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上历史必修一加强作业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课时作业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

”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 )A.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B.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D.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解析:根据“商朝晚期”“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说明宗法世系观念大大加强,故A项正确。

2.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于陈(地名,今某某淮阳),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

这表明“陈”姓源于( C )A.出生居住地 B.古代的官职C.周朝分封制D.父祖辈的字解析:周武王“封舜的后裔于陈,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这说明陈姓源于西周的分封制,故C项正确;“陈”不是陈姓出生居住地,故A项错误;“陈”也不是古代的官职,故B项错误;“陈”不是父祖辈的字,故D项错误。

3.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

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

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C )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

“西周初年”,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但不能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错误;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未涉及文化的传播,故B项错误;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与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相符,故C项正确;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与材料中“西周初年”不符,“大一统”局面的形成需到秦某某央集权确立,故D项错误。

4.西周夷王在位时,诸侯多不来朝,并且互相攻伐。

这种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C )A.分封制彻底崩溃B.宗法制彻底瓦解C.周王室趋于衰微D.礼制已不复存在解析:诸侯不朝见天子,相互攻伐不断,反映出周王室的衰微,而此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依然存在,因此,A、B、D三项说法错误,C项符合题目要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后强化作业: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后强化作业: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这一继承制度(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使政权趋向严密C.有利于社会稳定D.易导致权力纷争3.“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

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反映了西周诸侯对周天子要尽的义务是( )A.帮助镇守疆土B.随时派兵作战C.及时缴纳贡赋D.按时朝觐述职4.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典礼中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

这反映了( )A.周天子用最高的礼节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5.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

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 ) A.朝觐述职B.镇守疆土C.出征作战D.缴纳贡赋6.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段话反映出西周政治(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体制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7.《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当了林黛玉的启蒙老师,护送林黛玉进京时,只因与贾政同姓,拿着宗侄的名帖去拜见贾政,便“轻轻谋了一个副职的候缺”,得到了金陵应天府的差事。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题: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题: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使“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他是( )答案 D解析“天下为家”反映的是国家的出现。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者是大禹,故选D项。

2.下图为夏朝世系示意图,下列对其王位继承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世袭制 B.父死子继C.兄终弟及 D.举荐制答案 A解析由图片可知,王位在一个家族中传递,这说明夏王朝实行的是王位世袭制,故选A项。

3.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等。

材料中“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反映出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故B项正确。

A、D两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4.“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答案 C解析根据“鲁、卫、晋、齐”可以看出,这些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根据“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可以看出,这是周初分封的对象。

因此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故选C项。

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可见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 D.奴隶和铁犁答案 C解析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自己的亲族、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故选C项。

6.分封制使西周统治阶层内部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西周统治阶层内部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故选B 项。

高中历史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

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 ) A.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 B.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 D.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答案 B解析材料中“恭行天罚”“天命殛之”“子畏上帝”“天命诛之”都体现出借用上天意愿来加强统治或达到其他政治目的的思想,反映出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

夏、商、周时期的中国,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借助神权思想达到其政治目的,不是迷信活动盛行,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等级观念,故D项错误。

2.《尚书·酒诰》在追述商朝的制度时说:“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这反映出商朝实行( )A.王位世袭制 B.内外服制度C.封建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答案 B解析从材料“商朝的制度”“越在外服”“越在内服”中可以看出,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故B项正确。

3.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答案 D解析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对血缘政治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故A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是周灭商后推行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说明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地缘政治的特点,这就为以后的地缘政治出现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

4.《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高一历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练习题(含答案)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单选题1.观察下面选项,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1)妾一(侧室)大哥(25岁)(2)妾二(侧室)二哥(22岁)(3)妻(正室)三哥(20岁)(4)妻(正室)四哥(14岁)A. (1)B. (2)C. (3)D. (4)2.“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是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严格规定,其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 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C. 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D. 西周有等级严格的“礼乐制度”3.春秋时期,郑国在泰山下有一块封地,叫作枋(bēng)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费用;鲁国在许国有一块封地,叫许地(今河南许昌)。

