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作为传统学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年虽然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巨变,却在持续地稳步前进。
寻觅过去一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印迹,我们从其持续性的步履中,还是见到了与过往可比较的新的生长点。
梳理一年来集中的或散见的研究成果,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感受最深:一因纪念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诞生120周年和逝世65周年,鲁迅研究也成为2001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突出的亮点。
一年中,在北京、江苏、浙江绍兴、广东、新疆等地,陆续举行了大型的鲁迅学术研讨会和鲁迅纪念会;国内许多出版社出版了鲁迅作品或各类鲁迅研究著作;多家杂志、报纸辟专栏、专号发表了鲁迅研究论文。
这一系列活动,较为集中地推出了一大批鲁迅研究的成果。
上世纪末有关鲁迅研究的论争,在这一年中是引人注目的话题。
陈漱渝的《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谈谈当前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1)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2)两篇长文,对上世纪末乃至整个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的几次重大论争的来龙去脉,做了清晰的勾勒,并直率地表示了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葛涛、谷红梅编的《聚焦“鲁迅事件”》(3)和高旭东编的《世纪末的鲁迅论争》(4),以及陈漱渝编的《鲁迅风波》(5)三部论争文集,较为详细地整理搜集了有关近年来鲁迅研究论争的40余篇文章,客观地反映了论争各方面的不同意见。
如高旭东将选编文章分为:作家挑战、学人挑战、挑战者的回应——七嘴八舌话鲁迅、鲁迅与鲁学的未来等10个方面。
既呈示了史料,又有理性的归纳。
总结世纪之交鲁迅研究的种种论争,一方面“可以看到新儒学、英美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解构主义者眼中的鲁迅,这对新世纪的鲁迅研究不无鸟瞰的意义”(6),另一方面“这标志着‘鲁迅研究’真正从‘政治问题’变成了‘学术问题’”;“从此,鲁迅研究将进入一个自由争鸣的新阶段”(7)。
葛涛选编的《网络鲁迅》(8),是第一本有关网上评论鲁迅的书,该书向人们呈现了“一个虚拟世界中的鲁迅、一个70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或80年代出生的‘飘族’视阈的另类鲁迅,同时也是一个多彩而又变形了的鲁迅”(9)。
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分析
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分析当代文学是指当前的文学作品,它的阅读价值和文化意蕴都需要研究与探索。
尤其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文学作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在快速增长,对当代文学的研究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会围绕当代文学的特点、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以及文学评论等方面进行探讨。
当代文学的特点当代文学的特点是多样化、平民化和全球化。
在多样化方面,当代文学的风格和类型异常丰富,从现实主义小说到魔幻写作、从诗歌到漫画,各种文学形式和风格都得到了广泛的呈现。
在平民化方面,当代文学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贴近普通读者,传递的信息更加实用和生活化。
在全球化方面,当代文学的语言和文化多元化非常明显,可以从处理全球问题、涉及全球语境、多语言运用以及跨文化传播等方面得知。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在当代文学批评中,主要的趋势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结构、历史环境、政治体制等方面,不同文化要素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多元文化主义则认为,文学作品的主旨和内涵可以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相适应,没有一个标准来评价文学作品,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文学研究文学研究是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深度分析和探讨。
在当代文学研究中,重要的趋势是跨学科研究和跨文化比较。
跨学科研究可以将文学作品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之下进行研究,如从历史、文化、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跨文化比较研究则试图探究不同文化间文学作品共性和差异性,如分析东方与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和评价的过程。
在当代文学评论中,主要趋势是多元化和互动性。
多元化反映了文学评论对不同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的接纳程度。
互动性则强调了读者与评论者在文学评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文学评论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专栏评论、博客评论、在线评论等。
总结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分析是对文化与生活的深度思考和探索,是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探寻和追寻。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是近年来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旨在探讨女性作家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地位。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当代女性文学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的女性文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
作为文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女性文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文学的理解,也为全球女性文学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介绍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并探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伤痕文学、到80年代的女性文学高潮、再到9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女性作家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当代女性文学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对传统男权文化的挑战;注重内心世界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和题材广泛。
当代女性文学的主题主要包括性别认同、女性形象、家庭和社会地位等。
女性作家通过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出女性的独立、坚强和勇敢。
很多女性作品还表现出对传统美德和家庭观念的反思,以及对两性关系的深入探讨。
当代女性文学中蕴含着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女性文化,表现为对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生殖权利等问题的。
女性作家在作品中通过呈现女性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世界,传达出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和追求平等的精神。
