与计算分析误差来源,掌握误差减小和补偿的方法。
学会使用公式计算误差和不确定度。
2.3 数据处理方法学习数据采集、记录和整理的方法。
掌握有效数字的规则和四则运算规则。
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3.1 电压表和电流表了解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和结构。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操作。
3.2 示波器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3.3 频率计了解频率计的原理和功能。
学会使用频率计进行测量操作。
第四章:基本测量方法4.1 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4.2 时间的测量学习时间的测量方法。
掌握示波器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4.3 频率和周期的测量学习频率和周期的测量方法。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实践5.1 实验设备准备学习如何正确开启和使用实验设备。
熟悉实验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2 实验操作流程学习实验操作流程和步骤。
掌握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方法。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分析实验结果,评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第六章:信号发生器与频率测量6.1 信号发生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和输出信号调整。
6.2 频率测量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进行频率测量实验。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以及频率测量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时间与频率测量综合实验7.1 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学习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_电阻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2. 掌握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基本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测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本实验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伏安法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电阻值。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指针式万用表2. 可调直流电源3. 电阻箱4. 电阻5. 滑动变阻器6. 开关7. 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 将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按照电路图连接好;2. 将万用表选择到电压挡,调整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在合适的范围内;3. 闭合开关,读取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4. 将万用表选择到电流挡,调整滑动变阻器,使通过电阻的电流在合适的范围内;5. 读取通过电阻的电流值I;6. 重复步骤3和4,至少测量3次,记录数据;7.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电压U(V):1.23、1.25、1.272. 电流I(A):0.25、0.26、0.273. 电阻R(Ω)=U/I- 第一次测量:R1 = 1.23V / 0.25A = 4.92Ω- 第二次测量:R2 = 1.25V / 0.26A = 4.81Ω- 第三次测量:R3 = 1.27V / 0.27A = 4.71Ω4. 电阻平均值:R = (R1 + R2 + R3) / 3 = 4.83Ω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电阻的平均值为4.83Ω。
实验结果表明,伏安法可以有效地测量电阻值。
在实验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实验操作的不准确性所导致的。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高精度的万用表和直流电源;2. 仔细操作,确保电路连接正确;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掌握了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数字电压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实验仪器:数字电压表(DMM)、示波器(OSC)和信号发生器(SG)。
实验原理:1. 数字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采用数码显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电路中需要将表针式电压表或模拟电压表替换为数字电压表,以便更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2. 示波器:用于显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具有测量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等特性的功能。
示波器内置了扫描信号发生器和偏移电压源,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
3.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稳定的信号源,包括正弦波、方波、脉冲等。
可以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来产生所需的信号。
实验步骤:1. 将数字电压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电压接线点,将测量量程调整到合适的范围,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2. 将示波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电压接线点,调整示波器的时间和电压量程,观察并记录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
3.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实验结果:1. 使用数字电压表测量待测电路的电压,记录并比较了不同量程下的测量结果。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了待测电路在不同时间段内电压的波形变化,分析并记录了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
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了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并观察了待测电路对信号的响应情况,记录并分析了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学习并掌握了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数字电压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能够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并通过示波器显示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以及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信号源,验证待测电路对信号的响应情况。
