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第二章)

合集下载

心理学练习题(第二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二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二章)一、填空题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现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3.学生上课时又是听老师讲,又是记笔记,又是看黑板,这要求学生有很好的注意分配的能力。

4.注意的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其中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5.从亮的地方走进暗室,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过一会才能慢慢看清,这是使视觉的感受性提高(提高/降低)的暗适应现象。

6.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7.入学后,小学儿童语音听觉发展迅速,一年级未可达成人水平。

8.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10.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二、选择题1、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会放大放慢,使学生听清楚,这符合知觉(A)的规律。

A 选择性B 理解性C 整体性D恒常性2、“月明星稀"是(D)现象。

A 错觉B 暗适应C 明适应D 感觉的对比3、入药店,刚开始可以闻到很浓的药味,过一会就闻不到了,这是感觉的(B)A 对比B 适应C 联觉D 后像4、“注意来往车辆"这句话表明注意与(C)过程的共同关系A 记忆B 想象C 感知D 思维5、小学儿童的感觉中,(B)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A 听觉B 视觉C 肤觉D 思维6、小学生常常把“8"写成“∞”,“9"和“6”不分,“b”和“d”不分,其原因是由于(C)的水平不高引起的A 大小知觉B 形状知觉C 方位知觉D 时间知觉7、人脑对客观事物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是(A)A 感觉B 知觉C 记忆D 思维8、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A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过程共有的特性B 感觉适应引起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有一定时限C 错觉是一种知觉,只不过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D 个体的发展中,有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无意注意9、人们进入超市,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的表现A 选择性B 理解性C 整体性D 恒常性10、视觉的适宜刺激范围是(C)的光波A 290—500毫米B 390—600毫米C 390—800毫米D 490—800毫米11、描述了时间特性的注意品质是(B)A、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12、“鹤立鸡群“说明事物在()情况下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A 强度B 对比C 运动D 转移13、下列哪种现象说明了注意的广度(B)A 手脑并用B 一目十行C 三心二意D 心不在焉14、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是(D)A 指向性、选择性B 选择性、理解性C 理解性、集中性D 指向性、集中性15、(C)岁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范围极大。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试题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试题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开展及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

这是心理开展的( )。

A.连续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到达多少的儿童( )。

A.130 B.140 C.150 D.1603.使人格各局部整合与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6.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答复:“有。

〞“兄弟叫什么名字?〞他答复:“吉姆。

〞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答复:“没有。

?,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

A.单维性B.不可逆性C.自我中心性D.抽象逻辑性7.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开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小学儿童思维开展的特点是( )。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9.在以下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10.生理自我根本成熟的时间在( )。

A.1岁左右B.3岁左右C.6岁左右D.9岁左右11.智商()等于( )。

A.智力年龄及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及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及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及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12.( )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B.放纵型 C.民主型D.集体型13.提出最近开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17.大约从( )开场,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

A.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18.只能进展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开展处于( )。

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9.( )是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期。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一、辨析题。

1、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

()2、埃里克森认为6~11岁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3、同一性是在青春期才出现的。

()4、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5、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心理变化。

()6、两个IQ分数相同的儿童,他们IQ分数的构成完全相同。

()7、人格发展阶段论认为,12~18岁的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8、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

9、维果茨基强调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后面。

()10、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它影响学习的速度、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1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因此前一阶段发展不好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

12、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智力。

()13、个体早期才是智力培养的关键期,青少年时再来培养已为时太迟。

()14、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的阶段属于()15、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当,但女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男性大。

