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实施方案.docx
村镇农业节水灌溉项目方案(二篇)

村镇农业节水灌溉项目方案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确保全县粮食高产稳产,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我县___个乡镇实施节水灌溉工程。
为保证此项工程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节水灌溉工程,是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工程,为把工程建设好,落实好、管理好,我们要立足实际,统筹安排,坚持“水源优先、旱区优先、沿线优先”的原则,选择水源条件好、距离高压电源近、地块方正平整的地块实施,努力使项目如期完成并达到预期喷灌效果,以促进全县粮食生产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二、任务目标全县计划建设节水灌溉面积___公顷,分布在合隆、开安、前岗、哈拉海、杨树林、三盛玉、镇、华家、永安、新农共十个乡镇。
项目一期工程建设___个喷灌区,喷灌面积___公顷,其中:合隆___公顷,___个喷灌区;开安___公顷,___个喷灌区;前岗___公顷,___个喷灌区;哈拉海___公顷,___个喷灌区;杨树林___公顷,___个喷灌区;三盛玉___公顷,___个喷灌区。
三、建设内容在___个乡镇建设___个喷灌区,每个喷灌区打一眼每小时出水量在___吨以上的机电井;修建中心工作台兼机井房,中心工作台占地___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一个容积120立方米的蓄水池;设置一套指针式喷灌设备,喷灌设备的航架离地面高度为___米,航架每节长度为50—___米,航架节数根据喷灌面积确定;机井配动力电源,每个喷灌区设一个___kv变压器及输电线路,圆形喷灌区变压器设置在地块一侧,用地埋电缆向井供电,扇形喷灌区变压器设在井旁。
四、运作模式节水灌溉工程,采取“政府投资,农民受益”的运作模式实施工程建设。
1、政府投资。
项目所需喷灌设备全部由市政府负责,打井、配电、中心工作台建设所需配套资金由县政府解决。
2、农民受益。
项目投入运营后,由受益农户___负责管理、看护、运行费用等。
五、工程进度时间安排节水灌溉工程从现在开始实施,至___月___日___调试结束。
灌溉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灌溉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灌溉工程不仅能够提高作物产量,还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旨在通过实施灌溉工程施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地区灌溉工程2. 工程地点:XX地区3. 工程规模:XX亩4. 工程内容:渠道开挖、渠道衬砌、建筑物建设、田间灌排系统改造、水质监测等5. 工程投资:XX万元三、施工组织机构1. 施工项目经理: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2. 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3. 施工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事故处理。
4. 施工材料负责人:负责材料采购、验收、保管和供应。
5. 施工测量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
6. 施工班组长:负责班组内部施工管理和协调。
四、施工方案1. 施工进度安排(1)渠道开挖:30天(2)渠道衬砌:60天(3)建筑物建设:90天(4)田间灌排系统改造:120天(5)水质监测:30天总计:330天2. 施工工艺(1)渠道开挖1)开挖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确定开挖方案。
2)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渠道尺寸、坡度、弯曲半径等符合规范。
3)开挖过程中,注意边坡稳定,防止坍塌。
4)开挖完成后,对渠道底面进行平整,确保水流顺畅。
(2)渠道衬砌1)选用适宜的衬砌材料,如水泥混凝土、塑料板等。
2)衬砌施工前,对渠道底面进行平整,确保衬砌材料与底面紧密贴合。
3)衬砌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衬砌厚度、坡度、弯曲半径等符合规范。
4)衬砌完成后,对衬砌面进行抹面,提高防水性能。
(3)建筑物建设1)建筑物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耐用。
2)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结构尺寸、钢筋间距、混凝土强度等符合规范。
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doc

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XX县XX乡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XX县水务局9月18日1.基本资料21.1自然条件21.2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32水资源开发利用33当地水利工程的地位与作用44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与存在问题45项目区简介55.1地理位置和范围55.2社会经济状况55.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66建设内容66.1方案编制依据66.2工程建设地点及内容77项目规划设计方案77.1技术指标的确定77.2管道水利计算97.3机泵选型108项目建设保障措施118.1项目工期安排118.2项目组织机构设置118.3项目管理128.3.1、项目建设期管理128.3.2、项目建后管理128.3.3资金管理128.3.4物资保障128.3.5技术保障139项目运行管理1310工程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11效益分析1511.1微喷灌工程年费用计算1511.2.1节地效益:1611.2.2增产效益:1611.2.3社会效益1611.2.4静态分析法:1711.2.5动态分析法:1712环境影响评价1812.1保持土壤肥力1812.2保持水土并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181.基本资料1.1自然条件XX县处于XX省东北部位于,境内南北最长71km,东西最宽60km,总土地面积1618km2。
我县地貌类型以山区丘陵为主,平原较少为特点。
全县山丘区面积1092.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525.5平方公里,分别占土地面积的68%和32%。
在地形上总的地势是北部山区,往南逐渐变为低山丘陵平原,南部靠海。
县内有15座山峰,高度在1000米以上,至平原高程降至2—30米,这种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的地形轮廓给我县的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理想的地形条件。
我县境内有四条主要河流,分别为洋河、戴河、汤河、石河,均属冀东沿海小河,其特点是源短流急,水系分散,汛期洪水量大势猛,暴涨暴落,非汛期河水干枯或基流甚少,为明显的季节性河流。
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寒暖干湿分明,季风特点显著,冬季寒冷干爆,降雪较少,春季干旱少雨,时有洪涝发生,秋季天气晴朗,气温下降迅速。
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农业用水需求逐渐增加,而全球水资源却日益紧张。