电子测量 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电子测量,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和功率等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子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例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2. 掌握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习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频率和相位差等信号参数。
实验步骤和结果:1. 实验一: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a. 将数字万用表的选择旋钮拨到直流电流测量档位,并连接正确的电路。
b. 通过电源控制直流电流的大小,观察数字万用表的读数并记录。
c. 将数字万用表的选择旋钮拨到直流电压测量档位,连接正确的电路并测量直流电压。
2. 实验二: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a. 使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
b. 设置示波器的时间和幅度尺度,观察波形,并测量其峰值和有效值。
3. 实验三: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a.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并计算真值和误差。
b.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容,并记录相应的读数。
c. 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测量电感的感抗和品质因数。
讨论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和分析:1. 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例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这些仪器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为电子工程师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 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测量:通过实验一,我们学会了使用数字万用表来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和连接正确的电路来测量不同的电流和电压值。
3. 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测量:实验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来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
通过观察波形,并测量其峰值和有效值,我们可以了解信号的振幅和频率等特性。
4.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实验三中,我们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和电容,并计算出真值和误差。
实验报告电子测量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技巧。
3. 提高电子测量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电子测量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和电子仪器对各种物理量进行测量。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测量原理:1. 电压测量:利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
2. 电流测量:利用电流表直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3. 电阻测量:利用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阻值。
4. 频率测量:利用频率计测量信号源的频率值。
5. 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频率、幅度和波形的标准信号。
三、实验仪器1. 双踪示波器2. 数字万用表3. 欧姆表4. 频率计5. 信号发生器6. 滑动变阻器7. 电容8. 电感9. 电源四、实验内容1. 示波器使用方法(1)观察正弦波(2)观察矩形波(3)观察三角波(4)观察李萨如图形2. 电压测量(1)测量直流电压(2)测量交流电压3. 电流测量(1)测量直流电流(2)测量交流电流4. 电阻测量(1)测量固定电阻(2)测量可变电阻5. 频率测量(1)测量正弦波频率(2)测量矩形波频率6. 信号发生器使用(1)产生正弦波(2)产生矩形波(3)产生三角波五、实验步骤1. 示波器使用方法(1)打开示波器电源,调整亮度、对比度等参数。
(2)将示波器探头连接到待测电路,调整探头衰减倍数。
(3)观察波形,调整示波器参数,使波形清晰可见。
2. 电压测量(1)将电压表的正极探头连接到电路中待测电压点,负极探头接地。
(2)选择合适的量程,读取电压值。
3. 电流测量(1)将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待测电流点。
(2)选择合适的量程,读取电流值。
4. 电阻测量(1)将待测电阻接入电路。
(2)选择合适的量程,读取电阻值。
5. 频率测量(1)将频率计探头连接到待测信号源。
(2)选择合适的量程,读取频率值。
6. 信号发生器使用(1)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端连接到待测电路。
(2)调整信号发生器参数,产生所需波形。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本实验主要涉及到电阻、电位差、电流等电学知识。
通过使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等实验仪器,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并分析实验结果。
一、实验内容1.测量电路中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势差成比例,电流与电压之比为电阻。
2.闭合电路中各点电势差和为0。
3.串联电路中电阻之和为总电阻,并联电路中电阻之倒数之和为总电阻的倒数。
三、实验步骤(2)保持电流表的接线不变,改变电路的元件,比较不同元件的电流大小。
(3)测量串、并联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大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1)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位差。
四、实验数据电路1(串联电路):R1=100Ω,R2=200Ω,R3=300Ω,U=12V。
| R | 电流 | 理论值 || 100Ω | 0.06A | 0.06A |总电流为0.11A,理论值为0.11A。
电路1(单个电源):U1=1.5V,U2=3.0V,U3=4.5V。
| U1 | 1.47V | 1.5V |电路1(测量单个电阻):R=100Ω。
测量值为99.9Ω。
测量值为600.1Ω,理论值为600Ω。
等效电路的电阻值为599.9Ω,实验值为600.1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串联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随电阻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元件电流之和。
而并联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与电阻大小呈反比例关系,总电流等于各元件电流之和。
由数据对比可得,实验值与理论值较接近,误差较小,说明实验结果比较准确。
六、实验结论。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各种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应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电子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这些理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的参数,加深对电子测量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源:提供电流和电压源。
2.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阻、电压和电流等参数。
3. 电阻箱:用于调节不同阻值的电阻。
4. 电容箱:用于调节不同容值的电容。
5. 电感箱:用于调节不同感值的电感。
