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拱形的力量》教案(教科版)[优秀范文五篇]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拱形的力量》教案(教科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拱形的力量》教案(教科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拱形的力量》教案(教科版)3.拱形的力量首案编写者:崔xx【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养成教育训练点】对实验现象会思考、分析,不断进行深入研究。
【教学重点】测试拱形的承重能力。
【教学难点】拱形承重的秘密。
【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实验、实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教师自己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
学生自己准备: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在桌子上放两本书,现在我们把这两本书看成是一条河的两岸,现在想从河岸的一边到另一边,怎么办呢?(搭一座桥),老师随手把一张卡纸放在两本书上面,用硬币来测试这座平桥的承受力,发现它能承受的压力很小。
那我们有哪些办法可以增加桥面的承受力?3.纸拱承受压力的情况怎么样?学生预测能放几个硬币。
教师演示明确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纸拱形状变化到什么程度我们认为它不能再承重了?最后如何计算纸拱承受了几个硬币?4.以小组为单位做纸拱并测试纸拱最多可以承受几个硬币的重力。
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在放硬币的过程中拱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学生实验6.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纸拱受压时拱足向两边推开。
压力大拱足向两边移动的距离更大了。
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
3.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
4.让学生用把一根小竹竿弯成拱形,体会拱形对两手的作用。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拱形的力气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熟识拱形能够向下并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2.能依据观看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并通过瓜皮拱的受力状况推想拱形受力时各部分相互挤压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拱形承重的缘由。
3.能乐观参与合作学习,并在争论过程中边试验边改进,不断加深争论。
2重点难点重点:1.熟识拱形受力时可以将力分散,并向下和向外传递,在拱足处转化成外推力和向下的力。
2.知道抵住外推力,可以使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难点:瓜皮拱的受力状况推想拱形受力时各部分相互挤压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拱形承重的缘由。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1.图片:各种拱形结构的建筑物(课件出示)——这些建筑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拱形结构,板书拱形)2.古今中外,从城市到相间,拱形建筑到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熟识一下拱形。
活动2【活动】争论拱形(二)争论拱形1.人们为何要将建筑物做成拱形?你是怎么想的?,真的如大家所说,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力吗?让我们一起来争论一下拱形的力气,导入及板书2.要争论拱形的力气,必需先要制作拱,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演示纸拱的制作)3.猜猜看,这个纸拱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也就是能承受多少个垫圈?4.毕竟怎样,让我们一起通过试验来测试一下,请大家先了解一下试验的要求:(课件呈现)5.分组试验探究6.沟通板书:可承受确定的压力7.在刚才的试验中,你还发觉了什么?(拱足怎么啦?)板画(师板画拱形——同时介绍拱形的拱顶和拱足)(1)拱足向外移动了,这是什么缘由造成的?(2)拱顶受到的压力到了拱足变成了向外的推力,拱足部分真的有两个外推力吗,我们不妨体验一下:两人合作,一人拱顶处使力,另一人两个手指抵住拱足,体验外推力;8.除了外推力,向下的压力还有吗?(演示试验:沙平面受力压痕,板画完整的受力图)9.现在谁来说说看拱形受力有什么特点。
课件:拱形受力时可以将力分散,向下和向外传递,在拱足处转化成外推力和向下的力。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3课《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形状与结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知道拱形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掌握拱形结构的基本概念,理解拱形的力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学具:彩泥、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拱形桥梁、拱形门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提问:为什么这些结构要设计成拱形呢?2. 例题讲解(1)讲解拱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拱形结构在承受力量时的变化,理解拱形的力量。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彩泥制作拱形结构,观察其承受力的大小。
(2)讨论:如何让拱形结构更加稳定?(2)举例说明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隧道等。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力量2. 内容:(1)拱形的基本概念(2)拱形的结构特点(3)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生活中至少三个应用拱形结构的例子。
(2)为什么说拱形结构具有较大的承受力?2. 答案:(1)拱形桥梁、拱形门、拱形隧道等。
(2)因为拱形结构能将受到的力量均匀分布,从而具有较大的承受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制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拱形结构的例子,进行分享和交流。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5篇范例]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同时体验科技的力量、创造的快乐。
【课前准备】图片资料,纸,课件。
【教学重点】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
【教学难点】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课:柔软无力的纸,做成拱形怎么就变“坚硬”了?古代城门为什么都做成拱形?二、动手操作,验证假设1、设计对比试验试验A:一张台历纸,现在把它平放在跨度为8厘米的两本厚书上,再在台历纸中间轻轻放上一角钱的硬币,会发生什么现象?放上二个、三个、四个……请同学们画出受力图,然后思考如何让一张纸承受更大的压力呢?试验B:把台历纸弯曲成拱形的时候,两边用书抵住,再放上硬币,大家猜一猜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奇迹呢?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拱形结构能承受较大的力。
2、动手试验10分钟时间,组内完成实验,看看相同材质的台历纸,弯曲成拱形后,哪个组的拱形能够承受更多的压力。
3、交流探究总结:当我们使用相同材质的纸板时,我们把拱脚的位置垫得越高,这个拱形能够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4、播放课件,图示解析:当拱形受到一个压力的时候,它就会把这个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此时当我们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拱形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一个产生外推力的结构,所以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
三、搭建拱形桥利用拱形的特点,人们用小块的砖、石材也可以建造很大的拱。
现在我们看一段视频,利用积木来搭一座拱桥,看他搭得好不好。
全体观看积木拱桥。
小结: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重量。
四、各式各样的拱桥1、游戏:捏鸡蛋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拱形结构能承受更多的压力,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鸡蛋,薄薄的蛋壳也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四章第五节《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稳定性、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及如何计算拱形所承受的压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拱形的概念,掌握拱形的结构特点及其稳定性。