()二、选择题。

1、在小学阶段,学校不开设化学、物理课程,这是受()单项选择题A、学生认知发展制约B、师资力量制约C、仪器设备制约D、课程复杂性制约2、根据维果斯基对人的心理机能的划分,以下哪些机能属心理的低级机能()单项选择题A、思维B、逻辑记忆C、形象思维D、有意注意3、自我意识最原始形态是()单项选择题A、心理自我B、理想自我C、社会自我D、生理自我4、在价值辨析时,教师对学生说“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吗”,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选择阶段B、赞赏阶段C、行动阶段D、思考阶段5、心理的发展可以因发展的速度、完成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这是指心理发展的()A、连续性B、定向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6、4—5岁是以下哪种功能发展的关键期()单项选择题A、书面语言B、口头语言C、形状知觉D、人际交往7、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获得物体守恒概念是在()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根据维果斯基对人的心理机能的划分,以下哪些机能属心理的高级机能()单项选择题A、感觉B、有意注意C、机械记忆D、形象思维9、在中学阶段,个体需要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这是指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单项选择题A、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B、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D、自我整合对绝望感阶段10、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单项选择题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评价D、自我监控11、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是()单项选择题A、2岁B、4岁C、4—5岁D、5—6岁1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如果勤奋感的培养受到挫折,儿童容易形成()单项选择题A、羞耻感B、内疚感C、挫折感D、自卑感13、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且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这是认知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心理学基础习题加答案(全)

心理学基础习题加答案(全)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D)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________的基础之上。

A. 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A)2、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B.华生C.马斯洛 D .弗洛伊德(C)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B.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C. 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D.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B )4、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 ________。

A. 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C )5、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 结构主义B.精神分析C. 机能主义D.行为主义( B )6、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C.精神分析D.认知心理学( C )7、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B.实验法C.相关法D.访谈法( C )8、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B.詹姆斯C.冯特D.铁钦纳( B )9、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C个案法 D调查法( B )10、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是。

A.自变量 B. 因变量 C.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C)11 、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

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A 、功能主义B、行为主义C、结构主义D、精神分析( C)12、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

”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A 、生理心理学B 、行为遗传学C、进化心理学 D、认知神经科学( A )13、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

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学第二章

第二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上)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运动觉属于(C)。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2.视觉属于(A)。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3.内脏痛觉属于(C)。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4.S二KI n,史蒂文斯提出的该公式表达了(D)之间的关系。

A.感受性与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D.心理量与物理量5.听觉属于A)。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6. 嗅觉属于A)。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7.味觉属于A)。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8.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B)。

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9.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D)。

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10.人刚刚能感觉出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A)。

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11. (C)是人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12.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D)。

A.绝对感受性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13.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 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D对数关系14.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 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D对数关系15.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兼生理学家韦伯发现(D)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A.绝对感受性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16.xx 用公式表示为( A)。

A.K/ I/IB.S二KlgRC.S二KnD.E=1/R17.费希纳对数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B)。

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一、单选题1、欢乐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无能为力时双手向上一摊,双肩一耸,这些是。

A、音调表情B、身段表情C、外部表情D、心理表情2、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

A、心理过程B、意志过程C、意志行动D、思想行为3、情绪ABC理论中B指的是。

A、事件B、信念C、行为D、情绪4、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也是产生坚强意志的源泉。

A、坚定性B、果断性C、自觉性D、自制力5、下列有关情绪的性质表达不正确的是。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密切B、情绪是主观意识体验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D、情绪由刺激引起6、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亲人突然死亡后引起的极度悲哀,这些都属于情绪状态中的。

A、应激B、心境C、热情D、激情7、飞机飞行出现故障,飞行员紧急准备着陆时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应激C、激情D、焦虑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所表现出的防御机制是。

A、置换B、文饰C、投射D、代偿9、“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意志的表现。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10、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是意志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11、“动之以情”说的是情绪的。

A、信号功能B、调节功能C、感染功能D、开导功能1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表述的防御机制是。

A、否认B、置换C、文饰D、投射13、毕业生择业时,面对多重选择,是的表现。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4、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后产生的自豪,愉快感属于。

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成就感15.、“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化险为夷”这种情绪状态称之为。

A、激情B、心境C、应激D、美感16.、“进退维谷”是一种。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17、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状态。

心理学导论第二章题目(附答案)

心理学导论第二章题目(附答案)

