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便利店之争观后感
便利店与大超市竞争的优势分析
便利店与大超市竞争的优势分析第一篇:便利店与大超市竞争的优势分析便利店与大超市竞争的优势分析便利店从规模上说,它类似于传统的夫妻百货店;从业态上说,则类似于超市。
而从辐射范围讲,业内对便利店的定位是8分钟生活圈,即主要面向居民小区的消费者。
便利店这些年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已遍布很多居民小区。
便利店的兴起以及所取得的良好业绩,让我们看到了便利店广阔的市场前景。
便利:生存发展的最大优势开过夫妻百货店的人一定有过这样痛苦的经历:随着超市、卖场的陆续进入,他们的生意也逐渐陷入困境,不少夫妻百货店被迫关门或转做其他。
其实,小百货店本来就一直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他们在零售业中充当的是拾遗补漏的角色。
当绝大多数消费者被充满现代感和人性化的超市、卖场吸引过去之后,他们的生存空间就更为狭小了。
不过,小百货店的生存危机,与传统百货店当初的处境一样,受冲击的原因也大致相同。
首先就是业态的落后。
从业态角度看,能与超市、卖场并存后竞相发展的就是便利店,这是很多发达国家、先进城市里零售业态的经验。
于是,夫妻店改造也在求生存中慢慢借鉴模仿超市经营特点;可安装使用:飞蝶连锁便利店管理软件,支持盘点机快速盘点、条码扫描、小票打印机、钱箱、会员卡积分、打折、预充值与付款等。
不管是在家里或出差在外,都能轻松联网实时查询、分析店里的各项业务数据,实时掌控店面运营情况,在任一分店登记为会员,则可在所有分店都可使用会员卡正常消费、打折、积分、预充值,可一键查每日(月、年)销售、利润、库存、存货总金额、提成、商品快过期信息。
还赠送便利店专用商品条码及价格库(几万多种商品信息),不用您一个个输入,直接导入使用。
需要软件试用安装包的,可联系飞蝶客服Q Q:291574238 便利店之所以能与大型的超市、卖场包括升级改造后的大型百货店比肩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所售商品紧紧盯住居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并把便利性发挥到最大化。
有人把“便利性”总结为距离、时间、购物等三个方面,这些都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有关。
上海滩的便利店之战
上海滩的便利店之战随着9月30日邻家在上海的五家便利店全部关闭,宣布了其进军上海市场的失败。
上海的便利店市场在早期也经历过圈地开店的野蛮生长时代,目前早已被世界三大巨头以及本土国资龙头占领。
【编者按】邻家在2016年上半年企图以挖人、铲店以扩张门店数的方式登陆上海市场。
但是随着9月30日邻家在上海的五家便利店全部关闭,宣布了其失败。
上海的便利店市场在早期也经历过圈地开店的野蛮生长时代,目前早已被世界三大巨头以及本土国资龙头占领。
现阶段,以全家和罗森为代表的便利店品牌正在加快进入住宅社区的步伐,同时讲究产品和服务的更新换代,从单纯以数量取胜的便利店时代,跨入以质取胜、以模式取胜的便利店新时代。
本文以全家和罗森为例,对线下便利店行业在实际运营中的策略和形势做出了深度分析,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文首发于商业观察家,作者商业观察家;由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9月30日,在上海的5家邻家便利店全部关闭,败退上海。
邻家便利店方面称是投资方要求转向专注北京市场。
其实,这只是缺乏理性的投资者半年“疯狂游戏”的Game Over。
在2016年上半年,这家便利店新兵试图在上海滩复制北京“招数”——挖人、铲店。
靠着不计成本、只求门店数的资本热推,邻家在北京便利店市场1年多时间据称就已开出门店近60家。
行业内对比,进入北京两年的全家只开出18家门店,比全家早1年迈进帝都的罗森也才33家门店。
或许,邻家的投资人只是忘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在世界三大便利店巨头与上海本土国资龙头对峙的上海滩,圈地战已属于过去式。
在有着6000家门店的上海便利店市场,战斗从未停止,但是玩法已然不同。
而真正的巨头们还认为巅峰未至。
撬店、铲店邻家“混不了”上海滩早在上海便利店业内人士预料之中。
“上海便利店市场已经竞争成这样了,邻家来上海并购一家再慢慢调整么还可以想得过去。
再来一家家的开店,规模性哪来?供应链哪来?”上海业内人士透露,邻家早前进入上海,业内就没太当作一回事。
大城小市_上海与全家便利店_FamilyMart_周文岳
朝历代都有其代表性的城市,如西汉长安、隋唐扬州、 北宋汴京、元朝大都、明清北京等等。总的说来,中国 早期城市是以江河两岸为中心向其他地区推进,以帝王 的都城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中国近代城市确切地说是 19世纪末才形成的。而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史也是外 国资本主义对华的侵略历程,其中由于不平等条约直接 开埠的商埠城市更是起主导地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城市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一样迅猛,尤其是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市化率更是惊人,1998 年达到33.35%,而2008年就达到45.7%,这一数据 相当惊人。 3. 大城市的特点 所谓现代城市,是指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中心功 能,良好的基础设施,合理的服务体系,有效的创新机 制,现代化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先进的管理制度与手段 等。其中,经济中心是现代城市的功能属性。现代城市 在空间上就是一个把物质、信息、能量、资金汇集起来 的中心,起到了方便市场交易的功能。市场,后来变成 为一个日益扩大的机构,把市场的方法和目标渗透到城 市的各个部分中去,要求在每一件交易中都有它的份。 基于市场环境的相对发达,可以大致概括出生活在 大城市的优点:信息发达、文化发达、经济发达,就 业机会多,发展机会多,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健全,公