很多作品还表现出对传统父权文化的批判和对母系文化的怀念与重构。
当代女性文学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促进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女性文学作品为受众提供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审美体验,丰富了文学的多样性;女性文学传达出的女性形象和价值观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推动社会的性别平等进程;女性文学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视角,为全球女性主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通过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现实主义:梁晓声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综述
“现实主义:梁晓声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综述“现实主义:梁晓声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于近日在北京举行,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学者的关注。
研讨会的主题聚焦在中国当代作家梁晓声及其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探讨了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梁晓声的作品展开深入讨论,分析了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意义和价值。
研讨会伊始,主办方为与会嘉宾介绍了梁晓声的生平和文学创作背景。
梁晓声,以其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以丰富的细节描写和鲜明的社会写实性见长,深受读者和评论家的好评。
他的作品一直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当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研讨会的主讲人对梁晓声的代表作进行了逐一剖析。
梁晓声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被认为是其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该小说通过对一个普通城市家庭的生活细节和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
与会专家从小说的题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和讨论,对梁晓声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倾向和表现方式。
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描写和思想表达,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文学评论,成为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梁晓声以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展现了现实主义作家对人类命运和社会普遍问题的深刻关怀和反思,为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与会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对于梁晓声及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学术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识和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他们还表示将继续深入研究梁晓声的作品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当代文学家杂文研究综述——以鲁迅为例
鲁迅杂文研究综述摘要:鲁迅先生一生创作最多的就是杂文,这些杂文可以看作是时代的战斗记录,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艺术瑰宝。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选择对学者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深入了解鲁迅先生杂文作品的概念、语言特征与价值意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鲁迅;杂文;思想艺术;价值内涵;现实意义杂文是一种运用其短小的篇幅与锋利的语言,直接迅速地反应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体,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鲁迅先生的杂文在中国杂文世界中具有绝对的影响力,从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起,鲁迅共书写有十数本杂文书籍,总字数达到了80万字。
一、鲁迅对“杂文”的情感认知在创作的不同阶段,鲁迅自身对于“杂文”有着与众不同的认识,这直接影响了其杂文创作,也作用于其思想与情感的融入,促进了杂文在创作水准上的提高。
学者吴怀志在《鲁迅的杂文概念考辨》[1]中指出,鲁迅初期将自己创作的杂文称为“杂感”,记述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杂乱心绪与情感;而随着鲁迅在创作思想上的深刻以及对杂类问题研究的复杂性,鲁迅也开始使用“杂文”这一称呼。
而鲁迅先生自己本身就较为反感“小品文”,认为其是一种没有骨力、缺乏思想力量的创作。
具文奎在《深刻、形象、曲折:鲁迅的杂文观》[2]认为,虽然鲁迅曾经批判过自己的杂文写作,但是从根本上鲁迅对于杂文这种文体还是极为钟爱的。
鲁迅认为自己的杂文并不是“小品文”这种“小摆设”,而是做到了“言之有物”,和“现在贴切”,且具有一定的生动性,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
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征鲁迅的杂文创作蕴含了其强烈的思想倾向,他将自己深刻的思想和体悟凝练于杂文之中,引起了“文学革命”乃至“思想革命”。
其杂文中蕴含的思想艺术实际上集中体现了其价值观和对社会和人世的认知,我国许多学者就相关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这类分析主要集中在对鲁迅杂文讽刺艺术的探究和其思想艺术“战斗性”的研究上面:(一)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讽刺性是鲁迅杂文的突出特点,在杂文创作的过程中,鲁迅无时无刻不在用讽刺的语言来增强杂文的表达效果,这种通过大量讽刺性的语言对社会和现实进行批判,体现了鲁迅杂文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反思性。
近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研究综述
近 十 年来 中国现 当代 文学教 育教 学研 究综 述
张 晓 霞
( 州师 范高等专科 学校 中文要 】新世 纪的 现 当代 文 学 教 学 面 临 着诸 多挑 战 和 困惑 , 面对 困境 , 学界 对如 何 搞 好 现 当代 文 学教 学进 行 了
养 学 生 的 写作 能力 。[ 8 3
由 以上 可 以看 出 . 何定 位 现 当代 文学 , 何使 文 学 课 如 如 走 出 困境 。如何 使 中文 系 的 学 生在 走 向社 会 时拥 有 各 方 面 综 合素 质 , 们 的 专 家 学 者们 进 行 了诸 多思 考 与 探 索 , 一 我 有 点 已经 形 成 共 识 ,那 就 是 现 当 代文 学 在 弘 扬人 文精 神 的 同 时应 注 重学 生 各 方 面 能力 素 质 的培 养 。 们 应更 新 观 念 、 我 改
学 目标 , 应 时 代 的 需 要 。 适
很 多 专 家 学 者 已 经 清 醒 地认 识 到 这一 点 ,并 对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 的 教学 目标 提 出 了调
收稿 日期 : 0 0 0 — 8 2 1— 10
基 金 项 目 : 文 系 广 西 柳 州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校 级 课 题 “ 形 势 下 的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现 当代 本 新
【 关键 词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 ; 育教 学 ; 教 困境 ; 改革
