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违法使用含铝泡打粉
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看法
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看法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发布公告: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即明矾)。
此规定的颁布,有助于膨化食品和馒头、包子等食品中铝超标问题的解决,但是对于油条、蛋糕、饼干等糕点食品,以及餐饮常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等面食,恐怕仍然难以避免因使用含有明矾泡打粉造成铝超标的问题。
据报道,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铝,会干扰机体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尤其对老人、儿童和孕妇产生危害最大,可能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老年人痴呆,影响孕妇的胎儿发育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全人群中有32.5%的人饮食中铝超过标准规定的摄入量。
油条、包子、馒头都是我们的主食食品,然而这些主食食品却存在着铝超标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加工者使用了含有明矾的泡打粉。
泡打粉又叫复合膨松剂,是许多面食常用的添加剂,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产生气体,使食品的体积膨大。
过去泡打粉主要是在油条、糕点、饼干等食品中使用,而近年来,馒头、包子等发酵面制品加工者也开始使用泡打粉,这是因为加工馒头、包子使用泡打粉,可以很好弥补酵母的产气不足,使得加工的馒头、包子体积大而饱满。
据一些资料介绍,我国泡打粉的年消费量在6-7万吨,而其中主要是以含有明矾的泡打粉为主,众多的加工者在食品中使用的都是含有明矾的泡打粉。
事实上食品加工者只要使用含有明矾的泡打粉,就很难避免食品中的铝超标。
要弄清楚这一点很简单,通过当地食化店销售的泡打粉就会知道,凡是含有明矾的泡打粉,配料表中标注的明矾含量大都在40%左右,核算成铝含量为4.2%左右,也就是100公斤的泡打粉含铝量为4.2公斤左右。
我国标准规定,每公斤食品中的铝含量不得超过0.1克,如果含有明矾的泡打粉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为1%,每公斤食品中的铝含量就会达到0.3克左右,超过国家标准2倍。
网上查询一下就会清楚,一般食品中泡打粉的使用量大都在1%以上,比如:油条一般为2-2.5%、包子2%、馒头1%、鸡蛋糕1.5-2%、桃酥1%。
餐饮业制做面食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餐饮业制做面食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2014年5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粮食局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明确规定:自2014年7
月1日起,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1]
禁止使用含铝配方泡打粉
泡打粉是一种食用型添加剂,它是由苏打粉配合其它酸性材料,并以玉米粉为填充剂的白色粉末。
它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又称为发泡粉和发酵粉,主要用作面制食品的快速疏松剂。
泡打粉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含铝泡打粉,一种是无铝泡打粉。
香甜泡打粉、油条精等属于含铝泡打粉,主要含有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成分;无铝泡打粉则不含,如用焦磷酸二氢二钠、葡萄糖酸内酯等代替明矾作为泡打粉的酸味剂。
禁止使用含铝配方泡打粉
含铝配方:钾明矾46%(学名:十二水合硫酸铝钾(Alum)又称:明矾、白矾、钾矾、钾铝矾)、碳酸氢钠、碳酸钙、淀粉、糖精钠0.3%、香兰素。
无铝配方:焦磷酸二氢二钠38%+碳酸氢钠32%+淀粉15%+磷酸二氢钙5%+酒石酸氢钾5%+碳酸钙5%。
配料中的钾明矾过量食用会对人体有一定毒害作用,被医学证明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否则会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
及引起老年性痴呆症。
禁止使用含铝配方泡打粉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全市餐饮单位在制作面食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含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食品添加剂,如含铝配方的泡打粉。