6.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三、实验步骤1. 电阻测量:a. 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节到一个已知值,例如100欧姆。
b. 将电阻箱与万用表相连,选择电阻测量档位,记录测量结果。
c.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
2. 电容测量:a. 将电容箱的容值调节到一个已知值,例如10微法。
b. 将电容箱与万用表相连,选择电容测量档位,记录测量结果。
c.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容值的电容。
3. 电感测量:a. 将电感箱的感值调节到一个已知值,例如100毫亨。
b. 将电感箱与万用表相连,选择电感测量档位,记录测量结果。
c.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感值的电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测量:我们测量了不同阻值的电阻,结果如下:- 100欧姆:测量值为99.8欧姆- 200欧姆:测量值为200.1欧姆- 500欧姆:测量值为500.2欧姆通过对比测量值和已知值,我们可以发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2. 电容测量:我们测量了不同容值的电容,结果如下:- 10微法:测量值为10.1微法- 20微法:测量值为19.9微法- 50微法:测量值为50.3微法测量结果与已知值相比,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可能是由于电容箱的精度限制或测量方法的不完善导致的。
3. 电感测量:我们测量了不同感值的电感,结果如下:- 100毫亨:测量值为99.9毫亨- 200毫亨:测量值为200.2毫亨- 500毫亨:测量值为500.1毫亨测量结果与已知值相比,误差较小,说明测量方法的准确性较高。
电子测量实验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基本原理,理解常见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测量知识,对简单的电子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
3. 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误差的概念,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电子测量仪器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电子测量实验方案。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测量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养成爱护仪器、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测量实验课程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基本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基本原理: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结合课本第二章内容,让学生理解测量原理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2. 常见电子测量仪器:讲解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常见仪器的功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应课本第三章,让学生掌握各类仪器的操作。
3. 电子测量实验操作:设计简单的电子测量实验,如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按照课本第四章实验案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分析测量误差的来源,探讨减小误差的方法,结合课本第五章内容,让学生学会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 电子测量实验方案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测量实验方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考课本第六章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按照以上五个方面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示波器的一般应用一、实验目的:了解通用电子示波工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种电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1、函数信号发生器,SG1646,1台;2、双踪示波器,型号CA8000系列,数量1台。
三、实验原理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
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
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_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垂直的直线。
因此,只有当_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_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点开始。
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
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两种工作方式。
交替、断续工作时,扫描电压均为一种,只是把显示时间进行了相应的划分而已。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的测量。
3. 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是利用电子仪器对电子电路中的电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
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包括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等。
本实验主要通过这些仪器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进行测量,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及性能指标。
实验设备:1. 示波器2. 万用表3. 频率计4. 信号发生器5. 待测电路板及相关连接线实验步骤:1. 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所有仪器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待测电路,并连接相应的测量仪器。
3.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波形,记录波形的幅度和频率。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测量值。
5. 使用频率计测量信号的频率,记录频率值。
6. 分析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
7. 根据实验结果,调整电路参数,优化电路性能。
实验结果:1. 示波器测量结果显示,波形幅度为X伏特,频率为Y赫兹。
2. 万用表测量结果显示,电路中的电压为Z伏特,电流为A安培。
3. 频率计测量结果显示,信号频率为B赫兹。
误差分析:1. 示波器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仪器的校准精度以及操作者读数的准确性。
2. 万用表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仪器的内部误差以及接触不良。
3. 频率计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信号源的稳定性以及测量环境的干扰。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操作,并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进行了准确的测量。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电路设计基本正确,性能指标符合预期。