全家是从一家普通的便利店开始,一步一步成为全 球第二大国际连锁便利店的。1973年,FamilyMart第 一家实验店开设于埼玉县狭山市水野。 1978年于千叶 县船桥市开设第一家特许加盟店——大阁三山店,也 是FamilyMart第一家24小时营业店,“24小时”不仅 代表着营业时间,也代表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1981 年,西友商店(FamilyMart的母公司)资产转让,全 家便利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成 立,同时发表新Logo“微笑的太阳与星星”。 1988 年,于台湾台北市成立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并 开始展店,系FamilyMart的第一个海外据点,这也是 全家进行海外扩张的第一步。2005年:于美国开设 Famima!! West Hollywood store,FamilyMart开始 于美国展店,正式打入便利店的发源国,也代表着全家 不仅仅是一个亚洲的品牌,也是一个世界的品牌。 上海全家FamilyMart为日本FamilyMart地区加盟 授权公司。透过日本FamilyMart专业经营Know-how 与台湾地区便利店经验的结合,2004年7月上海全家 以新颖店铺形象及全新服务,为上海的零售市场注入 一股清新活力,“康师傅”携手日本与台湾全家便利 (FamilyMart)揭开了中国连锁便利店业的新契机。 上海全家即上海福满家便利有限公司,是由全家 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顶新国际集团所属顶全(开 曼岛)控股有限公司、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日本 FamilyMart株式会社于中国上海共同成立,开展连锁 便利商店事业。 截至2012年9月30日,全家在上海的店铺数为772 店,苏州63店,杭州12店,成都9店,广州149店。从 全家连锁便利店的发展史可以知道,全家便利店虽然是 在日本成立起来的,但实际上促使它成为全球第二大国 际连锁便利店的契机是1988年进军台湾,这是全家进 入国际市场的第一步。而之后全家在上海的门店,除了
便利店心得体会范文3篇
便利店心得体会范文 (2)便利店心得体会范文 (2)精选3篇(一)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便利店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最近有幸在一家知名便利店工作了一段时间,对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满足顾客需求,以及从中积累经验,我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对于一家便利店而言,提供便捷的服务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时刻保持店面整洁,货品摆放有序。
及时补充商品,并确保商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此外,员工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商品的特点和应对顾客疑问的技巧。
只有提供了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才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其次,便利店的员工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应变能力。
顾客的需求千变万化,员工需要根据顾客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有时候顾客可能会遇到问题,我们需要冷静应对,寻找解决方案,并给予顾客满意的答复。
同时,员工之间也要有良好的沟通,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共同进步。
第三,提供多样化的商品选择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于便利店的需求不仅限于基本的生活用品,还包括一些新颖的商品和特色的小吃。
便利店应该根据顾客的需求,不断引进新产品,保持新鲜感,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最后,便利店的价位应该尽量合理,给予顾客优惠。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顾客可以选择的便利店太多。
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价格定位和活动促销来吸引顾客的注意。
但是要注意,价格的合理性不能牺牲产品的质量。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体验,我深刻体会到便利店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改进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同时,作为员工,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便利店心得体会范文 (2)精选3篇(二)标题:便利店心得体会近期,我去了一家附近的便利店购物,并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感受。
便利店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便捷。
通过这次购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便利店的重要性,并对其经营模式和服务质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上海进入便利店竞争时代
上海进入便利店竞争时代
细川俊雄;鉴涛
【期刊名称】《科技智囊》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当前,中国国内可以发展CVS 市场的城市,为数尚不多。