传统农业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因此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节水灌溉工程旨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最大程度减少用水量,保障农业生产的需水,并且最大限度地保护水资源。
二、项目目标1. 提高灌溉效率,降低用水量。
2. 保障农业用水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3. 减少灌溉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保护水资源。
三、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1. 地形分析(1)根据地形特点,采取分块灌溉方式,分段营造高级调控设施,提高灌溉效率。
(2)利用地势差,采用滴灌、微型喷灌等灌溉方式,减少浪费。
2. 土壤分析(1)开展土壤测试,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灌溉频率。
(2)推广覆膜灌溉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3. 植物生长规律分析(1)根据植物需水量,实施定量灌溉,减少浇水过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2)利用植物和土壤传感器,动态监测生长信息,实现精准灌溉。
4. 水资源利用规划(1)建立水资源管理体系,确保用水计划执行。
(2)推广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资源。
5. 灌溉设备更新及维护(1)更新老旧灌溉设备,采用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如自动喷灌系统、滴灌系统等。
(2)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漏水损耗。
6. 灌溉管网优化(1)优化灌溉管网布局,减少管道阻力和水力损失。
(2)采用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7. 人员培训(1)开展农民节水灌溉知识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对节水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灌溉技术培训,提高灌溉管理水平。
8. 数据收集和监测(1)建立农田水分监测系统,动态监测土壤水分状况。
(2)建立农业用水数据采集系统,及时了解农业用水情况,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着手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成立由政府、专家和企业代表组成的指导小组,进行节水灌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确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施方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是指在农田灌溉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下面是一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1.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系统,定期对水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合理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
2.不断完善农田用水管理制度,实施定额用水制度,确保用水合理、合理。
二、优化灌溉技术1.推广灌溉设施改造,加大喷灌设施的覆盖范围,减少冗余用水和水分浪费。
2.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灌等,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
3.配备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因素,自动调节灌溉量和灌溉时间。
三、加强农田水土保持1.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修建农田梯田,避免水分流失和土地流失。
2.大力推进农田水保工程建设,修建沟渠、挖掘水窖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四、优化作物选择和种植结构1.鼓励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耐旱作物,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2.合理规划农田种植结构,避免重复种植同一作物导致水资源过度利用和土壤退化。
五、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1.加强节水灌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重要性的认识。
2.开展农田灌溉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1.政府加大对节水灌溉项目的投入支持,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
2.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积极参与节水灌溉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规使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在节水灌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
2.加强与国际组织、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节水灌溉的发展。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农田灌溉的节水效率,减少用水量,保护和改善水资源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节水灌溉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地区节水灌溉工程,旨在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工程包括灌溉管道铺设、水源井建设、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等。
二、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组织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施工队伍,包括管道铺设、水源井施工、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等工种。
2. 施工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各类管道、管件、阀门、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等。
3. 施工机具:准备挖掘机、装载机、切割机、焊接机、吊车等施工设备。
4. 施工图纸: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结构、尺寸、要求等。
三、施工工艺1. 灌溉管道铺设(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铺设施工,确保管道铺设平直、稳固。
(2)管道接口处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3)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试压,确保管道无渗漏。