心理学导论第二章题目(附答案)部分试题1一、选择题1.不需要经过注射仅依靠测量能量的消耗来显示闹区的活动情况,准备反映脑内所发生的视情的技术是()A.计算机轴断层描技术B.正电子反射层描技术C.核磁共振显影技术D.脑电图2.将半球内的不同部位连接起来的大脑内纤维称()A.联络纤维B.连合纤维C.反射纤维D.3.将两根连接放大器的记录电极,一根插入细胞内,一个放在细胞表面,这些细胞的电位差呈现()国安医院医学百科网A.內正外负B.内负外正C.D.4.下列哪一样位于脑干,并且在情绪调节、饮食、睡眠觉醒控制以及疼痛调节中起关键作用()A.γ-氨基酸(GABA)B.ACh(乙酰胆碱)C.NE(多巴胺)D.5—HT(5-羟色胺)5.分布于神经元中的离子是()A.钠B.钾C.氯D.钙6.胰岛功能亢进会引起()A.高血压B.高血糖C.低血糖症D.糖尿病7.乐音失认症损失的部位是()8.清醒时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想时的脑电波是什么波()A.γ波B.κ波C.β波D.α波9.注意的两个特性()和集中性()A.选择性B.兴奋性C.传导性D.反射性10.短时记忆的()A.容量有限,保持时间短暂B.容量无限,保持时间短暂C.容量有限,保持时间长久D.容量无限,保持时间长久11.非陈述性记忆发生时是()A.无意识的B.有意思的C.随意的D.不随意的二、填空:3.关于表达性语言的形成,鲁利亚认为,大脑皮层言语前侧部损失会引起_______而大脑皮层言语区后侧部损伤会破坏语言发音和传声结构以及语言的_______。

6.一侧大脑搬去的皮层躯体感觉中枢与对侧躯体各部分有______的关系,但中枢投影的大小与体现大小无关,而是取决于躯体的________。

7.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化学突触是以_______作为通信的媒介传递信息。

8.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而体内激素的水平又反过来影响着神经系统的活动,形成_________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练习题

现代心理学练习题

现代⼼理学练习题第⼀章绪论⼀、名词解释观察法实验法⼆、选择1、⼼理现象分为<)A、⼼理过程与个性⼼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2、⼼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b5E2RGbCAP3、个性⼼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为性,提⾼真实性B、减少⼈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为性,降低真实性p1EanqFDPw5、<)年,冯特在德国的莱⽐锡⼤学建⽴第⼀个⼼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理学的诞⽣A、789B、1879C、1798D、18976、<)被誉为⼼理学之⽗或⼼理学第⼀⼈A、冯特7、⼈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 能⼒、⽓质、性格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 个性倾向性、个性⼼理特征DXDiTa9E3d三、填空1、⼼理过程⼜叫⼼理活动,是⼼理发⽣、发展的过程。

2、根据⼼理过程的形成和作⽤,可将其分为、和、三个⽅⾯,简称知、情、意。

3、⼼理学真正成为⼀门独⽴的科学,是从年德国哲学家、⼼理学家——在莱⽐锡⼤学建⽴世界上第⼀个⼼理实验室开始的。

RTCrpUDGiT4、认识过程是⼈的基本的⼼理过程,它包括、、、、等。

5、个性⼼理特征是指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理特征,主要包括、和,其中以为核⼼。

6、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和————。

8、是研究⼼理现象⼀般规律的学科,在⼼理学中,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也是学习⼼理学的⼊门学科。

9.⼼理学研究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 )、< )和< )等。

5PCzVD7HxA10.⼼理学的研究⽅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 )和< )两种。

《学前心理学》练习

《学前心理学》练习

《学前心理学》练习第二章练习一、选择题1.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幼儿期B.婴儿期C.先学前期D.学龄期2.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