中图 分 类号 : 6 2 G4. 0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 8 0 (0 0 0 — 1 8 0 1 7 — 0 4 2 1 )5 0 9 — 4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作 为一 门学 科 已经 有半 个 多世 纪 了 . 为 一 门教 育 部 规 定 的二 级 学 科 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姓名:CMM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对研究者提出了特殊的知识,理论研究策略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基本原则,为研究者提供了无穷尽的问题,并要求研究者运用恰当的方法、论证、分析、解决、问题。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性研究;学科特征;研究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科阶段,它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它是报考人数多、影响大,颇受欢迎的二级学科。
如果要学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并进一步在专业研究中有所建树,那么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历史整体联系的学科观念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可区分为现代与当代时期,每一时期之内又可区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它们的延续性远远大于断裂性,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共同性远远高于相异性,是一个整体的学科,许多文学现象跨越了不同时期,只有将其来龙去脉置于历史联系的框架内才能得到准确审视。
上世纪80年代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90年代以来部分研究者以现代性统摄现当代文学研究,其目的都是希望打破人为制造的学科割裂,追求在统一的富于弹性的整体观照下,对文学历史,文学现象作出更符合历史实际也更深入有效的阐释。
例如,黄曼君将数千年形成的古代文论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预制的观念立场问题意识方法论特征,陈思和打通现当代文学隔阂的新文学整体观,洪子城梳理左翼革命文学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一脉相承的传统,刘纳、陈平原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追询到近代,都体现了这一学科观念的渗透与内化。
李怡的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是另一层意义上历史整体联系和分类比较的成功例证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经典研究与一般问题研究发掘新学术空间并举,针对学科对象历史短暂而研究队伍庞大的现状,有人认为现当代文学史的线索已经明了,应该确定一批经典命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同时放弃对一般性文学现象和次要作家作品的研究,避免研究力量的分散和浪费。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xx年xx月xx日•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综述•文学流派与思潮研究•作家作品研究目•跨文化与跨学科研究•研究趋势与展望录01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现代技术和媒体平台的推广与应用研究背景丰富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加深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理解对现代性和全球文化的贡献推动文学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演变过程和规律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02研究现状综述多元化研究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流派和主题,而是拓展到文化研究、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等领域。
社会文化视角当代文学研究越来越重视社会文化视角的引入,关注文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文学在表达和反映社会现象、文化问题上的作用。
跨文化交流当代文学研究也开始关注跨文化交流的问题,探索中国文学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当代文学研究现状多种流派与主题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多种文学流派和主题,如白话文学、新诗、散文、小说等,同时也涉及到文化批判、民族寓言等较为复杂的话题。
经典化过程现代文学研究正在经历一个经典化过程,即对过去的文学作品进行筛选、整理和评价,将有代表性的作品纳入研究范围。
创新与探索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现代文学研究也在不断创新和探索,引入新的理论和分析框架,推动了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现代文学研究现状文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理论引进与创新近年来,文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呈现出引进与创新并重的发展趋势,既积极引进西方最新的文学理论研究成果,又努力创新适合中国语境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
多种批评方法在批评方法上,现当代文学研究越来越强调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如文本细读、文化分析、社会历史批评、跨文化比较等,这些方法的使用提高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1990 1991年当代文学研究概述
1990-1991年当代文学研究概述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学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传递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一直在各个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代文学作为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文学形式,对于我们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反映时代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当代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理解人类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变迁。
本文将以1990-1991年为时间节点,对当代文学研究的概况进行梳理和回顾,旨在为读者呈现当时时代的文学氛围和学术动态。
二、国内当代文学研究的主要特点1. 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在1990-1991年间,国内当代文学形式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
小说方面,以余华的《活着》、王安忆的《长恨歌》等为代表的作品成为了当时的热点。
这些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人性思考,引起了学术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也催生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诗歌和散文,如舒婷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贾平凹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等作品,都成为了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2. 学术研究取得新进展在这一时期,国内的文学研究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学者们纷纷对当代文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作品的内涵、风格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等问题。