铝包子是什么意思_怎么鉴别
铝包⼦是什么意思_怎么鉴别 铝包⼦是什么呢?铝包⼦对⼈体有什么伤害呢?铝包⼦鉴别⽅法有哪些?⼩编为⼤家整理了铝包⼦的意思解答和铝包⼦鉴别⽅法,希望可以帮助⼤家! 铝包⼦是什么意思 铝包⼦是指在制作包⼦的过程中,违法使⽤了含有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的泡打粉⽽制作出来的包⼦[1] 。
铝包⼦鉴别⽅法 如何鉴别是不是“铝包⼦”,早点专家也提供了“四招”—— 捏松软:含铝“泡打粉”不仅发⾯速度更快,制作起来省时省⼒,⽽且蒸出来的包⼦⽪颜⾊更好看,吃起来有丝丝甜味。
察⽓孔:馒头包⼦如果添加了明矾,颜⾊会异常的⽩,掰开以后看发酵的⽓孔,也⽐较细⼩⽽且均匀。
不⽤含铝添加剂的包⼦和馒头,看起来相对⼲瘪实在,吃起来却特别有嚼劲。
看颜⾊:真正的⽼⾯馒头会⽩中微黄,即使捏扁了,松⼿后也会很快还原。
添加了泡打粉、增⽩剂等添加剂,馒头个头⽐较⼤,但⼀捏就扁不易还原,掰开可以看到蜂窝较⼤,⽽加酵母粉的馒头蜂窝⼩,更有嚼头。
尝味道:⽼⾯馒头还会有⼀股淡淡的⾯⾹味,⽽使⽤添加剂的馒头,吃到⼝⾥会有发糕或⾯包味。
铝包⼦是什么:铝包⼦事件危害 ⾷⽤“铝包⼦”的危害 国家禁⽌在制作包⼦时使⽤硫酸铝钾(钾明矾)和硫酸铝铵(铵明矾)。
公开报道显⽰,明矾是⼀种含铝添加剂,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量⼆氧化碳来达到让⾯粉起发的作⽤。
这样做出来的包⼦蓬松,颜⾊也更为鲜亮。
但是明矾属于含铝添加剂,铝元素的摄⼊过量会对⼈体造成不⼩的伤害。
铝具有聚集性,⼀经吸收后会进⼊体内⼤部分器官,主要⼤量积聚于⾻骼,对⼤脑和肾脏也有损害,长期摄⼊铝会出现记忆⼒减退、智⼒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另外会导致⾻质疏松、关节疼痛等。
对⼉童则影响更甚,不仅影响⼉童⾻骼的⽣长,还会引起婴幼⼉的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发育障碍。
关于“铝包⼦”的禁令 根据国家卫计委等5部门《关于调整含铝⾷品添加剂使⽤规定的公告》的规定,⾃2014年7⽉1⽇起,⼩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制品、⾯糊、裹粉、煎炸粉外)不得使⽤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
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
(2014 年第 8 号)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现决定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等 3 种食品添加剂,不再允许膨化食品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并调整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
现公告如下:
一、自 2014 年 7 月 1 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2014 年 7 月 1 日前已按照相关标准使用上述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二、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食品工业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企业规范相关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活动。
防止馒头、自制面食铝含量超标的指导意见
如何防止自制面食铝含量超标?发酵粉又叫泡打粉,属于复合食品添加剂,是泡制馒头、面包、甜点的常用材料之一,作用是令面团膨涨,改良口感。
泡打粉主要分含铝的泡打粉和不含铝的泡打粉:1、含铝的泡打粉,如佛山市霞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双喜牌泡打粉”,其配料一般有:硫酸铝钾、碳酸氢钠、碳酸钙、面粉、玉米淀粉。
硫酸铝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以下称为标准),规定铝含量≤100mg/kg,使用不当会引起铝含量超标。
2、不含铝的泡打粉,如安琪酵母公司生产的“百钻无铝双效泡打粉”,其配料一般有:焦磷酸二氢二钠、碳酸氢钠、玉米淀粉、磷酸二氢钠、酒石酸氢钾、碳酸钙。
其中焦磷酸二氢二钠、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酒石酸氢钾、碳酸钙为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对焦磷酸二氢二钠、碳酸氢钠、酒石酸氢钾、碳酸钙按生产需要量加,磷酸二氢钠≤500mg/kg。
因为不含铝,相对而言,安全性较高。
近年来,我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餐饮店、集体食堂的自制面食类食品进行抽检,发现有多家单位超量使用泡打粉,导致面制品铝含量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的规定。
