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塔公司基站通信电源系统配置指导意见(试行)2015年3月

合集下载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企业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技术要求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企业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技术要求

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技术要求(试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前言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对“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的技术要求,作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的依据。

本技术要求对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的系统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监控入网测试、运行维护等作出了规定和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定义 (2)4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整体要求 (3)4.1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适用建设场景 (3)4.2室外一体化机柜分类 (3)4.3系统使用建议 (3)4.4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安装位置的选择 (3)5室外一体化机柜技术要求 (4)5.1环境适应性要求 (4)5.1.1环境温度要求 (4)5.1.2大气压力 (4)5.1.3太阳辐射强度 (4)5.1.4相对湿度 (4)5.1.5隔热 (4)5.1.6抗风 (4)5.1.7抗日照光化学效应 (4)5.1.8防盐雾 (4)5.1.9防火 (5)5.1.10防静电 (5)5.1.11光密闭 (5)5.1.12防尘 (5)5.1.13防水 (5)5.1.14防异物 (5)5.1.15防凝露 (5)5.1.16抗振动 (5)5.1.17噪音要求 (5)5.1.18电磁辐射 (5)5.2柜体结构要求 (5)5.2.1标准化 (5)5.2.2外观与表面处理 (5)5.2.3组装方式 (6)5.2.4主体结构要求 (6)5.2.5对设备柜(或设备舱)的要求 (7)5.2.6对电池柜(或电池舱)的要求 (7)5.2.7机柜夹芯板材 (7)5.2.8连接和紧固 (7)5.2.9门和门限位装置 (7)5.2.10通风口 (7)5.2.11照明及其他要求 (8)5.2.12设备托架要求(选配件) (8)5.2.13内部走线空间规划及电缆布放要求 (8)5.2.15负荷 (9)5.2.16撞击 (9)5.2.17维护要求 (10)5.2.18防盗 (10)5.3防雷设计 (10)5.4安全要求 (10)5.5抗震加固 (10)5.6温控单元要求 (10)5.6.1内部工作温度要求 (10)5.6.2温控系统设置原则 (11)5.6.3系统风道要求 (11)5.6.4温控设备监控要求 (11)5.6.5热交换器一般技术要求 (11)5.6.6空调一般技术要求 (12)5.6.7空热一体机一般技术要求 (12)5.6.8 TEC空调一般技术要求 (12)5.6.9加热组件一般技术要求(可选) (13)5.7使用寿命 (13)5.8接地 (13)6室外一体化机柜柜内设备技术要求 (13)6.1电源系统和交、直流配电单元 (13)6.2动环监控系统 (13)7集成要求 (14)8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基础建设技术要求 (14)8.1基础要求 (14)8.2接地装置 (16)9一体化机柜系统站点能效 (16)9.1站点能效定义 (16)9.2站点能效等级 (16)10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设计选型参考 (16)10.1计算方法参考 (16)10.1.1典型设备功耗估算 (16)10.1.2典型站点设备功耗估算 (17)10.1.3蓄电池容量简易计算方法 (17)10.1.4开关电源容量计算方法 (18)10.1.5机柜温控设备计算方法 (18)10.2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设计图集: (21)11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产品验收要求 (21)12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 (22)12.1施工工期目标 (23)12.2站点选址 (23)12.3基础制作 (23)12.4外市电引入 (23)12.5.1安装前准备 (23)12.5.2安装流程 (24)12.5.3站点现场完成主要功能和运行参数指标的测试。

通信电源系统组成及供电要求

通信电源系统组成及供电要求
(1)引入稳定可靠的一路供电线 (2)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大于3.5次,平均每次停电时间≤6h;年不可用 度小于3×10-2
三类市电
(1)引入一路供电线 (2)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大于4.5 次,平均每次停电时间≤8h;年不可 用度小于5×10-2
四类市电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 (2)有季节性长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
1.2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组成
定义: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是对局(站)内各 种通信设备及建筑负荷等提供用电的设备和系统 的总称。
基本组成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由交流供电 系统、直流供电系统和接地系统组成。
基本要求: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必须保证稳定、 可靠和安全地供电。
系统组成方式:有集中供电、分散供电、混合供 电 、一体化供电方式。
-48V或-24V电源系统,电源正端必须可靠接地; +24V电源系统,电源负端必须可靠接地。此即直流工 作接地。
电源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地保护接地。 通信局(站)必须采用联合接地方式的接地系统。
4.集中监控系统
集中监控系统对各个独立的通信电源系统和系统 内各个设备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实时监视系 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 时侦测故障并通知维护人员处理,从而实现通信 电源的少人或无人值守、集中维护管理。
低阻配电与高阻配电(续)
不特别声明时,均指低阻配电。 在大容量的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中,直流配
电屏是其中的一个独立机柜。在组合式高频开关 电源设备中,没有单独的直流配电屏,但必有直 流配电单元。
3.接地系统
通信电源接地按照功能,可分为工作接地(直流电源的 正极或负极接地称为直流工作接地、交流电源中性线接 地称为交流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

中国铁塔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V1.0)

中国铁塔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V1.0)

中国铁塔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V1.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Q/ZTT 1006-2014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试行)版本:V 1.02015-01-06发布2015-01-07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技术指导意见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建基站机房建设上的技术要求,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机房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指导意见主要对新建基站机房设计、标准机房方案选型做出规定和要求。