A.以思维的成熟为标志B.以心理成熟为标志C.以年龄为标志D.以言语的出现为标志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4.儿童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对应B.两者常有所出入C.心理年龄发展比实际年龄发展快D.心理年龄发展落后于实际年龄5.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

A.不同的生理原因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B.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C.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D.儿童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6.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容易出现()。

A.对父母的依恋情绪B.对父母的反抗行为C.对自己身体的探索行为D.对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感7.儿童心理发展中出现“危机”是由于()。

A.儿童无法理解成人的要求B.成人对儿童提出过多的要求C.成人没有正确引导儿童D.儿童心理发展迅速导致的心理不适应8.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

A.转折期和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B.转折期必然出现,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C.危机期必然出现,转折期不一定出现D.转折期和危机期都不一定出现9.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

A.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B.容易发生某种情绪危机的时期C.容易学习某种知识的时期D.儿童心理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10.整体来说,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

A.学前期B.先学前期C.学龄期D.婴儿期11.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A.儿童智力的发展B.儿童心理最近发展区的大小C.儿童生理的成熟D.儿童语言的掌握12.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方向是()。

2007年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2007年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3.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4.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5.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 。

A.思考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 D.认知过程6.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 。

A.独立型和顺从型 B.外倾型和内倾型C.中动型和沉思型 D.辐合型和发散型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8.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9.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 )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lO.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 )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11.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和( ) 。

A.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和意识成分C.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D.意志成分和认知成分1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 。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比纳一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13.智商 (IQ) 等于 ( ) 。

小学心理学练习题

小学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

1,认识过程中核心的心理是( ③ )。

①感觉②知觉③思维2.大脑皮层四个叶中对于心理生活具有特殊意义的是( ① )。

①额叶②顶叶③枕叶3.条件反射受(②)控制。

①皮下中枢②皮层③皮层和皮下中枢共同4.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① )。

①脑②客观现实③实践活动5."谈虎色变"属于( ② )。

①无条件反射②条件反射③既是无条件反射又是条件反射6.一切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① )①反映②反应③反射④反馈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心理( ④ )①是脑的机能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③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④具有主观能动性8、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想象力,这是运用( ④ )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问卷法④产品分析法9、请给以下⑴—⑺题的心理现象进行选择属于什么反射:⑴“异物入气管引起打喷嚏”属于(①)⑵“谈虎色变”属于(③)⑶“望梅止渴”属于(②)⑷“谈梅生津”属于(③)⑸“把香喷喷的炒肉丝放进口中分泌了唾液”属于(①)⑹“进了食堂餐厅,看见案台上放着炒肉丝,闻到了喷喷的香味,口中分泌了唾液”属于(②)⑺“画饼充饥腹更饥”属于(③)①无条件反射②具体信号类条件反射③抽象信号类的条件反射④既是条件反射又是无条件反射二、判断1、.( ╳ ).高级神经中枢指的是大脑皮质。

2.、(√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思维和言语优势的半球,而大脑的右半球则是形象思维和空间知觉优势的半球。

3.、( ╳ )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说明只要外界有刺激,人就会作出一定的反映。

4.、(√ )如果将新生儿置于一个完全缺乏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的环境中喂养长大,他就不会有人的心理。

5、(√ )大脑皮层是整个机体活动的最高的管理者和调节者。

6、(√ ).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7、(√ ).一个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反映。

8.、(╳ )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窥测别人在想什么。

心理学基础各章练习题

心理学基础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p22、意识p63、无意识p74、实验法p135、测验法p14二、填空1. 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两大支柱。

P52.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p23. 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三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p114.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写过第一本心理学专著《心灵论》,但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独立。

P16/175.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行为只是刺激-反应的简单模式。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修正了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p20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测验法有三个特点: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

×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四、单项选择题1.詹姆士在1890年发表的 B 一书中,提出了机能主义概念,该书是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P20A. 《实用主义》B. 《心理学大纲》C. 《心理学原理》D. 《心理学引论》2. 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 D 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P20A.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B.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C. 《行为主义的方法》D.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3. B 是使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高级心理过程。