主要原因是含硫酸铝钾泡打粉使用频率高、量大,但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中没有明确的使用量的规定,使用单位未配备相应的称量工具,操作人员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凭经验添加。
铝对人员有较强的危害性,脑组织对铝元素有亲和性,脑组织中的铝沉积过多,可使人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行动迟钝、催人衰老,当铝在人体内含量超过正常人的5~10倍时,能抑制消化道对磷的吸收,使血清无机磷水平下降,引起骨骼软化、关节疼痛。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使用意见:1、使用含铝泡打粉的单位应配备符合要求的称量工具,按照《标准》准确计算使用量。
要求在100斤面粉中不得加多于5÷铝含量(泡打粉中所表明的铝的百分比)克。
例:泡打粉中所表明的铝含量为4.3%,则5÷4.3%=110克,100斤面粉中不得加多于110克的泡打粉;2、泡打粉生产厂家必须标注具体的用量标准,而不能笼统标注“根据GB2760规定,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3、最好使用无铝的泡打粉作为自制面食的发酵添加剂(如:甘其食、老台门等使用的是安琪酵母无铝双效泡打粉,用量有明确标注)。
请您关注面制食品中膨松剂的使用情况
请您关注面制食品中膨松剂的使用情况馒头、包子、油条、面包等食品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有文化底蕴的传统食品,深受华人喜爱。
不管在大城小镇或偏远乡村,不管男女老幼,人们几乎天天跟这些面食为伴,却往往不注意这些面食中存在的铝害。
一.使用明矾、含铝泡打粉等添加剂的危害。
在传统面制食品制作过程中为了使面制食品松软可口,往往采用含铝泡打粉、明矾等食品添加剂来发酵面团。
这两类产品主要是通过化学蓬松的方法使面团实现瞬间膨大,在操作上相对比较方便、对时间要求不高、价格上很便宜,这些特点掩盖了产品本身的缺陷——铝害,而加之很多消费者或使用者它们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使其仍存在较大销售空间。
明矾是一种以硫酸铝为主要成分的复合盐类,含有大量的铝元素,部分泡打粉也同样存在含铝成份。
试验证明:人体长期摄入过多铝元素,会影响钙和磷的正常代谢,降低免疫功能,沉积骨骼中造成骨质疏松;沉积在大脑中使记忆力衰退\老年性痴呆;沉积于皮肤导致皮肤皱纹增多;儿童还影响其脑部发育。
因此,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正式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并要求加以控制。
二.当前面制食品“铝害”大大超过国家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面制食品中铝的限量为100mg/kg(GB2760-2011)。
但是,传统方法制作的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往往达到200-800mg/kg,超出国家规定限量2到8倍。
以今年2月份衢江区“餐剑一号”行动抽样检测为例:此次“餐剑一号”行动抽样检测共抽样送检了6家单位11类面制食品样品,检测报告结果显示,抽查11份面制品样品中有6份铝含量超标,合格率仅为45.46%,最高的铝含量超过国家标准6.08倍。
三.解决“铝害”要从源头抓起。
衢江区食品药监局从今年3月份开始对辖区内经营自制油条、馒头、煎饼、糕点等面制品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餐剑一号”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含铝膨松剂采购、使用、保管是否规范,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完善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全面落实食品添加剂的“一备案一公式”和“三台账和五专管”制度,从源头解决面制品铝含量严重超标问题。
包子、馒头禁止使用含铝泡打粉
包子、馒头禁止使用含铝泡打粉
包子、馒头使用泡打粉,能使蒸出的包子、馒头个大饱满,不少蒸包子、馒头都在使用泡打粉!泡打粉有含铝和无铝两种,2014年7月1日国家颁布新的法规,禁止在包子、馒头等发酵面制品中使用明矾,也就是禁止使用含铝泡打粉。
据报道长期食用含铝食品,容易引起记忆力减退与智力下降,对健康侵害严重,而包子、馒头属于主食食品,铝超标对人体危害更大,这也是国家颁布禁止在包子、馒头等主食发酵面制品中使用含铝泡打粉的主要原因。
随着国家禁令的颁布,包子、馒头中使用含铝泡打粉就属于违法行为,目前不少地方执法部门都已重视包子、馒头中使用含铝泡打粉的查处,网上已有因在包子、馒头中使用含铝泡打粉而被判刑的案例。
建议包子、馒头加工者应该重视这一问题,不要再使用含铝泡打粉,以免给自己的生意带来风险!
海韦力生产的包子泡打粉和双效馒头改良剂(馒头专用无铝泡打粉)均未添加铝明矾,不会造成食品中的铝超标,包子、馒头加工者可放心使用!