2. 水源井建设(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源井挖掘,确保井壁稳定。
(2)安装水泵,并进行调试,确保水泵运行正常。
(3)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
3. 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1)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2)调试自动化控制系统,确保各设备运行正常。
(3)进行系统联调,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 施工过程: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4. 施工验收:严格按照施工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五、施工进度1.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
2. 加强施工组织协调,确保各工序顺利进行。
3. 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六、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人员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七、环境保护1. 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施工废弃物处理。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实施方案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实施方案第1章绪论 (3)1.1 节水灌溉背景与意义 (3)1.1.1 背景分析 (3)1.1.2 意义阐述 (4)1.2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4)1.2.1 发展现状 (4)1.2.2 发展趋势 (4)第2章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5)2.1 节水灌溉技术分类 (5)2.2 节水灌溉技术原理 (5)2.3 节水灌溉技术适用条件 (5)第3章灌溉水源与水质 (6)3.1 灌溉水源选择与规划 (6)3.1.1 水源调查与分析 (6)3.1.2 水源选择原则 (6)3.1.3 水源规划 (6)3.2 灌溉水质要求与处理 (6)3.2.1 灌溉水质要求 (6)3.2.2 水质监测与管理 (7)3.2.3 水质处理技术 (7)3.2.4 水质保障措施 (7)第4章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 (7)4.1 灌溉制度的制定 (7)4.1.1 灌溉制度概述 (7)4.1.2 灌溉制度的制定原则 (7)4.1.3 灌溉制度的制定方法 (8)4.2 灌溉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8)4.2.1 灌溉技术概述 (8)4.2.2 常见灌溉技术 (8)4.2.3 灌溉技术的应用 (8)4.3 灌溉设施的布局与设计 (8)4.3.1 灌溉设施布局原则 (8)4.3.2 灌溉设施设计要点 (8)4.3.3 灌溉设施布局与设计实例 (9)第5章微灌技术 (9)5.1 微灌系统组成与分类 (9)5.1.1 水源 (9)5.1.2 输配水系统 (9)5.1.3 灌水器 (9)5.1.4 控制与自动化系统 (9)5.1.5 微灌系统分类 (9)5.2.1 设备选型 (9)5.2.2 设备布置 (10)5.3 微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 (10)5.3.1 灌溉制度优化 (10)5.3.2 灌水器布局优化 (10)5.3.3 水质管理优化 (10)5.3.4 系统运行管理优化 (10)5.3.5 技术培训与推广 (10)第6章滴灌技术 (10)6.1 滴灌系统工作原理与特点 (10)6.1.1 工作原理 (10)6.1.2 特点 (11)6.2 滴灌设备类型及选型 (11)6.2.1 设备类型 (11)6.2.2 设备选型 (11)6.3 滴灌技术的应用案例 (11)6.3.1 果树滴灌 (11)6.3.2 蔬菜滴灌 (12)6.3.3 经济作物滴灌 (12)6.3.4 设施农业滴灌 (12)第7章喷灌技术 (12)7.1 喷灌系统组成与分类 (12)7.1.1 中心支轴喷灌系统 (12)7.1.2 移动喷灌系统 (12)7.1.3 固定喷灌系统 (12)7.2 喷灌设备选型与布置 (12)7.2.1 喷头选型 (12)7.2.2 输水设备选型 (12)7.2.3 控制系统选型 (13)7.2.4 喷灌设备布置 (13)7.3 喷灌技术的应用与优化 (13)7.3.1 喷灌技术应用 (13)7.3.2 喷灌技术优化 (13)第8章渠道防渗技术 (13)8.1 渠道防渗材料与结构 (13)8.1.1 防渗材料 (13)8.1.2 防渗结构 (14)8.2 渠道防渗设计原则与方法 (14)8.2.1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地形、地质、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宜的防渗材料和结构。
节水灌溉建设实施方案

节水灌溉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日益紧缺,节水灌溉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举措。
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节水灌溉建设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推广滴灌和微喷灌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浪费水资源的问题,而滴灌和微喷灌技术可以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蒸发和地表径流,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
通过推广这些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用水量,提高灌溉效率。
其次,我们将建设水资源调度和监测系统。
通过安装水表、流量计和土壤湿度
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和控制灌溉水量,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湿度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调度。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过度灌溉造成的土壤盐碱化和作物生长不良,还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
另外,我们还将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推广。
通过在农田中建设示范田,开
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掌握滴灌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和技术水平。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农田水利合作社,引导农民共同使用灌溉设施,减少农田水资源的浪费。
最后,我们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
资源的监测和调度,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灌溉水质,防止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工程的投入,保护水源地和水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之,节水灌溉建设实施方案的推行将对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