2.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及其计算。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实例,如拱桥、隧道、体育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为什么会采用拱形设计?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拱形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
(2)讲解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结合实例分析。
(3)引导学生探讨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桥梁等领域。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拱形结构计算压力的例题,步骤如下:(1)给出一个具体的拱形实例,如拱桥。
(2)分析拱桥所承受的力,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计算。
(3)给出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求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画出拱形的结构示意图。
(2)计算给定拱形的承受压力。
5. 小组讨论(10分钟)(1)拱形结构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2)如何提高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稳定性原理。
2. 拱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3. 拱形承受压力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生活中至少三个采用拱形结构的实例。
(2)计算给定拱形结构的承受压力。
2. 答案:(1)实例:拱桥、隧道、体育馆等。
(2)计算公式:P = 4R/3,其中P为承受压力,R为拱形的半径。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详细内容为第二章第三节“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拱形的概念、分类、受力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了解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使其认识到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及稳定性判断。
2. 教学重点: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拱形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赵州桥、悉尼歌剧院等著名拱形建筑,引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介绍拱形的概念、分类及其受力特点。
(2)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讲解拱形结构受力分析的步骤及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2. 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拱形结构受力分析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概念及分类。
(2)分析下列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赵州桥、悉尼歌剧院。
2. 答案:(1)拱形是指由两个曲率相等的圆弧组成的结构。
分类有:圆拱、椭圆拱、抛物线拱等。
(2)赵州桥:采用圆拱结构,受力均匀,稳定性好;悉尼歌剧院:采用抛物线拱结构,外观独特,受力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受力分析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拱形结构的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对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重要性的认识。
2024年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彩教案优质版1
2024年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彩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学内容为第三章第一节“拱形的结构与特点”。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基本概念、拱形的结构分类、拱形的主要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分类和主要特点。
2. 能够分析并解释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分类和主要特点。
难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实际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直尺、圆规等。
学具:铅笔、橡皮、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如桥梁、隧道、教堂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拱形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分类和主要特点。
(2)讲解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拱形结构的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5. 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制作拱形模型,观察并记录拱形结构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概念、结构分类、主要特点。
2. 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制作拱形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分类。
(2)举例说明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分析拱形结构的特点,并解释其优势。
2. 答案:(1)拱形是一种曲面结构,其分类有圆拱、椭圆拱、抛物线拱等。
(2)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隧道、教堂等。
(3)拱形结构具有抗压能力强、跨度大、稳定性好等特点,使得其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以及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3《拱形的力量》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3《拱形的力量》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能力,让学生了解拱形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拱形的力量原理。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的稳定性,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并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但是,对于拱形的力量原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的稳定性,并了解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4.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能力。
2.拱形的稳定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能力。
2.讲解法:讲解拱形的力量原理和稳定性。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发现拱形的优点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拱形模型、重物、测量工具等。
2.教学课件:拱形的结构特点、承重能力、稳定性等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生对拱形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呈现拱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拱形的结构特点。
然后,讲解拱形的力量原理和稳定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拱形模型承载重物,观察拱形的承重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的稳定性,并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10分钟)讲解拱形在工程中的应用,如桥梁、建筑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拱形的优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稳定的拱形结构?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拱形的结构特点、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和思考拱形在周围的工程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的结构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拱形的设计原理。