包子专用无铝泡打粉馒头专用无铝泡打粉。
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被禁用
龙源期刊网 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被禁用作者:来源:《家庭医学》2015年第07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最近举行的“控铝促健康”开放日活动上发布消息,该中心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全人群膳食铝平均摄入量分别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935毫克和0.641毫克,分别为PTWI的146.8%和32.1%,北方人是南方人的4.6倍。
其中面粉、馒头、油条和面条中含铝添加剂是主要摄入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于2011年6月,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即PTWI)确定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毫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吃120毫克铝依然是安全的。
但《报告》显示,根据对各种常见使用含铝添加剂食品的铝含量监测估算,一名体重为55公斤的成人每周如消费79克海蜇、255克油条、496克油饼、861克麻花、871克粉条、1110克馒头、1304克炸糕、2182克膨化食品、3235克面条、3890克面包中的任何一种,其膳食铝摄入量就已超标,而体重为30公斤的儿童每周仅消费一半的量,也会铝摄入超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李宁研究员介绍,造成我国居民膳食铝平均摄入量超标问题严重有两个原因,一是既往铝添加剂过量滥用普遍,亟待加强监管;二是现有相关标准对铝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和范围的规定过于“宽松”。
在7月1日之后,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膨化食品中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
常用的明矾,就是硫酸铝钾。
据研究,如果新标准能严格执行,我国居民铝的平均摄入量将下降85.6%,低至PTWI的12.92%。
过量摄取含铝的食品,铝容易在大脑中积累,使人的记忆力丧失,导致老年痴呆,此外还会损害成骨细胞的活性,导致人体钙含量的不足。
常见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酿皮、擀面பைடு நூலகம் 米面及其制品(自 、凉皮等
制)
面条等生湿面 制品
铝的残留量 铝的残留量
硼砂
《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规定,从2014年7月1日开始,膨化食品、馒头、发糕等面制品生产中,不得再使用 任何含铝泡打粉和明矾等含铝食品添加剂。
《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规定,从2014年7月1日开始,膨化食品、馒头、发糕等面制品生产中,不得再使用 任何含铝泡打粉和明矾等含铝食品添加剂。
苯甲酸等食品防腐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豆制品中不得添加苯甲酸和亚硝酸盐,山梨酸只能在豆干再制品和新型豆制品
剂
中添加,且最大使用量为1g/kg,其他豆制品中不得添加山梨酸。
亚硝酸盐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 酱卤肉制品类亚硝酸钠,残留量≤30mg/kg
食品品种
常见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
食品细类
检验项目
相关规定
馒头、花卷等
铝的残留量
《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规定,从2014年7月1日开始,膨化食品、馒头、发糕等面制品生产中,不得再使用 任何含铝泡打粉和明矾等含铝食品添加剂。
硼砂
硼砂是国家《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明令禁止作为添加剂使用的物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铝的残留量≤200mg/kg(干样品,以Al计)。[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批准β-半乳糖苷酶为食品添加剂新品 种等的公告(2015年第1号)]
二氧化硫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淀粉制品不得用SO2熏制
非发酵性豆制品
豆腐、豆腐皮 等
肉制品
关于各类食品中使用含铝泡打粉的规定
海韦力提示:由于使用含铝泡打粉加工出的食品容易造成铝超标,据报道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品对人体有害,所以对于食品加工者来讲一定要选用无铝泡打粉,既省心又安全!
