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导学案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 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意图。

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

3.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观点。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被化学物品触碰后的照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课文、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师生问候,热身活动,进入学习状态。

2. 观察课桌上的铁制文具盒(或其它铁制品),引导学生发现它的特点和用途。

3. 引导学生思考:铁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质?此类问题需要用什么方法去解释和回答?二、呈现新知(15分钟)1. 学生个体反馈:“格物致知”四个字组合起来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2. 展示图片或者实物:被化学物品触碰后的照片或实物。

3. 学生个体反馈:请你描述一下这个照片或实物,以及它被化学物品触碰后发生的变化。

4. 学生个体反馈:你认为这个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为什么?5.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教师适时给予补充和指导。

三、理解课文(2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2. 逐段解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3. 学生个体反馈:在课文中,作者通过哪些例子阐述了“格物致知”的重要性?4. 学生个体反馈:你认为“格物致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帮助?请谈谈你的想法。

四、巩固提高(25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针对课文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解答。

2. 学生个体反馈:请你选择一个问题,向全班汇报你们小组的结论和观点。

3. 教师总结归纳各组的汇报内容,并给予适当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学生完成课堂小结。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部编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部编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

2.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3.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树立格物致知精神。

【重点难点】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

2.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树立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1.走进作者J粒子发现者——丁肇中1970年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三种夸克。

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他想进行实验,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

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宣开展了实验,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的实验,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而它来自于第四夸克。

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有三种夸克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丁肇中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字词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丁肇.中( ) 瞭.望()缅.怀()探察.( )格物致.知()儒.家()埋没.(mò)检.讨()清谈.()袖.手旁观( ) 不知所措.()彷徨..( ) 激.变()(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登高远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②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③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④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地谈论。

()⑤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⑥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⑦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⑧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二、探究案1.课文结构梳理2.思考探究(1)第1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作者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3)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哪些材料来加以印证,让演讲更有说服力呢?(4)在演讲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王阳明的事例和中国留学生的事例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这些事例已经很有说服力了,可作者为什么还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呢?试从演讲的角度探讨其原因。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格物致知”这一古代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文章通过讲述古代圣贤追求真理的故事,强调了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

本篇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适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古代儒家学说和道德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概念和观念产生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同时,学生对故事性的文章较为感兴趣,可以通过讲述古代圣贤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了解古代圣贤追求真理的过程和精神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真理、崇尚道德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体会古代圣贤的精神品质。

2.难点: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道德观念和儒家学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圣贤的精神风貌。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古代儒家学说和道德观念,准备相关讲解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文章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文章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演示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演示教学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一、回顾复习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三、合作探究1、生字正音。

丁肇中()嘹望()授予()彷徨()儒家()埋没()2.词语解释。

授予:彷徨:清谈:袖手旁观:不知所措:四、精讲点拨1、朗读课文。

2、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各段的中心句,然后分析归纳,理出课文的层次结构。

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然而,在引导讨论过程中,我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观点,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成长。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适时给予学生启发和指导,避免他们陷入思维困境。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让我意识到,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方式,我认为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继续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更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意识到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重点难点解析的结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但在实际操作中,我还需要注意讲解时的语言表达,力求简洁明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4.领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5.体会作者倡导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6.学会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刻理解,使学生能够领悟到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
2.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课文论证方法,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索未知。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法指导:1.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2.先回忆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论证方法;然后浏览本文,标注本文的论证方法,再同桌交流。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

1.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作者在课文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

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2.对比论证。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二、预习任务(一)基础梳理1.初读课文,圈点勾画文中的字词句。

2.处理旁批,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二)同桌互探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三、预习检测1.本文作者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家,________奖获得者。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及反思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观点的印证作用。

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则消息: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丁肇中教授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1.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例如:“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请在文中画出每段的关键句,且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3.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知,知识、认识。

4.格物致知:格,推究,探察;致,获得。

意思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实验精神”。

那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明确:论点是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明确: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目标导学二:细节探究(一)阅读2-5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是什么书?明确: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是儒家主要经典。

2.“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明确:出自《大学》。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2.教学难点
-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分析中,需要教师引导和练习。
-写作技巧的掌握: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 “格物致知”精神的现代意义理解:学生可能难以从古代文化中提炼出现代价值,需要教师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小组合作中的有效沟通: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他人,形成有效的讨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格物致知”的概念和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科学家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问题的答案。
-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应学会如何将议论与叙述相结合,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作文质量。
-实践应用:学生能够将“格物致知”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实际意义。
举例解释: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家案例,如牛顿的苹果故事,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
-指导学生识别课文中议论与叙述的转换点,如作者在叙述科学家案例后,紧接着提出自己的见解,强调这种写作手法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格物致知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深入探究其内在规律的精神。它是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科学家如何通过格物致知的精神,发现自然界中的规律,例如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第1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5分钟)小组分工提示:在本环节自学过程中,请同学们按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小组协调员组织学习开始学习、监督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督导本组同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计时员根据自学任务督导本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

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积累常识(3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基础梳理”进行学习。

(1)作者介绍:丁肇中,1936年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市。

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用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这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

(2)背景资料: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都高分低能。

这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填空本文选自,作者,美籍华裔家,获得者。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

宋代朱熹将其与《》、《中庸》和《孟子》编在一起,称为“”。

3、自学教材(4分钟)(1)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朗读预习课文,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补全词语。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注意与方言区别,注意与形近字的音不同,注意声调。