主要围绕拱形的基本概念和数学原理进行深入讲解,并通过实例分析拱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拱形在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拱形桥梁、建筑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拱形的特点和应用。
2. 知识讲解:1) 拱形的定义:介绍拱形的基本概念。
2) 拱形的结构特点:分析拱形的受力原理和优点。
3) 拱形的应用:举例说明拱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拱形设计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团队协作: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拱形结构,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2. 拱形的结构特点3. 拱形的应用4. 拱形设计原理5.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拱形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举例说明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计算给定拱形的高度和跨度。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掌握程度,以及对实践应用的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拱形在建筑、桥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拱形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拱形设计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3. 作业设计:特别是计算给定拱形的高度和跨度。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品教案优质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品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与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掌握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在生活中应用,了解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拱形建筑的兴趣,培养审美观念,增强对建筑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
2.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与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拱形结构的特点及优势。
2. 基本概念:介绍拱形的定义、特点,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拱形结构。
3. 应用实例:分析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让学生认识到拱形结构的重要性。
4. 设计与计算:讲解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美学价值:介绍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欣赏经典拱形建筑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拱形的力量2. 板书内容:(1)拱形的定义与特点(2)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3)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4)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并分析其受力特点。
(2)设计一个简单的拱形结构,计算其受力情况。
2. 答案:(1)生活中的拱形建筑: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悉尼歌剧院等。
(2)简单拱形结构设计及计算: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并计算。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3课《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拱形的定义及特性,探究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拱形结构承受力的优势;研究不同形状结构对承受力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拱形的定义及特性,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拱形结构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拱形结构承受力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定义及特性,拱形结构承受力的优势。
难点:不同形状结构对承受力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学具:纸张、剪刀、胶水、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兴趣。
2. 探究拱形的定义及特性(10分钟)3. 实验探究拱形结构承受力的优势(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将纸张制作成拱形、平面和倒三角形,观察不同形状结构承受力的差异。
4.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实验结果,讲解拱形结构承受力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并分析其承受力的优势。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及特性2. 拱形结构承受力的优势3. 不同形状结构对承受力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生活中的三个拱形结构,并分析其承受力的优势。
答案:例如:桥梁、隧道、屋顶等。
拱形结构能有效地将受力传递至两侧支撑点,承受较大的压力。
2. 作业题目:为什么拱形结构具有承受力大的优势?答案:因为拱形结构可以将压力转化为两侧支撑点的水平推力,从而承受更大的压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拱形的定义、特性及承受力优势。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特点与优势、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拱形受力分析以及拱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结构的特点与优势。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拱形受力进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拱形设计原则。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结构的共同特点。
2. 知识讲解(1)拱形的定义:介绍拱形的几何特征,如曲率、跨度等。
(2)拱形的特点与优势:分析拱形在受力、节省材料等方面的优点。
(3)拱形受力分析:讲解拱形在受力时的压力、张力分布,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的拱形受力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拱形结构的特点、受力分析等方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
2. 板书右侧:拱形受力分析、拱形设计原则。
3. 中间部分:例题解答步骤、随堂练习题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
(2)分析生活中一个拱形结构的受力情况,并说明其设计原理。
(3)设计一个简单的拱形结构,并计算其受力。
2. 答案:(1)拱形是曲率大于180度的曲线结构,具有受力均匀、节省材料等优点。
(2)例如:一座拱桥的受力分析,设计原理是利用拱形的受力特点,将重力转化为压力传递至桥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掌握较好,但在受力分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结构的基本特点及其稳定性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稳定性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画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些结构都采用拱形设计?2. 新课导入(1)介绍拱形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拱形的结构特点。
