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审核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企业质量控制制度完善每年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制度

企业质量控制制度完善每年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制度

企业质量控制制度完善每年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
评审制度
1.目的:通过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进,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⒉范围:制度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进行审核做出了规定,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3.依据:
3.1.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3.2.《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细则。

4.责任:
4.1.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评审。

4.2.质量部具体负责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

4.3.各部门协助开展内审工作。

5.内容:
5.1.概念: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是指公司在规定的时段内,对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自身管理要求,对公司质量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审,以核实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从而不断改进。

5.2.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分类:
5.2.1.年度内审。

5.2.2.专项内审。

微信审核管理制度范文

微信审核管理制度范文

微信审核管理制度范文微信审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促进微信平台上信息传播的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微信审核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传播信息的用户,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用户、公众号、小程序等。

第三条微信审核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对微信平台上信息的审核监管,防止传播违法、不良信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用户合法权益。

第四条微信平台审核部门应建立健全审核机制和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工作,确保审核的公正、客观和准确。

审核部门应定期组织审核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水平。

第二章审核内容第五条微信平台上的信息审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包括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传播暴力、淫秽、恐怖或者散布谣言、迷信信息等。

2. 违反公共秩序的信息:包括扰乱社会秩序,造谣传谣,煽动民族仇恨、宗教极端主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

3. 违反社会道德的信息:包括传播低俗、色情内容,恶意诋毁他人,侵犯他人隐私,鼓励违法犯罪等。

4. 违反商业原则的信息:包括虚假广告、低俗营销手法,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信息。

第六条在审核中,应根据审核内容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对审核结果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应立即删除,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和报告;对于违反公共秩序、社会道德和商业原则的信息,应视情况采取删除、警示、禁言等措施。

第七条审核部门应对用户举报的信息进行核实,对于属实的举报应及时处理,并向举报人反馈审核结果。

第三章审核流程第八条微信平台审核流程分为初审和复审两个阶段。

初审由审核人员进行,复审由高级审核人员进行。

第九条初审阶段的审核人员应对提交的信息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是否存在违反审核规则的情况。

初审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用户,并告知复审流程。

提级审批管理制度

提级审批管理制度

提级审批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内部审批流程,提高决策效率,保障公司利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类审批业务,并对所有申请提级审批的人员和事项进行管理。

三、审批流程1. 提级审批申请的发起员工在办理事务中,如遇到与自身权限不符的事项,应先进行初审,确保所提事项的合理性、真实性和必要性。

若果确实需要提级审批,则员工可向上级主管或相关部门提交提级申请。

2. 初审上级主管或相关部门收到提级申请后,需初审该申请。

初审是判断该提级申请是否符合公司规定和实际情况的环节。

初审不合格的提级申请将被退回,申请人需重新拟定提级申请。

3. 逐级审批经过初审合格的提级申请将进入逐级审批阶段。

逐级审批分别由提出申请的上级主管、相关部门领导等进行审批。

提级审批在逐级审批的过程中,审批人需要对所提事项进行认真审核,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制度规定进行决策。

4. 签署经过逐级审批合格的提级申请将最终进行签署。

签署审批由公司最终审批人进行签署,确认提级申请合法有效。

5. 结果通知审批流程完成后,公司将提级审批的结果通知相关申请人,告知其事项的最终处理结果。

四、审批要求1. 提级审批申请应当真实准确,符合公司规定和实际情况。

2. 提级审批申请应当合理合法,符合公司利益和规定。

3. 提级审批申请应当有明确的事由、必要性和合规性。

4. 审批人员应当认真审核提级申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制度规定作出决策。

5. 提级审批结果应当及时通知相关申请人,让其及时了解事项的最终处理结果。

五、审批记录公司应当建立提级审批记录,对所有提级审批的申请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归档。

审批记录应当包括提级审批申请、初审意见、逐级审批意见、最终审批意见以及最终处理结果等内容。

六、规范管理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提级审批管理制度,对提级审批流程、要求、记录等进行规范管理。

公司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审批培训,提升员工对提级审批流程的认识和掌握。

七、责任追究对于在提级审批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员工或审批人员,公司应当依据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确保提级审批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和过程评审管理办法

管理评审和过程评审管理办法

STL/QB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管理评审和过程评审管理办法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由总经理室提出。

本标准由总经理室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总经理室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已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单位负责人评审、检讨修正,呈阅总经理批准。

本标准于2021年6月5日首次发布。

管理评审和过程评审管理办法1、目的和范围:1.1 通过管理评审和过程评审,评价公司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寻找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机会,以确保管理体系适合于实现经营方针、质量方针、安全方针、经营目标、质量目标和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管理体系工作的遵循方向,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1.2 适用于对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寻找改进机会。

2、定义:2.1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为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就管理体系的现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落实及实现情况组织进行的综合评价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评价活动来总结管理体系的业绩,并从当前业绩上考虑找出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同时还应考虑任何可能改进的机会,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在市场中所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业绩予以评价,从而找出自身的改进方向。