一些当代文学理论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并开始对学术界产生影响,如一些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新的文学思潮。
这些理论的出现,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推动了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3. 对外交流与合作频繁1990-1991年间,国内的当代文学研究与国际接轨,对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国内文学界纷纷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外优秀文学家来华访问、学术交流。
国内学者也积极参与国际文学会议、合作研究项目,与国外同行展开深入合作。
这种频繁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不仅拓宽了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也为国内学术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评台。
三、国外当代文学研究的主要特点1. 文化交流与融合国外当代文学研究在1990-1991年间呈现出了浓厚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点。
“现实主义:梁晓声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综述
“现实主义:梁晓声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综述本次研讨会主题为“现实主义:梁晓声与中国当代文学”,旨在通过对梁晓声的文学理论与创作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特征和发展趋势。
会议分为主题演讲和学术讨论两个部分,与会学者就梁晓声的文学观点、作品风格以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进行了对梁晓声的学术回顾与评估。
与会学者认为,梁晓声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家和作家。
他以批判的眼光关注社会现实,力图揭示人类存在中存在的困境与冲突,同时他的文学作品也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深度思考。
梁晓声的文学创作包含了小说、散文和评论等多种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会议聚焦于梁晓声的文学理论。
梁晓声主张文学要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直面社会现实,透过对个体命运的追问,探索人性的真实。
他强调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命运的独特性,以及文学作品对社会的批判功能。
梁晓声提出了“重建个体”和“反思与批判”的概念,通过故事情节的构建与人物的展示来实现对历史、社会与人性的审视。
会议还探讨了梁晓声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梁晓声的文学思想被广泛传播和接受,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充满个人的独特表达风格和道义关怀,对当代作家产生了积极的启发和借鉴。
梁晓声的文学思想还推动了当代文学对人类命运、人性困境等重要主题的深入探讨,在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
研讨会进行了学术讨论与总结。
与会学者对梁晓声的文学理论进行了评价和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认为梁晓声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既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和对人性问题的关注。
他的文学作品也具有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和思想深刻的特点。
20年来余华研究综述
20年来余华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余华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及其研究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本文旨在综述这二十年来余华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全面的参考和启示。
余华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而著称。
他的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不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研究热潮。
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余华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包括主题研究、叙事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旨在揭示余华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余华研究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逐步深化的过程。
研究者们对余华作品的解读也日益多元化和深入化。
本文将从余华作品的主题思想、叙事手法、人物形象、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全面展现这二十年来余华研究的成果和进展。
本文还将对余华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推动余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二、余华生平及创作历程余华,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人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活跃于文坛,凭借其深刻的作品内涵和独特的叙述风格,逐渐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余华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便展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1983年,余华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早期作品多以短篇小说为主,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1987年,余华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活着》,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人性挖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迅速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
随后的《许三观卖血记》更是将余华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许三观卖血生涯的描写,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进入21世纪,余华的创作风格开始发生变化,他开始尝试将历史、现实与虚构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如《兄弟》和《第七天》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余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现实主义:梁晓声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综述