尽管中国城市中夫妇共同参加工作的现象很普遍,按理说发展 CVS 的可能性应该是很高的,不过,这并不是决定是否有市场可能性的唯一因素。
所谓 CVS[Convenince Store],顾名思义,就是24小时昼夜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服务的零售业态,目前中国城市中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节奏还不那么高,所以对 CVS 的需要也不很迫切。
另外,作为 CVS 发展基础条件的流通配送系统,也存在不少问题。
多数城市的商品条码化刚刚就绪,一些地方伪造盛行,法律也不健全。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细川俊雄;鉴涛
【作者单位】日本京王国际咨询公司上海事务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4.2
【相关文献】
1.上海便利店展开差异化竞争 [J], 吕花
2.京客隆押宝高端便利店中外品牌竞争进入白热化 [J], 张卫
3.上海便利业的竞争态势分析--从"先施地利"便利店上海歇业谈起 [J], 陈楠
4.上海已进入便利店规模发展期 [J],
5.迎来发展政策红利北京便利店市场进入3.0时代 [J], 魏传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便利店心得体会
便利店心得体会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便利店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便利店心得体会1近年来,随着快节奏生活的普及和人们对便捷、高效的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便利店在城市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作为现代化都市化的代表之一,便利店的服务、产品种类和经营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和改善。
笔者日前有幸到附近的便利店购物体验,深感便利店的魅力不言而喻。
首先,便利店的经营时间长、地理位置优越,让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享受到便利店的服务。
在我走入便利店的那一刻,便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从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到游戏、电子产品应有尽有。
这意味着,不论你是在凌晨还是深夜,只要你有需要,便利店随时等候着你。
这对一些工作繁忙的都市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其次,便利店内的商品十分多样化,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无论是日用品、食品、零食,还是服装、化妆品、电器等,都能在便利店的货架上找到。
而且,大部分便利店还会根据地域特色和消费者偏好,在产品选择上进行差异化的考虑。
这样一来,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能轻松找到自己喜欢的产品。
除此之外,一些便利店还设有取件点和快递服务,受到了年轻人和上班族的追捧。
毫无疑问,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主义的购物选择。
第三,便利店以其独特而细致的服务理念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在我进入便利店的那一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店员亲切的微笑和快乐的氛围。
他们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和高效的工作能力,使顾客不仅体验到便利快捷的购物体验,更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亲近。
而且,便利店的.货品陈列整齐有序,价格清晰标明,让人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便利店还能够提供一些便民服务,比如充值手机话费、付款宝开通、水电煤缴费等,人们可以在购物的同时解决一部分日常琐事。
毋庸置疑,这种注重用户体验的服务理念,为便利店赢得了信誉和声誉。
林家铺子读后感(热门15篇)
林家铺子读后感(热门15篇)读后感是对所读作品的情感和思绪的表达,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作者产生共鸣和互动。
下面是几篇学生们写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
林家铺子读后感《林家铺子》是茅盾在1932年发表的作品,写的是当年“一二八”上海战争前后的某某生活。
《林家铺子》通过人物的刻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年人吃人社会的景象。
文中的卜局长、黑麻子、商会会长霸道、残忍、奸诈,并且还贪图享乐。
卜局长和黑麻子不但接受了林老板的贿赂,而且还打着林小姐的主意,真是欺人太甚。
文中的林老板欺软怕硬。
林老板被卜局长等人压迫,不好摆出一副巴结的嘴脸,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可这却不能如愿。
可林老板又有商人惟利是图的剥削思想,打压着穷苦的人民百姓。
但是,林老板却依然无法活下去,那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在当时那种混乱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十分窘迫,林老板不但要受官僚的压迫,还要受到同行的排挤,并且林家铺子中卖得打折的商品还是很少有人买得起,使林老板店铺变得更加冷清。
虽然林老板小心翼翼的做着小生意想要谋生,但在官僚资本主义、封建地主、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依然无法谋生。
文中有一句话充分体现了林家铺子和林老板的状况——“林老板,你是个好人。
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