2.2 过程评审:过程评审是指对组织所策划的各过程活动(COP/MP/SP)进行评审,以评价过程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和效率。

评审内容即为过程活动乌龟图对应的各要素。

3、管理职责:3.1 总经理负责管理评审和过程评审会议计划的审批并主持,并对会议中重大问题决策,承担相关的管理职责。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评审和过程评审会议召集、评审事项呈报、成果追踪及评审会议记录,确保评审会议的有效性。

3.3 文控中心负责管理评审和过程评审会议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工作,收集并提供评审会议所需要的资料并负责对不符合事项改善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验证与追踪,并负责管理评审和过程评审会议记录与保管。

工程合同审核管理规定

工程合同审核管理规定

工程合同审核管理规定一、总则1. 为了加强工程合同的管理,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特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合同审核、签订、执行、变更和终止等环节。

二、合同审核程序1. 合同起草:项目负责人负责起草合同初稿,确保合同内容全面、准确,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 初步审核:项目管理部门对合同初稿进行初步审核,重点检查合同的技术要求、工期安排、质量保证等内容。

3. 法律审核:法务部门对合同条款进行法律审核,确保合同的合法性,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4. 财务审核:财务部门对合同的付款条件、结算方式等进行审核,确保合同的财务条款合理、可行。

5. 最终审批:总经理或授权代表对合同进行最终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签署。

三、合同签订与备案1. 合同一经签署,双方应各持一份正本,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备案。

2. 合同副本应分发至项目管理部门、法务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以便于执行和监督。

四、合同执行与监督1. 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确保合同各项条款得到有效履行。

2. 如遇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应及时协商解决,必要时可签订补充协议或变更合同。

3. 对于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重大变更,需重新按照审核程序进行审批。

五、合同变更与终止1. 合同变更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按照原合同审核程序进行审批。

2. 合同终止应明确终止条件和责任归属,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法务部门负责解释。

2.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合同管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必须经过公司高层批准。

通过上述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工程合同审核管理规定的核心在于规范合同的审核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以及合同的签订、执行、变更和终止等环节的管理要求。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还能有效防范和控制合同风险,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高风险作业审批管理制度

高风险作业审批管理制度

高风险作业审批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规范公司高风险作业的审批管理,加强作业安全风险控制,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高风险作业的审批管理,并严格执行。

3.公司高风险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密闭空间作业、起重作业、热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

二、审批程序1.申请阶段(1)申请企业部门必须明确高风险作业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工作人员、工作安排等相关信息,并填写《高风险作业申请表》。

(2)申请人须提前至少3个工作日向作业管理部门递交申请,并说明申请理由及安全措施等。

(3)申请提交后,作业管理部门将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进行评审,并提出审核意见。

2.审批阶段(1)作业管理部门根据评审意见,进行审批决定,并在《高风险作业申请表》上签字确认。

(2)对于审核通过的高风险作业申请,作业管理部门将进行作业计划编制,确定具体的安全措施和操作程序。

3.执行阶段(1)审批通过后,作业管理部门将发布《高风险作业许可证》,明确作业时间、地点、负责人、工作内容和安全措施等信息。

(2)申请部门负责人应当在作业开始前,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并保证他们理解并遵守安全作业规范。

(3)作业管理部门在作业过程中,应当对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措施得到严格执行。

4.验收阶段(1)高风险作业完成后,申请部门应当主动向作业管理部门提供作业情况的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作业结果的验收。

(2)作业管理部门将对作业结果进行评价,并汇总作业监督检查记录,形成作业报告文件。

(3)作业报告文件将被保留至少3年,在此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有权查阅。

三、安全措施1.高风险作业的安全措施应当包括但不限于:(1)作业人员必须熟悉作业环境和作业规范,保证对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2)作业人员应当配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3)作业工具和设备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按照规定使用;(4)作业现场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保持通道畅通;(5)申请部门应当配备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确保高风险作业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救治。

分层审核管理规范

分层审核管理规范

分层审核管理规范1、目的通过分层审核确保始终严格遵守和执行标准,提高生产质量,并通过领导层和操作工之间言传身教的互动来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知。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部、各车间、技术、质量以及负责设备、安全、模具、工装、夹具、检具管理等相关部门。

3、职责3.1质量部负责牵头策划和建立分层审核实施流程,并定期监控分层审核实施效果。

3.2班组长负责分层审核的第一层审核3.3各车间主任负责分层审核的二层审核;3.4各部门主管负责分层审核的第三层审核3.5公司经营层副总及以上负责分层审核的第四层审核3.6人力资源负责组织公司参与分层审核人员的培训工作。

4、定义4.1分层审核:分层审核是由组织的各个级别按计划定期进行的一种标准化的审核,用来确认组织内操作标准的符合情况,并持续推进组织实现质量提升的愿望。

4.2 分层审核层级:4.2.1 四层分层审核:副总及以上级分层审核,文件中后续简称四层审核;4.2.2 三层分层审核:各部门主管级分层审核,文件中后续简称三层审核;4.2.3 二层分层审核:车间主任、工程师级分层审核,文件中后续简称二层审核;4.2.4 一层分层审核:班组长级分层审核,文件中后续简称一层审核。