P6A. 思维B. 意识C. 语言D. 注意五、双项选择题1. 西方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可以归纳为: A 、 D、认知心理学方兴未艾、人本主义心理学向各个领域渗透、学派对立与学派交融并存等。

P23A. 重实证研究,轻理论建设B. 重理论建设,轻实证研究C. 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D. 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2. 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可分为 B和 C两大方面。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二章 心理的生物基础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二章 心理的生物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一.单选1.体表感觉区是(中央后回)2.____即是运动区,也是本体感觉投射区。

(中央前回)3.脑神经有____对,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12)4.中枢神经系统不包括(脑神经)5.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6.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7.人体感觉信息从脊髓传经____中转,再分别传送至大脑皮质的相关区域。

(丘脑)8.对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起重要作用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9.____是人体的生命中枢。

(脑干)10.脑干中对人的觉醒和警戒起主要作用的神经组织是(网状结构)二.名词解释1.全或无定律:是神经元的兴奋性传导的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即当刺激强度未达到某一阈限值时,神经冲动不会发生;而当刺激强度达到该值时,神经冲动发生并能瞬时达到最大强度,此后刺激强度即使再继续加强或减弱,已诱发的冲动强度也不再发生变化。

2.突触:指相邻神经元间可以传导神经冲动的小空隙。

3.事件相关电位:当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与感觉系统或脑的某一部分,在给予刺激或撤销刺激时,在脑区引起的点位变化。

4.激素:内分泌腺所分泌,由腺细胞直接释放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然后再运输到全身各处的器官组织,从而对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技能起调节作用。

5.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是指个体的整个遗传天赋。

表现型则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一定基因型的个体遗传得以实现的程度。

三.简答1.简要说明各大脑皮质投射区的主要特点是:a.体表感觉代表区:(1)感觉传入的皮质投射是交叉的(2)感觉传入的皮质投射是倒置的(3)大脑皮质代表区的大小和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灵敏度有关。

b.本体感觉代表区:本体感觉指肌肉、关节的运动和位置感觉。

中央前回是运动区,也是本体感觉的投射区。

刺激中央前回也会引致病人企图发动肢体运动的主观感觉。

c.视觉代表区:视觉代表区在枕叶距状两侧。

刺激该区域,可以使患者产生简单的主观光感觉,但不能引起完善的视觉形象。

d.听觉代表区:在颞叶的颞横回。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需要和动机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要求,这种要求是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动机: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心理学家耶克斯(R.MYerkes)与多德森(J.DDodson)经实验研究归纳出的一种法则,用来解释心理压力、工作难度与作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

3.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

4.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的需要。

5.诱因: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

6.兴趣: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7.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二、判断题1.需要总是指向于一定的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解析:没有客体、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2.意象、意图是一种未分化的没有明确意识的需要。

(√)3.需要与动机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4.学生的志向水平与原来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

(×)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5.兴趣是人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过程。

(√)6.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性区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解析:第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第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第三,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

7.兴趣的第一阶段是有趣,但这种兴趣不稳定,带有主观性盲目性和弥散性的特点。

(√)8.学生为应付老师检查而努力学习,这是受近景性学习动机的驱使。

(√)三、填空题1.需要一般都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对象性、不平衡性、起伏性。

2.马斯洛认为需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等需要;另一类是成长需要,包括求知、求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基础心理学第1-4章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基础心理学第1-4章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第一章习题:一、填空题1.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概括为()和()两大部分。

2.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和()等动态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和()两个方面。

3.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创立的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的科学。

4.迄今为止,仍影响着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四大学派,分别是()()()和()。

5.心理实验法包括()和()两种基本形式。

6.认识过程包括()、()、()、()和()。

7.个性倾向性包括()、()、()、()()、和()。

8.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

9. “知”是()的简称,“情”是()的简称,“意”是()的简称。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不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感觉B.想像C.性格D.思维2.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需要B.兴趣C.信念D.知觉3.下面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理想B.能力C.气质D.性格4.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于1879年创立于()。