、裹粉、煎炸粉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 计)
06.03.02.05
油炸面制品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 计)
06.05.02.02
虾味片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 计)
07.0
焙烤食品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 计)
09.03.02
腌制水产品(仅限海蜇)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 计)
注:此表摘自GB2760-2014,第58页。
另外,2014年国家颁布新规,禁止在“小麦粉及其制品”和“膨化食品”使用明矾的规定,也就是禁止在包子、馒头、烧饼等小麦面制品和膨化食品中在使用含 铝泡打粉,也就是只要在上述食品中使用含铝泡打粉即使铝含量没有超过100mg/kg也属于违法行为。为了避免经营风险,包子、馒头、烧饼等小麦面制品和 膨化食品的加工者,不要再违法使用含铝泡打粉。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对各种食品中使用泡打粉的铝含量做了明确的规定
食品中使用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的限量表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04.04
豆类制品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知识考试题库(餐饮类)
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知识题库[餐饮服务类](共205 题,其中判断103 题,单选59 题,多选43 题)一、判断题(共 103 道)1.餐饮服务提供者对其加工制作和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
(对)2.任何单位将食堂对外承包经营,单位的负责人都要对食品安全负责。
(对)3.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委托社会供餐,也要对食品安全负责。
(对)4.学校(含托幼机构)校(院)长是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对)5.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保证食品安全。
(对)6.食品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经考核合格。
(对)7.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连锁餐饮企业总部、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对)8.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负责对购买的食品原辅料、食品加工制作过程、餐饮具清洗消毒、环境卫生等进行管理。
(对)9.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罚款。
(对)10.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对)11.倡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公开加工过程,公示食品原料及其来源。
12.食品经营许可申请人应当对许可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对)13.委托他人办理食品经营许可申请的,代理人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以及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对)14.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食品经营许可证。
(对)15.转让餐馆时,可以将食品经营许可证一并转让。
(错)16.食品经营许可的事项发生变化后,应当在10 个工作日内申请变更。
(对)17.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对监督检查人员现场检查中形成的检查记录、询问记录和抽样检验等文书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对)18.日常监督检查结果为不符合,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时,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边整改边经营。
(错)19.日常监督检查结果为基本符合时,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限期整改,并报告整改情况。
蒸馒头可以使用含铝泡打粉吗
蒸馒头使用泡打粉,能使蒸出的馒头个大饱满,效果很好,不少蒸馒头都在使用泡打粉!泡打粉有含铝和无铝两种,2014年国家颁布新的法规,禁止在馒
头等发酵面制品中使用明矾,也就是不能使用含铝泡打粉。
据报道长期食用含铝食品,容易引起记忆力减退与智力下降,对健康侵害严重。
长期摄入过量的铝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尤其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和孕妇产生的危害更大,而馒头属于主食食品,铝超标对人体危害更大,这也是国家颁布禁止在馒头等主食发酵面制品使用含铝泡打粉的主要原因。
随着国家禁令的颁布,馒头中使用含铝泡打粉就属于违法行为,目前不少地方执法部门都已重视馒头中使用含铝泡打粉的处罚和查处。
建议蒸馒头应该重视这一问题,不要在使用含铝泡打粉,以免给经营带来风险!
海韦力馒头泡打粉不仅具有无铝泡打粉效果,同时也具有馒头改良剂的效果,是蒸馒头的新技术,可以替代含铝泡打粉用于馒头中。
孩子应远离的七种含铝食物
孩子应远离的七种含铝食物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规定,从2014年7月1日开始,馒头、发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也就是俗称的“明矾”。
笔者走访市场发现,虽然街头的小吃店、馒头摊声称未使用相关添加剂,但由于明矾在市场上可以随意购买,如果监管不到位,明矾在使用中仍会出现真空地带。
一、铝超标的危害铝在人体内沉积,一般很难排出,这样会影响铁、镁、锌、硒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另外如果长期超量摄入铝,会增加人体肝脏、肾脏的负担。