5、分层审核管理内容和方法:5.1 分层审核的层次与频次第1 页;共2页5.2 分层审核的实施5.2.1车间班组长使用《分层审核检查表》第一层,车间主任使用《分层审核检查表》第二层;各部门主管使用《分层审核检查表》第三层;副总及以上使用《分层审核检查表》第四层5.2.2 质量管理部负责编制分层审核计划,并监督实施5.3过程分层审核检查应有三种结果:Y-符合; N-不符合;不适用:N/A5.4 分层审核的跟踪5.4.1《分层审核检查表》上评分为N的问题需在《分层审核检查表》上记录相关的不符合内容;5.4.2 一层审核的检查表悬挂于指定生产区域,供管理层检查5.4.3 二层、三层、四层均为交叉审核,审核的结果,对于不符合项,各审核员使用《分层审核问题汇总表》进行统计,与相关责任人制定纠正措施并跟踪进度及效果;5.4.4《分层审核问题汇总表》电子档、《分层审核检查表》签字版发送质量管理部统计、跟踪。

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审核制度

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审核制度

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审核制度该审核制度应明确其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新建、扩建、改建及维修等各类工程项目。

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审核标准和程序,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督。

一、预审阶段在工程项目启动前,必须进行预算审核。

此阶段的核心是对工程量清单、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审查,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预审还包括对材料价格、人工费用和机械使用费等各项成本的合理预测。

二、过程审核阶段随着工程进展,过程审核成为确保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的关键步骤。

这一阶段的审核重点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订单、实际消耗的材料数量、人工时数以及机械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查。

通过定期的现场检查和进度报告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结算审核阶段工程完成后,结算审核是最后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使用的材料以及相关费用进行全面核算。

对照合同条款和预算,逐项核对,确保所有的费用都是合理且有据可查的。

四、争议解决机制在审核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分歧或争议。

因此,制度中应包含一个明确的争议解决机制。

这可能涉及第三方仲裁、调解或者法律途径,以确保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公正和及时的解决。

五、信息公开与透明度为了增强制度的公信力,审核结果应当向相关各方公开。

这不仅包括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还应涵盖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

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可以确保所有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六、持续改进与反馈制度应当包含一个反馈和改进的机制。

通过对已完工项目的审核经验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和调整审核流程和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要求。

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

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

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是指在信息发布平台中对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管理,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合法性。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发布的信息符合社会公共利益,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维护社会秩序和网络安全。

下面是关于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审核流程1.首先,信息发布者将待发布的信息提交给信息发布平台进行审核。

2.信息发布平台根据三级审核制度的要求,对待发布的信息进行初步审核。

3.初步审核合格的信息,将进入第一级审核阶段。

4.第一级审核由信息发布平台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人员负责对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

5.第一级审核通过的信息,将进入第二级审核阶段。

6.第二级审核由信息发布平台的高级审核人员进行,高级审核人员负责对信息的内容、版面设计等进行审核。

7.第二级审核通过的信息,将进入第三级审核阶段。

8.第三级审核由信息发布平台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人员负责对信息的整体效果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发布该信息。

9.经过三级审核制度的审核流程,最终确定是否发布该信息。

二、审核原则1.真实性原则:所发布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能包含虚假、失实的内容。

2.合法性原则:所发布的信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包含违法信息或侵犯他人权益的内容。

3.可靠性原则:所发布的信息必须来源可靠,不得包含没有依据的传闻、八卦等不实信息。

4.内容丰富原则:所发布的信息应该内容充实、有深度,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5.版面设计原则:所发布的信息应该符合美学原则,版面设计整齐、清晰,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三、审核标准1.信息的真实性:审核人员将核实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和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如有必要,可以要求信息发布者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2.信息的合法性:审核人员将核对所发布信息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如有违反,将及时予以拒绝发布。

3.信息的可靠性:审核人员将评估信息发布者的信誉度和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尽量避免传播虚假信息。

质量审核管理规定

质量审核管理规定

XXX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质量审核管理规定文件编号:(一)质量审核的任务是对我厂的产品质量、工序质量以及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工作质量与产品质量的提高,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用户的要求。

(二)质量审核的种类:1. 产品质量审核。

2. 关键工序质量审核。

3. 质量保证体系审核。

(三)厂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为质量审核领导机构,由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全质办)负责质量审核的组织工作,下设产品质量审核组,工序质量审核组和质保体系审核组。

(四)全质办负责编制质量审核年度计划,与年度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一起下达。

(五)全质办按审核计划,事先通知被审核单位,被审核单位负责人应及时做好审核前的准备工。

产品审核组由产品设计室、情报标准化室、检查科、全质办人员组成;工序审核组由工艺员、质管员、设备员、操作者组成;质量保证体系审核组由全质办及有关部门人组成。

(六)质量审核工作必须按程序进行,审核人员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写好审核报告。

(七)各种审核原始记录、审核报告,要求完整齐全,清晰,审核者、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均签名,并将有关重要情况按信息反馈路线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