A.俄国B.中国C.美国D.德国5.心理现象又被称为()。

A.心理过程B.心理活动C.心理规律D.个性心理6.心理现象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此话是()说的。

A.巴甫洛夫B.马克思C.恩格斯D.冯特7.个性心理是通过()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8.对某个或某些研究对象,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观察了解,以研究其心理的发展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

A.谈话法B.作品分析法C.个案法D.经验总结法9.()主要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心理科学的基本原理。

A.社会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发展心理学10.()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标志着心理学真正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观察法B.实验法C.经验总结法D.调查法第二章习题:一、填空题1. 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

2. 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的反映。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 青年初级的年龄在 C 阶段。

A.岁B.岁C.岁D.岁2. A 思维已从“实验型”向“理论型”转化A.抽象逻辑B.具体形象C.辩证D.单维3. 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DA.抽象思维B.概括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4. 主动感对内应盛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 BA.培养自立性B.培养主动性C.培养勤奋感D.培养自我同一性5. A 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象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尊6. 威特?提出 A 的认知公式的差异A.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B.沉思型与冲动型C.辐今型与发散型D.同时性与继时性7. 最经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AA.可能性B.观摩性C.目的性D.可控制性8. 最经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CA.列昂节夫B.赞可夫C.维果斯基D.鲁宾斯坦9. 有能力,独立性强,自律,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 D 教育方式下成长进步的。

B.专制型C.自由型D.民主型10.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DA.单维思维B.多维思维C.思维的不可逆行D.多命题形式进行11. 流体智力和晶力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12. 人的发展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B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13.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CA.超常B.弱智C.中下D.中等15. 有种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是语行为的 AA.关键期或敏感期B.行为学习期C.习得期D.发展期16.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讨论之一是 BA.男伏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伏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年龄相等有则不相等17. 青少年自觉的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 A 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18.已有研究指出,口头禅一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A.2岁B.4岁C.6岁D.8岁19. 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BA.1岁B.3岁C.5岁D.7岁20. 人格的?心是 C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二.填空题21. 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练习题(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现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3.学生上课时又是听老师讲,又是记笔记,又是看黑板,这要求学生有很好的注意分配的能力。

4.注意的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其中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5.从亮的地方走进暗室,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过一会才能慢慢看清,这是使视觉的感受性提高(提
高/降低)的暗适应现象。

6.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7.入学后,小学儿童语音听觉发展迅速,一年级未可达成人水平。

8.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10.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二、选择题
1、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会放大放慢,使学生听清楚,这符合知觉(A)的规律。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恒常性
2、“月明星稀”是(D)现象。

A 错觉
B 暗适应
C 明适应
D 感觉的对比
3、入药店,刚开始可以闻到很浓的药味,过一会就闻不到了,这是感觉的(B)
A 对比
B 适应
C 联觉
D 后像
4、“注意来往车辆”这句话表明注意与(C)过程的共同关系
A 记忆
B 想象
C 感知
D 思维
5、小学儿童的感觉中,(B)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A 听觉
B 视觉
C 肤觉
D 思维
6、小学生常常把“8”写成“∞”,“9”和“6”不分,“b”和“d”不分,其原因是由于(C)的水平不高引起的
A 大小知觉
B 形状知觉
C 方位知觉
D 时间知觉
7、人脑对客观事物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是(A)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8、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
A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过程共有的特性
B 感觉适应引起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有一定时限
C 错觉是一种知觉,只不过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D 个体的发展中,有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无意注意
9、人们进入超市,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的表现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10、视觉的适宜刺激范围是(C)的光波
A 290—500毫米
B 390—600毫米
C 390—800毫米
D 490—800毫米
11、描述了时间特性的注意品质是(B)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12、“鹤立鸡群“说明事物在()情况下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A 强度
B 对比
C 运动
D 转移
13、下列哪种现象说明了注意的广度(B)
A 手脑并用
B 一目十行
C 三心二意
D 心不在焉
14、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是(D)
A 指向性、选择性
B 选择性、理解性
C 理解性、集中性
D 指向性、集中性
15、(C)岁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范围极大。