本技术指导意见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指导意见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I / 23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技术要求 (3)4基站机房技术要求 (3)4.1土建机房 (3)4.2彩钢板机房、一体化(集装箱)机房 (9)4.3油机房 (13)5标准机房方案 (15)5.1适用范围 (15)5.2标准化机房选择 (15)6非标准机房 (16)附录A 推荐标准技术方案平面图 (17)A.15米×4米土建机房布局示意图 (17)A.25米×3米土建机房布局示意图 (17)A.3 5.7米×3.8米彩钢板机房布局示意图 (18)A.4 4.85米×2.85米彩钢板机房布局示意图 (18)A.5 5.7米×2.2米一体化(集装箱)机房布局示意图 (19)A.6 2.7米×2.2米一体化(集装箱)机房布局示意图 (19)附录B GB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主要部分 (20)B.1噪音类别 (20)B.2适应区域 (20)B.3夜间突发 (20)B.4区域时间 (20)II / 231总则1.0.1为了使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机房建设做到多用户共享、安全、适用、经济、节能,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

1.0.2本技术指导意见的技术方案适用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基站机房的建设,不包括租用机房改造建设。

中国铁塔移动联通电信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仅供参考

中国铁塔移动联通电信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仅供参考

? 除以上场景外,其他场景一般不主动建设,对于开发商 (业主 )提供 配套资金,且满足三家共享需求的,可视具体情况考虑建设
2
1.2.1 室内分布系统成本分析
? 建设成本
? 根据目前已上报室分项目统计值的标准,单平米均价 14元,以北上广为例,标准方案 基本为14.5-17.5 元/平米之间,也就是 16元/平米± 10%,而且变化的原则是楼宇面积 越大,单位造价越低;楼宇面积越小,单位造价越高。
提纲
一、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总体思路 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工作重点 三、方案试点工作
2.1 2015 年工作重点
规范工作思路
? 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室分建设思路和着力的方向; ? 通过《室分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引导分公司创新室内覆盖方案,科
学设计室分系统; ? 通过《室内分布系统施工管理指导手册》,明确工程实施流程各环节的
广东电信
? 地铁、餐饮娱乐消费场所、医院、办 公楼宇、高校等高数据流量室分系统 的占比较高 。
? 机场、等交通枢纽同样属于高流量场 景为运营商最优先建设的室分场景之 。
? 另外,对一些高档或大型住宅小区, 数据流量比较高,运营商一般也会有 选择的建设。
44
1.2.3 上海室分话务量高峰、低谷区域分析
优先承接
? 地铁、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交通类重点场所、大型场馆、党 政机关等建筑楼宇类重点场所
? 多业主共同使用的商住楼优先考虑城市地标性建筑、四星级以上 宾馆酒店、甲级写字楼
可承接
? 大型商场(超市、聚类市场)、三甲医院、餐饮娱乐场所、高校 校园、重要隧道等根据共享需求评估经济效益后可考虑承接
控制承接
会及高铁专项会议,总结推广大连地铁经验。 ? 组织召开样板工程现场观摩,方案总结,互相促进,加

基站整体能效评估标准

基站整体能效评估标准

电源设备节能
开关电源设备配置 原则 1分
–规范化的配置开关电源能够减少不必要 投资 –参评基站的开关电源配置优于集团下发 的《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 化方案》中“2.1章节电源设备配置原 则”要求的得1分,符合标准要求的得 0.5分,否则不得分
评估标准介绍
开关电源整流模块休眠功能 1分
–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开启模块休眠功能后能够提高工作
评估标准介绍
采用节能型设备 2分
–数据表明无线主设备占整个基站系统能 耗的50%以上,集团已下发的《无线网 设备节能分级标准》的整机能效部分对 主设备能耗划分了A、B、C三档 –参评基站依照相关标准要求,A档2分, B档1分,C档不得分
主设备节能
采用智能节电技术 2分
–目前无线设备可通过相关软、硬件优化 技术降低设备能耗,如载频、时隙关断 等(《GSM基站省电技术规范》 ) –参评基站依照相关标准要求,应用基于 时隙的PA关断得2分,应用基于负荷的 PA/TRX关断得1分,未采用不得分
评估标准介绍
采用分布式基站 3分
天线
主设备节能
–RRU&BBU型的分布式基站在网络中已有规模 应用,该类型基站能有有效减少馈线损 耗、提升设备能效;减少占地提供施工便 利;由于射频模块的室外安放,降低了基 站机房室内的热负荷 –参评基站如为RRU&BBU类型的分布式基站 (节省基站设备与天线部分的馈线损耗) 该项得分,否则不得分
评估标准介绍
室外站使用 5分
建筑节能
–目前的理论及实验数据能够充分证明室 外站能够有效的节能、节地、节材 –如参评基站选型中采用供应商的室外型 基站则得分,否则不得分。(室外站详 细定义请见相关评估文档。)
评估标准介绍

5G基站应用场景电源方案分析

5G基站应用场景电源方案分析

2021年第1期0引言5G 基站与4G 基站网络架构不同,5G RAN (无线接入网)架构从4G /LTE (长期演进)的BBU (基带处理单元)、RRU (射频拉远单元)两级结构演进为CU (集中单元)、DU (分布单元)和AAU (有源天线单元)三级结构。

而且根据业务需求和部署条件的不同,5G RAN 三级架构的实际部署形态存在多种场景,并且AAU 采用Massive MIMO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从而造成5G 设备功率增大;同时也存在5G 基站和现有基站大量共址共建的情况,为基站的电源系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如果直接共用原有电源系统,可能会带来电源容量及备电时长不足的问题;如果需要新建或替换原有电源系统,一方面可能受空间影响,另一方面则会浪费大量的投资。

各运营商对5G 基站改造、建设需求不尽相同,应如何保障5G 基站的电源系统配置,如何才能降低基站电能损耗,如何利用现网站址资源实现快速规模化建网、减少配套成本、提高投资效益,都是5G 基站改造、建设时面临的问题。