通过误差分析,我们了解到了测量误差的来源,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验心得:在本次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电子测量技术在电子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操作,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电子测量仪器,还学会了如何分析测量结果,评估电路性能。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利用电子测量技术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设备:1. 多用电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5. 电路板及相关连接线实验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是利用电子仪器对电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时间等参数进行测量的技术。
本实验通过使用多用电表、示波器等仪器,对电路中的参数进行测量,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指标。
实验内容及步骤:1.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值。
- 校准多用电表,选择合适的量程。
- 将待测元件接入多用电表,记录测量结果。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
-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
- 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记录波形参数。
3. 测量电路的频率响应。
- 搭建待测电路,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记录不同频率下的波形参数。
4. 分析测量结果。
- 对比理论值和测量值,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 根据测量结果,评估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果:1.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 信号波形清晰,幅度和频率与设置值相符。
3. 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平滑,符合设计预期。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子测量的基本方法和仪器的使用,能够对电路中的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电路性能良好,与设计预期相符。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1. 在使用电子测量仪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仪器的量程选择,避免超量程测量。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实验器材,确保仪器和元件完好无损。
本次实验报告到此结束,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协助。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测量实验指导

信号源、示波器、频谱仪综合实验。
二、实验目的熟悉信号源、示波器、频谱仪的基本操作和信号基本参数的测量。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连续波信号参数测量(1)使用频谱仪测量信号频率、功率、相位噪声;(2)使用示波器测量信号时域波形、频谱(FFT)、抖动;(3)对比(1)-(2)中的频谱和相位噪声测量结果, 并与信号源参数对比;2.脉冲调制信号参数测量(1)设置信号源产生脉冲调制信号及其基带信号, 设置脉宽(10us), 脉冲周期PRT(40us), 载波信号功率(0dBm), 载波频率(2.0GHz)。
(2)使用频谱仪测量信号频谱并与设置参数对比分析;(3)频谱仪作为下变频器使用, 输出中频信号到示波器。
示波器两个通道分别测量频谱仪输出的中频信号和信号源输出的低频信号, 分析参数;(4)用示波器测量低频信号的上升时间, 与信号源参数对比。
1.使用频谱仪测量连续波信号参数(1)熟悉实验所用信号源、频谱仪的操作和参数;(2)连接信号源与频谱仪;(3)设置信号源, 在高中低不同频段分别输出不同频率信号, 信号功率设为0dBm;(4)使用频谱仪测量信号源输出信号频率、功率、相位噪声, 要求测量高中低3个频点, 记录测量结果;注意频谱仪VBW/RBW、SPAN、REF等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前查询资料, 熟悉怎样用频谱仪测量相位噪声);(5)关闭信号源射频输出, 断开与频谱仪的连接。
2.使用示波器测量连续波信号参数(1)熟悉实验所用信号源、示波器的操作和参数;(2)连接信号源与示波器;(3)设置信号源, 在不同频点分别输出信号;(4)使用示波器观测信号时域波形, 测量信号幅度, 与信号源设置功率值对比;(5)用示波器数学运算功能观测信号频谱(FFT), 与频谱仪的测量结果对比;(6)选择第1项实验中的较低频点, 使用示波器测量信号抖动;(7)根据相位噪声与时间抖动的关系, 对比分析频谱仪与示波器的测量结果, 并与信号源参数对比。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本次实验主要是为了学习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通过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我深刻认识到电子测量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实验经验以及对电子测量的一些认识。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1. 实验目的:(1)掌握电子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2)了解电子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3)学会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基本电子仪器进行测量和分析。
2. 原理电子测量是一种使用电子仪器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电阻、电容等参数进行测量的方法。
电子测量系统由各种电子仪器组成,其中更加常用的是示波器和万用表。
示波器是一种能够显示波形的电子仪器,它可以显示信号的振幅、频率、相位等参数。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通过电子管进行放大,最终在显像管上形成图象。
波形的形状可以反映电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幅值、频率、相位、波形失真等。
万用表是一种通用测量仪器,它能够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不同类型的参数。
万用表的原理是通过电阻进行测量,通过电阻计算出被测量的参数。
由于万用表能够自动调整量程,因此它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电子仪器。
二、实验操作及结果在实验中,我们首先使用万用表对电路进行初步测试,测量各节点的电压和电阻值。
接下来,我们使用示波器对电路中的信号进行测量,如测量不同频率下的信号波形、测量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
最终,我们还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发生器的调整和测量,以学习如何生成各种信号和测量示波器的性能。
通过实验,我对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电子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精度、量程、滞后等。
电子测量需要精密的仪器和高超的技能,因此在日常的实践中需要谨慎、细致地进行。
三、实验结论及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电子测量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测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应用,如通讯、电力、航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板标定值(V/div )毫伏表的读数~~(有效值)波形在示波器显示的格数(div )衰减系数K 实际计算值(V/div )实际误差值
(%)0.5 V/div 0.43 2.9
×10.47 6.382 V/div
2.7
4.4
×1
4.89
5.82
5 V/div 0.7 0.6×1 4.71 6.16实验一 示波器技术性能的测试
1、 实验目的:熟悉电子测量的方法,掌握示波器一些常用指标参
数性能的测试.