“现实主义:梁晓声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综述“现实主义:梁晓声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于2021年7月3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
本次研讨会旨在以梁晓声为代表,从现实主义角度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首先,主持人肖开提出,梁晓声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他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敏锐的文化分析能力,塑造了许多鲜活的文学形象和作品,例如长篇小说《白夜行》、《许三观卖血记》,以及短篇小说集《我的生命里曾经有过的人》等。
与此同时,肖开指出,中国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历经了从“众生相”到“个体性”再到“多面性”的转变。
在梁晓声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主义对于个体性和准确性的关注,以及对于各种历史和文化脉络的包容和应用,这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发展的体现。
接下来,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就梁晓声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探究。
在座谈中,研究范畴涵盖了从梁晓声的创作背景到作品手法,再到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对于文学价值的反思等多个方面。
其中,有专家提出,梁晓声的作品中卓越的现实主义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物塑造的功夫。
特别是在《白夜行》中,梁晓声通过对于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等细腻描写,创造了一系列非凡的形象,既有令人共情的主角,也有各具特色的配角,这些角色彼此相互作用,构筑出了一个细节丰富的社会模型。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对于梁晓声反复探寻现实主义之义的坚持和探究表示肯定,并认为从现实主义创作渊源的角度,探讨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现实意义日益重要。
此外,专家们还就梁晓声的小说传达出的社会性、人性以及历史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他们指出,梁晓声的笔下形象不仅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变化,还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变迁的冲突和融合。
在梁晓声小说中,人物与社会密不可分,历史与现实互相揉和,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描绘,梁晓声传递出了深厚的文化自信。
综上所说,本次研讨会不仅深入了解了梁晓声及其作品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还从现实主义创作角度出发,探究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势。
东乡族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29纸 贵《我不是药神》在影片的节奏上也有一定的瑕疵,相比起其他现实主义的影片,《我不是药神》在剧情中加入了许多商业电影的桥段,比如前半部分灯红酒绿场所的描写,后半部分的追车戏,都是为了刺激观众观感的场景,跟影片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关联,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剧情。
这种博眼球的行为是一般现实主义电影都会刻意避免的,虽然大部分观众不会察觉,但是依然对影片的故事性有一定的影响。
四、结语虽然《我不是药神》不是一部制作很完美的电影,但是导演把“陆勇案”这样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故事拍成这样一个具有正能量和正确价值观的电影,已经非常不易,何况其口碑、票房和社会影响力都是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中空前的,而且结合了中国特色的喜剧成分,跟其他国家的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格都区分开来:不像美国的电影为了政治目的服务,不像韩国的电影必须牵扯到人性深处、风格黑暗,不像伊朗的电影过于简洁和朴素,也不像印度的电影结局太圆满、情节理想化。
《我不是药神》的出现不仅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一个新灯塔,更是给国产电影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向观众证明了国产电影的质量不会输给好莱坞和宝莱坞,让观众的眼光更多聚焦于优秀的国产电影。
(湖南科技大学)东乡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意蕴丰厚,源远流长。
东乡族文学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乡族文学包括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当代东乡族文学指1949年迄今经历了发展到成熟过程的东乡族文学。
一、国内相关研究当代东乡族文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经历了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文学史的编写、文学成果的专题性研究三个既相交叉又过程鲜明的阶段。
(一)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20世纪50年代,甘肃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省民委、省民研所及兰大、西北民院等单位组织一定的人力对东乡族民间文学进行了发掘搜集工作,他们整理出了《白羽飞衣》《米拉尕黑与海地亚》等优秀的民间故事和花儿选本,成绩比较显著的有东乡族唐剑虹,汉族赵雁翼、柯杨、李牧泉及回族郝苏民等。
当代文学论文综述论文
当代文学论文综述论文摘要:商品经济与文学发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文学的繁荣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文学发展也给商品经济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面对当前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学创作者们需要具备积极的心态,准确地把握现代社会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
本文主要对当代文学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作了讨论,希望为我国的文学发展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当代文学发展商品经济关系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学作品的发展一次次受到來口于经济方面的ti大冲击。
关于文学发展与商品经济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到目前为止己经有了很多的研究,面对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在新的机遇下,文学界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适应好社会的发展,从而提升文学作品的质量。
下面将对当代文学发展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1商品经济下文学作品的性质可以说在商品经济的发展环境下,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商品,当前这一点已经成为了文学界的共识。
文学作品出了本身具有文学价值意外,当中还包含着一定的商品特点,有着一般商品的形态。
在现代社会中文学的传播与其他的商品一样也要经过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
无论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初衷是什么,一旦作品形成并推入到市场中以后,就会形成交换的形式,从而使得文学作品中的商业价值逐渐凸显。
可以说并不是谁想耍主动地将文学作为一种市场上的推广形式,而是文学作品本身的流通性促使其必然的走向了市场。