根据以上问题本文对基站面临如下场景进行展开分析:a )机房电源系统充足场景。

b )机房电源系统不足场景。

c )设备拉远或机房无安装空间场景。

d )直流远供系统场景。

e )外市电容量不足场景。

1机房电源系统充足的场景充足的电源容量场景是最快的5G 基站电源改造、建设方案。

1.1AAU 不拉远的场景AAU 不拉远的场景下,传统开关电源总容量充足,可直接利旧原有开关电源系统,扩容整流模块及蓄电池组。

其中蓄电池组的改造、扩容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从备电时长、安装空间、楼板承重、成本、工期等方面综合考量。

1.2AAU 拉远的场景当AAU 拉远并在一定距离范围之内的时候,可采用DC /DC (直流/直流)升压模块将传统的-48V 电源输出电压升至-57V 以内,以满足AAU 拉远工作电压。

但需注意AAU 的工作电压与拉远线缆压降及线损叠加不应超过-57V 。

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指导意见1123(V2.1)

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指导意见1123(V2.1)

移动通信基站配套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V2.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2007年11月1总则 (1)2建设方案选择 (2)2.1机房建设 (2)2.2塔桅建设 (2)3基站土建机房 (4)3.1基站土建机房配置原则 (4)3.2基站机房设备布局 (7)4接地系统 (9)5一体化基站机房 (9)5.1一体化基站机房配置原则 (9)5.2一体化基站机房设备布局 (12)6空调设备 (15)6.1空调设备配置原则 (15)6.2空调设备配置意见 (15)6.3通风节能系统配置意见 (17)7电源设备 (18)7.1电源设备配置原则 (18)7.2变压器和交流配电箱配置意见 (19)7.3蓄电池组配置意见 (21)7.4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室内)配置意见 (23)7.5室外开关电源配置意见 (24)7.6电源电缆配置意见 (25)7.7油机配置意见 (27)8塔桅系统 (27)8.1塔桅系统标准化配置 (27)8.2铁塔选址注意事项 (28)8.3铁塔应用的基本风压分类 (28)8.4铁塔设计标准化分类 (29)8.5参考征地面积 (29)9天馈系统 (31)9.1天馈系统配置原则 (31)9.2天线设备配置意见 (31)9.3馈线的配置意见 (32)10监控设备 (33)10.1监控设备配置原则 (33)10.2监控设备配置意见 (33)10.3监控设备传输手段要求 (35)1总则1.1 基站的铁塔、电源、空调、天线、监控及机房等配套设备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正常、可靠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合理控制配套设备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增强配套设备配置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特制定本标准化指导意见。

1.2 本标准化指导意见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公司新建的移动基站,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基站及搬迁基站可参照执行。

1.3 各分公司应根据当地情况执行本标准化指导意见。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基站,可在执行本标准化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

技术规范书-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开关电源供应商认证组合式高频开关电源资料

技术规范书-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开关电源供应商认证组合式高频开关电源资料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度年开关电源供应商认证技术规范书组合式高频开关电源目录1.概述 (1)1.1 定义 (1)1.2 必须满足的技术标准/规范 (1)2.主要技术要求 (2)2.1 系统规格要求 (2)2.2 环境条件要求 (2)2.3 外形结构要求 (2)2.4 系统总体要求 (3)2.5 整流模块要求 (10)2.6 标志要求 (15)2.7 包装要求 (15)2.8 环保要求 (16)3.技术服务要求 (16)3.1 设备检验 (16)3.2 工程服务 (18)3.3 保修 (20)3.4 技术培训 (25)4.附件 (26)1.概述1.1 定义本规范书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开关电源供应商认证-组合式开关电源的技术要求和供货要求,提供给组合式开关电源供应商(供应商)进行技术应答和报价书之用。

1.1.1 本技术规范书应视为保证中国铁塔在组合式开关电源所需的最低要求。

如有遗漏,供应商应予以补充,否则一旦中标将认为供应商认同遗漏部分并免费提供。

1.1.2 根据本规范书要求,供应商应在应答中说明给中国铁塔提供的技术文件、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的范围和程度。

1.2.3 供应商提出的建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请按照本技术规范书附表2提供组合式开关电源的主要设备、元器件的生产厂家和技术指标。

(2)每一种组合式开关电源系统的详细技术性能、功能和指标、工作原理、方框图、结构图片(容量、尺寸和重量)等(以附件形式提供电子版文档)。

(3)操作和维护手册(以附件形式提供电子版文档)。

(4)远程通信接口及控制软件的通信协议及版本号(以附件形式提供电子版文档)。

注:所有电子版附件应统一放置在独立的文件夹中,便于检索。

1.2 必须满足的技术标准/规范1.2.1 供应商的设备应符合以下技术标准:(1)YD/T 1058-2007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2)YD/T 731-2008《通信用高频开关整流器》(3)YD/T 585-2010《通信用配电设备》(4)YD/T 1051-2010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5)YD/T 5040-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6)YD/T 983-2013《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7)YD/T 944-2007 《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8)YD 5083-2005 《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9)YD 5096-2005 《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10)QZTT 1007-2014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新建配套设施标准汇总册》(11)QZTT ****-2015 《组合式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监测规范(试行)》1.2.2 中国铁塔的企业标准与中国行业标准不一致的地方,以中国铁塔的企业标准为准;本文件提出的具体技术要求高于上述文件和规范要求的,以本文件为准。

第二章-技术规范书-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交流配电箱认证V3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第二章-技术规范书-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交流配电箱认证V3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第二章技术规范书概述1.1适用范围1.1.1本技术要求所涉及的交流配电箱仅适合于总容量不超过45kW三相电源输入的基站使用。