各类资料由全质办存档。

(八)审核着重于调查研究实际工作现状,从中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九)质量审核程序:制订审核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组织审核活动写出审核报告向领导汇报制订管理措施反馈存档。

(十)质量审核周期:1.产品质量审核每月进行一次。

2.工序质量审核不定期进行,但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3.质量保证体系审核一年进行一次。

分层审核管理规定

分层审核管理规定

●分层审核宁波贝尔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分层审核管理规定(LPA = Layered Process Audit)编制:审批:日期:受控状态(受控号):分发: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经理、各车间主任一、关于分层审核(LPA=Layered Process Audit)1. 分层审核(LPA)的定义是由公司各级员工定期、频繁地对现有制造过程及其变更进行的一种标准化的系统审核,以确认内部作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及对相关整改措施的验证,实现较高水平的产品质量一次合格率。

分层过程审核(LPA)基于:多数制造业的产品质量问题是由于过程能力不足或者是未严格遵守过程作业指导所引起的。

分层过程审核(LPA)的实质是以P-D-C-A为导向的工艺过程审核,特别关注现有工艺的执行及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的验证。

分层过程审核(LPA)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首次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过程审核方式,属于汽车行业的客户特殊要求。

2. 分层审核(LPA)的分类2.1过程控制审核(PCA= Process Control Audits):针对现有制造过程及其变更,确认现场作业标准执行的符合性。

2.2防错防误验证审核(EMPVA= Error & Mistake Proofing Verification Audits):针对与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相关的整改措施的现场验证。

3. 分层审核(LPA)的对象3.1仅限于按要求需要特别关注的确定的过程和过程步骤。

将该审核范围无限扩大至所有过程或过程步骤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将严重影响审核效果并妨碍其深入应用。

3.2 适用于本公司各车间的生产过程。

4. 分层过程审核(LPA)的目的4.1 确保始终严格遵守和执行标准,提高制造质量,并通过领导层和操作工之间言传身教的互动来加强彼此间的相互理解认知;使各级管理者都参与到支持操作工的活动中。

4.2通过作业准备过程来确保既定标准的正确实施。

4.3通过识别和控制高风险/重要的过程要素,确保高水平的过程控制;4.4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提供一个有效跟踪的流程。

过程审核管理规定

过程审核管理规定
责任单位
5.7过程审核不符合项的纠正
应在两周内制订过程审核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并按计划实施所制定的纠正措施,在纠正措施实施完毕并取得预期效果后提请质量部进行结果验证。
DG/F-WI-8.2-02-05-0过程审核不符合报告
质量部
5.8结果验证
应对过程审核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实施结果进行验证并记录对验证结果,对已符合要求的则关闭此不符合项,对未符合要求的应督促其继续采取措施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应确保审核员与审核对象所在过程无直接责任。
DG/F-WI-8.2-02-01-0《年度过程审核计划》
DG/F-WI-8.2-02-03-0过程审核实施计划
管理者代表
5.2.2计划批准
应对年度过程审核计划和每次过程审核计划进行批准以确保计划的适宜性和充分性。
责任
工作内容
支持文件和记录
质量部
5.2.3计划发放
审核组长
应根据现场审核记录对各审核员的审核结果及其每一审核点的评分进行审核,经确认符合审核要求后组织编制过程审核报告,经管理者代表确认后予以公布。
在对不符合项审核后交受审核过程直接主管确认后交质量部下发责任单位实施纠正。
DG/F-WI-8.2-02-05-0过程审核不符合报告
DG/F-WI-8.2-02-06-0过程审核报告
过程审核组长
5.4现场审核启动会议
主持过程现场审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会议,向与会人员介绍以下内容:审核目的及原因、审核对象、审核方法、解释审核程序、澄清尚未清楚的问题。
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审核组成员,受审过程直接主管。
审核员
5.5现场审核实施
按事先准备好的过程审核提问表和《过程审核条例》相应部分的要求对过程进行审核,通过听取受审人员介绍、审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开放式的提问等多种方式收集证据,检查过程运行情况,并在已准备好的审核记录表上作审核记录。

工程施工方案审核制度

工程施工方案审核制度

工程施工方案审核制度我们要明确施工方案审核制度的目标。

该制度旨在通过专家评审团队对施工方案的全面检查,保障工程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安全性,避免可能的设计疏漏和安全隐患,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

我们详细介绍制度的核心内容:一、审核准备阶段在审核准备阶段,项目负责单位需提交完整的施工方案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

同时,应提供工程概况、施工环境分析、风险评估报告等相关材料。

二、审核组织机构设立由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审核小组,负责审查工作。

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能够准确判断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合规性。

三、审核程序1. 初步审查:对提交的文件进行格式和完整性检查,确保所有必需资料齐全且符合要求。

2. 详细审查:深入分析施工方案的技术细节,包括施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安全保障措施等。