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这一方案,不断完善和落实,为实现节水灌溉和可持续农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1、综述1.1 项目背景本项目为**********地村节水工程实施方案。
******地村位于****************。
总土地面积14000亩,种植面积7000亩。
人均纯收入5000元/人。
本次设计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工程建设形式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由于该区处于半干旱地带,降雨量少,干旱成为当地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农业灌溉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
东地村基础设施薄弱,井的出水量不足,配套设施不健全,灌水方式粗放,灌水定额大,成本费用高,水资源浪费严重,对当地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改善灌溉条件,建设适宜当地生产的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是当务之急。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东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有利条件。
1.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村现有井因建设年限较长,井深不足,不同程度的存在出水量严重不足。
机泵露天放置无任何防护措施,风吹雨淋致使机泵老化严重,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灌水方式粗放,灌水定额大,成本费用高,据调查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6,水资源浪费严重。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种植结构的调整,生产生活用水也将加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将进一步尖锐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现实。
合理开发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高效连片节水工程,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和环境友好,才能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项目区农业生产现状及水资源现状,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可以改善当地灌溉条件,减少地下水开采,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产品成本,是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项目区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灌溉技术与当今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方式极不相称。
发展节水灌溉,使先进科学的灌水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
就项目区农田灌溉现状而言,即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浪费有限的水资源,发展节水灌溉,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总之,发展节水灌溉是党和政府倡导的共建和谐社会和节水型社会的需要,是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因此,高效连片节水灌溉工程的兴建是非常必要的。
1.2 项目概述1.2.1 建设内容及规模********村节水工程实施方案,设计在东地村新建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工程措施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单井平均控制面积143亩。
铺设输水管道8385米;利用现有机电井3眼,更新机电井4眼;配套200QJ63-36/3型功率11kw潜水泵7套;新建下卧式井房7座;开挖土方12074立方米,回填土方12074立方米。
工程总投资67.99万元。
施工工期为2个月。
1.2.2 技术措施鉴于项目区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节水灌溉项目区进行了实地勘测,总结当地以往节水灌溉工程经验,及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选择了较优的设计方案:即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形式。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当地大田种植较适宜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可以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减少输水渠道占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且管理方便克服了传统的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肥流失、土地板结、地力下降、水源浪费等弊端。
1.2.3 工程量新建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工程措施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铺设Ф140mm 输水管道8385米,更新机电井4眼;配套200QJ63-36/3型功率11kw潜水泵7套;新建下卧式井房7座;开挖土方12074立方米,回填土方12074立方米。
1.2.4 投资估算和工程效益指标节水工程实施方案,设计新建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工程措施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工程总投资67.99万元,其投资构成为:第一部分建筑工程投资17.5万元,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14.62万元,第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30.92万元,第五部分独立费用4.95万元。
项目建成后年可节水约8万m3,节水效益5.6万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万公斤;增产效益9.0万元;工程建成后,总增产效益为14.6万元,受益农户460户,受益人口1710人,人均增收85.4元/人。
改善灌溉面积1000亩。
经济评价结果表明,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8>1,经济净现值76.53万元>0,经济内部收益率20%>8%,投资回收年限为7年,回收期较短,故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综上所述,该项目实施后,使现有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并可获得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2.5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该工程由科尔沁区水务局组建工程管理机构,此机构为项目专管机构,立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