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吗?可是现在时势不回,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冷清。
”文中还有一类最惨的人,比如说朱三、阿太、张寡妇以及陈老七。
这些人不但受地主的压迫,而且还受林老板这类小资本家的压迫。
他们十分贫穷,因此他们受人压迫,但是他们非常的勤劳朴实。
但最终他们难逃家破人亡的厄运。
在旧中国这个人吃人的社会里,只有拿起反抗的武器开始反抗才能幸福!(结合多多头的例子分析)旧中国这个人吃人社会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人人爱金钱。
我真想说,金钱和权力不是惟一一种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被金钱和权力蒙蔽了双眼!林家铺子读后感《林家铺子》是茅盾于1932年6月18日写的一篇较长的短篇小说(全文约2万字),茅盾曾说《林家铺子》是他“描写农村生活的第一次尝试”(茅盾选集·自序)。
上海便利店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探析.介绍
上海便利店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探析1. 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便捷生活方式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便利店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商业形式,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尤其是在大城市如上海等地更是如此。
本文将从上海市便利店的发展现状入手,探析上海市便利店的经营模式,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2. 上海市便利店发展历程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第一家便利店“可的果”进入上海。
此后,便利店市场开始逐渐崛起,开始蓬勃发展。
到了新世纪初,便利店以其便捷性、迅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特点,开始迅速扩展。
此时期,数家国内外著名便利店品牌陆续进入上海市场,如7-Eleven、全家等。
同时,曾经略显尴尬的小卖部逐步融入到便利店的大家庭之中。
进入2010年后,随着移动支付、互联网技术、物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的普及,便利店在更多领域开始持续创新。
新的便利店经营模式也在悄悄地形成起来。
通过更精准的商品定位、更便捷的配送模式、更智能的采购处理,便利店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业形态。
3. 上海市便利店经营模式3.1 便利店产品定位从上海市便利店产品的定位来看,各家品牌都有自己的经营策略。
例如7-Eleven,其产品更多地定位于高端消费人群,涵盖了便利食品和生活用品两大块。
全家则从日常需求出发,定位在品质、价格和服务三者兼备的道路上。
而好德之家则以商品多样性强、价格实惠、服务好、便捷快速等优势全面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3.2 便利店营销策略随着各品牌便利店之间的激烈竞争持续升级,营销策略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其中,做好广告宣传的品牌便利店相对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关注。
此外,便利店也通过优惠券、优惠活动等方式,让消费者感受到实惠和惊喜,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而在近两年中,社交媒体营销俨然成为便利店营销的最新趋势,其中抖音营销已经呈现出相当大的潜力。
4. 未来发展展望从目前便利店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可谓是一片大好之势。
上海便利店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探析
上海便利店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探析上海便利店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探析2011-3-26 17:03:06关键字:便利店 上海摘要:我国便利店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21世纪后上海等特大城市发展尤为迅速,并出现多种模式。
2004年底,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后,国外零售巨头加快了对国内市场的渗透,直接加剧了国内零售业的竞争,零售企业间的竞争也由原来单一的产品或价格竞争转变成企业之间乃至企业群之间的综合竞争的较量。
在上海市内本土品牌便利店占据绝对地盘优势,而海外品牌门店数仅占20%左右。
好德与可的合并后门店数已达2000余家,成为上海地区最大的便利公司,而国外品牌以其良好的服务意识,优势的物流信息系统,充足的资金,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迎头赶上,成为后企之秀,中外品牌之间将进行一场长期的拉锯战。
前言:1993年3月上海出现了第一家便利店,到2010年在上海市已达到5000余家,销售规模更达到100多亿,纵观上海便利店17年,是世界零售史上现代零售业态创新高速发展的典范,尤其是创造了用小型店铺来改造传统小商店发展现代零售业的成功模式。
但回顾上海便利店发展的10余年我们也不容乐观,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几乎没有一家便利店公司在盈利,内资便利店单店日营业额仅为4000元左右,经营模式转型迫在眉睫。
1.1.上海便利店发展现状上海便利店发展现状上海便利店发展现状 1.1 .1 上海便利店总体情况概述上海便利店总体情况概述上海便利店总体情况概述 1.1.1 总体情况。
从1995年到2001年前,上海先后出现了 “可的”、“罗森”、“联华”、“良友”、“85818”等便利公司,并成为五大主导品牌。