3. 综合评议:审核小组就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4. 结果反馈:形成书面审核报告,明确指出方案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四、审核标准审核标准是评价施工方案是否合格的依据,通常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方案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和材料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五、审核结果处理对于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项目负责单位应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经审核小组确认后正式执行。

若方案未通过审核,负责单位需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重新提交审核。

六、跟踪与监督方案审核通过后,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跟踪审查,确保施工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执行。

如遇特殊情况需变更方案,必须重新经过审核流程。

审核项目规章制度内容有哪些

审核项目规章制度内容有哪些

审核项目规章制度内容有哪些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项目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保障审核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项目审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立项、项目进度审核、项目成果审核等各个阶段的审核工作。

第三条项目审核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了解项目实施的情况,客观评价项目效果,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第四条项目审核应该在项目管理单位和审核单位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确保审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

第二章项目审核的程序第五条项目审核工作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项目审核申请:项目管理单位向审核单位提交项目审核申请。

(二)审核确认:审核单位确认收到项目审核申请,并对审核需求进行评估。

(三)审核准备:审核单位组织审核小组,制定审核计划,确定审核时间和地点。

(四)实地调研:审核小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项目情况。

(五)审查资料:审核小组审查项目相关资料,确保审核准确性。

(六)汇总意见:审核小组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审核意见。

(七)审核报告:审核单位将审核意见整理成审核报告,提交给项目管理单位。

(八)反馈意见:项目管理单位根据审核报告的意见,进行整改或改进。

(九)审核结论:最终形成审核结论,审核单位出具审核意见。

第六条项目审核的程序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审核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项目审核的责任第七条项目管理单位应当承担以下责任:(一)真实提供项目相关资料,确保审核工作顺利进行。

(二)积极配合审核工作,确保审核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对审核报告中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整改,确保项目成果的质量。

第八条审核单位应当承担以下责任:(一)严格执行审核程序,确保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及时向项目管理单位反馈审核意见,促使整改或改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保障审核中的信息保密工作,确保审核结果的客观性。

第九条项目审核小组应当承担以下责任:(一)按照审核计划进行审核工作,确保审核工作的按时完成。

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审批、签发等 管理规定

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审批、签发等 管理规定

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审批、签发等管理规定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审批.签发等管理规定第一章归口管理第一条公司的规章制度包括行政类.人力资源类.法务类.财务类.运营类.工程类.前期开发类等。

规章制度的起草.修改实行归口管理,即:分别由行政部.人力资源部.法务部(或法律顾问).财务部.运营部.工程部.前期开发部等部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照规章制度的格式(详见第二章第六条)进行起草.修改。

第二条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以“适用于公司.流程简化.便于操作和管理”为原则。

第三条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其它部门均有提出改进意见或者建议的权利。

第四条公司制度的发布部门,归口到行政部:(一)未经归口管理部门授权和许可,并提交书面更改通知,行政部在发布制度时,不能修改制度。

(二)行政部可根据公司规章制度的版面要求,进行版面安排和调整。

(三)如果制度本身有字词章法等不当之处,须告知制度的起草和修改部门,由制度的起草和修改部门进行修改。

第五条如果制度的原起草或者修改部门裁撤.合并,则由新的职能归属部门履行。

第二章制定第六条规章制度的构成须包括如下几部分;公司制做规章制度模板,起草或者修改时应使用此模板。

各部分的格式如下:(一)页眉:页眉须包括公司LOGO,汇编时须加入“制度汇编”字样,并标明制度汇编的版本。

一般由“发布年份+V+两位数字”构成,其中:1.年4位数,如xx;2. V是版本VERSION的首字母,代表制度汇编的版本;3. V后面的两位是版本编号,比如第一次制定是V01,第二次版本是V02。

未汇编时,汇编版本号空缺。

(二)页脚:页码由X/Y构成,其中X是当前页在该制度中是第几页,Y是当前制度的总页数。

当汇编时,须加入M/N页数,其中M是当前页在制度汇编中是第几页,N是制度汇编时的总页数。

未汇编时,M/N空缺。

(三)标题:规章制度的标题,使用宋体,小二号字,加黑,居中。

(四)文档信息:标题下一行应该有一个文本框,标明该制度的如下信息:版本号.密级.制定日期.修改日期(修改时).发布日期,使用汉仪中黑简字体,8号字,靠右。

工程进度管理审批制度

工程进度管理审批制度

工程进度管理审批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工作,提高进度监管效率,保障工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特制定本审批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关联单位涉及的所有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工作。

三、定义1. 工程进度:指工程项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进度安排。

2. 进度管理:指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督、调控和掌握的管理工作。

3. 进度审批:指对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和执行情况进行评审并给予批准的程序。

四、审批程序1. 进度计划编制(1)项目经理根据项目需求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并提交至进度管理部门审核。

(2)进度管理部门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3)项目经理根据审核意见修改进度计划,并再次提交至进度管理部门。

(4)进度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将进度计划送交项目主管部门审批。

2. 进度执行监管(1)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应按照进度计划,对工程进度进行监管。

(2)进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项目进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进度延误问题。