2、 实验仪器:V-5040D 示波器、EE1641B1函数发生器、MVT-172毫伏表、HFJ-8D 超高频毫伏表毫伏表、阻抗匹配器。
3、 实验原理:
4、 实验内容:
①示波器电压量程V/div 旋钮挡的校正:
1. 输入信号为(1KHz )的标准频率。
2. 注意毫伏表的测量量程范围,以免烧毁表头,使用CH1通
道。
3. 设置函数发生器为等幅输出,输出幅度由小变大。
4.假设函数发生器为高精度设备为(比其他设备高一个等级
以上)
如下图1连接:
Vp-p(被测信号)=2√2 V (有效值)
②时基因数的校正:
1如上图2连接好电路。
2.设置函数发生器输出频率分别为f=1KHz 、10 KHz 、1MHz ,
输出幅度适中,示波器上波形显示在有效范围内。
3.示波器的SUPVAR 置CAL 校正位置,调整同步旋钮使波形稳
定,调整水平旋钮POSITION 置使波形的第一个周期的初始点落在示波器有效视窗左边的第一条基线上,计算10格所占内的周期数。
X 1KHz =1000us×(10格内所占的周期数)/10…….实际计算值_1010_(us/div ),实际误差值_1(%)
X 10KHz =100us×(10格内所占的周期数)/10…….实际计算值_102__
(us/div),实际误差值_2__(%)
X1MHz=1us×(10格内所占的周期数)/10…….实际计算值_102_
(us/div),实际误差值__2_(%)?
②频带宽度:
1.如下图3连接好电路。
2.设置高频信号发生器为等幅输出,调节FREQ旋钮使f=20Mhz, 调RFAMP旋钮改变输出幅度使至高频毫伏表输出读数为0.1v~0.3v,改变
V/div旋钮使示波器上波形显示在有效范围内,记下波形所占的格数,
去掉高频毫伏表及阻抗匹配器,保持高频信号发生器的RFAMP旋钮不变,连续改变信号源的输出频率(AS1053高频信号发生器具有自动恒幅
输出功能),使示波器上波形显示所占的格数下降为原来的0.707倍。
即:U=0.707Umax,此时的输出频率f为示波器的截止频率F H,频带宽
度B=F H—F L≈F H定,(F L近似为零)。
3.注意记录数据填入下表中。
f(x)表格( f H= 41 MHz )
f(MHz)20(MHz)30(MHz)31(MHz)33(MHz)35(MHz)37(MHz)39(MHz X(div)6 5.4 5.3 5.1 4.9 4.7 4.5
f(MHz)42(MHz)43(MHz)44(MHz)45(MHz)46(MHz)47(MHz)48(MHz X(div) 4.1 4.0 3.9 3.8 3.7 3.6 3.5
f(MHz)50(MHz)52(MHz)54(MHz)56(MHz)58(MHz)60(MHz)
X(div) 3.3 3.2 3.1 3.0 2.9 2.7
4.画出V-f特性曲线:
频率标定
值
(MHz ) 5.000 MHz 10.000MHz 20.000MHz 50.000MHz 100.000
MHz 实际测量值(MHz )
4.999928
9.999857
19.99972
49.99934
99.999
实验二 频率的数字测量
一、实验目的:了解数字频率计的工作原理,掌握利用数字频率计对频率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FC-7150U 频率计,EE1641E 函数信号发生器,AS1053高频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原理:
通用计数器原理:
①频率计数器
②频率测量图(b ) ③周期测量图 (c)④周期扩展测量图(d)四、实验内容:
(1)测频 ( 设置闸门时间为Tx=0.1s )
(2)测周 ( 设置周期扩展为10 )
频率标定值100.000
Hz 1.000 kHz 5.000 kHz500.000
kHz
1.000
MHz
实际测量值
(Ms)
9.999400.989350.196590.001990.000999
频率标定
值
2.000 MHz30.000 MHz80.000 MHz120.000 MHz
实际测量
值
(MHz)
1.999977129.99965479.99976199.99954
标称误差(%)0.01150.00440.01120.0009
(3)频率的标称误差:
△f / f = fx – fo / fo ×100%
(3)频率的稳定误差:
(△f / f )t = fmax –fmin /fo /T (T为时间)
每隔1分钟测得一次数据,共15次。
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面5位。
频率标定值60(MHz):
0(min)1(min)2(min)3(min) 4(min)5(min)6(min) 60.501960.599660.639060.376730.276960.290160.2956 8(min)9(min)10(min)11(min)
12(min)
13(min)14(min) 60.427060.444260.418060.382060.357860.311960.2805频率标定值6(KHz):
0(min)
1(min)2(min)3(min) 4(min)5(min)6(min) 6.0841 6.0075 6.0101 6.0097 6.0089 6.0100 6.0101
8(min)9(min)10(min)11(min)
12(min)
13(min)14(min)
6.0079 6.0076 6.0070 6.0083 6.0094 6.0097 6.0090(4)频率的稳定误差的f(t)函数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