A 6
B 8 C10 D 12
16、人在饥饿时走在街上,有些东西视而不见,但饭馆食品及食物却溶却容易被察觉,这属于(D)现象。

A 感觉
B 知觉
C 有意注意
D 无意注意
17、当收音机里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男高音独唱还是女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B)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8、胖人穿竖纹衣服看起来比较苗条,瘦人穿横条吻的衣服显得丰满,这是运用(D)原理。

A 兴趣爱好
B 感受性变化
C 空间知觉
D 错觉
19、听同样的报告,懂行的人与不懂行的人相比,结果大相径庭,这符合知觉的(B)规律。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20、低年级儿童容易把“己”和“已”、“析”和“折”等形近字相混肴,说明儿童观察的(B)性还不高。

A 目的性
B 精确性
C 顺序性
D 深刻性
三、判断题
1、注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

(错)
2、一个人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和器官,就能有感知觉。

(错)
3、知觉就是各种感觉的累加。

(错)
4、实现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

(对)
5、人的感觉能力的高低是天赋,训练也无济于事。

(错)
6、近视的人视敏度比正常人低。

(对)
7、小学生注意广度存在性别差异,一般来说男生高于女生。

(错)
8、高度集中注意需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

(对)
9、人有适应能力,因此视力相当差的人若在暗淡的光线下长时间注视,有助于视敏度的提高。

(错)
10、小学生时间知觉水平的提高,于他们掌握和运用数概念,计时工具等有关。

(对)
11、所谓“侧耳倾听”、“目不转睛”表明人在集中注意时会产生一些适应性运动。

(对)
12、人从亮的地方走到黑暗的地方,归一段时间才能看清方向,说明人的感受性降低了。

(错)
13、上课时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听讲,忽然一声巨响,大家不约而同地在朝声源探望,知识注意转
移现象。

(错)
14、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必须避免。

(错)
15、知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错)
16、飞行员在海上飞行时,远方水天一色,飞机飞入海中,这是空间定位错误造成的。

(错)
17、只要集中注意力,才能搞好学习,故此,一切学习活动都必须“一新无二用”。

(对)
四、问答题
1、感觉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①感觉是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②知觉是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联系:
①感觉和知觉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知觉对事物整体反映不是指对事物各种感觉刺激的简单总和;
③感知觉共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2、谈一谈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①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②它总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等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是各种心理过程所共有的特性,
③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而独立存在,贯穿于各个心理过程的始终。

3、怎样利用注意规律进行教学活动。

1)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①凡需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②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2)利用课内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①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②激发学习动机
③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3)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①高度集中注意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
②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
活动中;
③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有机联系,使小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使小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4、你若是小学教师,将如何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换规律来组织好教学?
1)高度集中注意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
2)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
动中;
3)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有机联系,使小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使小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5、在小学阶段,如何有效地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教师在组织儿童观察事物时,必须向儿童提出观察任务,而且所提出的任务要具体、明确。

2)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没有相应的知识准备,即使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也不知如何着手去观察,使学生有充分的知识准备。

3)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技能。

a)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
在观察活动中,教师要用语言引导儿童观察的方向,使他们掌握观察的顺序。

b)充分利用感官,勤于思考
观察的目的在于实践中获得感性经验。

要使感性经验丰富、全面,就要用各种感官全面获取信息。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目的任务,思考看不见、摸不着但能表明事物本质的东西。

c)观察时要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
要学会运用相互间的比较,在相似的对象中找到他们的相异点,在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他们间的相似点或相互联系。

4)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和应用。

要使观察所或的知识长期保存下来,成为有效的经验。

在观察过程结束后,应做好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的目的性,促进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在
观察中发现的新问题,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活动做好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