3. 进度审批(1)项目结束时,项目经理应提交完工报告和施工总结,并附上最终工程进度计划。

(2)进度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对,提出审核意见。

(3)项目主管部门根据进度管理部门的审核意见,决定是否批准工程项目的最终进度。

五、审批依据审批依据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合同、工程进度计划、工程进度执行情况等相关资料。

六、审批机构1. 进度管理部门:负责对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工作进行审核和监管。

2. 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对工程项目的最终进度进行审批和决策。

七、审批原则1. 依法合规: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工作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 严谨审慎: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和执行情况应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

3. 公开透明:审批程序应公开透明,杜绝不正当干预和腐败现象。

4. 实事求是:审批决定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八、责任追究对违反本审批制度的行为,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进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IATF16949-内部审查管理规定

IATF16949-内部审查管理规定
5. 3. 3. 2过程审核需编制“过程审核检查表”,并指派熟悉产品制造过程的人员(如生管人员、工程人员等)对每个制造过程进行审核,对不合格之项目,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5.3.4产品审核:
5.3.4.1产品审核系针对包装入库后、发运给客户前的产品,当客户有特别要求时按客户要求进行。
5.3.4.2由品管课编制“年度审核计划表”,确定审核时间、审核项目、检验方法/数量以及陪同人员等,并通知相关部门。
4.2审核小组:审核之执行,填发纠正与预防措施单及改善之追踪。
4.3被审核部门:确认问题点及提供改善对策,并按对策及时改善。
五、作业内容:
5.1审核计划与频次:
5.1.1管理代表应于每次内部审核之前,拟定内部审核计划(包括体系,过程及产品审核)并呈总经理核准.
5.1.2内部审核计划之排定,需考虑被审核对象之重要性及前一年度之审核表现而定,但对体系和过程每年需至少完整审核两次,产品审核需至少每年一次。
5.6标准化
根据内部审核结果以及实际运作之需要,若需修订管理系统文件及相关作业文件,则依“文件管理规定”之规定办理.
6、参考文件:
6.1管理评审管理规定
6.2文件管理规定
6.3记录管理规定
7、表单管理:
编号
窗体名称
MR-F009
年度审核计划表
MR-F010
内部审核排程表
MR-F011
体系审核检查表
MR-F012
5.1.3除了内部审核计划规定之固定审核外,有下列状况时,可考虑追加审核的频率:
(1)重大不合格状况发生时;
(2)重大客户抱怨时;
(3)组织结构或人员重大调整时。
5.2审核准备
5.2.1管理代表依据内部审核计划,于审核前拟定预计的审核日期及时间,指派审核组成员,并通知受审核部门及审核人员。

审核阶段的划分及典型的审核与认证流程

审核阶段的划分及典型的审核与认证流程

审核阶段划分及典型审核与认证流程一、审核阶段划分审核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预审核、初步审核、详细审核和最终审核。

1. 预审核: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的是收集并分析有关组织的基本信息,包括其运营状况、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等。

目的是为了确定组织是否具备接受全面审核的条件,并识别出任何可能影响审核范围或审核结果的问题。

2. 初步审核:在这一阶段,审核员将对组织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初步的评估。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找出管理体系中的强项和弱项,以及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3. 详细审核:详细审核是对管理体系的深入调查,涉及组织运营的所有方面。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找出管理体系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最终审核:在最终审核阶段,审核员将总结前三个阶段的结果,确定组织是否符合所规定的标准或要求,并提出必要的改进建议。

这一阶段的报告通常会提供给组织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二、典型的审核与认证流程1. 自我评估:组织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检查其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提交申请:如果组织认为其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则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

申请应包括组织的基本信息、管理体系的描述、自我评估的结果等。

3. 文件审查:认证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将对组织提交的文件进行审查,以确认其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认证标准。

如果文件审查通过,认证机构将安排现场审核。

4. 现场审核:现场审核是认证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认证机构的审核员将对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实地考察,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现场审核可能会涉及组织的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

5. 审核结果评估:在现场审核结束后,认证机构的审核员将对审核结果进行评估,确定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认证标准。

如果符合,认证机构将向组织颁发证书。

6. 证书管理:组织在获得证书后,应遵守认证机构的管理要求,确保其管理体系持续符合认证标准。

认证机构将对组织的证书进行定期监督和复查,以确保其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项目转阶段评审制度

项目转阶段评审制度

项目转阶段评审制度一、制度概述项目转阶段评审制度是为了规范项目管理流程,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

本制度旨在通过对项目转阶段的评审,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转阶段评审环节。

三、评审内容1. 项目计划(1)是否符合公司整体战略规划;(2)是否符合市场需求;(3)是否符合客户需求;(4)是否符合可行性研究报告。

2. 项目预算(1)预算是否合理;(2)预算是否充足;(3)预算执行情况如何。

3. 项目进度(1)进度计划是否合理;(2)进度执行情况如何;(3)存在哪些延误原因及解决方案。

4. 人员配备(1)人员配备是否充足;(2)人员素质如何;(3)人员培训情况如何。

5. 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方案是否合理;(2)质量控制执行情况如何;(3)存在哪些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