(2)讲解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通过实验和例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拱形桥梁的设计:计算拱形桥梁的受力情况,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2)拱形屋顶的搭建:分析拱形屋顶的稳定性,设计合适的搭建方案。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拱形桥梁,计算其受力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拱形的力量》2. 板书内容:(1)拱形的定义与特点(2)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3)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分析其结构特点。
(2)计算一个拱形桥梁的受力情况,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 答案:(1)生活中的拱形建筑:赵州桥、悉尼歌剧院、国家大剧院等。
(2)拱形桥梁受力情况的计算:根据所学知识,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稳定性原理有了深入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需加强数学知识的运用。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结构,如框架结构、网架结构等。
【教科版】科学《拱形的力量》公开课精品教案1
【教科版】科学《拱形力量》公开课精品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第五册第7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第2课时《拱形力量》。
我们将深入学习拱形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着重探讨拱形对力承受和分散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拱形基本概念,掌握拱形结构力学优势。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增强对生活中科学现象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对力分散和承受能力理解。
2. 教学重点:拱形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桥梁模型、图片、教学PPT等。
2. 学具:手工制作拱形小模型、纸张、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展示生活中常见拱形建筑,如拱桥、拱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结构特点和优势。
2. 基本概念:介绍拱形定义,引导学生观察拱形结构特点,如曲线、承重等。
3. 探究活动:a. 小组讨论:探讨拱形结构在生活中应用,分析其优势。
b.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制作拱形小模型,并测试其承受力。
c.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拱形结构对力分散和承受能力。
d.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拱形力量》2. 主要内容:a. 拱形定义b. 拱形特点c. 拱形在生活中应用d. 拱形结构力学优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三个生活中拱形结构,并分析其优势。
b. 制作一个拱形小模型,并测试其承受力,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a. 例子:赵州桥、拱形门、拱形桥梁。
分析:拱形结构具有承重能力强、节省材料、美观等特点。
b. 实验结果记录:见学生实验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拱形基本概念和力学优势。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拱形结构在生活中应用。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结构与力学》中的《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探究拱形的定义及其特点;第二章,学习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三章,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组一张白纸、剪刀、胶带、直尺、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引发学生对拱形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拱形的定义、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利用白纸、剪刀、胶带等材料制作拱形模型。
4. 例题讲解:讲解拱形承受力的原理,通过实验验证拱形结构在承受力方面的优势。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拱形的力量》2. 板书内容:(1)拱形的定义(2)拱形的特点(3)拱形承受力原理(4)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拱形桥梁,并说明其优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承受力原理有了深入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制作拱形模型时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拱形建筑,思考其设计原理和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制作拱形模型。
3. 作业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设计拱形桥梁。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拱形结构以及拱形结构的特点。
2. 理解拱形结构如何利用力量支撑重物,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辨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拱形结构的示意图、石桥的图片、小汽车、玻璃弹珠、干净的水杯等。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笔记本等。
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幅石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你们见过这样的桥吗?这种桥是如何支撑起来的?2. 引导学生讨论,收集他们对拱形结构的初步了解,记录在黑板上。
展示(15分钟)1. 教师以示意图的形式展示拱形结构,解释其特点:由多个拱壳组成,能够将上方的重力传递到两个支点上。
2. 利用小汽车作为实例,演示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将小汽车放在两个支点上,它能够稳稳地支撑在上面并不掉下来。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拱形结构能够支撑重物?探究(35分钟)1. 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玻璃弹珠和一个干净的水杯。
2. 学生将玻璃弹珠从不同的高度落入水杯中,观察水杯边缘的变化。
3. 学生小组共同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为什么水杯的边缘变形?b. 水杯边缘发生变形后,对玻璃弹珠的影响是什么?c. 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发现类似于拱形结构的原理?归纳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讨论的结论。
2.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拱形结构能够利用力量将上方的重力传递到两个支点上,从而支撑起重物。
拓展应用(2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拱形结构的例子,如拱桥、拱形天花板等,并邀请学生讨论其应用领域和价值。
2.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拱形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写一篇短文介绍该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3. 学生互相交流,并准备进行展示。
四、教学拓展1. 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如拱形门、拱形窗户等,进一步理解拱形结构的应用和价值。
2. 教师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形状和材料的拱形结构对重物支撑的影响。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四章《力和运动》第三节“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拱形受力分析、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4.3.1拱形结构的特点,4.3.2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4.3.3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拱形结构的特点,掌握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拱形结构的特点,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演示用重物,图片资料。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如桥梁、隧道等),引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关注,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结构要设计成拱形?”3. 力学原理: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了解拱形结构的受力情况,分析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
