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家人,又称为蛋民。蛋民世居大蛋港、保平港、望楼港濒海诸处,男女以鱼为生,子孙世守其业,亦有置产耕种者,妇女则兼织纺为业。
蛋民即水上居民,像浮于盐水之上的鸡蛋,长年累月浮于海上,故得名为蛋民。蛋民不属于一个独立民族,而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属于汉族。蛋民世居三亚市,祖籍多为阳江、番禺、顺德、南海等县的水上人家。
蛋民没有统一的语言,有部分蛋民仍保留原祖籍的语言(如三亚市的南海地区、海棠地区、昌江县海尾地区、陵水县新村港等地区粤语仍通行),大部分地区已没有独立的祖籍语言(如保平港、望楼港等地区),语言多与当地居民相同。
蛋民祖籍是汉族,风俗习惯与当地汉族相同,宗教信仰为佛教,但也有其特点,他们更信奉龙皇——如三亚港的妈祖庙、保平港(即港西湾)的五龙公庙,蛋民初一、十五都给它上香。备猪、羊奠祀,让神明保佑他们安全、幸福。
现在,海南岛南部除少部分蛋民仍留在原居地继续谋生之外,大部分蛋民迁移到三亚港、红沙港、海棠港、新村港等地谋生。职业仍“以鱼为生“。
蛋民的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旧时以唐装为主。蛋民喜欢的首饰与汉族基本相同,但偏爱玉器。玉为湿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是洁白美好的象征。蛋家姑娘偏爱碧玉和翡翠。以碧玉或翡翠雕成直径为2厘米左右大小的单孔圆环,然后配上3克左右的细金链作为别具一格的耳坠。蛋家姑娘都爱打“脑髻“,金光闪闪的细链条耳坠别在双耳上方,耳朵下方悬吊着绿光闪耀的碧玉式翡翠环——给飒爽英姿的蛋家姑娘增添了媚人的光彩,象征着纯洁、美好、富有、幸福。
蛋家姑娘装饰除偏爱碧玉翡翠之外,所戴竹笠也很讲究。他们一般喜欢戴上直径高8厘米,下半部为直径40厘米筒式竹笠。这种竹笠做工考究,纺织目细,外部要刷上一层金黄色的海棠油。笠带则为蛋家姑娘的杰作,以红、橙、黄、白、紫、蓝、黑等胶丝配上闪闪发亮的贝类小珠编织成宽约戴厘米左右的彩带。
蛋家
疍家(正体字为蜑,标准汉语为dàn;亦作蛋家、艇家、水上人等)是广东、广西和福建一带一种以船为家的渔民。属于汉族,但不属于汉族中的广府民系,而是一支特有的、濒临消失的民系。由于常年生活在游船上,他们的脚同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略有差别,因此在福建也被称作
北海疍家人的传统婚礼
“曲蹄”。广东疍家人的母语为汉语粤方言蛋家话,语音与粤语广州话很近似,但有一些专有的词汇。
【疍家的起源】
疍家的起[1]源已无可考,有人认为是先于广府、客家、四邑等珠三角汉族民系到达珠三角的早期南方汉族人,也有人认为是古越族或古黎族等南方水上民族被陆上北方移民排斥,多年来形成的一种独特民体。(旦家在广东的汕尾海陆丰地区也有分布,应该是在福建,广东,广西的沿海的海岸边分布。小时候听父辈门说,据说海上旦家人是来源于古代的蒙古族,元末元军大败,有一部分军队沿黄河漂流出海,于是在海上生存下来。因为他们是外族,再加上元朝统治的黑暗和对汉族人的压抑,导致人民对元朝政府很痛恨,既然他们败了,就怕他们再上岸。于是以后的朝代政府都不让他们上岸。在陆丰市甲子镇的旦家人到了解放后政府才让他们上岸,并在海边退潮的滩地上划一大块土地安置他们。建立一个村,叫新村(意思就是新建立的村),他们的语言我听不懂,反正不是闽南话,小时候还能听到,现在应该早就消失了,容入当地的语言当中了。旦家人在当地是没有地位的,特别是在解放前,他们更是没有地位,他们不敢上岸,一上岸,人家就要打他或者抢他们的衣
广西北海疍家人的传统婚礼(多图)
服,财物,他们也没有什么财物可以抢的,他们穿衣服与当地人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是黑色的或者蓝色的,不是整件衣服是纯色的,用几块单色布弄弄成几大块,然后再缝拼起来做成衣服,这样的衣服我们当地人是不会穿的,当地穿的都是纯色的。据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怕衣服被人抢去。还有他们的结婚习俗也是不一一样的。
现在他们好多人都不敢说他们是旦家人(我们当地人称呼为渔民,叫他们渔民
仔),一听到他们是渔民仔,就会在心理上产生鄙视他们的心理。他们没有什么地位的,可以证明的就是一句话,当地俗语:腕吾是旦家仔,拎目体大大,意是说我们不是旦家人,你们的眼睛要张大大点,看清楚。用在打架的时候,比较弱的一方妇女常用这句话。一般问及他们的身世他们都不愿说,他们的父母也不告诉他们,让他们容入当地。现在很遗憾,要找到一个旦家人很难,要找到一个会说旦家话的旦家人更难。我的一个旦家同学他也不会说他们父母的话了,但他们的父母会说【生活地点】
蛋家原本主要生活在珠三角、粤东、粤西沿海,在其它闽粤桂沿海地区亦有分布。蛋家往往以海为家,居无定所。
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渔业的进步,蛋民(蛋家人)已逐渐被广东政府安排到珠三角沿海地区上岸定居,告别往日“居无定所”的生活。
蛋家上岸的主要地点有:陆丰甲子、惠州惠东、深圳西乡、东莞、香港各离岛。
【前景】
由于蛋家民系文化主要依存于渔业活动,蛋家上岸地区又分别属于客家地区和莞宝地区,蛋家人人数很少且融入当地的客家文化和莞宝文化中,因此,蛋家民系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中。
【蛋家印象】
蛋家人在甲子镇(广东陆丰市).根据甲子的一些老人的回忆,三四十年前的蛋家人是住在船上,男人的样子都是留着长胡子,那胡子是红色的,据说是经常吃盐的人就会红头发.男人是经常出海的,而他们很少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他们的孩子全身都很脏,不讲究卫生,还有生吃海鲜.孩子头生很多的虱子,那虱子是馒头爬的很恶心.那女人主要是穿长衣服长过屁股,而裤子则是短的.
蛋家人住在海上其实风险是很大的.他们常常遇到陆地上的居民多的多灾难!因为海上经常有风暴出现,在海上捕捞遇到风暴常常是船翻人亡,这样常常使很多家庭失去了家庭的主力,很多家庭的生活过的非常的艰苦.那些失去了男人的女人是怎么生活的呢,他们有些坚强的生活,有些却无能为力,为了生活她们当中有些做了妓女.陆地上的居民常常去光顾.人们对光顾他们的事情叫做(嫖后船,因为女人一般是不出海捕捞的,是住在靠岸的水上的)
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