6. 风险管理(1)风险管理方案是否合理;(2)风险管理执行情况如何;(3)存在哪些风险及解决方案。

四、评审流程1. 项目启动阶段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经理应向公司提交项目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关资料,并申请进行初步评审。

公司根据资料进行初步评审,确定是否进入下一阶段。

2. 详细设计阶段在详细设计阶段,项目经理应向公司提交详细设计方案等相关资料,并申请进行详细设计评审。

公司根据资料进行详细设计评审,确定是否进入下一阶段。

3. 开发实施阶段在开发实施阶段,项目经理应向公司提交开发计划、测试计划等相关资料,并申请进行开发实施评审。

公司根据资料进行开发实施评审,确定是否进入下一阶段。

4. 测试验收阶段在测试验收阶段,项目经理应向公司提交测试报告、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并申请进行测试验收评审。

公司根据资料进行测试验收评审,确定是否进入下一阶段。

5. 项目交付阶段在项目交付阶段,项目经理应向公司提交交付报告等相关资料,并申请进行项目交付评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阶段审核管理规定1 目的为使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达到为二阶段审核做好充分准备的目的,特制定本规定。

2 职责计划管理部负责一阶段审核的初步安排和审核策划、审核计划的审批。

审核组长负责一阶段审核的具体策划和实施。

3 要求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及基本实施内容第一阶段审核目的是了解组织管理体系的策划、实施情况,确定是否具备进行第二阶段审核的条件。

基本实施内容包括:a)审核客户的管理体系文件;b)评价客户的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客户的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c)审查客户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管理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d)收集关于客户的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如客户运作中的质量、环境、法律因素,相关的风险等);e)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并与客户商定第二阶段审核的细节;f)结合可能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客户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g) 评价客户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客户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一阶段审核的实施对大部分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均应在客户的现场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应在客户的现场进行。

以下列出适宜现场实施第一阶段审核的情况或考虑的因素:a)复杂的管理体系,如组织的规模、结构及其职能复杂(如集团公司);组织的运作场所及现场复杂多样(如具有多个临时场所和/或多场所的组织);体系覆盖了相当数量的产品/服务范围,或具有高度复杂的活动和过程;多个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b)新扩展的技术或认证领域;c)对组织的产品/服务、过程或活动中的相关技术或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或经验不足;d)高风险项目,包括法规环境或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的行业,如食品、药品生产和建筑施工等行业;基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相关因素的性质及其具有的高风险特性(如CNAS-GC11/31/41附表1“认证业务分类表”中带“★”号或风险等级标识为一级的各专业类别)。

对以下情况可考虑不到客户现场实施一阶段审核(仅限于Q/E/S):a) 受审核方已获中心颁发的其他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通过以往的审核对其管理体系建立了足够的信心,且已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活动范围、组织结构及过程,通过对相关管理体系的差异性分析,并通过对文件、资料的审查可以确定审核范围和第二阶段审核的关注点,可考虑不在受审核方现场进行第一阶段审核。

b) 该组织曾通过CNAS认可的其他认证机构对申请领域的认证,且根据收集的信息足以完成第二阶段审核的策划;c) 受审核方的产品/服务特性明显、过程简单,认证风险较低,不涉及国家强制要求、人身安全等,及无生产服务提供现场的组织(如批发贸易公司、软件开发公司、设计院等);d)环境因素复杂程度或风险级别在三级;符合c)条要求的部分二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或二级风险等级的组织。

计划管理部在《认证前审核方案策划暨审核任务通知书》(CGW-112-B14)中明确是否到现场实施第一阶段审核。

再认证审核,通常不需要安排第一阶段审核,但当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或管理体系的运作环境发生变更(如法律的变更)时,应考虑安排第一阶段审核。

如果能充分获取受审核方组织结构、过程、资源和重要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式等的变化情况,可不在现场进行第一阶段审核。

一阶段现场审核可不开首末次会,以见面会和交流会的形式进行。

应安排与领导层进行交谈,以了解组织策划、建立管理体系的情况、审查客户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等。

一阶段现场审核人日数一般为1~4个人日。

通常情况下一阶段现场审核可按过程进行审核,审核应覆盖不同等级层面活动的有代表性的场所,确认组织是否符合多场所抽样条件。

一阶段审核不必覆盖多场所认证中将被抽样的所有场所。

质量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的部门及审核内容质量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的部门一般为体系/生产(服务)主管部门和生产/服务现场,特殊情况可结合客户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体系/生产(服务)主管部门审核内容:确认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范围,包括产品/服务和活动范围及分场所情况;确认组织人数、法律地位证明、资质和行政许可等方面信息(如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3C证书、卫生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证书等);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质量方针的制定和质量目标的分解及完成情况,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资源配置及经营绩效状况;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识别情况(设计开发过程、关键及需要确认过程、删减和外包过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识别和遵守情况;国家或地方政府监督检查情况;顾客申投诉及处理情况;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及有关问题的确认;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策划和实施情况。