4. 实践应用:展示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加深对拱形结构的理解。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结构的特点曲线受力点集中2. 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受力分析压力传递3. 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桥梁隧道建筑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实例,了解其设计原理和应用优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的理解2. 实践应用案例的选取与分析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一、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的理解利用动画或实物模型,演示拱形在受力时的压力分布,强调拱形结构的受力优势,即压力沿拱形曲线向两侧传递,使得拱顶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三章第五节“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及其优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拱形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
2. 能够运用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受力原理及其优势。
难点:拱形结构受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拱形桥梁、拱形建筑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拱形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3)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1)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2)拱形结构的优势;(3)如何设计一个稳定的拱形结构。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3. 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4.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分析一个生活中的拱形结构,说明其受力原理;(3)设计一个拱形桥梁,计算其受力情况。
2. 答案:(1)略;(3)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更多关于拱形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如拱形隧道、拱形屋顶等,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计算题。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三章第五节“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拱形受力分析、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重点围绕拱形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理解其结构特点及受力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拱形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拱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演示用重物,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组一套拱形模型,直尺,三角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拱形桥梁、拱形屋顶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结构特点。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拱形的定义,讲解拱形受力原理。
分析拱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如半径、材料、厚度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步骤。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6.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制作拱形模型,观察并记录不同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教师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力量定义:拱形是一种具有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结构。
受力原理:拱形通过将压力转化为水平推力,实现稳定。
稳定性影响因素:半径、材料、厚度等。
2.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生活中一个拱形结构的应用实例,并分析其稳定性。
绘制一个拱形结构,标明受力方向和大小。
2. 答案: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应用实例:如拱形桥梁、拱形屋顶等。
拱形受力分析图:标注压力、水平推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和受力原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分析稳定性影响因素时,部分学生存在困难,需要在下节课加强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
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
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
拱形结构有的书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
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材精心设计了几个体验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拱形的结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和向外的推力,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总结经验——改进实验,再尝试——在获得成功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拱形承受巨大压力的原因,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增加材料厚度和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物体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这氛围下相信进一步探究拱形,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学生原有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水平,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作了如下处理:①激趣导入,引出问题。
②大胆假设,自主探究。
③总体评价,归纳小结。
④探究活动延伸。
这样处理符合认识论过程和科学探究的要求,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又“注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课程结构自然流畅,学生易于接受。
从提出问题走进探究,在做中学,又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社会,把探究的空间拓展到课外,拓展到了日常生活。
●能够边实验边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
能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进行实验,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处理数据,实验中出现与探究课题不同或与生活常识有矛盾的问题,应如何对待,也需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二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恰当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科技的力量、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教学难点】
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做拱形的卡纸,课件(教师用),硬币,鸡蛋
学生准备:每生带四五本书用于抵住拱足。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
(看屏幕)在森林里,住着很多小动物,小白兔和小松鼠是好朋友,有一天,小白兔生病了,小松鼠要去探望她,当小松鼠来河边刚想过桥时,发现桥被昨天的洪水冲垮了,她没有办法过河,怎么办呢?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松鼠想个办法出来吗?
生:可以游过去
师:很好的办法,可是小松鼠不会游泳,怎么办呢?