)丁肇.()中瞭.()望彷徨..()()手旁观不知所()(2)“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4、理解内容(7分钟)(自学指导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一、说教材指导思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编排的课文全是议论文,除了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一些常识,培养阅读议论文的兴趣外,更要明白教材目标。

“格物致知”是一篇漫谈式议论文,除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有服务人类,回报于社会的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本文是丁肇中在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演讲的一篇演说词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二、说学情学生在七八年级侧重学习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而议论文很少接触,到了九年级才第一次真正接触议论文。

关于议论文的问题知识,我在上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一文时,已经系统讲过了,同学们对议论文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但是,要想学生加深对议论文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通过上第四单元第一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可以看出来,除了部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其余大部分学生对议论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观望状态,因此,在学习此篇课文时,我想还是通过结合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体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第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举例:分析课文中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3)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举例:讨论格物致知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难题的情况?”(例如,修理一个复杂的玩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格物致知的奥秘。
-举例:仿写课文中“所谓格物,就是观察事物,研究事物,以求真知”等句子。
2.教学难点
(1)理解“格物致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格物致知”的精神应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实证意识。
-举例:让学生举例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运用格物致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指导学生识别课文中的对比、举例等论证手法,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论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观察研究”和“真知灼见”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将格物致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Leabharlann 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格物致知是指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以达到真知灼见的境界。它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青海一中李清【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人。

【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1、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2、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肇( )埋没( ) 彷徨( )嘹望()授予()2理解词义格物:致知:彷徨:修身:清谈:诚意:正心:齐家:袖手旁观:一帆风顺:3本文是一篇(文体),作者_______是美国华裔______家,________奖获得者。

4、在文章中找出表明论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目标】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

3、联系学生本质,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 。

这已不能够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依照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作者介绍丁肇中, 1936 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美籍华侨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 ,1976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

【基础检测】第1页/共3页1生字注音肇()朱熹()中庸()...论语()淹没()彷徨()....儒家()研究()测量()...2词语讲解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彷徨:惊慌失措:隔岸观火:【整体感知】阅读课文,你能从提出问题、解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大纲吗?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1):第二部分(2~12):第三部分( 13):【合作研究】1.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认识释,请找出来。

第2页/共3页2.本文主要商议什么问题?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拓展延伸】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做简单解析。

2.为什么要倡议“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第3页/共3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教学过程及步骤:一、自主预习(预习等级:组长签字:)1.作者情况。

(有关信息学生自己查资料)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资料链接:丁肇中讲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

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

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

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

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目相信权威、相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

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

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

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工作有兴趣,勤奋工作。

……2.字词积累。

(1)积累生字:(2) 理解词义。

格物致知:袖手旁观:齐家:修身:二、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 1 ):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 —12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13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三、课堂研讨1.自主学习,课堂展示(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含义:从探索物体而获得知识。

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原因:第一,传统教育导致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意义: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对当今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导学案(word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导学案(word版)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核心理论,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所注重的重要环节之一。

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文件,对教育机构改革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解读。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和理论知识水平是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重要能力。

本课作为课本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贯彻,将课堂环节设计进行了细致剖析,力求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理想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一、回顾复习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三、合作探究1、生字正音。

丁肇中()嘹望()授予()彷徨()儒家()埋没()2.词语解释。

授予:彷徨:清谈:袖手旁观:不知所措:四、精讲点拨1、朗读课文。

2、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各段的中心句,然后分析归纳,理出课文的层次结构。

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五、学生小结这篇文章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现在的教育。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分数都很高,可是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学习不能过于偏重知识的纯记忆,而应多实践、多动手,要培养创新精神。

否则,即使我们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生、学者,也不可能有大的创造力。

六、达标测试一、根据本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A.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行驶。

() B.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C.一抬脚就成功。

() D.事情在于人做。

()二、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B.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C.一切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

D.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尊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三、用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寻求新知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实验的过程消极的观察,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C.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七、布置作业:读读写写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主备人: 孟金凤复备人: 张玉彬一、回顾复习听写字词二、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2.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三、合作探究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第二,(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实验的方法第一、第二、(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已经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6)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原因有以下三点:(7)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四、精讲点拨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论证和论证2、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结合课举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某一论点,使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此外,文章还采用了的论证方法,能够使说明的道理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达到演讲的目的。

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领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这两种状况的对比,让人明白实验的重要性。

五、学生小结我国基础教育的缺点就在于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缺点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会使我们这些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我们学校也需要对现在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不能光考察学生的书面知识,而应该设置一些实践考试,去考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行的教育现状。

六、达标测试1.解释下列词语。

①格物致知:。

②袖手旁观:。

③一帆风顺:。

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七、布置作业: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

”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

“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

”这就像柳宗元的《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3.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4.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A.比喻论证B.举例论证C.类比论证D.引用论证5.文中概述柳宗元《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

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

6.“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

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不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3.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

比如,“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一个主题即“格物致知”。

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

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

作者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

二、预习导学1、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生字正音。

丁肇.中()嘹.望()授予.()彷徨..()儒.家()埋没.()3.词语解释。

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彷徨:比喻走来走去犹豫不决。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着急。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各段的中心句,然后分析归纳,理出课文的层次结构。

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第二课时四、合作探究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