文学作品的传播口从脱离了口耳相传的模式以后,就逐渐的在纸张和绢布等材质上被传播, 并被纳入到了商品流通的行列中去,成为了商品的一种。
随着社会市场的逐渐发展,人们对于刊物的需求逐渐加大,从而形成出版行业。
书籍从走入市场的一刻起就是作为商品的形式在进行流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流通形式才促使文学作品得以持续发展和保留[1〕。
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文学作品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性条件,正是文学作品这样的商品化形式转变,给作家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口由空间,同时也促使作者更加愿意贴近丁•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考虑到读者的喜好和审美需求,从而创作出不同时代下不同的文学作品。
当代文学论文综述范文
当代文学论文综述范文在当代文学的发展中,文学教育是当代文学的基础,是当代文学的重要启蒙思想,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阶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一:当代文学互动式分组教学影响分析[摘要]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普遍对文本缺乏深度阅读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隔膜和疏离相当严重,互动式分组教学通过学生身份的改变,加强了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去阅读文本,通过试行发现,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互动式分组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互动式分组教学;文本阅读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是阐述当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当代文化就必然对中国当代文学经典进行深度阅读。
在当前大学生的文学阅读中,纯文学阅读越来越走向边缘化,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纯文学经典的疏离相当严重,出现了文本阅读能力弱化的现象。
对于这种现象,六盘水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当代文学组通过试行互动式分组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研读文本去认识和体会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赋予文学经典阅读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第一,中国当代文学中互动式分组教学。
所谓中国当代文学互动式分组教学,是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让学生和老师互换角色,中国当代文学组将汉语言文学专业!。
#%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留四个课时给学生,每个小组通过收集资料#做课件#小组成员的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将做好的课件由小组中的一个成员进行讲述。
学生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的过程中对经典作一个全面的认识,发觉文学经典自身的深度#广度,重新发现经典新的阐释空间。
由于教学主体的变换,学生要传授知识,就必须对文本进行阅读,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理解文本所传达的内涵。
在经过两个学期的试行后,得出互动式分组教学对中国当代文学文本阅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互动式分组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产生的中国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题材和风格上进行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包括了大量的题材和风格上的多样性。
这其中既有关于城市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关于历史、文化、哲学等抽象主题的后现代作品。
通过研究这些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以及作家对这些变迁的理解和表达。
其次,可以从作家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分布广泛,涵盖了不同年龄、背景、经历的作家。
从作家本身的角度研究,可以了解作家的生活经历、创作动机、创作方法等。
许多作家也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研究他们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探索。
再次,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还可以从作品的受众和传播渠道上着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当代文学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如书籍、杂志、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广泛传播。
研究这些传播渠道以及受众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可以了解文学作品的阅读习惯和文化价值。
最后,还可以从文学作品的翻译和跨文化传播上进行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已经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通过翻译和跨文化的传播,一些作品得以被世界各地读者所接触。
研究这些翻译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可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文化交流。
总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以及作家们对这些变迁的反映和思考。
这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现当代文学文献述评
现当代文学文献述评
现当代文学文献述评是对现当代文学文献的评论和综述,以下是相关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版本文献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唐弢、姜德明、朱金顺、陈子善、刘福春、金宏宇等几代学者的努力,至21世纪初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版本文献研究已渐成气候。
新时期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而言,系统的文献史料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带来了对大量现代文学现象的重新评价,大量的非主流作家重新进入读者视野,甚至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也有了重新认识,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的“文学史史料汇编”工程。
总的来说,现当代文学文献述评是对现当代文学文献的研究和评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是丰富多样的,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进行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一、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也有关注历史和文化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多样的方式呈现了人们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念。