生:可以搭一座桥啊
师:小松鼠想用随身带着的纸来搭一座桥,把桥平铺在了两个岸上,你们说她能过去吗?
讨论,老师演示验证
师:大家看,老师现在想用这张卡纸在这两个岸之间搭一座桥,岸的距离以白纸上的两条线的距离为标准,把它平铺在上面,我用硬币来测试一下它的承受能力。
(边摆边说)
生:1个
师:一个硬币放上去后,纸就塌了,这个平桥的承受能力是一个还是0个?(0个)这座平桥连一个硬币的重量都承受不了,小松鼠可以过去吗?(生:不可以)那你们能想到其他方法来增加这座纸桥的承受能力吗?
预设一:增加厚度,具体说说方法不增加材料
预设二:改变形状,可以折成什么形状呢?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刚才有同学说可以做成拱形,做成拱形真的可以增加这座桥的承受能力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拱形的力量。
(板书:拱形的力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外推力和分析受力特点: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拱桥,(卷一卷再松开)做一个对比试验。
每组两张同样的卡纸,一张用来做平桥,一张来做拱桥,像老师这样卷一卷再松开,分别放在这两本书上,书当作河的两岸,两岸的距离以白纸上的两条线为标准,注意,拱纸不能插进这里头,拱桥贴近书本的地方叫做拱足,最上面部分叫做拱顶。
实验:轻轻地在他们的中间部位各放一个硬币,仔细观察它们的受力情况和形状变化,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小组对比试验。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平桥向下塌,拱桥也向下塌。
生:拱桥还会向两边伸展。
师:同样是在中间,用了同样的力。
(板画:向下的力)怎么会出现这不同的现象呢?他们的受力情况有什么不同吗?
生:拱桥把力散开,而平桥集中在中间。
师小结,课件演示:拱形将力向下向外分散开来。
2、抵住外推力,测试拱桥承受能力
师:这样的一个拱桥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力呢?(教师演示,学生数数:2-3个)
师:拱桥的确可以提高这张纸的载重能力,可是纸拱在承受了一点点重量时,形状就发生了改变,拱足就向两边展开了。
聪明的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拱桥承受更多的压力呢?
生:把它放在两个物体中间,使它不向两边伸展;把拱足固定住,抵住拱足。
师:那用什么来抵住拱足呢?
生:用课本。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挑战一下“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力”,在实验之前,老师这里有几点要求。
幻灯片展示:
1、硬币要放在拱纸的中间,一个一个放上去。
2、以拱顶变平为测试标准。
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
生:书本数量增多,拱桥的承受力也在增大。
师:那我们通过用书抵住拱足能不能提高它的承受能力啊?
生:能。
师:同学们都很厉害,都挑战成功了。
从同学们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抵住拱足的物体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强了!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要是我们继续在旁边加书本,拱是不是会一直都这样,承受的物体越来越多呢?(引出极限、“限载”的含义)
师:所以我们很多的桥上都会写着“限载多少吨”的牌子。
三、搭建拱形桥
利用拱形的特点,人们用小块的砖、石材也可以建造很大的拱。
现在我们看图片,利用积木来搭一座拱桥,看他搭得好不好。
全体观看积木拱桥。
小结: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重量。
四、各式各样的拱桥
1、游戏:捏鸡蛋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拱形结构能承受更多的压力,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鸡蛋,薄薄的蛋壳也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然后让学生通过用手握、捏鸡蛋来体验,加深对“拱形的薄壳鸡蛋能承受较大力”的认识。
2、前面看到的图片,都是人们受了生物的启示。
人们利用拱形的特点,设计出很多种拱桥。
下面,请看有关拱桥的知识。
(拱桥历史发展基本分类中国拱桥中国著名拱桥)
3、播放课件:
(1)、桥面在拱上方:这种设计的优点是桥下空间高,便于船的通行。
(2)、桥面在拱下方:这种设计的有点是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
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小结:课后,只要同学们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运用了拱形的原理。
课后大家去观察一下,并且试着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五、作业
回去思考赵州桥为什么依然坚固完好?
【板书设计】
拱形的力量
做纸拱:拱足、拱形的力量。
拱形承重的秘密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