曾有媒体预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便利店市场将由这五家分占。
但到了2001年,由于“好德”、 “喜士多”、“21”三个新品牌的诞生,打破了媒体预言,上海便利店市场出现了新的竞争格局。
2004年全家进驻上海再次打破原有格局。
网点抢劫 观后感
网点抢劫观后感近年来,网点抢劫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近期,我观看了一部关于网点抢劫的纪录片,深刻地触动了我。
在观影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这些事件给受害者带来的巨大痛苦,也思考起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问题的背后原因。
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很多抢劫者都是社会底层的人群,他们因为生活困境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这些人常常面临就业问题、低收入、社会排斥等困扰,抢劫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
而另一方面,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网点的现金储备和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高,成为了犯罪分子的诱惑之源。
因此,解决网点抢劫问题不仅需要从治理犯罪的角度入手,更需要关注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其次,纪录片中展示的一系列网点抢劫案例让我思考如何提高社会的安全感。
在纪录片中,受害者在面对抢劫威胁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
有些人选择沉默不语,希望能够躲过一劫;有些人选择与抢劫者对抗,希望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然而,无论选择何种反应,受害者都会经历巨大的心理创伤。
因此,提高社会的安全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政府应当加大对网点的安全防范措施,增加安保人员的数量和培训质量,提升社会的整体安全水平。
同时,全社会应当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另外,纪录片中展示的抢劫犯罪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纪录片中,抢劫犯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都十分复杂。
他们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家庭破碎、社会支持缺失。
这些问题孕育出了犯罪分子的产生,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
因此,解决网点抢劫问题不仅要依靠执法机关的力量,更需要从社会的角度解决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为社会底层人群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帮助。
最后,我认为再多的控制手段都不如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意识到预防网点抢劫事件的重要性。
尽管治理抢劫犯罪是十分必要的,但更好的解决方式是避免抢劫事件的发生。
为此,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关注和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和福利保障,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上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机会。
中国超市之战的感悟
国产超市如何实现逆袭?谁是中国商超之王?一般人脑海里面第一时间立刻会想到的是沃尔玛,家乐福。
不喜欢洋货的国民,还会大声地喊出华润万家或者是永辉...你知道如今现在中国规模最大的零售卖场是谁吗?是大润发!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家乐福原本是一家法国品牌。
1►大卖场生意的开端:外资强强联合大卖场,是结合了超市和百货公司的大型商店。
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大超市,中国的大型超市,最开始的兴起是在中国台湾和香港…1945年,吴宗伟、刘濂、高燕如联合创办了一家商店惠康办馆,这家商店就在香港中环雪厂街,专门销售洋酒、饼干、罐头等进口货。
后来这个商店被DFI零售集团收购,并出现了香港第一间超级市场,而DFI零售集团背后的金主,其实是一家英资大财团——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在清朝时期就有了,而且这家公司为了能够在多个地区贩卖鸦片,还参与推动了当时鸦片战争的爆发…这样的背景我们暂时搁置,往下看它接下来的发展;我们刚刚说的这家大卖场,后来开始陆陆续续在香港和台湾地区铺设分店,还成为大卖场的巨头;这家商店就是——惠康,在中国的台湾省内也被称为顶好。
商品零售是一门现金流极好的生意,这也必然会获得香港商人李嘉诚的青睐。
1973年,李家推动香港赤柱的裕光超级市场及和平超级市场合并,并起名百佳超级市场。
专门抗衡惠康系。
彼时的香港,不只是有百佳和惠康,还有法国的家乐福,也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后来为了对抗家乐福,李嘉诚还在香港盖了第一家超级广场…不过这是后话了。
1983年,中国大陆已经改革开放多年,随着对商业的逐渐开放,北京也出现了类似于大超市形式的商场,当时叫自选商场,那时候国内规模最大的就是“京华自选商场”。
这是大卖场在大陆最早期的雏形。
90年代初期,超市文化开始慢慢进入中国大陆,不过这时候的政府主管单位,担心中国有很多企业没有成熟的经验,容易出现风险;所以1992年7月,国务院发布文件《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