确认产品/服务的生产工艺流程;产品/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主要过程的识别和控制情况(关注关键及需确认过程等);结合行业特点的关注内容。

生产/服务现场审核内容:生产/服务现场的巡视,主要关注生产/服务流程、设备能力、人员能力、检测能力、工艺文件、工作环境、物料/产品存放保管情况等;产品/服务的检验方式、手段及检验设备及不符合情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的部门及审核内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的部门一般为体系主管部门、生产(服务)现场,特殊情况可结合客户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体系主管部门审核内容:确认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范围,包括产品/服务和活动范围及分场所情况;确认组织人数、法律地位证明、资质和行政许可等方面信息(如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3C证书、卫生许可证、资质证书等);了解组织情况,人员、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资源投入、体系的策划等方面的情况;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目标、指标的制定及分解,管理方案建立及实施情况;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及有关问题的确认,包括针对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是否有作业文件及其适宜性及可操作性情况,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可行性情况;环境管理体系应确认并收集未受环保管理部门处罚证明、环评报告、通过环境评价或三同时验收报告的证明批文、监测报告、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或其他证明(如取水证)、有毒、有害化学品清单等信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确认并收集未受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罚证明、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评价报告、有毒、有害化学品清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情况调查表等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识别和遵守情况,环境管理体系的合规性评价情况;与相关方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情况,顾客申投诉及处理情况,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及处理情况;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策划和实施情况;生产/服务现场审核内容:现场巡视生产/服务作业现场,了解生产/服务流程、工艺、厂区布置、设备设施、动力装置、危险化学品仓库等方面情况,要求尽量覆盖厂区全部区域;环境管理体系关注排放口、污染物治理设施、固废堆放场所和周边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注高风险作业活动如高空作业、铅冶金、高粉尘作业、机械加工、使用有毒化学品车间等方面控制情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的部门及审核内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的部门一般为体系主管部门(含食品安全小组)和生产(加工)现场,特殊情况可结合客户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体系主管部门(含食品安全小组)审核内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及有关问题的确认;确认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范围;确认组织人数、法律地位证明、资质和行政许可等方面信息(如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QS证书、卫生许可证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识别和遵守情况,同时宜对相关资质证明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国家或地方政府监督检查情况;有无相关申投诉或产品撤回发生及处理情况;了解管理体系的策划、宗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资源配置等基本状况。

危害分析及其预备步骤;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建立;关键控制点及其限值的适宜性和HACCP计划的可行性。

生产(加工)现场审核内容:厂区周边环境、(食品)生产区域现场巡视,包括生产流程、设备能力、人员能力、检测能力、原辅料/产品存放场所、工艺文件、工作环境等方面情况。

应确保为第二阶段配备充足的资源,包括必要的能力。

在决定认证范围时,应充分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和许可要求。

不到现场审核时,也应明确审核计划并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收集受审核方的相关信息资料,如内审和管理评审策划和实施证据、管理目标实施结果考核证据、产品合格证据、设计控制证据等;连同认证申请资料中的法律地位证明、资质证书、行政许可证书、强制认证证书、环境污染物达标排放证据、三同时验收合格证据、未受行政处罚证明、环境因素和/或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证据、适用法律法规识别证据等资料,根据体系文件审查结果等信息做好审核记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做出审核结论,完成一阶段审核报告。

审核组由本专业级别审核员(非本专业级别审核员还应包括技术专家)构成。

计划管理部在决定是否到现场实施一阶段审核时要考虑其可行性和风险性。

不到现场的一阶段审核也应达到了解组织管理体系的策划、实施情况,确定是否具备进行第二阶段审核条件的目的。

无论是否到客户现场审核,都应通报审核发现,包括一阶段审核报告和问题清单,与组织确认所发现问题在短期内完成改进的可能性。

只有一阶段审核提出的不符合问题均有效采取纠正措施并经一阶段审核组成员验证关闭后,才可以进行二阶段审核。

两个阶段审核时间间隔视需要确定,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否则需重新进行一阶段审核。

为保持审核的连续性,第二阶段审核组内一般应有第一阶段审核组成员。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初次认证,审核组应至少由二名审核员组成,第一、二阶段审核组组长宜为同一人,第二阶段审核组中至少应包含一名第一阶段审核员。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审核组至少应有一名专业审核员。

4 审核组长应填写和收集以下文件(其中带星号的只适用于到现场实施的一阶段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审核报告》(CGW-112-B06)《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审核报告》(CGW-112-B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审核报告》(CGW-112-B22)《管理体系审核通知书》(CGW-112-B19)*《现场文件审查表》(CGW-112-B15)*《现场审核记录》(CGW-112-B07)《审核员现场审核前声明》(CGW-112-Z01)*《首次末次会议签到表》(CGW-112-B09)*《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第一阶段)》(CGW-112-B17)《审核人员/技术专家专业能力调查表》(CGW-102-B05)《分场所清单》《在建项目清单》《有毒、有害化学品清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情况调查表》《排放污染物情况申报表》以及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三同时验收(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报告的复印件、三废排放监测报告及未受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处罚证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