1.1.2投标人对交流配电箱技术招标文件的所有技术应答都可作为到样产品的比对及检测依据。

1.1.3投标人必须对本招标文件的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是具体数据的技术指标需提供具体技术数据和指标,并要给出数据的来源,否则视该条回答无效。

投标人能否满足上述要求。

1.1.4请投标人以纸质附件形式提供投标产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CMA 和CNAS认证机构)检测报告或检测证明材料。

1.1.5请投标方提供3C认证证书和检测报告。

1.1.6请投标人以纸质附件形式提供本标书中要求提供的微型断路器和智能电表等产品的原厂检测报告。

1.1.7请投标人提供设备的详细技术性能、功能和指标,结构(容量、尺寸和重量)等。

1.1.8请投标人提供所提供设备工厂验证测试报告样本。

1.1.9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人。

2交流配电箱2.1交流配电箱主要技术要求产品主要技术要求参见企业标准:《新建配套设备标准汇总册(V1.0)》(Q/ZTT 1007-2014)第2部分交流配电箱相关要求。

2.2交流配电箱容量系列380V/63A、380V/100A。

2.2.1工作环境工作温度:-10℃~50℃相对湿度:≤95%(40±2℃时)大气压力:70~106kPa(近似海拔高度0~3000m)。

2.2.2贮存环境环境温度:-45℃~+70℃环境湿度:≤95%(40±2℃时)2.2.3冲击与振动冲击:系统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为150m/s2,持续时间为11ms。

振动:振动频率为10~55Hz(正弦扫频),振幅为0.35mm。

2.2.4外观2.2.5.1配电箱外观应喷涂无眩目反光喷塑涂层,箱体颜色应为B04银灰色(参照GSB05-1426-2001《漆膜颜色标准样卡》)。

2.2.5.2 标配交流配电箱面板应设有两个红色指示灯,分别显示两路四。

20150105新建基站配套设施总技术要求(V1.0)-试行.

20150105新建基站配套设施总技术要求(V1.0)-试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Q/ZTT 1005-2014新建基站配套设施总技术要求(试行)版本:V 1.02015-01-06发布2015-01-08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配套设施建设的技术思路,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对新建基站配套设施的总技术要求,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总技术要求主要对基站新建配套设施的系统组成及基本要求、技术方案选择、相关设备总技术原则等作出规定和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目录1总则 (1)2术语 (1)3新建基站配套设施基本技术要求 (4)3.1配套设施总体技术原则 (4)3.2基站机房基本技术原则 (4)3.3配套电源设备基本技术原则 (5)3.4空调系统技术原则 (11)3.5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基本技术原则 (12)3.6机房安全基本技术原则 (13)3.7设备布置技术原则 (13)3.8电缆常规技术原则 (13)3.9节能减排常规技术原则 (14)附录A电源设备配置计算方法及配置参考 (15)附录B推荐标准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 (19)附录C全国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表及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 (23)1总则1.0.1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配套设施应以实现多客户共享配套为基础,适用性好、效率高、安全实用为目标,重视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和发展性为原则。

1.0.2本技术要求的内容包括:机房、接地、配套系统及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的总技术要求等。

1.0.3本技术要求中的交流供电部分还应符合电力部门有关技术标准。

1.0.4在执行本技术要求与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为准。

1.0.5凡本技术要求未作出规定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代维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代维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代维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维护部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代维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5)第三章代维工作范围及内容 (7)3.1维护工作范围 (7)3.2代维工作内容 (7)3.3代维工作标准 (9)第四章代维资质管理 (10)4.1代维公司资质管理 (10)4.2代维公司人员资质管理 (11)第五章代维采购管理 (13)5.1招标管理 (13)5.2合同管理 (13)5.3现阶段代维采购要求 (14)第六章代维日常管理 (16)6.1代维基础管理 (16)6.2代维发电管理 (18)6.3代维费用管理 (19)6.4代维安全生产管理 (19)6.5代维信息保密管理 (20)第七章代维质量与考核管理 (21)7.1代维质量管理 (21)7.2代维考核管理 (21)7.3代维退出管理 (23)第八章代维管理信息化手段建设 (25)附录1 代维公司退出流程 (26)附录2.1故障处理流程 (27)附录2. 2巡检管理流程 (29)附录2.3发电流程 (31)附录2.4出入站管理流程 (33)附录2.5通信保障流程 (35)附录2.6设施维修流程 (3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国铁塔代维管理工作发展需要,规范代维管理,特制定《中国铁塔网络代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第二条代维是当前站址设施维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铁塔公司结合自身的资产特点、建维状况、维护资金以及其它实际情况,将技术要求相对不高的常态化基础维护工作委托给有相应能力的维护单位维护,合理降低人工成本及维护费用。

第三条中国铁塔网络代维的总体目标是健全制度、夯实基础、完善手段,逐步实现代维管理的“五统一”(统一标准、统一认证、统一采购、统一考核、统一系统),提升代维管理效率,建立对站址设施代维队伍的主导权,最终实现中国铁塔和合作方的共赢。

第四条代维单位是站址设施维护的实施者;区域经理负责代维的日常管理及维护效果进行考核;属地维护中心负责对代维工作进行技术支撑、技术指导,对各维护区域的代维维护效果进行抽查监督。

国家铁塔公司通信电源整体解决方案

国家铁塔公司通信电源整体解决方案

国家铁塔公司通信电源整体解决方案本方案主要针向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商基站新能源供电系统应用,适合基站电源节能工程,尤其在停电频繁地区的移动基站使用,可有效减少因停电而带来的发电运维成本,降低运维部门的工作量,同时增加了对绿色新能源的使用,发挥节能减排作用。