其中,一些作品探讨了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等现象给人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一些作品关注了个体在社会变革中的命运,揭示了社会阶层、性别、民族等因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还有一些作品回溯历史,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融合。
二、创作手法的创新和多样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创作手法上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创新性。
一些作品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方式,通过多重时间线和视角的叠加,展现了更为复杂而立体的故事情节。
同时,一些作品在叙述形式上突出了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变化,通过内心独白、流水账等手法,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此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对大量影像、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运用,加深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三、思想内涵的深邃和多元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创新多样,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也呈现出了深邃和多元化。
一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反思,呈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思考。
这些作品揭示了社会变革中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期望。
同时,一些作品关注了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变化,通过对人类情感的探索,探讨了人类的存在意义和幸福追求。
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价值。
四、作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不仅对文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揭示,引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它们激发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现当代文学论文写作综述
现当代文学论文写作综述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社会对实用性人才需要的增加.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作为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因其课程特点.决定其教学目的应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评能力为主.而论文写作作为该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想就专业论文的写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论文选题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难易程度应适中。
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的选题意识,提前告知学生在平时读书、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寻找自己阅读的兴趣点,积累与之有关的知识并勤于思考,发现其中有意义的话题。
同时,学生应对本学科的选题范围有所了解,最好能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难易适中的话题。
我们知道,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四个研究方向或选题类型,它们是文学史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体研究和社团、流派、思潮、创作群体研究。
选择论题应考虑自己的学术个性、知识背景等实际情况,量力而为。
一般来讲具有综合全面的知识、擅长宏观把握的研究者,可能更适合选择文学史研究以及社团、流派、思潮和创作群体研究;而对于一个感受力较好、文体意识较强的研究者来说,可能更乐于选择作品研究和文体研究这样的方向。
具体到高职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接触这一学科的时间较短,缺乏本科生那样的系统全面的知识储备.对文学史流于浮光掠影式的印象,因此,选择作家作品研究这一范围更适合、也更容易把握一些。
二、掌握有效的收集材料的方法和途径.做到有的放矢。
针对性强。
学术研究的方法规则是实证和逻辑,所以,当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紧接着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收集材料。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任何课题的研究都必须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三方面的材料。
文学理论的功能在于确定研究者的思维框架.建立逻辑结构。
文学史的功能在于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坐标和标准尺度.它决定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使其知宏观大局和纵横深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学:陷于策略对全球化”冲击做出回应的讨论会,在2001年举办了很多次,几乎涉及到文学研究的各个学科。
2001年8月11-14日,曾经中断十多年的中美比较文学双边理论对话,在清华大学恢复。
理论对话的总主题是比较文学的全球化:走向新的千年” 2001年4月23-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室、《文学评论》编辑部与扬州大学举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讨论会。
2001年10月10-13日,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
与会学者对新理性精神”的提出,前提即在于全球化潮流下,如何坚持中国立场'并发出中国声音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也举办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的研讨会,着重探讨古代文学如何致力于当代文化的建构”。
各学科重要学者对全球化"讨论的纷纷参与,将全球化”讨论引向了深入。
此前曾有过的简单二分法一嗖么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识形态演变”从而抵制,要么认为是自由民主来临从而全面欢迎一祀被超越,对待全球化”的理性沉潜,成为2001年全球化”的主流态度。
2001年的文学研究界,首先理性地承认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为身边的事实。
学者只能以积极的姿态,来进行甄别和判断。
目前,学界对全球化”概念有着不同的见解。
大多数人仍然笼统地把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 文学的全球化”混为一谈,在概念使用上显得不够准确和明晰。
针对这种现象,王一川提出了全球化”与全球性”的概念区别。
他用全球化”来专门指代经济状况”,而把全球性”用来扌描述在文化领域出现的全球各国之间相互参照、冲突、激励或共生等状况,主要涉及多种彼此不同的民族之间在宇宙观、道德、心理、社会、语言、审美和艺术等领域的全球依存状况”(1)。
王一川用这两个区别性概念,把全球性”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源头追溯到了晚清。
他认为,从1840年到1899年,以全球性”为基础的现代性体验”就已经开始并逐渐生发。
王一川的观点,为今天的全球化"讨论提供了一种本土的历史参照。
对全球化”源头的讨论,程文超则提供了一种立足西方的历史参照。
程文超首先承认,全球化” 实际是西方”的扩张。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种历史实况,我们所接受的西方”不是一个整体。
实际上存在着两个西方”,一个是体制内的政治经济运作与支撑这一运作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一个是对体制内的反思、反抗与反叛”(2)。