据研究显示,铝元素能损害人的脑细胞,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会提前出现脑萎缩、痴呆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介绍,调查显示,对于我国的高食物量消费者、爱吃面食的北方地区居民和膨化食品食用量较大的14岁以下儿童等三类人群,目前通过摄入含铝添加剂食品已导致铝摄入量超过临界值,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需予以重点关注。
二、孩子需远离的含铝食物1.海蜇。
凉拌海蜇是一道非常常见的夏日凉菜,但是海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明矾,一般被称为“三矾二水”工艺,比率合适的明矾也能较好地保证产品的口味,但太多的明矾会造成铝残留过高,有些不良商家会将没有完全处理的二矾海蜇产品作为成品销售。
2.油条。
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炸油条时放入明矾是为了让油条膨胀的更好,吃起来松脆,但也导致含铝过多,对健康不利,因而不建议儿童食用。
虽然如今很多商贩宣称没有添加明矾,但只要是膨胀得比较大的油条,多半都含有明矾。
3.麻花。
麻花跟油条类似,也用添加明矾做发泡剂,让麻花更加膨胀,吃起来更松脆。
当然也有不含明矾的麻花,但鉴于麻花属油炸食品,反复沸腾的油会产生苯并芘,苯并芘为致癌物质,因而不建议儿童食用。
4.粉条、粉丝等。
粉条、粉丝、粉皮、凉粉、凉皮等淀粉类食品在制作时常会加入明矾,主要作用是使成品在烹煮时有韧性,不易被煮烂,也就是常说的筋道,口感好。
有铝泡打粉有没有毒
一、有铝泡打粉有没有毒常吃有铝泡打粉有害。
泡打粉的重要成分是明矾,碳酸氢钠,应为食物增加剂。
用量不大,但是常年食用,会使铝的摄取量明显增高,而且会造成骨质疏松症、血虚,甚至作用神经细胞的发育,作用其他矿物质的消化吸收,对身体不好。
酵母是自然的微生物,自身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可防止B族维生素缺少症,是能够适当利用的。
有铝泡打粉有没有毒二、使用含铝泡打粉怎么处罚使用不合格或者有毒的食品添加剂,按照我国食品药品管理相关法规,是要吊销执照和给以处罚的,如果造成严重后果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这称为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其他行政处罚”,限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这一范围。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四种。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涉及的行政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有关货物、物品、走私运输工具、暂停报关执业、撤销海关注册登记、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等。
四、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处罚法定原则是最基本的行政处罚原则,是依法行政原则在行政处罚领域的具体体现。
其基本内涵就是处罚依据法定、处罚种类法定、处罚主体法定、处罚程序法定、处罚形式法定、处罚职权职责法定。
《行政处罚法》第3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根据这一规定,处罚法定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处罚设定权法定。
处罚设定权法定是指哪些法律规范可以设定行政处罚及其设定哪些种类的行政处罚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
居家保健要慎用含铝泡打粉
居家保健要慎用含铝泡打粉
目前,市场上泡打粉分为含铝和无铝两种,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这里提醒大家,居家保健要慎用含铝泡打粉。
目前,市场上泡打粉分为含铝和无铝两种,含铝泡打粉虽然也是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但用量有限定,且价格仅为无铝的三分之一。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价格低廉的含铝泡打粉,致使糕点铝含量超标。
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并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正常的生化反应。
长期摄入铝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尤其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和孕妇危害更严重,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老年人出现痴呆,孕妇摄入则会影响胎儿发育。
如果是家庭做蛋糕之类的食品时,
尽量不加添加剂,可以使用酵母发酵的方法,这样安全又健康。
关于不含明矾泡打粉中铝含量的相关说明
关于不含明矾泡打粉中铝含量的相关说明1、关于泡打粉含铝量标注规定?依据《复合膨松剂》国家标准GB 25591-2010第4款其他的规定“应在包装标示上标示产品的铝含量,检测方法参见附录 D。
”依据此规定,一是泡打粉的包装袋上必须标示铝含量,二是泡打粉铝含量的检测法定标准是“附录 D”。
2、为什么不含明矾的泡打粉也含有铝?传统的泡打粉通常都是采用明矾复配而成,明矾含量大都在40%左右,其中铝含量为4.2%左右,也就是1kg泡打粉的含铝量在40克以上。
而不用明矾复配的泡打粉之所以也能检测到微量的铝,主要是因为铝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元素,一般食品原料中都含有微量的铝,比如,面粉中铝的含量一般是15mg/kg(15ppm)左右,所以即使不用明矾生产的泡打粉也会检测出微量的铝。
3、关于不含明矾泡打粉铝含量的标示说明?国家标准附录 D规定的泡打粉铝含量的检测误差是0.1%,也就是100mg/kg, 依据标准规定,只要泡打粉中铝含量<100mg/kg就可以把铝含量标示为零,也就是“未检出”。
由于生产泡打粉的原料中铝含量大都在20ppm以下,所以泡打粉生产商就把铝含量标示为<20mg/kg。
主要是因为一些用户由于不了解泡打粉的检测标准,常常用《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5009-182-2003以及其它微量检测法检测泡打粉中的铝含量,尽管检测铝含量的检测数据都不会超过100ppm,一般都在<20mg/kg以下,但是如果企业把铝含量标示为“零”,或者“不含铝”,往往会造成一些争议。
所以,只要用户提出所用泡打粉检出铝含量小于<100mg/kg的数据,就可以断定不是采用国家规定的泡打粉铝含量的检测标准,属于采标有误!4、关于不含明矾泡打粉对食品中铝含量影响根据泡打粉铝含量的标示,用户可以很好的区别是不是含有明矾,只要含有明矾,一般铝含量都在4.0%左右。