系统特色:1、引入风光互补新能源2、新型的室外一体化电源系统3、对不同客户(移动、联通、电信)用电量分别计量4、蓄电池可选狭长型电池,加装电池BMS管理系统5、稳压净化电源适应较差用电环境一、风光互补通信电源风光互补通信电源解决方案目前分为风光油互补独立供电系统、嵌入式风光电互补电源系统两大类,还可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服务需求。

嵌入式风光电互补电源系统主要应用在有市电地区,依据风光自然条件的可利用程度,把新能源作为一种补充供电电源来满足系统实际消耗的一部分电量,以减少电网用电量,用低成本方案实现通信基站的节能减排目标。

方案特点供电安全可靠:直流供电并联冗余;高转换效率: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与新功率拓扑技术等智能化管理:集中监控管理技术;节能低碳:充分利用太阳能与风能安装方便:充分利用已有基站屋顶和铁塔二、新型室外一体化机柜特点1. 原一体化机柜存在的问题原运营商使用的一体化基站是老式一体化电源柜的基础上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原有一体化机柜主要是分别将室外型的基站设备机柜、电源设备机柜及传输设备柜安装于一个大柜子里面,即“大柜子里面套小柜子”,如下(2)预留空间只能安装一个网的BBU 设备,不能满足多网共机柜的要求,且没有为传输设备预留安装位置。

(3)蓄电池摆放在一体化电源柜下方,只能摆放一组12V/150AH 电池,并且机柜没有温控系统,电池处于高温环境,寿命降低。

(4)机柜锁简陋,蓄电池被盗较频繁。

2. 新型一体化机柜结构新型一体化机柜在结构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1)新型一体化机柜由设备柜、配电柜和电池柜3 个柜子组成新型一体化机柜由设备柜结构如下图:(2)主设备与蓄电池组分开放置,可满足移动、联通、电信的多网共站需求,增强了蓄电池后备容量及寿命。

铁塔机房电源系统配置研究

铁塔机房电源系统配置研究

铁塔机房电源系统配置研究作者:孔弘斌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5期【摘要】铁塔公司的机房中有一些重要的设施设备,这些设备提供了信息服务的基础。

这些设备的运行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在机房中使用良好的电源系统能够提升这些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从而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铁塔机房的电源配置进行了分析:第一是蓄电池容量的配置;第二是开关电源的配置;第三是基站交流系统的配置;还对线缆的使用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铁塔机房电源系统配置一、三家运营商共享铁塔机房在铁塔机房中,蓄电池一方面在断电的时候提供了电力支持,另一方面对电压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所提升。

现在的电源配置大多数都是500 毫安的容量。

目前,我国三大通信服务运营商的蓄电池容量配置从高到低依次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对其电池的容量进行设定,主要是根据机房的耗电量来计算的。

其容量计算公式如下:在这一式中其符号含义如下:Q 是额定容量;K 是安全系数,一般是1.25;I1 是负载电流;I2 是传输电流;T1、T2分别是相应的时间;a1、a2 分别是对应的温度系数;t 是最低温度;t0 是电解液的温度,一般为25 摄氏度。

在对蓄电池的容量进行配置时,要遵照以下的原则:针对不同环境停电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电池容量的配置。

在城区的时候按照其最小用电量的两个小时进行设计;在郊区的时候,按照其主要设备运行用电量的3 到4 个小时进行设计;在乡镇或农村的时候按照正常运行的5 个小时进行配置;在传输二次电时,其电池容量的配置必须超过正常使用的8 个小时。

二、运营商基站及业务机房用电需求分析2.1 开关电源配置在机房中的开关实现了对系统充电放电的自动控制,对电源进行配置时,从以下的思路进行:根据蓄电池的充电容量来设定开关的个数。

因为机房中的电源是电力系统运行以及运营商日常维护共同使用的,所以需要对开关端子进行增加,以方便对电源的管理。

国家铁塔公司通信电源整体解决方案

国家铁塔公司通信电源整体解决方案

国家铁塔公司通信电源整体解决方案本方案主要针向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商基站新能源供电系统应用,适合基站电源节能工程,尤其在停电频繁地区的移动基站使用,可有效减少因停电而带来的发电运维成本,降低运维部门的工作量,同时增加了对绿色新能源的使用,发挥节能减排作用。

系统特色:1、引入风光互补新能源2、新型的室外一体化电源系统3、对不同客户(移动、联通、电信)用电量分别计量4、蓄电池可选狭长型电池,加装电池BMS管理系统5、稳压净化电源适应较差用电环境一、风光互补通信电源风光互补通信电源解决方案目前分为风光油互补独立供电系统、嵌入式风光电互补电源系统两大类,还可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服务需求.嵌入式风光电互补电源系统主要应用在有市电地区,依据风光自然条件的可利用程度,把新能源作为一种补充供电电源来满足系统实际消耗的一部分电量,以减少电网用电量,用低成本方案实现通信基站的节能减排目标。

方案特点供电安全可靠:直流供电并联冗余;高转换效率: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与新功率拓扑技术等智能化管理:集中监控管理技术;节能低碳:充分利用太阳能与风能安装方便:充分利用已有基站屋顶和铁塔二、新型室外一体化机柜特点1. 原一体化机柜存在的问题原运营商使用的一体化基站是老式一体化电源柜的基础上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原有一体化机柜主要是分别将室外型的基站设备机柜、电源设备机柜及传输设备柜安装于一个大柜子里面,即“大柜子里面套小柜子”,如下(2) 预留空间只能安装一个网的BBU 设备,不能满足多网共机柜的要求,且没有为传输设备预留安装位置。