管理机构负责工程立项、建设、验收,资金管理等项工作。
并负责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事宜,同时负责制定落实项目区的各项管理措施。
工程建成后,移交给村委会,由村委会对水源工程、灌溉工程进行管理,并开展常规观测,对土壤墒情、灌水量、管道运行状况、运行成本及主要气象参数进行观测,建立技术档案。
确定收费标准。
并按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及灌溉制度进行科学灌水、计量灌水,实行定额灌水、计价收费,超出定额部分要加价收费。
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响应党和政府倡导的共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以达到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增产增收的目的。
2、项目区基本情况2.1 项目区自然、地理情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位于******。
总土地面积14000亩,种植面积7000亩。
项目区内交通便利,通讯快捷。
2.1.2水文气象项目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为干旱、半干旱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干燥寒冷。
年平均气温为6.2℃,最高气温39.1℃,最低气温为-30.9℃,境内光能资源充足,年日照总时数为2967小时,大于等于10℃的积温为3141.1℃,湿润指数为0.4-0.6,最大冻土层深度1.79米(1984年实测),无霜期为150天左右。
根据气象站降雨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94.43mm,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春季4~5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13%,夏季降雨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的69%。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17mm(20型蒸发皿),多年平均风速为3.9m/s,春季风大,最大瞬时风速达29m/s。
主要集中在春季3—5月份,并间有沙尘暴天气现象出现。
2.1.3 地形、地貌、土壤及水文地质1)地形、地貌、土壤项目区位于西辽河冲积平原中部,地势较平坦,地面平均比降0.4~0.6‰之间。
土壤类型以灰色草甸土和风沙土为主,土质以沙壤土和中壤土为主,土壤容重1.40~1.50g/cm3,田间持水量21~34%,有机质含量1.2%。
2)水文地质区属西辽河供水区,地下水主要贮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层砂类介质中,松散层厚度60~200余米,补给来源充沛,贮存了丰富的地下水,含水量水层累计厚度136m。
整个第四系含水层,主要由砂砾石、中细砂及粉细砂组成,期间常夹有数层亚砂土、亚粘土、粘土的透镜体。
因此,第四系地下水是具有统一连续水位的潜水。
由于含水层岩性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可将第四系含水体分为三个主要含水体,下部砂砾石含水量水层,厚达20~60米;中部中细砂含水层最达90~120米;上部粉细砂含水层,中部细中砂含水层在0~90米的范围内渗透系数为7米/昼夜,单井涌水量30~130m3/小时。
地下水化学类型CI Na和CI Ca,矿化度0.2~0.8g/L,pH值7.0~9.0,硬度大于9.62,辽河自西向东横贯科尔沁区全境,多年平均径流量5.26亿m3,地下水补给量1.47亿m3。
2.2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东地村现有农户460户,总人口1710人,劳动力1050人。
村总土地面积14000亩,种植面积7000亩,其余为村屯占地、坨沼地等。
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水平一般。
2009年度科区地方财政收入近20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
2.3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项目区种植面积1000亩,共有机井7眼。
由于机电井建设年限较长,单井出水量及井深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井群布局不合理;机泵露天放置无任何防护措施,风吹雨淋致使机泵老化严重,使用寿命大大降低,部分机泵损坏严重,不能正常运行,重新配套潜水泵;并且需要新建井房以保护机电井和水泵。
大部分地块由于未实行系统科学的节水灌溉措施,基本采用畦灌和垅灌,水资源浪费较大,亩灌溉定额为220 m3/亩。
项目区土地大都承包个人,以分散经营管理为主。
经调查项目区共有机电井7眼,可利用机电井3眼,4眼井因井深及出水量不足需要更新,水泵出水量不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更换7台潜水泵。
封闭机电井4眼。
2.4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村距通辽市区30公里。
总土地面积14000亩,种植面积7000亩,总人口1710人。
1、农田灌溉用水量2009年村灌溉面积为7000亩(均为地下水灌溉),全部为畦灌和垅灌,灌溉定额为220 m3/亩,灌溉用水量为154万m3。
1000亩节水工程实施后,灌溉定额为140 m3/亩,灌溉用水量为146万m3。
2、人畜用水量2009年东地村共有人口1710人,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55升/人·天,经计算人饮水量为3.43万m3。
经计算,东地村现状总用水量为157.43万m3,工程实施后总用水量为149.43万m3。
根据该区地下水综合补给模数13.86万立米/km2,可开采模数为11.15万m3/km2,项目区东地村总土地面积为9.34km2,则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4.14万m3。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东地村现状用水量为156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4.14万m3,缺水51.86万m3,属超采。
节水工程实施后总用水量为146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104.14万m3,余41.86万m3,地下水属超采。
3、技术方案3.1 编制依据1.《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新修订);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4.《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GB/T20203-2006;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90-98;7.《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8、1978年吉林省水文地质局《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9.《西辽河平原主要农作物灌溉模式研究成果汇编》;3.2 方案选择、建设内容3.2.1 方案选择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村是优质玉米生产区,土地较平整,集中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