这让早年在一二线城市开设超市的权利,都优先给了国际品牌和中外合资品牌,比如沃尔玛、家乐福这些。
上海便利店之争观后感
上海便利店之争观后感
上海便利店之争让我认识到上海便利店之间的竞争情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便利店作为一种追求便捷、优质服务的商业形态,在上海零售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本土便利店的崛起,上海便利店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纪录片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上海便利店之间的竞争态势。
例如,好德便利店与全家便利店在校门口的竞争中,好德的日营业额直线下降,有时甚至是原来的十分之一,可见竞争的残酷性。
此外,纪录片还记录了一些其他竞争案例,很多场面相当令人震撼。
在观看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无情和残酷。
然而,也看到了本土便利店在竞争中表现出的不足之处,如经营不够精细、定位不够明确等问题。
同时,也看到了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后表现出的强大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在纪录片中,一些专业人士的点评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们指出,上海便利店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选址大战”阶段,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包括店铺位置的选择。
对于本土便利店来说,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需要在选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等方面进行营销定位以获得竞争优势。
总之,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认识到上海便利店市场的竞争态势和本土便利店的不足之处。
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后表现出的强大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对于本土便利店来说,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上海便利店之争 读后感
视频主要讲述了十余年来各大便利店在上海这块土地上的发展与竞争。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路上没有全家、7-11之类的便利店。
好德确实是便利店行业中的巨头。
几乎走几个路口都能看到好德的身影。
直到近十年来全家的进入和迅速的发展,给好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全家便利店一般开在市中心大型社区、学校或者商务区内。
全家为了抢占市场,与好德形成正面的竞争,把店址选在了距离好德不远但是位置却优于他的地方。
全家在开业之前,对好德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例如服务态度、货品摆放、店面设计等等,在知己知彼后,对自己行进了全面的提高,不论从各个方面都高于好德的店铺。
这样一来,好德的客源被全家抢走了一大半,以至于营业额甚至下降到原先的十分之一。
全家便利店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定位在30岁以下的学生和上班族。
这一群体易于接受新事物,消费能力强劲和追求时尚产品,全家的店员也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
而好德大多数都是退休的女工人,文化水平不高。
在硬件上超越好德之后,全家在产品上也做足了心思。
其推出的便当就是一大亮点。
他根据上海人的口味制作而成的便当,上市第一天就在半个多小时内销售一空,很受欢迎。
同时全家还通过举办便当速食大赛的方法来进行营销、宣传,打响全家便当的知名度,这种商业策略也值得肯定。
穷则思变。
但是好德却没有在竞争的压力中想办法改善自身,却固守的原来的方法,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店铺因为亏损而倒闭,在这场竞争中彻底输给了全家。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创新是企业发展、成功的重要一环,不断的创新,不断对自己严格的要求是所有成功的前提。
1144008 陈思聪。
《上海便利店之争》案例分析报告
《上海便利店之争》案例分析报告第一部分背景导入便利店在零售业的兴起,有其社会发展的背景因素。
据国外的探索经验,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是便利店的导入期;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0美元时,是便利店的成长期;人均国民收入达到6000美元时,便利店就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
现阶段,在我国以上海为中心长江三角洲以及以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便利店已经慢慢从导入期向成长期发展,便利店不但面临着传统零售形态的竞争,还面临逐渐进入我国的外资便利店的竞争,如何正确认识目前的竞争状态以及如何竞争优势则是摆在我国便利店企业面前的关键问题。
早在1993年的上海,就出现了百式便利店,后来又出现了百家等十余家便利店“先驱”,但这些新兴的市场开拓者于1998年前后就退出的便利店市场的竞争。
,上海市场上可的、XX、联华、良友、好德等多家便利店激烈竞争的局面,某些路段已经形成了“便利一条街”的情况,广东路、乳山路和襄阳路等路段,各种便利店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今,有不少“两街四角地”已开出了2~3家便利店,“四角四店”相对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特别是全家针对好德进行的一系列竞争。