(3)蓄电池摆放在一体化电源柜下方,只能摆放一组12V/150AH 电池,并且机柜没有温控系统,电池处于高温环境,寿命降低。

(4)机柜锁简陋,蓄电池被盗较频繁。

2. 新型一体化机柜结构新型一体化机柜在结构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1)新型一体化机柜由设备柜、配电柜和电池柜3 个柜子组成新型一体化机柜由设备柜结构如下图:(2)主设备与蓄电池组分开放置,可满足移动、联通、电信的多网共站需求,增强了蓄电池后备容量及寿命。

国家电力公司通信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

国家电力公司通信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搜集整理。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国家电力公司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试行)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发布目录关于印发《国家电力公司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农电[2002]32号)前言目录 (i)第一章总则 (1)1.1目的 (1)1.2 主要引用标准 (1)1.3 术语 (2)1.4建设原则 (2)第二章调度自动化系统 (4)2.1设计原则 (4)2.2 功能 (5)2.2.1 SCADA功能 (5)2.2.2 调度运行管理功能 (7)2.2.3应用功能 (7)2.3 技术指标 (7)2.4 配置方案 (9)第三章配网自动化系统 (12)3.1设计原则 (12)3.2配网网架规划内容 (13)3.3系统结构 (13)3.3.1 结构一 (13)3.3.2 结构二 (14)3.3.3 结构三 (15)3.4系统功能 (16)3.4.1 配网主站功能 (16)3.5技术指标 (20)3.6 系统方案 (21)第四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27)4.1 设计原则 (27)4.1.1 可靠性 (27)4.1.2 规范性 (27)4.1.3 分层分布式 (27)4.1.4 独立性 (27)4.1.5 分散化 (27)4.1.6 开放性 (27)4.2 系统结构 (28)4.2.1 集中式 (28)4.2.2 分层分布式 (28)4.3 系统功能 (28)4.3.2 变电站层 (29)4.4 技术指标 (30)4.4.1 间隔层设备技术指标 (30)4.4.2 站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33)4.5 系统方案 (34)4.5.1 变电站改建、扩建 (34)4.5.2 新建农网变电站 (34)第五章集中抄表系统........................................................................................................................................ 405.1 设计原则............................................................................................................................................... 405.2集中抄表系统结构............................................................................................................................... 405.3 系统功能............................................................................................................................................... 425.3.1 主站........................................................................................................................................... 425.3.2 电能量远方终端....................................................................................................................... 435.3.3 集中器....................................................................................................................................... 445.3.4 采集模块................................................................................................................................... 445.3.5 采集终端................................................................................................................................... 445.3.6通道........................................................................................................................................... 455.4 抄表系统技术指标............................................................................................................................... 455.4.1 主站指标................................................................................................................................... 455.4.2 电能量远方终端指标 ............................................................................................................... 455.4.3 其它指标................................................................................................................................... 455.4.4 设备安全性能及电磁兼容性要求: ....................................................................................... 465.5 集中抄表系统方案............................................................................................................................... 465.5.1 综合集中抄表模式 ................................................................................................................... 465.5.2 变电站自动化集成抄表模式 ................................................................................................... 475.5.3 配网自动化集成配变抄表模式 ............................................................................................... 485.5.4 低压用户抄表模式 ................................................................................................................... 495.6 特殊载波抄表方式............................................................................................................................... 50第六章通信系统 ................................................................................................................................................ 516.1 设计原则............................................................................................................................................... 516.2 系统功能............................................................................................................................................... 516.2.1语音业务接入 ........................................................................................................................... 516.2.2数据业务接入 ........................................................................................................................... 526.2.2.1自动化系统数据 .................................................................................................................... 526.2.2.2管理信息系统数据 ................................................................................................................ 526.2.2.3继电保护数据 ........................................................................................................................ 526.2.3视频业务 ................................................................................................................................... 526.3 主要通信方式....................................................................................................................................... 526.3.1 光纤通信................................................................................................................................... 526.3.2 电力线载波通信....................................................................................................................... 526.3.3 一点多址微波通信 ................................................................................................................... 536.3.4 无线扩频通信........................................................................................................................... 536.3.5 卫星通信................................................................................................................................... 536.3.7 公众通信网............................................................................................................................... 536.3.8主要通信方式技术经济比较 ................................................................................................... 546.4 通信网建设模式................................................................................................................................... 546.4.1 模式一....................................................................................................................................... 546.4.2 模式二....................................................................................................................................... 566.4.3模式三....................................................................................................................................... 576.4.4 模式四....................................................................................................................................... 586.5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596.5.1 光纤通信系统........................................................................................................................... 596.5.2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 ............................................................................................................... 606.5.3 一点多址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 606.5.4 无线扩频通信系统 ................................................................................................................... 606.5.5 卫星通信系统........................................................................................................................... 606.5.6 通信系统防雷接地 ................................................................................................................... 616.6 通信电源............................................................................................................................................... 616.6.1 交流供电系统........................................................................................................................... 616.6.2 直流供电系统.................................................................................................................................... 616.6.3 接地系统................................................................................................................................... 62第一章总则1.1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电力公司农村电网“十五”科技发展计划,规范和指导国家电力公司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促进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发展,特制定《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

通信电源在铁塔基站中的设计与应用

通信电源在铁塔基站中的设计与应用

通信电源在铁塔基站中的设计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2-15T06:54:35.10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8期作者:吴晓莉[导读] 近年来,我国通信行业得到迅速发展,通信电源作为铁塔公司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通信系统的运行质量。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达州市分公司 635000摘要:近年来,我国通信行业得到迅速发展,通信电源作为铁塔公司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通信系统的运行质量。