如詹明信就认为西方文化存在着晚期资本主义的表现”和’晚期资本主义的抗拒”两个方面。
程文超也分析到,与五四激进派所接受的现代性” 相对立,存在着梁启超和学衡派对西方"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另一种现代性”。
不幸的是,以梁启超和学衡派为代表的批判的现代性”遭到了忽视。
程文超认为,今天对全球化"的思索和接受,需要在两个西方”的背景上,根据中国需要”来考虑。
王宁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对全球化”也进行了历史溯源。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王宁在分析中得出结论,全球化是一个开始已久的过程,全球化的过程并非始于当代,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3)。
美国学者j •希利斯•米勒一篇《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对中国学者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希利斯•米勒引用了德里达在《明信片》中的描述,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
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希利斯•米勒分析到,德里达对文学命运的判定来自于文学存在的前提的丧失:在西方,文学这个概念不可避免地要与笛卡尔的自我观念、印刷技术、西方式的民主和民族独立国家概念,以及在这些民主框架下言论自由的权利联系在一起”。
文学实际上依赖于’自身与想象之间的间距;主客体分离的假想;自我裂变的整体;作者'的权威;确切无疑地理解他人的困难和不可能性……”)但是,新的电信时代”却打破过去在印刷文化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内心与外部世界的二分法”,精神分析的基础一■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区别今也不复存在了”(5)。
在电信时代强大的无边界”面前,j •希利斯•米勒心有不甘地承认文学研究将会丧失。
j •希利斯•米勒实际上是将新的电信时代”作为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工具” 的决定性力量。
虽然他对’电信时代”的解析发人深省,但是,在’电信”并不发达的中国,人们还缺乏深刻的感受,于是对其悲观的论调不敢苟同。
童庆炳与j •希利斯•米勒展开论争,认为文学的存在不决定于媒体的改变,而决定于人类的情感生活是否消失”。
在童庆炳看来,人类的情感是文学存在与否的最后保证。
他以一种沉稳的'情感决定论”语调,宽容地认为,口头传播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既是历时的,但也是共时的”(6)。
总体来说,j烯利斯•米勒的论断对中国文学研究界来说,显得超前。
中国文学研究界所关注的仍是走向世界”的策略”问题,还没有到达像j •希利斯•米勒那样提出鲜明的论断的程度。
以策略”为思路,中国文学研究界展开了不同的言说。
有些学者的反应,限制于研究方法论。
刘纳就认为,全球化”提供了一种理论视角,持续了百年的中西文化之争获得了新的语码”,西/中的对峙与对话转换为全球化 /本土化、中心/边比重等新近引入的概念”(7)。
有些学者则强调研究台湾、香港与大陆构成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研究重点已不在现代与传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而是’民族文学的内部为一方与全球外部为另一方的冲突”(8)。
有些学者从弱势文化 /强势文化"的力量均衡比较出发,谋求让’中国立场"在全球趋同的文化中凸现出来的方法。
王宁认为,把注意力放在对文化身份的研究上"是个很好的选择。
他以斯皮瓦克为例,认为要确立自已的文化身份,须先付出代价,即先趋同于西方”斯皮瓦克先受到德里达的影响,并在国际上确立了自己德里达的阐释者”的文化身份;一旦这一形象确立,就调动自己的本土文化资源,形成了她自己的独特风格”此后,她才能既在中心’发挥影响,同时又对边缘’影响”。
在王宁看来,民族的文化身份需要一种在趋同中确立独特"的过程。
钱中文认为,应该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上与国际趋同,比如以综合的思维”将国外正风行的文化研究”当作重点,因为文学理论不可能再去探讨文学自身的问题,这样做已不合时宜”(9)。
无论具体的策略如何不同,但一种普遍的态度是,在文化趋同” 的浪潮中,做到与西方”平等对话和交流;在交流中达到和而不同”。
但也有学者以一种民族主义色彩的情绪提出不同意见。
王钦峰认为,以“…认定这种衰微的西方文学和文论是威胁到我国文学和批评界的强势话语•…是勉强的理解”相反,他认为西方话语徒有霸主的虚幻而非实在的外观”(10)。
西方话语之所以披上霸主的虚幻”外衣,原因不在于西方话语本身,而在于我们自身一挪种自信心的丧失。
总之,2001年的全球化”讨论,有这样几个特点:1、中国文学思想界多出了一份冷静,盲目的情绪因素(如此前曾以一种冷战思维来指责全球化就是西方化”,是意识形态演变”)已很难看到。
2、对全球化"概念及内涵还缺乏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针对j •希利斯•米勒所谈到的电信王国”给文学的影响,中国学界因为缺乏对电信王国”的深刻体验,在回应的文章中普遍显得说服力不够。
3、中国文学思想界对全球化”的应对,标志性的态度是和而不同”。
但究竟怎样达到这种和而不同",却比较模糊。
4、中国文学思想界在全球化”的催逼下,更热中于探讨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方法”,至于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却不是十分清晰。
这实际上显示一种更为深刻的危机:即我们还在热中方法论,却没有真正沉潜下去,提出原创性”的思想。
提出原创性的思想”一—才是中国话语在全球化中奠定一席之地的本质所在。
二、“ 70年代以后”写作:芜杂却充沛的力量2001年对“ 70年代后作家”来说,是另一种意义的开始。
以2001年为分水岭,“ 70年代后作家” 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从边缘”到中心”的位移。
或者说,2001年之前,“ 70年代后作家”经历了并不短暂的历史,但只是被编辑、杂志、出版社、某些评论家所承认;到了2001年,他们则迈进了学术研究界的大门,成为老成持重的学院派研究的对象;对他们的关注,也逐渐脱离了纯粹基于大众文化的判断,他们的生发背景、精神资源、文本价值、美学方式等问题都得到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他们终于浮出水面”,成为文学界一支风格诡异”的崭新力量。
早在1996年,《小说界》就推出了“ 70年代以后”专栏,此后《山花》、《芙蓉》等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推介,但应者寥寥。
当先锋”作家影响犹在,“ 70年代以后作家"与以韩东、朱文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一样,蜷缩于小圈子不得舒展。
如果说新生代”作家的浮出”得益于那次惊世骇俗的断裂秀”,那么“ 70年代以后”则得益”于2000年《上海宝贝》的被查禁。
查禁事件”奏响了“ 70年代以后”作家在2001年集体亮相”的声韵。
2001年,“ 70年代以后”的作品如决堤的洪水,纷纷出现在人们面前。
2001年的学术研究界遵循着学理惯性,对“ 70 年代以后”作家的精神资源进行了研究。
有研究者站在宏大叙事"梳理的角度,称他们是无根的另类”,因为他们失去了历史记忆,失去了崇高、道德、荣誉、责任等象征意味的父亲’”,他们役有乌托邦的激情”(13)。
与此相反,更多论者着重在文学分析中发掘他们的文学与精神资源。
比如有些论者从现代文学史传统出发,认为“ 70年代以后”的作家继承了海派传统”,从他们的作品中,可看出与“ 20年代的叶灵凤、张资平到30年代新感觉派的穆时英、刘呐鸥,再到40年代张爱玲、苏青这条海派文学线索的联系”。
其论据在于,“ 70年代以后”作家与海派文学有两种相同:一、对现代都市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表现;二、性爱小说的特征。
”(14)还有论者站在中西文学比较的视野,将他们与美国60年代垮掉一代”相比较,认为两者对颓废、叛逆、性、吸毒等的沉溺和描写有太多的相同,他们甚至是对艾瑞卡《怕飞》、金斯堡《嚎叫》的模仿”(15)。
对“ 70年代以后”的文本价值,学术研究界也多有探讨,但观点分歧比较明显。
有些论者对其作品持批判和嘲讽态度,认为其作品’虚荣”,以身体写作”来向世人炫耀,以性”来献媚大众文化。
孟繁华在比较6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与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后指出,陈染、林白等是以伍尔夫的自己的房间”为意象来表达独立,以性”作为突破禁忌的主要能指,来争取女性的自由;然而,70年代作家则向男性和世俗表现出迎合”,性不再具备争取自由”的意义,而成了’单纯的欲望”和例行公事”(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