上海全家Family Mart地区加盟授权公司,Family Mart品牌自1972年成立32年以来,已成为亚洲最大国际连锁便利店之一。
透过日本Family Mart专业经营 Know-how与台湾地区便利店经验的结合,2004年7月,上海第一家全家便利店开业。
全家为什么能后来者居上,这引起喏人们的重视。
第二部分运营管理分析一、运营管理概述运营管理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运营管理的对象是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
运营过程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价值增值的过程。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7、上海便利店处境尴尬》
7、上海便利店处境为难案例内容上海连锁便利店目前正热火朝天地处于高速开展期,4500多家的规模已使上海平均每38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与日本及美国的平均水平相接近。
然而,门挨门的剧烈竞争也使上海便利店目前陷入全线亏损的窘境,以至将赚钱的便利店变成“烧钱〞的行当。
“目前上海的便利店全部亏损,十几家公司没有一家是赚钱的。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在业内已算不上什么秘密了,更多人的说法与上海连锁商业协会秘书长胡文章的答复一致,目前的亏损属于投资性亏损而非经营性亏损,如果停止开设新店,就不存在亏损问题。
联华快客的一位人士那么直接了当地说,当上海不到1000家便利店的时候快客是赚钱的,但现在4000多家便利店分食同一块“蛋糕〞,可的、好德、快客门挨门地开着,出售商品又一样,大家怎么能不一起亏损呢世界最大的便利店“7-11〞的一位内部人士分析认为,以上海目前人均GDP5000美元的开展水平,根本支撑不了4500多家便利店,现在大家已经开出这么多店来,必然一起亏损,那些没有庞大资金作后盾的公司最终的结果是因巨额亏损而关闭或转手。
上海今年最大一宗便利店并购案的主角——21世纪便利就是在去年亏损7千万之后易手美亚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21世纪便利的亏损状况还在继续。
据了解,联华快客也放慢了在北京的扩张脚步,最近刚刚撤换地区总经理,关闭局部店面,进入开店调整期。
据“7-11〞内部一位人士透露,公司内部曾经明确表示不会在本钱很高的情况下以收购形式进入上海。
他·们已连续对上海做了10年的便利店市场调查,认为上海便利店商品结构不合理,毛利率水平很低,目前没有一家高出2021而根据他们的分析,便利店的毛利率如果达不到25%是不可能赢利的。
这位人士根据现状预测,在3至5年内,上海就会有大批便利店因长期亏损而难以维系。
问题(1)上海便利店为何处境为难?便利店在上海有没有开展前景?(2)你认为上海便利店将如何改革才能走出目前的经营困境?案例分析参考〔1〕上海便利店处境为难的原因是:竞争过度、定位雷同、商品结构不合理、经营策略不科学。
便利店求赢之路在何方
便利店求赢之路在何方到去年年底,上海已平均每42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几乎接近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上海目前的十几家便利店公司几乎少有盈利的。
缘故在于目标顾客模糊和缺少特色是便利店两个最大的硬伤。
因此,其他如布局选址不合理、经营的非合理性费用居高不下等,也是便利店不能赢利的缘故。
沪上便利业目标客户还不明确,这是目前它遭遇逆境的要紧缘故之一。
服务对象是老人、中年人、年轻人,依旧某个群体(如白领、夜生活、夜间工作者),或者是需要某种服务的顾客群(如ATM机取款、银行转账)。
由于目标顾客定位不明确,专门难在商品上与超市差不化。
今年1月,市质量协会用户评判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市民对大卖场、便利店的顾客中意度指数下降明显,甚至低于2001年的水平。
便利店(ConvenienceStore)简称CVS,起源于美国。
在美国有着如此一个讲法,它点中“穴位”:“Getwhatyouforget”(买到你在超市不记得买的东西)。
申城便利店经营的商品与超市、大卖场等商业业态高度同质化,商品结构还没有完全摆脱“千篇一律”的标准食品超市的形状,有的便利店商品在配套服务方面还仅仅局限于热饭、热菜等,缺少自己的特色商品和特色服务,到超市或大卖场就能买到的商品,到便利店来买价格比较高的同样商品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便利店受大卖场的打压和超市的挤压难免,要“唱大戏”十分困难。
进展渐入整合期业内人士认为,2003年上海便利店销售额与门店数的递增回落到35%,这意味着:本地市场逐步进入饱和期,经营进展进入了整合期。
如何保持领先优势,如何通过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的整合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业绩,这是便利店行业共同关怀的咨询题。
明显,便利店公司之间的整合将是必定的进展趋势。
咨询题在于,差不多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便利公司大都以大公司为背景,谁也不情愿轻易退出那个领域,除非母公司难以支撑。
假如按照市场原则办事,应该追求最大的投资回报,便利店的整合一定会比超市的整合更有实效,规模效益也将更明显。
从便利店的角度思考经营
关于工作态度:哪怕对胜负结果毫无帮助,一名职业运动员,每次都要尽全力跑垒。
如果没有尽全力跑垒,那么对于这名运动员运动精神的评价就会降低。
如此两次、三次,此后无论它多么优秀,也只能坐在冷板凳上当替补。
同样,一个人能以何种程度的职业精神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这一点非常重要。
店长的工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使自己所经营的店铺的利润最大化”。
完全按照作业手册去千活,是最没有诚意的工作方法。
随着组织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负责现场具体工作的每个人的责任也会变得越来越重。