基于此,文章在对通信电源组织框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建与共享铁塔基站通信电源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通信电源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通信电源;铁塔;设计应用在通信系统建立和设计应用过程中,通信电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在基站建设以及系统建立方面。

在整个电源系统中,所有的电源部分都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也使得整体管理结构更加的多元化。

要想提升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要结合电源设备的基本要求,强化设计理念和应用模型,进一步提升整体电源运行机制的实效性。

一.通信电源的设计及常用的设计使用原则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由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和接地系统组成,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必须保证稳定、可靠和安全地供电。

直流电源系统主要由交流配电箱、组合开关电源、蓄电池组组成。

1.1高可靠性确保通信的畅通,不仅要保持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还要保持通信电源的可靠性。

通信电源系统只有对所有通信设备进行安全供电,设备才能正常工作运行。

相反,如果通信设备出现了问题,又是局部性的,其影响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是电源出现了问题,那么将会影响到整个通信网络,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保证通信电源的高可靠性是极为重要的,重要通信站点通信电源上应考虑采用N+1冗余,一般多采用双通信电源,双通信电源之间可以用母线进行联接。

当一套开关电源故障时,方便将用电设备切换到另一套开关电源设备带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站通信电源系统配置指导意见(试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目录1概述 (1)2系统配置 (2)3市电引入 (2)4交流配电箱 (3)5开关电源 (4)6后备保障 (5)6.1保障方式 (5)6.2保障电源配置 (5)6.3蓄电池组 (7)6.4固定发电机组 (7)6.5移动发电机组 (8)7新能源供电 (9)1概述1.1基站通信电源系统对移动通信网络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以满足基站设备7×24小时不间断供电为原则,为保证系统易维护、易扩展,同时合理控制建设成本,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1.2现网中通信基站的电源系统存在过配置、欠配置的情况;过配置会导致投资浪费、设备利用率低,而欠配置会降低供电系统可靠性,进而影响通信安全。

为优化基站供电系统,总部通过充分研究与试点测试,确定供电系统配置方法,包括用负载实际功率取代负载最大功率进行电源系统容量计算、优化电源模块计算方法、在频繁停电的农村地面站配置小型固定柴油发电机组等创新或试点措施。

1.3本指导意见在中国铁塔《新建基站配套设施总技术要求(试行)》(Q/ZTT 1005-2014)基础上,对典型场景给出了具体配置建议,适用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基站的建设,改造及搬迁基站可参照执行。

1.4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基站,各省分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本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并在总部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下,根据实际进行试点或改进,以达到最佳应用价值为原则确定配置方案。

1.5本指导意见未涉及的内容,应执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1.6本指导意见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2系统配置2.1新建基站原则上均配置交直流供电系统,分别由交流配电箱(屏)、开关电源(含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监控模块、直流配电单元等)和蓄电池组(或蓄电池组+固定发电机组)组成。

2.2交流配电箱(屏)容量应按基站远期规划容量配置。

2.3开关电源机架容量按基站远期规划容量配置,整流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置,1年以内需求都计入本期。

2.4蓄电池组应按通信负荷、市电类别、维护保障能力等综合因素选择合理容量。

2.5由于设备最大功率大于实际功率,按设备最大功率进行配置计算时,电源系统配置冗余度偏大,因此本指导意见结合通信设备实际功率和最大功率作为配置依据。

2.6电源电缆均应采用非延燃聚氯乙稀绝缘及护套软电缆。

2.7基站防雷系统、接地系统的设置应符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的要求。

新建基站地线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即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设一组接地体的接地方式。

在机房内应至少设置1个地线排。

3市电引入3.1原则上引入一路不差于三类(平均月市电故障≤4.5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8h)的市电电源,优选从公共电网引入一路380V/220V的交流电源;如无法引入,则在满足供电质量前提下,按以下两种方案引入:①从基站所在或附近的建筑物就近引入一路380V/220V的交流电源;②自建变压器,引入一路高压市电。

3.2自建变压器按照基站远期规划容量配置。

3.3市电引入容量根据基站远期规划容量配置,在通信负载最大功率工作时还需要同时满足蓄电池充电及温控系统最大负荷需求。

典型基站容量需求见下表3.3-1。

表3.3-1 典型基站市电引入容量需求表3.4无法引入市电或外市引入成本高昂的基站,可采用新能源供电方案,新能源方案参考本指导意见第7节。

4交流配电箱4.1交流配电箱容量按远期负荷考虑,输入开关容量建议380V/63A,并与外电引入容量匹配,交流配电箱输入开关容量不小于外市电引入容量。

4.2未配置固定发电机组的新建基站交流配电箱(屏)应配置市电/发电机组切换开关和移动发电机组应急接口。

4.3新建基站交流配电箱(屏)输出开关应配置微型断路器,用于开关电源、空调、机房墙面插座、照明等设备的接入。

4.4交流配电箱(屏)输入总开关前端应配置浪涌保护器(SPD)模块及相应的保护开关,为了缩短电缆长度,降低残压,同时减少机房内机柜或机箱数量,降低设备成本,浪涌保护器(SPD)宜集成在交流配电箱(屏)内部。