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

这反映出()A. 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化B. 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C. 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漠D. 礼法制度已失去普遍约束力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5.公元前 634 年,齐国攻打魯国,魯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魯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 ?于是,齐君下令退兵。

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A. 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6.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 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B. 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C. 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D. 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7.《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基础达标1.(2019·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 ) A .商夏周B .商周夏C .夏商周D .夏周商 答案:C2. 右图显示夏朝实行( ) A .分封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王位世袭制 D .禅让制 答案:C3.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 A .信仰 B .地域 C .财产 D .血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D4. 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宗法制在继承王位问题上规定“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C5.(原创题)在分封制下,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有权利征收赋役、任命官员、建立军队,周王与诸侯有严格的等级关系,故B、C、D三项符合相关规定,A项违背分封制原则。

答案:A6.(2019·临沂质检)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创制”的含义是( )A.推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宗法分封制C.确立世卿世禄制 D.实施中央集权制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A、C两项在夏朝开始出现,D项从战国时期开始实施。

答案:B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2.王位世袭制(1)建立:禹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形成。

3.行政管理制度(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3)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概括4.影响(1)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强国。

(2)后期:诸侯势力日益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内容(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2)周王的地位: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4.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5.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易错提醒]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奴隶社会“天下为家”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局面,是历史的进步。

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2.“封建”古今有别。

西周的分封制史书上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也就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与“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不同,后者是指一种社会形态。

[轻巧识记]1.分封制2.宗法制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从王位世袭制发展到分封制和宗法制,都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

2.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思之窗】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本课测评: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

【学习延伸】(略)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思之窗】: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

反映了: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事无巨细,皇帝独裁;③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

(此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本课测评: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的,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

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学习延伸:原因: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

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有变化。

看法:①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长城的修建对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有积极的作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同步练习(解析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 分封制B. 宗法制C. 嫡长子继承制D. 王位世袭制2.高一历史课上,历史老师让学生归纳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下列同学的发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皇权至上②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③天子居于统治地位,等级森严④宗法制和分封制紧密结合,互为表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于秦朝B.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年发展而来的C. 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D. 分封制只是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4.《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种规定的不同反映的是( )A. 宗法等级制B. 皇权专制C. 中央集权制D. 分封制5.体现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的历史现象是A. 城的出现B. 大规模祭礼活动的举行C. 王的产生D. 贫富分化的加剧6.史载周公制作礼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

以下说法,最为恰当的是()A.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 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 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为另外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7.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下列选项与宗法制无关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C.“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D.“别子为祖,继别为宗”8.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提高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提高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提高练习题(有答案)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提高练习一、填空题1. 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A.禅让制 B.分封制C.礼乐制 D.郡县制2.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断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明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

其评价的是()A.国与国的关系 B.嫡长子继承制C.郡国并行制 D.三公九卿制3. 《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姓与氏都是贵族专有 B.姓与氏的区分是为了强化宗族认同C.姓与氏都产生于分封 D.姓氏合而为一反映了贵族阶层壮大4. 淳于越曾向秦始皇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据此判断,淳于越主张实行()A.分封制 B.郡县制C.郡县并行制 D.行省制5.《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C.内服制度 D.联姻结盟1 / 76.《周礼》记载:“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

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

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

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由此可见,在分封制下() A.按不同等级授予贵族土地 B.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结合C.按血缘关系授予贵族土地 D.按封地全部面积征收租税7.观察下图,西周分封时,将同姓诸侯国与异姓诸侯国交错分布,其主要目的是()A.分而治之 B.巩固统治C.论功行赏 D.富国强兵8.《诗经·大雅·板》中有“大邦维屏,大宗维翰”的表述。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试题含解析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试题含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 )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嫡长子继承制解析:B 材料中“封建子弟”即分封子弟,“君天子臣诸侯”即臣属关系明确,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故材料中的“制”是指分封制。

2.(2017·河南焦作期末)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

这说明分封制( )A.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B.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C.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D.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解析:B 据材料可知,分封制改变了原来各部族之间的联盟关系,故A 项错误;据材料“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可知,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使各封国与周王室的政治臣属关系更加明确,从而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故B项正确;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错误;夏商周本身就是奴隶制等级社会,不是从周代分封制开创的,故D项错误。