当然,工作内容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个人的能力如果不能随这个节奏提升的话,那么企业整体的应对变化的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弱。
如果对商品的味道和新鲜度的追求有所放松,而把工作重点放在电视宣传、提高销售额等上面,就是本末倒置。
在工作当中,只有正确的决策和行动,没有什么上下级关系。
听取高层的方针,有必要在现场进行认真的实验,还要向领导如实及馈。
即使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只要你的工作方法和以往保持一成不变的话,业绩是无法如想象般提高的。
和过去相比,现在或许更辛苦一些。
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演化,能否改变习惯直接决定了能否成功。
正是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所以我们才要不断挑战那些以如何应对变化为核心的工作。
投入时间做高密度的工作,这样就不用每天工作那么长时间了。
能够让终端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工作,这才是管理,这才是领导力,这和加入公司的履历无关。
不能把公司的方针、政策贯彻到笫一线的人,没有资格管理公司业务。
今年预算这么多,所以明年的预算也应该这么多这种想法的人大有人在。
今年和去年相比,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今年的业绩会造成怎样的影晌,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很重要。
要知道每家店铺的环境条件都不相同,找出这家店铺或部门存在的问题,并假设实施某项变革,其销售额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果不对每家店铺,每类产品,甚至每件单品进行细致分析的话,根本无法编制有效的预算。
关于POS:认为POS数据反映的都是真实情况的想法,从某方面来讲完全是无稽之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便利店之争观后感
组员:1215000107王沪汀,1215000101傲日格乐,1215000106羊洋,1215000117冯远程上海便利店之争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加入WTO三年之后,零售业全面向外
资开放,纪录片开头就引入了一个事件,一家全家便利店超市开在了好德便利店超市的
旁边,使得好德便利店超市的销售额由原来的每天一万元下滑到每天一千元,这无疑将
会将给好德带来一个巨大的威胁。
片中,全家便利店对好德等便利店展开了围棋般的包围,在他们周围开便利店,目
的就是抢夺他们的客户,同时由于全家便利店的服务比好德便利店的服务设施环境好很多,赢得了客户们欢迎。
一场浩大的便利店之争就此开展!
纪录片中,有一家在学校对面的好德便利店旁边开了一家全家便利店,全家便利店
与好德便利店相比,店主与店员都是年轻人,销售对象是面对富裕人家的独生子女,迅
速抢走了好德原来的大部分客源,而好德这边也是迅速展开防御反击,首先是完善了自
己店里面的环境,将原来店里面坏的地方修不好,还买来了全家的便当尝,最终的决定
却是卖起了大米鸡蛋还提供送米服务,最后全家的人来看过之后,说他们调查过附近的
住宅区70%以上都是办公室,那些顾客不会去买大米和鸡蛋,这无疑将会是好德的败因,
商场是很残酷的,谁掌握的信息资源多,谁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好,谁就是赢家。
好德便
利店的调查工作做得不够,以及他的服务和全家比也差远了。
但是对于我们顾客来说,
我觉得是好事,零售业的对外开放,国内的零售业公司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冲击的同时
也将会带来进步,只有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不断思考努力争取为客户服务到位的公司
最终才能存活下来!
之后,学校对面那家的好德便利店营业额不足5000,按理说是要关门的,好德对
于这家店是否关门也展开了一场会议讨论,最终呢,结论也是蛮触动我的,“要关他们关,我们不关,一定要有信心才能在上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去,如果竞争对手以来我
们就逃,这生意也就别做了!”确实好德在便当上,甚至于环境都不如全家,但是呢在
其他方面仍旧可以想办法抓住客户,每家都关门而没所作为主动放弃,是非常不可取的,
我也希望好德便利店能够做好,毕竟是国内的公司企业不希望他被给外来的公司企业给
击垮咯,未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对外开放,中国的其他许多产业都会面临这类似的冲击,
国内的企业也应当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大做好,顶住冲击,就
是成功!
还有一个故事是罗森便利店,制作出了新的便当,第一天准备了50份新便当,吸
引了不少客户来买,40分钟就卖完了,但是一周后同样的50份便当最后却剩下了15
份没有卖完,只能做废品处理,三个月之后便当就会被新的便当取代而退出市场,这也
给与了我不少启示,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新鲜的事物产生,同时也有许
多旧事物被替代,只有不断创新,跟紧社会潮流,才不会被淘汰。
不只是便利店行业,
所有的服务业都是如此!
最后,总结一下,国家经济的对外开放,对于民众来说是好事,因为民众可以享受
到更加好的服务与便利,对于国内已有的产业公司带来的是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挑战是
不言而喻,外来的优质量的公司服务将可能会抢走大量的原有顾客,但同时也是给予了
这些公司企业一个学习的机会,学习外来企业好的地方,并加以自己的创新改善,稳住
阵脚,相信在同等质量条件下,国内的顾客还是会选择支持买国内公司企业的产品!最
终带来的结果将是国内企业服务质量水平上升,吸引更多的客户消费,双赢局面,但是
需要企业做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成功。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