浪涌保护器(SPD)模块最大通流容量指标(8/20μs 波形)的选取见表4.3-1。

表4.3-1 通信基站交流第一级浪涌保护器最大通流容量5开关电源5.1新建基站的开关电源机架容量应根据基站规模优选200A、300A 或600A系统。

为了优化基站电源配置,降低建设成本,新建基站开关电源的整流模块容量不采用传统n+1配置方式,均按本期负载条件下n(n≥2)配置。

5.2为方便统一备件,降低备件库存与管理成本,开关电源建议统一采用业界产品最成熟的30A或50A整流模块,并应选用高效整流模块降低能耗。

5.3特殊试点场景,为匹配小型固定交流发电机组,开关电源应具备交流发电机组供电模式,能顺序启动整流模块并按需限制输出功率,防止小型固定交流发电机组发生超载意外停机。

5.4采用交流固定发电机组保障的基站,应选配市电/发电机组自动切换装置;采用移动发电机组+蓄电池作为保障电源时,因有人上站,建议采用手工切换,降低设备投资成本。

5.5典型场景开关电源整流模块配置详见表6.2-2。

6后备保障6.1保障方式6.1.1城区、郊县区域基站建议采用蓄电池组+移动发电机组保障方式,农村基站在总成本最低原则下根据安装条件可选择蓄电池+移动发电机组或固定发电机组保障方式。

6.1.2根据测算,若平均每月上站发电次数超过1次,采用1小时备电蓄电池组+小型固定发电机组一次投资及总成本较优,通过试点验证方案可行,建议对于频繁停电农村区域基站扩大小型固定发电机组保障方式试点。

6.1.3小型固定柴油发电机组仅保障负载供电、不保障空调和电池充电。

6.2保障电源配置6.2.1新建基站蓄电池组后备时间应结合基站重要性、市电可靠性、运维能力、机房条件等因素确定,原则上按照表6.2-1的建议配置,可根据平均断电时长、应急保障到位时间等因素进行调整。

表6.2-1基站蓄电池组后备时间建议①固定发电机组适用于对噪音要求不高的地面基站;②受交通、气候、人为阻挠等影响,导致不能及时发电保障的基站,可适当增加蓄电池组容量。

6.2.2典型基站电源、蓄电池组设备配置参见表6.2-2。

表6.2-2典型场景电源、蓄电池组设备配置表6.2.3对于采用蓄电池组(1h)+小型固定发电机组作为保障电源的基站,典型场景配置参见表6.2-3。

表6.2-3典型场景蓄电池组(1h)+小型固定发电机组配置表6.2.4当平均断电时长较短时,可适当缩短电池后备时长,但应满足应急保障到位时间条件,在降低电池配置容量的同时,能保障较长时间停电情况下及时发电。

6.2.5农网、离网型市电的基站,可适当增加蓄电池组容量或储油箱容量。

6.3蓄电池组6.3.1统筹考虑区域内电池规格类型,新建基站建议按照电池容量总需求配置一组或二组蓄电池组。

6.3.2蓄电池组配置容量推荐选用150Ah、200Ah、300Ah、400Ah、500Ah 几种容量规格。

空间狭小时,可使用12V蓄电池。

6.3.3优先选用铅酸电池,在机房空间和承重不足或环境恶劣的基站,可选用磷酸铁锂电池。

6.3.4单组磷酸铁锂电池组容量不应超过200Ah。

6.3.5高温区域应用高温电池有利于减少温控系统能耗,室外机柜内应使用高温电池。

6.4固定发电机组6.4.1为保障无人值守基站供电安全,固定发电机组必须选用柴油型。

6.4.2新建基站:优先选用交流发电机组,并要求新建基站开关电源具有发电机组适配功能。

直流型发电机组带有整流及电子控制部件,工作稳定性还需要时间检验,暂不建议新建基站采用直流型发电机组。

6.4.3存量基站:采用直流发电机组可避免开关电源及交流配电系统改造,若开关电源不具备交流发电机组适配功能,可使用直流发电机组。

6.4.4新建基站应在机房内隔离出油机室,油机室满足通风、抗震、排烟、噪音、消防等要求。

6.4.5存量基站无法在机房内隔离出油机室时,在满足防盗要求前提下,可采用户外型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及油箱周边无易燃物,与草原、山林等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6.4.6发电机组容量仅考虑通信最大功率需求,不需要保障电池充电和空调,减小发电机组功率需求,降低发电机组成本,提高发电机组负载率,有利于降低油耗、延长机组寿命。

6.4.7发电机组满载连续运行能力不少于12小时。

6.4.8发电机组应具备停电自动启动及恢复功能。

6.4.9处于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温度带的地区使用固定发电机组时应配置智能通风系统,在高温季度降低长时间发电情况下机房内温度风险,保护用户设备正常运行及电池使用寿命。

6.4.10冬季最低温度低于0℃的地区,水冷发电机组宜配置水套加热器,风冷发电机组宜配置进气加热器,提高发电机组启动成功率。

6.4.11冬季最低温度低于-5℃的地区,应对发电机组的启动电池配置保温措施,提高启动电池放电能力,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6.4.12高风沙地区使用的发电机组应配置重型空气滤清器,保护发电机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6.4.13发电组组应接入动环监控系统。

6.5移动发电机组6.5.1应根据各地市公司的基站数量及实际供电质量情况配置移动发电机组。

6.5.2移动发电机组功率应大于通信负载功率。

7新能源供电7.1 严格管控新能源建设方案。

7.2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的地区,可选用纯光或光油方案。

7.3纯光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方阵、一体化控制器、蓄电池组三部分组成。

7.4光油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方阵、一体化控制器、蓄电池组、固定发电机组、整流单元五部分组成,典型场景纯光、光油基站电源系统配置参考表7.3-1。

表7.3-1典型场景纯光、光油基站电源系统配置表注:采用光油方案的基站多位于高寒、高风沙、高海拔区域,配置的固定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应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7.5风资源丰富地区可采用风能或风光互补供电,但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方案选择不应使用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