一般食品只要用泡打粉,使用量大都在1-2%,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铝的残留量应小于等于100mg/kg,所以用户只要使用含明矾的泡打粉就会造成食品中铝超标数倍。
含铝泡打粉的使用范围
含铝泡打粉的使用范围以含铝泡打粉的使用范围为题,本文将介绍铝泡打粉的特性和适用领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产品。
铝泡打粉是一种常见的化工材料,其主要成分是铝粉。
铝泡打粉具有轻质、耐腐蚀、绝热、吸音等特性,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含铝泡打粉常用于建筑材料中。
由于铝泡打粉的轻质特性,可以用于制造轻质混凝土、轻质砖等建筑材料,使得建筑物的重量减轻,从而减少了对基础的压力,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此外,铝泡打粉还能增强混凝土的绝热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含铝泡打粉在汽车制造中也有广泛应用。
铝泡打粉可以用于制造轻质汽车零件,如车身、发动机盖等。
由于铝泡打粉的轻质性能,能够减轻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行驶性能。
另外,铝泡打粉还具有吸音的特性,能够降低汽车的噪音污染,提升驾乘舒适度。
含铝泡打粉还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制造中。
铝泡打粉可以用于制造散热器,提高电子产品的散热性能,保护电子元件的稳定工作。
同时,铝泡打粉还可以用于制造电子产品外壳,提供良好的屏蔽效果,减少外界干扰,保护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
含铝泡打粉还可用于食品和药品工业中。
铝泡打粉可以用作食品的发泡剂,增加食品的松软度和口感,提高食品的质量。
同时,铝泡打粉还可用于药品的制剂工艺中,作为药品稳定性的改善剂,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含铝泡打粉还可以在环保领域得到应用。
铝泡打粉可以用于污水处理中,作为污水处理剂,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净化水质。
同时,铝泡打粉还可以用于废气处理中,作为废气净化剂,能够吸附和分解有害气体,减少空气污染。
含铝泡打粉具有多种特性,适用范围广泛。
它在建筑材料、汽车制造、电子产品、食品药品和环保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对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铝泡打粉。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样本(四篇)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样本1、食品添加剂做到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GB2760—____《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杜绝使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中物品的现象。
3、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了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
尽可能不用食品添加剂,确须使用的,应在限量范围内使用。
4、采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如明矾、泡打粉、小苏打、臭粉等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包装标签上应注明中文“食品添加剂”字样,并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生产许可证编号,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
5、购入食品添加剂时,须索证索票并登记台账。
应索取生产许可证明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6、严禁违法使用硼酸、硼砂、罂粟壳、废弃食用油脂、工业用料等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禁止使用亚硝酸盐。
7、油条、糕点、面食等常用的泡打粉等含铝膨松剂,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防止铝含量超标;应首选使用不含铝的酵母粉、塔塔粉等食品添加剂。
糕点禁用苯甲酸、苯甲酸钠等防腐剂。
8、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使用食品添加剂应配备专用称量工具,严格按限量标准使用。
存放食品添加剂,必须做到专柜、专架,定位存放,并上锁,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不得与非食用产品或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9、每次使用食品添加剂须有使用记录。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样本(二)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适用于所有从事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二、术语和定义1. 食品添加剂:指用于改善食品色、香、味、形态、质感等特性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韦力|
不要违法使用含铝泡打粉
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的铝含量不得超过100mg/kg。
2014年国家颁布新的法规,禁止在发酵面制品中使用明矾,也就是禁止使用含铝泡打粉。
各地执法部门也是经常开展对食品中铝超标的查处,所以作为食品加工者应该重视食品中铝超标的问题,特别是发酵面食不要再违法使用含铝泡打粉。
需要注意的不仅发酵面食不允许使用含铝泡打粉,就是允许使用含铝泡打粉的食品,只要使用含铝泡打粉也很容易造成食品中铝超标,因为一般含铝泡打粉中的硫酸铝钾含量在大都在40-46%,使用量只要大于0.2%,就可能会造成食品中铝超标,而泡打粉正常使用量大都在1-2%,所以虽然允许使用,但是只要铝超标仍然属于违法行为。
一些食品加含铝泡打粉是因为价格便宜,这是误区,虽然无铝泡打粉要比含铝价格贵一些,但是泡打粉的用量都很少,稍微算一下账就会清楚,使用含铝并省不了几个钱,建议不要为了贪图小钱违法使用含铝泡打粉,以免给经营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