3.(2017·山东济宁期中)把族权、政权和神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维护政权的作用。

材料评述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皇帝制解析:B 宗法制以尊祖敬宗为信条,将族权与政权相结合,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等继承上的矛盾。

4.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

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A.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C.郡县制D.科举制解析:B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将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体现了将“国”和“家”联结在一起,B项正确。

5.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时练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时练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时练及答案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2.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3.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4.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5.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第 2 页第 3 页13.材料一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亨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租)姑。

”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

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题: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题: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在商代,占卜是商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这种方式( )甲骨卜辞A.减少了商王决策的盲目性B.是行政机构不健全的必然产物C.使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D.解决了贵族在权力分配上的矛盾答案:C2.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度D.王位世袭制答案:A3.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答案:A4.★有史学家曾如此描述我国某阶段的政治形态:“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

”该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答案:A5.在中国历史上,对开创“大人世及以为礼”的政治局面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物是( )A.夏禹B.夏启C.周武王D.周成王答案:B6.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答案:A7.《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授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民D.人民和铁犁答案:C8.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B.财产关系C.信仰关系D.血缘关系答案:D9.在中国古代,父亲在家中居统治地位,实行“一言堂”,是绝对的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上历史必修一加强作业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1.《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一记载反映了()
A.分封制开始出现B.阶级矛盾尖锐
C.社会贫富分化严重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由此可见夏、商、周政治制度()
A.实行政权和神权相结合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统治集团实现高度集权
3.《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据此可知()
A.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
B.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
C.分封对象都是宗族血亲
D.血缘亲疏是受封等级依据
4.“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

”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B.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C.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D.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5.“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拱卫王室统治
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D.扩大统治范围
6.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等,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B.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D.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7.《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
C.世袭制D.禅让制
8.“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许多地区广为传唱,妇孺皆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寻根文化。

影响“寻根文化”的主要因素是()
A.神话传说B.世袭观念
C.地理位置D.宗法制度
9.《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世袭制
10.《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各种故事讲道,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有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

”此材料表明()
A.君主和臣民平等协商国事
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
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11.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无以妾为妻。

”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B.想要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D.极力推崇法家思想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子争位
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老大、老二),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老三、老四)。

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
材料二《中国震撼》一文中认为:“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

(1)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由谁开启?如何评价?
(3)“列土封建”指何种制度?
(4)“授权”与“尽忠”在上述制度中有何体现?有何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D 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体现了“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强调的是家族血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也仅体现了人之私的一面,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天下为家”,体现了家天下的开始,“大人世及以为礼”体现了世袭制成为定制,故D项正确。

2.答案:A 材料“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说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政权和神权相结合,故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先秦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3.答案:B古文意思为:昔日周公因为两位叔叔不同心,所以把亲戚分封到各个诸侯国,屏卫周朝。

表明分封的目的是屏护周朝,故B项正确。

4.答案:A根据“商朝晚期”,“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说明宗法世系观念大大加强,故A项正确。

5.答案:B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故选B项。

6.答案:C 题干材料说明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故答案为C项。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D两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7.答案:B宗法制解决贵族间在权力、地位、土地上的继承,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

8.答案:D 据所学知识,影响“寻根文化”的主要因素是宗法制度,故选D项。

9.答案:B 分封制是一种为巩固周王室统治而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封对象主要为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等的制度,故B项正确;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世袭制是一种权力在一姓中世代相袭的制度,而不是“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故D项错误。

10.答案:B 从材料表述可以看出君主对贵族而言还没有取得足够大的权威,表明此时君主权力还未实现高度集中。

其他三项与材料表述不符。

故选B项。

11.答案:B 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材料中“无易树子”是为了维护“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宗法制的核心。

所以B项正确。

12.答案:(1)老三将继承王位。

老三是嫡长子。

(2)王位世袭制。

由夏启开创。

评价:这种制度的实行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私有制发展,阶级对立下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指分封制。

(4)“授权”:周王将土地及土地上的臣民分封给诸侯并有世袭统治权;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

“尽忠”: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意义:扩大了疆域;巩固统治;使西周成为奴隶制强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